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气钡双重造影与CT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肠道气钡双对比造影与CT检查
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
海洋石油总医院放射科边晓
[摘要] 目的评价胃肠道气钡双对比造影(DC)与CT在胃癌
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20例胃癌患者进行胃肠道气钡双对比造影和CT检查, 并经胃镜和手术病理确诊。
结果肿瘤对胃壁浸润范围及早期胃癌的诊断、肿瘤的定性、黏膜显示、表面轮廓等, DC检查比CT有明显的优势。
而对于有无远处转移及术前分期, CT具有最大的优势。
结论 DC对胃癌的定性、定位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有一定的漏诊率。
CT对远处转移及邻近器官浸润占优势, 综合CT、DC检查技术可极大地提高胃癌的诊断率, 价值较高。
[关键词] 胃癌;胃肠道气钡双对比造影;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胃癌是指发生在胃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我国胃癌死亡率占所有恶性肿瘤病死率的23.02% [1],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预后较差等特点,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目前胃肠造影检查是发现、诊断胃癌的基本手段, 对于大多数向腔内生长的肿块均可做出正确诊断。
但对部分向腔外生长的肿块, 以及对附近淋巴结、脏器转移病变的诊断, 这种方法有一定局限性。
近年来由于CT 技术的广泛应用, CT
检查对胃疾病的诊断应用日益增多, 该检查已成为继胃肠
道影检查后, 胃肿瘤诊断手段的又一重要补充[2]。
本文的宗旨在于综合应用影像学DC、CT检查为胃癌诊断提供客观有力的条件, 收集近两年来本院就诊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
癌病例20例,就CT、DC检查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初步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08年1月以来因胃癌来院就诊病例20 例, 所有病例均行胃肠道气钡双对比造影, 2 天后自愿行CT 检查, 确定瘤体及瘤周情况, 本组资料4 例为早期胃癌,16 例为中晚期胃癌。
1.2 设备西门子R200数字胃肠X线诊断机, GE Prospeed F Ⅱ螺旋CT扫描机。
1.3 检查方法
1.3.1 胃肠道造影检查采用气钡双对比造影法。
检查过程:患者空腹,先做胸腹部常规透视, 接着用5 ml 温开水冲服产气剂3g使胃充气,随即在透视下分次口服医用硫酸钡
200%(w/v)混悬液,投照常规位,转动合适体位并配合钡剂灌洗技术, 以便显示黏膜相、双对比相、充盈相。
发现可疑病灶时, 摄取多体位、多时相、病变显示最清楚的影像照片。
1.3.2 CT 检查进行上腹部CT平扫加增强扫描。
检查过程: 患者禁水禁食6h以上, 检查前口服温开水1000ml使胃充分
扩张,常规取仰卧位,先行CT平扫, 扫描参数120kv ,160mAs,准直10mm,螺距1;然后行增强扫描,对比剂选用欧乃派克(300mgI/ml) , 注射速率2.5~3.0mml/s,用量按1.5ml/kg体重计算。
肘静脉注射开始后分别于25s(动脉期) 、65-70s(实质期或称门静脉期) 、2-3min(延时期)进行三期扫描,采集全胃图像。
扫描参数为120kv, 140mAs,准直5-10mm,螺距1。
1.4 DC 与CT 分析检查腔壁线是否连续、柔软度, 胃黏膜有无中断,龛影、钡斑滞留等。
CT 包括肿瘤侵及胃壁的厚度、强化的特点、淋巴转移、远处转移等。
2 结果
2.1 胃癌CT 表现
2.1.1 胃壁增厚大多数胃壁不均匀增厚约112~114 cm, 且增厚的胃壁密度不均匀, 其内可见片状低密度影, 境界不清, 当侵及浆膜层时轮廓外缘不规整( 图1 ) 。
增强扫描胃壁动脉期轻中度强化18例, 为高/中分化胃癌。
不均匀强化2例, 低分化腺癌。
2.1.2 软组织块影本组13例发现软组织块影,向腔内或腔
外生长, 表面凹凸不平, 增厚软组织呈均匀强化(图2)。
2.1.3 肿瘤向周围组织直接浸润当肿瘤破坏浆膜层及邻近组织器官时, 胃腔轮廓不规则, 周围脂肪层显示不清或消失, 可见条状低密度区(图3) ,手术证实当胃壁增厚> 2cm,
且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时,表明癌肿突破浆膜层及周围组织。
2.1.4淋巴转移淋巴结扩散是胃癌的主要转移方式, 淋巴
结增大说法不一致(8~15mm) , 根据本组经验总结认为, 当淋巴结>10mm, 应考虑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呈虫蚀状、囊状、周边密度高中心密度低及花瓣状(图4)、团块状增大而压迫周围血管、神经、器官引起相应的症状。
2.1.5 胃癌的远处转移癌肿易转移至肝脏、胰、双肾、横结肠和十二指肠, 当腹腔种植转移至大网膜、肠系膜时,CT 均能显示, 腹水和淋巴结肿大是胃癌的主要征象。
2.2 胃癌的气钡双对比造影(DC) 所见各型胃癌表现不一,
其基本表现: (1)腔壁线僵直,腔壁线毛糙,双边征等。
(2)充盈缺损。
(3)龛影。
(4)胃腔狭窄或梗阻[3]。
早期胃癌: 20 例中有4 例, 占20% , 双对比造影显示胃小区、胃小沟破坏消失, 胃壁僵硬, 双边征,小龛影区有钡斑积聚, 周围黏膜纹消失, 中断或毛糙不平的突起(图5) 。
中晚期胃癌: 20 例中有16 例,占80% , 胃癌侵及肌层甚至浆膜层, 故病区的胃壁蠕动消失, 胃壁僵硬(图6) 。
肿块显示突出腔内的充盈缺
损, 轮廓不规则或分叶状, 周围黏膜消失,肿块侵及全胃或大部分溃疡性胃癌8例,表现为龛影口部指压、裂隙征,有时周围出现不规则环堤征,为其基本特征。
3 讨论及结果
3.1 胃癌影像学诊断的评价
3.1.1 胃肠道气钡双对比造影:可显示胃黏膜、胃小区的微细结构, 可发现较早期的黏膜破坏、隆起、凹陷等细微病变, 观察有无充盈缺损或龛影, 以及龛影周围黏膜的细微改变, 并可动态观察胃壁蠕动情况及柔软度改变, 对早期胃癌有
特殊的诊断价值[4] 。
另外, 由于可对病灶进行多方位、多时像观察, 可明确排除因痉挛引起的假阳性改变。
缺点是不能准确判断病变胃壁受侵程度, 无法观察腔外病变及邻近
组织器官有侵及远隔器官及淋巴结转移情况, 因此无法对
癌肿做出准确分期。
3.1.2 CT 检查: 具有较高的分辨率, 与DC 相比, 对胃癌的术前分期和估价,胃癌随访术后治疗及腔内、壁内、腔外鉴别等, CT 显著优于DC检查[5]。
特别是较先进的多排螺旋CT, 由于扫描时间缩短, 空间分辨率的提高, 能明确显示胃癌
的浸润深度和范围, 对向腔外突出的肿块、邻近组织器官的受累以及有无肝、肺、脑等远隔器官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的观察, 是胃肠道气钡双对比造影所不能比拟的。
因此, CT 检查可为胃癌的临床分期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对临床医生确定治疗方案有重要参考价值[6]。
另外, 对胃外肿瘤与胃源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也能提供更直接、更准确的影像学资料[6]。
但CT 检查因受胃蠕动、胃内气体的影响, 常常产生伪影或导致影像模糊, 检查前饮水以充盈胃腔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上述情况。
另外, 不能动态观察胃壁柔软度也为其不足之处。
由于空间分辨率的不足,CT 检查对于细微病变的观察还有一定局限, 早期胃癌因其局限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 病理改变轻微, 而且与胃壁密度差别不大, 因此容易漏诊[7] 。
所以CT对早期胃癌的诊断受到一定的限制。
4.小结
综上所述, 胃肠道气钡双对比造影因其相对简便易行且较为廉价, 可作为拟诊胃癌患者的基本筛查手段, CT 检查则可提供更加详细完整的资料, 对肿瘤作出较准确的分期, 使患者得到最为合理的治疗。
两者在诊断胃癌中各有利弊, 必须综合分析其影像学特征, 在治疗方案的拟定, 手术清除范围选择, 患者预后优劣等方面,互相取长补短, 互为补充,有利于提高胃癌的诊断率。
[ 参考文献]
1.尚克中, 陈九如.胃肠道造影原理与诊断.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5,6.
2.周仁娣, 唐秀贞, 沈秀明.探讨X线钡餐检查和CT 检查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9,6(1):5
3.杨贤增, 魏磊.应用数字化设备普及双对比造影提高胃肠道病变的检诊.上海影像学杂志,2007,2(4):247
4.谭治林. X线双对比造影诊断早期胃癌89 例分析.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2004, 3(12) : 1096 .
5.张宗鸣, 魏罡.CT与胃肠道气钡双重造影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比较.2008,9(10):422
6.高剑波, 杨学华. 进展期与早期胃癌螺旋CT 三期增强的诊断价值.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6.4: 254.
7.艾金中, 艾柯. 胃癌的螺旋CT诊断价值.《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 2007 , 4(4) : 111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