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 叶的组成 3教案 首师大版
首师大小学科学四上《4.叶的组成》 教案(5).doc
![首师大小学科学四上《4.叶的组成》 教案(5).doc](https://img.taocdn.com/s3/m/69fbaf555acfa1c7aa00cce5.png)
(首师大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拓展资料第二单元植物的叶和茎4. 叶的组成一片完全的叶有三个部分组成,即叶片、叶柄、托叶。
这三部分构成了一片完全的叶,但在我们所常见的植物中,它们的叶并非都具有这三者,不乏缺一、二的,最多是缺少托叶,其次是缺少叶柄。
有趣的是还有缺少叶片的,如相思树,除幼苗时期外,全树的叶均无叶片,只剩下扩展成扁平状的叶柄。
1.叶片叶片是叶的主体部分,通常为一绿色扁平体,两侧对称,有背腹之分。
在叶片上有许多可供我们识别植物的特征,除了叶形、叶尖、叶基、叶缘以外,我们还应注意在叶片上的一些附属物,特别是各种形态的毛被。
某些植物叶片的叶肉中有许多透明的油点,如芸香科植物都有这个特点,其中不同的种,它的油点大小,分布疏密均有所差异;有些植物的叶肉中则生有不透明的黑点;有些在叶片背面覆盖上一层白粉;有些在背面密被一片亮晶晶的小珍珠状的腺体。
更多的是在叶的两面或仅在背面生有各种毛被,如柔毛、茸毛、硬毛、刺毛、鳞片状毛,或者有分枝的向四面辐射的星状毛等等。
也有许多植物的叶片是光滑无毛、无任何附属物的。
2.叶柄叶柄是叶片与茎的联系部分,位于叶片的基部,上端与叶片相连,下端着生在茎上。
叶柄通常呈细圆柱形或扁平形或具沟漕。
不同的植物,其叶柄的形状、粗细、长短都有所不同。
有些叶柄长达一米以上,如棕榈;有些叶柄仍短,近乎无柄,如金丝桃;有结叶柄极粗壮,如白菜;有些叶柄细长并能卷缠它物,如女萎;有些叶柄局部膨大成气囊,如水葫芦。
少数植物叶柄的着生方式很奇特,不是长在叶片其部,而是长在叶片背面中央,好像一把撑开雨伞的伞柄,这种称为盾状着生,如莲、千金藤。
在同种植物中,当叶片长成后,叶柄的形态变化是不大的,长短虽有所不同,但总在某一幅度之内,因此,有时也用叶柄作为识别植物的特征之一。
3.托叶托叶是大家所不注意,也不熟悉的部分。
它通常着生在叶柄基部两侧,成对生长,也有着生在叶柄与茎之间。
托叶的形状、大小因植物种类不同差异甚大,一般较细小。
首师大小学科学四上《4叶的组成》word教案(5)
![首师大小学科学四上《4叶的组成》word教案(5)](https://img.taocdn.com/s3/m/8537db8f5acfa1c7ab00cc6f.png)
第二单元植物的叶和茎4. 叶的组成一片完全的叶有三个部分组成,即叶片、叶柄、托叶。
这三部分构成了一片完全的叶,但在我们所常见的植物中,它们的叶并非都具有这三者,不乏缺一、二的,最多是缺少托叶,其次是缺少叶柄。
有趣的是还有缺少叶片的,如相思树,除幼苗时期外,全树的叶均无叶片,只剩下扩展成扁平状的叶柄。
1.叶片叶片是叶的主体部分,通常为一绿色扁平体,两侧对称,有背腹之分。
在叶片上有许多可供我们识别植物的特征,除了叶形、叶尖、叶基、叶缘以外,我们还应注意在叶片上的一些附属物,特别是各种形态的毛被。
某些植物叶片的叶肉中有许多透明的油点,如芸香科植物都有这个特点,其中不同的种,它的油点大小,分布疏密均有所差异;有些植物的叶肉中则生有不透明的黑点;有些在叶片背面覆盖上一层白粉;有些在背面密被一片亮晶晶的小珍珠状的腺体。
更多的是在叶的两面或仅在背面生有各种毛被,如柔毛、茸毛、硬毛、刺毛、鳞片状毛,或者有分枝的向四面辐射的星状毛等等。
也有许多植物的叶片是光滑无毛、无任何附属物的。
2.叶柄3.托叶托叶是大家所不注意,也不熟悉的部分。
它通常着生在叶柄基部两侧,成对生长,也有着生在叶柄与茎之间。
托叶的形状、大小因植物种类不同差异甚大,一般较细小。
但托叶在区别各种植物中,常常是一个很重要的依据,比叶柄还显得重要些,在同一种植物的不同个体中,托叶的有无是极为一致的,其质地、形态也不会有多少变化。
因此,对这小小的托叶我们要予以足够的重视。
在有些植物中,托叶的存在是短暂的,随着叶片的生长,托叶很快就脱落,仅留下一个不为人所注意的着生托叶的痕迹,这种情况称为托叶早落,如石楠的托叶。
在托叶早落的植物中,有些托叶长成笔套状,套在顶芽上,当叶片长大托叶早落后,在幼枝上留下一个环状的痕迹。
这个痕迹称托叶环,如玉兰、荷花玉兰的幼枝上即有许多托叶环,这个识别某些植物的重要依据。
有些植物的托叶,能伴随叶片在整个生长季节中存在,这种情况称为托叶宿存,如龙芽草,在其叶柄基部有一对很大的托叶始终存在。
首师大小学科学4年级上册《4.叶的组成》教学设计(1)
![首师大小学科学4年级上册《4.叶的组成》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3db5fcb7680203d8ce2f2495.png)
(首师大版)4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
第2单元植物的叶和茎
4. 叶的组成
一、教学目标
(一)态度、情感
1.感受和体会植物的多样性,发展研究植物的兴趣。
2.能够乐于和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二)科学能力
具有对叶的组成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和概括叶的组成的思维能力。
(三)科学知识
1.知道一个完整的植物叶主要是由叶柄、叶片和托叶组成
2.知道叶片是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
二教学重点
知道一个完整的植物叶主要是由叶柄、叶片和托叶组成。
三教学难点
感受和体会植物的多样性,发展研究植物的兴趣。
四教具准备:
(一)老师准备
1.老师收集桃叶、珍珠梅叶、紫荆叶(分组)
2.放大镜、红水、烧杯。
(二)孩子准备
各种植物的叶子
五教学过程:
2019年6月27日。
首师大小学科学四上《4.叶的组成》 教案(5)
![首师大小学科学四上《4.叶的组成》 教案(5)](https://img.taocdn.com/s3/m/f43caf5abed5b9f3f90f1c85.png)
(首师大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拓展资料第二单元植物的叶和茎4. 叶的组成一片完全的叶有三个部分组成,即叶片、叶柄、托叶。
这三部分构成了一片完全的叶,但在我们所常见的植物中,它们的叶并非都具有这三者,不乏缺一、二的,最多是缺少托叶,其次是缺少叶柄。
有趣的是还有缺少叶片的,如相思树,除幼苗时期外,全树的叶均无叶片,只剩下扩展成扁平状的叶柄。
1.叶片叶片是叶的主体部分,通常为一绿色扁平体,两侧对称,有背腹之分。
在叶片上有许多可供我们识别植物的特征,除了叶形、叶尖、叶基、叶缘以外,我们还应注意在叶片上的一些附属物,特别是各种形态的毛被。
某些植物叶片的叶肉中有许多透明的油点,如芸香科植物都有这个特点,其中不同的种,它的油点大小,分布疏密均有所差异;有些植物的叶肉中则生有不透明的黑点;有些在叶片背面覆盖上一层白粉;有些在背面密被一片亮晶晶的小珍珠状的腺体。
更多的是在叶的两面或仅在背面生有各种毛被,如柔毛、茸毛、硬毛、刺毛、鳞片状毛,或者有分枝的向四面辐射的星状毛等等。
也有许多植物的叶片是光滑无毛、无任何附属物的。
2.叶柄叶柄是叶片与茎的联系部分,位于叶片的基部,上端与叶片相连,下端着生在茎上。
叶柄通常呈细圆柱形或扁平形或具沟漕。
不同的植物,其叶柄的形状、粗细、长短都有所不同。
有些叶柄长达一米以上,如棕榈;有些叶柄仍短,近乎无柄,如金丝桃;有结叶柄极粗壮,如白菜;有些叶柄细长并能卷缠它物,如女萎;有些叶柄局部膨大成气囊,如水葫芦。
少数植物叶柄的着生方式很奇特,不是长在叶片其部,而是长在叶片背面中央,好像一把撑开雨伞的伞柄,这种称为盾状着生,如莲、千金藤。
在同种植物中,当叶片长成后,叶柄的形态变化是不大的,长短虽有所不同,但总在某一幅度之内,因此,有时也用叶柄作为识别植物的特征之一。
3.托叶托叶是大家所不注意,也不熟悉的部分。
它通常着生在叶柄基部两侧,成对生长,也有着生在叶柄与茎之间。
托叶的形状、大小因植物种类不同差异甚大,一般较细小。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叶首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叶首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c6decf30e2bd960590c67755.png)
5 .各种各样的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知识:认识几种常见的叶的形状,学习根据叶的形状给植物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不同植物的叶在形状、大小、结构、叶汁等方面各有差异,形成了多彩的植物世界。
科学探究:初步具有自己制订标准对叶进行分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叶的形状教学难点:认识叶的形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各种形状的叶的实物或图片。
学生准备:搜集一些植物的叶的实物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观察叶,发现问题1.观察你带来的叶,他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2.学生活动3.交流二、认识不同形状的叶1.观察书中的几种叶,它们各是什么形状的2.描述这些叶的形状3.给这些形状取个名字三、记录下一些常见的叶的形状。
针形叶心形叶掌形叶卵形叶扇形叶四、了解其他的一些叶的形状。
(教师出示图片)教学评价说出你带来的叶的形状(出示图片)。
板书: 4 各种各样的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科学知识:认识其他的几种给植物分类的方法,了解几种变态叶的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不同植物的叶在形状、大小、结构、叶汁等方面各有差异,形成了多彩的植物世界。
知道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科学探究:初步具有自己制订标准对叶进行分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其他的几种给植物分类的方法,了解几种变态叶的特征。
教学难点:叶的分类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1 )各种植物的叶的实物或图片。
( 2 )演示实验材料:烧杯、酒精灯、三角支架、石棉网、火柴、紫甘蓝的叶或叶汁、醋和肥皂水等。
学生准备:( l )搜集一些植物的叶的实物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其他的给植物分类的标准1.根据叶脉进行分类(1)观察这些叶,他们的叶脉各是什么样的?(2)根据叶脉的形状给这些叶片分类(小组活动)(3)交流:你是怎样分类的(4)讲解:网状脉、平行脉(结合图片)2.根据叶缘进行分类(1)观察这些叶,他们的叶的边缘各是什么样的?(2)根据叶的边缘的形状给这些叶片分类(小组活动)(3)交流:你是怎样分类的(4)讲解:叶缘的种类3.还可以怎样分类?4.组织学生分小组按照自定的标准给叶片分类(学生分类活动)各组汇报分类结果和自定的标准5.教师小结:分类的标准可以是多方面的,不要只限于叶的形态方面,也可以从植物的生活习性、植物的价值等方面对叶进行分类。
首师大小学科学四上《4.叶的组成》word教案(4)
![首师大小学科学四上《4.叶的组成》word教案(4)](https://img.taocdn.com/s3/m/48b3794e83c4bb4cf7ecd19e.png)
(首师大版)四年级科学下册说课稿第二单元植物的叶和茎4. 叶的组成一、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4叶的组成》是首师大版本科学课程第三册第二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是一节观察能力训练为主的课,本课虽然是四年级科学课程学习植物的第一课,但是学生在三年级学习过一些植物的知识,又有一定的平时观察作为基础上进行的。
本节教材中所谈到的对植物的叶的认识、单叶、复叶、叶序和叶镶嵌现象需要前面所学知识为基础,所以本节课既是旧知识的应用又是新知识的探索,它的学习将为后面三课中叶和茎的教学内容的学习奠定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基础。
本课教材内容的编排是让学生“学会观察”的教育内涵的具体表现,面对变幻万千的植物世界,有关叶的知识的学习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显得十分重要。
通过学习本课教材的知识,学生能知道叶的基本组成和结构,发展了学生研究植物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兴趣。
因此这一节课,无论是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能知道叶的基本组成和结构,知道一个完整的叶主要由叶柄、叶片和托叶组成;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
学会观察叶的形态和结构,具有对叶的组成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概括叶的组成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发展学生研究植物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兴趣。
养成爱护植物、保护植物的良好习惯。
3.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知道一个完整的叶主要由叶柄、叶片和托叶组成;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
二、学法和教法1.学法以探究为核心,个人探究和小组探究结合,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的全过程。
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注意合作交流,在科学探究的活动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加强与同组学习同伴的交流,通过团结合作来完成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协作精神。
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首师大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各种各样的叶》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首师大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各种各样的叶》精品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5d59aab83d049649b6658f7.png)
教
案
样
本/
年度:
(首师大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植物的叶和茎
5.各种各样的叶
教学目标:
学生学习后了解几种变态叶的特征,感受不同的植物的叶在形状、大小、结构、叶汁等方面各有差异,形成了多彩的植物世界。
知道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初步具有自己制定标准对叶进行分类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能自己制定标准对叶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具有制定分类标准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植物变态叶的实物、标本、图片等
学生准备:采集一些植物的叶,搜集一些植物的变态叶的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了解植物叶和人类的关系,知道叶在生活中的一些用途,并且能够简单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能通过制作叶标签的方法知道叶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首师大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叶的组成》教学设计
![首师大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叶的组成》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95defa1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5c.png)
1.拓展资源:
(1)叶片结构图:提供多种类型的叶片结构图,包括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叶片结构图,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叶片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和功能。
(2)叶片功能实验视频:收集各种叶片功能实验的视频,如叶片蒸腾作用实验、叶片的光合作用实验等,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叶片的功能。
(3)叶片适应性实例:介绍不同环境下植物叶片的适应性变化,如水中植物的漂浮叶片、沙漠植物的储水叶片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3.简洁明了:板书要用简洁的文字和符号表达叶片的相关知识,避免冗长的解释,使学生一目了然。
4.突出重点:板书要突出叶片的重要结构和功能,如叶绿体、气孔等,用不同的颜色或符号标出,以便学生重点关注。
5.准确精炼:板书内容要准确无误,简练易懂,概括性强,避免模糊不清的描述。
6.艺术性和趣味性:板书设计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趣味性,如使用图表、图形、颜色等元素,使板书更具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邀请植物学专家或环保志愿者来校进行叶片知识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叶片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4)鼓励学生利用废弃叶片进行创意制作,如叶片拼贴画、叶片手工艺品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5)开展叶片知识竞赛或叶片主题展览,让学生分享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9.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适中,便于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
10.教学评价:准备评价标准,包括实验操作、课堂参与和课后作业等方面,以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叶的组成》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1.及时批改和反馈
首师大小学科学四上《4.叶的组成》word教案(1)
![首师大小学科学四上《4.叶的组成》word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6df0b00c2e3f5727a4e96202.png)
(首师大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 植物的叶和茎4. 叶的组成一、教学目标(一)态度、情感1.感受和体会植物的多样性,发展研究植物的兴趣。
2.能够乐于和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二)科学能力具有对叶的组成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和概括叶的组成的思维能力。
(三)科学知识1.知道一个完整的植物叶主要是由叶柄、叶片和托叶组成2.知道叶片是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
二、教学重点知道一个完整的植物叶主要是由叶柄、叶片和托叶组成。
三、教学难点感受和体会植物的多样性,发展研究植物的兴趣。
四、教具准备: (一)教师准备1.教师收集桃叶、珍珠梅叶、紫荆叶(分组)2.放大镜、红水、烧杯。
(二)学生准备 各种植物的叶子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 (一) 导入课程1.播放教师录制的录像(校园中的各种植物)2.有同学知道老师录的是什么吗?在哪录的?(早上录制时故意让学生看见)3.你能认出多少种植物来?谁来说说?4.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植物的奥秘观看校园植物录像学校的各种植物 有月季、牵牛花、杨树等 激发学生的兴趣(二)引导学生研究植物的叶子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1. 你看见植物的叶子能不能知道他们的名字?我们来试一试。
请大家打开书14页。
能 学生看书,辨识激发学生猜植物的兴趣和欲看看这五种叶都是哪种植物的? 2.汇报:请同学说说(说完后,把这种植物的叶画在黑板上) 3.请大家欣赏的同时,看看这些植物的叶子有什么共同的地方?4.谁给大家说说?3.汇报:得出结论4.教师总结,看书14页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认识完全叶和不完全叶。
5.认识单叶和复叶,教师发放教师收集的桃叶、珍珠梅叶、紫荆叶。
请大家观察这些植物的叶有什么不同。
6.汇报:你发现什么了?7.教师讲解,叶子分单叶和复叶,单叶一个叶子有一个叶柄,复叶很多叶子一个叶柄。
看书15页,哪个是单叶,哪个是复叶?植物 学生把叶子画在黑板上学生欣赏、思考 都有叶片、叶柄、叶脉 看书学生分组观察有的叶子没有叶柄大豆、月季、国槐、香椿是复叶,杨树叶是单叶 望 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了解相关知识了解单叶和复叶 (三)引导学生研究叶片内部的构造(三)引导学生研究叶片内部的构造1.叶片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请大家用房大镜看看,按照观察3的方法进行观察。
首师大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各种各样的叶》教学设计(共2篇)
![首师大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各种各样的叶》教学设计(共2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856ebd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f8.png)
首师大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各种各样的叶》教学设计(一)年级:四年级版本:首师大版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比较,让学生认识不同植物的叶在形状、大小、结构、叶汁等方面的差异,形成对多彩植物世界的初步感知。
2. 培养学生自己制定标准对叶进行分类的能力,锻炼其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3. 让学生了解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增强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植物的叶的特征和差异。
教学难点:掌握叶的分类方法,并能自己制定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1. 采集多种植物的叶子,包括变态叶和常态叶。
2. 放大镜、尺子、记录本等观察工具。
3. 多媒体课件,包含各种叶子的图片和相关信息。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通过展示一组美丽的叶子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叶子?它们有什么不同?2. 简要介绍叶子的基本结构,包括叶片、叶脉、叶柄和叶尖等部分。
二、观察与比较1.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观察自己采集的叶子,并用放大镜、尺子等工具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测量。
2. 记录观察结果:每个小组将自己的观察结果记录在记录本上,包括叶子的形状、大小、颜色、边缘特征等。
3. 分享与交流: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自己组的观察结果,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和提问。
三、认识变态叶1.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几种常见的变态叶,如仙人掌的刺状叶、猪笼草的捕虫叶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叶子与普通叶子有什么不同?它们为什么要长成这样?2. 让学生讨论变态叶的特征和功能,理解它们是如何适应环境和生存需求的。
四、叶的分类1.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可以根据哪些特征对叶子进行分类?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分类标准。
2. 教师介绍几种常见的分类方法,如按形状分类、按大小分类、按功能分类等,并举例说明。
3. 小组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制定的分类标准,对全班采集的叶子进行分类,并将分类结果记录在记录本上。
五、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1.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叶子的多种用途,如制作茶叶、药材、饲料等,让学生了解叶子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首师大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叶的组成》说课稿(共2篇)
![首师大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叶的组成》说课稿(共2篇)](https://img.taocdn.com/s3/m/1aae5077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4d.png)
首师大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叶的组成》说课稿(一)一、说教材《叶的组成》是首师大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植物的叶和茎”中的一课。
本课着重于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学生理解叶的基本组成和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对植物有了初步的认识,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叶的基本组成,包括叶片、叶柄和托叶等部分,理解单叶和复叶的概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使用眼、手、耳、鼻等器官对叶进行全方位的观察。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植物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叶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并从观察中得出结论。
四、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究叶的组成。
2.教学手段:利用实物、图片、PPT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叶的结构和组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叶子,引发学生对叶子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观察实践:指导学生用眼观察叶子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用手触摸叶子的质感,感受其厚薄;用耳听一听叶子摩擦时发出的声音;用鼻闻一闻叶子的气味。
在观察过程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3.知识讲解:结合学生的观察结果,讲解叶的组成,包括叶片、叶柄和托叶等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同时,介绍单叶和复叶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叶子的多样性。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就观察到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发现和想法。
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叶组成的理解。
5.总结提升: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叶组成的重要性及其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植物、维护生态环境。
六、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掌握知识。
【优质公开课】首师大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4.叶的组成》word教案
![【优质公开课】首师大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4.叶的组成》word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476a165901020207409cbd.png)
(首师大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拓展资料第二单元植物的叶和茎4. 叶的组成一片完全的叶有三个部分组成,即叶片、叶柄、托叶。
这三部分构成了一片完全的叶,但在我们所常见的植物中,它们的叶并非都具有这三者,不乏缺一、二的,最多是缺少托叶,其次是缺少叶柄。
有趣的是还有缺少叶片的,如相思树,除幼苗时期外,全树的叶均无叶片,只剩下扩展成扁平状的叶柄。
1.叶片叶片是叶的主体部分,通常为一绿色扁平体,两侧对称,有背腹之分。
在叶片上有许多可供我们识别植物的特征,除了叶形、叶尖、叶基、叶缘以外,我们还应注意在叶片上的一些附属物,特别是各种形态的毛被。
某些植物叶片的叶肉中有许多透明的油点,如芸香科植物都有这个特点,其中不同的种,它的油点大小,分布疏密均有所差异;有些植物的叶肉中则生有不透明的黑点;有些在叶片背面覆盖上一层白粉;有些在背面密被一片亮晶晶的小珍珠状的腺体。
更多的是在叶的两面或仅在背面生有各种毛被,如柔毛、茸毛、硬毛、刺毛、鳞片状毛,或者有分枝的向四面辐射的星状毛等等。
也有许多植物的叶片是光滑无毛、无任何附属物的。
2.叶柄叶柄是叶片与茎的联系部分,位于叶片的基部,上端与叶片相连,下端着生在茎上。
叶柄通常呈细圆柱形或扁平形或具沟漕。
不同的植物,其叶柄的形状、粗细、长短都有所不同。
有些叶柄长达一米以上,如棕榈;有些叶柄仍短,近乎无柄,如金丝桃;有结叶柄极粗壮,如白菜;有些叶柄细长并能卷缠它物,如女萎;有些叶柄局部膨大成气囊,如水葫芦。
少数植物叶柄的着生方式很奇特,不是长在叶片其部,而是长在叶片背面中央,好像一把撑开雨伞的伞柄,这种称为盾状着生,如莲、千金藤。
在同种植物中,当叶片长成后,叶柄的形态变化是不大的,长短虽有所不同,但总在某一幅度之内,因此,有时也用叶柄作为识别植物的特征之一。
3.托叶托叶是大家所不注意,也不熟悉的部分。
它通常着生在叶柄基部两侧,成对生长,也有着生在叶柄与茎之间。
托叶的形状、大小因植物种类不同差异甚大,一般较细小。
首师大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叶的组成》教学设计(2篇)
![首师大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叶的组成》教学设计(2篇)](https://img.taocdn.com/s3/m/2d36db72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b7.png)
首师大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叶的组成》教学设计(一)年级:四年级版本:首师大版科目:科学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叶的组成部分,包括叶柄、叶片和托叶。
-学生能够理解叶片的基本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植物的叶,归纳出叶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学生能够运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微观结构,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植物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自然世界的探索精神。
-引导学生认识到植物叶的多样性,并尊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叶的组成和叶片的基本结构。
2.难点:-学生可能对叶片的微观结构难以理解和观察。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不同种类植物的叶子(包括新鲜叶片和叶片标本)。
-显微镜及叶片切片。
-多媒体课件,包含叶的组成和结构示意图。
2.学生准备:-收集不同种类的植物叶子。
-准备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观察结果和讨论内容。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植物的叶子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问:“你们知道叶子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2.观察与描述-学生分组观察自己收集的植物叶子,记录叶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点。
・小组讨论并描述叶子的组成,包括叶柄、叶片和托叶。
3.叶片结构探索・使用显微镜观察叶片切片,引导学生观察叶片的表皮、叶肉和叶脉。
-教师讲解叶片各部分的功能,如表皮的保护作用、叶肉的光合作用等。
4.归纳与总结-引导学生归纳叶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形成对叶的整体认识。
-教师总结并强调叶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5.拓展延伸-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中继续观察不同植物的叶子,并尝试绘制叶的组成和结构图。
-鼓励学生参加植物学相关的课外活动或阅读相关书籍,拓展知识面。
五、教学评价1.观察记录:评价学生观察叶子的细致程度和记录准确性。
2.讨论表现: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四年级科学上册 叶的组成说课稿 首师大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 叶的组成说课稿 首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3f8c92e0b9f3f90f76c61bc4.png)
(首师大版)四年级科学下册说课稿第二单元植物的叶和茎4. 叶的组成一、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4叶的组成》是首师大版本科学课程第三册第二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是一节观察能力训练为主的课,本课虽然是四年级科学课程学习植物的第一课,但是学生在三年级学习过一些植物的知识,又有一定的平时观察作为基础上进行的。
本节教材中所谈到的对植物的叶的认识、单叶、复叶、叶序和叶镶嵌现象需要前面所学知识为基础,所以本节课既是旧知识的应用又是新知识的探索,它的学习将为后面三课中叶和茎的教学内容的学习奠定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基础。
本课教材内容的编排是让学生“学会观察”的教育内涵的具体表现,面对变幻万千的植物世界,有关叶的知识的学习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显得十分重要。
通过学习本课教材的知识,学生能知道叶的基本组成和结构,发展了学生研究植物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兴趣。
因此这一节课,无论是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能知道叶的基本组成和结构,知道一个完整的叶主要由叶柄、叶片和托叶组成;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
学会观察叶的形态和结构,具有对叶的组成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概括叶的组成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发展学生研究植物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兴趣。
养成爱护植物、保护植物的良好习惯。
3.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知道一个完整的叶主要由叶柄、叶片和托叶组成;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
二、学法和教法1.学法以探究为核心,个人探究和小组探究结合,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的全过程。
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注意合作交流,在科学探究的活动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加强与同组学习同伴的交流,通过团结合作来完成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协作精神。
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首师大小学科学四上《5.各种各样的叶》word教案(4)
![首师大小学科学四上《5.各种各样的叶》word教案(4)](https://img.taocdn.com/s3/m/c696d59c5022aaea998f0f63.png)
(首师大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各种各样的叶 2一、本课教学目标1、了解几种变态叶的特征,感受不同植物的叶在形状、大小、结构、叶汁等方面各有差异,形成了多彩的植物世界。
2、初步具有自己制定标准对叶进行分类的能力。
3、知道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二、本课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植物的叶的不同的分类方法三、本课知识点在本单元教材知识体系中的空间位置本课是这个单元的第二课,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叶子,本课主要研究叶的分类。
四、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认知能力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叶,具有深入挖掘的兴趣,本课将发挥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叶的分类。
五、教学设计思想分类是科学学习和科学研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和能力。
本课是以各种各样的叶为材料,发展学生的分类能力,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以及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综合能力。
六、教学媒体:七、课时安排:3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几种变态叶的特征,感受不同植物的叶在形状、大小、结构、叶汁等方面各有差异,形成了多彩的植物世界。
2、初步具有自己制定标准对叶进行分类的能力。
3、知道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二、本课时重难点本课时教学重点:了解植物的叶的不同的分类方法本课时教学难点:了解植物的叶的不同的分类方法三、媒体准备:教学准备:植物叶的实物、标本、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媒体使用说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意图复备课一、对植物的叶进行分类1、让学生观察书18页6种叶子2、让学生根据叶片的形状和叶脉的特点对叶进行分类,完成书上前两个练习。
3、按照叶片的形状:针形(松树)、带型(韭菜)、披针形(柳树)、椭圆形(枣树)、卵形(榕树)、菱形、匙通过观察叶子,进行初步的分类发展学生自定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的能力。
形、扇形、肾形、三角形、镰形、心形、鳞形、圆形、掌形。
4、按照叶脉的特点:网状脉,平行脉,叉状脉。
5、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继续观察,比赛哪组分类方法多,完成书上后两个练习。
按叶缘的形状:全缘,波状,齿状。
最新首师大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4.叶的组成》精品教案(2)
![最新首师大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4.叶的组成》精品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a8da6d2b55270722182ef719.png)
(首师大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植物的叶和茎4. 叶的组成教学设计:叶是植物体的一个重要器官,也是识别植物的标志之一。
在学生亲近自然的生活,或从其他途径,已经认识了一些常见植物的液的外形特征。
叶的外形特征、结构和叶的功能有密切的联系。
本课是以植物的叶为例,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叶的共同特征、叶片的结构和叶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引导学生感受植物物种的多样性以及叶与光的联系。
教学目标:学生在本课的学习中,感受和体会植物的多样性,发展研究植物的兴趣。
具有对叶的组成的观察能力及归纳和概括叶的组成的思维能力。
知道一个完整的植物叶主要是由叶柄、叶片、托叶组成的;叶片是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的。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学习具有对叶的组成的观察能力及归纳和概括叶的组成的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学习具有对叶的组成的观察能力及归纳和概括叶的组成的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植物叶的实物、标本、图片等。
实验材料:保险刀片、芹菜叶的实验装置、一些经过处理的芹菜叶。
学生准备:采集一些植物叶或搜集一些叶的图片。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人新课观察几种植物的叶(单叶)的组成观察杨树叶问:杨树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这片柳树叶也是由叶片和叶柄组成的。
观察柳树叶问:柳树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观察杨树叶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学生讨论交流小结:这片柳树叶也是由叶片和叶柄组成的。
比较杨树叶和柳树叶组成的共同特征问:杨树叶和柳树叶的组成有什么共同特征?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这两片树叶都是由叶柄和叶片组成的。
看书:p14提问:这些植物的叶和杨、柳树叶的组成有什么共同特征?讨论、交流小结:完整叶和不完整叶。
比较杨树叶和柳树叶组成的共同特征,试着归纳。
观察、比较、归纳。
观察叶片的内部构造。
1.观察杨树叶的内部构造。
(1)问:由外往里观察,杨树叶的内部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2)组织学生观察交流。
四年级科学上册课件 叶的组成 首师大版ppt精品课件
![四年级科学上册课件 叶的组成 首师大版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a4f9cf0c850ad02df8041ad.png)
(二)叶柄
叶片与茎的联系部分,支持叶片,常呈圆柱形、半圆 柱形或稍扁平。
不同的植物,其叶柄的形状、粗细、长短都有所不 同。
有的叶柄长达一米以上,如棕榈; 有的叶柄很短,近乎无柄,如金丝桃; 有的叶柄局部膨大成气囊,如水葫芦; 有的叶柄基部形成膨大的关节,称为叶枕; 有的叶柄基部或全部扩大成鞘状,称为叶鞘,如伞
四 年 级 科 学 上册课 件 4 .叶 的组成 首 师 大版PP T课件 ( 共 21张 PPT)
托叶一般较细小,形状、大小因植物种类不 同差异甚大。
托叶叶片状,如豌豆、贴梗海棠等; 托叶细小,成针刺状,如槐、六月雪; 托叶卷须,如菝葜; 托叶鞘,如桅子、水蓼、何首乌等。
四 年 级 科 学 上册课 件 4 .叶 的组成 首 师 大版PP T课件 ( 共 21张 PPT的组成
一、叶的组成
一个典型的叶主要由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 组成。同时具备此三个部分的叶称为完全叶, 缺乏其中任意一或二个部分的则称为不完全叶。 如桃、柳为完全叶。女贞有叶片、叶柄无托叶, 龙胆、石竹仅有叶片。
(一)叶片
叶片是叶的主体部分,通常为一很薄的扁平 体,有利于光穿透叶的组织以及最大面积的 吸收光、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叶片有上 表面(腹面)和下表面(背面)之分。
另外尚有:镰刀形(蓝桉)、三角形(杠板 归)、菱形(菱)、匙形(车前)、扇形 (银杏)、管形(葱)、偏斜形(秋海棠)
综合形状:卵状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等。
叶形的类型
(二)叶端
常见有尾状、渐尖、急尖、钝形、微凹、微缺、 倒心形、芒尖、截形。
(三)叶基
常见有钝形、心形、楔形、耳形、渐狭、 歪斜、抱茎、穿茎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师大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叶的组成 3
一、本课教学目标
1、感受和体会植物的多样性,发展研究植物的兴趣。
2、具有对叶的组成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和概括叶的组成的思维能力。
3、知道一个完整的植物的叶主要是由叶柄、叶片和托叶组成;叶片是由表皮、叶肉和叶
脉组成。
二、本课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
1、认识常见植物的叶的组成。
2、认识常见植物的叶的内部结构。
本课教学难点:
1、认识常见植物的叶的外部特征、结构和叶的功能有密切联系。
2、通过知道学生观察叶的共同特征、叶片的结构和叶序等活动,培养学生具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和概括能力,引导学生感受植物物种的多样性以及叶与光的联系。
三、本课知识点在本单元教材知识体系中的空间位置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学生在本课中会初步了解叶的结构,为后面叶的研究打下基础。
四、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认知能力
叶是植物体的一个重要器官,也是识别植物的标志之一。
在学生亲近自然的生活中,或从其他途径,已经认识了一些常见植物的叶的外形特性。
五、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是以植物的叶为例,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叶的共同特征、叶片的结构和叶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引导学生感受植物物种的多样性以及叶与光的联系。
六、教学媒体:课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植物叶的实物、标本、图片等。
2、实验材料:保险刀片、芹菜叶的实验装置、一些经过处理的芹菜叶。
学生准备:采集一些植物叶或搜集一些叶的图片。
七、课时安排:1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感受和体会植物的多样性,发展研究植物的兴趣。
2、具有对叶的组成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和概括叶的组成的思维能力。
3、知道一个完整的植物的叶主要是由叶柄、叶片和托叶组成;叶片是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
二、本课时重难点
本课时教学重点:
1、认识常见植物的叶的组成。
2、认识常见植物的叶的内部结构。
本课时教学难点:
1、认识常见植物的叶的外部特征、结构和叶的功能有密切联系。
2、通过知道学生观察叶的共同特征、叶片的结构和叶序等活动,培养学生具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和概括能力,引导学生感受植物物种的多样性以及叶与光的联系。
三、媒体准备:课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植物叶的实物、标本、图片等。
2、实验材料:保险刀片、芹菜叶的实验装置、一些经过处理的芹菜叶。
学生准备:采集一些植物叶或搜集一些叶的图片。
五、板书设计
叶片叶脉
表皮
单叶叶肉
叶
复叶叶柄
托叶
六、作业设计
七、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