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茶道 [关于茶艺茶道的基本知识]
茶艺的基本知识有哪些
![茶艺的基本知识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9f5cdb13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ea.png)
茶艺的基本知识有哪些(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职业规划、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茶艺的基本知识有哪些有关茶艺的基本知识有哪些在日常生活当中,泡茶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要真正泡好一壶茶,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本领。
茶叶茶艺茶道的基本知识
![茶叶茶艺茶道的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4d68e04240c844768eaee8e.png)
茶叶茶艺茶道的基本知识一、绿茶:基本工艺流程:杀青——揉捻——干燥⑴炒青绿茶:长炒青——眉茶炒青、特珍、珍眉、风眉、秀眉、贡熙等圆炒青——珠茶珠茶、雨茶、秀眉细嫩炒青龙井、大方、碧螺春、雨花、松针等⑵烘青绿茶:普通烘青闽烘青、浙烘青等细嫩烘青黄山毛峰、太平猴魁、高桥银峰等⑶晒青绿茶:滇青、川青、陕青等⑷蒸青绿茶:煎茶、玉露等二、红茶:小种红茶正山小种、烟小种等工夫红茶滇红、祁红、川红等红碎茶叶茶、碎茶、片茶、末茶三、青茶:闽北乌龙武夷岩茶、水仙、大红袍、肉桂等闽南乌龙铁观音、奇兰、黄金桂广东乌龙凤凰单枞、凤凰水仙、等台湾乌龙洞顶乌龙、包种等四、白茶:白芽茶银针等白叶茶白牡丹、供眉等五、黄茶:黄芽茶君山银针、蒙顶黄芽等黄小茶北港毛尖、沩山毛尖、温州黄汤等黄大茶霍山黄大茶、广东大叶青等六、黑茶:湖南黑茶安化黑茶等湖北黑茶蒲圻老青茶等四川边茶南路边茶、西路边茶等滇桂黑茶普洱茶、广西六堡茶等再加工茶类:花茶茉莉花茶、珠兰花茶、玫瑰花茶等紧压茶黑砖、茯砖、花砖、方茶、饼茶萃取茶速溶茶茶艺,萌芽于唐,发扬于宋,改革于明,极盛于清,可谓有相当的历史渊源,自成一系统。
最初是僧侣用茶来集中自己的思想,唐代赵州从谂禅师曾经以“吃茶去”来接引学人;后来才成为分享茶的仪式。
唐代煮茶,多用姜盐添味,世称姜盐茶,诗人薛能《茶诗》云:“盐损添常戒,姜宜煮更黄。
”宋初流行点茶法,把茶叶碾成细末,冲出来的茶汤要色白如乳,《观林诗话》载,北宋苏轼喜欢凤翔玉女洞的泉水,每次去,都要取两瓶携回烹茶。
苏轼有《和蒋夔寄茶》一诗:“老妻稚子不知爱,一半已入姜盐煎。
”。
苏轼本人很注重茶的养生效果,吃完饭后用浓茶漱口,可解除烦腻。
明代起开始流行泡茶。
中国的民族性,自然谦和,不重形式。
所以不管是唐代的茶经,宋代的大观论茶,或明代的茶疏,文中所谈仅是通论,一般人民将饮茶融成生活一部份,没有什么仪式,没有任何宗教色彩,茶是生活必需品,高兴怎么喝,就怎么喝。
中国茶艺茶道轻松入门pdf
![中国茶艺茶道轻松入门pdf](https://img.taocdn.com/s3/m/fd8ec32b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99.png)
中国茶艺茶道轻松入门pdf茶道是源自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艺术,通过烹茶、品茶、赏茶等方式来追求心灵和身体的平静与和谐。
在中国,茶道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各种茶艺馆、茶文化街等地方层出不穷,吸引着众多茶艺爱好者和品茶者。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中国茶艺茶道的基本知识,并提供一个便捷的入门指南,帮助你快速上手茶道的基本技巧。
一、茶道的起源与发展茶道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最早的茶道实践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茶道还与佛教相结合,成为一种修行的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茶道逐渐脱离了宗教的束缚,发展成为一种独立且完整的艺术形式。
茶道的发展与茶叶的种植和制作密不可分。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也是全球茶叶的主要生产国之一。
中国的茶叶品种丰富多样,包括绿茶、红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等。
每一种茶叶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韵味,需要用适当的方式去烹制和品尝。
二、茶道的基本知识1. 茶具与器皿:茶道中使用的茶具和器皿有着严格的要求,包括茶壶、茶杯、茶盘、茶匙等。
这些茶具通常由瓷器或紫砂陶制成,在制作过程中注重材料的选择和工艺的精湛。
2. 茶艺表演:茶道不仅仅是烹茶和品茶的过程,还包括茶艺表演。
茶艺表演是茶道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动作的优雅和独特的技巧展现出茶道的精髓和美感。
3. 茶的分类与品质:中国的茶叶根据发酵程度、制作工艺和产地等因素进行分类。
其中,绿茶是最常见和最基础的茶种,具有清香爽口的特点。
除了绿茶,红茶和乌龙茶也是中国茶道中常用的品种。
三、中国茶艺茶道的基本流程1. 准备工作:在烹茶之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茶具、茶叶和热水等物品。
茶具要保持干净,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2. 清洁杯器:使用温水和清洁布清洁茶杯,并且在盛茶之前使用热水冲洗茶杯,让杯器达到适合品茶的温度。
3. 烹茶:根据茶叶的种类和数量,选择合适的茶壶和茶盘,按照一定比例将茶叶放入茶壶中。
根据茶叶的种类和个人喜好,调整烧开水的温度和时间,并将开水冲入茶壶中。
中国茶道知识大全
![中国茶道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a010837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3c.png)
中国茶道知识大全茶,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自古以来就在中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茶道是中国古老而悠久的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将全面介绍中国茶道的相关知识,包括茶的起源、茶道的发展、传统茶具以及品茶技巧等。
一、茶的起源茶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00年左右的中国西南地区。
相传,中国古代神农氏制茶的传说便是茶的起源。
在随后的历史中,茶逐渐传播到全国各地,并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饮品。
二、茶道的发展1. 唐代茶道唐代是中国茶道发展的重要时期。
当时,茶道逐渐与文人雅士的生活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文化艺术。
茶具开始多样化,并出现了独特的煮茶技法。
2. 宋代茶道宋代是中国茶道进一步发展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茶叶的种类更加丰富,茶道的礼仪也更加完善。
同时,茶具的制作工艺日臻成熟,各地茶馆也纷纷兴盛。
3. 明清时期茶道明清时期是中国茶道达到巅峰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茶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推广,茶具的制作工艺更加精细,对于泡茶的要求也更加讲究。
此时期也出现了一些茶道流派,并形成了多样的茶礼。
三、传统茶具1. 茶壶茶壶是茶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之一。
它的种类繁多,有紫砂壶、白瓷壶、青瓷壶等。
每一种茶壶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2. 茶盘茶盘是茶道中用来放置茶具和茶叶的平台。
它通常由木质或石质制成,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和导热性,以保持茶具和茶叶的稳定温度。
3. 茶杯茶杯是用来品味茶汤的器皿,它的选材和制作工艺也非常重要。
不同的茶,应有不同的杯型和容量。
四、品茶技巧1. 水质选择好的茶水离不开优质的水源。
自然山泉水或矿泉水都是不错的选择。
水的温度也要适宜,一般绿茶、白茶适宜用80℃的水冲泡,红茶、乌龙茶适宜用90℃的水冲泡。
2. 茶叶选购与保存购买茶叶时应选择新鲜、干燥、无异味的茶叶。
茶叶在保存时应放置于密封的容器内,避免暴露在空气中。
3. 茶艺表演茶道艺术中的茶艺表演有落花流水、倒茶、泼茶、掷壶等多种形式。
表演时要注意姿势和动作的协调,力求将茶艺的美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茶道入门知识大全
![中国茶道入门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b57ac5f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d2.png)
中国茶道入门知识大全中国茶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茶道不仅是一种品茗的过程,更是一种修身养性、寻求内心宁静的方式。
本文将为你介绍中国茶道的基本知识,帮助你入门茶道文化。
一、茶文化的起源茶文化在中国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据传说,中国的茶树最早生长在四川、云南等地的茂密森林中,而茶叶最早是被人们当做药物使用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茶叶不仅具有药物的功效,还有提神醒脑的作用,于是逐渐开始饮茶。
饮茶兴起后,人们开始研究茶的采摘、制作和品饮等技艺,逐渐形成了完整的茶道文化体系。
二、茶的分类与选择中国的茶叶种类繁多,根据制作工艺和不同的茶叶部位可以分为绿茶、红茶、白茶、黄茶、乌龙茶和黑茶等六大类。
每种茶的口感和风味各有不同,因此在品鉴茶叶时要根据自己的口味和需求进行选择。
1.绿茶:绿茶以杀青后烘干的未发酵茶叶为主,清香鲜爽,具有利尿解暑、清热降火的功效。
有名的绿茶有龙井、碧螺春等。
2.红茶:红茶以发酵完全的茶叶为主,口感醇厚,色泽红艳,香气浓郁。
有名的红茶有正山小种、祁门红茶等。
3.白茶:白茶以嫩叶为主,采摘后不经过任何发酵处理,具有清淡的花香和清新的口感。
有名的白茶有白毫银针、贡眉等。
4.黄茶:黄茶是一种独特的茶类,制作工艺较为复杂,茶汤呈黄绿色,口感鲜爽回甘。
有名的黄茶有君山银针、黄山毛峰等。
5.乌龙茶:乌龙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既有清香回甘的特点,又有红茶的醇厚口感。
有名的乌龙茶有铁观音、岩茶等。
6.黑茶:黑茶是一种后发酵茶,茶叶存放越久口感越好,具有降脂健胃等保健功效。
有名的黑茶有普洱茶、六堡茶等。
三、茶具的使用与养护茶具在茶道文化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于茶道的表现形式和茶的品质都有很大的影响。
1.茶壶:茶壶是沏茶的主要工具,其大小、形状和材质会对茶叶的浸泡和温度起到重要影响。
茶壶的养护需要定期清洗和通风晾晒,以防霉变。
2.茶杯:茶杯的选择一般以白色瓷杯为主,以充分展现茶叶色泽和透明度。
中国茶道的基本知识
![中国茶道的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a1da51b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2b.png)
中国茶道的基本知识茶,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承载着千年智慧与情感的传承。
茶道是中国独特的茶艺文化,通过制作、品评、品茗来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中国茶道的基本知识,让我们一同探索这个古老而美妙的世界。
一、茶的历史与分类1. 茶的起源与发展茶的发现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中国,最初是偶然的,人们意外发现茶叶的独特滋味并逐渐加以利用。
此后,茶的种植与加工逐渐完善,并在唐代达到了顶峰。
唐代以后,茶叶的种植与饮用方式进一步发展,至今茶仍然在中国深入人心。
2. 茶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处理工艺和来源,中国的茶可以分为六大类,如下所示:(1) 绿茶:以不经发酵的新鲜茶叶制成,如龙井、碧螺春等。
(2) 黄茶:汤色偏黄,有独特的花香,如君山银针、黄山毛峰等。
(3) 红茶:经过发酵制作而成,如正山小种、祁门红茶等。
(4) 白茶:以新芽未开的胚芽为原料,如白毫银针、白牡丹等。
(5) 乌龙茶:半发酵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如铁观音、安溪茶等。
(6) 黑茶:经过完全发酵的茶叶,如普洱茶、六堡茶等。
二、茶道的精髓与意义1. 茶道的精髓茶道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包含着丰富的礼仪和哲学,以下是茶道的精髓之一:(1) 和敬清寂:茶道倡导内敛与静谧,通过饮茶过程中的细腻动作与味蕾的冲击,达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2) 仪静以静人:茶道强调精神修养,通过仪容、仪态的整齐和谨慎,表达对茶道的敬重与敬畏。
2. 茶道的意义茶道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以下是茶道的意义之一:(1) 弘扬文化:茶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通过茶的制作和品鉴,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精神。
(2) 提升修养:茶道注重个人内心的修养,通过茶艺的学习与实践,促进个人的修身养性,培养生活的审美情趣。
三、茶具与茶艺的基本要素1. 茶具茶具是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茶具包括茶碟、茶盏、茶杯、茶壶、茶托等。
茶具的材质往往选用陶瓷、紫砂、玻璃等制作而成,以保证茶的品质。
茶艺茶道的基础知识
![茶艺茶道的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746fd0b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22.png)
茶艺茶道的基础知识茶艺,是指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术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茶道艺术。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茶艺茶道的基础知识,一起来看看。
茶艺茶道的基础知识一、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就是唐代陆羽提出的“精行俭德”。
以后宋代徽宗赵佶又提出了“清和澹静”。
到明代喻政又提出了“淡远清真”。
中国茶道传到日本,千利休提出了“和敬清寂”。
传到韩国,韩国人提出了“和敬俭真”。
传到新加坡,新加坡人提出了“和爱谦静”。
中国当代茶学专家庄晓芳提出了“廉美和敬”。
这些茶道四字令就是茶道、茶艺的核心。
虽然都有时代性和地域性,但它的核心都是道德修养。
二、两个基础不论是茶道还是茶艺。
最根本的两个基础是“茶”和“艺”,故称茶艺。
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是茶艺的根本。
茶就是科学泡茶,科学饮茶,使人们充分吸收茶叶的营养保健物质达到强身健体。
艺就是把泡茶饮茶艺术化、人轻松愉快,达到精神上的养生。
三、三个要求这是指茶道和茶艺表演的动作必须符合三个要求:一是动作圆活、连绵、轻盈;二是动作自然、优美、和谐;三是动作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四、四种茶具综合茶道、茶艺的茶道具,不外乎陶、砂、瓷、透(玻璃)四种形态。
1.陶,是指陶器。
是我国最古老的茶具。
今天用起来-,古朴典雅,返朴归真,回归自然,别有韵味。
2.砂,是指紫砂,有著名的宜兴紫砂。
它起源于明,兴盛于清。
有形美、神韵,气质高雅形态各异的特点。
泡茶不走味,过夜茶不馊。
3.瓷,是指瓷器,有著名的景德瓷。
白瓷早在唐代就有“假白玉”之称。
它“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
4.透,是指玻璃等透明茶具。
她玲珑剔透,泡茶可观赏杯中的茶汤和茶芽,特别是看到茶芽直立、起舞更是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五、五种茶艺纵观我国的茶艺,不外乎五种基本茶艺。
1.红茶茶艺。
2.绿茶茶艺。
3.乌龙茶艺(也叫功夫茶艺)。
·4.花茶茶艺。
5.禅茶茶艺。
其他茶艺都是从这五种基本茶艺中演化出来的。
六、六个条件无论是茶道还是茶艺表演必须具备六个条件,它们是茶、水、器、人、静、雅。
茶艺与茶道的基础知识
![茶艺与茶道的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07a8e16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2.png)
茶艺与茶道的基础知识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茶艺与茶道的基础知识,一起来看看。
茶艺与茶道的基础知识:茶艺与茶道的基本含义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就形式而言,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
品茶、先要择,讲究壶与杯的古朴雅致,或是豪华庄贵。
另外,品茶还要讲究人品,环境的协调,文人雅士讲求清幽静雅,达官贵族追求豪华高贵等。
一般传统的品茶,环境要求多是清风、明月、松吟、竹韵、梅开、雪霁等种种妙趣和意境。
总之,茶艺是形式和精神的完美结合,其中包含着美学观点和人的精神寄托。
传统的茶艺,是用辩证统一的自然观和人的自身体验,从灵与肉的交互感受中来辨别有关问题,所以在技艺当中,即包含着我国古代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又包含了人们主观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寄托。
茶艺与茶道的基础知识:茶艺与茶道的步骤1、备具候用:将所用的茶具准备就绪,按正确顺序摆放好,主要有:紫砂水平壶、公道杯、品茗杯、闻香杯等。
2、恭请上坐:请客人依次坐下。
3、焚香静气:焚点檀香,营造肃穆详和气氛4、活煮甘泉:泡茶以山水为上,用活火煮至初沸。
5、孔雀开屏:介绍冲泡的茶具。
6、叶嘉酬宾:叶嘉是茶叶的代称,这是请客人观赏茶叶,并向客人介绍此茶叶的外形、色泽、香气特点。
7、孟臣沐淋:用沸水冲淋水平壶,提高壶温。
8、高山流水:即温杯洁具,用紫砂壶里的水烫洗品茗杯,动作舒缓起伏,保持水流不断。
9、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拨入紫砂壶内。
10、百丈飞瀑:用高长而细的水流使茶叶翻滚,达到温润和清洗茶叶的目的。
11、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刮去壶口的泡沫。
12、玉液移壶:把紫砂壶中的初泡茶汤倒入公道杯中,提高温度。
13、分盛甘露:再把公道杯中的茶汤均匀分到闻香杯中。
14、凤凰三点头:采用三起三落的手法向紫砂壶注水至满。
中国茶艺茶道讲解大全
![中国茶艺茶道讲解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41bc30f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72.png)
中国茶艺茶道讲解大全中国茶艺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凝聚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
茶道不仅是一种饮茶的方式,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精神体验。
本文将为读者全面解析中国茶艺茶道的来龙去脉、基本礼仪以及具体操作技巧,希望能够为茶艺爱好者提供全面的学习参考。
一、中国茶艺茶道的起源及发展中国茶艺茶道起源于中国古代,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演变。
茶道最早出现在中国唐代,当时茶叶已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的饮品。
唐代的茶道强调以茶会友,注重礼仪和仪式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茶道在宋代得到更加细致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茶艺茶道。
二、中国茶艺茶道的基本礼仪茶道注重礼仪,礼仪是茶艺的灵魂。
以下是中国茶艺茶道的基本礼仪要点:1. 进入茶室前需主动请教茶道师,了解茶室的规矩和仪式。
2. 进入茶室后需按照传统仪式向茶道师行礼,表达敬意。
3. 坐下后,需保持端庄而自然的姿势,不可大声喧哗或随意移动。
4. 接过茶杯后,需用手指掌握茶杯底部,用拇指和食指托住茶杯的把手。
5. 品尝茶水时,需闭目品味,静心聆听茶水的香气和味道。
6. 喝完茶后,需用手指轻轻敲击茶杯边缘,表示结束。
三、中国茶艺茶道的具体操作技巧中国茶艺茶道的具体操作技巧十分繁琐,需要茶艺师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
下面是一些基本的操作技巧:1. 盛茶:将开水倒入盖碗,使茶叶展开,待茶叶沉到底部后,慢慢倒入盛茶杯中。
2. 倒茶:从盛茶杯中取出茶水,将茶水倒入小杯中,并向客人递上。
3. 倒水:将烧开的水从壶中倒入茶壶中,保持倒水的均匀和稳定。
4. 揉茶:将茶叶置于手掌中,用双手来回揉搓茶叶,使其更加柔软和有弹性。
5. 冲泡:将热水倒入壶中,待茶叶展开后,慢慢倒入茶杯中,使茶叶的香气得以充分释放。
6. 品尝:用茶杯轻轻品尝茶水,感受茶香和口感,并留心茶汤的颜色和澄清度。
茶道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的艺术,只有在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中,才能够更好地领悟到其中的奥妙。
普及茶道的知识点总结
![普及茶道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b84675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9c.png)
普及茶道的知识点总结
一、茶道的起源和发展
1. 茶的起源和传入日本
2. 茶道的发展和演变
3. 茶道流派和影响
二、茶道的基本知识
1. 茶道的意义和修养
2. 茶道的核心价值和精神内涵
3. 茶道的仪式和礼仪
三、茶道的流程
1. 茶具的摆放和使用
2. 茶道的步骤和程序
3. 茶道的仪式和动作
四、茶道的茶具
1. 茶壶和茶杯的种类和搭配
2. 茶匙和茶筅的使用
3. 茶托和茶叶容器的作用
五、茶道的茶点
1. 茶道的点心和款待
2. 茶道的饮料和食品
3. 茶道的料理和特色
六、茶道的茶人
1. 茶道的主持人和仪仗队
2. 茶道的客人和观赏者
3. 茶道的参与者和互动者
七、茶道的茶具展示
1. 茶道的茶具陈列和展示
2. 茶道的茶道具和茶具艺术
3. 茶道的茶具保养和收藏
八、茶道的茶席布置
1. 茶道的茶室和茶席设计
2. 茶道的花道和装饰布置
3. 茶道的香道和音乐演奏
九、茶道的文化传承
1. 茶道的文学和绘画作品
2. 茶道的古典和现代文化
3. 茶道的国际交流和展示
十、茶道的当代发展
1. 茶道的艺术表现和创新
2. 茶道的商业化和品牌经营
3. 茶道的社会活动和慈善公益
以上是对茶道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茶道是一门值得深入探讨和学习的文化艺术活动,通过参与茶道,可以提高自身修养,感受心灵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能够了解和传承日本文化的魅力。
茶艺入门茶道基本知识
![茶艺入门茶道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78fc316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5b.png)
茶艺入门茶道基本知识《茶艺入门茶道基本知识》一、什么是茶艺茶艺是指使用茶具,沏煮茶叶,品尝茶饮过程中的一种艺术形式。
茶艺的精髓体现在用心、耐心,以及专业的器具技艺。
二、历史渊源中国千余年的茶文化,沿袭中国传统文化的礼仪,是中国一种非物质的文化遗产。
传统中国茶文化融合着儒家、道家、佛教等宗教文化,自成一体,形成独特的茶文化,体现出中国伦理规范、审美情趣、品味风格等特色。
茶道自中国南宋时期开始发展,渐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明代以后,茶道越来越受欢迎,影响越来越广泛,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之一。
至今,茶艺在中国仍然有着重要的地位。
三、茶艺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1)选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茶叶,一般可以选用铁观音、龙井等传统的中国绿茶;(2)准备茶具:根据需要准备相应的茶具,如茶壶、茶杯、茶渣碗等;(3)加热水:温水是沏茶的基础,根据茶叶的种类,将水加热到相应的温度(绿茶一般是80-90度,红茶一般是90-100度);2.沏茶(1)将茶叶装入茶壶,注入恰当的温度的水,轻轻搅拌,等待茶叶吸收水份;(2)将温度调整到相应的沏茶温度;(3)煮沸,取出茶叶;(4)取出茶叶后,再添加一次少量的温水,沏出茶汤,放入茶杯中3.品饮茶(1)先闻茶香,闻到茶叶特有的清香;(2)看茶色,茶色绿油油,清澈见底;(3)品尝茶叶,茶叶的口感清爽,甘甜醇香;(4)最后喝茶,清凉滚烫,入口满满的醉人滋味。
四、茶艺饮用茶艺饮用指的是将茶艺带入饮用形式,也就是说,以茶艺中较为讲究的礼仪、氛围、技艺来饮用茶饮,或者将茶饮与其他饮料配合完美地品尝。
茶艺饮用可以是茶话会、商务宴会等形式,也可以是友谊之约、自我享受等形式。
茶艺饮用的特点在于,在传统的茶艺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活动的需要,增加茶叶的种类、增加茶器具的类别等,定制出一套饮用茶艺。
如增加茶叶的类别,可以使用多道茶艺,以展示不同茶叶的醇香韵味;增加茶器具的类别,则可以体现茶艺的精致之处,增添活动的趣味性。
中国茶道新手入门知识
![中国茶道新手入门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d18b8d36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b.png)
中国茶道新手入门知识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它不仅仅是一种饮茶的方式,更是一门艺术。
如果你对茶道感兴趣,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茶道爱好者,那么本篇文章将为你介绍中国茶道新手入门知识,包括茶具的选择、茶叶的品鉴、冲泡技巧等,帮助你快速入门茶道的世界。
一、茶具的选择在茶道中,选择适合的茶具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是茶壶,一般来说,选用紫砂壶是较为常见的选择,因为紫砂壶能够吸附茶香,保持茶的原味。
同时,还需要选择一个适合的茶杯,茶杯的材质以瓷器最为常见,而且选用清透的瓷杯能够更好地欣赏茶叶的色泽变化。
此外,还需要备好茶盘、茶巾、茶匙等辅助工具。
二、茶叶的品鉴茶道的核心在于品味茶叶的味道和香气,因此需要了解如何正确品鉴茶叶。
首先,选择优质的茶叶非常重要,你可以选择一些著名的茶叶品牌,或者去专业的茶叶店购买。
然后,通过观察茶叶的外形、闻茶叶的香气,感受茶叶的质地和湿度,来判断茶叶的质量。
最后,将茶叶放入温水中浸泡,等待片刻后,开始用品茗杯品尝茶叶的口感和余味。
三、茶艺冲泡技巧正确的冲泡技巧是茶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首先,需要注意水的温度,一般来说,绿茶需要80摄氏度左右的水温,红茶和乌龙茶需要90摄氏度左右的水温。
接下来是茶叶的用量,一般来说,每100毫升的水需要取1克的茶叶。
然后是冲泡时间,不同的茶叶有不同的冲泡时间,一般来说,绿茶和白茶需要较短的时间,而红茶和乌龙茶需要较长的时间。
四、茶道礼仪茶道除了品饮茶叶,还有一套独特的礼仪。
在进行茶道表演或招待客人时,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
首先是准备茶,茶具要摆放整齐,待客人入座后,要用清水预热茶具。
接着是斟茶,斟茶时要轻柔地将茶水倒入茶杯中,同时要注意不要溅出来。
最后是呈茶,呈茶时要将茶杯用右手呈送给客人,客人接过后要稍微鞠躬以示感谢。
总结:茶道是一门深奥的文化,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帮助你快速入门茶道的世界。
茶具的选择、茶叶的品鉴、冲泡技巧和茶道礼仪是茶道学习的基础,希望你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茶道的魅力,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享受茶道带来的宁静与美好。
中国茶艺茶道大全
![中国茶艺茶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9cd9d5b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2.png)
中国茶艺茶道大全茶,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茶具有独特的魅力,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艺术,通过茶的烹饪、品尝和礼仪,人们能够体验到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文将介绍中国茶艺和茶道的基本知识和步骤。
一、茶的分类茶树是中国茶艺的基础,根据不同的茶叶加工工艺和产地,茶可以分为六大类: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
每类茶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口感,各有所好。
二、茶具的介绍中国传统茶具丰富多样,包括茶壶、茶杯、茶盘、茶托等。
其中,茶壶被认为是制作和品尝茶的核心工具。
茶杯通常是小巧精致的,能够突显茶的香气和色泽。
三、准备工作在进行茶艺表演或茶道活动之前,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首先,需要选择优质的茶叶,并将其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接下来,我们需要准备好清洁的茶具,并确保它们没有异味。
最后,准备好热水和茶盘等辅助工具。
四、冲泡技巧冲泡茶的技巧是茶艺师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
以下是一般茶的冲泡步骤:1. 烫洗茶具:将开水冲入茶壶和茶杯中,以清洗茶具,同时使其预热。
2. 茶叶投放:根据茶叶的种类和数量,将适量的茶叶放入茶壶中。
3. 清洗茶叶:倒入适量的温水,将茶叶浸泡30秒至1分钟,然后倒出。
这一步是为了唤醒茶叶的香气。
4. 加水冲泡:从合适温度的水龙头冲泡茶叶。
不同种类的茶叶有不同的冲泡时间和水温要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
5. 分茶倒入杯中:冲泡好的茶液通过过滤器倒入茶杯中,并确保每个杯子中的茶量均匀。
6. 品尝茶:以适当的姿势拿起茶杯,轻轻品尝茶的香气和口感。
五、茶道礼仪茶道在中国被视为一种仪式和礼仪,因此,参与者需要注意一些基本礼仪和规范。
以下是一些茶道常见的礼仪:1. 敬茶:以茶艺师为首,依次向客人敬茶。
客人接过茶后,可以先闻茶的香气,然后小口品尝。
2. 手法:在茶道表演中,茶艺师的手法非常重要。
手法要稳重、流畅,力求在倒水和冲泡时做到自然而优雅。
3. 茶艺表演:在茶道活动中,茶艺师可以进行一些巧妙的茶艺表演。
中国茶艺茶道入门教程
![中国茶艺茶道入门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ecf0d75c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e.png)
中国茶艺茶道入门教程茶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值得学习和探索的技艺。
茶道是通过煮茶、冲泡茶、品茶等过程,以及茶具的使用和茶文化的体验,来展示茶叶的美感和茶文化内涵的一种艺术形式。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国茶艺茶道的入门教程,帮助您了解茶道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以便您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品味和欣赏这一独特的文化艺术。
一、茶道的基本认识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注重礼仪、修身养性、审美和人文关怀。
茶道的发源地是中国,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和道教文化,并在唐宋时期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和普及。
茶道强调的是“礼”的观念,包括准备茶具、泡茶和品茶的整个过程,将茶道视为一种礼仪和修身的方式。
同时,茶道也是一种审美活动,强调美学和艺术的表达,尽力体现茶叶的香气、色泽和口感。
正是这种综合性的特点,使得茶道成为了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
二、茶道的基本要素1. 茶叶:选择好的茶叶是泡好一杯茶的基础。
在选择茶叶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口味选择不同种类的茶叶,如绿茶、红茶、乌龙茶等。
重要的是要选择质量好、新鲜的茶叶,以保证茶叶的香气和味道。
2. 茶具:茶具是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茶壶、茶杯、茶盘等。
茶具应该养护保养得当,干净整洁,以保证茶道的品质和美感。
3. 准备工作:茶道注重仪式感,准备工作要做到周密有序。
包括清洗茶具、准备茶叶、热水的准备等。
这些准备工作都需要细心和耐心,以确保泡茶的过程流畅和顺利。
4. 泡茶过程:泡茶是茶道的核心环节,需要掌握正确的泡茶技巧。
首先,将一定量的茶叶放入茶壶中,然后冲上适量的热水,等待片刻,使茶叶展开。
接着,将茶倒入茶杯中,保持茶汤的浓度和香气。
最后,将茶杯递给客人,开始品味茶的美妙。
5. 品味和欣赏:品味茶不仅是品尝茶的味道,更需要品味茶的色泽、香气和口感。
在品味茶的同时,还可以欣赏茶具的美学价值,感受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茶道的常见技巧1. 精选适合泡茶的茶叶:不同种类的茶叶适合泡制的水温和泡制的时间是不同的,根据不同茶叶的特点和个人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茶叶进行泡制和品尝。
中国茶道与茶艺知识点
![中国茶道与茶艺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e233441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e7.png)
中国茶道与茶艺知识点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茶艺则是茶道的实践与艺术表现。
茶道源远流长,凝聚着中国人对于生活品味、礼仪规范的独特理解。
本文将介绍中国茶道与茶艺的基本知识点,以期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感受这一独特的文化艺术。
一、茶的起源与发展茶叶作为中国的国饮,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相传,茶的发现与使用始于中国西南地区。
茶叶在唐朝时期开始受到广泛关注,此后通过宋、明、清等时期的发展,形成了中国茶叶的饮用与制作技艺。
二、茶道的概念与内涵1. 茶道的定义和特点茶道,是指以茶为媒介,通过泡茶、沏茶的仪式和艺术表现形式,表达主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茶道倡导寻求心灵的宁静与平和,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情感交流。
2. 茶道的核心价值观茶道强调谦和、自然、敬重、静心的核心价值观。
茶道主张以茶养心,以茶养性,通过品茶的过程,达到身心放松、修身养性的目的。
三、茶艺与茶具1. 茶具的分类与作用茶具是茶艺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用途与形状的不同,可以分为茶壶、茶杯、茶盘等。
茶具选用材料讲究纯净、质地均匀,制作精细,以保证茶叶在沏泡过程中的品质。
2. 茶具的保养与使用方法茶具的保养对于茶艺表演的成功至关重要。
茶具应避免与异味接触,使用后要及时清洗并晾干,定期使用细软的布进行擦拭和保养。
四、泡茶的技艺与要点1. 选茶的原则泡茶时选择不同品种的茶叶需根据其特性和个人偏好进行搭配,通常有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等。
2. 水的选用与温度控制泡茶所用的水质对于茶叶的口感影响很大,应使用纯净的泉水或矿泉水。
而不同茶叶的浸泡温度也有明确的要求,如绿茶常用80°C左右的温水,乌龙茶则要求水温在90°C以上。
3. 泡茶的步骤与技巧泡茶的步骤包括洗茶、注水、闻香、品茗等。
在具体操作中,需注意控制放入茶叶的量、注水的速度以及泡茶时间的掌握。
五、茶道与礼仪1. 制定茶道仪式的原则茶道仪式是茶道实践的重要环节,不同的场合和目的,茶道仪式的形式与流程也有所不同。
茶道及茶艺知识
![茶道及茶艺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705a8ea9b89680203d825af.png)
• 红茶:用紫砂壶泡,(云南滇红)水温85摄氏度,用的是 透明品杯,洗茶要快,因为快速出汤 • 滇红有果香味,有桂圆汤味道,茶汤养紫砂壶, • 白茶:用玻璃杯,水温90摄氏度。品杯要用瓷器,洗茶时 杯子有倾斜度 • 泡白茶时倒入8分水,泡时间长一点,要等茶叶掉一半时 可喝,白茶汤色绿中隐黄,表面有白毫。(有观赏性,用 玻璃杯出汤)
• 注意事项:左手拿左边的东西,右手拿右边的东西。 • 倒茶时胳膊肘不能抬起来. • 杯具摆放:紫砂漏碗左边,公道杯右边,茶漏口不能冲客 人呈三角形
• 公道杯
感谢您的关注!
茶道及茶艺基本知识
茶道及茶艺基本知识
• 一、茶道的起源 • 中国茶道初步形成于中唐,其时,享誉世界的陆羽茶经的诞 生,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确立了中国古代的茶文化 体系,同时又标志着中国茶道的正式形成
唐代以后,中国茶道的精神又有了新的发展。宋代的数十部茶书,无不强调 茶叶采造之精美,茶具制作之雅致,烹茶程式之精致,虽然其中专门论及茶道的内 容不多,但从中可以让人体会和领悟到许多深刻的茶道理念
• 黑茶(普洱茶) • 用紫砂壶泡洗两遍茶,要用沸水冲泡。使用透明玻璃杯冲 泡品茶 • 普洱茶可以闷泡在5——6泡后可延长时间 • 普洱茶分为:生茶、熟茶 • 生茶可减肥对肠胃有刺激,熟茶降血压降血脂,肠胃不好 不可以喝生茶
• 白茶 • 降血压、防癌、防感冒,祛暑降糖去除血液垃圾。白茶外 表有绒毛,不经过揉捏直接烘干 • 白茶三年为药,五年为宝,要用价值放的时间越长越好, 成年白茶可预防小儿麻痹症。汤色绿中隐黄(洗一遍茶) 泡到芽叶全掉后可出汤
• • • • • • •
四、绿茶的泡法 1、注意事项 (1)、泡绿茶要用高玻璃杯 (2)、泡绿茶时3泡4泡后可换 (3)、投茶量2——3克 (4)、泡绿茶不用洗茶 (5)、泡绿茶水温要控制在85摄氏度左右,不能热
茶艺的基础知识
![茶艺的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65f33f1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3a.png)
茶艺的基础知识 茶艺是⼀种形式和精神相互统⼀的品茗⽂化,包括品评、鉴赏艺术的操作⼿段和品茗的美好环境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学意境,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茶艺的知识,希望⼤家喜欢! 茶艺的基础知识 【茶艺知识⼀:茶道法则】 茶道要遵循⼀定的法则。
唐代为克服九难,即造、别、器、⽕、⽔、炙、末、煮、饮。
宋代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三点”为新茶、⽢泉、洁器为⼀,天⾊好为⼀,风骚儒雅、⽓息相投的佳客为⼀;反之,是为“三不点”。
明代为⼗三宜与七禁忌。
“⼗三宜”为⼀⽆事、⼆佳客、三独坐、四咏诗、五挥翰、六徜徉、七睡起、⼋宿醒、九清供、⼗精舍、⼗⼀会⼼、⼗⼆鉴赏、⼗三⽂僮;“七禁忌”为⼀不如法、⼆恶具、三主客不韵、四冠裳苛礼、五荤肴杂味、六忙冗、七壁间案头多恶趣。
【茶艺知识⼆:表现形式】 中国茶道的详细表现形式有两种。
①煎茶。
把茶末投⼊壶中和⽔⼀块煎煮。
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
②⽃茶。
古代⽂⼈雅⼠各携带茶与⽔,通过⽐茶⾯汤花和品尝鉴赏茶汤以定优劣的⼀种品茶艺术。
⽃茶⼜称为茗战,兴于唐代末,盛于宋代。
最先流⾏于福建建州⼀带。
⽃茶是古代品茶艺术的最⾼表现形式。
其终极⽬的是品尝,特别是要吸掉茶⾯上的汤花,最后⽃茶者还要品茶汤,做到⾊、⾹、味三者俱佳,才算⽃茶的最后胜利。
③⼯夫茶。
清代⾄今某些地区流⾏的⼯夫茶是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流风余韵。
清代⼯夫茶流⾏于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东的潮州。
⼯夫茶讲究品饮⼯夫。
饮⼯夫茶,有⾃煎⾃品和待客两种,特别是待客,更为讲究。
【茶艺知识三:茶道的历史】 尽管“茶道”这个词从唐代⾄今已使⽤了⼀千多年,但⾄今在《新华辞典》、《辞海》、《词源》等⼯具书中均⽆此词条。
茶道属于东⽅⽂化。
东⽅⽂化与西⽅⽂化的不同,在于东⽅⽂化往往没有⼀个科学的、正确的定义,⽽要靠个⼈凭借⾃⼰的悟性去贴近它、理解它。
早在我国唐代就有了“茶道”这个词,例如,《封⽒闻见记》中:“⼜因鸿渐之论,⼴润⾊之,于是茶道⼤⾏。
茶道的入门知识_茶道基本知识
![茶道的入门知识_茶道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15a23d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2d.png)
茶道的入门知识_茶道基本知识茶道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那茶道的一些入门知识有什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茶道的入门知识,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茶道入门知识一、认识中国茶茶道指的是泡茶规范,为发挥各类茶性优点,抑制不足之处,礼序中应遵循“和俭敬美”基本要义。
中国六大类茶叶的品种数以百计、千计,都能以相应的茶道礼序来表现。
二、认识和应用茶具要学习茶道,首先就要了解清楚各种茶具及其功能。
茶道过程实践性很强,初学时不妨亲身使用茶具泡茶,来领略茶道乐趣。
三、基本手势学习泡茶时,手势对于泡茶的效果也会产生影响。
传统茶道的礼序过程有很多,不同地区、不同流派会有差异,而普及性大众茶礼则相对简约。
四、备器学习茶道,一定要知道泡茶所需要用到的茶具。
传统的泡茶工具分别有:茶壶、茶杯、茶匙、茶则、茶盏、公道杯、茶托、茶巾、盖碗、茶漏、茶盘、煮水器、茶针、茶荷、茶夹等等。
五、洁具煮水器中加水煮沸煮,然后注入各茶具中烫洗,这一步骤称为清洗器皿,即清洗茶具、温润器皿的意思。
六、泡茶泡茶,一共有6个步骤,分别为:1、置茶:把茶叶倒在茶则上,再使用茶匙量取适量的茶叶放到盖杯或茶壶里。
2、润泡:把煮沸的水倒到盖杯里,静待片刻后把盖杯里的茶汤倒掉,这第一泡茶叫“温润泡”,不作饮用。
4、正泡:重新往盖杯中注入沸水,冲泡。
不同的茶叶种类,冲泡沸水温度和时间也有所不同。
5、分杯:泡好茶后,再把盖杯中的茶汤,以顺时针方向平均倒入各个小茶杯里。
6、品茶:完成以上5个步骤之后,便可开始品茶。
品茶前不妨先观颜色,闻茶香,再细细品缀,体验各种情趣和奥妙之后。
茶道基本知识一、茶叶好,茶量适中。
要冲泡一壶好茶,选择高品质的茶叶是必要条件,冲泡一壶茶的量根据茶叶容量的大小决定。
二、水质要上佳。
自古饮茶即注重水质,好的水可以让茶益加发挥甘醇美味。
一般而言,无色无味且含氧量高的水最适宜用来泡茶,又以泉水、井水及溪水最佳,市售的矿泉水若是纯水或自然水亦可代替。
关于茶艺知识的资料大全
![关于茶艺知识的资料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f49175d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dd.png)
关于茶艺知识的资料大全茶艺知识的资料大全有哪些你知道吗?茶艺,萌芽于唐,发扬于宋,改革于明,极盛于清,可谓有相当的历史渊源,自成一系统。
一起来看看茶艺知识的资料大全,欢迎查阅!茶艺基础知识要点茶道活动较为静态,如经过气息调养练习,比如太极拳、太极推手、调息入静等,再来学习茶道会比较轻松自然,韵律、姿势易于接受和调整。
第一课认识中国茶茶对人体健康有益,每日饮用3杯,既可帮助消化,亦可排清体内过多油脂,茶道所指泡茶规范,是为发挥各自茶性优点,抑制不足之处,礼序之中遵循“和俭敬美”基本要义,而中国茶叶六大类数以百计、千计品种规格,均可以相应茶道礼序来表现。
第二课认识与应用泡茶工具近代的茶具制作完备,既有创意又符合传统。
要学习茶道,首先就要了解各种茶具及其功能。
茶道过程实践性很强,初学者可亲身使用茶具泡茶,体验各种情趣和奥妙所在。
第三课基本手势传统茶道礼序过程很多,不同地区、不同流派会有区别,而普及性大众茶礼则相对简约。
老师会逐一演示泡茶基本手势及过程。
由于能直接参与冲泡过程,初学者更能领略茶道乐趣。
煮水器专为煮水而设1、水注:盛茶作烹煮2、茗炉:烹茶备茶器:包括储存茶叶及置茶器具3、茶罐:储存茶叶4、茶则:取茶并可量度分量5、茶匙:将茶叶扫放入茶壶内泡茶器:泡茶过程中的.主要器皿6、泥壶:盛载初次冲泡茶汤,容量须符合饮用人数7、茶盏:盛载正泡茶汤,容量以4人为限盛茶器:完整盛茶器,能增添品茗气氛,是待客高尚礼节8、公道壶:盛载剩余茶水,令茶汤更加均匀,不至浸泡过久而苦涩9、茶杯及茶托:前者用来饮茶汤,后者则用来垫托茶杯洗涤器:清洗茶具用品10、水盂:储放废茶叶11、涤方:俗称“茶巾”,用来揩抹泡茶时溅溢茶水备器及涤器在煮水器中煮滚一壶热水。
然后注入盖杯中,再将盖杯水注入公道壶、茶杯内,最后再倒进茶海,这步骤称为温润器皿,即清洗器皿意思。
置茶将茶叶倒在茶则上,再利用茶匙逐少将茶叶放入盖杯内。
盖杯学员应以右手中指、无名指及尾指指头,放在盖杯前面杯边上,大拇指指头则放在盖杯后面杯边上,而食指指头则轻按杯盖,这样就不会被烫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艺茶道[关于茶艺茶道的基本知识]
茶艺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茶道现象。
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关于茶艺茶道的基本知识,一起来看看。
关于茶艺茶道的基本知识:茶艺茶道的茶艺分类
我国茶艺按照茶艺的表现形式分类可分为四大类。
表演型茶艺
表演型茶艺是指一个或多个茶艺师为众人演示泡茶技巧,其主要功能是聚焦传媒,吸引大众,宣传普及茶文化,推广茶知识。
这种茶艺的特点是适合用于大型聚会、节庆活动,与影视网络传媒结合,能起到宣传茶文化及祖国传统文化的良好效果。
表演型茶艺重在视觉观赏价值,同时也注重听觉享受。
它要求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可借助舞台表现艺术的一切手段来提升茶艺的艺术感染力。
待客型茶艺
待客型茶艺是指由一名主泡茶艺师与客人围桌而坐,一同赏茶鉴水,闻香品茗。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是茶艺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
都直接参与茶艺美的创作与体验,都能充分领略到茶的色香味韵,也都可以自由交流情感,切磋茶艺,以及探讨茶道精神和人生奥义。
这种类型的茶艺最适用于茶艺馆、机关、企事业单位及普通家庭。
修习这类茶艺时,切忌带上表演型茶艺的色彩。
讲话和动作都不可矫揉造作,服饰化妆不可过浓过艳,表情最忌夸张,一定要像主人接待亲朋好友一样亲切自然。
这类茶艺要求茶艺师能边泡茶,边讲解,客人可以自由发问,随意插话,所以要求茶艺师要具备比较丰富的茶艺知识具备较好的与客人沟通的能力。
营销型茶艺
营销型茶艺是指通过茶艺来促销茶叶、茶具、茶文化。
这类茶艺是最受茶厂、茶庄、茶馆欢迎的一种茶艺。
演示这类茶艺,一般要选用审评杯或三才杯,以便最直观地向客人展示茶性。
这种茶艺没有固定的程序和解说词,而是要求茶艺师在充分了解茶性的基础上,因人而异,看人泡茶,看人讲茶。
看人泡茶,是指根据客人的年龄、性别、生活地域冲泡出最适合客人口感的茶,展示出茶叶商品的保障因素。
讲好茶,是指根据客人的文化程度,兴趣爱好,巧妙地介绍好茶的魅力因素,以激发客人的购买欲望,产生“即兴购买”的冲动,甚至“惠顾购买”的心里。
营销型茶艺要求茶艺师诚恳自信,有亲和力,并具备丰富的茶叶商品知识和高明的营销技巧。
养生型茶艺
养生型茶艺包括传统养生茶艺和现代养生茶艺。
传统养生茶艺是指在深刻理解中国茶道精神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佛教、道教的养生功法,如调身、调心、调息、调食、调睡眠、打坐、入静或气功导引等功法,使人们在修习这种茶艺时以茶养身,以道养心,修身养性,延年益寿。
现代养身型茶艺是指根据现代中医学最新研究的成果,根据不同花、果、香料、草药的性味特点,调制出适合自己身体状况和口味的养生茶。
养生型茶艺提倡自泡、自斟、自饮、自得其乐,深受越来越多茶人的欢迎。
关于茶艺茶道的基本知识:茶艺茶道的用具
1.置茶器
①茶则:由茶罐中取茶置入茶壶的用具。
②茶匙:将茶叶由茶则拨入茶壶的器具。
③茶漏:放于壶口上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散落壶外。
④茶荷:属多功能器具,除兼有前三者作用外,还可视茶形、断多寡、闻干香。
⑤茶擂:用于将茶荷中的长条形茶叶压断,方便投入壶中。
⑥茶仓:分装茶叶的小茶罐。
2.理茶器
①茶夹:将茶渣从壶中、杯中夹出;洗杯时可夹杯防手被烫。
②茶匙:用以置茶、挖茶渣。
③茶针:用于通壶内网。
④茶桨:撇去茶沫的用具;尖端用于通壶嘴。
3.分茶器
①茶海:茶壶中的茶汤泡好后可倒入茶海,然后依人数多寡平均分配;而人数少时则倒出茶水可避免因浸泡太久而产生苦涩味。
茶海上放滤网可滤去倒茶时随之流出的茶渣。
4.品茗器
①茶杯:用于品啜茶汤。
②闻香杯:借以保留茶香用来嗅闻鉴别。
③杯托:承放茶杯的小托盘,可避免茶汤烫手,也起美观作用。
5.涤洁器
①茶盘:用以盛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盘子。
②茶船:盛放茶壶的器具,也用于盛接溢水及淋壶茶汤,是养壶的必须器具。
③渣方:用以盛装茶渣。
④水方:用于盛接弃置茶水。
⑤涤方:用于放置用过后待洗的杯、盘。
⑥茶巾:主要用于干壶,可将茶壶、茶海底部残留的杂水擦干;其次用于抹净桌面水滴。
⑦容则:摆放茶则、茶匙、茶夹等器具的容器。
6. 其它
①煮水器:种类繁多主要有炭炉+玉书碨、酒精炉+玻璃水壶、电热水壶、电磁炉等。
选用要点为茶具配套和谐、煮水无异味。
②壶垫:纺织品。
用于隔开壶与茶船,避免因碰撞而发出响声影响气氛。
③盖置:用来放置茶壶盖、水壶盖的小盘
④奉茶盘:奉茶用的托盘。
⑤茶拂:置茶后用于拂去茶荷中的残存茶末。
⑥温度计:用来学习判断水温。
⑦茶巾盘:用以放置茶巾、茶拂、温度计等。
⑧香炉:喝茶焚香可增茶趣。
关于茶艺茶道的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