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甜素药理作用
关于甘草的功效的研究报告
![关于甘草的功效的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cfe602b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7a.png)
关于甘草的功效的研究报告标题:甘草的功效及其临床应用研究报告引言:甘草(学名:Glycyrrhiza)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性味甘平,具有多种药理活性成分。
甘草在中医学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免疫调节等。
本研究旨在系统综述甘草的主要功效以及其临床应用。
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基于文献回顾和分析的方法,收集了大量相关研究文献,对甘草的功效进行分类整理,并进一步分析其临床应用方式、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与讨论:1. 抗炎作用:甘草中的甘草酸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抑制体内炎症反应,并对免疫系统起到调节作用。
2. 抗溃疡作用:甘草中的甘草甜素具有抗溃疡作用,可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和再生。
3. 抗病毒作用:甘草中的甘草皂苷具有广谱的抗病毒活性,对多种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如流感病毒、乙肝病毒等。
4. 免疫调节作用:甘草中的甘草酸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菌能力。
5. 抗过敏作用:甘草中的甘草皂苷具有抗过敏作用,可减轻过敏反应。
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甘草具有多种功效,并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然而,甘草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如高血压、钾潴留等。
因此,在应用甘草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严格控制剂量,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1. Lin SG, et al. Glycyrrhizin, glycyrrhetic acid and flavonoids present in licorice root: a review of their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and mechanisms in the hepatobiliary system. Drug Des Devel Ther. 2019.2. Gong GZ, et al.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glycycoumarin on dextran sulfate sodium-induced colitis in mice. Mediators Inflamm. 2017.3. Di Lorenzo C, et al. Glycyrrhizin restores the alteredInterleukin-10 /Tumour Necrosis Factor-α ratio in tissues fromdiet-induced obese mice, but not in palmitate-treated HepG2 cells. Dig Liver Dis. 2018.4. Chen J, et al. Inhibitive effects of glycyrrhizin against duck enteritis virus in vitro. Virology. 2019.5. Yu Y, et al. Recent research on the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 of Chinese licorice. J Ethnopharmacol. 2017.。
败酱草的主要化学成分
![败酱草的主要化学成分](https://img.taocdn.com/s3/m/c4e7f7f1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3f.png)
败酱草的主要化学成分
败酱草,又称为甘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其主要化学成分
包括甘草甜素、甘草酸、甘草甙、鞘氨醇、异甘草酸、氢化甘草甙、氢化甘草酸等。
甘草甜素是败酱草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溃疡、抗过敏等作用。
甘草酸则是一种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明显
的抗炎、抗病毒、抗肿瘤等生物活性。
甘草甙则是一种甾体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过敏、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鞘氨醇是一种三萜类皂苷,具有抗炎、抗过敏、抗氧化等生物活性。
异甘草酸和氢化甘草甙等
成分也对败酱草的药理作用具有一定的贡献。
从化学成分的角度来看,败酱草含有多种活性成分,这些成分
共同发挥着败酱草的药理作用。
这些化学成分在中医药理论中被认
为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和中止痛等功效。
此外,这些化学成
分还赋予败酱草抗炎、抗过敏、抗溃疡、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
使其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感冒、咳嗽、消化性溃疡、过敏性
疾病等多种疾病。
总的来说,败酱草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甘草甜素、甘草酸、甘
草甙、鞘氨醇、异甘草酸、氢化甘草甙等多种成分,这些成分共同
赋予败酱草多种药理活性,使其成为一种常用的中草药材。
甘草及提取物对肝炎治疗的研究进展
![甘草及提取物对肝炎治疗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0321ce25ef7ba0d4a733bab.png)
甘草及提取物对肝炎治疗的研究进展【摘要】中药材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甘草甜素,其具有比较显著的抗病毒作用,近几年在肝炎病毒、艾滋病毒以及一些其他的病毒疾病治疗中甘草及其提取物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从甘草及其有效成分的研究现状、甘草及其提取物在肝炎治疗中的作用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甘草;甘草甜素;肝炎;治疗;研究进展中药材甘草为豆科植物多年生甘草的干燥块根或根茎,在中医领域,甘草的功效为润肺解毒,和中缓急,其主要药理作用为抗炎、抗惊厥、抗变态反应、抗肿瘤、镇痛以及利尿等。
甘草的有效成分为甘草皂苷,又被称作是甘草酸,因其具有甜味因此也将其称为甘草甜素。
甘草甜素的主要药理作用为解毒、抗炎、抑制艾滋病病毒复制、抗癌等。
甘草中还含有甘草次酸,其药理作用为抗炎镇咳、抗癌。
近几年关于甘草及其提取物的研究逐渐增多,也使研究不断深入,有文献报道甘草及其甘草甜素对肝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1]。
本文出于对甘草及其提取物对肝炎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的目的,从甘草及其有效成分的研究现状、甘草及其提取物在肝炎治疗中的作用两个方面展开了综述,详见下文。
1 甘草及其有效成分的研究现状现代药理研究已经在甘草中分离得到150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其具有显著的抑菌、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保肝等药理作用。
1.1 抗肿瘤作用曾有学者经6种自甘草中提取的黄铜混合物的小鼠实验证实,其具有显著的抗癌、抗致突变以及抗氧化的效果。
另有研究显示,甘草中的异甘草素具有显著的雌激素样作用,其能够对乳腺癌细胞增殖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
1.2 抗氧化作用甘草中黄酮类成分多数具有抗氧化效果,其能够清除氧自由基。
曾有文献报道,甘草提取物能够使患者血浆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被氧化指数得以降低,进而产生显著的预防低密度脂蛋白被氧化、凝集以及留滞的效果,以降低血浆中胆固醇与甘油三酯的含量,改善心脏收缩压,在高血脂、脂质氧化诱发的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2]。
1.3 保肝、治肝作用曾有研究证实,甘草酸能够经对同乙型肝炎病毒相关的抗原表达进行改变,对hbsag的分泌进行抑制,进而对乙型肝炎产生显著的治疗作用。
研究甘草的药物代谢与药效学
![研究甘草的药物代谢与药效学](https://img.taocdn.com/s3/m/af18da72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d5.png)
研究甘草的药物代谢与药效学甘草,又被称为甘草根,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的草本植物。
在中医药学中,甘草被誉为“百草之王”,其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和治疗效果。
甘草广泛应用于咳嗽、消炎、抗溃疡等疾病的治疗中。
然而,对于甘草的药物代谢与药效学的研究仍然有待深入。
一、甘草的药物代谢药物代谢是药物在体内的转化过程,它主要通过酶介导的化学反应来转化药物分子结构,从而影响药物的活性、药效和毒性。
甘草的药物代谢主要发生在肝脏,其中,细胞色素P450酶家族(CYP450)是其中最重要的酶系。
CYP450家族在甘草的药物代谢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研究表明,甘草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甘草酸和甘草甜素。
甘草酸通过CYP450家族催化的氧化反应,在体内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
此外,甘草中的其他成分,如次甲基芪醇、张仲景酸等,也可能在药物代谢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研究甘草的药物代谢有助于深入了解其活性成分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的形成过程。
二、甘草的药效学1. 抗炎作用甘草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研究发现,甘草中的甘草酸和甘草甜素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起到抗炎作用。
此外,甘草还能够促进炎症部位的修复和再生,减少炎症引起的组织损伤。
2. 抗溃疡作用甘草具有抗溃疡作用。
甘草中的活性成分能够增加胃黏膜层的黏液分泌,形成保护屏障,从而减少胃酸对黏膜的刺激。
此外,甘草还可以抑制胃酸的分泌,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损伤,促进胃溃疡的愈合。
3. 免疫调节作用甘草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研究发现,甘草中的甘草甜素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此外,甘草还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引起的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减轻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的攻击。
4. 抗肿瘤作用甘草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研究表明,甘草中的甘草酸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此外,甘草还能够增强放化疗的疗效,减轻放化疗引起的毒副作用。
结论甘草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在药物代谢和药效学领域的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甘草甜素片的功能主治
![甘草甜素片的功能主治](https://img.taocdn.com/s3/m/e56b602f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e1.png)
甘草甜素片的功能主治1. 概述甘草甜素片是一种中药片剂,采用甘草为主要原料制成。
甘草甜素片具有多种功效和主治,是一种常用的中药药物。
2. 功能主治甘草甜素片主要具有以下功能主治:2.1 清热解毒甘草甜素片能够清热解毒,对于热毒引起的一些症状具有明显的疗效,如口腔溃疡、咽喉炎等。
2.2 止咳平喘甘草甜素片具有镇咳平喘的功效,对于支气管炎、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咳嗽、喘息等症状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3 润肺止咳甘草甜素片可以润肺止咳,对于干咳或痰黏不易咳出等症状有较好的改善效果。
2.4 调理脾胃甘草甜素片具有调理脾胃的作用,可以缓解胃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相关不适。
2.5 解毒利尿甘草甜素片还具有解毒利尿的效果,可辅助治疗尿路感染等病症。
2.6 舒缓情绪据研究,甘草甜素片还能够舒缓情绪,减少焦虑、抑郁等情绪相关症状。
3. 用法用量甘草甜素片的用法用量如下:•口服,每次2片,一日3次。
•可咀嚼后服用,或用温水吞服。
4. 注意事项在使用甘草甜素片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在使用前应先咨询医生。
•对甘草过敏者慎用。
•使用过程中出现不适或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不宜长期超量使用。
5. 不良反应甘草甜素片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但极少数人可能出现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等轻微反应,一般情况下停药即可缓解。
6. 存储方法甘草甜素片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7. 结语甘草甜素片作为一种中药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平喘、润肺止咳、调理脾胃、解毒利尿和舒缓情绪等多种功能主治。
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避免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如有需要,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甘草甜素药理作用
![甘草甜素药理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1c04da84431b90d6d85c791.png)
甘草甜素的主要药理作用李晨(陕西理工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汉中,723000)[摘要] 随着人们对甘草化学成分研究的深入,甘草的功效越来越得到重视,甘草主要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其综合利用技术也随之得到了发展。
本文中概述了甘草的主要成分甘草甜素的提取方法、主要药理作用及目前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甘草甜素;药理作用;研究现状甘草甜素是从药用植物甘草根、茎中提取出来的一种高甜度、低热值混合物质的通称。
,包括甘草酸及其盐类。
甘草是传统中药材,具有解毒、增强抗体、促进药效、愈合伤口、润肺健脾、活血健胃等功效,自古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和食品加工中。
其甜度约为蔗糖的200一300倍。
甘草甜素的主要成分是甘草酸,所以人们又常常把甘草酸称为甘草甜素,甘草酸约占甘草根茎的3一14%,分子式为C42H62016,分子量822.92,熔点212℃一217℃,其结构式为五环三菇皂贰,结构图如图1所示。
1.甘草甜素的生产1.1 工艺流程1.2 工艺要点(1) 浸提:将含10%水分甘草切碎过20目筛,加6倍水,在85℃一100℃热水中提取3次,过滤,合并滤液。
(2)蒸发:将提取液蒸发浓缩至原提取液体积约20%。
(3) 萃取:浓缩液冷却至室温后加95%食用乙醇,使浓缩液含乙醇65%,静置24小时后过滤。
(4) 酸析:滤去沉淀的植物蛋白和多糖,将所得滤液加硫酸调至pH3,使甘草酸完全沉淀,可得甘草酸粗品,进一步萃取可得甘草酸精品。
1.3 提纯方法1.3.1 化学处理法将粗甘草甜素粉末用95%乙醇溶解,搅拌、静置、过滤。
收集滤液,向其中通入氨气使pH值达到7一7.5,过滤得甘草酸钱。
用冰醋酸处理得粗甘草酸单钱盐。
用85%工业乙醇溶解,用活性炭除去有色杂质,趁热过滤,经冷却、静置、过滤得结晶的甘草酸单钱盐。
若再用95%乙醇重复处理一次,即可得到白色的甘草酸单钱盐结晶,纯度约95%。
1.3.2 物理吸附法将上述粗甘草酸单钱盐溶于水中。
甘草在抗病毒研究中的应用与发现
![甘草在抗病毒研究中的应用与发现](https://img.taocdn.com/s3/m/3dba9f5a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62.png)
甘草在抗病毒研究中的应用与发现甘草,即甘草根,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近年来,人们对甘草在抗病毒研究中的应用逐渐引起了关注。
本文将探讨甘草在抗病毒领域的应用及其相关的研究发现。
一、甘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甘草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甘草酸和甘草甜素。
甘草酸具有抗炎、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而甘草甜素则具有抗病毒和抗肿瘤等作用。
二、甘草的抗病毒活性研究发现,甘草具有广谱的抗病毒活性。
甘草提取物在体外实验中表现出对多种病毒的抑制效果,包括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
此外,甘草还能降低病毒复制速度和抑制病毒感染的扩散,从而减轻病毒感染导致的症状和并发症。
三、甘草在抗病毒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基于甘草的抗病毒活性,研究人员开始致力于开发基于甘草的抗病毒药物。
一种常见的应用方式是将甘草提取物作为治疗病毒感染的辅助药物,用于减轻症状、促进康复。
此外,还有研究探索将甘草的活性成分与其他抗病毒药物结合使用,以增强抗病毒效果。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甘草在抗病毒药物研发过程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四、甘草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发现许多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了甘草在抗病毒治疗中的疗效。
甘草提取物在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能够改善肝功能指标、减轻症状,并降低病毒复制水平。
此外,甘草还在治疗疱疹病毒感染、呼吸道病毒感染等方面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甘草的使用应遵循适当的剂量和疗程,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五、甘草研究的进展与挑战尽管甘草在抗病毒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甘草的具体抗病毒机制仍不完全清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揭示其作用机制。
其次,甘草在临床应用中的剂量和疗程还需要更多的验证和规范。
此外,甘草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六、未来的展望随着对甘草在抗病毒领域研究的深入,相信将会有更多的发现和突破。
未来的研究可以重点关注甘草的抗病毒机制,深入研究甘草和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以及开展更多的临床实验,以进一步验证甘草在抗病毒治疗中的疗效,并探索更好的应用方式和剂量。
甘草主要成份是甘草皂苷
![甘草主要成份是甘草皂苷](https://img.taocdn.com/s3/m/e16360f352d380eb62946def.png)
甘草的主要成份是甘草皂苷,甘草皂苷又称甘草酸,由于有甜味,又称为甘草甜素。
抗病毒作用是甘草酸类成份的主要药理作用之一。
最近几年来,有关甘草酸对肝炎病毒、艾滋病毒及其它病毒的作用研究和应用,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由于甘草甜素具有高甜度、低热量、起泡性及溶血性较低、安全无毒等优良特性,现已有甘草甜素片制剂正式在临床上用于医治乙肝。
目前,甘草防治肝炎的应用在国内外均有报道,其有效成分主要是甘草甜素和甘草次酸(甘草酸的水解产物)。
有资料证明,甘草甜素和甘草次酸能使急性肝炎的肝细胞坏死和气球样变明显减轻,GOT、GPT下降,对慢性肝炎的肝细胞亦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当前,治疗肝炎主要是通过抗病毒,诱导干扰素,调节机体免疫以及抗炎等作用来实现的,甘草甜素具有直接对抗肝炎病毒和诱导干扰素抑制肝炎病毒的作用。
动物实验证明,甘草次酸对四氯化碳、半乳糖胺引起的肝脏损害有显著抑制作用。
其抗炎作用可能与影响花生四烯酸的代谢有关。
有临床报道,用l00%甘草煎液治疗传染性肝炎,每次15~20毫升,小儿减半,日服3次,治疗13例,平均黄疸指数在天恢复正常,尿三胆试验在天转为阴性,肝肿大在天显著缩小,肝痛在天消失。
肝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尤其是慢性肝炎可引起肝硬化、肝癌等后果,目前仍缺乏治愈率高、疗效稳定的药物。
近年来,国内外应用甘草酸制剂治疗慢性肝炎已取得良好的疗效。
日本学者考察了甘草酸在体外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向细胞外分泌的影响,其结果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细胞HBsAg分泌受到抑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肝细胞的破坏,从而改善了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最终改善了对HBV的免疫状况。
近年应用于临床的甘草酸类新品种甘草酸二铵,经随机配对治疗研究显示,其降低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谷氨酰转肽酶(GGT)效果显著。
静脉给药后,85%以上的患者ALT水平降低显著。
甘草酸二铵具有较强的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对多种肝毒剂致肝脏损伤有防治作用,并有剂量依赖性。
甘草对肝脏疾病的保护与治疗作用
![甘草对肝脏疾病的保护与治疗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46c93ab9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3c.png)
甘草对肝脏疾病的保护与治疗作用甘草,又称甘草根,是中药中常见的一味药材。
它在中医药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被认为对肝脏疾病有着一定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本文将探讨甘草对肝脏疾病的作用机制以及其在保护和治疗肝脏疾病中的应用。
一、甘草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甘草主要成分有甘草酸、甘草甜素、甘草甙等。
这些化学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纤维化等作用,对于保护肝脏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抗炎作用:甘草中的甘草酸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过程中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肝脏炎症反应,保护肝脏细胞免受炎症损害。
2. 抗氧化作用:甘草中的甘草甜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肝脏的损伤,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3. 抗肿瘤作用:甘草甙是甘草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它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降低肝癌的发生风险。
4. 抗纤维化作用:甘草甙还可以抑制肝脏纤维化的发生,减少肝脏组织的纤维化程度,防止肝硬化的进展。
二、甘草在肝脏疾病保护中的应用甘草在肝脏疾病保护中有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护肝作用:甘草可以修复受损肝细胞,促进肝脏细胞再生。
它还可以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如自由基、毒性代谢产物等,减轻对肝脏的损害。
2. 抗病毒作用:甘草对乙型肝炎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可以减少病毒的复制,降低肝炎的病程和病情。
3. 抗肝纤维化作用:甘草可以抑制肝脏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减轻肝脏组织的纤维化程度,预防肝硬化的进展。
三、甘草在肝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除了在肝脏疾病的保护中发挥作用外,甘草在肝脏疾病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1. 丙型肝炎的治疗:甘草可以与其他药物联用,提高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2. 脂肪肝的治疗:甘草可以降低血清转氨酶、血脂和肝内脂肪含量,改善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
3. 肝损伤的治疗:甘草可以减轻药物、化学物质、酒精等对肝脏的损伤,促进肝脏的修复。
四、甘草的使用注意事项尽管甘草对肝脏疾病有着一定的保护和治疗作用,但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肝功能不全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甘草苷_精品文档
![甘草苷_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cf9e115d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67.png)
甘草苷甘草苷是一种天然草药成分,也被称为甘草苷酸或者甘草甜素,常见于甘草根中。
它在中药理论和药物研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甘草苷的化学结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潜在风险等方面。
化学结构甘草苷是一种萜类皂苷,其化学结构主要由一分子的蜕皮甘草素(glycyrrhizin)和苷糖分子组成。
蜕皮甘草素是甘草根中含量最高的成分,具有多种保健功效。
苷糖则能够增加蜕皮甘草素的稳定性和溶解度,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药理作用甘草苷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炎、抗氧化、抗菌等。
其中,其最重要的作用是对肝脏的保护和修复。
研究发现,甘草苷能够抑制肝脏内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减轻肝脏损伤,并促进肝细胞的再生。
此外,甘草苷还具有抗肿瘤、抗溃疡、解热镇痛等作用。
临床应用甘草苷在中医临床应用中有着悠久的历史。
根据中医理论,甘草苷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补虚益气的功效。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肾脏疾病等。
例如,甘草苷可以用来治疗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其抗炎和抗菌作用可以减轻炎症症状,促进溃疡的愈合。
此外,甘草苷还可以用来治疗咳嗽、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其抗炎和抗病毒作用有助于减轻咳嗽和缓解支气管炎症状。
此外,甘草苷还可以用来治疗肾脏疾病,其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有助于减轻肾脏损伤,并促进肾功能的恢复。
潜在风险尽管甘草苷具有许多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但长期或大剂量使用时,仍有一定的潜在风险。
首先,甘草苷中的蜕皮甘草素可以被肠道细菌降解产生甘草酸,而甘草酸在高剂量下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水钠潴留等不良反应。
因此,长期使用甘草苷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超量使用。
此外,孕妇、哺乳期妇女、低血钾人群等特殊人群使用甘草苷时需要谨慎,因为甘草苷可能会影响胎儿发育或增加血液中钾离子的浓度。
结论甘草苷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的天然草药成分,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
它在保护肝脏、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肾脏疾病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a17364353968011ca300914c.png)
1.甘草能解百毒的药理学依据:甘草解毒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为甘草甜素。
甘草解毒作用的机制为:①吸附毒物,甘草甜素水解后释放出的葡萄糖醛酸可与含羧基、羟基的毒物结合,减少毒物的吸收;②通过物理、化学沉淀毒物以减少吸收,如甘草可沉淀生物碱;③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并改善垂体-肾上腺系统的调节作用,提高机体对毒物的耐受能力;④提高小鼠肝细胞色素P-450的含量,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
人参【药理作用】(l)对中枢神经功能的影响人参对中枢神经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兴奋与抑制的调节作用、益智作用和抗惊厥作用。
人参对中枢神经既有兴奋作用,又有抑制作用,尤以兴奋作用更为明显。
人参增强学习记忆能力的主要有效成分为人参皂苷Rb1和Rg1;,(4)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性腺功能(5)对物质代谢的影响促进核酸和蛋白质合成人参中的蛋白质合成促进因子及人参皂苷均能促进生发活动旺盛的组织(如睾丸、骨髓等)的DNA、RNA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降血脂作用人参具有较强的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人参降血脂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是人参多糖及人参皂苷Rb2。
降血糖作用人参对注射肾上腺素和高渗葡萄糖引起的高血糖有降糖作用。
人参皂苷和人参多糖对四氧嘧啶、链脲佐菌素引起的大鼠和小鼠高血糖均有降低作用。
(7)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强心人参治疗剂量可加强多种动物心脏的收缩力、减慢心率、增加心排出量和冠脉流量,表现出明显的增强心脏功能的作用。
人参的强心作用机理与促进儿茶酚胺的释放及抑制心肌细胞膜Na+,K+-A TP酶活性有关,使细胞内Na+增加,促进Na+-Ca2+交换,使Ca2+内流增加,作用与强心苷相似。
人参强心活性成分是人参皂苷,人参三醇型皂苷的强心作用明显强于人参二醇型皂苷。
扩张血管、调节血压人参对整体动物的冠状动脉、脑血管、椎动脉、肺动脉均有扩张作用,可增加和改善这些器官的血液循环。
人参扩张血管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人参皂苷Re、Rg1、Rb1、Rc。
甘草解毒润肺缓解咳嗽和呼吸道问题的良方
![甘草解毒润肺缓解咳嗽和呼吸道问题的良方](https://img.taocdn.com/s3/m/e53f96d7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0b.png)
甘草解毒润肺缓解咳嗽和呼吸道问题的良方甘草,又名甘草,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中草药。
其根部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中,被认为具有解毒、润肺、缓解咳嗽和呼吸道问题等功效。
本文将介绍甘草的药理作用、应用方法和潜在的不良反应,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合理使用甘草。
一、甘草的药理作用甘草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最重要的是甘草甜素(Glycyrrhizin)。
甘草甜素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过敏的作用,可以帮助缓解喉咙痛、咳嗽和呼吸道炎症等问题。
1. 解毒作用:甘草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可以排除体内的毒素和废物,净化血液。
2. 润肺作用:甘草含有黏液质,可以起到润肺作用,保护呼吸道黏膜,减少干燥和刺激。
3. 缓解咳嗽:甘草具有镇咳作用,可以有效缓解干咳和咳嗽症状。
4. 抑制炎症:甘草甜素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呼吸道炎症引起的不适。
二、甘草的应用方法甘草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应用,包括中药饮片、煎剂、糖浆等。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应用方法:1. 中药饮片:将甘草饮片煮沸后,取汤剂口服。
具体用量需遵循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
2. 煎剂:将甘草切片后,用水煎煮,过滤后得到煎剂。
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加糖、加水服用。
3. 糖浆:将甘草煎剂配制并加入适量糖浆,制成糖浆剂,便于口服。
三、潜在的不良反应尽管甘草具有许多益处,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不良反应。
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1. 高血压:长期大量服用甘草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因为甘草含有儿茶酚胺类物质,可增加血管紧张和血压。
2. 钠潴留:甘草中的一些成分可能导致钠潴留和水肿,因此患有心脏病、高血压和肾脏疾病的人群应谨慎使用。
3. 药物相互作用:甘草可能与某些药物相互作用,影响其药效。
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在使用甘草前应咨询医生的建议。
四、使用甘草应注意事项使用甘草前,应注意以下事项:1. 咨询专业人士:在使用甘草之前,最好咨询经验丰富的中医师或药剂师的建议,以确保用量和使用方式正确。
2. 个人情况考虑:不同个体对甘草的耐受性和效果可能不同,因此应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剂量。
甘草的解毒功能主治
![甘草的解毒功能主治](https://img.taocdn.com/s3/m/d6fbc60a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d1.png)
甘草的解毒功能主治1. 甘草的概述甘草,又称甘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在中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源于甘草科植物甘草的根、茎或叶,经过加工炮制而成。
甘草具有多种功效,其中解毒功能是其重要的作用之一。
2. 甘草的主要成分与药理作用甘草主要成分为甘草甜素、甘草酸、甘草皂苷等。
这些成分赋予了甘草多种药理作用:•抗炎作用:甘草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
•解毒作用:甘草能够通过促进机体代谢功能,排除体内毒素,达到解毒的效果。
•润肠作用:甘草具有润肠作用,对胃肠道溃疡、胃炎等疾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免疫调节作用:甘草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抗氧化作用:甘草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保护细胞健康。
3. 甘草的解毒功能主治甘草具有很好的解毒功能,可以用于多种中毒情况的治疗和预防。
以下是甘草的主要解毒功能主治:•解酒:甘草具有解酒的作用,可以加速酒精的分解和排出,缓解醉酒症状。
•防治药物中毒:甘草可以对抗药物的毒副作用,减轻药物中毒症状。
•抗放射线辐射:甘草对放射线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能够减轻放射线辐射对人体的损伤。
•解毒清热:甘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清热解毒类疾病,如热毒疮、疔疮等。
•保护肝脏:甘草可以保护肝脏细胞,减轻肝脏损伤,对于肝炎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4. 甘草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甘草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使用,常见的有饮片、煎剂、药丸等。
在使用甘草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用量控制:甘草的用量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不宜过量使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孕妇慎用:孕妇使用甘草需谨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配伍禁忌:甘草在一些药物中存在禁忌配伍,如不宜与红霉素、可乐定等药物同时使用。
•过敏反应:对甘草过敏的患者应谨慎使用,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
结论甘草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在中医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其解毒功能主治广泛,包括解酒、防治药物中毒、抗放射线辐射等。
12甘草甜素
![12甘草甜素](https://img.taocdn.com/s3/m/31917663a98271fe910ef9a2.png)
甘草甜素【药物名称】甘草甜素 Glycyrrhizin【药物别名】甘草酸,甘草皂甙 Glycyrrhizic Acid,强力宁【制剂规格】片剂:75mg;强力宁注射液:20ml(含甘草甜素0.2%、半胱氨酸0.1%、甘氨酸2%)。
【适应证】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急性肝炎、肝中毒、初期肝硬化。
[来源]甘草甜素是从豆科植物甘草根茎中提取精制而成,又名甘草酸单钾盐.[药理作用]1.保肝抗肝炎作用:甘草甜素对四氯化碳、甲基偶氮苯、扑热息痛所致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能抑制磷酯酶A2的活性;能诱导产生干扰素和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促进HBeAg消失、HBeAb 产生,保护肝细胞和激活网状内皮系统。
2.肾上腺皮质样作用:甘草甜素对皮质类固醇在肝内代谢失活起竞争性抑制作用,间接提高皮质量类固醇的血中浓度而产生皮质样作用。
3.抗炎抗过敏作用:甘草甜素可抑制纤溶酶系统的活化,阻止血清对毛细血管渗透性的促进,抑制膜通透性的亢进,并且有抑制肉芽肿形成的作用,对延迟过敏反应症也有抑制作用。
4.抗病毒作用:甘草甜素具有诱导产生γ-干扰素的作用。
对单纯孢疹病毒具有特异的灭活效果;对水痘、带状孢疹病毒复制有抑制作用。
5.解毒作用:甘草甜素在肝脏分解为甘草次酸和葡萄糖醛酸,可与毒性物质结合而起解毒作用。
6.保护细胞作用。
[安全性]长期毒性:家兔灌服甘草甜素15mg/kg连续6周,结果表明,肾上腺重量稍有降低,期余器官未见明显影响。
[适应症]1.各种肝炎:甘草甜素片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等具有较好的治疗。
对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具有快速恢复肝功能、降低谷丙转氨酶活力、并使乙肝HBsAg、HBeAg转阴的作用。
本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总有效率为94.1%。
2.阿狄森氏病:甘草甜素片对轻度或初期患者疗效显著,可使患者各项生化指标达到正常范围。
对于重症或晚期患者,与皮质酮合用,可减少后者的用量,减少副作用。
3.流行性乙肝脑炎:用常规疗法加用甘草甜素片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38例,治愈、好转率达95%,优于单独常规治疗组。
甘草的药理作用及副作用
![甘草的药理作用及副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1cdca5b2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22.png)
甘草的药理作用及副作用甘草,又称为甘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甘草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可以治疗各种疾病,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副作用。
本文将对甘草的药理作用及副作用进行详细探讨。
一、甘草的药理作用1. 抗炎作用甘草中的甘草酸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它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并促进伤口的愈合。
甘草还可以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对炎症的抵抗能力。
2. 抗溃疡作用甘草中的甘草素是一种天然的抗溃疡物质,可以有效地减少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缓解胃部不适的症状。
甘草还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3. 解热镇痛作用甘草具有一定的解热镇痛作用,可以缓解头痛、发热和全身不适等症状。
甘草中的甘草甜素可以刺激大脑内的镇痛系统,从而减轻疼痛感。
4. 抗过敏作用甘草中的甘草酸能够抑制过敏反应,减少过敏症状的发生。
它可以抑制过敏原的释放,抑制组织细胞对过敏原的反应,达到缓解过敏症状的效果。
5. 抗肿瘤作用研究表明,甘草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作用。
它们可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转移,诱导癌细胞凋亡,从而起到抗癌的效果。
甘草还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对癌细胞的抵抗能力。
二、甘草的副作用1. 高血压甘草中的一些成分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对高血压患者来说,过量的甘草摄入可能加重疾病状况。
因此,高血压患者在使用甘草前应咨询医生的建议。
2. 钠潴留甘草中的一些成分可以抑制肾脏中的钠排泄,导致钠潴留,引起水肿和体重增加。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甘草。
3. 齿汁增加长期使用甘草可能导致齿汁增加,进而引发口腔溃疡和牙齿腐蚀。
建议使用甘草的人定期检查口腔健康,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4. 避孕药效降低甘草与避孕药同时使用可能使避孕药的药效降低,增加怀孕的风险。
在使用避孕药的同时,最好避免或减少甘草的摄入。
总结:甘草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炎、抗溃疡、解热镇痛、抗过敏和抗肿瘤等作用。
甘草的药用功效与临床应用
![甘草的药用功效与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e8bc8b1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fa.png)
甘草的药用功效与临床应用甘草,又称甘草根,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其药用功效和临床应用广泛。
甘草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抗溃疡、增强免疫功能等多种作用。
本文将着重介绍甘草的药用功效与临床应用。
一、抗炎作用甘草含有大量的甘草甜素,具有强烈的抗炎作用。
它能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组织肿胀和疼痛。
甘草还能促进溃疡的愈合,对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有显著的疗效。
二、镇痛作用甘草中的甘草酸具有镇痛作用,对于缓解各种类型的疼痛都有一定效果。
甘草还能够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对于关节炎、肌肉疼痛等有良好的疗效。
三、抗溃疡作用甘草中的甘草甜素具有抗溃疡作用,能够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的愈合。
临床上常用甘草制剂治疗消化性溃疡、胃炎等胃部疾病,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四、增强免疫功能甘草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
甘草可以促进机体产生抗体,增加淋巴细胞的活性,对于预防感冒、提高免疫力非常有效。
五、临床应用甘草在临床上有多种用途。
首先,甘草可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和胃炎等胃部疾病。
其次,甘草还可以用于治疗慢性咳嗽和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此外,甘草还可用于治疗免疫系统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等。
另外,甘草还可以用于治疗皮肤疾病,如湿疹和荨麻疹等。
总之,甘草是一种药效广泛的中药材,其药用功效与临床应用备受肯定。
抗炎、镇痛、抗溃疡和增强免疫功能等多种作用使得甘草在不同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使用甘草时,应该根据医生的指导,合理使用,以确保疗效的最大化,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以上就是关于甘草的药用功效与临床应用的介绍,相信读者对甘草的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对于中药的研究和应用,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探索和发现的地方,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将中药的价值发掘出来,造福于人类的健康。
甘草甜素片
![甘草甜素片](https://img.taocdn.com/s3/m/469c7b1102020740be1e9bcb.png)
甘草甜素片【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甘草甜素片【成份】本品为含甘草酸单钾盐的糖衣片。
【功能主治】治疗肝炎药,用于慢性乙型肝炎。
【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150毫克,一日2次。
【不良反应】少数患者服药后出现浮肿,个别病例有轻度血压升高、头痛等症状,2-3周后自行消退或复常。
【禁忌】1. 对本剂既往有过敏史患者。
2. 醛固酮症患者,肌病患者,低钾血症患者(可加重低钾血症和高血压症)。
【注意事项】1. 慎重给药,对高龄患者应慎重给药(高龄患者低钾血症发生率高)(参照老年患者用药)。
2. 一般注意事项(1) 为防止休克的出现,问诊要充分。
(2) 事先准备急救设施,以便发生休克时能及时抢救。
(3) 给药后,需保持患者安静,并密切观察患者状态。
(4) 与含甘草制剂并用时,容易出现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应予注意。
3. 给药时注意静脉内给药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状态,尽量缓慢速度给药。
用酒精棉消毒安瓶切口后,再切瓶口。
4. 有报导口服甘草酸及含有甘草制剂时,可出现横纹肌溶解症。
【药物相互作用】氯噻酮等可能出现低血钾症(乏力感、肌力低下)需充分注意观察血清钾值。
利尿剂可增强该制剂中所含的甘草酸的排钾作用,而使血清钾进一步低下。
【药理作用】1. 抗炎症作用(1) 抗过敏作用甘草甜素具有抑制兔的局部过敏坏死反应(Arthus Phenomenon)及抑制施瓦茨曼现象(Shwartzman Phenomenon)等抗过敏作用。
对皮质激素,有增强激素的抑制应激反应作用,拮抗激素的抗肉芽形成和胸腺萎缩作用。
对激素的渗出作用无影响。
(2) 对花生四烯酸代谢酶的阻碍作用甘草甜素可以直接与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的启动酶--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 结合以及与作用于花生四烯酸使其产生炎性介质的脂氧合酶(lipoxygenase)结合,选择性地阻碍这些酶的磷酸化而抑制其活化。
2. 免疫调节作用甘草甜素在体外试验(in vitro)具有以下免疫调节作用:1)对T细胞活化的调节作用;2)对g干扰素的诱导作用;3)活化NK细胞作用;4)促进胸腺外T淋巴细胞分化作用。
甘草甜素药理作用研究动态
![甘草甜素药理作用研究动态](https://img.taocdn.com/s3/m/ec004205a216147917112850.png)
【摘要】目的综述甘草甜素的药理作用,为甘草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深度开发提供可靠的依据。
方法归纳和总结多年来的研究结果和国内外的文献。
结果与结论甘草甜素具有较多和较强的药理活性,甘草有长期作为民族用药的历史,是一种有价值的开发保健品和药品的药用植物。
【关键词】甘草甘草甜素药理作用advances in pharmacological action of glycyrrhizin《中药大辞典》记载甘草有如下功能: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
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1]。
《神农本草经》《别录》《伤寒论》《药性论》《金匮要略》《日华子本草》《本草纲目》等医药著作都有关于甘草功效的记载。
在国外,早在公元前5世纪《希波克拉底全集》便有甘草作为妇科药利用的记载,而目前日本的《常用汉方210方》就有150方配有甘草。
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简称ga )是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在甘草根中的含量为3.63%~13.06%(因品种、产地而异),一般含量均可达到7%~10%,在甘草中以钾盐或钙盐的形式存在[1,2]。
甘草酸的水溶性很差,为便于食用,一般制成易溶性的盐,甘草酸及其盐类统称为甘草甜素(glycyrrhizin,简称gl)。
本文总结了甘草甜素的药理作用,并对今后甘草甜素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1 甘草甜素的结构与性质甘草酸是一种五环三萜系列皂苷,分子式为c42h62o16,分子量为822.92。
纯品为白色针状晶体,无臭,味极甜。
加热加压及稀酸作用下,可水解为甘草次酸和两分子葡萄糖醛酸。
熔点(212±7)℃,易溶于热水、乙醇溶液和丙酮,常温下微溶于水,不溶于无水乙醇,乙醚[3]。
为便于食用,一般制成易溶的盐(甘草酸盐类极易溶于水),甘草酸及其盐类统称为甘草甜素,已被列为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常见的有甘草酸单氨盐、甘草酸一钠(钾)盐、甘草酸二钠(钾)盐、甘草酸三钠(钾)盐,等等。
甘草化痰止咳的中药利器
![甘草化痰止咳的中药利器](https://img.taocdn.com/s3/m/c8bdb8bb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22.png)
甘草化痰止咳的中药利器甘草,又称为甘草,是中医药学中常见的一味药材。
其性味甘平,入脾、肺经,具有补益脾胃、滋养肺阴、化痰止咳的作用。
甘草化痰止咳的功效在中药临床应用中广受好评。
本文将介绍甘草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合理用药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一、甘草的药理作用甘草含有丰富的有效成分,主要成分包括甘草酸、甘草甜素、甘草水合膦、甘草苷等。
这些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抗菌、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甘草酸。
甘草酸具有抗炎、解痉、镇痛的作用,可有效缓解咳嗽、咽痛等症状。
甘草酸还可以促进胃肠道黏膜细胞分泌黏液,形成保护膜,有助于胃炎、胃溃疡等胃肠道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另外,甘草中的甘草甜素具有镇痛、抗病毒等作用,可缓解病毒感染引起的咳嗽、喉咙痛等不适。
二、甘草的临床应用甘草化痰止咳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常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1. 慢性咳嗽:甘草具有祛痰作用,能化解痰液,缓解咳嗽。
尤其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等引起的咳嗽效果显著。
2. 咽喉疼痛:甘草的药理成分具有镇痛、抗炎作用,可缓解咽喉疼痛、发炎引起的不适。
3. 经典感冒症状:在中医中,感冒主要表现为风寒、风热、风湿等不同类型。
无论何种感冒类型,甘草都可以作为辅助药物,具有祛痰止咳、解毒、抗炎等作用。
三、甘草的合理用药甘草作为中药,使用剂量需要合理掌握。
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实际病情和患者体质进行调整,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
1. 口服:常规情况下,甘草的口服剂量为3-9克/日,分2-3次服用。
但对于特殊情况,如儿童、孕妇和老年人,应减少剂量,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2. 外用:甘草还可以外用,可以用于制作煎剂、冲剂,也可以通过研磨成粉末后直接涂抹于患处。
在使用甘草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可能的不良反应,如皮肤过敏、恶心、呕吐等。
如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四、总结甘草作为中草药中的一员,具有祛痰止咳、抗炎镇痛的功效,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但在使用过程中,还需结合具体病情和患者体质,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剂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草甜素的主要药理作用
李晨
(陕西理工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汉中,723000)
[摘要] 随着人们对甘草化学成分研究的深入,甘草的功效越来越得到重视,甘草主要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其综合利用技术也随之得到了发展。
本文中概述了甘草的主要成分甘草甜素的提取方法、主要药理作用及目前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甘草甜素;药理作用;研究现状
甘草甜素是从药用植物甘草根、茎中提取出来的一种高甜度、低热值混合物质的通称。
,包括甘草酸及其盐类。
甘草是传统中药材,具有解毒、增强抗体、促进药效、愈合伤口、润肺健脾、活血健胃等功效,自古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和食品加工中。
其甜度约为蔗糖的200一300倍。
甘草甜素的主要成分是甘草酸,所以人们又常常把甘草酸称为甘草甜素,甘草酸约占甘草根茎的3一14%,分子式为C42H62016,分子量822.92,熔点212℃一217℃,其结构式为五环三菇皂贰,结构图如图1所示。
1.甘草甜素的生产
1.1 工艺流程
1.2 工艺要点
(1) 浸提:将含10%水分甘草切碎过20目筛,加6倍水,在85℃一100℃热水中提取3次,过滤,合并滤液。
(2)蒸发:将提取液蒸发浓缩至原提取液体积约20%。
(3) 萃取:浓缩液冷却至室温后加95%食用乙醇,使浓缩液含乙醇65%,静置24小时后过滤。
(4) 酸析:滤去沉淀的植物蛋白和多糖,将所得滤液加硫酸调至pH3,使甘草酸完全沉淀,可得甘草酸粗品,进一步萃取可得甘草酸精品。
1.3 提纯方法
1.3.1 化学处理法
将粗甘草甜素粉末用95%乙醇溶解,搅拌、静置、过滤。
收集滤液,向其中通入氨气使pH值达到7一7.5,过滤得甘草酸钱。
用冰醋酸处理得粗甘草酸单钱盐。
用85%工业乙醇溶解,用活性炭除去有色杂质,趁热过滤,经冷却、静置、过滤得结晶的甘草酸单钱盐。
若再用95%乙醇重复处理一次,即可得到白色的甘草酸单钱盐结晶,纯度约95%。
1.3.2 物理吸附法
将上述粗甘草酸单钱盐溶于水中。
使浓度达到10%,将pH值调节为中性,将溶液通过装填有大孔吸附树脂的柱子,产物则完全被吸附在树脂上。
用蒸馏水洗脱收集洗脱液,经浓缩、干燥得淡黄色的甘草酸单钱盐,纯度约91%。
若再经一次树脂吸附处理,纯度可达98%以上。
1.3.3 离子交换树脂法
将上述粗甘草单钱盐的水溶液通过装填有离子交换树脂的柱子,可得到甘草酸单钱盐的纯品,纯度可达99%。
甘草甜素的收率,日本的工业生产中一般可达75%以上。
2. 甘草甜素的药理作用
2.1 抗溃疡作用
甘草甜素可有效地防治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尽管甘草甜素并不直接减少胃酸的分泌,但能抑制乙酞胆碱等物质所致的胃液分泌,所以该品是抗溃疡的有效成分。
2.2 抗炎症、抗菌作用
甘草次酸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甲醛性浮肿、皮下肉芽肿性炎症等均有抑制作用,也可有
效地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
2.3 抗病毒作用
甘草甜素有干扰素诱导活性对单纯性疤疹病毒的直接作用,还有对水痘、带状疙疹病毒、乙肝病毒及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的预防作用,特别是在抗艾滋病病毒HIV方面近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最近日本研制出了强力甘草甜素,俄罗斯研制出了尼格里嗦。
有关专家认为,两种药物均优于美国学者发明的AZT。
中国中医研究院1989年以来对40种临床有效的含甘草方剂进行了抗病毒与免疫调节的试验研究,证实甘草甜素有明显的抑制艾滋病病毒作用。
2.4 抗肿瘤作用
甘草甜素水解为甘草次酸单葡糖醛酸甙对各种原因诱发的小鼠皮肤癌、肺癌有抑制作用。
体外人体肿瘤细胞实验证明,GL、18α-甘草次酸和18β-甘草次酸均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从GL的抗肿瘤作用的研究中可以推测,自然界存在的所有GL结构的化合物都可能有抗肿瘤作用[1]。
2.5免疫调节作用
甘草甜素是一种有效的生物应答修饰剂,其免疫调节作用是通过消除抑制性巨噬细胞的活性;抑制磷酸酶A2活性而抑制前列腺素E2的产生;促使IL-1产生从而增强淋巴细胞产生干扰素和IL-2;消除T细胞活性;与IL-2、干扰素协同NK细胞活性增强。
使免疫细胞的生物学效应放大,从而调节抗体产生细胞活性[2]。
高章图等[3]报道,甘草酸类具有非特异性免疫调节作用,其主要是增强细胞免疫作用,可增强MΥ吞噬功能,消除抑制性MΥ的抑制活性,还可选择性地增强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活性。
一些体外实验表明,甘草甜素使人血和肝脏中NK细胞活性增强,但不增加NK细胞数量,甘草甜素本身无增强NK细胞活性作用,但可促进IFN -γ和IL-2增强NK细胞活性[4]。
2.6抗氧化作用
甘草甜素能清除氧自由基和活性氧,并能对抗不同细胞的脂质过氧化,从而避免DNA 碱基的损伤和基因突变,防止细胞进一步突变或癌变。
研究发现,甘草极性溶剂提取物在亚油酸甲酯中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效果。
甘草酸是甘草极性溶剂提取物的主要成分,甘草酸纯品的抗氧化性能不如甘草酸乙醚粗提物,表明甘草酸的抗氧化性能可由共存的少量其他物质(如甘草黄酮)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5]。
2.7降血脂作用
黄能慧[6]通过动物模型证实,甘草酸灌胃对实验性小鼠、大鼠的血脂增高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高脂饮食诱发的家鸽血清胆固醇升高也有明显抑制作用。
孟富敏等[7]用正常动物观察甘草次酸钠对血脂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草次酸钠10mg /kg及40mg /kg时,明显降低了鸡及大白鼠的TG、LDL,但对TC影响较小。
2.8 类糖皮质激素作用
甘草甜素水解的甘草次酸具有肾上腺皮质固醇类的作用,可能是由于三磷酸吡啶核苷酸的降低而直接抑制黄体酮和去氧皮贡醇的代谢酶,直接或间接抑制了肾上腺皮质固醇在体内的破坏而发挥作用。
了解这一作用,使甘草甜素在临床上可以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或作为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替代品广泛应用。
2.9 清除氧自由基作用
甘草次酸钠有清除自由基作用[8]及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9]。
其机制可能与甘草次酸钠降低心肌细胞内Ca有关。
2.10其它作用
此外,甘草甜素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去除局部多余脂肪、抗炎、抗血栓、镇痛等生理功能。
3. 甘草甜素的研究现状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甘草的研究也从宏观走向微观,是宏观与微观融合发展,既涉及复方应用,又涉及基因分析,有关甘草及其复方的药理作用研究已开展较为广泛,但甘草化学成分的微量鉴定及甘草甜素的临床作用机制和效果评定有待进一步研究。
随着中药学的迅猛发展,与现代技术研究手段的结合,甘草甜素这一有效成分的分离鉴定及其药理作用,会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同时有可能成为癌症AIDS的有效治疗药物将指日可待。
甘草甜素的多靶点药理作用为其临床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甘草甜素属于生产技术密集度高、附加产值高、生产过程物料及能源消耗低的精细化工产品。
其生产原料是天然资源甘草,我国产量丰富。
其生产过程采用生物化工技术,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所以该产品是有开发前景的。
参考文献
[1]严瑞琪,黄小延,李俊丽等. 甘草甜素抑制致癌过程中对DNA损伤修复的影响[J]. 癌症,1995,14(4):245~248.
[2]李铁民. 甘草甜素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J]. 中草药,1993,24(10):553.
[3]高章图,张建新,徐铎等.甘草酸抗炎抗病毒及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J]. 解放军药学学报,1999,15(5):27.
[4]李金兴,郭履周. 甘草甜素对新生儿脐血单个核细胞产生γ-干扰素的影响[J].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1,18(2):104~107.
[5]句海松,李小结,赵葆路等.阿魏酸钠和18β-甘草次酸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J]. 中药药理学报,1990,11(5):465~467.
[6]黄能慧. 甘草酸降血脂作用的实验研究[J]. 贵阳医学院学报,1994,19(4):333.
[7]孟富敏,李新芳,崔志刚.甘草次酸钠的调血脂及急性毒性作用[J]. 兰州医学院学报,1994,20(4):225~227.
[8] 句海松,李小结,赵葆路等.阿魏酸钠和188-甘草次酸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中药药理学报1990;11:465—467.
[9]朱晓卫.甘草次酸钠对培养乳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中国药理学通报1996;12(1):73—75.
[10] 王敏.甘草研究综述[J].齐鲁药事,2005,24(10):614.
[11] 邓琪,黄美景,郭丽冰等.三丫苦抗炎镇痛作用及机制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4):125.
天
然
药
物
化
学
专业: 生科1101班学号: 27
姓名: 李晨
2014年0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