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化的发展经济学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城市化的发展经济学论文
城市化是近代化过程中最富生气和活力的形态之一,产业革命以来,城市化浪潮靡满全球的现实已充分证明其本身的普遍性,同时也推动着经济的发展。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城市化的发展经济学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城市化的发展经济学论文篇1
浅谈我国区域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方案
摘要:区域城市化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们身边急需解决的问题,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课题。
论文首先概述了我国城市化近年来的发展情况,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方法分析,全面演示了城市化水平的评价体系。
通过看当前的城市化水平分析把我国的城市化主要分为东中西几大经济区域并研究分析他们共同的和特有的城市化问题。
最后把我国当前工作的重点与城市化的发展相结合,研究分析对策,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东部经济和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经济;西部经济
引言
众所周知,城市化是和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现代化的必经阶段。
它以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地域景观城市化为主要表现形式,是当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另一再现。
经济城市化最根本的内涵是经济结构的非农化,其中工业化是直接推动因素,而第三产业的兴起与兴旺则是城市化的深入表现。
人口城市化是城市化的直接结果,表现为人口向工业区聚集,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人口在不同产业间应有合理的分布。
地域景观的城市化水平是指城市化过程在地域空间的外在表现,包括具有现代文明特色的城市生态形成和交通条件的改善等方面的内容。
城市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主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龙头作用,城市的发展水平、劳动生产率水平及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该国经济发展的状况,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
纵观城市化的发展历程,无论从城市化的政策实施方面,还是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
来看,我国的城市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重大的机遇。
解决好城市化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巨大发展,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其它政策的贯彻实施,是推动我国综合实力水平不断进步的潜在动力。
目前,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中的诸多问题都得到了探讨说明,众学者各抒己见,几乎每一个细节都得到了很好的探讨,然而目前的总的框架不尽明显,有的没有提出解决办法,有的不够系统等等,再加上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异化,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极为不平衡,各地区城市化发展状况存在较大差异,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分析。
鉴于此,本文对各区域作了点研究分析,并结合当前工作的一些重点,提出了些对策和建议。
1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现状及基本分块
当前,中国城市化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特点:多元城市化动力替代以往一元或二元城市化动力,较为集中的城市开发模式替代分散的乡村企业发展模式,大、中、小城市齐头并进,城市体系不断趋于完善。
同时,城市所集聚的要素日益增加,城市功能日趋多样化,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也将更加密切,因而传统上通过单一的城市人口比重来反映城市化水平就有其局限性。
许多学者试图通过建立复合指标体系来反映城市化进程。
尽管城市化复合指标体系还存在很大争议,但也不失为一种研究城市化机制变化的有效手段。
1.1我国城市化现状及分块
我国的城市化主要分为四大区域东部城市化,中部城市化和西部城市化以及东部城市化中所包含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城市化。
城市化的进程主要是靠区域城市化不断扩大发展而来,换种说法,区域城市化的发展壮大必然提高整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
因此,解决好东中西以及东北地区的城市化问题,会让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进入一个巨大的飞跃。
1.2我国各区域城市化的特点
区域城市化的一大特点重在其区域性。
东部地区依托平原为主,气候温度适宜,资源能源丰富,开发较早,人才较多,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及交通便利等有利条件,经济发达,工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大城
市多,城市人口较多且密度大,城镇体系结构较为完整。
中部地区主要以高原为主,交通相对薄弱,对外条件相对较差,虽然其资源较为丰富,但其薄弱环节阻碍了其经济的发展,中部地区城市化具有一定的基础,城市体系框架已初步形成,城市化正从发育阶段进入成长阶段。
西部地区深处内陆自然条件相对较差,交通不便,市场发育较差,人口密度小,大中小城市发展都显不足。
使其成为中国城市化水平最低的地区
2我国区域城市化的问题
2.1我国城市化评价体系的建立
无论是对城市化的发展做科学的规划,还是解决城市化存在的问题,都必须对城市化水平有个清楚的认识和科学的定位。
根据针对性,层次性,全面性,可评价性,动态性的原则,构建了由经济城市化水平,人口城市化水平,地域景观的城市化水平,生活方式的城市化水平,环境状态的城市化水平等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和29个三级指标构成的描述区域城市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是对城市化不同侧面的具体描述,二级指标是对一级指标的进一步细化,三级指标是对二级指标的详细描述)。
2.1.1经济城市化经济城市化最根本的内涵是经济结构的非农化,其中工业化是直接推动因素,而第三产业的兴起与兴旺则是城市化的深入表现,使得单位空间内经济活动强度和总量规模大增,因此可以从经济实力,产业结构,经济外向型,经济效益等方面来反映经济城市化水平。
2.1.2人口城市化人口城市化是城市化的直接结果,表现为人口向工业区聚集,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人口在不同产业间应有合理的分布。
另外,城市人口不能过分膨胀,否则会影响城市功能的进一步发挥。
2.1.3地域景观城市化地域景观的城市化水平是指城市化过程在地域空间的外在表现,包括具有现代文明特色的城市生态形成和交通条件的改善等方面的内容。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们重视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环境状态的好坏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城市化水平的高低,
可以从环境质量,污染控制,环境建设等几个方面来衡量环境状态的城市化水平。
我们通过层次研究的分析方法来确定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权重值,三级指标权重值基本采用等权方法求得。
这样,我们城市化水平的测度有个比较完善的评价体系然后根据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分为城市化初级发展阶段(<40%)城市化中期发展阶段(40%-80%)和高城市化发展阶段(80%-100%),目前我国总体上处于城市化发展的中期,但我国的城市化与其它国家相比,问题比较严峻且比较落后。
2.2我国城市化共同存在的问题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总体上城市化以点带面不断向周围扩展。
但是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城市化中产生的问题日益严峻,严重影响了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2.2.1土地资源透支严重。
当前我国城市化正在迅速发展,沿海许多地方已经发展到有项目无土地的地步,经济发展逐渐走向疲态。
比如珠三角长期以来土地过度透支,导致用地越来越紧,低价越来越高,成为制约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而有些人利用这种形势,多次转手出让土地使用权进行炒作从中谋求利益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这些情况严重影响了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
就青岛而言,房地产170多家被洗出局,土地资源接近枯竭。
青岛市有大大小小不到800家房产公司,从去年开始,100多家中小企业陆续“死”掉,成了“空壳空司”。
经过宏观调控,今年上半年又淘汰100余家。
这一趋势依然在延续,而且洗牌的速度也在逐步加快,最终的市场规模可能会停留在500余家。
据这种现象发展看来,青岛市里的人逐步会因为海岸地带地价的上涨而逐渐往北居住,留下来的沿海一带由开发商或者个人占有,这一地带多为经商人所用。
就目前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住房将逐渐北移,留足沿海一带为商务用房。
2.2.2资源能源资源透支严重。
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09407亿元,比上年增长10.7%,按现行汇率测算,我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5.5%,但能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较高,全年能源消耗总量24.6
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9.3%,占世界能源消耗的15%左右。
其中,煤炭消费量为23.7亿吨,增长9.6%;原油3.2亿吨,增长7.1%;天然气556亿立方米,增长19.9%。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有关数据显示,2007年1月至5月投资增速达到25.9%,高于去年全年的24%。
投资增长依然主要来自于高耗能的第二产业,尤其是重化工业。
由此可见,我国单位GDP能耗较高,能源产出效益较低的粗放经营模式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例如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当年国内万元GDP能源消耗为1.21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23%,是我国单位GDP能耗2003年以来的首次下降,但距离年初预定下降4%左右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2006年主要原材料消费继续大幅度增长。
其中,钢材4.5亿吨,同比增长17.2%,占全球消费量的30%;铝865万吨,增长32.1%,占全球的25%;水泥12.4亿吨,增长14.5%,占全球的54%。
如此大规模的资源消耗说明经济增长所付出的代价实在太高,不符合中国人口众多、资源并不丰裕的现实国情。
虽然,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很多,既有阶段性、转移性因素,但主要还是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高度粗放密切相关。
值得提出的是,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有形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与对文化等无形资源开发利用的不足交织在一起,单纯靠硬实力打拼市场,忽视了文化等软实力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作用,也是导致我国经济增长资源环境代价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多年的实践,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如果不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把过高的资源、原材料消耗降下来,不把发展经济的眼界放宽一些,中国经济虽然一时可以增长很快,总量可以快速扩张,但是质量和水平往往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提升,也难以持续发展。
加快转变增长方式,走科学发展之路,已成为我们迫在眉睫的要务。
2.2.3环境透支严重。
与能源、主要原材料大量消耗相对应的是生态环境的恶化及其所造成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
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2006年联合发布的《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显示,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
3.05%。
其中,水污染的环境成本为2862.8亿元?占总成本的
55.9%?大气污染的环境成本为2198.0亿元?占总成本的42.9%;固体废物和污染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57.4亿元?占总成本的1.2%。
虚拟治理成本为2874亿元,占当年GDP的1.8%。
从理论上来说,一个完整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至少应该包括五大项自然资源耗减成本(耕地资源、矿物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渔业资源)和两大项环境退化成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由于基础数据和技术水平的限制,此次核算没有包含自然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退化成本中的生态破坏成本,只计算了环境污染损失。
环境污染损失成本包括20多项,此次仅核算其中的10项,如大气污染造成的健康损失、农业和材料损失,水污染造成的健康损失、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污染型缺水损失,以及固体废物侵占土地造成的经济损失等,而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所造成的损失等都没有涉及。
虽然核算得出的结果并不完整,但足以令我们对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损失的全貌有所估计。
这些数字再次证明,环境危机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经济发展。
显然,在资源、环境和公众健康不断透支的情况下所取得的GDP不断增长是非常危险的。
如何彻底扭转当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需要从生产和消费等环节入手,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致力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政策和制度保障体系。
从生产的角度讲,要进一步强化企业的环境责任,进一步扩大企业的成本核算范围,既要划是不尽合理。
因为政府绩效主要分为政治绩效,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而这些绩效的评价跟城市化的水平密切相关。
我国政府政绩考评模式存在一些缺陷,其中表现比较突出的是存在结构性偏差,具体为:第一,在政府自我评价和社会公众评价之间偏向于政府自我评价,尤其是上级领导的评价。
第二,在经济绩效评价和非经济绩效评价之间偏向经济绩效评价,在经济绩效评价中,又严重偏向GDP评价。
第三,在数量指标和民心向背评价之间偏向数量指标评价。
例如新泰主要是靠煤炭发展起来的,煤炭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其中也附带有化工厂,焦化厂,炼油厂等高污染的企业,然而他们的规划却不尽人意。
这些高污染,高粉尘的行业却时时刻刻把未经处理的污水排放到河流之中,废气任意排放到空气中,致使河流污染严重,空气令人作呕。
这些单靠经济拉动起来,不注重环境治
理的城市化是难以得到人们的认可的。
有的地方采用突击批户口,以达到加快城镇化的目的,或者改变统计口径人为地增加城镇人口,个别地方为了提高本地的城市化水平甚至捏造数据;有些地方的问题更为严重,政府部门为了提高城市化水平不惜动用行政命令强制推行城市化,不准农民翻建住宅就是这种政策的典型体现。
城市化发展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那种简单、机械、强硬地把农村人口变成城镇人口来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做法,是极端错误的,必须及时予以纠正。
另外,对于城市化指标报告中所掺杂的水分也是人之常情,所以必须完善政府公开和政府监督与被监督。
2.3我国各区域城市化的问题
2.3.1东部地区城市化问题东部地区是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也是城市化不均衡,矛盾问题最尖锐的地区。
首先,城市化水平差距最大。
东部地区已经有多个工业基地,而且辐射范围越来越大,可谓是中国城市化的领头军,城市化水平位居全国首列。
然而,未辐射到的地区,特别是交通不便的山区,城市化的落后水平令人堪忧。
其次,东部地区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也使得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最为突出,表现的最为全面,最为细致的地区。
农民工是现在城市化建设的一大力量,而农民工问题是现代城市的巨大问题。
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
另外,城市污水垃圾的处理,基础设施的不合理状况,城市功能分块的布局等是当前需要解决,也是未来需要避免的重要细节。
再次,东部地区城市化发展逐步进入缓慢增长期。
东部地区城市化发展已达到一定规模,根据其潜力和边际效益递减规律,未来的城市化发展必需建立新的增长点。
2.3.2东北地区城市化问题东北地区城市化问题属于东部经济问题,但考虑其特殊性和地位性,我们单独考虑。
东北地区的城市化主要依托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起来的老工业基地。
目前,东北工业以重工业为主体,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带动起来的城市群,问题特殊而严峻。
首先,产业结构单一。
即矿业城市往往是以所拥有的矿产资源的开采为单一的主导产业,由于种种先天的和人为的(如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资源性城市在其发展中根本就没有考虑未来如何发展的问题,没有考
虑到矿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不同之处。
其次,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主要是由于矿山开采造成的地表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地表塌陷、废矿渣(如各种尾矿、煤矸石等)占地,以及“三废”污染等。
据分析,矿产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一般比非矿产城市的平均水平要差。
生态环境保护是政府应该抓的事情,但在许多资源性城市,由于政府财力不足,且最大的财政收入来源就是其主要的环境管理对象——矿山企业,因此,管理起来困难比较大。
而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任凭矿山企业自己去搞是不行的,因为企业绝不会有动力去做它不愿意做的事,因而造成资源性城市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局面。
最后,生产方式粗放,东北工业基地设备和技术缺乏更新和换代,单位产出低,能耗大,缺乏市场竞争力。
2.3.3中部地区城市化问题首先,市场化程度较低,体制性矛盾比较突出。
中部地区受计划经济观念和制度约束的影响,市场化程度较低,特别是资金,产权,技术,人才等要素市场发育滞后,难以使具有比较优势的人力资源优势,能源矿产资源优势和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
中部地区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缓慢,国有经济成分比较高。
另一方面,中部地区的非国有经济发展缓慢。
国有企业机制和体制落后,企业冗员多,离退休人员包袱重,企业的也会负担重,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
其次,产业结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产业结构水平仍然偏低。
从总体上看,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层次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第一产业除山西省外,其它中部各省都是农业大省,但传统工业仍占主导地位,能源,原材料和一般加工业所占比重较大,高科技产业所占比重很小。
这些资源型产业,经营方式粗放,不仅具有资源开采强度大,利用效率低,对环境影响大的特点,而且由于现有技术水平不高和附加值较低,结构性矛盾突出,严重阻碍了中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
再次,城市化水平居中,城市的集聚能力较弱。
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地区的城市发展速度较慢,整体规模偏小,城市密度较低。
中部地区没有发展起像沪宁杭,珠江三角洲等那样的工业集聚城市,也没有小城镇突飞猛涨的势头。
大城市的集聚扩散效应不明显,城市功能分区不尽合理。
2.3.4西部地区城市化问题首先,西部地区城市数量少并且规模比较小。
2000年底,西部地区城市160个。
按每千万人口拥有的城市数量来说,全国平均为5.36个,西部地区为4.51个。
按每万平方公里拥有的城市数量来说,全国平均为0.69个,西部地区为0.23个。
西部地区城市密度大约是全国平均的1/3,为东部的1/11、中部的1/6。
按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规模来说,全国每个城市平均为34.8万人,西部地区为27.61万人。
其次,西部城市化水平严重偏低,城市布局分散。
2OO0年底,西部城市数量占全国城市总量的18.3%,而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城市数量分别占全国城市总量的44.5%和37.3%。
由此可见,西部地区的城市数量比东部低26.2个百分点,比中部低19个百分点。
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布局比较分散,没有形成实力强大的城市连绵区,这与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很大的差异。
再次,大城市数量少,城市功能不明显。
2000年,我国现有大中城市和特大城市93个,西部地区仅9个。
西部不仅特大城市稀少,而且大城市短缺,这既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城乡经济协调的发展。
近几年,西部地区的城市建设还主要在城市形象和城市基础设施方面,在城市经济功能建设方面刚刚起步,面向腹地区域的贸易、信息、金融、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服务功能还相当薄弱。
如金融方面,西部地区至今还没有一个城市具有较强的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功能。
最后,城市特色不明显,对外开放程度低。
中心城市的功能作用,既要体现在政治、文化方面,更要体现在经济方面的中心作用。
我国西部地区的城市在功能作用方面,还基本没有突破传统的框框。
省会城市的产业发展与所担负的经济中心功能关联度弱,难以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些省会城市的发展甚至还没有统筹考虑市域范围内的中央、省属企事业单位的发展问题,因而城市发展规划的整体性、战略性较差。
西部地区不少中小城市实际上只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行政中心。
而发达地区的城市,除了行政中心的功能外,还有较强的市场经济功能。
3我国区域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方案
3.1区域城市化问题的相关理论
3.1.1以费孝通、温铁军为代表的“小城镇发展论”。
持这种观点
的学者认为,小城镇建设费用低,入城门槛低,小城镇的发展便于把城乡两个市场很好地连接起来,迅速地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便于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便于按照“自上而下”的模式加速城镇化进程,而且小城镇生活费用低,管理成本低,生活环境却可能比较高。
因此,在中国经济实力较差,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发展小城镇是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农村小城镇是解决中国城市化短缺的根本出路。
3.1.2以王嗣均、张善余、王小鲁、吴育华等的“大城市发展论”。
他们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应走大中城市扩容为主的道路,大城市经济效率高,建设用地省,环境污染便于集中处理,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建设、运转费用低,生活方式现代化程度高。
并且,大城市会产生明显的聚集效应,从而带来更高的规模收益、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强的科技进步动力和更大的经济扩散效应。
而且,这也是世界各国城市化初期和中期的共同特征。
3.1.3以廖丹清等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共同发展”均衡发展模式和朱铁臻、蔡宇平等的“宜大则大,宜小则小论”多元化模式。
这两种观点基本相似,都认为发展大城市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发展小城镇有利于解决社会问题,前者是由城市化的普遍规律决定的,后者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
城市化应该从完善城市体系的角度出发,逐步形成一个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大、中、小城市和农村小城镇并举的,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城市体系。
以上学者所主张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并不是片面发展,而是强调的一种和谐。
例如,张善余虽然提倡大城市发展论,但并不是片面发展大城市,而是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
这也与当时所处时期的城市发展方针有关。
3.2区域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方案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较突出,影响了城市功能的发挥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未来需要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城市建设,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于城市的发展中,城市化不仅要注重可见的,物质的“硬件”建设,也要注重制度、文化等“软件”建设,务实科学,积极地推进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