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加体三视图的画法
组合体三视图画法
§5-2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一、画图前的准备工作。 画图前的准备工作。 1、形体分析 画图前应首先分析组合体的组合方式 组合方式, 画图前应首先分析组合体的组合方式 , 即分析该组合体 属于叠加类还是切割类。 属于叠加类还是切割类。 对叠加类组合体的分析: 对叠加类组合体的分析: 分析各组成部分的形状确定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 分析各组成部分的形状确定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 相对位置 各组成部分间的表面连接关系 表面连接关系。 各组成部分间的表面连接关系。 如图中的轴承座由五个部分组成, 如图中的轴承座由五个部分组成,各 部分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部分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凸台与 圆筒相交会在内外表面上产生相贯线, 相交会在内外表面上产生相贯线 圆筒相交会在内外表面上产生相贯线, 支承板与圆筒外表面相切 相切, 支承板与圆筒外表面相切,肋板则与圆 筒外表面相交 相交。 筒外表面相交。
(1)选图纸 )
(2)画基准线 )
(3)画原形 )
§5-2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三、切割型组合体三视图画法
(4)切斜角 )
(5)切方槽 )
(6)检查、加深 )检查、
2、选择主视图 应选择最能反映该组合体形状特征和位置关系的视图作 为主视图。 为主视图。 比较下图中的A 四个方向, 比较下图中的 A 、 B 、 C 和 D 四个方向 , 沿 B 向观察所得视 图较好。 图较好。 另外,在选择视图时还应 另外, 考虑: 考虑: 尽可能减少视图中的虚 线; 尽量使视图中的长方向 尺寸大于宽度方向尺寸。 尺寸大于宽度方向尺寸。 主视图选好后,另两个视图就确定了。 主视图选好后,另两个视图就确定了。
§5-2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5-2
简述画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与步骤
简述画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与步骤每一个物体都有自己特有的特征,要表示出其三维形态,需要使用组合体三视图来画出它的三个主要视图。
这篇文章将介绍如何使用组合体三视图来表示它的三个主要视图的方法与步骤。
首先,在准备画组合体三视图之前,要进行草图分析。
这包括分析可用的材料、零件和装配图,决定每个零件的位置关系,规定它们各自在整个组合体中的位置。
其次,选定要绘制的三视图样式,一般来说,有正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
正视图是物体的正面的平行视图,用于描绘物体的厚度和宽度;左视图是物体的左侧的平行视图,用于描绘物体的高度和厚度;俯视图是物体的上面的平行视图,用于描绘物体的宽度和高度。
然后,绘制三视图,首先绘制正视图,从上到下依次绘制每个零件。
在绘制零件时要按照正确的比例来进行,否则,零件可能失去它们的特性。
此外,还要注意每个零件之间的位置关系,让它们看起来紧凑、稳定。
接下来,绘制左视图。
先绘制每个零件,再画出其它零件间的连接线,最后根据需要将组合体的多条轴线画出来,以表示它的运动范围。
最后,绘制俯视图,也就是将零件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绘制,将零件的连接线画出来。
绘制完成后,要再次检查其各视图的一致性,以确保它的实物视图与草图的一致性。
绘制组合体三视图的步骤如下:1.图分析:分析材料、零件和装配图,决定每个零件的位置关系,规定它们各自在组合体中的位置;2.定三视图样式,一般包括正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3.制正视图,从上到下依次绘制每个零件,注意每个零件间的位置关系;4.制左视图,先绘制每个零件,再画出其它零件间的连接线,最后根据需要将组合体的多条轴线画出来;5.制俯视图,也就是将零件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绘制,将零件的连接线画出来;6.次检查一致性,确保实物视图与草图的一致性。
组合体三视图是工程图纸中最常用的表示方式。
单元01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
任务三 绘制综合类的三视图
2.选择主视图从中可以分析出,方向D使得主视图本身的细虚线就比较多, 若选方向C又会使左视图的细虚线比较多,方向A和B都比较好,均可作为主 视图的投影方向。本例中,考虑到轴承套筒的加工位置是轴线水平横向,故 选择方向A作为主视图的投影方向。
任务三 绘制综合类的三视图
3.务二 任务三
绘制叠加类组合体的三视图 绘制切割类的三视图 绘制综合类的三视图
单元一 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
学习重点
通过本项目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叠加类组合体的三视图绘制方法, 能正确 识读组合体视图, 能抓住特征视图,构思物体的空间形状, 能正确识读组合体视 图,善于抓住特征视图,构思物体的空间形状。.
任务二 绘制切割类的三视图
三、 作图
切割类组合体三视图的作图步骤
任务三 绘制综合类的三视图
【例】轴承座的立体图,绘制其三视图。 1.形体分析的轴承座,可分解为底板、圆筒、支撑板、肋板和凸台五部分。 支撑板、肋板叠加在底板之上;支撑板两侧面与圆筒外圆柱面相切;肋板与 圆筒外圆柱面截交,截交线为直线和一段圆弧;凸台与圆筒的内外圆柱面分 别相贯,相贯线为空间曲线。该形体整体结构前后对称。
任务三 绘制综合类的三视图
轴承座的画图步骤
单元一 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
思考题
1. 切割类组合体是如何形成的? 2. 如何绘制切割类组合体的三视图? 3. 在轴测图上,为什么不平行于轴测轴的线段不能度量?
THANKS
二、 主视方向的确定
1.形体分析 底板分别与圆柱和两肋板以平面接触相交叠加,两肋板与圆柱是相贯, 相贯线是圆弧和直线。
任务一 绘制叠加类组合体的三视图
二、 主视方向的确定
2.选择主视图 选择底板水平放置,立板平行于正投影面,三角肋板在前面,这样主视 图能较多地反映出支架的结构形状和各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对位置。
机械制图组合体的三视图
11
20
40
24
9
14
8
44
3. 定位尺寸
6 44
24 31
24 8
40
9 11
31
4. 总体尺寸
14
14 6
52 44
总体尺寸
11
8
8
14
7
13
11
ø13
ø8
7
13
15
16
ø15
14 12
ø13
ø15
15
16
(12)
5
ø8
10
13
15
ø15
四、总体尺寸
要标注总体尺寸的图例 不直接标注总体尺寸的图例
§2-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一、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二、尺寸分类和尺寸基准 三、基本形体尺寸注法 四、总体尺寸注法 五、截割体、相贯体的尺寸标注 六、标注尺寸应注意的问题 七、标注尺寸举例
一、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1. 尺寸标注要完整,要能完全确定出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不 遗漏,不重复。 2. 尺寸标注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即严格遵守国家标准《机 械制图》(GB4458.4-84)的规定。 3. 尺寸标注要合理,安排要清晰。
例1:
B″
A′ B′
C′
D′
A″
D″
C″
B A
D C
例2:
例3:
D′
E′ B′
E″
B″
D″
A′ C′
E D
B
C
A
A″ C″
例4:
A′
B′
C′ D′
B A
B″ A″
C″
D″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卧式镗铣床运行速度越来越高,快速 移动速 度达
到25~30m/min,镗杆 最高转 速6000r/min。 而卧式 加工中 心的速 度更高 ,快速 移动高 达50m/min, 加速度5m/s2, 位置精 度0.008~0.01m m, 重复定 位精度 0.004~ 0.005mm。
落地式铣镗床铣刀
由于落地式铣镗床以加工大型零件 为主, 铣削工 艺范围 广,尤 其是大 功率、 强力切 削是落 地铣镗 床的一 大加工 优势, 这也是 落地铣 镗床的 传统工 艺概念 。而当 代落地 铣镗床 的技术 发展, 正在改 变传统 的工艺 概念与 加工方 法,高 速加工 的工艺 概念正 在替代 传统的 重切削 概念, 以高速 、高精 、高效 带来加 工工艺 方法的 改变, 从而也 促进了 落地式 铣镗床 结构
(2)画基准线
(3)画圆筒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二、叠加型组合体三视图画法
(4)画底板
(5)画支承板
(6)画凸台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二、叠加型组合体三视图画法
(7)画肋板
点 击 显 示 动 画
(8)检查、调整、加深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三、切割型组合体三视图画法 切割类组合体的画图顺序:在画出组合体原形的基础上, 按切去部分的位置和形状依次画出切割后的视图。 下面以图中所示的立体图为例介绍切割型组合体的画图方 法步骤。
高速铣削给落地式铣镗床带来了结构 上的变 化,主 轴箱居 中的结 构较为 普遍, 其刚性 高,适 合高速 运行。 滑枕驱 动结构 采用线 性导轨 ,直线 电机驱 动,这 种结构 是高速 切削所 必需的 ,国外 厂家在 落地式 铣镗床 上都已 采用, 国内同 类产品 还不
多见,仅在中小规格机床上采用线性 导轨。 高速加 工还对 环境、 安全提 出了更 高的要 求,这 又产生 了宜人 化生产 的概念 ,各厂 家都非 常重视 机床高 速运行 状态下 ,对人 的安全 保护与 可操作 性,将 操作台 、立柱 实行全 封闭式 结构, 既安全 又美观 。
组合体三视图画法-标注-看图(超详细)
对叠加类组合体的分析: 分析各组成部分的形状确定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 各组成部分间的表面连接关系
如图中的轴承座由五个部分组成,各 部分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其中凸台与圆筒相交会在内外表面上 产生相贯线,支承板与圆筒外表面相切, 肋板则与圆筒外表面相交。
正垂面
侧垂面
铅垂面
一般面
例题一: 由主、左视图,画俯视图。 分析
题 目
题 目
1'2'
1" 2"
3'4' 7'8'
5'6'9'10'
10
98
1
6
3 7
2
5
4
3" 4"
8" 7"
10"
9" 6" 5"
题 目
11'12' 12"
11"
12 11
完成
例题二:已知俯、左视图,补画主视图。
分析
例题三: 补画视图中的漏线 。
⒉ 直径尺寸
(3)以下情况必须按直径尺寸标注:整 圆、大于半圆、对称圆弧。
(4) 标注球面直径时,应在符 号前加注符号S。
S1 0
3.半径尺寸
(1)小于等于半圆的结构标半径。半径尺 寸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R。
(2)半径以圆弧作为尺寸界线;已知弧尺寸线 从圆心引出,连接弧尺寸线不用从圆心引。
3.半径尺寸
三、切割类组合体三视图画法 画图步骤:
一、形体分析法 二、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17-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PPT模板
17
如图4-7所示的轴承座,将其摆正、放平后,可分别从A,B,C,D四个方向 进行投射,其投影图如图4-8所示。由于A或B方向的投影图图4-8(a)或图4-8(b) 最能清楚地反映轴承座的实形,且虚线较少,因此图4-8(a)或图4-8(b)都可作 为主视图想,现定图4-8(b)为主视图。
(a)
(b)
(a)画底板
(b)画支撑板和圆筒
图 4-9 画轴承座三视图的步骤
20
(c)画肋板
(d)画底板上的孔及圆角
图 4-9 画轴承座三视图的步骤
21
绘制底稿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布局画出三视图的基准线。 (2)一般应从每一部分形状特征最明显的视图入手,先画主要部分,后画次 要部分;先画可见部分,后画不可见部分;先画圆或圆弧,后画直线。 (3)面底稿时,物体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应正确确定其相对位置,其三个视图 应按“三等规律”配合着画,以免出现漏缺和错画等情况。切记不要先把一个视 图画完后再画另一个视图,这样不仅会降低绘图速度,而且还容易出错。 (4)面底稿时,所画图线越轻越好,以能看清楚为宜,以便检查时修改图线。
22
5.检查、修改、清洁图面
底稿完成后,应按各基本形体逐个进行仔细检查,即核对各组成部分的相对 位置关系、投影关系是否正确,重点检查两形体衔接处(结合处)是否有多画或 漏画图线及图线的虚实是否正确等情况,确认正确无误后擦去多余的线条,并把 图面清洁干净。
6.加深、描粗图线
一般先圆后直、先细后粗、先水平再铅垂、再斜线、从上至下、从左至右加深 描粗图线。
15
(a)立体图
(b)形体分析 图 4-7 轴承座形体分析
16
1.形体分析
图4-7所示的轴承座由底板、圆筒、支撑板和肋板四部分叠加而成。支撑板的 左、右侧面与圆筒的表面相切,肋板在底板上且与圆筒相交,底板的后端面与支 撑板、圆筒的后端面平齐,底板上有两个圆柱通孔。
工程制图课件:组合体的三视图
组合体的三视图
在运用形体分析法时一般应注意三点: (1) 要把复杂的组合体合理地分解为若干个基本形体,以有利于问题简单化。 (2) 要正确地分析各基本形体的形状、相对位置和组合形式,以便于分析两形体表面之间的连接关系,正确 绘制其视图。 (3) 该方法只是假想地把组合体进行分解,形体仍是一个完整的组合体,而不是产生了多个形体。 2. 线面分析法 线面分析法,就是在运用形体分析法的基础上,对组合体中一些比较复杂的局部,结合线、面分析,如分 析形体的表面形状、面与面的相对位置、表面之间的交线等,来帮助想象出该组合体的完整形状。 每一个视图都是由图线(粗实线或虚线)和由图线围成的封闭线框组成的。进行线面分析,实质上就是分析视 图中一些图线和线框的含义。搞清这些图线和线框的含义,对画图和读图是很有帮助的。 (1) 图线的含义。视图中的每条图线,可能是下面的三种情况之一:① 组合体上平面或曲面的积聚性;② 组合体上两个面的交线;③ 组合体上曲面的转向轮廓线。
组合体的三视图
2. 选择主视图 该支座的摆放位置如图3-18(a)所示,其符合自然位置原则。 图3-19是支座从前后左右四个不同方向观察得到的视图。应用实体原则可以发现,“A”向视图优于“C” 向视图,“B”向视图优于“D”向视图;再针对“A”向视图和“B”向视图,使用特征原则和实体原则进行分 析比较:如果把“A”向作为主视图,其左视图为“B”向视图;如果把“B”向作为主视图,其左视图为“D” 向视图。因此应当选择“A”向视图作为支座的主视图。主视图确定后,其他视图也随之确定。
组合体的三视图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画组合体三视图 第三节 读组合体三视图
组合体的三视图
第一节 概 述
组合体的三视图
一、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既然组合体是由若干个基本体按照一定的方式方法组合而成的,那么,在绘制或阅读组合体视图时就必须 分析和研究组合体的组合形式。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分为叠加和挖切两大类,如图3-1所示。
绘制叠加式组合体的三面投影图
例: 画图示组合体的投影图。
2、先主后次,逐块画每个基本体的三面图;
例: 画图示组合体的投影图。
2、先主后次,逐块画每个基本体的三面图;
例: 画图示组合体的投影图。
2、先主后次,逐块画每个基本体的三面图;
例: 画图示组合体的投影图。
2、先主后次,逐块画每个基本体的三面图;
例: 画图示组合体的投影图。
3、检查去、留、变,并描深。
例: 画图示组合体的投影图。
3、检查去、留、变,并描深。
例: 画图示组合体的投影图。
1.画基准线、底板 2.画中间棱柱 3.画肋板 4.画楔形杯口 5.整理加深图线 完成柱基础投影图
当两基本体叠合时,若相邻表面共面,则衔接处无线。
共面不画线
不共面要画线
共面
不共面
当两形体叠合,面与面不共面(相交)时,它们之间有分界线 。 有交线
不共面(相交) 有交线
当两基本体相邻表面相切,则相切处光滑过渡。 无线
●
无线
●
相切
不画线
不相切
要画线
形体分析法是假想把形体分解为若干基 本体,只是化繁为简的一种思考和分析问 题的方法,实际上形体并非被分解,故需 要注意整体组合时的表面交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画组合体视图的步骤:
一、形体分析:
几块、各块的形状、相对位置、组合形式、表 面交线
二、选择主视方向:
工作位置、特征方向、减少虚线、较长方向
三、作图:
1、选比例,定图幅,画基准; 2、先主后次,逐块画每个基本体的三面
图(即画完一块基本体的全部三面图后, 再画另一块); 3、检查去、留、变,并描深。
例: 画图示组合体的投影图。
基本体及叠加体的三视图PPT教学课件
Ⅱ.氧化铁(Fe2O3)是 一种红棕色的粉未 (俗称铁红),常用 Ⅲ于.制氧造化红铝色(A油l2漆O3)和是涂一种白色难熔 的物质,是料一种较好的耐火材料 Ⅳ.氧化亚铜(Cu2O)呈 红色,可以制造玻璃、搪
瓷的红色颜料
二.氢氧化物 思考和交流
加入NaOH溶 液产生的现象
产生红褐色的沉淀
先有灰白色的沉淀,迅速变 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化学方程式
FeCl3+3NaOH=Fe (OH)3+3NaCl
FeSO4+2NaOH =Fe(OH)2+Na2SO4
4Fe(OH)2+O2+2H2O=4 Fe(OH)3
(1)氢氧化铁的性 氢氧化铁是一质种难溶于水的红褐 ①与酸反 色固F体e(OH)3+3HCl=FeCl3+3H2O
2.三视图之间的度量对应关系
主视俯视长相等且对正 俯视左视宽相等且对应 主视左视高相等且平齐
宽 高
宽
三等关系
长对正 宽相等 高平齐
3.三视图之间的方位对应关系
上
上
左
右后
前
下
下
后
左
右
前
• 主视图反映:上、下 、左、右 • 俯视图反映:前、后 、左、右 • 左视图反映:上、下 、前、后
3.2 基本体的形成及其三视图
⒈ 分析投影,想象出物体的形状。 ⒉ 根据投影规律及“三等”关系,画出第三视图
㈠ 投影分析
⒈ 弄清视图上图线的意义 ① 一个平面的投影 ② 面与面的交线 ③ 回转体轮廓素线 的投影
圆柱轮廓素线
平面投影
《机械制图》中叠加型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图技巧
有相贯线产生,如图2所示。
图1轴承座
图2轴承座形体分析
2.2根据形状特征确定主视图方向
绘制三视图前,我们要先来确定主视图的投射方向,根据主视图的确定原则,选择最能反映轴承座形状和位置
所示。
图3画圆筒三视图
第二步:绘制底板的三视图,根据底板特征,
的绘图次序确定为:俯视图→主视图→左视图,
示。
此时,要注意底板在俯视图中线型的变化。
图4画底板三视图
第三步:绘制支撑板的三视图,根据支撑板特征,
视图的绘图次序确定为: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此时,要注意支撑板和圆筒表面相切的处理办法。
第四步:绘制肋板的三视图,根据肋板特征,
的绘图次序确定为: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要注意肋板和圆筒表面相交的处理办法。
第五步:绘制凸台的三视图,根据凸台和圆筒相交的
其三视图的绘图次序确定为:俯视图→主视图
如图7所示。
图7画凸台三视图
教学反思
形体分析法和分步画图法的使用,让学生在绘制复杂组合体三视图时,把复杂问题变得简单化,同时按照一定的模式去画图,让学生思路更加清晰,绘图的正确性也得到了提高,三视图绘制变得更加简单了,课堂也变得有趣学生也更加爱学习了。
参考文献:
阎汉生,刘林,熊巍.高职机械制图课程信息化教学设
以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为例[J].科技视界,2018(
余诚英.“组合体形体分析法”一课的教学设计[J].
22):78-79.
刘力.机械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喻全雄.机械制图学习指导与习题分步详解[M].北京:工业出版社,2014.
图5画支撑板三视图
图6画肋板三视图。
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叠加型组合体的视图画法
第课时下面以支座为例讲解。
1、形体分析(展示支座模型)支座模型是由几个部分叠加而成的组合体,我们利用支座模型来学习组合体的视图画法。
我们如何如何运用三视图将支座准确地表达出来呢(停顿两秒钟后,将学生的视线引入到“画组合体视图的一般方法”板书部分。
(1)分解组合体,分析各部分相对位置。
展示模型,请一学生回答,该组合体由几个部分组成(2)判断相邻表面的关系板书板书讲述引入问题,让学生思考空心肋底凸耳展示模型,请学生集体回答,该组合体相邻表面的关系。
2、选择主视图 主视图的选择原则:(1) 要尽可能多地反映出组合体的形状和结构特征。
(2) 考虑组合体的正常位置,把组合体的主要平面或主要轴线放置成平行或垂直位置;(3) 在俯、左视图上尽量减少虚线。
本例中,比较箭头所示两个投射方向,A 向作为主视图能够更好地反映支座的结构特征,且表达清晰,符合主视图的选择原则。
因此选择A 向作为主视图。
3、画图步骤〖要求学生在老师作图的过程中,准备绘图工具与老师同步作图,并对照老师的图样检查作图的正确性〗(1) 选择比例和图纸幅面。
① 画图时,尽量选择1∶1的比例,这样既便于直接估量组合体的大小,也便于画图。
相凸台的轴线与相两圆叠②按选择的比例,根据组合体的长、宽、高计算出三个视图所占面积,并在视图之间留出标注尺寸的位置和适当的间距,据此选用合适的标准图幅。
(2)确定视图位置,画出中心线和基线。
(3)画主要形体直立空心圆柱体(3)画凸台(4)画底板板书集体回答:圆柱体应先从哪个视图画板书边讲述,边在黑板上作图。
重点强调相贯线的画法,加深重点强调(5)画肋板与耳板(6)检查并擦去多余作图线,按要求描深(作图完毕后,强调对图形的要求:干净、整洁等)(五)课堂小结向学生展示支座组合体三视图,问:我们在画组合体三视图时应该注意什么呢学生的印象。
板书边讲述,边在小黑板作图。
强调底板两侧与圆柱体相切处的画法,在俯视图中找出切点,主、左视图相切处不封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叠加体组合体的画法讲稿
你好,从本节开始学习组合体
组合体一般分为叠加式切割式和综合式
本次课学习叠加式组合体的画法
叠加体画法思路
需要一部分一部分的画
注意处理各部分连接处的线型
下面根据案例具体演示
画出下图所示闸室段的三视图
首先分析形体
该形体可以分为上中下三部分
分别为拱圈边墩底板
拱圈是半圆筒
边墩是两个梯形柱体
内侧挖掉两个闸门槽
底板是八棱柱
形体分析完
开始绘制三视图
主视图方向按图中位置
闸室段的绘制
一般按底板边墩闸门槽拱圈的顺序
一部分一部分的画
先画出基准线
确定三个视图的位置
先画底板
底板是左右底面的八棱柱
根据棱柱三视图的投影特征
左视图为特征图八边形
另外两个视图为矩形线框
不可见的地方画虚线
这是底板的三视图
接着画边墩
边墩是两个梯形柱体
在底板的上面
根据棱柱的投影规律
主视图是两个梯形
另外两个视图为矩形线框
这是边墩的三视图
在边墩的内侧有两个闸门槽
形体是四棱柱
绘制闸门槽
先在俯视图定位两个矩形
根据投影规律
再绘制另外两个视图的矩形线框
不可见用虚线
闸门槽绘制完成
下面画拱圈
拱圈是半圆筒在最上边
根据圆柱的投影规律
主视图为特征图两个半圆
另两个视图为矩形线框
不可见的画虚线
这是拱圈的三视图
这样每个部分都绘制完成了
但对于叠加体的三视图
要注意处理各部分连接处的线型
分析如下
底板与边墩是上下叠加
前后共面没有交线
左右不共面应有交线
所以在主视图上去掉共面的这两条线
但后边的闸门槽看不见
所以应绘制虚线
闸门槽在边墩内侧是被切去的
在俯视图上应去掉这两条线粗实线
其他视图为虚线
因拱圈在最上边
在俯视图上挡住了部分边墩
应将挡住的部分这两条线改为虚线
所以共面没有交线被挡住改为虚线切去线擦去再进行检查三个视图没有问题就可以加深了
闸室段的三视图绘制完成
叠加体三视图的画法
首先形体分析
一部分一部分的绘制
要注意各形体之间的组合关系
防止多线漏线的现象
本节课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