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
摘要: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广大
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更加重视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在阅读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教学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本文对小学语文开
展阅读教学的意义与问题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仅供广大教
师朋友们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与对策
一、个别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自从新课标理念的提出后,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受到了很大的考验。不
仅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提出了要求,而且还要善于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来适应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心理特点。因为在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的知识大部
分都是用文字来表达的,所以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再加上老师们使用的教学方式
比较传统,只是单一地灌输理论知识,缺乏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互融合,更是很
少涉及新颖的教学方法的运用,所以很容易导致课堂气氛枯燥无味。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会大大降低,学生们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
状态,当他们遇到学习上的问题的时候,他们很难与老师展开有效的沟通,从而
无法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时间一长,学生们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就会受到影响,甚至会产生厌学的心理。而且,灌输教育模式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中占据着绝对的
主导地位,这种教学形式会逐渐拉大师生间的距离,不仅影响了课堂效率,还对
师生关系造成了损害,这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不利。
二、论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首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阅读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
达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对小学
生来说,阅读和学习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现,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
能力和交流能力。其次,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对小学生而言,能多读几篇课文,
就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归纳,在自己的理解中体会到作
者所写文章的意义,这对激活学生的思维有更大的意义。最后,对学生进行文化
熏陶。在真正的阅读过程中,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作者所写的话。能够体会作者的
思想感情,能获得更多的感悟,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这对小学生的未来发展,能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对他们的道德修养也有很大的帮助。
三、当前阅读教学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
一是阅读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阅读是一项输入活动,它要求读者的积
极参与和主观体验.但是,教师盲目地向学生灌输阅读知识,缺乏个性化阅读,
造成了整个教学过程的“格式化”。在阅读课堂中,学生边听边记,边回答老师
的提问。这一现象一直延续至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其主观能动性受到了极
大的忽视,他们对课堂参与的兴趣逐渐丧失,参与意识逐渐减弱。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没得到自身主观
知觉与经验获取,而获得知识主要依赖于教师。二是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普遍不高。小学生年龄小,由于其生理特征,如身心发育规律等因素,在长时间内注意力难
以集中。这一时期的学生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阅读时容易被外界环境所干扰,
注意力不能很好地集中。因此,阅读教学质量往往不尽如人意。
四、如何让阅读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起促进作用
(一)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整与全面性
综合教学目标可以对课堂的发展方向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同时也是衡量小
学语文阅读教学成效的一个标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
方面进行全面总结,保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教学目标的全面性。除此之外,
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还需要将学生的年龄、性格特征、兴趣
爱好等综合因素考虑进去,以确保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是以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的
实际情况为基础的。
(二)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的效率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这对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非常有利。但要注意的是,
重点不在于孩子们需要看多少书,而是要让他们从阅读中得到快乐。如果您强迫
您的孩子在多长时间内阅读,您将会使他失去阅读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
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读物,运用多种阅读方式,以提高
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观察,我们还能了解到学生对哪一类书籍的兴趣更大。由
于学生的年龄尚小,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入手,与学生共读,并适时激发学生的
内在情感,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大家都知道,要想把一件事做好,最好的
办法就是获得做这件事的兴趣。如果老师能够把阅读的内容表现得非常有趣,那
么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觉得书中有很多有趣的内容等着他们去发现。并且,这一阶段的学生对故事的兴趣是非常浓厚的,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在
讲故事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这样在激发了学生听故事的兴趣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注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体悟与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种个体化的行为,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应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于学生。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给他们充分的、自由的阅读方式。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教师可采用多种
阅读方式,如自由阅读,角色阅读,默读等。有句话说得好:“读书百遍,其意
自现”。经过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学生会明白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学生
对阅读不感兴趣,即使有最好的阅读材料摆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会视而不见。即
使他们拿起书来读,他们也无法享受到读书的乐趣,更无法从课外书籍中获取知识,因为他们眼睛虽然盯着书,心却不在焉。相反地,当学生对读书有兴趣时,
不要把一本好书摆在他们面前,就是说,当他们听到说是一本好书,就要尽力去找,去读。这样的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快乐,陶醉和忘我,而且可以使学
生在阅读中获得许多的收获。另外,阅读也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学生在读中会与
自己的经验碰撞,产生新的思想或体验。正所谓“一个千人读《哈姆雷特》,就
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更应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
老师应承认学生的独到见解,只要合乎情理,并鼓励他们提出有创意的见解。
(四)教师多与学生一起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