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统一中国教案

合集下载

第9课 秦统一中国-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9课  秦统一中国-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9课秦统一中国-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秦朝的建立背景和历史意义;2.理解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和方法;3.掌握秦朝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主要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1.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和方法;2.秦朝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主要特点。

三、教学内容及流程1. 秦朝的建立背景和历史意义(15分钟)1.引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简要介绍了解秦朝的重要性;2.概括秦朝建立的背景;3.分析秦朝建立的历史意义。

2.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和方法(40分钟)1.讲解秦代诸侯国的疆土和政治制度,引出分裂不利于整体发展,为统一奠定思想基础;2.讲解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包括赵国、魏国、韩国、楚国、燕国、齐国六国;3.讲解秦始皇实现统一的主要方法,包括“焚书坑儒”、“统一文字”、“修建长城”等;4.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分组进行讨论并进行课堂展示。

3. 秦朝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主要特点(60分钟)1.讲解秦朝政治体制,包括三公九卿、郡县制等内容;2.讲解秦朝经济,包括钱币制度、收缴农民私人资产等内容;3.讲解秦朝文化,包括律法、书法等方面;4.组织小组讨论,归纳总结秦朝的主要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四、教学方法1.任务型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学习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和方法;2.探究型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秦朝的制度和文化。

五、教学资源1.课本:《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多媒体设备,PPT课件。

六、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学生对秦朝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掌握程度;2.写作评价: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撰写100字左右的感想。

七、课后作业1.完成课本上的练习;2.用自己的话写一篇关于秦朝的历史意义的短文(100字左右)。

八、黑板设计1.秦朝的建立背景和历史意义;2.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和方法;3.秦朝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主要特点。

第9课 秦统一中国-人教五四学制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一册教案

第9课 秦统一中国-人教五四学制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一册教案

第9课秦统一中国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秦朝兴起的原因和背景。

2.掌握秦统一中国的过程和方法。

3.了解秦始皇的统治措施,并思考其影响。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发问和简单介绍,带领学生了解秦朝兴起的背景和原因。

2. 新知讲解(25分钟)
1.秦朝的建立:与齐国的斗争、秦穆公、秦孝公、秦惠文王等人。

2.秦统一中国的过程:秦国灭六国、征服南方、修筑长城等。

3.秦始皇统治的措施:设立郡县、统一法律、统一度量衡、修建著名的杨陵兵马俑等。

3. 案例分析(20分钟)
引导学生阅读文本中有关秦始皇措施的部分,分小组探讨其影响。

4. 总结归纳(10分钟)
要求学生回答如下问题:
1.秦朝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2.秦统一中国有哪些过程和方法?
3.秦始皇统治有哪些措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5. 练习(15分钟)
请学生在课后完成练习册第9课相关部分的练习。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秦统一中国的过程和方法。

2.秦始皇的统治措施和影响。

四、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听取学生的提问和回答等方式,对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秦朝统一中国的教案

秦朝统一中国的教案

秦朝统一中国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秦朝统一中国的原因和历史背景;2.理解秦始皇统一中国的重要意义;3.掌握秦朝统一中国的过程和方法;4.了解秦朝统一中国对后世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秦朝统一中国的过程和方法;2.秦始皇的改革措施和对统一中国的贡献。

三、教学步骤导入: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一个中央集权国家取代诸侯割据的时期,它的统一中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那么,你知道秦朝是如何统一中国的吗?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一、秦朝统一中国的原因和历史背景1.背景介绍秦朝的统一中国始于公元前221年,此前是一个诸侯割据的时代,七雄争霸,百家争鸣。

战国末期,秦国崛起,形势混乱,各诸侯国实力相差不大,导致了战国的无休止的战争。

2.原因分析秦国之所以能够统一中国,有以下几个原因:- 十五年连年作战,秦国军事实力强大;- 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优势,能够统一一盘散沙的诸侯国;- 商鞅变法,提升了秦国的经济实力;- 利用外交手段,分化、瓦解其他诸侯国。

二、秦始皇统一中国的重要意义1.政治意义秦始皇完成统一后,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取消了分封制度,使中国首次出现一个统一的国家。

这种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对后世中国的封建王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文化意义秦始皇通过“焚书坑儒”的方式统一了思想文化领域,推行了小篆的标准化和统一货币的使用,这些统一措施对于统一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秦朝统一中国的过程和方法1.军事手段秦国通过采取军事手段,一次次的征战和征服,最终消灭了六个诸侯国,实现了统一中国。

例如秦将王翦、李斯等人在战争中的杰出表现。

2.外交手段秦朝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也巧妙地运用外交手段,瓦解和吸纳了一些诸侯国,避免了过多的内战和战争消耗。

四、秦朝统一中国对后世的影响1.政治影响秦朝统一中国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对中国封建王朝有着深远的影响。

后世王朝多参照秦朝的制度来统治国家。

2.文化影响秦朝焚书坑儒的行为,对中国古代文化影响巨大。

初一历史《秦统一中国》教案

初一历史《秦统一中国》教案

初一历史《秦统一中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秦统一六国的基本史实,了解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分析秦统一的原因及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图片、史料等资料的展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秦统一的过程和意义。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体会秦统一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秦统一六国的过程和意义。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2. 难点理解秦统一的历史意义及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引导法、史料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秦始皇的画像,提问学生:“大家知道这位历史人物是谁吗?他在中国历史上有哪些重要贡献呢?”引出课题。

2. 讲授新课秦统一六国讲述秦统一六国的背景,包括战国七雄的纷争、秦国的崛起等。

分析秦统一六国的过程,重点介绍秦始皇嬴政的雄才大略和秦国的军事策略。

总结秦统一六国的意义,如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介绍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的内容和作用。

经济上: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展示秦统一后的货币和度量衡图片,讲解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文化上:统一文字,介绍小篆的特点和推广意义,强调文化统一对民族融合的重要性。

交通上:统一车轨和修筑驰道,分析其对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和经济交流的作用。

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征百越,开凿灵渠。

展示长城和灵渠的图片,讲解其战略意义。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4.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秦统一中国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秦巩固统一的重要措施。

引导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珍惜今天的和平统一局面。

3.9《秦统一中国》教案-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3.9《秦统一中国》教案-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1、民心思统一。(粉丝基础)
2、商鞅变法。(经纪人团队给力)李斯、尉缭、韩非
3、自身雄才大略。(善用人才)等
(三)地表最强P K
竞争对手有哪些?战国七雄回顾。在图片上填出他们的位置。
如何实现目标。
搞垮对手项目计划书:
时间:10年(BC230—BC221年)
顺序:韩赵魏楚燕齐(喊赵薇去演戏)
预期成果: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通过学习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认识秦始皇在统一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学习秦统一中国的措施,了解这些措施对中国历史产生的重大影响。
【教学重点】
了解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即秦朝建立的巩固统一的措施。
【教学难点】
1.认识到秦灭六国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和人民的愿望,是历史的进步。知道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2.理解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区别。
众位爱卿有何高见?
秦统一措施:统一车轨,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开凿灵渠,北击匈奴,统一边疆……还有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这是制度上的统一,正是因为有这六个统一,秦朝才能被称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六)男团对后世影响
评一评,你认为大秦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措施是什么?为什么?
(开放式。均可,只要说出该措施的历史影响。)
秦首次开创了中国大一统的政治格局,中央集权制度贯穿并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秦的一统,不仅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其实也是民族心理的统一。我常常觉得秦像流星,划过夜空,虽然短暂,却异常璀璨。
有人称其为千古一帝,其实,秦始皇也不只有这光鲜的一面。关于他的另一面,我们下回分解。
三、小结
1、秦的统一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虽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期待我们中华民族早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期待中华民族早日实现伟大复兴。)秦的统一,意味着中华民族一个新的发展时代的到来。

秦统一中国教案

秦统一中国教案

秦统一中国教案教案标题:秦统一中国教学目标:1. 了解秦朝统一中国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 掌握秦朝统一中国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 分析秦朝统一中国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1. 秦朝统一中国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 秦始皇的统一政策和措施。

3. 秦朝统一中国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

教学难点:1. 分析秦朝统一中国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

2. 掌握秦始皇的统一政策和措施。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2. 《史记》等相关历史资料。

3. 图片、地图等教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对秦朝统一中国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对秦朝统一中国有哪些了解?你们认为秦朝统一中国的意义是什么?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秦朝统一中国的历史背景和过程,包括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秦国的崛起以及秦始皇的统一行动。

2. 分析秦始皇的统一政策和措施,如推行统一文字、度量衡等标准化政策,修筑万里长城等防御措施。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选择一个具体事件或人物,分析其对秦朝统一中国的贡献或影响。

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议。

四、思考拓展(15分钟)1. 提问:秦朝统一中国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2. 引导学生思考秦朝统一中国对中国历史、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五、总结归纳(10分钟)1. 总结秦朝统一中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重要事件。

2. 强调秦朝统一中国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

六、课堂练习(15分钟)1. 给学生分发练习题,检验他们对秦朝统一中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收回练习题,进行批改和讲解。

七、课堂反思(5分钟)1.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内容。

2. 征求学生对本节课教学效果的反馈和建议。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秦朝统一中国的深入研究,撰写小论文或展开课题研究。

2. 制作展板或PPT,展示秦朝统一中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重要事件。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9课 秦统一中国教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9课 秦统一中国教案

秦统一中国设计说明战国后期,秦国成为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具备了统一天下的基础。

秦国用10年的时间攻灭东方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理解秦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以及从秦朝开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成为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学习目标1.了解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基本情况。

2.掌握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的措施。

难点:秦统一中国的意义、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史料研读法、情境创设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

资源与工具(一)资源1.拓展阅读:《史记》(书目)。

2.影视作品:《中国通史》(纪录片)。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教师首先让学生回顾第二单元所学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春秋战国时期,战争不断,人民渴望和平、统一,最终是哪个诸侯国实现了统一大业,以及它是如何发展壮大的,它的统治者又是如何巩固统治的。

二、预习检查1.说说秦灭六国的时间、顺序。

2.秦朝为了巩固统一而采取了哪些措施?三、学习任务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出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这则材料反映了秦惠文王的什么愿景。

材料于后世千秋万代,每一家的窗台上,我大秦的明月必朗照之。

学生回答:秦国能够一统天下。

教师提问:预习了本课后,你认为他的愿望实现了吗?学生回答:实现了。

教师过渡:秦是如何统一中国的?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通过学习《秦统一中国》一课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以电视剧台词为导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带着疑问学习新课,了解并思考本课主要内容。

四、学习任务二秦灭六国教师活动:出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秦国能够灭六国、统一中国的原因。

3.9《秦统一中国》教案-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3.9《秦统一中国》教案-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执教日期月日总第课时课题第9课秦统一中国第( 1 ) 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研读地图及相关史料,掌握秦朝建立的基本史实及疆域范围,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树立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家国情怀)2.通过研读史料,理解中央集权制度及其特点,并学会构建示意图。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运用情境教学法,掌握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并理解其意义。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教学重点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的措施教学难点秦灭六国的原因及意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课堂提问/学生回答集体备课后的调整【导入新课】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大家知道诗中的“秦王”指的是谁?“扫六合”又是指什么历史事件吗?今天,我们就开始第三单元的学习,走进秦汉。

【师生共学】一、单元概述1.通过时间轴,从整体上把握本单元线索2.教师从整体上概述本单元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政治:朝代更替与制度创新。

经济:经济发展与丝绸之路。

文化:科技进步与文化繁荣。

二、新课学习(一)六雄并灭定乾坤1.阅读材料,分析秦统一六国的原因。

材料一: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

” ——《吕氏春秋》(长期战乱使人民渴望统一)材料二: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继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

秦军的战绩是全胜58次,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4次。

——摘编《秦律通论》(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材料三:秦王赢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只重才能。

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缭相传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

赢政很欣赏韩非的学说,为得到这一人才,下令攻韩,迫使韩王将韩非送往秦国。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秦王嬴政重用贤才)2.根据教材《秦灭六国形势图》,指出秦灭六国的时间和路线,并分析秦灭六国采取的策略。

策略:远交近攻。

3.梳理秦朝建立的基本史事:时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3世纪晚期)人物:嬴政(强调书写)都城:咸阳4.结合地图,分析秦灭六国的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秦统一中国》教案

《秦统一中国》教案

秦统一中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和作用,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归纳并总结出“秦完成统一的原因”“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秦统一中国作用的分析,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分封建制的国家,秦的统一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进步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教学难点】
中央集权制的君主专制制度和秦统一的作用
教学过程
(2)文化和经济方面的措施
焚书坑儒、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车同轨
延伸:秦长城和灵渠
【秦长城】
【灵渠】让学生通过课堂剧的形式展
现,关键要使学生明白这些措
施的意义和重要性。

和意义。

课堂小结视频加图片的形式首先展现秦始皇的威武,《沁园春﹒雪》中的秦皇汉武,长城,首先让学生感受中国历史上的始皇帝的风貌和伟大功绩,让学生从心底赞美这位君主,再大致回忆秦王的这些伟大功绩,完成本课学习。

第9课 秦统一中国(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秦统一中国(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一、新课标标准通过了解秦朝统一,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

二、内容分析战国后期,秦国成为诸侯国中势力最强的国家,具备了统一天下的基础。

秦国用10年时间灭了东方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

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在中央,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形成了完备的官僚机构;在地方,推行群县制,中央牢牢控制地方。

为了巩固统一,秦朝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三、教学目标1.识记秦统一六国的史实,了解其重要意义。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2.掌握中央集权制度及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历史解释、史料实证)3.认识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人民愿望,是历史的进步。

(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设计意图】:视频导入,吸引学生兴趣,聚焦关注点。

(二)讲授新课1.秦灭六国(1)教师活动根据教材并结合材料,分析秦能统一天下的原因?(2)学生活动①广大民众期盼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社会趋势)②在经济和军事上超过东方六国,具备统一的势力。

(经济、军事基础)③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只重才能。

(个人因素)(3)教师活动根据教材提示,完成秦统一的相关史事填写?(4)学生活动(5)教师活动研读材料,概况秦统一的历史意义及其地位。

秦人统一,此期间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

二、为中国民族之形成。

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

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钱穆(6)学生活动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1)教师活动政治措施:措施1:建立皇帝制度措施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措施3: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影响:使国家的一切权力都高度集中在中央政府;奠定了后世政治制度的框架、影响深远。

3.统一巩固措施(1)教师活动文化措施:统一文字——小篆经济措施:措施1: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措施2:统一度量衡交通措施:措施1:车同轨、修驰道措施2:开凿灵渠军事措施:措施1:南征越族、北击匈奴措施2:修长城五、课堂总结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亲灭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的措施。

历史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 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03

历史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 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03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秦朝统一,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

【重点难点】重点:1.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2.巩固统一的措施。

难点: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秦始皇陵,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5千米处的骊山北麓,是中国第一座皇家陵园,在中国近百座帝王陵墓中,以其规模宏大、埋藏丰富著称于世。

1956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把秦始皇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2002年秦始皇陵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让我们一起步入今天的历史课堂,认识秦始皇,领略他为实现并巩固中国统一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新课探究一、秦灭六国1.【图片研读】2.【问题探究一】图一、图二与图三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答案提示:长平之战中,白起指挥秦军打赢了战国时期最大规模的歼灭战,为日后秦统一中国扫清了道路;商鞅变法使秦国一跃而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3.【问题探究二】结合图三说出秦灭六国的顺序。

并分析秦统一全国的意义。

答案提示:顺序: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统一后的秦朝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1.【史料研读】材料一“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

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

其议帝号。

”——《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2.【问题探究一】综上两则材料所述,秦朝建立后,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答案提示:秦朝创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七上历史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教案

七上历史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教案

七上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2024新版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素养提升教案第9课秦统一中国一、课标内容通过了解秦朝统一,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

二、素养目标1.唯物史观: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时空观念:知道秦王嬴政灭六国的时间和先后顺序,知道秦朝建立的时间、都城;了解秦朝疆域的四至。

3.史料实证:掌握秦统一六国的史实以及巩固统一的措施。

4.历史解释:认识秦统一中国的条件和影响;理解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及其包含的内容。

5.家国情怀:认识国家统一的重要性,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树立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秦灭六国,巩固统一的措施。

【教学难点】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秦朝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创建了流传后世的政治制度、修建了举世瞩目的万里长城,非常具有代表性,那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这堂课,一起走进这个朝代——秦朝。

(二)新课探究探究一:秦灭六国讲解过渡: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秦军一举全歼赵军主力40多万人,打赢了战国时期最大规模的歼灭战,加速了日后秦统一中国的进程(一)统一的背景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第52页,说说秦统一中国的背景。

学生回答:广大民众企盼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商鞅变法后,秦国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实力;秦王嬴政的雄才伟略。

教师点拨:统一的因素:战争带来沉重灾难,人民渴望统一;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增强,具备统一六国的条件;秦王嬴政雄才大略,爱惜人才,实施正确的统一方略;最根本原因还是社会经济发展,统一成为历史必然趋势。

(二)统一的过程教师提问:阅读课本,结合“秦灭六国形势图”思考秦国是怎样完成统一大业的?学生回答: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大业,秦朝建立,定都咸阳。

教师提问:说说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体现了秦灭六国采取的是怎样的策略?学生回答:这一顺序体现秦灭六国采取了远交近攻的策略。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秦统一中国》公开课 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秦统一中国》公开课 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秦统一中国》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秦统一中国》是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的一课,主要讲述了秦国在战国时期逐渐崛起,并最终统一中国的历史过程。

教材通过介绍秦国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等方面,让学生了解秦国统一中国的背景和原因,认识统一对中国历史发展的积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中国古代历史的认识相对较为模糊。

在学习《秦统一中国》这一课时,学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事实,了解秦国统一中国的过程,认识统一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此外,学生需要对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秦国统一中国的历史背景和原因,掌握秦国统一中国的过程,认识统一对中国历史发展的积极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秦国统一中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2.教学难点:秦国统一中国的原因分析,以及对统一对中国历史发展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地图等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秦国统一中国的历史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多媒体设备和相关课件。

3.图片、地图等相关教学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战国时期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诸侯国的分布,提问:“你们认为哪个国家有能力统一中国?”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课题《秦统一中国》。

2.呈现(15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秦国统一中国的历史过程,包括秦国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等方面。

秦统一中国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秦统一中国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秦统一中国优质课一等奖教案篇一:标题: 秦统一中国优质课一等奖教案正文: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皇帝,他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秦朝。

这节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并学习秦朝的政治和文化。

时间:10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背景和过程。

2. 理解秦朝的政治和文化。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教学准备:1. 视频:有关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视频。

2. PPT:制作有关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图片和背景乐。

3. 教师讲解: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和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你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哪些重要的皇帝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你认为秦始皇是哪个朝代的皇帝?他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秦朝,你知道他统一中国的原因吗?第二步:讲解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和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

例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他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和文化改革,包括废除封建制度,统一法律和度量衡,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等。

他还修筑了万里长城,使得中国免受外族侵略。

第三步:讲解秦朝的政治和文化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和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秦朝的政治和文化。

例如:秦朝的文化特点是强调礼仪和教化,还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以消除异见和推行秦规。

第四步:总结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来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例如:你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意义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你认为中国历史上有哪些重要的皇帝?篇二:教案主题:秦统一中国教学目标:1. 理解中国统一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 掌握秦统一中国的相关知识。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国统一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 秦始皇和秦朝的政治制度。

3. 秦始皇的陵墓和兵马俑。

4. 秦统一中国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中国的历史发展,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统一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初中七年级上册 《秦统一中国》教案精选范文5篇

初中七年级上册 《秦统一中国》教案精选范文5篇

初中七年级上册《秦统一中国》教案精选范文5篇“教师”就应是个具有高超的德行持重明达和善的人,同时又要具有能够经常庄重安适和蔼地和学生交谈本领。

初中七年级上册《秦统一中国》教案精选范文一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秦朝的统一,了解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了解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对巩固国家统一的作用。

探讨秦统一的历史意义,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识读历史地图。

2、过程与方法识读《秦朝形势图》《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研读文字材料、《统一文字》《统一货币》图片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巩固统一的措施;秦灭六国的背景。

难点: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讲授法学生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二导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公元前246年,13岁的秦王嬴政登基称王。

公元前230年,秦王发兵灭韩,拉开了10年统一战争的序幕。

秦王嬴政二十六年,灭齐,至此天下尽归于秦。

秦王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庞大帝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天下万民只有一个领袖。

秦始皇那么,历史上的秦始皇有什么历史功绩呢?我们该如何评价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秦统一中国》。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一、秦灭六国条件:1、商鞅变法后,实力超过六国。

2、嬴政即位后,招募人才,听取建议,谋划统一。

时间: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

秦朝建立:公元前221年,嬴政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秦的统一(秦朝建立)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战争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目的: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最高统治者: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中央机构:皇帝之下,设有丞相(掌管行政)、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理监察事务),最后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2023-2024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第九课:秦统一中国

2023-2024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第九课:秦统一中国

单元分析第三个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侧重于秦汉统一国家建立与巩固的历史。

如《秦统一中国》,用谈话法来指导学生复习前面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为秦实现统一全国打下基础。

分析并归纳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并启发学生分析讨论每一措施的利弊,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秦在巩固政权的同时形成了暴政,为秦末农民起义做铺垫。

指导学生如何根据史实评价历史人物。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重点掌握秦始皇、汉武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作出的贡献。

同时,掌握秦汉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

教学设计方案尉总领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大臣二:皇帝,地方上应该如何处理?现在诸侯刚刚消灭,特别是燕楚齐三国离咸阳很远,不在那里封几个王不行,请皇上把几位皇子分封到那里。

李斯:周武王建立周朝的时候封了不少诸侯,到了后来,像冤家一样,互相残杀,周天子也没法禁止。

可见分封的办法不好,不如在全国设立郡县。

秦始皇:正和朕意,从此废除分封,设立郡县。

退朝。

2.引导学生认真分析下图,试着解释图片内容,理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含义。

教师点拨,由此图可以看出,从皇帝到地方有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

秦始皇通过郡县制把地方上的权力集中到中央,这就是中央集权;又通过中央的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在把权力集学生分析强化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解、记忆。

全面的评价。

总结及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播放秦统一六国的视频及相关音乐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很长一段时间是一个诸侯林立、纷争四起的世界。

列国之间独立、封闭割据,他们有自己的文字,货币。

后来秦始皇横空出世,他凭借强大的国家实力,驱动万乘战车,统帅千万兵,马踏平了列国间的关隘,构筑起统一的长城。

他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统一。

他不仅是地域的统一,而且是文化和精神上的统一。

从此以后,虽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统一成为中华大地上的主色调,而分裂、战争仅仅是历史上简短的小插曲。

作业布置:历史练习册相关知识板书设计:学生听讲、品味对本课进行升华。

秦朝统一中国教案

秦朝统一中国教案

秦朝统一中国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理解秦朝统一中国的重要意义;2. 掌握秦始皇一系列的统一措施;3. 分析秦朝统一中国的原因与影响。

二、教学重点1. 秦朝统一中国的重要意义;2. 秦始皇一系列的统一措施。

三、教学难点1. 秦朝统一中国的原因与影响。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教学素材:秦朝的历史资料、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5分钟)1. 引入话题: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帝王,他以怎样的方式统一了中国呢?2.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秦朝统一中国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2:知识讲授(40分钟)1. 秦朝统一中国的意义:a. 秦朝统一中国,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封建社会;b. 统一政权的产生打破了战国时期长时间的动荡不安,为中国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c. 秦朝的统一措施对后来的历代王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秦始皇一系列的统一措施:a. 征服六国:利用军事手段,逐渐击败战国六国,实现统一;b. 推行中央集权制度:设立郡县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 统一文字和度量衡:通过推行小篆、统一货币和度量衡标准,加强统治者的权威;d. 建设国家基础设施:修筑连接北方和南方的防线,修建灵渠等水利工程,加强国家的疆域防御力和经济交通能力。

Step 3:讨论与分析(30分钟)1. 分组讨论秦朝统一中国的原因,每组挑选一名代表进行陈述;2. 全班讨论秦朝统一中国的影响,并由学生自行总结。

Step 4:拓展延伸(15分钟)通过分析秦朝统一中国的原因和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其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和启示。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秦朝统一中国的重要意义,掌握了秦始皇一系列的统一措施,并分析了秦朝统一中国的原因与影响。

七、作业布置请同学们回家后,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撰写一篇关于秦朝统一中国的作文,内容包括秦朝统一的意义、秦始皇的统一措施以及该事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秦统一中国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秦灭六国及其意义。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建立专制集权统治和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焚书坑儒。

修筑万里长城。

开凿灵渠。

秦的疆域。

二、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思考“秦始皇的政策措施中,有哪些对后世有深远影响?”以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

秦的统一以及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我国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教学要点
一、秦灭六国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秦灭六国和秦统一的历史意义
2.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1.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2.焚书坑儒
三、修建长城和开发边疆
1.秦长城的修建
2.越族地区的开发
3.秦的疆域一、本课重点:秦灭六国和巩固统一的措施。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课难点:专制集权统治的概念和作用。

二、学生在小学历史课或社会课上对秦灭六国和秦始皇的史事已有所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启发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较多的活动。

三、导入新课:提问“我国从什么时候开始进入封建社会?”“战国七雄是哪七个诸侯国?”建议在事先画好的《战国形势》板图上填上七国的名字。

然后说明,战国时期,战国七雄割据称雄,不断兼并,这种状态直到秦灭六国,才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开创了历史的新局面。

那么,战国七雄中为什么是秦灭了东方六国呢?启发学生回顾商鞅变法的意义后,教师指出,由于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奴隶制废除了,封建经济和军事力量增强了,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奠定了后来秦灭六国的基础。

四、“秦灭六国”的内容要注意讲清两点:一是秦灭六国的过程,另一是秦灭六国的意义。

关于秦灭六国的过程,首先要指明秦的统一是经过商鞅变法以后一百多年的兼并战争,不断蚕食东方邻国的土地才完成的。

其次,要讲长平之战以后,秦国统一之势已成,东方六国再也不能抵挡秦的进攻了。

最后,要讲明秦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的十年间,发动了大规模的统一战争,灭了六国,完成了统一。

这样,就能使学生对“秦灭六国”的过程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

公元前230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的具体过程不可能详细讲,但要交待清楚灭六国的先后次序。

可以利用导入新课时已经填上了战国七雄名字的板图,边讲边擦,灭一国,擦去一国的名字,直至六国都已擦去,图上只剩下了“秦”一个国名。

并要求学生记忆公元前221年这个年代。

要告诉学生公元前221年是一个很重要的年代。

这一年,秦尽灭六国,实现了统一;这一年,秦国的历史结束了,统一的秦朝的历史开始了。

教师可以把板图上原来的“秦”国名擦掉,改用红笔在板图中央写上一个大的“秦”字,旁边注上“公元前221年”。

“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一大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第一,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

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在有的时期呈现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第二,使人民获得了较为安定的生活和生产的环境,秦的统一,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五、“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一目与前面“秦灭六国”之间可以这样衔接:秦始皇在历史上的功绩不仅仅是称帝前灭了六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而且还在于他在完成统一之后,又为巩固统一制订和推行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措施。

专制集权统治的建立
便是其中最主要的措施之一。

讲这一内容时,让学生看秦始皇像及其小字,并要求学生记忆掌握。

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②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掌全国政事,他们都由皇帝任命;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郡的长官郡守,县的长官县令都由皇帝任免,他们在地方上直接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使西周的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被郡县制所代替,大大地减弱了地方对中央的独立性。

秦始皇通过这一整套专制集权制度,把全国一切大权控制到了皇帝手中。

这种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它一方面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

教师要提醒学生,嬴政在称皇帝以前的身分是“秦王”,在统一六国、称皇帝以后应改称“秦始皇”。

插图《秦始皇》应要求学生记忆、掌握。

六、“巩固统一的措施”一目要说明这是秦始皇巩固统一、加强专制在文化、经济方面的重大措施。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本插图、挂图、模型或实物,用谈话法进行教学。

关于“焚书坑儒”的教学,可先由教师说明焚书坑儒是焚书和坑儒两个历史事件的合称;在学生通过听讲或阅读课文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以后,教师提问:“秦始皇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后果怎样?”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最后归纳小结:秦始皇的目的是想通过这种做法来反对效法古代的治理方法和反对以古讽今,但他采用的手段极其粗暴野蛮以维护他那至高无上的权威。

其结果是摧残了文化,钳制了人们思想,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莫大损失,应予以批判。

七、“修建长城和开发边疆”一目,要注意区分少数民族匈奴和越族,前者在秦疆域以外,当时已是一个强大的政权,到秦汉之际,匈奴与中原王朝形成了对峙的局面;而越族则在秦派兵进入以后,已是秦疆域以内的一个少数民族。

讲匈奴时,指导学生看彩图《匈奴鹰形金冠饰》,以加深对匈奴人的印象,但不作要求。

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它显示着我国古代文化的辉煌成就,以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秦朝疆域的四至,除了引导学生看书,看地图(要求记忆掌握),还可画一简单的示意图,以帮助记忆。

关于灵渠的开凿,要求学生掌握它在交通上的重要性。

灵渠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如果时间允许,也可适当补充资料说明开凿灵渠的高超艺术,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八、最后,可以结合课本上秦始皇的画像、文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以及课前提示作小结,充分肯定秦始皇在历史上的功绩,充分肯定秦统一局面的深远影响。

指出:秦始皇顺应历史的潮流,人民的愿望,完成了统一,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他在历史上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课本上的秦始皇画像是根据历史博物馆的陈列图绘制的,它画出了秦始皇千古一帝的风貌和神韵。

画像上的秦始皇目光炯炯,虎视眈眈,一手指前方的威严而又傲慢的神态,流露出了当年威征六国、一统天下的勃勃雄心;他头戴冕旒(miǎnliú。

冕是古代帝王所戴的礼帽,旒是礼帽前后垂挂的玉串),身穿龙袍,腰佩宝剑,这身打扮显示了他那唯我独尊、君临天下的帝王身分。

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颂扬秦始皇的诗句,正好是对这幅画像的生动写照,诗句不作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