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2014—2021学年度高中历史(岳麓版)导学案 必修一 第8课 英国制度的创新

第 8 课英国的制度创新导学案

编制:万宝奎审核:万宝奎审批:编号:2022LS08

【课标要求】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学习目标】把握“光荣革命”的基本史实。⑵《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基本史实。⑶理解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和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作用

【学习重点】英国的《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英国的议会改革

【学习难点】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自主学习】

一、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背景(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

1、民主的渊源

13世纪的斗争——《大宪章》和议会雏形

意义:以法律形式王权,渐渐形成的制度。

2、民主的前提

17世纪的革命——

资产阶级和的新贵族日益强大,在议会中捍卫自己的权利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8年议会邀请荷兰执政继承王位,这是一场不流血的争辩,史称“”。

二、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

1、民主制的初步确立:——《权利法案》的颁布

(1)时间:

(2)特点:

(3)意义:

2、民主的进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4)过程:

A.17世纪:国王成为“”的国家元首,内阁担当行政职责

B.18世纪:成为第一任内阁首相,主持内阁会议

C.19世纪:随着的扩大和的进展,议会选举变成的权力角逐,大选中

上台组阁,内阁对议会负责。

(5)特点: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负责,并与首相,假如议会通过了,内阁就要下台,或者,重新进行选举。

3、民主的完善:

随着深化进展,快速壮大,1832年,通过,取得更多席位,确保了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进展。

三、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基础:

(2)核心:

(3)

国家元首:

议会:

内阁首相:

【体系构建】

《大宪章》《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渐渐完善

(历史传统)(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有限王权虚位王权内阁掌权

【基础提纲】

背景:议会民主传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的“光荣革命”,议会取得成功;

确立确立标志:1689《权利法案》的颁布

内容:确立议会主权,国王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

意义:标志君主立宪制确立,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从人治转向法治;促长期稳定进展。

1、内阁由来及形成:乔治一世时,国王渐渐退出内阁,内阁担当行政,内阁制形成。

2、首相的消灭:罗伯特•沃波尔成为内阁第一任首相。

3、多数党组阁: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内阁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4、议会与内阁关系:议会多数党上台组阁;内阁对议会负责;

完善—1832--级取得更多席位,确保了资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经济进展。

【延长拓展】

君主立宪制特点:核心;国王;议会;内阁;首相;基础;

一、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原则(特点)

(1)内阁对议会负责,不对国王负责;

(2)由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首相和内阁从议会多数党中选出;

(3)内阁掌行政权,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4)假如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二、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英国君主立宪制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

2.英国国王是国家元首,平常仅扮演仪式性的角色,首相是实际上的国家最高行政首长。

3.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4.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当,拥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达标训练】

1.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头被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主要指()

A.光荣革命的成功

B.《权利法案》的颁布

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D.进行议会改革

2.下列关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下院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B.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内阁首相

C.上院成为国家权力中心D.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3.假设英国议会由于政府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处理不当而对政府提出了不信任案,内阁的选择是()

学案

装订线

进展:责

任内阁制

的形成

英国的

制度创

连续性

渐进性

创新性

A.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除首相的职务

B.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

C.要么宣布解散议会,要么宣布解除首相的职务

D.要么下台,要么宣布由国王裁决

4. 2008年金融风暴横扫全球,英国政府提出一系列救市法案,假如这些法案在下院不能通过,当时的布朗首相可以()

①要求投反对票的议员退出议会②率全体内阁成员辞职

③呈请女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④呈请女王做出最终裁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5. 2007年6月12 日中国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外交官——新任驻英大使傅莹到英国赴任。请问她所携带的国书应当递交英国的()

A.首相 B.内阁 C.外交大臣 D.女王陛下

6.英国《权利法案》是对《大宪章》的继承与创新。其“创新”主要体现在()

A.限制国王的权力 B.确立君主立宪制

C.形成了两党制度 D.确立责任内阁制

7.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责任内阁运行的基本原则有

①内阁由下院多数党组成②内阁实行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③内阁必需得到议会的信任否则就要辞职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④内阁名义上对议会负责,实际上对国王负责,由国王任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8.魏源在《海国图志·大西洋英吉利国》中介绍“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材料中的“巴厘满”是该国某一机构的音译词。这一机构是( ) A.内阁 B.议会 C.首相 D.最高法院

9.中新网报道,日本福岛大地震后,英国女王闻讯格外震惊,特殊向日本天皇表达哀悼。英国政府随即召开紧急会议,打算向日本供应人道救济。对此,下列说法精确的一项()A.英国女王今日仍可左右政府行为 B.英国女王履行了国家元首的职责

C.英国政府是英国国家的实际决策机构 D.英国女王的哀悼只是个人行为,与国家无关

10.史学家评论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时说:“英国比欧洲任何国家或许更接近于革命。”由于A.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气强大B.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席位

C.国王的权力受到法律限制D.工人阶级获得了普选权

11、阅读材料

政治制度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进展的客观现实,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阅读下列图片:

(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中心集权制度的进展呈现的主要特点。(6分)

材料二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或许是我心目中最完善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把握“把握者”的方法。……这或许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善的例子……。——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2)材料二中所指的“一种完善的政治设计”是什么?这种政治设计又是如何通过自我完善而使英国“走向长治久安”的?(5分)

第 8 课英国的制度创新导学案参考答案

1-5: BCBDD 6-10:BBBBB

(1)皇权至高无上;中心对地方进行直接管理;中心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减弱;中心集权制度不断完善。(6分,答出三点,言之成理即可。)

(2)政治设计:君主立宪政体。(1分)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形成责任内阁制和政党政治;进行议会改革。(4分,答出任何两点,言之成理即可。)

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高考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汉文帝除肉刑诏,所引用的就是《尚书》说。汉武帝亦使吕步舒(董仲舒的弟子),治淮南狱。”这反映了汉代 A. 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 B. 确立了司法审判独立性 C. 儒学成为唯一司法依据 D. 孝治天下儒家独尊观念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除肉刑和吕步舒(董仲舒的弟子)治淮南狱,都反映了儒家“仁”、“德”的思想的影响,故A选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司法审判独立性的问题,故B 选项错误;儒学成为唯一司法依据,错在“唯一”,故C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孝治天下的思想,故D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方法是提取关键词“除肉刑”、“《尚书》”、“董仲舒的弟子”等,正确理解这些词反映的思想特点,即儒家思想的影响,而“除肉刑”、“治淮南狱”都属于司法方面,据此即可大胆判断。 2.唐代有很多描绘商人生活的诗篇,如元稹的《估客乐》和刘禹锡的《贾客词》等,大多极力渲染商人和农民的苦乐之别。而到了宋代,文学作品更多宣传的是商人和儒生的苦乐之别。由此可见,宋代 A. 社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 B. 财富多寡决定人的社会地位 C. 儒学的义利观遭到颠覆 D. 政府政策变化提升商人地位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唐代极力渲染商人的苦、农民的乐;而宋代宣传商人的乐、文人的苦,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商人地位提高,商人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大大改观反映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A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是财富多寡决定人的社会地位,排除B。题干没有涉及儒学的义利观遭到颠覆,排除C。题干没有涉及政府对商业政策的变化,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A。 3.南宋临安,每当夜幕降临,从清河坊至众安桥大街以及两侧坊巷的所有商店开始活跃起来,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2014—2021学年度高中历史(岳麓版)导学案 必修一 第8课 英国制度的创新

第 8 课英国的制度创新导学案 编制:万宝奎审核:万宝奎审批:编号:2022LS08 【课标要求】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学习目标】把握“光荣革命”的基本史实。⑵《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基本史实。⑶理解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和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作用 【学习重点】英国的《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英国的议会改革 【学习难点】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自主学习】 一、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背景(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 1、民主的渊源 13世纪的斗争——《大宪章》和议会雏形 意义:以法律形式王权,渐渐形成的制度。 2、民主的前提 17世纪的革命—— 资产阶级和的新贵族日益强大,在议会中捍卫自己的权利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8年议会邀请荷兰执政继承王位,这是一场不流血的争辩,史称“”。 二、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 1、民主制的初步确立:——《权利法案》的颁布 (1)时间: (2)特点: (3)意义: 2、民主的进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4)过程: A.17世纪:国王成为“”的国家元首,内阁担当行政职责 B.18世纪:成为第一任内阁首相,主持内阁会议 C.19世纪:随着的扩大和的进展,议会选举变成的权力角逐,大选中 上台组阁,内阁对议会负责。 (5)特点: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负责,并与首相,假如议会通过了,内阁就要下台,或者,重新进行选举。 3、民主的完善: 随着深化进展,快速壮大,1832年,通过,取得更多席位,确保了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进展。 三、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基础: (2)核心: (3) 国家元首: 议会: 内阁首相: 【体系构建】 《大宪章》《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渐渐完善 (历史传统)(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有限王权虚位王权内阁掌权 【基础提纲】 背景:议会民主传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的“光荣革命”,议会取得成功; 确立确立标志:1689《权利法案》的颁布 内容:确立议会主权,国王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 意义:标志君主立宪制确立,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从人治转向法治;促长期稳定进展。 1、内阁由来及形成:乔治一世时,国王渐渐退出内阁,内阁担当行政,内阁制形成。 2、首相的消灭:罗伯特•沃波尔成为内阁第一任首相。 3、多数党组阁: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内阁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4、议会与内阁关系:议会多数党上台组阁;内阁对议会负责; 完善—1832--级取得更多席位,确保了资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经济进展。 【延长拓展】 君主立宪制特点:核心;国王;议会;内阁;首相;基础; 一、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原则(特点) (1)内阁对议会负责,不对国王负责; (2)由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首相和内阁从议会多数党中选出; (3)内阁掌行政权,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4)假如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二、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英国君主立宪制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 2.英国国王是国家元首,平常仅扮演仪式性的角色,首相是实际上的国家最高行政首长。 3.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4.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当,拥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达标训练】 1.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头被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主要指() A.光荣革命的成功 B.《权利法案》的颁布 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D.进行议会改革 2.下列关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下院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B.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内阁首相 C.上院成为国家权力中心D.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3.假设英国议会由于政府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处理不当而对政府提出了不信任案,内阁的选择是() 学案 装订线 进展:责 任内阁制 的形成 英 国 君 主 立 宪 制 英国的 制度创 新 连续性 渐进性 创新性

山东省宁阳四中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课辛亥革命导学案岳麓版必修1

第15课辛亥革命导学案 【课标要求】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意义。 【课标解读】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要识记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临时约法》的内容与性质、结果等史实。理解和把握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并对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进行客观评价,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一座光辉里程碑,它既是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它终结了帝制,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基础知识整合】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 (1)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2)清政府试图通过来挽救其统治危机。 (3)革命党人的准备 ①组织方面 ɑ.孙中山等革命党人成立等革命团体。 b.1905年,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在东京成立。 ②思想方面:革命派与展开思想论战,宣传了革命思想。 ③军事方面:革命党人发动了等一系列武装起义。 二、辛亥革命的爆发—武昌首义 (1)时间:1911年10月10日。 (2)经过:革命党人、金兆龙率先发难,经过一夜激战,革命军占领武昌。 (3)结果:成立了,推举黎元洪为都督;宣布“五族共和”,定国号为“ ”。 (4)影响: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清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三、辛亥革命的高潮 (1)中华民国建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为国旗。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时间:年3月颁布。 ②内容: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及国民的基本权利;规定和三权分立的国家组织原则。 ③性质: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④意义: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四、辛亥革命的结局: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原因 ①同盟会涣散,成分复杂,把推翻帝制希望寄托在身上。 ②立宪派害怕革命和旧官僚。 ③掌握清朝军政大权。 (2)标志:1912年3月,袁世凯在就任临时大总统。 五、辛亥革命的意义 (1)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革命。 (2)推翻了中国2 000多年来的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主题设计

《中华民族的奋起》主题单元设计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活动一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图文材料。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五四运动前的中国社会状况,然后推荐代表发言。 (分析促使五四运动爆发的主要因素,学会处理材料信息,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研究方法。) 活动二五四运动的经过 教师创设情境,布置任务。 假如你是当时五四运动的组织者,你会设计怎样的活动方案? (提示:从活动主题、活动目的、活动方式、活动步骤等方面进行设计) 学生按照要求,组内讨论,然后展开小组交流。 活动三五四运动的结果 小组讨论,完成表格《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 活动四五四运动的意义 教师展示材料,思考:什么是五四精神?五四精神中又呈现着怎样的关系? 学生解读材料信息,阅读教材,概括五四精神。 活动五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关系 引导学生整合本专题内容,思考从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不同结果中,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认识? 教师总结,得出结论,达到情感升华。 太平天国运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辛亥革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由于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胜利。 五四运动:无产阶级是中国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只有无产阶级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活动六新时期应该怎样传承五四精神 (作为研究性学习,第二课时进一步拓展) 教师布置任务,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搜集资料。同时搜索关键词,诸如大学生志愿者、汶川地震青年人捐款、老年人跌倒“扶”还是“不扶”、小悦悦事件、胡锦涛在共青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等。 学生按照教师要求利用网络完成资料搜集任务,分组探究讨论,反思感悟当前应该怎样传承五四精神,以小论文的形式呈现研究结果。 教学评价评价的学习要素: 1.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革命历程、失败原因及历史意义等基础知识。 2.学会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和评价历史问题的方法。 3.学会设计活动方案,做到可操作性强。 4.积极主动参与小组活动,正确运用网络搜集材料并学会处理材料信息。 5.基本掌握历史小论文的写作格式,观点明确,论证充分。 评价方法: 教师评价,学生结合小组活动评价量规、历史小论文评价量规等进行自评互评,测试。 其它专题……

山东省宁阳四中高中历史(岳麓版) 学案 必修二 第三单元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

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导学案 编制:万宝奎审核:万宝奎审批:编号:2021LS16 【课标要求】 以其次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学习目标】 1.以其次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具体把握战后资本主义调整的基本内容、缘由及对战后资本主义进展的影响。 3.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进展模式,以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 【学习重点】:国家大力干预经济;福利国家的消灭 【学习难点】资本主义调整的缘由和结果。 【自主学习】 一、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1.背景: 二战后,发达国家吸取20世纪30年月大危机的的教训,放弃了的传统,接受凯恩斯主义,实行了利用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的政策。 2.措施: ①实行,建立国营企业;②制定,指导经济进展; ③实行、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整社会生产。 3.特点:在不同的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重点有所不同。 4.影响:肯定程度上避开了私人资本主义生产的,保证了生产的。但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 二、人民资本主义 1.背景:随着生产力的进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 2.表现:股票不再只为拥有,呈现的趋势。 3.影响:起到了缓和和的作用,反映了的趋向。但企业的打算权仍把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 三、经营者革命 1.背景:企业生产的增加和生产过程的日益简单,要求企业经营者具有很高的才能和学问。 2.表现:退出了经营第一线,而由特地的管理人员和从事经营。 3.影响:提高了企业的水平,经营管理人员不断增加并成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1.前提:生产力的提高 2. 内容: ①社会福利资金的组成:由、和三部分组成。 ②福利种类:主要包括、、和等。 3. 特点: ①有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②掩盖面广,受惠多。 4.实质:福利制度是由进行国民收入再安排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安排领域的趋势。 5.作用:保障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缓和了,扩大了。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的工作乐观性。 五、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影响 20世纪到年月,发达国家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避开了象1929—1933年那样大的世界经济危机的消灭。 年,发达国家消灭“”现象,被迫调整政策,削减,出售,削减,凯恩斯主义也失去了在经济学中的主流地位。 【重难点阐释】 1.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大力干预的缘由、方式、实质、影响。 (1)缘由:①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进展的必定结果。垄断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冲突,造成一系列危机,迫使私人垄断资本需要国家进行干预和调整。②二战后,发达国家吸取20世纪30年月大危机的惨痛教训;③接受凯恩斯主义,利用国家权力对经济大力干预;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等。⑤对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吸取、借鉴。(2)方式: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②制定经济方案,指导经济进展。避开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保证经济运行的有序状态。发达国家的经济方案是指导性的,侧重对经济进展的规划和引导。③财政政策调整。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选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整社会生产,也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 (3)实质:国家干预经济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展过程中,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自我完善和进展。 (4)影响:①用国家力气调整经济,肯定程度上避开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②但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财政赤字增长过快,债务负担沉重。 2.归纳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主要表现 ①在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方面,不再是完全放任的自由市场经济,将市场调整和政府调整结合起来。政府主要利用财政、金融等经济手段调整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趋于缓和。 ②在生产力进展、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社会财宝巨大增长的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充分的物质条件改善各个阶层的关系。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普遍的、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干预对社会财宝的安排。 ③产业结构方面,高科技产业部门进展快速。三大产业的比例有了变化,工农业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降低,而金融、商业和服务等部门的比重不断提高。 3.不同经济体制之间的比较 ⑴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战后现代资本主义的相同点 ①全部制方面:都是“混合经济”,私有经济、国有经济并存; ②管理方式:市场和方案(行政干预)手段都有; ③安排方式:个人所得和福利安排等同在。 ⑵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战后现代资本主义的区分 ①根本目的:前者是向社会主义过渡、进展社会主义;后者是进展完善资本主义; ②前提:前者是坚持公有制和社会主义原则;后者是坚持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市场竞争制度; ③全部制:前者是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后者是私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④管理方式:前者以方案和干预为主、以市场为辅;后者以市场为主、以方案为辅; ⑤结果:前者恢复经济、巩固苏维埃工农联盟、是有利于苏联向社会主义过渡;后者进展了经济、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⑶启发与生疏: ①社会主义体制和资本主义体制都是实现现代化的途径;②方案和市场都是进展经济的手段;方案不等于 学案装订线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导学案-精选学习文档

第4课宋明理学 【课程标准】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学习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基本内容。 【学习难点】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历史地位。【预习与探究】 一、儒学的危机 1、背景 以来,社会动荡不安,、迅速传播,儒学发展出现了危机。 2、影响 儒、佛、道三家在彼此反复辩驳中互相吸纳与渗透,到唐宋时期,调和之风尤其兴盛。“”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3、儒家学者的探索和思考 儒家学者为了重兴儒学,吸收和融合、思想,使儒学体系得到丰富和更新。 二、程朱理学 1、概念 到宋代逐渐确立了一套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体系,被称为“”。 2、代表 程颢、程颐和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分的观念抽象化为天地万物始源的“理”,建立起理学体系。 3、主张 (1)“”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的。体现在人身上就是。 (2)求“理”的方法:“”。 4、实质:客观唯心主义 5、统治地位的确立 南宋以后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元朝将《》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明初确定了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思维拓展】想一想:程朱理学被官学化的原因是什么? 三、陆王心学 1、南宋陆九渊的心学理论 (1)提出“”,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他的思想被称为“”。(2)提出“”以求理的方法,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 2、明中期王守仁的心学理论 (1)背景:明朝中期,程朱理学逐渐失去寻求圣贤学问的精神。王守仁主张以心学来更新理学。 (2)思想核心:“”。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山东宁阳四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岳麓版历史必修三导学案 第14课 理性之光 含答案

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起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14课理性之光导学案 【考试大纲】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人的启蒙思想;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 【课标要求】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述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课标解读】在启蒙运动中,启蒙思想家分别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主张:孟德斯鸠批判封建制度和教会,反对君主独裁统治;管理社会用法治而非人治,否定君权至上;主张三权分立;提倡资产阶级的自由与平等。伏尔泰极端仇视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主张自由平等,批判封建专制统治,取消封建特权;主张开明的君主制。卢梭的思想精华是人民主权思想,反对君权神授说;认为人是生而平等的;提出社会契约论;认为社会的不平等起源于财产的不平等,但并不主张废除私有制;康德则提出了“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的观点和尊重他人的原则.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把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发展到理性主义的高度,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 【基础知识整合】 一、启蒙运动的兴起 1.兴起背景:①根本原因:的不断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反对与的斗争深入展开.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②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人们思想解放。 ③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 2.启蒙运动的含义及观点:启迪和开导人们的意识。用理性来判断一切事物。敬畏、。把批判锋芒

直指及其 3、性质: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4、启蒙运动兴起和发展的过程 (1)兴起:17世纪发源于资本主义发达的英国. (2)高潮:18世纪中叶,法国,出现孟德斯鸠、、卢梭等代表人物。 (3)扩展:德国,代表人物。 二、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1、孟德斯鸠:代表作:《》,提出了著名的学说。这个学说后来成为资产阶级基本原则. 2、伏尔泰:猛烈抨击的黑暗统治和的腐败,更热情的歌颂理性,倡导、和。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 3、卢梭:阐述“"的学说,提出“”的口号。主张创立民主共和国。代表作. 4、康德:对理性做了更彻底的探讨,提出“"。换句话说,应当以人为本,人的一切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福祉.他的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代表作是。 三、启蒙运动的意义 1、是欧洲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 2、启蒙思想家阐释的、、、、和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8课《张居正改革》导学案(无答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8课《张居正改革》导学案(无答案)

第8课《张居正改革》导学案 西安市第五十三中学历史组刘文洁 课标分析: 本课位于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8课《张居正改革》,属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后期的重大改革,具有新的时代特点。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包括五个部分:“时代的呼唤”;“整顿吏治”;“实施边防新政”;“清丈田地,推行一条鞭法”;“身后毁誉”等。可分为三大块:一、改革的背景——时代的呼唤;二、改革的内容:包括政治“整顿吏治”、边防“实施边防新政”;经济“清丈田地,推行一条鞭法”等;三、改革的评价“身后毁誉”。 学情分析: 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中,学生对张居正改革相对了解较少,因此课前应引导学生加强预习,获取更多课程资源。并结合必修一、必修二明朝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从张居正所处的历史背景去认识张居正改革的必要性,分析张居正改革的内容,客观全面评价张居正改革。 教学目标 双基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我国明朝中后期张居正改革的背景、改革的主要内容、改革的结果及评价。 能力目标: 理解张居正改革的主要措施与明朝中后期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到进行社会变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培养学生结合史实全面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张居正为报效国家,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抱负,不畏艰难、不屈不挠、勇于创新和开拓的精神,使学生认识到:要为国为民做大事,不仅要有才学,更要有胆识,有行动,有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张居正改革“一条鞭法”的内容、意义;张居正改革的评价。 教法:启发引导法、分析归纳法、讨论法、比较法 学法:分析归纳、比较、小组合作探究

山东省宁阳四中高中历史(岳麓版) 学案 必修二 第二单元 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

第7课新航路的开拓导学案 编制:万宝奎审核:万宝奎审批:编号:2021LS07 【课标要求】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拓新航路的史实,生疏地理大发觉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学习目标】 1.熟记新航路开拓 缘由和客观条件、 探寻新航路的过 程;影响。 2. 阅读材料猎取有效 信息的力量。 【学习重点】新航路开拓的缘由、条件及影响。 【学习难点】生疏新航路开拓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自主学习】 一、“东方的诱惑”(新航路开拓的历史背景) 1.缘由: ⑴.经济根源:欧洲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进展(根本缘由) ⑵.社会根源:欧洲人对东方__ __的追求 ⑶.宗教动力;基督教会为了__ __ ,号召进行圣战和扩张 2.条件 ⑴.客观条件:欧洲人造船和______取得巨大的进步,具备了远洋航海的条件 ⑵.政治保证:欧洲君主强化__ __,乐观扩张。西班牙和____ ___支持海上探险 二、海上探险活动的活跃(新航路开拓的过程) 结合课本地图填写下列表格 航海家支持国时间方向主要贡献 迪亚士1487年向东航行到非洲最南端——“___” 达·伽马葡萄牙1497~1498年从葡萄牙动身,绕非洲到_____ , 开创东西方之间最短航路 哥伦布1492年(1)驶过大西洋,到达 (2)又进行三次西航 西班牙1519~1522年向西完成人类历史上的首次环球航行 三、新航路与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新航路开拓的历史影响) (1)、对欧洲 海外市场扩大,资本积累加快,西欧开头崛起; 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___ 到 _沿岸 (2)对美洲:美洲传统社会遭到_________。但美洲__ _和___ 为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做出了重要贡献。 (3)对非洲:非洲成为欧洲人__ _________ 的场所,罪恶的黑奴贸易开头。 (4)对亚洲(最初):欧洲殖民者最初在亚洲侵占一些大陆沿岸据点和岛屿,也刺激了亚洲经济的进展。(5)对全球:全球渐渐形成了以___ _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__ _,开头走向_ ___ 。 【重难点阐释】多种史观生疏新航路开拓和殖民扩张 史观新航路开拓和殖民扩张影响 革命 史观 新航路开拓后,西欧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与掠夺之路,给亚非拉地区的人 们带来深重的灾难;亚非拉地区的人们抵制其殖民扩张与掠夺具有正义性全球 史观 新航路开拓后,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促使世界各大洲的联系加 强;殖民扩张促使世界渐渐连成一个整体,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头形成与扩展文明 史观 伴随新航路开拓与殖民扩张,世界各地的文明相互碰撞与交融,人类文明沟通 融合,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展 【课堂达标训练】 1.下列关于新航路开拓的经济根源的解释,最完整的是() A.自然经济瓦解—商品经济进展—追求黄金的美梦 B.商品经济的进展—资本主义萌芽—货币需求的增加 C.商业危机—东西通商要道的断绝—商品价格猛涨 D.黄金梦—航海技术进步—资本主义萌芽 2.最早开拓新航路的迪亚士曾经说过,他航行的目的是“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这句话表明迪亚士开拓新航路的目的之一是() A.掠夺黄金B.加强中心集权 C.向落后地区传播先进生产方式D.传播天主教 3.下列文物为新航路开拓制造了条件,表现在() A.地理学问的进步B.造船技术的进步 C.航海技术的进步D.天文学问的进步 4.2010年1月12日,海地首都太子港一带发生7.0级地震,500多年前,这里开头被称为伊斯帕尼奥拉岛,意即“西班牙的岛”。对此命名由来的表述解释正确的是() A.纪念西班牙籍航海家的地理大发觉B.当地人使用的语言属于西班牙语系 C.哥伦布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出航至此D.纪念西班牙占据第一块海外殖民地 5.新航路开拓时期,某船队的勇士归来后得到的礼物中有一件是地球仪,在地球仪上题着这样一句话:“你首先拥抱了我!”这支船队的领导者是() 6.明中期到明末的百年间,由欧亚贸易流入中国的白银在7 000到10 000吨左右,约占当时世界白银总产量的1/3。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缘由是() A.新航路的开拓加强了东西方贸易联系B.郑和下西洋带回了大量白银 C.白银成为当时中国的主要流通货币D.明朝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7.马克思认为,新航路的开拓“使已在崩溃的(欧洲)封建社会内的革命因素快速进展”。这主要指新航路的开拓() A.推动了欧洲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的转移B.推动世界市场开头形成 C.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D.为西、葡两国殖民扩张制造了条件 现代化史观西欧国家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进展积累了大量原始资本,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成长和资产阶级的壮大,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到来;客观促进了世界落后地区的政治、经济、思想,成为人类逐步走向近代化的最初起步 社会史观 世界各地商业沟通加强,各种物品沟通、交换,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转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 学案装订线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3节《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导学案岳麓版必修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3节《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导学案岳麓版必修2(I) 【学习目标】 一、基本目标: 通过对古代四大经济区域的描述,认识我国古代经济文明发展的多样性。 二、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四大经济区域的基本内容 难点:认识南方经济的发展是北方南迁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 【知识链接】经济区域的概念 经济区域形成是由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土壤、气候、资源等)和人文环境(包括历史文化传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科学技术等)两大因素决定的,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各具产业特色的地理区域。 【学习内容】 A级基础知识 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1.四大经济区的划分: 司马迁根据经济分布的特点,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山东、山西、江南、龙门碣石以北。 2.四大经济区 (1)山东、山西地区: A.地理概念:山东指河南崤山___以东;山西指河南崤山以西。_山东_是汉代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最重要的粮食产地。 B.特点及地位:在四大经济区中,属于黄河流域的山东、山西地区是传统的农业区,长期居于全国_经济重心_______的地位。 C.原因:地处黄河流域,自然条件优越,开发较早,人烟稠密,因而经济实力强。【探究一】黄河流域为什么长期处于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 学法指要:黄河流域长期处于全国经济中心地位的原因应从政治中心、自然地理条件、生产力发展状况等方面来归纳理解。 思维开放线一是自然条件优越,开发较早,人烟稠密,劳动力相对密集;二是春秋战国以来铁农具和牛耕使用较为普遍;三是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黄河流域和巴蜀地区兴建了一系列的水利工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江南地区 特点:与山东、山西相比,江南经济实力差距较大。南宋以后全国的经济重心 原因:江南物产丰富,但气候炎热潮湿,地势复杂,不利于开发。两汉时,这里大部分地区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 (3)龙门碣石以北地区 地理概念:龙门碣石以北是指山东、山西以北的广大地区。又以长城为界,分为塞内、塞外两部分。 特点:这一地区是传统的畜牧区和半农半牧区。西汉时塞内一度被辟为农业区,但经济实力十分有限。 原因:气候寒冷、土地贫瘠。 3.总体特点:从战国到东汉,全国的经济区域已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

山东省宁阳四中高中历史(岳麓版) 学案 必修二 第二单元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进展导学案 编制:万宝奎审核:万宝奎审批:编号:2021LS11 【课标要求】 1.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进展的主要史实。 2.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进展的主要因素。 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进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习目标】 1、把握自民国建立至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进展的概况及缘由。 2、把握南京国民政府建立至抗日战斗爆发前民族工业进展的概况及缘由。 3、把握抗日战斗期间侵华日军对沦陷区的经济政策、掠夺沦陷区的手段及危害。 4、把握民国时期阻碍民族工业进展的史实。 【学习重点】 1.民国建立至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进展的概况及缘由。 2.把握南京国民政府建立至抗日战斗爆发前民族工业进展的概况及缘由。 【学习难点】民国时期阻碍民族工业进展的史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进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自主学习】 一、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一)、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1、缘由:(结合教材第一目的1----5自然段分析) (1)民国的建立提高了的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的热忱。(2)民国政府实行有利于进展经济的政策, (3)政府提倡使用。 (4)群众性的斗争,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工业的进展。 (5)一战期间,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战斗,各国对华削减,为民族工业的进展供应了契机。 2、表现: 纺织业、面粉业和卷烟业等进展快速,和新兴的化学工业也有肯定程度的进展。 3、影响: (1)思想上: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进展,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2)政治上:推动了无产阶级队伍渐渐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预备了阶级条件。(二)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1927-----1937年)民族工业的显著进展 1、缘由: (1)(2) (3)(4) 2、表现:(见教材) 二、侵华日军对中国民族经济的破坏 1、目的 为了适应侵略需要,日本把沦陷区变成____和_____基地(经济掠夺、以战养战),进行经济掠夺。严峻破坏了中国的________。 2、方针 1940年10月日本通过《国土方案设定纲要》,提出所谓“____________”,其实质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表现(手段): ①把握和掠夺工矿业:主要以“”、“”等方式。 ②垄断金融和贸易 ③物资管制制度:对各类物资实行严格把握,便于日伪政权以方式进行物资 掠夺,极大的限制了中国民族工业的生存空间。 ④掠夺劳动力:掠夺大量,严峻破坏了当地经济的进展 三、民族资本的逆境(三座大山的重压) 1.外国资本的掠夺 一战结束后不久,卷土重来,它们凭借雄厚的实力,利用等方法给中国民族工业的进展造成很大压力。 2.官僚资本的压制 ①官僚资本通过手中的权力,实行“”政策,通过及专卖制度,使民族工业损失巨大。 ②官僚资本还通过方式渗透到民族工业中去,侵蚀民族工业。 【重难点阐释】 1、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进展的因素有哪些? 推动民族工业进展的因素: (1)西方列强的侵略,不断地冲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进展供应了某些条件和可能。 (2)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舞兴办实业。 (3)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忱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的思想,特殊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进展。 (4)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近代民族工业曲折进展的动力和力气的源泉。 阻碍近代民族工业进展的因素; (1)先天不足。与西方资本主义进展相比,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预备。 (2)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进展的主要因素。 (3)后天畸形。由于先天不足,使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气薄弱,因而投资方向和进展主要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而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呈畸形进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4)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进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展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地位: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符合世界历史进展的潮流,始终未能在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 影响: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进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2)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力气的进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供应了社会基础,也导致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预备了阶级条件; (3)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进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供应了社会条件; (4)从进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使之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因此在肯定程度上依靠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进展。 3、关于中国近代工业的几点生疏: 学案装订线

山东宁阳四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岳麓版历史必修三导学案 第6课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含答案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与科技 第6课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导学案 【考试大纲】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课标要求】概述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课标解读】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科技的里程碑,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古代中国在农学、天文历法、数学和医学等四大领域也取得了巨大成就,通过了解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古代中国科技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同时要反思近代落伍的原因。 【基础知识整合】 一、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 名 称 出现改进或应用传播 造纸术西汉时,发明了 。 东汉时, 改进造纸术。 印刷术隋唐时期,我国 发明了雕版印刷 技术。《金刚经》 为最早的雕版印 刷品 北宋时期, 发明了活字 印刷术. ,传 到朝鲜,以后又 从西域传到欧 洲。

【合作探究】以四大发明为例,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二、天文学成就 1.天文学著作:成书于战国时期的,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书中的《石氏星表》测定了120多个恒星的位置,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2.天体测量 三、算经与圆周率 四、古代农书

(1)南北朝时期贾思勰著的是我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总结了长期积累的农业、畜牧业生产经验,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种经营的宝贵思想 (2)元代著的《农书》,重点放在方面,特别重视用机械代替简单工具,用水力代替人力和畜力。(3)明代的徐光启被誉为“”,著有,他系统总结历代经验、吸收最新实践成果,而且充分汲取西方农业科技思想和方法,开展农业科技实验,体现了农书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先进性。 五、古代医学 (1)成书于西汉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该书奠定了的基础; (2)东汉撰写的系统论述了望、闻、问、切四诊疗法,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 名医,精于方药针灸,擅长外科手术,发明了最早的和中国早期的体育保健体操。 (3)明代李时珍著的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全书系统地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体现了生物进化论的思想。 【易混易错】 四大发明在我国古代并没有发挥突破性作用,说明其作用不大。 错误。四大发明在中国古代未能发挥突破性作用是因为缺乏相应的社会环境,任何发明创造只有在它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8课张居正改革导学案岳麓版

第8课张居正改革 温馨提示本课的内容在课程标准中没有明确的要求,对本课的知识只作一般性的要求。本课主要讲述了张居正改革的背景、措施及影响等内容。在学习时,要从明朝中期内外交困的社会现实着手,分析张居正改革的现实性和针对性。要特别引起关注的是一条鞭法的实行,该法适应了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中国赋税制度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我欣赏《张居正》,因为作者选择张居正这样一个“实事求是”,不顾个人成败,决心为了国家,反对特权,打击豪强,坚持制度与法治的人物,来抒写他的真实遭遇和感情…… ——金庸先生评《张居正》 首辅张居正推行的改革,挽狂澜于既倒,一度使积贫积弱的明朝呈中兴之象。但是张居正的鞠躬尽瘁终究没能改变历史的步伐。扼腕叹息之余,我们对这位帝师和内阁首辅的敬意与好奇油然而生。让我们走进历史,走近500年前的张居正,感触其人其事。 知识点1 时代的呼唤 1.改革的时代背景

(1)明朝中期以来,陷入内外交困的危局。主要表现为政治腐败、边防废弛和社会矛盾尖锐。 01嘉靖、隆庆年间,边费庞大,皇室开支膨胀, ①内忧:嘉靖年间,蒙古贵族南下劫掠;□ 官吏侵盗,赋役紊乱,财政严重亏空。政府催征搜刮,阶级矛盾激化,百姓纷纷揭竿而起。 ②外患:东南沿海的□02倭寇猖獗,葡萄牙侵占澳门。 03改革派出现。 (2)地主阶级□ 2.“救时宰相”——张居正 (1)嘉靖二十六年,张居正考中进士。“周行阡陌间”,考察“岁时之丰凶”和农民的疾苦,关注国计民生。 04《陈六事疏》,提出改革方案,未被采纳。 (2)隆庆元年,张居正进入内阁,次年上□ (3)隆庆六年,神宗继位,张居正升任□05内阁首辅,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一场力挽狂澜的变法革新运动。 知识链接 内阁首辅 明清两代的内阁是封建王朝中央政府的最高办事机构,明朝永乐年间,为了方便协助处理政事,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明中叶以后,由于政治腐败,皇帝不亲理政事,故事权下移,由内阁代替皇帝草拟诏命、敕诰,六部尚书凡事须请示内阁大学士,而且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内阁大学士有多人,地位类似前代的宰相。其中一人为首领,称“首辅”。首辅更是位极人臣,一切朝政归其调度,俨然成为实际的宰相。嘉靖时把持朝纲20年的严嵩和万历时主持改革的张居正,都是明后期影响很大的内阁首辅。 知识点2 整顿吏治 1.指导思想 06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入手,进行吏治改革。 首先从“尊主权、□ 2.措施 (1)倡导“□07尊主权”:强调“朝廷尊,而下有法可守”,提出治理天下须“悬法于众”,以法理政。 (2)于万历元年创设颁行□08考成法。 3.影响 (1)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机构都由内阁控制,使张居正控制的内阁成为推行变法的中枢。 (2)提高了办事效率,从而为全面推行各项改革措施铺平了道路。 特别提示 整顿吏治既是改革本身的一项重要内容,又是关系到整个变法革新能否启动并取得成功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高中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1课孔子与老子导学案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1课 孔子与老子 一、预习检测——抓住主干 看谁写的又快又好——写出本课的主干知识(关键词) 二、课程标准——把握主题 了解孔子与老子的思想,认识其思想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三、课堂学习——获知提能 【自主学习】 1.孔子是春秋时期的 、 和 ,是 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 ”和“ ”,其主要内容是“ ”和“ ”。孔子提出“仁”学,要求统治者 ,反对 ;提倡 。 2.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必须遵守“ ”,做到“ ”。 3.孔子追求的“礼”,是 。为了实现“礼”,孔子提出了“ ”的主张,即按照 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的 矫正过来,达到 、 。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 4.孔子提出“ ”,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 ”教化百姓,也不排除在以“ ”治国的同时, 。 5.孔子主张对鬼神 ,把探讨和解决 放在优先位置。 6..孔子的教育思想有: 、 ;学习思想有 、 。 7.老子是 学派的创始人。《 》又称《老子》,一直流传至今。 8.老子讲“ ”抽象化,视为万物的本原。提出“ ”,摈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9.老子哲学中饱含着丰富的 思想。老子倡导政治上“ ”,以“ ”。 【合作探究】 材料一:皇帝上矣,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上帝光明伟大,俯视下界能明察。监督巡查四方,寻求人民的疾苦。)《诗经·大雅·皇矣》 材料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指用草做成狗形,供祭祀用)……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是无所作为的,但却什么都能做到。) 《老子 》 材料三:“敬鬼神而远之”、“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君子畏惧三种东西:上天的命令、身份高的人、圣人的言论。)《论语》 对比以上三种天命观的差异,并分别作出评价。 装 订 线

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岳麓版】(教学设计4)全国一等奖

《新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 苏明清 (福建省仙游金石中学,福建仙游351200) 【关健词】:能力导向新航路的开辟“教、学、考”三位一体 一.教学设计的背景与理念 《新航路的开辟》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七课,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高考考纲的要求是: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如何将课标与考纲,教学与考试融为一体,以构建学生主动乐学、优质高效、提升能力、适应高考和未来发展的有效课堂教学呢?基于2013年全国历史教师教育专业年会“激发广大高中历史教师聚焦历史课堂、钻研历史教学、促进历史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和历史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题要求,结合我校承担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国家级课题《能力导向的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的教学实验,领会学校“先导后学,合作探究”课改精神,探究“教、学、考”三位一体的历史课堂课改背景下撰写此教学设计的。 “教、学、考”三位一体的历史课堂教学,即:将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与学的考评融为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减负增效;直达高考”。具体要求教师必须按《导学案》上课,做到“定目标、快节奏、大容量,讲练结合、当堂训练”,突出“知识当堂消化”的原则,实现当堂达标,完成教学任务;做到“超前断后”(课前有预习、课后无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课外负担,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把校外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 二、教学资源分析 (一)学情分析 我校属于福建省唯一一所二级达标的民办学校,现代教育设备较为齐备,网络环境良好。自2010年秋季开始,我校全面推行课堂教学改革,各科均按自编的“先导后学.合作探究”的《导学案》进行上课,加上我校自初中以来就一直用多媒体上课以及高一学生的思想活跃,兴趣广泛,乐于表现,善于思考,理性思维能力已有较大提高的特点,学生总体对历史“先学后导,合作探究”学习模式与自主能力具有一定的基础。 但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分析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历史知识储备、抽象思维以及认知水平还比较欠缺,需要老师的适时引导、点拨、归纳、总结。 (二)教材分析(对本课内容的教学定位分析;教学内容与结构分析;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