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系统分析(MSA)规范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提供一种评定测量系统质量的方法,从而对必要的测量系统进行评估,以保证本公司所使用的测量系统均能满足于正常的质量评定活动。

2、范围
适用于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所有测量系统。

3、职责
3.1APQP小组确定MSA项目。

3.2质量部主管定义测量方法及对数据的处理和对结果的分析。

3.3检验员完成测量系统的内规定的数据收集。

4、定义
4.1测量设备: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
组合。

4.2测量系统:是对被测特性赋值的操作、程序、量具、设备、软件、环境以及操作人员的集合。

4.3偏倚:对相同零件上同一特性的观测平均值与真值(参考值)的差异。

4.4稳定性:经过一段长期时间下,用相同的测量系统对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同一特性进行测量所
获得的总变差。

4.5线性:在测量设备预期的工作(测量)量程内,偏倚值的差异。

4.6重复性:用一位评价人使用相同的测量仪器对同一特性,进行多次测量所得到的测量变差。

4.7再现性:不同评价人使用相同的测量仪器对同一产品上的同一特性,进行测量所得的平均值
的变差。

4.8零件间变差:是指包括测量系统变差在内的全部过程变差。

4.9评价人变差:评价人方法间差异导致的变差。

4.10总变差:是指过程中单个零件平均值的变差。

4.11量具:任何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装置,包括判断通过/不通过的装置。

5、工作程序
5.1 测量系统分析实施时机
5.1.1新产品在生产初期,参见《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管理程序》
5.1.2控制计划中指定的检验项目每年需做MSA。

5.1.3客户有特殊要求时,按客户要求进行。

5.1.4测量系统不合格改善后需重新进行分析。

5.2测量设备的选择
a) 有关人员在制定控制计划及作业指导书时,应选择适宜的测量设备,既要经济合理,又要确
保测量设备具有足够的分辩率,使用测量结果真实有效。

b) 选择测量设备时,建议其可视分辩率应不低于特性的预期过程变差的十分之一(即可取过程
公差的十分之一,例如:特性的变差为0.1,测量设备应能读取0.01的变化),关键特性可按此规定选择合适精度的测量设备。

一般特性测量设备可视分辩率最低不能低于预期过程变差的三分之一。

5.3制定“MSA计划”
5.3.1对于新产品,项目小组根据产品质量先期策划进度要求,至少针对控制计划中规定的关键
特性的测量设备制定“MSA计划”,经项目负责人审核、品管部主管批准后,由项目小组
组织实施。

5.3.2对于批量产品,由质量部根据控制计划要求及现行产品生产情况,制定“MSA计划”,
经质量部主管组织实施。

5.4实施
5.4.1按照计划的方法及时组织实施评价,评价人的选择应从日常操作该测量设备的人中挑选。

5.4.2规定数量的样品必须从过程中选取并代表其整个工作范围,即特性值包含整个公差范围。

5.4.3必须对每一零件编号以便于识别。

5.4.4确保测量设备的分辩率和测量方法符合规定的要求。

5.4 .5对测量数据予以分析评价,出具测量系统分析报告。

5.4.6 新产品测量系统分析报告质量部保存一份,送产品先期质量策划小组一份纳入APQP文
件包。

批产产品测量系统分析报告由质量部存档。

5.5测量系统分析的方法
5.5.1分析前准备工作
5.5.1.1 选取过程中的10个样品。

5.5.1.2 准备需分析的量具。

5.5.1.3 选择3名经过量测培训且合格QC人员作为评价人。

5.5.1.4 选择实验室或会议室,稳定环境。

5.5.2 偏倚分析方法
5.5.2.1 选取10只样品中的1只,使用精度高卡尺寸测量10次,取平均值,建立其基准值。

5.5.2.2 由一名QC测量样品15次(随机地)记录测量值。

5.5.2.3 将测量值输入“偏倚分析报告”内,公式自动计算得出分析结果。

5.5.2.4 依据记录表内的公式说明,如果0落在围绕偏倚值1-α置信区以内,偏倚在α水平
上是可以接受的. 即:低值≤0≤高值就可以接受。

5.5.3线性分析方法
5.5.3.1 选取5只或以上零件(可为标准件或产品样品),这些零件测量值需满足量具的不
同量程操作范围(5个零件分别代表5段量程)。

5.5.3.2 确定每个零件的基准值(确定基准值方法依5.5.2.1 )。

5.5.3.3 由一名操作者测量每个零件12次(随机地)并记录测量值。

5.5.3.4 将测量值输入“线性分析报告”内,公式自动计算得出分析结果。

5.5.3.5 依据分析报告中图表说明,“偏倚=0”的整个直线都位于置信区间以内,该测量系统
的线性是可以接受的。

5.5.4 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
5.5.4.1将10只样品按顺序作好标记。

5.5.4.2由3名QC轮流对10只样品进行测量,读取数据分别记录每个样品每次测量的数据。

依此方式循环测量3次。

(应避免同1人连续测量3次,需3个人交叉连续循环)
5.5.4.3 将测量值输入“重复性与再现性数据收集表”内,公式自动计算得出分析结果。

5.5.4.3依据”重复性与再现性分析表”中计算得出:
R&R值≤10%时,测量系统是可接受的;
10%≤R&R值30%时,测量系统有条件可接受,但需进行分析改进;
R&R值≥30%时,测量系统不可接受。

5.5.5 稳定性分析
5.5.5.1 选取10只样品中1只样品,使用精度高的卡尺寸测量10次,取平均值,建立其基
准值。

5.5.5.2 被评价人员/
量具每周测量样品5次。

5.5.5.3 将数据画在“稳定性分析X-bar/R 控制图”上。

5.5.5.4 建立控制限并评价失控或不稳定状态,当没有超出控制限或其他的异常时,测量系 统是稳定可接受的。

5.6 不合格测量系统处理:
a )测量系统本身精度不够或分辨率不足,须对该测量仪器维修或更换仪器。

b )测量操作员缺乏培训,应重新对其进行相应的培训。

c )测量方法定义不清,质量管理员应会同相关人员重新定义测量方法。

d )测量环境变化较大时,质量管理员应提出改变测量环境的要求。

综合以上可能因素,由质量管理员找出最终原因后,应及时作出改正措施,并重新进行评估。

6、记录
6.1 MSA 计划 6.2 偏倚分析报告 6.3 线性分析报告
6.4 重复性与再现性数据收集表 6.5 稳定性分析X-bar/R 控制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