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摘要:创设了特定的情境,目的是让学生动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探究新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同时让学生的灵魂受到崇高精神的感染,最终学做真人、学会生活。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境
一、情境教学的作用
情境教学法无疑是有效的。

其中的“情境”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起很大作用。

它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又感受到美。

它架起了一座直观到抽象、感性到理性、教材到生活的桥梁。

它解决的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

(一)情境教学中“境”和“情”的作用
其实,情境教学,重要的就是“情”的激发与“境”的创设。

创设“境”以激发“情”;“情”又推动学生在“境”的背景中自主求知。

1、设“境”的作用。

设“境”,就是创设情境,设置学习知识的背景。

目的是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这特定的情景之中,激发其学习兴趣,自主与文本交流,进行个性化的解读,探究新知,从而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为什么学习知识还要设置背景?了解了知识的含义,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境”在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情境教学就是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设“境”——动”情”——自主探究——习得知识、受到熏陶感染,当然了,
可以根据文本的简易或复杂性,合理安排一节阅读教学课中设境的次数,以便让学生与情境有更多的交互,学到更多的知识。

不管设什么样的“境”,归根结底就是为了顺利地将学生从直观感受中带入抽象思考之中,唤起更多对旧知识的回忆,和“境”交互,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接纳、理解新知识,更容易受到高尚情感的熏陶。

2、动“情”的作用。

创设了特定的情境,目的是让学生动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探究新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同时让学生的灵魂受到崇高精神的感染,最终学做真人、学会生活。

我认为,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师带领学生进入阅读的天地,教会他们以方法,激起他们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自己漫步在文学的百花园中,以自己的方式去领略文学之花的绚丽,这样酿出的“蜜”才最香最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感是无间的朋友。

(二)情境教学在课堂阅读教学各个环节中的作用
1、创设情境导入课文,拉近阅读主体与文本的审美距离。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首先要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设计一个巧妙的导语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展示的境界,与作者的心灵相沟通,与文章的旨意相融合。

因此,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创设恰当的情境,把美的种子播进学生的心田。

2、进入情境激发情感,进入情感体验的境界。

初中语文教材中大量文质兼美的作品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的主观烙印,凝聚着作者鲜明的爱憎,这就为情境教学的进行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如教
材中展示了《藤野先生》中的师生情,《一面》中的战友情,《背影》中的父子情等。

文章中包含的情境无一不在学生心中激起长久的情感的回荡,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我们可以利用教材中蕴含的异彩纷呈的情感来诱发学生心中之情。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力引导学生走入作品的艺术境界,融入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思和遐想,熏陶其高尚的情操。

二、情境教学的实施方法及对语文教师的要求
有人曾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他把课教‘活’了,把课教‘活’的关键就是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令学生置身其中,流连忘返的情境,使学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随课文内容的波澜起伏而流动,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浓郁兴致。

”作为学生,一定向往这样的课堂,因为坐在这样的课堂里听课是一种享受;作为老师,一定也向往能够创设这样的课堂,因为这样的课堂会创造出美,培养出有情感、有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优秀人才。

情的诱发还是要依赖于“境”,没有学习活动的背景,“情”也就失去了依托。

在设定的情境下,所需要的“情”才会油然而生。

如果说“境”是客观的,可以用一些技术手段去创设。

那么主观的“情”,我们该如何营造、如何诱发呢?我想,还得靠教师。

因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往往是潜在的,内蕴的,需要教师调动,需要教师激发。

这就需要教师拥有充沛的情感、生动的语言、深厚的知识积淀、高尚的人格和及时的思考。

1、充沛的情感。

教师用情感激发学生,这是有意义学习的情感
前提。

一位充满爱心的教师的教学里,可以涌腾出来一股股极大的感染力。

它可以使学生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感。

比如前面提到的教苏轼的诗词,因为本身我对苏轼就充满崇敬之情,所以在言语之间自然会让学生受到感染,用我的情感、我的行动去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学习。

事实证明只有真情才会在师生间产生一种互相感染的效应,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教学的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进入教材的欲望。

这就要求教师拥有充沛的情感。

2、生动的语言。

教师生动的语言表达也至关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往往是潜在的,内蕴的,需要教师调动,需要教师激发。

没有美感的、生涩的语言不会激起学生的情感,也不会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深厚的积淀。

我觉得如果要追求大师的境界,我们语文教师还得站得更高一些,必须要拥有渊博的学识、以教师的渊博学识激发学生向往之情、学习之情,让学生自己带着情感、带着疑问主动走向求知的天地。

当然,一个教师如果只拥有渊博的知识,缺少深刻的思想,没有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那么在情境教育这片广阔的天空里,他是飞不远的。

因为没有目标,没有前进的方向。

只有拥有了渊博的知识与先进的教育理念,我们才能知道自己的航向。

我们设置情境就有“法”可依了,有“的”放矢了。

4、高尚的人格。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教给学生什么?我觉得教给他们的不应该仅仅是有限的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教会学
生一些终身受益的东西。

那么教什么才能使学生终生受益呢?在知识方面,我想是阅读文章的方法以及对于阅读的热爱。

教会他们方法,学生以后走向社会依然会阅读,依然会学习。

除此之外,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拥有一个高尚的灵魂,一种不俗的趣味,让学生热爱生活,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生存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