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的临床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42例,采用等离子消融术进行治疗,治疗12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 AS)比较治疗前后疼痛情况。
结果所有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后感染、神经损伤、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
治疗效果:优18例,可17例,差7例,有效率为83.33%;V AS评分术前为6.78±1.49分,术后1个月及12个月分别为(3.46±1.03)分和(1.51±0.29)分,术后1个月与術后12个月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标签: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椎间盘源性腰痛;效果
椎间盘源性腰痛指由于椎间盘内发生的各种病变对椎间盘内疼痛感受器产生刺激,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腰痛,不伴有根性症状,放射检查无神经受压或节段过度活动的证据[1]。
随着椎间盘源性腰痛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成为近年来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微创介入方法之一。
本次我们应用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治疗了42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42例,患者术前均行椎间盘造影术确诊。
其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28~57岁,平均年龄(41.2±4.8)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病程(
2.1±0.8)年;L3/4椎间盘3例,L4/5椎间盘13例,L 5/S1椎间盘19例,L4/5+L5/S1椎间盘7例。
术前所有患者均行腰椎正侧位X线、腰椎CT及MRI检查。
X线检查显示椎间隙高度丢失不超过相邻节段的1/3;腰椎CT检查显示无骨性椎管狭窄;MRI 检查无硬膜囊及神经根明显受压表现,病变间隙后缘有点状高信号。
1.2方法患者常规消毒后,采用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将等离子刀头自定位部位穿入髓核,以进入侧纤维环的内层为消融起点,对侧纤维环的内层为终点;脚踏消融键,将治疗刀头缓慢插入至终点,可见气泡自外口溢出,再在脚踏”热凝键”的同时缓慢撤出治疗刀头,按3点、6点、9点、12点方向分别进行以上操作,多个方位进行消融。
1.3观察指标治疗12个月后观察临床效果并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 AS)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情况。
1.4疗效评价标准[2] ①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为优;②治疗后,患者仍略有症状,活动轻度受限,对工作以及生活无影响为良;④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略有减轻,活动受限,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
活为可;④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变甚至加重为差。
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4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无术后感染、血管损伤以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
治疗效果:优18例,可17例,差7例,有效率为83.33%;V AS评分术前为(6.78±1.49)分,术后1个月及12个月分别为(3.46±1.03)分和(1.51±0.29)分,与术前比较就,术后1个月与术后12个月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慢性椎间盘源性腰痛是一种临床比较常见的综合征,是由于椎间盘内的压力增高、纤维环内裂等病变,使得椎间盘内疼痛感受器受到刺激从而引起的慢性下腰痛。
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者处于坐位时下腰部疼痛,久坐后加剧,可伴有定位比较模糊的下肢牵涉痛,无特异性体征。
微创手术介与保守治疗和开放手术之间,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其开展时间短、例数少,临床应慎重选择;椎间融合手术是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金标准,后期出现邻近节段退变等;全椎间盘置换术本质是半关节置换,必然会使关节突的力学环境改变,其疗效不一定优于椎间融合术;两者前瞻性、随机性对比研究有待开展。
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工作原理是将专用刀头穿入病变椎间盘内,可以对病变的椎间盘起到减容性减压的作用,解除对硬膜和神经根的压迫。
由于该手术具有可调控性、热损伤范围较小,因此既能够收缩髓核内的胶原蛋白分子,又能使髓核细胞的活力保持,最大限度地减少治疗引起的邻近组织的热损伤,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3]。
椎间盘射频消融术是一种控制性组织消融方法(controlled ablation-coblation)。
应用100kHz射频使组织内的离子(K、Na等等)形成等离子体,并将其加速,这种加速的等离子体将髓核组织内的肽键打断,形成元素分子和低分子气体(O2、H2、CO2),这些气体从穿刺通道逸出,从而达到减压的目的。
消融过程中仅产生40℃的温度,而在应用另外一个程序进行精确加热(70℃)时,胶原蛋白分子螺旋结构收缩,髓核内的胶原纤维汽化、收缩、固化,髓核的总体积缩小,降低椎盘内的压力,从而达到内减压的目的。
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症状缓解率不一,约为63%~87%。
本次结果显示,治疗有效率为83.33%,治疗效果比较显著。
张志等[4]采用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了47例椎间盘源性腰痛,并平均随访13个月,术后6个月时复查腰椎X 线片,结果显示未见相应椎间隙狭窄;表明该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方法。
本次我们研究结果也显示,所有4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无术后感染、血管损伤以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
术后1个月与术后12个月V 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
表明,采用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以提高治疗的效果。
与以往的微创椎间盘手术相比,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优点表现在①微创:创口只有0.7mm左右,手术过程中几乎不出血;②无痛:只需
作皮下局麻,手术过程几乎无痛;③安全性达100%,无毒副作用;④恢复快:术后卧床24h后即可下地活动和开始腰背肌功能锻炼,1w左右出院。
该治疗的适应症包括:明确的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6~12w保守治疗无效者;根性疼痛及其它神经症状体征与受累椎间盘水平相一致者(神经根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是该方法的最佳治疗对象。
参考文献:
[1]付佳,高凡.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22):35-37.
[2]刘伟聪,吕国华,曾凯生.臭氧与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椎间盘源性腰痛对比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2011,28(4):702-705.
[3]赵文亮,俞立进,武大为,等.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下腰痛临床疗效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12,18(1):53-55.
[4]张志,张飞,张霄雁.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初步临床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3):27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