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载飞机的起落架设计]飞机起落架设计

[舰载飞机的起落架设计]飞机起落架设计关于歼10战斗机能否上舰的议题,已有许多人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但很少有人从起落架的角度谈及这个话题。本文试图就舰载飞机对主轮距的要求,从一个侧面阐述歼10能否上舰的问题。

舰载飞机降落的技术要求

一架常规起降的舰载飞机正在接近航空母舰的斜角甲板。此时,航空母舰正在迎风全速前进,并在海浪中左右颠簸、上下起伏。只见训练有素的飞行员驾驶飞机钩住了一条拦阻索,安全着舰了……

喜欢军事的朋友,大抵在影视资料中看过F-14、F/A-18等舰载飞机在航母上降落的画面。在陆上机场降落,可供飞机降落的跑道较长,而航空母舰的斜角甲板较短,舰载飞机降落时几乎是砸向飞行甲板的。而高速运动中的航母,加上飞行员不断调整飞行姿态的需要,极有可能造成飞机歪斜着舰。当舰载飞机降落在航母的瞬间,起落架必须保证飞机平稳着舰,且不能有任何部位与斜角甲板相碰撞。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常规起降的作战飞机,无论从航空母舰上如何起飞,都需要拦阻降落。而保证飞机能够安全降落的重要装置,除了拦阻钩外,便是起落架。

首先对起落架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在飞机的起飞、着陆(舰)过程中能够吸收一定的能量,包括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在滑行、离地(舰)和接地(舰)时飞机的其他部分不能触及地(舰)面;不允许发生不稳定现象,特别是在最大刹车、侧风着陆(舰)和高速滑行时。大部分起落架上都安装有减震器,其作用是吸收飞机着陆(舰)时垂直方向的能量,包括飞机粗暴着陆(舰)的撞击能量(严重状态),并且在滑跑时还应使飞机平滑地越过地面(舰)突起的鼓包。大部分现代飞机起落架都使用油气减震器,因为在各种减震器中它的效率最高,并且具有最好的能量吸收能力。舰载飞机着舰瞬间的撞击载荷、拦阻索强制制动载荷,使得舰载飞机的起落架以及机体结构,特别是与起落架安装密切相关的结构都需要在设计时考虑加强,使之能够承受弹射起飞、拦阻着舰时产生的巨大力量,避免结构破坏。因此,舰载飞机的机体结构和起落架均要比陆基飞机的强度要高,其减震器在着舰时吸收的能量比陆基飞机的要大。

舰载飞机除了强壮的起落架支柱和长行程的减震支柱外,对主轮距也有严格的要求。飞机在地面或航母飞行甲板上滑行时的横向稳定性与主轮距和飞机重心到地(舰)面的距离有关,主轮距越大、飞机重心越低,飞机就越不容易倾覆。作为舰载机,增大主轮距的另一个目的,是防止飞机在停放时遇到风浪而导致侧翻。为了保证陆基飞机在各种情况下机翼不与地面发生接触,设计时主轮距应与翼展呈一

定比例关系。通常,主轮距大小应为翼展的15%~30%,而对于在良好的混凝土机场使用的飞机,主轮距可为翼展的15%~25%。如F-16战斗机的主轮距为2.36米,翼展为9.45米;瑞典JAS39战斗机的主轮距为2.4米,翼展为8.4米。对于舰载飞机而言,主轮距要比同类型陆基飞机大一些。例如F-4舰载战斗机的主轮距为5.45米,F-14的主轮距为5米。

在陆基飞机改为舰载飞机的过程中,美国海军的F/A-18、T-45的前起落架均由单轮改为双轮,并加大了主起落架机轮间距。其中

F/A-18的主轮距由 2.1米加至3.11米,T-45的主轮距由3.47米加大到3.9米。其他舰载机,例如印度正在研制的LCA舰载型飞机,为了增加主轮距,其主起落架已由原来的传统形式的摇臂式主起落架改为近似“狂风”战斗轰炸机的支柱式主起落架,其明显特征就是主起落架支柱通过向外扩张的机构与机身相连。瑞典萨伯飞机公司拟研制的“海鹰狮”舰载战斗机,是在JAS39“鹰狮”NG的基础上研制的,主起落架支点向外移至与机翼翼根相连接的整流罩内。

主起落架上的玄机

起落架设计是个很复杂的事情,既要考虑结构强度,又要布局合理。常规起降的舰载飞机对起降性能的要求,与其在甲板上安全降落是一对矛盾。前者要求大展弦比,翼展较大,以改善飞机低速状态

的稳定性;后者要求小展弦比,翼展较短,以避免翼尖在歪斜降落时碰触航母甲板。为此,除了合理设计飞机机翼外,还需要在起落架上颇费工夫。

目前,飞机的主起落架主要有以下几种布局方式:安装在机翼下,安装在机身与翼根连接部位的起落架整流罩内,安装在机身腹部或两侧,安装在翼下发动机短舱内。主起落架的安装位置和结构型式与机翼的安装位置有很大关系。上单翼飞机的主起落架一般安装在机身腹部或两侧;下单翼飞机的主起落架一般安置在机翼下面;中单翼飞机的主起落架布置相对灵活些,可使用以上两种主起落架的安装方法。一般来说,下单翼飞机的主轮距最大,上单翼飞机的主轮距最小,中单翼的主轮距居中。

最常见的机翼布局当属下单翼飞机,尤其在活塞式飞机和民用飞机上表现得更为突出。优点是,下单翼飞机可以获得较大的主轮距。为了避免翼尖在起降过程中碰触地面或飞行甲板,这类飞机机翼一般都有明显的上反角。如F-4战斗机,A-10、阿根廷“普卡拉”攻击机,瑞士/美国PC-9/T-6教练机和我国的初教6等,是几种比较典型的外翼段带有明显上反角的飞机。

在下单翼飞机中,安装支柱式主起落架的陆基飞机有美国的

F-84、F-106、F-117、F-5,瑞典的萨伯37、法国“幻影”2000、欧

洲“台风”等战斗机以及图波列夫设计局的图-22M、图-160等轰炸机。而在舰载飞机中,改自T-33的T2V-1/T-1A教练机、F-4战斗机、AD-1/A-1攻击机、A-4攻击机等也皆为安装支柱式主起落架的下单翼飞机。改自F-86的FJ“愤怒”系列战斗机、衍生自“鹰”式教练机的T-45教练机,分别是采用摇臂式、半摇臂式主起落架的下单翼舰载飞机。

中单翼飞机中,主起落架的安置有两种形式,其一安置在机翼下面,其二安置在机身腹部(两侧)或翼根处起落架整流罩内。安置在机翼下面的飞机多数采用支柱式主起落架,如美国F3H/F-3、

F4D/F-6、F7U、F9F战斗机,法国“超军旗”攻击机。个别如英国“掠夺者”攻击机以及苏霍伊飞机公司的苏-7/17则采用半摇臂式主起落架。安置在机身腹部或两侧的,如F-16(陆基飞机,曾有舰载型的研制计划)采用构架式主起落架,美国的F/A-18,雅克夫列夫设计局的雅克-38、雅克-141,苏霍伊设计局的苏-25,意大利M346和我国的“猎鹰”教练机等采用摇臂式主起落架。安置在翼根整流罩内的中单翼舰载飞机主要有A-6/EA-6、F-14、F-35、苏-33等。由于这些飞机的主起落架采用了支柱式结构,支柱相对较长,强度有些不足。为了增加主起落架强度,这些飞机均要加装附加的装置。例如,苏

-27/33,为了增加主起落架强度,主起落架的下位锁采用了附着在进气道外缘的短支臂形式的锁杆。同样为了增加主起落架强度,F-14、

A-6/EA-6的主起落架带有斜撑杆。同理,X-32、X-35、F-35、米格-29、“阵风”等飞机的主起落架也都采用了这种构型。

内容仅供参考

飞机起落架结构及其系统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飞机起落架结构及其故障分析 专业:航空机电工程 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完成日期: 2013 年 3 月 5 日

飞机起落架结构及其故障分析 摘要:起落架作为飞机在地面停放、滑行、起降滑跑时用于支持飞机重量、吸收撞击能量的飞机部件。为适应飞机起飞、着陆滑跑和地面滑行的需要, 起落架的最下端装有带充气轮胎的机轮。为了缩短着陆滑跑距离,机 轮上装有刹车或自动刹车装置。同时起落架又具有空气动力学原理和 功能,因此人们便设计出了可收放的起落架,当飞机在空中飞行时就 将起落架收到机翼或机身之内,以获得良好的气动性能,飞机着陆时 再将起落架放下来。本文重点介绍了飞机的起落架结构及其系统。对起落 架进行了系统的概述,对起落架的组成、起落架的布置形式、起落架的收 放形式、起落架的收放系统、以及起落架的前轮转弯机构进行了系统的论 述。并且给出了可以借鉴的起落架结构及其相关结构的图片。 关键词:起落架工作系统凸轮机构前轮转弯收放形式

目录 1. 引言 (1) 2. 起落架简述 (1) 2.1 减震器 (1) 2.2 收放系统 (1) 2.3 机轮和刹车系统 (2) 2.4 前三点式起落架 (2) 2.5 后三点式起落架 (3) 2.6 自行车式起落架 (5) 2.7 多支柱式起落架 (5) 2.8 构架式起落架 (6) 2.9 支柱式起落架 (6) 2.10 摇臂式起落架 (7) 3 起落架系统 (7) 3.1 概述 (7) 3.2 主起落架及其舱门 (7) 3.2.1 结构 (8) 3.2.2 保险接头 (8) 3.2.3 维护 (8) 3.2.4 主起落架减震支柱 (8) 3.2.5 主起落架阻力杆 (9) 3.2.6 主起落架耳轴连杆 (10) 3.3 前起落架和舱门 (10) 3.4 起落架的收放系统 (10) 3.4.1起落架收放工作原理 (10) 3.4.2 起落架收放过程中的的液压系统 (11) 3.4.3 主起落架收起时的液压系统工作过程 (12) 3.4.4 主起落架放下时的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13) 3.4.5 在液压系统发生故障时应急放起 (14) 3.4.6 起落架收放的工作电路 (15) 3.5 前轮转弯系统 (17) 3.5.1 功用 (17) 3.5.2 组成 (17) 3.5.3 工作原理 (17) 3.6 机轮和刹车系统 (17) 4 歼8飞机主起落架机轮半轴裂纹故障分析 (17) 4.1 主起落架机轮半轴故障概况 (17) 4.2 主起落架机轮半轴失效分析 (18) 4.3 机轮半轴裂纹检测及断口分析 (20) 4.3.1 外场机轮半轴断裂检查 (20) 4.3.2 大修厂机轮半轴裂纹检查 (21) 4.4 主起落架机轮半轴疲劳试验结果 (22) 4.4.1 机轮半轴疲劳试验破坏部位 (22)

飞机各种起落架结构形式和受力

8.5 起落架的结构型式和受力 起落架的结构主要由受力支柱、减震器(当支柱和减震器合成一个构件时则称为减震支柱)、扭力臂或摇臂、机轮和刹车装置等主要构件组成.当起落架放下并锁住时常为静定的空间杆系结构,用以承受和传递机轮上传来的集中力,也便于松开锁后进行收放。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结构型式并进行受力分析, 一、简单支柱式和撑杆支柱式起落架 这两种型式的主要受力构件是减震支柱,它上连机体结构,下连机乾,本身作为梁柱受力(图8.12.图8.13)。

这两种结构型式的特点如下: (1)结构简单紧凑,传力较直接,圆筒形支柱具有较好的抗压、抗弯、抗扭的综合性能,因而重量较轻,收藏容易。 (2)可用不同的轮轴、轮叉形式来调整机轮接地点与机体结构连接点间的相互位置和整个起落架的高度。轮叉一般受两个平面内的弯矩和扭矩、还有剪力等引起的复合应力(图8.14)。 (3)简单支柱式由于上端两个支点很靠近,减震支柱接近于一悬臂梁柱,因而上端的根部弯矩大(图8.12)。撑杆支柱式则常在支柱中部附近加一撑杆,使减震支柱以双支点外伸梁形式受力.大大减小于支柱上端的弯矩(图8,13).撑杆通常又兼作收放折叠连杆用(图8.1);或直接用收放作动筒锁定于某个位置后作为撑杆(图8.13),这将使起落架结构简化。撑杆支柱式是目前常用的一种型式. (4)由于机轮通过轮轴(或轮叉)与减震支柱直接相连,因而不能很好吸收前方来的撞击.通常可将支柱向前倾斜一个角度(图8.12)即可对前方来的撞击起一定的减震用,但这会使支柱在受垂直撞击力时受到附加弯矩。 (5)这两种型式的减震支柱本身要受弯,所以它的密封性较差,减震器内部灌充的气体压力将因此受到限制,一般其初压力约为3MPa(一30个大气压),最大许可压力约为IOMPa(一100个大气压).因而减震器行程较大,整个支柱较长,重量增加。

[舰载飞机的起落架设计]飞机起落架设计

[舰载飞机的起落架设计]飞机起落架设计关于歼10战斗机能否上舰的议题,已有许多人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但很少有人从起落架的角度谈及这个话题。本文试图就舰载飞机对主轮距的要求,从一个侧面阐述歼10能否上舰的问题。 舰载飞机降落的技术要求 一架常规起降的舰载飞机正在接近航空母舰的斜角甲板。此时,航空母舰正在迎风全速前进,并在海浪中左右颠簸、上下起伏。只见训练有素的飞行员驾驶飞机钩住了一条拦阻索,安全着舰了…… 喜欢军事的朋友,大抵在影视资料中看过F-14、F/A-18等舰载飞机在航母上降落的画面。在陆上机场降落,可供飞机降落的跑道较长,而航空母舰的斜角甲板较短,舰载飞机降落时几乎是砸向飞行甲板的。而高速运动中的航母,加上飞行员不断调整飞行姿态的需要,极有可能造成飞机歪斜着舰。当舰载飞机降落在航母的瞬间,起落架必须保证飞机平稳着舰,且不能有任何部位与斜角甲板相碰撞。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常规起降的作战飞机,无论从航空母舰上如何起飞,都需要拦阻降落。而保证飞机能够安全降落的重要装置,除了拦阻钩外,便是起落架。

首先对起落架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在飞机的起飞、着陆(舰)过程中能够吸收一定的能量,包括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在滑行、离地(舰)和接地(舰)时飞机的其他部分不能触及地(舰)面;不允许发生不稳定现象,特别是在最大刹车、侧风着陆(舰)和高速滑行时。大部分起落架上都安装有减震器,其作用是吸收飞机着陆(舰)时垂直方向的能量,包括飞机粗暴着陆(舰)的撞击能量(严重状态),并且在滑跑时还应使飞机平滑地越过地面(舰)突起的鼓包。大部分现代飞机起落架都使用油气减震器,因为在各种减震器中它的效率最高,并且具有最好的能量吸收能力。舰载飞机着舰瞬间的撞击载荷、拦阻索强制制动载荷,使得舰载飞机的起落架以及机体结构,特别是与起落架安装密切相关的结构都需要在设计时考虑加强,使之能够承受弹射起飞、拦阻着舰时产生的巨大力量,避免结构破坏。因此,舰载飞机的机体结构和起落架均要比陆基飞机的强度要高,其减震器在着舰时吸收的能量比陆基飞机的要大。 舰载飞机除了强壮的起落架支柱和长行程的减震支柱外,对主轮距也有严格的要求。飞机在地面或航母飞行甲板上滑行时的横向稳定性与主轮距和飞机重心到地(舰)面的距离有关,主轮距越大、飞机重心越低,飞机就越不容易倾覆。作为舰载机,增大主轮距的另一个目的,是防止飞机在停放时遇到风浪而导致侧翻。为了保证陆基飞机在各种情况下机翼不与地面发生接触,设计时主轮距应与翼展呈一

飞机起落架的布置形式

8.4 起落架的布置型式 一、起落架的布置型式 起落架按机轮支点数目和位置来分,一般有以下三种型式。 1.前三点式(图8.7) 前三点式起落架的两组主乾布置在飞机重心的稍后处,另一(或一组)前轮布置在飞机头部。这种型式在现代喷气式和涡轮螺桨式飞机上桩广泛采用,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飞机在地面运动的方向稳定性好.两主轮上的摩擦力合力户,绕飞机重心的力矩将减小偏向,使飞机转回到原来方向滑跑(图8.8(a))。 (2)飞机着陆时可猛烈刹车而不致使飞机向前翻倒(图8.8(b)),从而可采用高效刹车装置以大大缩短着陆滑跑距离,这对高速飞机很有利,着陆操纵也比较简单。

(3)飞机的纵轴线接近水平 位置,因此乘员较舒适,驾驶员的前方视界好,飞机滑跑阻力小,起飞加速快;喷气发动机的喷流对机场的影响也较小。前三点式起落架的缺点是前起落架比较长,受力大,重量也较大,因而起飞时飞机抬头难一些。有时布置稍困难(在战斗机上飞机头部常装有雷达、电气、无线电设备和武器,当飞机头部装有发动机时,则前起落架的布置和收藏就更困难些)。另外,前轮在高速滑跑中还会出现摆振现象,须加装减摆eS,使前起落架结构复杂(参见图8.38,图8.42).现代的大型运输机重量较大,囡此起落架一般都采用多轮小车式起落架。一些重量很大的飞机,例如c—5A(重330t)、波音—747(351t),为了提高漂浮性主起落架采用了四组多轮小车式起落架。此时从排列上看,沿机身轴线方向两侧的各两组主起落架比较靠近,因此从总体上说,一般仍作为前三点式布置(图8.2)。 2.后三点式(图8.9) 对于小型低速装有活塞式发动机的飞机一般采用后三点式起落架,即将起落架的两个主轮布置在飞机重心的稍前处,另一尾轮布置在飞机尾部。后三点式起落架安装处的空间容易保证。尾部起落架受载小,重量较轻,又短又小,故容易布置和收藏。

飞机起落架结构优化设计及制造加工

2011 年春季学期研究生课程考核 起落架结构优化设计及制造加工 关键词:起落架设计改进制造技术 为满足某型飞机的研制需要,采用现代起落架的设计理念,在保持原起落架结构以及起落架与飞机的协调关系(连接形式、接口尺寸、电液和操作习惯)等方面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从设计、T艺方面进行改进,达到了增强承载能力、减轻重量和提高寿命的目的。试验验证和装机使用表明,改型后的飞机起落架性能优于原型机的性能,实现了减重、增寿,以及增强飞机使用安全性的目标。 1 设计改进 根据飞机起落架改进技术方案要求,在保证飞机安全性的前提下,尽量减轻起落架的重量,并达到增寿的目的。经设计分析和计算,对不满足强度要求的零部件进行加强改进,对强度较富裕的零部件进行减重改进。 1.1 缓冲支柱优化设计 飞机着陆蕈量的增加,相应引起起落架吸收动量增加,导致起落架着陆冲击载荷的增加。为了尽可能地降低着陆冲击过载,须对起落架的缓冲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为此,在充分利用原结构的前提下,进行缓冲器充填参数、阻尼油针的优化设计,选取多组缓冲结构并通过落震试验验证。通过一系列比较和验证,阻尼油针选用圆角方形截面结构,如图1所示。该油针的选用,使飞机起落架阻尼特性稳定、磨损小,同时提高了缓冲器系统承载能力。 1.2部分零(组)件结构重新设计 对起落架的部分零(组)件结构重新进行设计,改善了零件的受力状态,从而提高了起落架的承载能力。如将主起落架斜撑杆由刚性结构改为弹性结构,以改善起落架斜撑杆的协调承载能力,减少结构不 圈1圆角方形截面油针 Fig.1 Square section pin with round comer 协调引起的结构超载损伤,降低中部接头的应力水平,提高主起落架外筒中部接头的寿命。改进前后的结 构如图2、图3所示。 图2刚性斜撑杆(原结构) Fig.2 Rigid batter brace(original structure)

飞机起落架液压系统设计说明书(可编辑修改word版)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名称:飞机起落架的液压系统设计班级:机械05-3 班 姓名:孙浩 学号: 0507100318 指导教师:王慧

摘要 (1) 1绪论 (2) 1.1液压系统工作原理设计 (2) 1.2确定液压系统主要参数 (2) 1.3选择液压附件,开展对新研制附件的设计工作 (3) 1.4液压系统的安装调试 (3) 1.5液压系统工作性能核算 (3) 1.6液压系统安装、调试及性能试验 (3) 2液压系统设计指标及要求 (4) 2.1使用方面要求 (4) 2.1.1不同的操纵特点 (4) 2.1.2不同的操纵顺序 (4) 2.2工作环境要求 (4) 2.3外载荷 (4) 2.4性能要求 (5) 2.5可靠性要求 (5) 2.6重量要求 (6) 3液压系统原理图设计与参数初步估算 (7) 3.1原理图 (7) 3.2液压系统原理方案说明 (8) 3.3系统基本可靠性估算 (8) 4系统主要参数的确定与估算 (11)

4.2选取系统工作压力等级与系统工作温度范围 (11) 4.2.1系统压力确定 (11) 4.2.2系统主参数给定 (12) 4.3确定执行机构的参数 (12) 4.3.1液压缸设计 (12) 4.3.2确定液压泵参数 (17) 5确定系统其他附件及指标要求 (19) 5.1 阀 (19) 5.1.1液压阀的选用 (19) 5.1.2溢流阀的主要性能 (19) 5.2油箱的确定与散热面积估算 (23) 5.2.1系统散热功率计算 (24) 5.3选择滤油器 (25) 6 结论 (27) 7 参考文献 (28) 8 附录 (29)

飞机起落架基本结构

起落架 起落架就是飞机在地面停放、滑行、起飞着陆滑跑时用于支撑飞机重力,承受相应载荷的装置。任何人造的飞行器都有离地升空的过程,而且除了一次性使用的火箭导弹和不需要回收的航天器之外,绝大部分飞行器都有着陆或回收阶段。对飞机而言,实现这一起飞着陆(飞机的起飞与着陆过程)功能的装置主要就是起落架。 基本介绍 起落架就是飞机在地面停放、滑行、起降滑跑时用于支持飞机重量、吸收撞击能量的飞机部件。简单地说,起落架有一点象汽车的车轮,但比汽车的车轮复杂的多,而且强度也大的多,它能够消耗和吸收飞机在着陆时的撞击能量。 概括起来,起落架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四个:承受飞机在地面停放、滑行、起飞着陆滑跑时的重力;承受、消耗和吸收飞机在着陆与地面运动时的撞击和颠簸能量;滑跑与滑行时的制动;滑跑 与滑行时操纵飞机。 2结构组成 为适应飞机起飞、着陆滑跑和地面滑行的需要,起落架的最下端装有带充气轮胎的机轮。为了缩短着陆滑跑距离,机轮上装有刹车或自动刹车装置。此外还包括承力支柱、减震器(常用承力支柱作为减震器外筒)、收放机构、前轮减摆器和转弯操纵机构等。承力支柱将机轮和减震器连接在机体上,并将着陆和滑行中的撞击载荷传递给机体。前轮减摆器用于消除高速滑行中前轮的摆振。前轮转弯操纵机构可以增加飞机地面转弯的灵活性。对于在雪地和冰上起落的飞机,起落架上的机轮用滑橇代替。 2.1减震器 飞机在着陆接地瞬间或在不平的跑道上高速滑跑时,与地面发生剧烈的撞击,除充气轮胎可起小部分缓冲作用外,大部分撞击能量要靠减震器吸收。现代飞机上应用最广的是油液空气减震器。当减震器受撞击压缩时,空气的作用相当于弹簧,贮存能量。而油液以极高的速度穿过小孔,吸收大量撞击能量,把它们转变为热能,使飞机撞击后很快平稳下来,不致颠簸不止。 2.2收放系统 收放系统一般以液压作为正常收放动力源,以冷气、电力作为备用动力源。一般前起落架向前收入前机身,而某些重型运输机的前起落架是侧向收起的。主起落架收放形式大致可分为沿翼展方向收放和翼弦方向收放两种。收放位置锁用来把起落架锁定在收上和放下位置,以防止起落架在飞行中自动放下和受到撞击时自动收起。对于收放系统,一般都有位置指示和警告系统。 2.3机轮和刹车系统 机轮的主要作用是在地面支持收飞机的重量,减少飞机地面运动的阻力,吸收飞机着陆和地面运动时的一部分撞击动能。主起落架上装有刹车装置,可用来缩短飞机着陆的滑跑距离,并使飞机在地

飞机起落架收放系统的设计原理(1)

邯郸学院本科短学期报告 题目飞机起落架收放系统的设计原理 指导教师韩翔宇 年级2013 级 专业物流工程 班级 2012班物流工程本科班 成员20130408101047赵琛 20130408101038李苗苗 20130408101031麦苑怡 20130408101049高春盈 20130408101009王天 邯郸学院信息工程

目录 1.飞机起落架介绍 (1) 1.1什么是起落架的收放系统? (1) 1.2起落架收放系统的目的 (1) 1.3对于收放系统的要求 (1) 1.4主要组成部件以及主要部件的应用 (1) 1.5什么是作动筒? (1) 2.飞机起落架收放机构设计要求 (2) 2.1模型图 (2) 2.2机构简图 (3) 2.3最小传动角的计算 (4) 2.4静力分析 (5) 3.总结 (5)

1.飞机起落架介绍 我们都知道,起落架是唯一一种支撑整架飞机的部件,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它成为了飞机不可分缺的一部份;没有它,飞机便不能在地面移动。当飞机起飞后,可以视飞机性能而收回起落架。那么问题来了,飞机是如何将起落架收回的呢?答案就是起落架的收放系统。 1.1 什么是起落架的收放系统? 收放系统一般以液压作为正常收放动力源,以冷气、电力作为备用动力源。一般前起落架向前收入前机身,而某些重型运输机的前起落架是侧向收起的。主起落架收放形式大致可分为沿翼展方向收放和翼弦方向收放两种。收放位置锁用来把起落架锁定在收上和放下位置,以防止起落架在飞行中自动放下和受到撞击时自动收起。对于收放系统,一般都有位置指示和警告系统。 1.2 起落架收放系统的目的 起落架收放系统的目的:起落架控制系统控制主起落架和前起落架的放下和收上。 1.3 对于收放系统的要求 收放起落架所需要的时间应符合要求:保证起落架在收上和放下是都能可靠地锁住,并能使驾驶员了解起落架收放情况。 1.4 主要组成部件以及主要部件的应用 主要组成部件:起落架选择活门、收放作动筒、收上锁及放下锁作动筒、起落架舱门作动筒、主起落架小车定位作动筒及小车定位往复活门、液压管路等。 起落架选择活门:由起落架收放控制手柄作动,其作用是将收放的机械信号转换成液压信号,引导液压油通过起落架收放管路,从而实现起落架的液压收放。 主起落架舱门作动筒:利用液压打开及关闭主起落架舱门,且锁定舱门在关闭位置。 主起落架小车定位作动筒:增压时可使前机轮轴升起以使起落架顺利收进轮舱。 小车定位往复活门:将起落架收上或放下管路的压力输送到小车定位作动筒。 1.5 什么是作动筒?

飞机前起落架结构设计

飞机前起落架结构设计 飞机前起落架结构设计 8.7 前起落架的设计特点 为了保证飞机在地面运动时有足够的滑跑稳定性,前轮应能绕支柱轴线自由定向旋转,因此在设计时要附加某些装置. 一、前轮的自由定向及偏转操纵装置 由于飞机在地面运动时要求灵活稳定,当飞机受到侧向力(如侧风、单边主轮受撞击等)而使机头偏向时,前轮应能自动转回原方向,并使飞机也e9较方便地转回原方向滑跑,面不致越偏越大,这是地面方向稳定性对前轮的要求.即便是方向稳定性好 的前三点配置形式,如果将前轮固定死,则前轮处的摩擦力也将产生一定的不稳定力矩,使机头有越偏越大的趋势(图8.37)。另外,地面滑行刹车转弯时(如刹住一侧主轮)也需前轮能自由,转以减小转弯半径。因而现代飞机的前轮都不固定锁死,而有一定的偏转自由度,其最大值已。由所需的最小转弯半径来定,即一般已,=~50’。此外,为使前轮能自动转回飞机的前进方向,这就须将前轮放在支柱轴线后一定的距离“广(称为稳定距)处,这样,万一出现偏向,也会很快复原(参见图8.39).稳定距“广大一些则稳定性好,但对起落架受力不利,一般取,二

e.1一o.4D(D为前轮直径)。为了增大飞机地面运动的灵活性以保证矗小转弯半径,有的飞机,特别是大型旅客机,还装有使前轮偏转的操纵机构(如图8.38所示)。 飞机前起落架结构设计 二、前轮的减摆装置 当前起落架没有采用合适的减撰措施时前轮可能会出现摆振,即飞机在地面滑跑到一定速度时,能自由偏转的机轮和支柱的弹性振动与轮面的转动交织在一起,出现一种剧烈的僻摆振动,它会引起机头强烈摇晃,这种现象称为前轮摆振。振动可能越来越厉害,直至支柱折断,轮胎撕裂,在很短的时间内酿成严重事故。产生前轮摆振的原因是由于机轮(连带支柱)是一个弹性体.当偶然受到外力千扰时(如跑道不平、侧风、操纵不当等)使机轮偏离前进轴线一个距离^。(图8.39)。这时轮面倾斜,轮胎接地部分的形状变成弯腰形。当飞机继续前进时,机轮将一边《9转“角;同时由于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一边向前进轴线靠近(减小^).当达到^二o,"二Jo时,由于惯性关系,在继续往前滚时又出现了一^,同时就又出现了弹性恢复力,而轮胎接地部分变成反的弯腰形,这样就使得A反向增大,到一厶后又开始减小。与此同时"则从"。减小到零后,又开始反向偏转。如此反复进 行就形成了周期性撂振。在速度较小时,激振的能量小于阻尼能量,摆振将不会产生。但当滑跑速度超过某一速度(称为摆振

飞机起落架设计的关键问题探究(全文)

飞机起落架设计的关键问题探究 1 飞机起落架概述 起落架是飞机下部用于起飞降落或地面滑行时支撑飞机并用于地面移动的附件装置。作为飞机或航天器的起落支撑设备,可用于起飞或着陆。对于飞机,起落架在不飞行时支撑飞机,同意其在没有损坏的情况下起飞、着陆和滑行。通常使用轮子,但是可以根据表面以及飞行器是垂直操作还是能够沿着表面滑行来部署元件组合。大型飞机通常具有可伸缩起落架,其在飞行期间折叠以减小空气阻力或阻力。对于运载火箭和航天器着陆器,起落架通常设计成仅在飞行后支撑车辆,并且通常不用于起飞或表面运动。飞机起落架通常包括配备简单减震器的轮子或者更先进的空气型支柱,用于跑道和崎岖地形着陆。起落架是w机的相对较重的部分,它可以高达起飞重量的7%,但更通常为4-5%。轮式起落架通常有两种类型,常规的或拖曳式起落架,其中有两个朝向飞机前部的主轮和在后部的单个轮子,前三点式的底盘,其中在翼下方有两个主轮或轮组件,并且在中部具有第三个小轮。尾桨装置在早期螺旋桨飞机时代很常见,因为它同意更多的空间用于螺旋桨间隙。大多数现代飞机有前三点式的底盘,有时,在带有前三点式底盘的飞机上增加一个小的尾轮或防滑板,以便在起飞时发生尾部撞击。波音747飞机有一个可伸缩的尾部轮,因为三角翼飞机起飞时需要大角度爬升。具有可伸缩的常规起落架的飞行器具有固定的尾轮,其产生最小的阻力,由于大部分通

过尾轮的气流已经被机身覆盖,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改善了偏航稳定性。ZY主机和前齿轮与机翼上的支架可以在两侧配合主起落架的收回动作。 2 飞机起落架的结构 2.1 减震器 通常,飞机减震器被设计为无源装置,其特性调整到最常见的预期冲击载荷。然而,在许多情况下,实际工作条件的变化如此之高,使得最佳设计的被动减震器不能表现得足够好。在各种着陆条件下影响着陆装置的影响条件的变化是这种情况的一个很好的例子。与被动系统相反,现在集中于能量汲取结构元件的主动适应,其中传感器系统识别冲击负载的类型并且在保证冲击能量的最佳耗散的情况下激活能量汲取部件。主动操纵是指用于确定响应于传感器,例如雷达或加速度计的测量输出而产生的所需信号的法则的方法。该操纵信号被发送到致动器,从而施加结构构件的机械性质的校正,可以为预测的影响情景设计非线性材料特性的最优分布,通过主动操纵的减震器实现。 2.2 伸缩结构 飞机起落架液压机可以实现对飞机起落架的伸缩操纵。液压机是使用液压缸产生压缩力的装置,它使用液压等效的机械杠杆,液压机来源于Pscl原理,整个封闭系统中的压力是恒定的。系统的一部分是用作泵的活塞,其中适当的机械力作用在小的横截面积上;另一部分是具有较大面积的活塞,其产生相应较大的机

飞机起落架设计(中英文对照)

Aircraft LandingGear Layouts 飞机起落架设计(中英文对照图) 发布人:圣才学习网发布日期:2010-06—25 14:36共292人浏览[大] [中][小] Most aircrafttodayhavethree landing gear. 许多现代飞机使用三点式起落架。 Two main landinggearstruts located near the middle of the aircraft usually supportabout 90% of the plane’s weightwhileasmaller nose strut supports the rest. 重心附近的两个大的主轮,承担约90% 的重量,小轮子承担余下部分。 Thislayout is most often referredto asthe ”tricycle" landing geararra ngement. However,therearenumerousother designsthathave also been used over the years, and each has itsown advantages anddisadv antages.Let’stake a closer lookat the various undercarriage options available to engineers. 目前的飞机以前三点起落架为主,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后三点起落架及其优缺点。(意译) Tail wheel or Tail dragger Gear 后三点尾轮式与后三点尾橇式起落架 Though the tricyclearrangement may be most popular today, that was not alway sthe case. The tail wheel undercarriagedominatedaircraftdesignfor the first fourdecades of flightand is still widely used on many small piston-engine planes. 虽然前三点起落架比较普遍,但是在几十年前的飞机,及当今的许多小型飞机是使用后三点起落架的。 The taildragger arrangement consists of two main gearunitslocated nearthecenter of gravity(CG)that support themajority of the plane’s weight. 后三点起落架,由两个在重心靠前位置的主轮支持大部分的飞机重量。 A much smaller support is also located at the rear of the fuselage suchthat the planeappears to drag itstail,hence the name. 一个非常小的尾轮装置在机身,看上去这个小轮子是被拖着走,所以,英文Taildragger也因此而得名。Thistailunit is usually averysmall wheel but could even be a skid on a ver ysimpledesign. 它即可以是一个小尾轮,也可以是一个尾橇。

飞机起落架液压系统设计

目录 前言 (1) 1绪论 (2) 1.1液压系统工作原理设计 (2) 1.2确定液压系统主要参数 (2) 1.3选择液压附件,开展对新研制附件的设计工作 (3) 1.4液压系统的安装调试 (3) 2液压系统设计指标与要求 (4) 2.1使用方面要求 (4) 2.1.1 不同的操纵特点 (4) 2.1.2不同的操纵顺序 (4) 2.2工作环境要求 (4) 2.3外载荷 (4) 2.4 性能要求 (5) 2.5 可靠性要求 (5) 2.6重量要求 (5) 3液压系统原理图设计与参数初步估算 (6) 3.1原理图 (6) 3.2 液压系统原理方案说明 (7) 3.3系统基本可靠性估算 (7) 4 系统主要参数的确定与估算 (9) 4.1选择系统所用液压油 (9)

4.2 选取系统工作压力等级与系统工作温度范围 (9) 4.2.1系统压力确定 (9) 4.2.2系统主参数给定 (10) 4.3确定执行机构的参数 (10) 4.3.1液压缸设计 (10) 4.3.2确定液压泵参数 (15) 4.3.3溢流阀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确定系统其他附件与指标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选取其它阀...................................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油箱的确定与散热面积估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系统散热功率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选择滤油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6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A...........................................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B........................................... 错误!未定义书签。

歼强飞机的起落架结构及其系统

歼强飞机的起落架结构及其系统 【摘要】 起落架作为飞机在地面停放、滑行、起降滑跑时用于支持飞机重量、吸收撞击能量的飞机部件。为适应飞机起飞、着陆滑跑和地面滑行的需要,起落架的最下端装有带充气轮胎的机轮。为了缩短着陆滑跑距离,机轮上装有刹车或自动刹车装置。同时起落架又具有空气动力学原理和功能,因此人们便设计出了可收放的起落架,当飞机在空中飞行时就将起落架收到机翼或机身之内,以获得良好的气动性能,飞机着陆时再将起落架放下来。 起落架主要由减震器、收放系统、机轮和刹车系统组成,各个组成结构在起落架工作过成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本文重点介绍了歼强飞机的起落架结构及其系统。对起落架进行了系统的概述,对起落架的组成、起落架的布置形式、起落架的收放形式、起落架的收放系统、以及起落架的前轮转弯机构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且给出了可以借鉴的起落架结构及其相关结构的图片。 关键词:起落架工作系统电路伺服活门凸轮机构前轮转弯收放形式

引言 论文的目的:通过对歼强飞机的起落架结构及其系统的论述,进行该方面知识的总结,同时也阐明了起落架对于飞机起飞和着陆的重要意义。 论文的意义:起落架的主要功用是承受飞机在地面停放、滑行、起飞着陆滑跑时的重力,滑跑与滑行时操纵飞机,滑跑与滑行时的制动,承受、消耗和吸收飞机在着陆与地面运动时的撞击和颠簸能量并吸收飞机运动时产生的撞击载荷。介于起落架有以上重要作用,所以此文的意义在于概述起落架的功用。 方法:浅析歼强飞机的起落架结构及其系统,对各个工作系进行统一阐述。 结论:起落架对于飞机起飞和着陆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研究飞机的起落架结构及其工作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起落架系统自己整理

目录(答案仅供参考) ATA32-起落架系统 (2) 1.前三点式起落架的优点? (2) 2.主起落架结构分类及特点? (3) 3.滑行装置?(主要是指机轮在起落架上的固定方式) (3) 4.减震器的种类?(几种减震器的优缺点?现在广泛适用的减震器?) (4) 5.起落架减震支柱如何吸收和消耗地面撞击能量?// 筒述起落架油气式减震器的减震原理(豆) (4) 6.现代飞机减震支柱中设置的调节油针,其作用是什么?(豆) (4) 7.反跳现象和防反跳活门,//画图说明防反跳活门的工作原理(豆) (5) 8.减震器的维护事项?起落架镜面高度偏离要求,如何处理 (5) 9.减震支柱油多气少怎么排除?什么原因造成的? (6) 10.对减震支柱的油气充灌中,如果气压正常,油量少于规定数据,可能会有什么结果?为什么(真题)? (6) 11.某飞机主起落架减震支柱镜面高度在飞机空载时正常,在旅客登机(同时装货、加油)过程中,机务人员发现镜面高度下降过大,不满足放行标准,但经检查未发现减震支柱存在漏油、漏气现象。试分析造成此问题的可能原因并提出解决和预防办法。 (6) 12.减震支柱的日常维护 (6) 13.拖飞机的注意事项 (6) 14.对起落架收放系统的要求?//对于起落架可收放的飞机,对其收放系统有何要求?(真题) (7) 15.起落架锁机构的分类及常见应用? (7) 16.现代飞机主起落架的下位锁多采用撑杆式锁,根据附图,分析说明其锁定原理:(豆豆图,真题,上一题) . 7 17.起落架收放作动的顺序控制方式? (8) 18.根据附件图示说明:在放起落架过程中,液压延时器如何实现先打开收上锁,后放起落架的顺序控制?(豆) 8 19.起落架收上后机轮刹车的方式?//如何避免旋转的机轮损伤轮舱液压部件? (8) 20.现代飞机的起落架收放系统中的起落架位置指示和警告系统包括哪些部分? (9) 21.何时起落架红色指示灯亮?指示(补充) (9) 22.着陆警告? (9) 23.简述触发起落架音响警告的条件。(豆) (9) 24.如图所示,某飞机驾驶舱地板有三个红色操纵手柄,说明其作用和主要操纵程序。(豆) (9) 25.飞机巡航时起落架操纵手柄放什么位置,为什么? (10) 26.飞机在地面的时候,防止起落架(LDG)意外收起来的方式?(真题) (10) 27.前轮稳定距定义,作用及要求?(豆) (10) 28.起落架防扭臂的作用 (11) 29.前轮转弯的操纵原理,操纵形式,机构的组成作用? (11) 30.机械式前轮转弯系统各部件及功用?(考题)书上190页 (11) 31.根据附图,说明电子式前轮转弯系统的转弯原理。(真题) (12) 32.在飞机前轮转弯系统中, 为何除有手轮操纵还设有脚蹬操纵? (12) 33.现代飞机上使用的前轮转弯液压系统具有哪些功能? 是怎样实现的? (13) 34.起落架减摆器作用? (13) 35.主起落架减摆器的作用 (13) 36.前起落架中立减摆的工作原理? (13) 37.为什么前起支柱过高时不能拖行飞机? (13) 38.主起落架协调前起落架转弯的优点(豆) (13) 39.前轮定中机构的结构特点及作用?(P195) (13) 40.说明飞机离地收起落架时,为使前起落架以正确位置收入轮舱和在空中操纵方向舵时与前轮转弯系统不产生干扰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14)

飞机起落架液压系统设计

word 前言 任何人造的飞行器都有离地升空的过程,而且除了一次性使用的火箭导弹和不需要回收的航天器之外,绝大局部飞行器都有着陆或回收阶段。对飞机而言,实现这一起飞着陆功能的装置主要就是起落架。起落架就是飞机在地面停放、滑行、起飞着陆滑跑时用于支撑飞机重力,承受相应载荷的装置。简单地说,起落架有一点象汽车的车轮,但比汽车的车轮复杂的多,而且强度也大的多,它能够消耗和吸收飞机在着陆时的撞击能量。概括起来,起落架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四个: 1〕承受飞机在地面停放、滑行、起飞着陆滑跑时的重力; 2〕承受、消耗和吸收飞机在着陆与地面运动时的撞击和颠簸能量; 3〕滑跑与滑行时的制动; 4〕滑跑与滑行时操纵飞机。 在过去,由于飞机的飞行速度低,对飞机气动外形的要求不十分严格,因此飞机的起落架都是固定的,这样对制造来说不需要有很高的技术。当飞机在空中飞行时,起落架仍然暴露在机身之外。随着飞机飞行速度的不断提高,飞机很快就跨越了音速的障碍,由于飞行的阻力随着飞行速度的增加而急剧增加,这时,暴露在外的起落架就严重影响了飞机的气动性能,阻碍了飞行速度的进一步提高。 因此,人们便设计出了可收放的起落架,当飞机在空中飞行时就将起落架收到机翼或机身之,以获得良好的气动性能,飞机着陆时再将起落架放下来。 然而,有得必有失,这样做的不足之处是由于起落架增加了复杂的收放系统,使得飞机的总重增加。但总的说来是得大于失,因此现代飞机不论是军用飞机还是民用飞机,它们的起落架绝大局部都是可以收放的,只有一小局部超轻型飞机仍然采用固定形式的起落架。 所以说设计设计一种安全可靠性能良好和轻便的飞机起落架液压控制系统是十分必要的。本次设计就一这论题展开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飞机前起落架机构设计论文

1.引言 起落架是供飞机起飞、着陆时在地面上滑跑、滑行停放用的。它是飞机的主要部件之一,其工作性能的好坏以及可靠性直接影响飞机的使用和安全。具体说,起落架主要功用有:一是吸收并耗散飞机着陆垂直速度所产生的动能;二是保证飞机能够自如而又稳定地完成在地面上的各种动作。为了有效地完成起功能,起落架设计面临着结构设计、机构设计、空气动力性能以及由飞机用途决定和维修人员提出的使用、维修等方面一系列存在的有一定矛盾的各种要求。举例来说,在多数情况下飞机起落架整个装置的重量占全机重量的3%~5%,占飞机结构重量的10%~15%;而它必须在飞机升空后能收入到机体结构和飞机阻力影响最小的空间中去。然而,现代飞机速度增大;现代战斗机均要求有近距离起落等高性能;一些大型运输机比过去重的多(如波音-747的重量是波音-707-320的两倍多),此时就必须采用大的多轮式起落架;同时上述种种原因使起落架的各种装置比过去更为复杂,而使其起落架的空间更显紧张。由此可见,设计人员要找到一个能最好地协调各种要求,同时又使结构轻、成本低的设计方案变得越来越困难了。 现代飞机起落架是由结构、机构和各种系统共同组成的复杂机械装置,包括减震系统、受力支柱、撑杆、机轮、刹车装置和防滑控制系统、收放机构、电气系统、液压系统和其他一些系统和装置。因此起落架设计比飞机结构设计的其他部件要包含更多的工程专业。 起落架材料的发展状况,欧美国家起落架选用300M和35NCD16低合金超高强度钢整体锻件结构加工工艺,零件外形加工后进行真空热处理或可控气氛热处理。材料利用率只有12.5%-25.0%。 俄罗斯起落架选用30CrMnSiNi2A(真空冶炼)低合金超高强度钢锻件焊接结构加工工艺,主要受力构件采用高压真空电子束焊焊接,焊后进行热处理(空气炉加热+盐浴炉淬火)。

飞机起落架液压系统设计

前言 任何人造的飞行器都有离地升空的过程,而且除了一次性使用的火箭导弹和不需要回收的航天器之外,绝大部分飞行器都有着陆或回收阶段。对飞机而言,实现这一起飞着陆功能的装置主要就是起落架。起落架就是飞机在地面停放、滑行、起飞着陆滑跑时用于支撑飞机重力,承受相应载荷的装置。简单地说,起落架有一点象汽车的车轮,但比汽车的车轮复杂的多,而且强度也大的多,它能够消耗和吸收飞机在着陆时的撞击能量。概括起来,起落架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四个: 1)承受飞机在地面停放、滑行、起飞着陆滑跑时的重力; 2)承受、消耗和吸收飞机在着陆与地面运动时的撞击和颠簸能量; 3)滑跑与滑行时的制动; 4)滑跑与滑行时操纵飞机。 在过去,由于飞机的飞行速度低,对飞机气动外形的要求不十分严格,因此飞机的起落架都是固定的,这样对制造来说不需要有很高的技术。当飞机在空中飞行时,起落架仍然暴露在机身之外。随着飞机飞行速度的不断提高,飞机很快就跨越了音速的障碍,由于飞行的阻力随着飞行速度的增加而急剧增加,这时,暴露在外的起落架就严重影响了飞机的气动性能,阻碍了飞行速度的进一步提高。 因此,人们便设计出了可收放的起落架,当飞机在空中飞行时就将起落架收到机翼或机身之内,以获得良好的气动性能,飞机着陆时再将起落架放下来。 然而,有得必有失,这样做的不足之处是由于起落架增加了复杂的收放系统,使得飞机的总重增加。但总的说来是得大于失,因此现代飞机不论是军用飞机还是民用飞机,它们的起落架绝大部分都是可以收放的,只有一小部分超轻型飞机仍然采用固定形式的起落架。 所以说设计设计一种安全可靠性能良好和轻便的飞机起落架液压控制系统是十分必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