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有企业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合集下载

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建设思考

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建设思考
国有企业监督现状分析
内部监督体系现状
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国有企业内部监督的重要 手段,但目前存在审计范围有限、审 计频率不足、审计结果运用不充分等 问题。
纪检监察
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国有企业内部监督的重要 环节,但目前存在风险意识不强、风 险评估不准确、风险应对措施不力等 问题。
纪检监察是国有企业内部监督的重要 机构,但存在监督力量分散、监督方 式单一、监督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监督效果评估
1 2
评估指标体系
国有企业监督效果评估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 指标体系,包括财务指标、管理指标、风险指标 等。
评估方法
评估方法的选择对于监督效果评估至关重要,可 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估。
3
评估结果运用
评估结果的运用是监督效果评估的关键环节,应 将评估结果作为改进监督工作、优化资源配置的 重要依据。
05
大监督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组织保障
建立专门监督机构
设立独立的监督部门或监督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和 监督各项业务。
明确职责分工
明确各监督主体的职责和分工,避免职能交叉和空白 。
强化组织领导
企业高层领导应高度重视监督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和 协调指挥。
制度保障
完善制度体系
制定和完善监督管理制度,明确监督内容和程 序。
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建设思 考
汇报人: 2023-12-26
目录
• 引言 • 国有企业监督现状分析 • 大监督体系的构建思路 • 大监督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 • 大监督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 大监督体系建设的未来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01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 支柱,但在监督方面存在一些问 题和挑战,如监督机制不健全、 监督力量分散等。

国有企业建立大监督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国有企业建立大监督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国有企业建立大监督体系的实践与思考国有企业作为国家资产的保护者和管理者,其经营状况和运行效率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国有资产的安全。

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体系对国有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结合实践经验,对国有企业建立大监督体系的实践与思考进行探讨。

一、背景国有企业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重要资产,其管理和经营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资产安全。

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监督体系不健全、制约机制不完善等原因,一些国有企业存在着资产流失、管理不善、效益不佳等现象,成为了国家资产的“沉重包袱”。

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体系,成为了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实践经验1. 完善制度,提高透明度在实践中,许多国有企业通过完善公司章程、规范决策程序等方式,提高了内部的透明度,加强了内部监督。

通过对流程和制度的全面审查,国有企业建立了规范的管理流程和财务制度,提高了财务运作的透明度,减少了内部的腐败和违规行为。

2. 强化内部监督,规范决策行为国有企业通过建立监督委员会、内部审计机构等方式,加强了内部的监督力度,规范了决策行为。

通过内部审计和自查自纠,国有企业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管理中的偏差和错误,提高了内部的管理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

3. 强化外部监督,提高透明度国有企业还通过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审计、对外公开财务信息等方式,加强了外部的监督力度,提高了运营透明度。

通过对外接受审计和公开财务信息,国有企业能够避免信息的不对称和外部利益的侵害,提高了企业的社会信誉和形象。

三、思考1. 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监督体系尽管在一些国有企业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整体上,监督体系还存在着不规范、不完善的现象。

要建立一套制度化、规范化的监督体系,需要从制度建设、人员配备、管理流程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

只有通过制度建设和规范流程,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对国有企业的监督和管理。

2. 加强内外部监督的衔接国有企业在加强内部监督的还需要加强外部监督,建立监督的闭环。

国有企业如何建立大监督体系三篇

国有企业如何建立大监督体系三篇

国有企业如何建立大监督体系三篇国有企业如何建立大监督体系一篇构建科学的大监督工作机制,使大监督体系建设成为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环节,必需精确把握大监督工作机制在监督主体、监督职责、制度保障、专项监督及信息共享等五个重点,着力提升监督工作水平。

明确监督主体,形成监督合力。

大监督工作体系建设的监督主体是各应当是专业管理部门,要在发挥纪检监察、审计、法律、工会等监督部门监督作用的同时,更加突出专业职能部门在业务管理领域内的监督主体责任。

通过监督工作专业化、规范化、系统化建设,建立"两个体系'〔即建立各部门监督信息互通的运行体系,建立专业部门对业务领域全面覆盖的管控体系〕。

要充分发挥管理部门专业优势,加强相关业务领域的过程管控和检查考核,强化对职责范围内违规违纪风险的实时全程防范。

形成协同协作、信息互通、互相连接,全方位覆盖的立体化监督网络。

明晰监督职责,确保权责对等。

为强化监督责任,明确监督职责,增添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大监督体系建设应重点围绕规范权力运行、强化业务管控这一核心,制定可量化、具体的监督细则,逐项明确规定责任部门和协作部门的职责,细化完善职能部门业务范围内的监督职责和责任分工,强化其"一岗双责'意识,表达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纪要追究的监督原则,对关键人员、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有效监督,防范权力失控、监督失效、管理失职。

制度保障,加速高效运作。

企业的管理理念是通过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来实现的。

制度不仅是管理的根据,也是监督的标准。

实施有效的企业内部监督,必需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使监督工作有据可依。

大监督体系建设是一项完好的系统工程,要调动每一个管理链上的人员发挥合力、形成合音,建立健全制度是基础。

要在监督工作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根据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建立健全完善高效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体系,以规范性的制度明确大监督体系中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对构建国有企业“大监督”工作格局的探索与思考

对构建国有企业“大监督”工作格局的探索与思考

对构建国有企业“大监督”工作格局的探索与思考近年来,国有企业面临着外部市场竞争和内部管理问题的双重挑战。

为了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和优化经营环境,构建国有企业的“大监督”工作格局非常必要。

国有企业“大监督”工作格局的构建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探索和思考。

应该加强对国有企业的法律监督。

通过完善国有企业的法律法规,确保国有企业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经营活动,防止不法行为的发生。

加强对国有企业的合规监督,确保国有企业的经营行为合法合规。

应该加强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监督。

国有企业作为公有制经济的一部分,其财务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要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的财务监管体系,确保国有企业的财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并及时向上级部门和社会公众公开。

应该加强对国有企业的效益监督。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对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监督和评估,促使国有企业提高经营效益和增加附加值。

要加强对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监督,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确保国有企业的决策和运营符合市场规律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还应该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监督。

作为国有企业,除了追求经济效益外,还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关注社会公益和环境保护。

要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监督,确保国有企业以可持续的方式发展,并为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在构建国有企业“大监督”工作格局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以下几点。

要加强对国有企业管理层的监督。

国有企业的管理层是国有资产的代表,他们的管理水平和能力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的发展和效益。

要加强对国有企业管理层的监督,提高其管理水平和能力。

要加强对国有企业员工的监督。

国有企业的员工是企业的主体,他们的素质水平和工作态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效益和形象。

要加强对国有企业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素质水平和工作态度。

要加强对国有企业的创新和实践监督。

国有企业要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创新的背景下实现转型升级,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和实践创新。

对构建国有企业“大监督”工作格局的探索与思考

对构建国有企业“大监督”工作格局的探索与思考

对构建国有企业“大监督”工作格局的探索与思考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和主体力量,其发展状况和经营情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加强国有企业的监督工作,推动国有企业健康发展,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国有企业“大监督”工作格局,需要不断探索和思考,下面就对此进行探讨。

1.国有企业作为国家资产的重要承载体,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功能。

加大国有企业监督的力度,有助于促进国有企业规范合法经营,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保护国有资产安全。

2.国有企业存在着治理结构复杂、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容易发生违规违纪、滥用职权等现象。

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有助于规范国有企业的经营行为,提高国有企业的管理效率和运营质量。

3.国有企业在产业布局、资源配置等方面影响深远,监督国有企业合理开展经营活动,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4.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可以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增强干部队伍的责任意识和廉政意识,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

二、构建国有企业“大监督”工作格局的主要内容1.健全国有企业的监督体系。

在国有企业监督体系中,应当明确监督的目标和依据,建立科学的监督制度和规章制度,确保监督的全面、深入、有效。

2.完善国有企业监督的权责界定。

明确国有企业监督的主体、客体和方式方法,确保监督工作能够得到有效推进,实现监督的全覆盖和全过程。

3.加强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

通过经济责任审计,能够对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资产状况、项目实施、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审计,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4.加强国有企业的内部监督。

国有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明确内部监督的职责和权限,加大对国有企业内部运作的监督力度,防范内部不正之风,杜绝违规行为和腐败问题的发生。

5.建立国有企业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动态监控机制。

通过建立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动态监控机制,实现对国有企业资产状况、经营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增值。

对构建国有企业“大监督”工作格局的探索与思考

对构建国有企业“大监督”工作格局的探索与思考

对构建国有企业“大监督”工作格局的探索与思考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不断壮大发展,成为了国家经济的支柱力量。

随着国有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展,对其内部监督和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有企业“大监督”工作格局的探索与思考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国有企业“大监督”工作格局的现状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方面是国有企业规模庞大,业务范围广泛,管理不够规范;另一方面是国有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存在着一定的腐败现象。

这些问题影响了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社会形象,也制约了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对构建国有企业“大监督”工作格局的思考为了解决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和监督存在的问题,构建国有企业“大监督”工作格局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要加强对国有企业内部监督机制的建设。

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构,加强对国有企业高管和员工的管理监督,提高企业管理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要加强对国有企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通过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增强从业人员的法制意识和责任意识。

要加强对国有企业的外部监督和社会监督。

鼓励社会各界对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促进国有企业的规范经营和持续发展。

对构建国有企业“大监督”工作格局的探索与思考,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加强对国有企业的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促进企业的规范经营和健康发展。

只有构建完善的监督机制和程序,才能够实现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为国家经济稳定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国国有企业的监督和管理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和发展。

国有企业建立大监督体系的探索与思考

国有企业建立大监督体系的探索与思考

国有企业建立大监督体系的探索与思考发布时间:2022-09-06T06:24:25.927Z 来源:《建筑创作》2022年第2月3期作者:刘曦[导读]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企业发展形势不断变化刘曦成都市兴东置业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65摘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企业发展形势不断变化,要求我们不断加强与深化构建大监督体系的探索和实践,最终形成党政牵头抓总、部门各负其责、纪委执纪问责、群众支持参与的大监督格局,进一步提升监督效率效能,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筑牢廉洁“防护网”。

关键词:大联合监管、全链条覆盖、资源平台共享十九大以来,为更好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要求,国家监察委和中央审计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在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下,国有企业整合各类监督资源,形成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大联合监督体系是大势所趋,对国有企业的健康、稳健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1、建立大监督体系的必要性1.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基本方略所决定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必然要求各级职能部门应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既要履行好自身的工作职能,还应相互联系、协同监督。

1.2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的必然要求。

所谓监督体系,就意味着各种监督方式相互联系、有机运转,仅限于自身职能部门的监管,监督范围过窄。

其他的如司法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监督方式则多为“单打独斗”,缺少贯通、衔接与有效结合,监督力量较为分散也不够强,容易形成监督盲点,无法有效的实现监督全覆盖。

1.3由纪检、监察和审计等监督体系工作性质和职能特点所决定。

党章明确“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党内监督专责机关”。

监察法明确“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习总书记在第一次中央审计委员会明确“要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消除监督盲区,加大对党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力度,加大对经济社会运行中各类风险隐患揭示力度,加大对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审计力度”。

浅议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体系

浅议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体系

各种因素引起的风险也会加大,而企业的发展同时也需要 有一个健康稳定的内外廉政环境, 所以做好企业内部自 身的
监 督就 显得 尤其 重要 了。而庞 大的企 业规 模 、复杂 的经营 业 务 、广 大的经 营市场 ,光靠 一 两个 部 门、几个 人 员的监
督 是远 远不够 的,必须 有足够 的监 督履 盖面和监 督频 率才
监督资源的整合 ,各监督部门可以形成互补效应 ,在对原
有监督 制度进行 查漏 补缺 , 强监 督力 量 , 加 改进 薄弱环 节 、 共享监 督成果 的基础 上 , 形成 监督 的合 力 , 提升 监督效 能 。
能 的需要 。 由于企 业可能 存在领 导重发展 轻监督 ,使监 督 部 门工作 开展 困难 ;监督 部 门职责分工不 同 ,工作条块 分 割 ,部 门互相不联 系不协 调 ,导致监督 资源使 用分散 ,工 作 内容重 复 ;监督 人员 只熟悉 自己的业 务 ,或 者 自 身业 务
外部监督 ,更包括企业内部 自 身的监督 ,这些监督都可以
是 “ 大监督 ”体 系的一部 分 。未 来 的社 会是一 个高度 协 同
素质和工作能力有限 ,导致监督面狭窄,监督结果权威性 差, 监督手段落后 、 监督资源缺乏、 监督制度不完整等等 , 而企业存在的这些情况 ,都可能导致企业有监督部门但是
起 不到监 督 的效 果 ,或者监督 质量差 、监督效 能低 。通过

3构建 “ . 大监督 ”体系是整合和加强企业 内部监督
力 量 的需 要 。对 企业经 营活动 的监督应 该是一 个很 宽泛 的 概念 ,而很多企 业主要 以 内部 审计部 门和纪 检监察 部 门的 监督 为主 ,其 他部 门的监督作 用并没 有得 到充分发 挥 ,而 监督工 作面广 量大 ,专职监督 人员 相对不 足的矛盾 ,使企

基于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工作体系的研究

基于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工作体系的研究

基于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工作体系的研究摘要:在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进程中,监督工作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通过各监管职能部门及监督机构各司其职、通力合作,构建“大监督”工作体系,企业能够顺应经济更加市场化和多元化的变化,满足各类监管的要求,得到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大监督”工作体系国有企业的稳步发展离不开监督,企业内部各监督力量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能够起到事先预防的功效,从而使企业规避相关风险,免遭不必要的损失。

所以,如何使企业各监督部门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责,形成高效的监督体制,是目前国有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搭建“大监督”工作体系,成为一个关键的探索方向,并且有一些企业已经开展了这方面的探索,如南京晨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搭建“大监督”工作体系,就是为了充分发挥企业纪检监察、内部审计、风控法务、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监事会等各个监督部门及监督机构的职能,共享监督信息,减少监督成本,提高监督质效,构成监督合力,抵御各种风险隐患,保证企业健康运转[1]。

一、为什么要构建国有企业“大监督”工作体系(一)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的需要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加强企业监督管理工作,构建统筹兼顾、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监督机制,整合监督力量,形成监督合力。

因此,构建“大监督”工作体系,是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推进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营造国有企业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的具体表现。

同时,建立“大监督”工作体系,能够提升企业工作人员的履职意识,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增强企业的风险规避意识,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现代社会,科学管理离不开监督,监督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

监督工作更是保障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如果缺乏监督,企业就无法有效地开展经营管理和创新活动。

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建设的研究与思考

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建设的研究与思考

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建设的研究与思考摘要:构建多位一体大监督体系是新形势下促进国有企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升的必然选择。

当前,国有企业已建立起多元主体的监督机构,从不同角度对企业经营管理各领域、各环节实施监督。

但由于力量分散、理念陈旧等原因,实践中存在监督工作重复、监督手段单一、成果运用局限等情况,监督效能无法充分释放。

笔者认为,必须从思想认识、责任分工、协同机制、激励约束、成果转化等方面入手,强化顶层设计。

关键词:大监督体系建设分工协同监督效能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必须深刻把握全面从严治党和企业经营发展的客观规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战略部署,着力整合监督力量,提升监督效能,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体系的意义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是指在实施党委全面监督、纪检机构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和业务部门职能监督、基层党组织和单位日常监督、党员和职工民主监督“五位一体”监督的基础上,有效整合并充分发挥纪检、巡视巡察、审计、董事会、法律、内控等监督资源合力,聚焦企业改革发展、经营管理和党的建设重要领域、重点问题,形成“多位”各负其责、“一体”协调运行、“整体”合力增强的监督工作体系。

构建大监督体系对国有企业夯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推进依法治企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构建大监督体系是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的有力抓手。

形成立体式、多维度的大监督监督体系,与推动落实国有企业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要求高度契合。

一是有利于完善监督责任“链条”。

大监督体系致力于构建上下贯通的监督责任体系,为解决越往下监督力量越薄弱、压力和效应层层衰减,管党治党、管企治企上下冷热不均等问题提供新的途径。

二是有利于补齐监督工作“短板”。

关于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机制打造现代化监督体系的思考

关于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机制打造现代化监督体系的思考

关于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机制打造现代化监督体系的思考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想和大家聊聊一个有趣而又严肃的话题一一关于我们国有企业如何构建“大监督”机制,打造现代化监督体系的那些事儿。

咱们都知道,监督体系就像企业的“眼睛”,得时刻盯紧了,才能确保咱们的企业走得稳、走得远。

一、大监督,可不是“大眼瞪小眼”说到“大监督”.可别以为就是一群人瞪大眼睛、互相盯着看那么简单。

这可得靠咱们的智慧和团队协作。

就好比一群侦探,得用敏锐的洞察力去发现问题,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去分析问题,最后还得齐心协力去解决问题。

咱们国有企业就得这么干,把监督做得既有深度又有广度,让每一个细节都无处遁形。

(一)大监督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大监督就像一位敏锐的侦探,时刻关注着每一个细节。

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不仅仅是表面的现象,更要深入挖掘背后的原因。

比如,我们在进行项目审计时,不仅要核对账目是否准确,更要关注资金使用是否合规,是否存在浪费和腐败现象。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监督到位,让问题无处遁形。

(二)大监督要有严密的逻辑推理发现问题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源。

这就需要我们具备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

比如,在查处一起违纪案件时,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事实上,更要通过深入调查、分析证据,还原事情真相,找出违纪行为的真正动机和目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为后续的处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

(三)大监督要发挥团队协作的力量大监督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整个团队的协作。

我们要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共同推进监督工作的深入开展。

比如,在进行财务审计时,财务人员要发挥专业特长,对账目进行仔细核对;而纪检监察人员则要从制度层面入手,分析是否存在制度漏洞和管理缺陷。

通过团队协作,我们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监督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同事们,大监督是我们国有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关系到企业的健康发展和员工的切身利益。

国企构建“大监督”格局的思考

国企构建“大监督”格局的思考

70中国有色金属党的十九大把“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重大任务之一,明确提出“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

国有企业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国有企业监督体系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大监督”体系成为国有企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完善企业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水平的必然要求。

经历入世考验和市场经济锤炼,我国的国有企业建设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完善,但与发展了上百年的国际优秀企业相比,国有企业需要进一步整合监督资源、健全监督体系、形成监督合力、提升监督质效,切实加强重大风险防范,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仍任重道远。

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格局现状当前,国有企业“大监督”格局构建方面主要问题如下:一是“大监督”职能定位不清晰,监督任务大而全,但不精准,与中心工作贴合度不高,存在“两张皮”现象。

二是重大系统性风险治理各自为政,整改问题效率低、效果不理想,屡改屡犯,“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现论坛FORUM象突出。

三是“大监督”缺乏科学统筹和系统计划,多头检查、多头报送、多头整改、重复监督问题突出,基层疲于应付、负担重。

四是职能部门协作意识欠缺、机制不完善,表现在“牵头部门头大,配合部门心大”,监督成果共享机制不畅。

五是监督理念、方式僵化,重查验式监督、轻引领式监督,发现问题治理难题的能力不足,监督广度和深度受制约和影响。

“大监督”格局构建需要正确把握“五个关系”1.正确把握监督和再监督的关系企业总部部门职能监督、所属企业内部监督是“大监督”格局构建的对象、基础和前提。

“大监督”是对职能部门、所属企业监督的再监督、再统筹、再集成、再优化。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质增效持续寻优,是“大监督”的目标和方向。

国有企业“大监督”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弥补长期以来重结果、轻过程管控的缺陷和短板。

基于此关系的认知与功能定位来构建“大监督”格局,要进一步整合巡察、纪检、审计、财务、人事、监事会等内部监督资源,衔接党内监督与业务监督,逐步建立“横向联合,上下互动,内外协同,环环相扣,重点突出”的梯级监督格局:基层企业内部自我监督、总部对基层企业实施再监督;总部巡察、纪检、审计、监事会等监督平台对其他部门的职能监督实施再监督;党委对监督平台的监督统一实施再监督。

探析国有企业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探析国有企业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探析国有企业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摘要:企业的稳定发展离不开监管,虽然企业有国家相关监管机构的外部监管,但作为企业监管的基本力量,各种内部监管力量可以通过监管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预防作用,可以避免企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在当前现代企业管理中,建立大型的监督体系已成为提高监督效率,有效防范各种风险和案件,为企业安全高效运行提供坚实保证的探索方向,确保企业良性运行稳定有序。

关键词:大监督体系;构建;存在不足;实施要点1 如何构建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1.1 建立统一的监督制度体系大监督体系的运行是需要一套科学、配套的制度体系做支撑的,在充分考虑不同监督部门的职责分工及工作程序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建立如大监督体系的工作领导、日常运行、定期分析、协调沟通、监督考核等一系列监督工作的制度、办法,以及通过建立大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文件材料传递制度、监督资源共享制度、监督检查项目报备制度、监督人员集中调配制度等制度体系,使大监督工作在规范、有序的制度指导下开展,确保形成-种促进、互补的工作机制,并使各部门的监督工作在大监督体系下也同样接受监督,以真正发挥大监督的有效作用。

1.2 搭建组织管理监督的平台构建大监督体系,首先需要有一个监督的平台,也就是需要成立一个大监督工作协调组织,负责大监督体系的工作目标的确定、内容安排、工作协同,协调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听取各部门参与大监督工作的情况汇报,定期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风险防范、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效能监察、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督促各部门建立健全内控制度,防控各类风险。

1.3 充分利用各类外部监督资源国有企业本身也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这一特点使企业更要接受企业外部各方面的监督,所以企业内部大监督体系中的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外部的监督机关工作,借助外部的监督力量,充分利用外部监督的成果,形成内外部监督的另一股合力,使企业经营行为时刻处于监督之中,以达到防微杜渐的作用。

国有企业建立大监督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国有企业建立大监督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国有企业建立大监督体系的实践与思考随着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立大监督体系的工作也日益重要。

大监督体系是指包括监督机制、监督制度、监督设施、监督对象等方面的系统性监督机制。

通过建立大监督体系,可以强化对国有企业的监督,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对国有企业建立大监督体系的实践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思考。

1.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国有企业属于国家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大监督体系可以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

在监督体系的框架下,可以对国有企业的资产运作、财务状况、业务经营状况等方面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2.提升国有企业治理水平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的重要经济资源,其治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水平。

建立大监督体系可以规范国有企业管理行为,提升治理水平。

同时,也能够加强对干部的考核和监督力度,促进干部自觉地践行廉政,加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3.符合国家治理要求建立大监督体系符合国家治理要求,有助于确保国有企业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范经营,不断强化法治意识。

大监督体系能够为国有企业的管理提供科学化、规范化的体系支撑,有利于企业稳健运营。

1.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国有企业建立大监督体系的第一步是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监督机制要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1)制定监督计划:制定监督计划是毫无疑问的,监督计划必须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对国有企业进行全面、深入的监督。

(2)完善监督方式:可以采用巡视、抽查、督查等不同形式的监督方式,然后根据不同的情况对落后企业和负责人实行惩处制度,鼓励先进企业和同等条件下所处行业前列。

(3)加强全过程监督: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要加强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的监督,确保企业经营行为的合法性。

(4)提高监督人员素质:监督人员应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较高的道德和职业素质。

2.健全监督制度和流程国有企业建立大监督体系要健全监督制度和流程。

制度是建立监督体系的重要保障,监督流程的健全能够保证监督的有效性。

国有企业建立大监督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国有企业建立大监督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国有企业建立大监督体系的实践与思考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其改革与发展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点。

然而,由于国有企业的庞大体系和复杂管理结构,加之一些不合理的制度存在,导致其监管难度和隐患增加。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大监督体系成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措施。

大监督是一种全方位的、持续不断的监督,旨在保障国有企业的规范运营、防范风险,确保国有资产安全。

建立大监督体系,必须充分发挥多层次、多维度的监督职能。

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加强纵向监督,建立从中央到地方、从总部到股份公司的监督网络;另一方面,要加强横向监督,建立内部监督、审计、法律等多元化监督机制。

构建大监督体系,需要注重以下几点:一、加强中央监管,确保国有企业合规经营中央对国有企业的监督职责是决策、部署和管理,必须做到监督全覆盖、全面勘察。

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的重大事项必须由中央审批,建立中央与国企之间的“监察责任状”,掌握国有资产、资金运作的核心信息。

中央企业的重要经营决策和管理制度制定,应当得到国资委的监督审查。

同时,国资委要加强对企业的横向联调,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进行加强监管。

二、推动地方治理,加强对国有企业的地方监管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具有重要作用,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完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国有企业的监督力度,提高审查的质量和水平;二是加强地方政府专门机构对国有企业管理的监督职能,加强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三是进行地方政府与国有企业的横向沟通,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监督管理。

三、建立由国资委牵头的大型企业监管机构国有企业数量庞大,涉及领域广泛,各级政府的信贷、税收等各种支持政策修复难度大,加之监督职责的分散,导致国有企业的管理难度增大。

因此,建立由国资委牵头的大型企业监管机构,整合各级政府资源和监管职能,最大程度地防范和化解风险,促进国有企业规范经营,维护国有资产安全,是非常必要的。

国有企业内部大监督体系

国有企业内部大监督体系

国有企业内部大监督体系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其管理和运营的效率和透明度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为了确保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建立一个完善的内部大监督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监督体系建设、监督机构设置、监督职能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国有企业内部大监督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一、监督体系建设1.1 监督体系构建目标国有企业内部大监督体系的构建目标是确保企业管理层行使权力合法合规,规范运营行为,提高决策科学性和透明度。

同时,通过有效监察机制防止行为发生,保护国有资产安全。

1.2 监督制度设计在构建内部大监督体系时,应设计一整套完善的制度来规范各个层级之间权力关系和信息流通。

包括但不限于决策程序规定、信息披露制度、薪酬激励机制等。

二、监督机构设置2.1 监事会在国有企业内部大监督体系中,监事会是一项重要的监督机构。

监事会由股东代表和职工代表组成,负责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监督,特别是对高层决策进行审查。

2.2 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机构是国有企业内部大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职责是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全面审计,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和管理漏洞。

2.3 纪检机构纪检机构是国有企业内部大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对企业干部及员工的廉政约束和违纪行为进行查处,保持组织纪律。

三、监督职能3.1 决策审查国有企业内部大监督体系应当设立专门的决策审查机构或委员会,负责对重大决策进行审核。

该机构应当具备独立性、专业性和权威性,并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决策。

3.2 资产管理国有企业拥有大量国家资产,因此资产管理也成为内部大监督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应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负责对国有资产的评估、监管和处置,确保其安全和增值。

3.3 绩效评估绩效评估是国有企业内部大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应建立科学、公正、透明的绩效评估机制,对企业各部门和个人进行全面评估,并将其作为激励和考核的依据。

四、问题与挑战4.1 领导责任不明确在国有企业内部大监督体系建设中,领导责任不明确是一个重要问题。

浅析国有企业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浅析国有企业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浅析国有企业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构建与实施饶伟【摘要】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当前企业内部监督工作思路、模式、水平与监督需求的矛盾凸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企业内部监督工作的核心课题.如何通过转思路、调方式、改方法、建工具等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探索实践,以风险管控为核心,以纪检、效能监察、内部审计、内控测试等为手段,以监督信息系统为平台,吸收各业务监督检查结果,充分发挥专家和企业管理者等各方监督力量,打造人人都是监督者,人人都要被监督的阳光企业,形成全方位、全过程的矩阵式大监督体系,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期刊名称】《当代经济》【年(卷),期】2016(000)013【总页数】3页(P86-88)【关键词】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监督能力;风险管控;追责体系【作者】饶伟【作者单位】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27【正文语种】中文国有企业的内部监督机构设置是国家对国有资产授权管理后配套的一种监管模式,是国家监督的一种延伸。

国家监督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司法权威性,完全是以揭示舞弊为导向的工作模式,而企业内部监督主要突出企业运营的风险控制,保障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人、财、物的安全。

但随着企业快速发展,内外部环境对企业合规经营的要求日益细化,企业监督工作面临着快速反应、历史数据整合分析、生产信息快速利用、风险有效识别和评估判断、历史经验积累及最佳实践借鉴、监督效应有效放大等一系列挑战。

也就是说,企业内部监督现有的工作思路、工作模式、工作方式、作业工具与公司发展对监督的迫切需求脱节,企业实际的需求与监督能力配置之间的矛盾凸显。

当前,企业内部监督工作一直使用的是传统方式,即纪检监察和审计。

随着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的转型,审计的权威性受到挑战,审计人员对非财务管理的业务是否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经验,审计提出的问题在专业人员看来是否是问题,或者是否是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都是目前内部审计工作争论的焦点。

由于审计人员自身的局限性,使得审计工作开展难度大大增加。

浅析国有企业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浅析国有企业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浅析国有企业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履行着重要的社会责任。

然而,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国有企业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廉洁自律不够、管理层不够理性等。

因此,构建和实施一个矩阵式大监督体系,对于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构建矩阵式大监督体系包含不同级别的监督,主要包括国家层面、集团层面和企业层面。

在国家层面,我们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实现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有效监管。

在集团层面,应该建立起企业间交叉监督机制,不同企业间相互制衡,相互监督。

在企业层面,要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体系,加强公司治理,控制各项风险。

对国有企业来说,信息公开是十分重要的。

完善的信息公开机制,是构建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核心要素之一。

信息公开机制必须涵盖企业经营状况、资金使用情况、重大决策等,以确保公司信息透明度、权责清晰。

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实施矩阵式大监督体系实施的关键是相关方的配合。

在国家层面,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立法的力度,构建健全的法律框架。

在集团层面,应强化各个企业间的协调合作,推动企业间交叉监督机制的有效实施。

在企业层面,要加强公司治理,全面落实内部控制制度,确保监督机制有效执行。

此外,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素质也是实施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重要手段。

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强调“德才兼备”,以加强员工职业道德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靠文化树形象、靠管理抓效益,形成良好的公司文化氛围,确保企业正常有序地进行经营活动。

总之,构建和实施矩阵式大监督体系,可以较好地解决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背景下面临的问题。

这既需要政府、监管机构加强管理,也需要企业内部积极发挥监督作用,以确保国有企业发展健康有序。

浅议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如何构建大监督体系

浅议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如何构建大监督体系

浅议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如何构建大监督体系
薛全亮
【期刊名称】《现代企业》
【年(卷),期】2024()2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具有
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等特点,容易产生腐败问题,给党和国家造成重大的
损失。

因此,新形势下,如何落实党和国家的要求,通过构建有效的大监督体系,发挥监督保障执行,完善促进发展作用。

【总页数】3页(P162-164)
【作者】薛全亮
【作者单位】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纪委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
【相关文献】
1.浅析国有企业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2.浅议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体系
3.浅议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体系
4.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体系探析
5.关于国有
企业构建以合规管理为核心的大监督体系探索——以某中央企业S集团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国有企业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摘要
矩阵式大监督体系是当前国有企业监督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进行研究,探讨其意义和优势。

首先,本文简要介绍了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的基本情况。

其次,针对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构建,本文提出了建设方案并阐述了其核心内容。

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本文分析了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实施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国有企业、矩阵式大监督体系、构建、实施、案例分析
正文
一、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的基本情况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状况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为了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管理,我国建立了一整套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其中包括多家监管机构和监事会等。

然而,传统的监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监管重叠、信息传递不畅等问题,难以有效提升国有企业的监管效能。

因此,矩阵式大监督体系应运而生。

二、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构建
矩阵式大监督体系将监督机构和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部门进行有机结合,建立起一套多维度、层级清晰的监管网络。

其核心内容包括:矩阵式监督机构的设立、监督领域的明确、监督制度的建立、信息交流平台的搭建等。

具体而言,矩阵式监督机构由行业监管部门和监事会等构成,分别负责对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监督;监督领域方面,需要明确哪些方面需要进行监督以及监督的具体内容和标准等;监督制度建立方面,需要制定监督标准、监督程序、监督团队的配备等;信息交流平台的搭建则可以通过电子监管系统或者信息共享平台实现。

三、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实施
将矩阵式大监督体系投入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的迭代和完善。

本文通过对一家国有企业实施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案例分析,展示了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监管机构和生产经营部门的有效沟通和协调,加强信息共享和监督数据的集成,完善监督制度和加强监督团队的建设等。

四、结论
矩阵式大监督体系能够有效的解决传统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升国有企业的监管效能。

然而,其构建和实施需要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案,并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

建议在推广矩阵式大监督体系时,需要针对不同行业和企业的特点进行具体的方案制定和实施,加强监督机构和生产经营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并在
监督制度和监督团队建设方面下功夫。

国有企业矩阵式大监督体系是针对我国国有企业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的一种新型监管方式。

通过将监管机构和生产经营部门进行有机结合,建立起一套多维度、层级清晰的监管网络,以提高国有企业的监管效能。

本文将针对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具体应用进行探讨,从推广、实施和效果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推广
推广矩阵式大监督体系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引导:政策制定部门能够出台相关法规和政策,引
导和推动国有企业落实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建设与实施。

(2)切实发挥行业监管部门作用:行业监管部门需全面负责
所在行业内的企业监管,并根据具体行业的特点设计和实施监管措施。

(3)加强企业监事会建设:企业监事会需要加强对企业持续
经营和管理方面的监督,扮演好“内部监管”的角色。

(4)扩大社会监督:通过公开信息和加强舆论监督,能够对
国有企业进行有效的外部监督,推动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全面应用。

二、实施
实施矩阵式大监督体系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根据不同行业和企业的特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各监督机构的职责和任务。

(2)建立信息平台: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将各监督机构和企业的信息集成,加强监督效果。

(3)加强监督制度和流程的建设:建立健全全面的监督流程和制度,确保监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加强“人”的建设:加强监督队伍的建设,提高监管水平和工作效率。

三、效果
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实施效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监管效能:矩阵式大监督体系在建立后,能够有效的优化国有企业的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能。

(2)资源利用效率:矩阵式大监督体系能够使得各监督机构和国有企业利用资源更加高效、科学、合理。

(3)监督信息共享: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后,各监督机构和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更加顺畅,监督效果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总之,国有企业矩阵式大监督体系是我国国有企业监督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

其推广、实施和效果需要在政策引导、加强监
督队伍建设、改进监管方式和加强信息共享等方面下功夫。

只有有效推进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建设并且加强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实践应用,才能更好地提升国有企业的监督管理水平,从而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富强。

四、难点分析
国有企业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需要克服以下难点:
(1)政策落地难:政策制定与政策落地的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

政策制定的一方面主要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关好的监管政策,另一方面则需要配合现有的监管监督机构进行实施。

(2)民营企业监督困难:随着我国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监
管部门和监督机构需要面临监管范围的扩大和监管难度加大的情况,这就需要更加完善的监管机制来保证各类企业的合法经营和规范化运营。

(3)实现信息共享的难度:建立信息共享平台需要合理规划
和科学建设,数据集成和信息共享的技术等问题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这是矩阵式大监督体系建设的难点之一。

(4)监督效果的评估难:为了适应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需求,我们需要对其进行评估和调整,找出问题并及时解决。

因此,对监督效果的评估和调整是管理者的职责和使命。

五、矩阵式大监督体系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意义
建立矩阵式大监督体系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1)优化管理机制:矩阵式大监督体系建立与实施,能够推动国有企业管理机制的优化和完善,将监管机关和企业融合在一起,实现全方位的监管和管理,优化管理流程、提高效率和水平。

(2)促进企业规范化管理: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实施,能够在全面规范企业管理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推动国有企业从管理到经营的全面规范化,保障经营质量和盈利能力并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3)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建立,能够通过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引导企业以更加科学、高效的方式实现发展目标,推动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化红的方向转型,并促进企业在更宽阔的市场空间中不断开拓进取。

(4)促进监管效能提升: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建立,能够使得监管机关和企业共同奋斗,形成有效的监管网络,提高监管效能,确保监管体系的公正、规范和有力有效。

六、结论
总之,作为国有企业监督管理的一种新型模式,矩阵式大监督体系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广阔,也是国有企业适应新时代、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在推广、实施和效果方面,需要政策制定部门、监督机构、企业和社会广大群众协同合作,在理念、
技术和操作层面协同合作,共同推动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建立、实施和运维,为提升国有企业的监管效能、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确保国家的繁荣富强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