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的一点认识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分析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分析[提要]会计准则的全球趋同是指受经济全球的推动,各国会计准则在不断的国际比较和协调中,在国际强势集团的推动下,向建立全球通用的会计准则目标发展的一种动态过程。
会计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指各国会计审计准则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从不同逐步走向相同的收敛过程。
而且,从会计层面上看,趋同与标准化也有同样的含义:是向单一的全球性会计准则的目标方向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标准化;审计准则一、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然性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明显加快,国际贸易、国际投融资以及跨国公司均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资本市场日益壮大,跨国兼并活动日益频繁并愈演愈烈,资本流动也日渐迅速,各国经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此背景下,国与国之间会计准则的差异已明显成为国际资源有效配置的障碍。
为适应经济的发展,各国必须减少会计准则的差异,充分发挥会计“国际商业通用语言”的功能。
对我国来说,也是如此。
我国会计的国际化是随着经济的国际化在不断发展。
(一)资本跨国流动的推动。
随着经济全球化,资本跨国流动的趋势增强,这促使区域或全球资本市场的加速形成。
由于各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投资者和公司都在不断寻找跨越国界的机会,因此对世界通用商业语言的要求也就更为迫切。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和国际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投资者和公司都在不断寻找跨越国界的机会,因此对减少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和IFRS差异的愿望更为迫切。
资本的国际流动不仅解决了我国的资金需求,而且优化了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对壮大这些企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其中,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在沟通境外投资者方面起到了十分积极的纽带作用。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融资时就要对我国会计准则进行比较,这大大提高了信息披露的成本,妨碍了国际投资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国际化。
因此,资本全球化内在地决定了会计准则必须予以全球化,这对降低全球投融资的成本,提高决策的有效性,促进资本市场的整合是至关重要的。
关于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几点思考
关于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几点思考●李荣锦董菊芳/文一、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然性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根本动因,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
经济全球化推动会计准则国际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资本市场的发展跨国上市、跨国兼并及跨国交易推动了资本市场的国际化。
尽管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国际会计准则,但并没有强制的约束力。
由于各国的会计标准之间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跨国上市、跨国兼并的企业要按当地的会计准则重新编制会计报表,这就大大增加了交易成本。
比如,1993年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时,发现公司按照德国会计标准编制的财务报表显示是盈利的,而按照美国会计标准编制则是亏损的。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联通、海洋石油等在海外上市,也碰到了类似的问题。
显然,如果不调整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则很有可能会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
因此跨国上市、跨国兼并业务的增多,客观上就要求对各国的会计准则进行协调和统一。
(二)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性经济组织和区域性经济的合作发展也是推动会计国际化不可忽视的力量。
欧盟是一个典型的区域性合作经济组织,其基本目标是建立一个实现区内商品、劳务、资本和人员四大要素自由流动的统一大市场,为了消除自由流动的壁垒,欧盟在2005年之前,要求所有在欧盟国家证券市场上上市的企业都必须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也成功地进行了重大改组,解决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融资、准则制定人员的选拔和独立性、准则制定程序等方面的问题,为确保国际会计准则的高质量提供了组织和人员上的保证。
这些都表明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将推动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进度。
另外,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经济遭受严重创伤,财政体系也受到了严重冲击。
基于此,国际社会强烈要求重新修改目前通用的国际会计准则,重新制定国际统一标准的高效合理的会计准则标准,二十国集团(G20)峰会,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倡议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着力提升会计信息透明度,将会计准则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与多样性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与多样性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日益频繁,国际贸易与投资规模也不断扩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与多样性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会计准则在国际上的发展现状、趋向和影响。
首先,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指不同国家在财务报告准则和会计规定上趋向一致。
这种趋同的需求源于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企业需要适应跨国经营和投资的需求,国际投资者也需要更准确地理解不同国家企业的财务状况。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际会计准则逐渐形成并得到广泛应用。
国际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IASB)制定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IFRS)已被全球超过120个国家和地区采用。
这种全球接受度大大促进了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然而,尽管国际会计准则的逐步趋同是不可否认的,但多样性依然存在。
不同国家的法律、经济制度以及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会计准则的差异性。
例如,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有一定的差异,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法律、税收等方面的特殊要求。
事实上,绝对的国际会计准则完全趋同是不太可能的,因为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会计目标和监管要求。
尽管如此,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益处。
首先,国际趋同使得财务报告更具可比性,提高了投资者对企业的理解和评估能力。
例如,当投资者比较两个不同国家企业的财务报表时,同样的会计准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比较和分析财务信息。
其次,国际趋同有助于降低企业的成本和风险。
由于跨国投资的增加,采用不同国家会计准则的企业需要耗费大量资源来进行财务报告的转换和调整。
而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可以简化这一过程,降低企业的成本和风险。
另一方面,多样性也不可忽视。
不同国家的经济环境、税收政策、法律制度等各方面的差异要求会计准则有所调整。
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解析知识点总结
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解析知识点总结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这一趋势不仅影响着各国企业的财务报告和会计处理,也对全球资本市场的运作和经济交流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简单来说,就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逐渐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减少差异,以提高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和透明度。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趋势呢?首先,随着国际贸易和投资的不断增长,跨国企业的业务日益复杂和全球化。
如果不同国家的会计准则差异过大,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将面临巨大的成本和复杂性,投资者也难以准确比较和评估不同国家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其次,全球资本市场的一体化发展需要统一的会计准则作为支撑,以降低投资风险,提高市场效率。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在推动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它制定并发布了一系列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这些准则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直接采用了 IFRS,或者对本国的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以与 IFRS 保持趋同。
在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过程中,一些关键的知识点值得我们深入了解。
首先是会计政策的选择。
不同国家的会计准则在会计政策的选择上可能存在差异。
例如,在存货计价方法上,有的国家允许采用先进先出法(FIFO),而有的国家则更倾向于加权平均法。
在趋同的过程中,需要对这些差异进行协调和统一,以确保会计信息的一致性。
其次是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国际会计准则强调公允价值的应用,而一些国家的会计准则可能更侧重于历史成本计量。
公允价值的引入可以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但同时也带来了计量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在趋同过程中,如何合理确定公允价值,以及如何处理公允价值变动对财务报表的影响,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然而,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诸多挑战。
文化和法律环境的差异是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商业文化和法律体系,这可能导致对会计准则的理解和应用存在偏差。
论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问题
论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问题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是指通过制定统一的国际会计准则,将不同国家的会计规则和准则逐渐趋于一致的过程。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会计准则的趋同化成为一个迫切的需求。
本文将从趋同化的背景、原因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全球化是推动会计准则趋同化的背景之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跨国公司数量不断增加,这就要求财务报告具有可比性和一致性。
如果各国使用不同的会计准则,那么企业的财务报表将无法比较,给投资者和分析师造成困扰。
通过制定统一的国际会计准则,可以提高财务信息的可比性,为跨国投资提供更多的信息和便利。
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可以提高全球资本市场的效率。
当不同国家都使用统一的会计准则时,投资者可以更容易比较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从而作出更准确的投资决策。
统一的会计准则还可以降低投资者的信息成本,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效率。
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还可以提高全球金融稳定性。
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不同国家的会计准则差异导致了财务报表的不一致,这给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造成了严重威胁。
通过制定统一的会计准则,可以减少会计信息的误导性,提高金融体系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也面临一些障碍和困难。
首先是文化差异和法律制度的不同。
不同国家存在着不同的文化和法律制度,这导致了会计准则的不同。
尤其是在国际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会计准则方面,差异更为显著。
其次是国家利益的考量。
由于会计准则对国家经济和企业竞争力有着实质性影响,各国往往为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和企业利益而坚持自己的会计准则。
再次是监管和执行问题。
一些国家对国际会计准则的实施存在着各种问题,监管不健全和执行不力也是制约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的因素。
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各国通过制定统一的会计准则来提供更多的信息和便利,增强全球资本市场的效率和全球金融稳定性。
尽管存在一些障碍和困难,但只要各国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完善监管机制,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解析知识点总结
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解析知识点总结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
这一趋势对于企业的财务报告、国际投资和经济合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让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相关知识点。
一、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背景随着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的日益频繁,跨国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企业的财务信息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可比性和透明度。
不同国家和地区使用不同的会计准则,导致财务报告的差异,增加了信息使用者的成本和风险,也阻碍了国际经济的有效运行。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二、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含义与目标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并非要求各国完全采用相同的会计准则,而是在重要的原则和方法上实现一致,减少差异,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和可比性。
其主要目标是促进全球资本市场的发展,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可靠性,为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更有用的信息。
三、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主要进展目前,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采用或部分采用了 IFRS,或者正在积极推进与 IFRS 的趋同进程。
例如,欧盟要求其成员国上市公司自 2005 年起全面采用 IFRS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中国也在不断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新修订的会计准则在很多方面与 IFRS 实现了趋同。
四、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影响(一)对企业的影响1、降低融资成本:采用国际趋同的会计准则可以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可比性和透明度,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从而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2、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通常更为严格和复杂,促使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3、增加合规成本: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来理解和应用新的会计准则,可能会增加合规成本。
(二)对投资者的影响1、更准确的投资决策:趋同的会计准则提供了更可比和可靠的财务信息,有助于投资者做出更准确的投资决策。
浅谈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异的原因,然后合理的调整预算,确保预算的指导性作用。
4.加强管理会计在财务共享中的应用在财务共享中心,加强管理会计的应用具有两个明显的优势,第一,管理会计职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第二,财务共享与业务活动已经实现了高度融合,而管理会计在其中的应用,则使其在业务活动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对业务活动有着积极性的作用。
比如,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财务共享平台中设置了绩效管理模块,业务部门将业务人员的业务数据和考核指标,上传至共享平台,使绩效考核变得透明,保证了考核的公正性。
利用绩效考核措施,将工资与业绩关联,形成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再加上财务共享平台的公正、透明考核,促进员工之间的良性竞争,有利于业务部门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5.加强大数据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在业财融合后,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沟通越发频繁,并形成大量的信息数据,而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则为大数据技术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提供了支撑。
基于企业ERP 系统,将碎片化的业务和财务数据进行收集,然后整合数据,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挖掘其中具有使用价值的数据,作为企业决策的参考。
另外,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通过财务共享中心,进行业务上的往来,从而保证两者各项活动的准确性。
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需要企业具备完善的现代化管理设备,以保证收集到完整的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并在数据中心完成数据的整合、处理、分析。
三、结语业财融合视角下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需要经过系统性的规划,和长期的工作经验积累,不断地去完善建设,从企业经营发展的实际出发,随时调整财务工作的方式和方法,以及重新梳理业务流程,提高财务工作与业务活动的匹配度,从而保证业财融合在企业的顺利实施。
在业财融合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关联,以保证业财融合工作,与企业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相契合,并在其中充分发挥出业财融合的工作价值。
参考文献:[1]鲁啸军,杨颖.业财融合下管理会计转型的战略路径探讨———基于蒙牛集团的案例研究[J].财会通讯,2020847(11):168-173.[2]沈建林.浅析业财融合在管理会计应用中的作用[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8(9):91-94.[3]谭素娥.论结合业财融合推进管理会计应用的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9(24):212.[4]陈贇.基于大数据思维的“业财融合”管理会计体系应用探究[J].智富时代,2019(2):69.[5]李长艳.基于业财融合的管理会计体系应用及方法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2017(11):34-36,61.[6]丛梦,王满.基于业财融合的管理会计应用与启示[J].《财务与会计》,2019(07):16-19.[7]李漫."互联网+"时代管理会计创新与发展———基于业财融合视角[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33(15):112-113.作者简介:王卓(1970-),女,硕士,黑龙江工程学院财务处,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管理浅谈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张苗苗山西财经大学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科技迅猛进步的背景下,市场经济越发活跃,而此时金融危机的爆发也有了明显的上升性。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必然性及挑战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必然性及挑战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必然性一、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涵义解释趋同是指是指趋于一致,向着同样的方向发展,会计准则全球趋同则是新近出现的概念,是资本市场国际化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指受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各国国内会计准则在不断的国际比较和协调中,向建立全球通用的会计准则目标发展这样一种动态过程。
在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发展,经历了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国际协调和国际趋同三个重要历史阶段。
与前两个阶段不同,国际趋同更加强调各国的会计准则汇于一条线上,建立全球范围内适用的一套国际准则,而不仅仅是各国会计准则差异的协调。
但是,必须明确的是趋同是方向,趋同不等于等同,趋同是过程,趋同是互动,趋同是新的起点。
如果将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武断地理解为全球都应采用完全一样的会计准则,消除一切存在的差异,这不仅将丧失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初衷,而且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也将难以实现。
可以明确的是,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将经历漫长的探索与各国之间的共同努力。
在我国会计准则的数次改革中,有关各方一直致力于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这也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然性分析之所以说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必然趋势,笔者想从两个方面进行说明,一个是立足中国国情的内部动因,一个是受到国际大环境影响的外部动因。
(一)内部动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是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根本动因。
我国的会计准则之所以和国际主要资本市场存在差异,自然包括各方面的因素,包括经济发展的程度,政治体制,文化习惯等一系列因素,但追本溯源,最重要的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完善。
西方的市场经济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断完善自己的会计准则,建立了相对来说比较完善的会计准则,而我国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后逐步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因此我国在制定会计准则的时候也是基于这个基本国情。
浅谈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6年第期总第3期&信息决策(下半月刊)浅谈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白朝丽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资本市场一体化的发展,会计国际化问题日益成为各国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也成为会计界研究的重点问题。
本文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动因、发展等进行浅谈。
关键词国际趋同动因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F233文献标识码:A国际趋同即国际化,是指由于国际交往和发展的需要,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处理有关事务上,要相互沟通、相互协调,达到采用国际规范和统一通行做法的行为。
会计领域中的国际化行为,常简称为会计国际化,是指由于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中,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
一、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动因(一)经济因素。
1.趋同可以降低交易费用。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其交往更加频繁,若各国之间各用一套会计准则,或彼此之间差异很大,必然会增加交易成本,降低交易效率。
趋同可消除不同会计实务生成信息的商业语言障碍,不同地域的企业可顺利地交流信息,促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国际贸易的效率。
2.趋同可以提高跨国公司的管理水平。
跨国公司经营活动需要有一套统一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可比的会计和报告体系。
不同子公司所在国的会计准则如存在差异,不仅使跨国公司内部报表的合并、分析和利用产生诸多障碍,增加报表折算与合并的费用及经营成本,而且直接影响跨国公司的管理,趋同则有利于降低跨国公司信息转化成本,促进其发展。
3.趋同有利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
各国间统一使用一种会计商业语言,可以实现无阻碍的交流,减少交易的成本,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而且使资本在国际市场上能够更好地流通,充分地得以运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推动各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二)政治因素。
有许多实征文献表明,会计国际协调以后并没有提高会计信息的含量,换言之,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可能并非完全是技术上的问题,而可能存在政治动因。
浅谈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浅谈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浅谈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会计信息对于经济贸易活动,尤其是跨国范围贸易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浅谈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浅谈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篇1内容摘要: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是各国会计准则制定的一个趋势,我国也是一样的。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以及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必然性和可能性,最后在此基础上对这种趋同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我国会计准则正逐步的和国际会计准则趋同。
我国的会计准则是以当时国际会计准则的概念框架作为蓝本起草的;我国的16项具体会计准则,也都有着国际会计准则的印记;企业会计制度所规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确认、计量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中的核心准则基本相同。
但目前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我国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对比,差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我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同时存在,这是我国会计体系的一个特色。
尤其是2001年实行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后,会计准则就成为制定《企业会计制度》的指导纲领,这使得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相对较差。
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及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二)我国会计准则排斥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是目前国际上最为流行的会计计量属性。
与账面价值相比,其特点是管理层和审计师的自主空间大,有利于公司真实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实质和公司的市场价值,但对支撑环境的要求较高。
在会计标准的改革过程中,我国曾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在《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关联方交易》等会计领域引进公允价值的概念,公允价值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实践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使盈余操纵的问题更加突出,严重危及会计信息的可信性。
对中 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若干认识
对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若干认识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这不仅关系到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对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如果中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较大差异,将会增加企业的财务报告成本,降低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和透明度,从而影响投资者的决策和资源的有效配置。
此外,国际趋同也有助于吸引外资,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提升中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地位。
在推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过程中,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
首先,中国财政部密切关注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动态,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工作,在制定和修订国际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次,中国逐步修订和完善了国内的会计准则,使其与国际会计准则在原则和内容上保持一致。
例如,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等方面,中国会计准则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同时结合了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然而,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并非一帆风顺,其中存在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由于中国的经济环境和法律制度与西方国家存在差异,在某些情况下,完全照搬国际会计准则可能会导致不适应。
例如,在企业合并、公允价值计量等方面,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可能与中国的市场环境和监管要求不完全匹配。
另一方面,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和技术支持,而目前中国在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些企业的财务人员对国际会计准则的理解和掌握不够深入,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错误和偏差。
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要加强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沟通与合作,积极反映中国的实际情况和特殊需求,争取在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其次,要加强对会计准则的培训和宣传,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确保会计准则的准确执行。
论会计准则的持续国际趋同
论会计准则的持续国际趋同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国际贸易、跨国投资等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国际会计准则的标准化和国际趋同愈显重要。
会计准则作为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统一规定,不仅影响着每一家企业的财务报告,更关系着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与融资环境的健康发展。
因此,讨论会计准则的持续国际趋同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际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是普遍适用于全球的财务报告准则,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颁布,并由各国政府组织或学术机构进行引入和推广的统一会计准则。
该准则来源于各国原有的会计准则,旨在避免因国家主体会计准则差异而造成的信息失真和困扰,统一全球财务会计准则,对跨国公司的经营鞭策和全球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起到积极作用。
从国际会计准则的演化看,国际会计准则体系已从IAS时代转向IFRS时代,并在逐渐真正走向全球化的发展阶段。
目前,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都已接受了IFRS准则,逐渐取代了之前的本国会计准则。
同样,在全球影响力和重要性方面,IFRS也开启了新的历程,并在国际标准体系建设中获得了广泛认可。
二、国际趋同国际趋同是指在统一会计标准化进程中,不同国家的会计标准逐渐趋向相似化的现象。
国际趋同的出现,是随着全球经济融合和国际财务市场的日益发展,国际投资、融资和跨国经营活动的增多而逐渐形成的。
国际趋同的产生,一方面得益于电子化和数字化技术的进步,使得信息的获取变得更加快捷、准确、简明。
另一方面,众多国家的财务信息规范和法律制度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完善,进一步促进了国际趋同的发展。
变革倡导和加强公司治理等因素的影响下,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三、持续国际趋同目前,国际会计准则的持续国际趋同已经成为全球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企业财务管理规范运营的必要条件。
无论是在全球经济高速增长期还是在金融市场低迷时期,规范诚信的财务报告和会计准则,均能成为为金融市场提供稳定融资环境的有效途径。
持续国际趋同的发展路径,必将经历一个推广、适用和完善的过程。
论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问题
论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问题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会计准则逐渐趋向统一和一致。
这是因为在全球化经济的背景下,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日益增多,需要一个统一的会计准则来规范和比较各国企业的财务报表,以实现全球经济的有效运作。
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体制和文化背景差异,各国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也有很大的差异。
一些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更为规范和完善,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会计准则相对较落后。
这导致在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更容易推行自己的会计准则,而发展中国家面临较大的困难和阻力。
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需要各国合作和共识。
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的指导下,各国需要进行磋商和协商,以确定共同的会计准则。
由于各国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差异,达成一致意见并不容易。
一些国家可能对自己的会计准则有较大的利益保护和保守主义倾向,不愿意接受其他国家的会计准则,从而导致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的进展受阻。
会计准则的趋同化还面临着解释和适用的问题。
即使各国达成了共识并采纳了相似的会计准则,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差异和争议。
不同国家的会计规则解读和执行力度可能不同,导致相同的交易在不同国家的财务报表中呈现出不同的结果。
这给国际投资者和分析师带来了困扰,使得他们难以比较和评估不同国家企业的财务状况。
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也会对国内企业和会计从业人员带来一定的适应压力。
国际会计准则通常更加注重公允价值和市场价值的披露,与传统的成本法会计准则有很大的差异。
这要求国内企业和会计从业人员掌握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和应用,进行相应的制度和流程调整。
这对一些资源和能力有限的企业和从业人员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负担和困难。
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和合作。
尽管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对促进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各国应加强交流和协作,寻求共同的会计准则和规范,以实现更加公正、透明和可比较的财务报表。
浅谈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状况
浅谈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状况企业会计准则是指企业在经济行为中制定的规则,用于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标准。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国企业会计准则趋向国际趋同,逐渐形成全球化的企业会计准则标准。
本文将探讨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状况以及其对于企业的影响和挑战。
一、国际趋同状况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趋势主要源于全球化进程中经济互相依存、跨国投资和商业合作日益增多。
面对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和不断更新的金融创新工具,各国经济体制及商业模式的差异逐渐减小。
国际趋同意味着,不论企业来自哪个国家,其在财务报表中所采用的会计准则和编制方法将趋向一致。
现今,世界上有一系列国际通用的金融报表准则,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国际会计准则(IAS)、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以及中国企业会计准则(CAS)等。
这些准则都各自标榜其独有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全球大多数企业也都在使用它们中的某一个标准化会计准则,以满足不同国家对于金融报表规定的要求。
尽管各国企业会计准则在具体内容、编制方式、会计处理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它们都想要实现的目标是相同的:即准确反映企业经济活动情况,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二、对企业的影响国际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对于企业来说具有明显的收益和挑战。
1、增加全球企业间的透明度和可比性各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差异会导致企业间的财务信息不可比,给企业作出财务决策带来困难。
因此,采用国际统一标准的会计准则,可以大大增加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可比性,方便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商业合作和投资。
2、减少企业的财务报告成本与使用不同国内会计准则相比,企业采用国际化会计准则的会计成本更低。
国际化会计准则一般比国内会计准则更规范和详尽,避免了企业在会计处理过程中的误差和反悔。
这种规范和标准的准则还可以节省企业财务报告的调整成本,降低企业的财务报告成本。
3、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采用国际通用会计准则可以更好地反映企业财务信息,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大的信心和保证,增强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几点
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几点一、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意义与重要性金融危机使得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发生了空前的变动,也诠释出会计准则对各国乃至全球经济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有利于我们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挑战,在国际贸易中争取主动权,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迈向全新的时代。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国际经济形势与国内资本市场两方面共同要求的必然结果,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准则的趋同有助于提高国际贸易的效率,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新的会计准则有效克服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脱轨的局面,使得会计语言成为国际通用商业用语,减少交流障碍,有利于向利益相关方提供财务报告,帮助各方更好的了解经营状况、资信实力等会计信息。
同时在交易过程中增加了信息的有用性和流通性,减少了各国贸易因使用不同的准则所发生的人力与物力的耗费,提高了贸易效率。
(二)准则的趋同有助于增加国际资本的流动性,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便于运用国际化的会计标准编制和审核会计报告,增加了编制时的公正性、通用性和可靠性,减轻了监管的负担与成本。
这大大减少了我国需要在海外上市的企业的投资风险,扩大了市场份额。
(三)准则的趋同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增强企业的管理水平。
新准则对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做出了新的规定,制定了统一的与国际并行的会计信息处理程序和规范制度,方便跨国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有章可循,在统一的规则下进行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健全内部控制系统,填补了原会计准则中的漏洞,增强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以及相关性,更好地满足各利益方的需求。
(四)准则的趋同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在国际合作中赢得主动权。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减少了与各国经济往来的交流障碍,增进全球会计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了高质量的会计准则的制定,提升了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
我国在会计准则的制定中,既保持国际趋同的路线又结合具体国情,提高了我国会计准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我国企业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在国际市场上获得认可、提高在市场上的经济地位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浅议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浅议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剧和国际贸易的不断深入,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成为了普遍现象,我国也不例外。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具有重要意义,既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对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财务透明度和市场信誉度。
本文将从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的含义、现状和影响三个方面,展开阐述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进行浅议。
一、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的含义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指各国之间会计准则的逐步接近,彼此趋于统一。
这不仅仅是对于会计科学的发展与应用,同时也推动了全球金融监管与合作的进展。
随着市场的全球化,财务报告与财务信息的统一理念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趋势。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全球会计准则体系内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同时也是构建全球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保障。
对我国而言,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主要体现在不断吸纳吸取世界先进国家的会计理念、标准和技术,并将其与国情相结合,逐步推进和实现国际化。
这样做可以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增强在全球市场中的话语权。
二、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的现状我国会计准则的逐步国际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国内,证监会、财政部等部门组织编制的《企业会计准则》,已经逐步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
例如,2007年《企业会计准则》(修订)的制定明确要求从2008年1月1日起,新设立的上市公司和已经上市的公司必须采用新的会计准则规范财务报告,使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逐步走向国际市场。
同时,我国目前也正在积极推进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融合。
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主要是指《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修订与推广。
2015年,我国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准则》第38号——《企业财务报告国际准则实施指引》,这是全国性推行IFRS适用企业财务报告的重要文件。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与IFRS的接轨进程并非一帆风顺。
在接轨过程中,我国一方面要结合自身特点,考虑我国企业本身的实际情况;同时还要考虑与外部市场的接轨,以此探寻适合自己的国际会计准则标准,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融合。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国际市场的交流日益密切。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越来越明显。
下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这一趋势。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是国家或地区对于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性文件,是财务报表编制的基础。
在我国,会计准则由国家财政部负责制定和发布。
随着国内企业不断走向国际市场,需要与世界接轨,因此我国会计准则的趋同也逐渐显现出来。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第一,财务报表项目披露。
我国会计准则在财务报表项目披露上进行了大量修改和变革,在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对比中逐渐趋同。
例如,我国的“报表日”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也采用了相同的日期,这使得不同国家的企业在报表项目上进行比较更加便利。
第二,财务报表项目分类。
我国会计准则中,财务报表项目的分类不同于国际准则。
然而,在经过多年的修订之后,我国会计准则逐渐采用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分类方法,使得财务报表项目分类更加清晰合理。
第三,政策法规变化。
我国政策法规的变化也与国际会计准则联系紧密。
例如,我国2006年财务会计法的修订就完全导入了国际会计准则的思想,这使得我国之前相对落后的财务法规得到了重大的改善。
综上所述,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是趋势所在。
企业需要适应趋同的规则来开展业务,而会计师则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会计师事务所也需要适应这一变化来保持竞争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专业素养的提高,适应国际趋同带来的新挑战。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经济的需求,推动企业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解析知识点总结
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解析知识点总结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
这一趋势对于企业的财务报告、跨国投资、国际贸易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相关知识点。
一、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背景和原因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跨国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国际资本流动日益频繁。
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同国家和地区使用不同的会计准则,导致了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和透明度降低,增加了企业的财务成本和经营风险,也给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带来了诸多不便。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成为了必然选择。
其主要原因包括:1、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统一的会计准则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增强投资者的信心,降低投资风险,从而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2、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和可比性:相同的会计准则能够使企业的财务报告更具一致性和可比性,方便使用者进行分析和决策。
3、降低企业的合规成本:企业无需为了适应不同国家的会计准则而进行复杂的调整和转换,节省了时间和金钱。
二、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进程和现状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在推动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已经采用或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例如,欧盟要求其成员国的上市公司必须采用 IFRS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许多新兴经济体,如中国、印度等,也在积极推进与 IFRS 的趋同工作。
然而,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并非一蹴而就,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障碍。
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法律制度、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导致在某些具体准则的应用和解释上可能存在分歧。
三、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影响1、对企业的影响财务报告的调整:企业可能需要对原有的会计政策和方法进行调整,以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
信息披露要求的提高:趋同后的会计准则通常要求企业提供更详细、更透明的财务信息。
人才培养:企业需要培养和引进熟悉国际会计准则的财务人员。
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策略分析
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策略分析一、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发展现状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指中国会计准则逐步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趋势。
在全球化趋势下,国际间的贸易和投资活动日益频繁,不同国家之间的会计规范之间的差异成为了一个影响企业经营和国际投资的重要因素。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会计准则对全球资本市场和国际投资者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已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和发展方向。
1.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步伐加快。
中国正在积极推进会计准则的改革,包括全面修订《企业会计准则》、加强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对接等一系列举措。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开放和对外投资的逐步增加,中国加快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步伐。
2.国际会计准则的影响日益增加。
中国企业境内外上市的数量不断增加,国际投资者对中国企业的审计和会计信息要求也日益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必须积极适应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提高国际会计准则的适应性和适用性。
3.国际会计准则对中国会计准则的影响力增强。
中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组织之间的合作日益频繁,国际会计准则组织对中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审定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发展现状是积极向上的,在全球化发展趋势下,中国正积极推动会计准则的改革和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
在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1.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中国的法律法规体系相对滞后,对于会计准则的规范和制定也存在一定的障碍。
而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调整都需要与国家的法律法规相衔接,这就给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2.企业适应能力有限。
中国的企业大多属于中小型企业,其财务管理和会计人员的素质与国际标准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这就需要企业加强内部培训和外部引进,提高企业适应国际会计准则的能力。
3.制度建设的不健全。
中国的会计监管和审计体系在国际标准下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需要有良好的制度体系做支撑。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含义是什么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含义是什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已日益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含义是什么,希望对你有帮助。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含义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世界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它是由IASB所正式提出的,并且已经被世界各国所认同。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就是指世界上各个国家的会计准则都趋向于相同,也就是会计准则趋于一体化,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另外,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最主要目标就是本着公众的利益,从而制定出一套具有高质量,并且具有强制性的国际会计准则。
高度趋同的国际性会计准则会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为各国市场经济管理者改革和完善市场政策提供依据。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意义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它可以提高我国会计准则在国际上的地位,同时,对我国跨国公司、国际贸易公司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例如,它可以加快我国公司上市的进程,提高公司投资者对公司发展的信心,促进资本主义市场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另外,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使得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我们可以借鉴并且引进国际准则的优点,不断的完善我国的法律法规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等。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有利于促进我国的企业迈向国际化,同时,还可以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利用国际会计准则使得企业管理工作越来越简便。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现状(一)趋同的含义。
改组后的IASC正式提出了“趋同”(Convergence)的概念。
趋同意指趋近同一,也就是一体化,即在世界不同的司法管辖区,相同的经济交易事项都应该使用同一的会计处理方法。
(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贡献。
1.趋同可提高国际贸易的效率。
企业从事对外贸易必然要通过客户提供的财务报告来分析、评价客户的资产实力、资信状况和风险状况。
会计信息已成为各市场主体达成市场交易的重要媒介,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市场交易质量的高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研究
摘要:本文在参考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的角度对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作出全面系统的分析,以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为主题,在概述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现状的基础上,对其成长、发展、进一步完善所现存的障碍和阻力进行分析,以此找出促进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主要方法。
随着经济、资本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的不断深入;跨国公司的不断强大,高质量、全球化会计准则的建立已经刻不容缓,逐渐得到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的重视。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步伐越来越快,我国从观望、逐步接受到采纳也是经历了较长的时间。
可以说,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已是形势所迫、大势所趋。
关键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现状阻力
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成为国际会计发展的主旋律,各国均采取不同措施来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在内容上、标准上实现了全面接轨。
但新准则实施以来,出现了许多问题,反映出我国会计准则在趋同过程中存在一些障碍,所以,在准则具体实施中,如何扫清这些障碍,真正达到实质性趋同是我们必须研究的现实问题。
一、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现状及其差异
(1)我国会计准则在概念框架上与国际会计准则不协调。
国际会计准则在制定时,都有一个会计框架作为指导,此概念框架不属于会计准则的内容,不具有会计准则效力。
而我国的会计准则由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构成,其中基本准则就相当于国际会计准则的概念框架的地位,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差异。
(2)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不同。
我国会计准则是由财政部制定,承担着会计准则的立项、起草、发布实施和修订的任务。
国际会计准则是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制定,而该理事会是一个由各国会计民间组织自发组成的团体。
(3)会计处理与披露存在差异。
适度运用公允价值。
国际会计准则规定,除非企业能提供合理证明,否则必须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而我国充分考虑国内资本市场不发达的状况,只有在充分证明可以用公允价值计量时才使用公允价值,可以看出我国在运用时的谨慎性。
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转回。
新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定,在以后期间不得转回。
这主要针对历年来,我国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洗大澡”,即在前期大额提准备,后期通过分期转回,以调节利润的行为。
这也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差异之一。
二.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
(1)市场经济不够成熟。
会计是一定社会环境的产物,不但反映一定社会环境的要求,而且又受一定社会环境的制约。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还很不发达,产权市场不完善,金融市场才刚刚起步,企业间的交易还很不规范。
由于我国许多上市公司是从国有企业剥离出来的,国有企业关联交易极为普遍,国有企业与政府还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需要更多地靠职业判断来确定的公允价值,而这往往成为操纵利润的手段。
可见,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在我国的应用,不能一蹴而就。
(2)我国当前法律法规尚不完善。
在准则执行过程中,上市公司发现有些准则执行比较困难,不执行是违规行为,执行又没有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
例如,在对油气资产弃置费用和递延所得税确认的处理中,新准则
要求预计油气资产弃置费用,但我国环境保护法没有相关规定,造成执行准则没有现实的法律义务要求,使公司处于左右为难的处境。
在监管法制方面,我国监管法规还存在很多问题,如监管法规严重滞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重检查、轻处理的现象时有发生,所以监管法对于新准则实施出现的问题应当负一定责任。
(3)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会计系统在一定的公司治理结构下运行,必然受到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
目前,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股权高度集中,国有股与法人股占的比重过大,这种股权结构给公司大股东操作公司利润提供了方便;董事会大部分由大股东或内部人控制,使董事会失去了对经理的监督约
束功能;监事会职能弱化,不能有效监督。
这种治理结构下,公司利润操纵行为难以根除。
(4)会计人员职业素质不高。
新准则推行后,出现许多复杂新业务,很多会计人员由于没有及时更新相关知识,对新准则产生了不适应,致使新准则在执行过程中出现障碍。
另外,由于我国建国初期对会计人才认识不足,相应的职业教育没有及时跟进,导致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新准则的推广进度。
三、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发展方法
从以上分析可知,有较多的因素阻碍着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化发展,针对以上阻力,我国会计准则在国际趋同化发展道路上应该结合实际取长补短,首先要完善自身会计准则的制定、实施、推行与发展。
其次要吸取《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优点,并不断进行交流、借鉴。
(1)选择性的借鉴国际会计准则优点
在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完善和实施过程中,应随时与国际会计准则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我国会计准则实际现状,吸收和借鉴IASB中符合国情的思想,逐渐改进不足、有避的方法,有计划的实现IASB的趋同,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发展。
(2)完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结构
虽说,我国新会计准则尽量引入了国际通用的概念框架内容,但是由于定位、计量属性的规定等方面的制约,仍难以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会计概念框架。
因此,我国应尽快建立起一套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结构,以使我国会计准则与实务操作更加规范,从而增强准则的指导性与前瞻性,避免会计准则的随意变更和保证会计改革的正确方向。
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应以财务会计目标为起点,以会计假设为基础,以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财务会计要素及其确认和计量为核心,它可以由财政部来制定并作为会计法规的组成部分。
当然,这个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而我们要加快步伐,先建立会计准则配套体系,待到合适时机再建立起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结构。
(3)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AIBS)改组后,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其最重要的任职资格条件是专业技能和职业背景,而不再是地区代表性,这就对我国尽快培养出自己的国际会计专业人员提出了挑战。
然而,我国目前还缺乏这样的专业人员,从而在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中处于不利地位。
无论是在人才培训方面,还是会计工作方面都要努力培养专业性、综合性的高素质会计教育工作都和实际工者。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会计人才的培养。
①培养专业性的师资力量,无论是高校还是培训机构都应该拥有具有实际经验和理论知识相结合的综合性教育人才,并能和国际会计教育接轨,以培养专业性的会计人才。
②加强高校会计人才培养。
高校是会计人才的主要来源,在教育教材、课程、方法上都应该慎重考虑,并加强国际会计准则的学习,为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化发展提供主体力量。
③重视继续教育和培训机构建立。
现阶段继续教育及培训方面的机构很多,但需要提高及教育质量,并注入国际人准则教育内容。
④要努力提高国内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提高其独立、客观、公正执业的自觉性,使其尽快向国际水平靠拢。
(4)构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环境
目前,环境因素是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化发展主要障碍。
无论是经济、法律、教育或者文化方面都存在着诸多的不利因素。
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法律体系不完善,都需借鉴西方国家政相关经验,在市场要素和监管体系方面作深入的研究,以便确找到正确的方法,为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化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四、结语
虽说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迫切需要得到发展,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要细入分析比较,不能操之过急,以使其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刘峰.会计理论——关于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冯淑萍,应唯.我国会计准则建设与国际协调.会计研究.2005.
[3]李士栋.对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的探讨.科技信息.
[4]乔元芳,冯淑萍被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基金管理委员会任命为准则咨询委员会成员,2001年7月
[5]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务指南-2010年
[6] 刘玉廷. 关于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几个具体问题的说明.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