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四月》教学设计
乡村四月 教学设计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和目标乡村四月是一个以乡村为主题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乡村的了解和关注,提高他们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本教学设计适用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主要目标包括:1. 培养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2.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1. 主题介绍和讨论(时间:20分钟)- 教师介绍乡村四月的主题和目标。
- 学生讨论自己对乡村的印象和感受。
- 学生分享自己在乡村度过的美好时光。
2. 乡村观察活动(时间:30分钟)- 学生分组前往附近的乡村进行观察活动。
- 学生观察乡村的自然环境、农田、农民的生活等,并记录下来。
3. 乡村插画创作(时间:40分钟)- 学生根据自己对乡村的观察和感受,进行插画创作。
- 学生可以使用绘画工具、彩色纸等材料进行创作。
4. 乡村故事分享(时间:30分钟)- 学生将自己的插画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
- 学生讲述自己插画中所表达的乡村故事,并分享自己对乡村的理解和感受。
5. 乡村文化体验(时间:40分钟)- 学生参观乡村的传统建筑、文化遗产等。
- 学生体验乡村的传统手工艺制作,如编织、陶艺等。
6. 乡村音乐创作(时间:30分钟)- 学生学习乡村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 学生分组进行乡村音乐创作,并进行表演。
7. 乡村展示和总结(时间:30分钟)- 学生将他们的插画作品、音乐作品等展示给全校师生。
- 学生总结自己对乡村的认识和体验,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三、教学评价和反思1. 观察记录评价:评价学生在观察活动中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2. 创作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插画作品、音乐作品等创作成果。
3. 互动表达评价:评价学生在讨论、分享和展示环节中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4. 教师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改进方向。
通过乡村四月教学设计的实施,学生将能够更好地了解乡村的自然环境、农田、农民的生活等,培养对乡村的兴趣和热爱。
四年级古诗词乡村四月教学设计
四年级古诗词乡村四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乡村四月》。
理解诗中的重点字词和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想象画面、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乡村四月的美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歌的意境。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想象法、讨论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繁华的城市,也有宁静的乡村。
乡村的景色别有一番风味,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宋代诗人翁卷笔下的乡村四月,去感受那里的独特风光。
2、板书课题(二)初读古诗1、教师范读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学生注意听准字音、节奏。
2、学生自读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指名朗读请几位学生朗读古诗,其他学生认真倾听,评价朗读情况。
4、指导朗读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朗读指导,重点指导节奏和重音。
(三)理解诗意1、自主学习学生结合注释,自主理解诗句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小组讨论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解决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适时点拨、讲解重点字词和诗句的意思。
(四)感悟诗情1、想象画面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诗中描绘的乡村四月的画面。
2、体会情感提问:从这首诗中,你能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学生思考、交流,体会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3、有感情朗读学生带着体会到的情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五)拓展延伸1、对比阅读出示另一首描写乡村风光的古诗,让学生对比阅读,感受不同诗人笔下乡村的特点。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10篇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乡村四月》教学设计10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乡村四月》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认“蚕”字,会写“蚕”“桑”两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诵、背诵古诗,并能准确无误地默写。
3、理解诗意,想象画画,体会情感。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展示台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老师非常喜欢。
我们中国是诗的国度,早在唐代就出现过像李白、杜甫这样伟大的诗人,他们才华横溢,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优秀诗篇。
今天,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古诗的魅力,来学一首新诗。
(板书:乡村四月)二、弄懂诗题。
1、看到诗题你知道了什么?(生:这是一首描写乡村的古诗。
)2、这是一首描写江南初夏田园生活的古诗,它的作者是翁卷。
(师书翁卷)三、知晓作者。
1、有谁了解翁卷?抽名学生介绍:(生:南宋诗人。
)2、师补充:翁卷,字灵舒,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他很有才华,与赵师秀、徐熙、徐玑合称“永嘉四灵”。
一生不曾做官,他特别喜欢田园生活,尤其擅长作田园诗。
四、整体感知。
1、现在就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足迹一起走进乡村四月,去感受乡村初夏的气息吧。
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要把字读准,把句读顺。
2、出示多音字。
1iǎo(一目了然、了解)了liào (同“瞭” 望)1e(吃了,买了,走了,算了)3、教师范读(播放录音)4、生自由读(读三遍)5、指名读。
6、学生齐读。
五、知诗情,悟情意。
1、大家刚才读的非常有味道,下面我们就来理解古诗的意思,先学头两句(生齐读这两句)①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山原:指山陵和原野。
四年级语文《乡村四月》教案
四年级语文《乡村四月》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乡村四月》。
2.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感受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3.学会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句,进行诗意的想象和创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朗读、背诵《乡村四月》;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难点: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句,进行诗意的想象和创作。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乡村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乡村的印象和感受。
(二)学习《乡村四月》1.教师范读《乡村四月》,学生跟随朗读。
2.学生自读诗歌,注意节奏和韵律。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如“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等。
4.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中意象的理解和感受。
(三)深入解读诗歌1.教师提问: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关键词句,如“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等,进行诗意的想象和创作。
4.学生分享自己的想象和创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四)朗读、背诵诗歌1.学生自选伙伴,互相背诵《乡村四月》。
2.教师邀请学生上台背诵,给予表扬和鼓励。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3.教师布置作业:以“乡村四月”为主题,创作一首小诗。
四、教学反思1.对学生的诗歌创作指导要更加细致,关注每个学生的创作过程和成果。
2.在课堂讨论中,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理解和感受诗歌。
3.加强对学生的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乡村四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受,也激发了学生对诗歌创作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认为《乡村四月》中的“绿遍山原白满川”是如何描绘乡村景色的呢?学生回答:我觉得这句话是在形容山和原野上绿色植物遍布,河川里白色的水花四处飞溅。
2.教学难点:教师提问:那么,“子规声里雨如烟”这句诗,你们又能想象出怎样的画面呢?学生思考后回答:我觉得这句话是在描述细雨中,子规的鸣叫声和如烟的雨雾交融在一起,给人一种朦胧美的感觉。
2023最新-《乡村四月》教学设计(精选3篇)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精选3篇)《乡村四月》是南宋诗人翁卷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出神入化地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该页是可爱的为大伙儿分享的《乡村四月》教学设计(精选3篇)。
《乡村四月》教案篇一一、写作背景翁卷,生卒年不详,字续古,一字灵舒,南宋诗人,永嘉(温州)人。
布衣终身。
在“永嘉四灵”中年事最高。
翁卷的诗多采取白描的手法,诗风显得较为平易,简约中有一份清淡的韵味,“贵精不求多,得意不恋事”正是他的创作准则和目标。
翁卷有很多诗歌,是可以绘成画轴的,如同中国传统的山水之画,不仅有写意,而且有留白之妙。
翁卷生活在社会下层,熟悉民情风俗,因此他写出的一些反映和关注现实的诗作,同情民生疾苦,揭露社会不合理现象,自然十分真切。
可以联想起白居易的《卖炭翁》来,几千年封建社会,能为劳动人民而歌的诗人毕竟不多。
二、教材分析《乡村四月》是四年级下册的一首诗,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
突出了乡村四月的劳动紧张、繁忙。
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
眼界是广阔的,笔触是细腻的,色调是鲜明的,意境是朦胧的。
静动结合,有色有声。
“子规声里雨如烟”,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
诗人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而这从容恬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对诗的末句不可看得过实,以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蚕,再插田,实际上可能有人是先蚕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蚕桑,有人则只忙于其中的一项,少不得有人还要做其他活计。
乡村四月教案(通用4篇)
乡村四月教案(通用4篇)乡村四月篇1教学目标1、会写“蚕桑”两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2、结合注释,理解古诗意思,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意思,体会作者对乡村风光的热爱及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心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想象意境,理解古诗,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意思。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1、谈话导入师: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我们生活在乡村,你觉得乡村美吗?谁能用一句话赞美一下自己的家乡呢?今天老师请你们看一组图片,看看你有什么感受。
2、师生交流:同学们,欣赏了刚才几组画面,你有怎样的感受?这节课,让我们来学习一篇七百多年前的一位诗人写的《乡村四月》这首诗。
板书课题。
解释:四月3、检查一下学生们的预习情况1、背诵古诗2、解释::绿遍白满川子规才了3、说说:蚕、桑的记忆方法。
二、初读古诗,读出诗韵1、把古诗自由地读两到三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听老师范读。
3、指句读,生自行评议,正音。
相机指导读准“了”“蚕”“桑”三个字,并了解多音字“了”的读音,应根据它的意思判断,读lio的时候,表示结束。
4、男女生合作读(前四后三)。
5、师生合作读诗。
(生读每句诗后,教师重复诗句后三个字。
)6、学生配乐齐读全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三、品读赏句,想象悟情(一)整体把握,感知古诗请同学们把你看到的颜色,听到的声音,在诗中圈出来。
(二)学一、二句,感受“景美”1、师:同学们,你从哪几句诗句中感受到乡村景美呢?2、品读,感悟“绿遍山原白满川”。
(1)理解“山原”(出示图片)(2)品读“绿”。
(3)理解“白满川”。
(课件出水稻图)平展的稻田里映着天空的白光,波光粼粼,满目亮白。
(4)抽生说说这句诗的意思3、品读,感悟“子规声里雨如烟”。
(1)课件出示子规图及声音。
师:学生结合注释,知道子规就是杜鹃鸟,那同学们,你们知道它还叫什么吗?“布谷、布谷……”每当布谷鸟啼叫的时候,就在提醒农人们赶紧播种了。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精选16篇)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精选16篇)《乡村四月》篇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前两首古诗,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2、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两首诗。
〖教具准备〗学生准备有关翁卷,范成大的生平资料,老师准备相应的音乐带。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老师:同学们,本单元我们随作者领略了中外的田园风光,体会到了自然、质朴、和谐、静谧的乡情,今天,我们再来走进古代诗人为我们描绘的田园美景,学习《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你也一定会陶醉其中的。
二、交待任务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前两首古诗。
《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
三、学习第一首诗《乡村四月》1、作者简介,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一生没有做官,他的诗大多讲求技巧,诗风清苦。
2、阅读诗文:⑴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结合注解,理解诗意。
⑶想象画面,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3、汇报交流:⑴指名读诗文,纠正字音。
⑵理解的意思: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山原:指山陵和原野。
白满川:指稻田里一片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
子规:杜鹃鸟。
句意: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满是绿色,稻田里一片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
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句意,四月到了,农活多了,乡里的农民们都在田间地头忙开了,又是采桑养蚕,又是插秧种田。
4、读诗文,想画面,说感受:(播放音乐带,有感情的朗读)。
诗文展示四月的乡间充满生机,一派繁荣的景象,同时勾画了农民在四月里紧张、繁忙的劳动场景,表达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四、学习第二首诗《四时田园杂兴》1、作者简介:范大成:苏州吴县人(今江苏)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他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合称“南宁四大家”。
他的诗忧国忧民,多有佳作,晚年隐居,写了《四时田园杂兴》60首,是他一生田园诗的代表作,反映农民的劳动生活和民生疾苦。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精选5篇)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精选5篇)《乡村四月》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乡村四月》教学设计(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正确读写“规、插”等字词。
有感情地朗诵、背诵、默写古诗。
2、过程与方法:在讨论、朗读、交流中体会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3、在诵读中体会劳动的快乐,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理解诗意。
教学方法:以读为本,读议结合、小组合作、适时点拨。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识生字,理解诗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田园,现代都市人所向往的地方:那里有田园绿野、小桥流水,那里有炊烟袅袅、诗情画意。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是乡村孩子在田野里尽情奔跑、玩耍的写照!“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是乡村独特的风景。
多少诗人用情浓意切的诗笔写下了一首首赞美农村景色的诗篇。
宋代翁卷.就是其中一位。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乡村四月>这首古诗,跟随诗人到乡村去走一走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回忆古诗的学法。
(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作者简介:教参28页。
从题目中,你读懂了什么?想知道什么?(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三月,春天将结束,四月,夏天刚来到,称初夏)引导学生看23页四幅图,说说看到了什么?诗人用一首什么样的诗来描绘这一幅幅色彩鲜明的图画的呢?二、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1、师范读古诗。
2、学生自由读古诗,圈出生字,提出不懂的问题。
认读生字。
3、针对学生提出的不懂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绿遍山原: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苗,满眼皆是绿色。
乡村四月 教学设计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和目标乡村四月是一门面向中学生的综合实践课程,旨在通过开展乡村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乡村发展现状、认识乡村文化、掌握实践技能,并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1. 了解乡村发展现状- 学生通过课堂讨论、阅读相关资料等方式,了解当前乡村发展的整体情况,包括乡村经济、农业生产、农村教育、农民生活等方面的内容。
- 学生分组进行小研究,选择一个具体的乡村进行深入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
- 学生通过小组展示的方式,分享自己的调查结果和对乡村发展的思考。
2. 认识乡村文化- 学生参观当地乡村,了解乡村的传统文化、乡土风情等方面的内容。
- 学生进行乡村文化项目的策划与设计,如乡村文化展览、乡村民俗表演等,通过实践活动将乡村文化传承与推广。
3. 掌握实践技能- 学生学习农业生产技术,如种植、养殖等,并在乡村实践中运用所学技能。
- 学生参与乡村社区建设,如修缮村庄、美化环境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4. 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分组开展乡村实践项目,如开展农民技能培训、组织乡村文化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遇到问题,通过团队讨论、寻求帮助等方式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评价和反思1. 教学评价方式- 学生调查报告的质量和展示效果评价。
- 学生参与乡村文化项目的策划与设计的质量评价。
- 学生在乡村实践中运用所学技能的实际效果评价。
- 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
2. 教学反思- 教师通过观察和评价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 教师与学生进行反馈交流,了解学生对实践活动的感受和体会,以进一步改进教学设计。
四、教学资源和参考资料1. 教学资源- 乡村实践活动场地和设备。
- 乡村文化展览馆、乡村民俗表演场所等。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范文(通用7篇)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乡村四月》教学设计范文(通用7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乡村四月》教学设计范文(通用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并达到会背诵。
2、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体会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和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3、领悟作者的描写手法,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引导学生品味诗歌所描写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主动地进行语言的品味和体会,感悟诗歌所表达的美。
教学过程一、文字激趣导入,生字学习。
1、书写“”,同学们看到这个符号你会联想到什么?它特别像我们学过的哪个字?(学生自后发挥)2、书写“”,再来看这个符号,你又想到了什么?它像哪个字?本意就是河流,古代的人在发明字的时候,用简单的线条勾画出某些事物的大致轮廓,就创造了象形文字,像刚才我们看到的“木”和“川”。
3、汉字神奇的地方不仅如此,再来看老师在木字上添加,书写出“桑”,看到这个字,想起了上期我们学过的一首《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书写“天”和“虫”,看这两个字能组合成什么字——蚕,为什么会用这两个字组成小小的“蚕”字呢?(大胆联想,结合蚕的神奇。
)4、继续添加书写“木——村”,看到这个“村”你想到了哪些词?(尽可能的组词,培养组词能力)引入: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来自乡村的诗人,他生于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他一生不曾做官,他把他所有的精力都用于他所喜爱的诗歌创作,是一位真正的布衣诗人。
他用他的诗歌描绘着建乡那别致的水乡景色。
每当人们提到他,就马上就会想到这首诗。
出示古诗(教师范读)二、趣味练读。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15篇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15篇《乡村四月》教学设计1知识技能目标:1、学习生字“蚕”。
2、能有感情地朗诵、熟练地背诵诗歌。
3、能领会诗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4、积累其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
德育美育目标:通过本诗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学习古诗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美丽的田园风光,热爱祖国灿烂的文化。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吉他弹唱录象、收集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让我们乘着四月的暖风去看看江南乡间的美景,好不好!二、配乐欣赏图片,营造氛围,让学生感受美。
(田园风光图片和农民忙碌耕种的图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像。
因此我让学生观赏乡村美丽的风光,领悟乡村生活的美好,将学生引入美的境界。
)三、学习赞美。
多美的田园风光呀!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自己看到景或人吗?(学生练习赞美自己看到的景色或人)四、愉快学习古诗。
1、诵读古诗。
多令人向往的田园生活呀!宋代诗人翁卷还为此写下了一首诗呢。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示范→学生练习读诗)(诗歌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去理解诗中的情,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
因此指导学生读诗时注重节奏和音律的指导,让学生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做到抑扬顿挫,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灵秀之美。
)2、品析诗中字词,理解诗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首即写景又写人的诗,仔细读读,看看哪句写景哪句写人。
(1)指导学生品读前两句: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理解诗句并读感情诵。
仿写练习:春雨如烟夏雨如()秋雨如()冬雨如()(2)总结学法:我们以读、品、诵的方法学习了1、2句诗。
请同学们用这一方法自学3、4句诗。
(提出自学要求:读准生字、通过品字词理解诗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诗句。
)3、学生合作自学3、4句。
4、反馈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自学情况:巧记生字“蚕”;学习多音字“了”。
乡村四月 教学设计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了解乡村四月的自然景观和农事活动,并能够描述乡村四月的特点和魅力。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对农民劳动的尊重。
二、教学内容1. 乡村四月的自然景观:山青、水秀、花香、鸟语等。
2. 乡村四月的农事活动:春耕、播种、田间管理等。
3. 乡村四月的特点和魅力:清新、宜人、朴实、充满希望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乡村四月的美丽景色,引发学生对乡村四月的兴趣,并提问学生对乡村四月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2. 知识讲解与学习(20分钟)通过讲解和讨论,介绍乡村四月的自然景观和农事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乡村四月的特点和魅力。
教师可以结合图片、视频、实物等多种教具,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3. 小组合作探究(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乡村四月的景点或农事活动进行深入研究。
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搜索、采访农民、阅读相关资料等方式,了解更多细节和背后的故事。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准备一份简短的展示报告。
4. 小组展示与讨论(20分钟)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展示,并邀请其他小组提问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乡村四月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如何保护乡村环境和传承乡村文化。
5. 个人写作(20分钟)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写一篇关于乡村四月的作文。
鼓励学生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词汇和具体的细节来描绘乡村四月的美丽和魅力。
6. 作文分享与评价(15分钟)部分学生将自己的作文朗读给全班同学,并进行互评和教师评价。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评价标准,如语言表达、内容连贯、观点独特等,帮助学生改进写作能力。
7.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过程,总结乡村四月的特点和魅力,并鼓励学生表达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农民劳动的尊重。
古诗《乡村四月》教案
古诗《乡村四月》教案
标题:古诗《乡村四月》教案
引言概述:
古诗《乡村四月》是中国著名诗人林徽因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乡村春天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的生活情感。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深入解读这首诗歌,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对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一、诗歌背景及作者简介
1.1 《乡村四月》的创作背景
1.2 林徽因的生平及文学成就
1.3 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感悟与表达
二、诗歌内容解读
2.1 乡村四月的景色描写
2.2 诗人对春天的情感表达
2.3 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
三、情感体验与审美情感培养
3.1 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的情感
3.2 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象
3.3 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四、诗歌赏析与比较
4.1 与其他描写春天的古诗对比
4.2 分析《乡村四月》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
4.3 探讨诗歌的艺术特点和价值
五、教学方法与活动设计
5.1 创设情境引入诗歌教学
5.2 诗歌朗读和讨论
5.3 诗歌创作和表演活动
通过对古诗《乡村四月》的深入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感,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内涵。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情感表达和对自然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和美学修养。
人教版语文《乡村四月》教案
《乡村四月》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乡村四月》,理解诗句的意思,掌握诗中描绘的乡村景象和农忙情景的关键词汇。
o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古诗的背景、作者及诗歌风格,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o采用诵读、讨论、合作学习等方法,深入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o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想象和描述,将诗歌中的景象转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培养尊重劳动、珍惜粮食的态度。
o引导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o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歌描绘的乡村景象和农忙情景。
o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o深入理解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将诗歌中的情感转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
o引导学生将诗歌中的价值观融入日常行为中,培养尊重劳动、珍惜粮食的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乡村风光图片、视频等)•古诗朗读音频•预习任务:学生预习古诗,尝试理解诗句意思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情境创设:o播放一段乡村风光的视频,展示乡村的宁静、美丽和淳朴。
o提问:你们对乡村有什么印象?(学生自由发言)2.揭示课题:o板书课题《乡村四月》,学生齐读。
o提问:看到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古诗:o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o指名学生朗读古诗,相机正音。
2.理解诗句意思:o学生尝试解释诗句意思,教师相机引导,纠正错误。
o提问: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3.整体感知:o引导学生归纳古诗的主要内容,概括诗歌的中心思想。
o提问:这首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自由发言)三、再读古诗,深入理解1.精读诗句:o学生逐句朗读古诗,思考每句诗的意思和所描绘的景象。
o提问:每句诗写了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2.重点诗句品析:o“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 教学设计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和目标乡村四月教学设计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乡村生活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乡村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了解乡村生活的特点和乡村发展的现状,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乡村生活的特点、乡村发展的现状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关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乡村情怀。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教学内容:1. 乡村生活的特点:农田、农作物、农民、农业机械等。
2. 乡村发展的现状:农村人口流失、农村经济发展、农村文化传承等。
3. 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乡村振兴战略、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文化保护等。
教学重点:1. 了解乡村生活的特点和乡村发展的现状。
2. 掌握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容。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和过程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展示乡村的实际场景,让学生感受乡村的生活和发展现状。
2.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观乡村,了解乡村生活和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
3.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乡村振兴的看法和建议。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乡村的美景和生活场景,引发学生对乡村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介绍乡村生活的特点和乡村发展的现状,引导学生了解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分组参观当地的乡村,了解农田、农作物、农民以及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
4. 小组讨论:学生根据实践活动的经验,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乡村振兴的看法和建议。
5. 总结归纳: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强调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每个人对乡村振兴的责任。
四、教学评价和反思教学评价:1. 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和讨论环节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知识掌握评价: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回答问题,评估学生对乡村生活和乡村振兴的理解程度。
乡村四月 教学设计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和目标乡村四月是一个以农村为背景的教学主题,旨在通过教学设计,让学生了解和体验农村的生活、文化和自然环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保护意识。
本教学设计适用于小学三年级自然与社会、语文、美术等课程。
教学目标:1. 了解农村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培养对农村的尊重和理解。
2. 掌握农村的季节变化特点,学习四月的农事活动。
3. 通过实地考察和体验,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倡绿色生活方式。
二、教学内容和过程1. 农村四月的自然环境和季节变化1.1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介绍乡村四月的自然环境,如青山绿水、田园风光等。
1.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四月的天气特点,如温暖、多雨等。
1.3 制作季节变化的图表,让学生了解四月的气温、降雨量等变化。
2. 农村四月的农事活动2.1 介绍四月的农事活动,如播种、耕地、施肥等。
2.2 制作农事活动的图片或模型,让学生了解农民的劳动和农田的变化。
2.3 观察和描述农村的农作物,如小麦、玉米等,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和作用。
3. 实地考察和体验3.1 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农田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农民的农事活动和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3.2 引导学生参与农事活动,如播种、浇水等,体验农民的劳动和付出。
3.3 结合实地考察和体验,让学生写一篇观察日记,记录所见所闻。
4. 环境保护与绿色生活方式4.1 通过讨论和小组活动,引导学生探讨农村的环境问题,如水污染、土壤退化等。
4.2 鼓励学生提出环境保护的措施和建议,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4.3 组织学生制作宣传海报或小册子,宣传绿色生活方式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教学评价和反思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包括回答问题、讨论和实地体验等。
2. 学生表现:评价学生对农村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书面作品和艺术创作等。
3. 教学效果:通过学生的表现和作品,评价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和学习成果。
乡村四月 教学设计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和目标乡村四月是一份针对乡村地区的教学设计,旨在提供一种全面发展学生能力的教育模式。
本教学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学科知识水平。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以乡村为主题,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语文、数学、科学、社会和艺术等。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乡村生活和农业知识- 乡村环境和资源保护- 乡村文化和传统艺术- 乡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2. 教学方法:本教学设计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 项目制学习:学生通过参与乡村实践项目,了解乡村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 合作学习: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完成乡村调研和实践任务,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 实地考察:学生参观乡村,了解农业生产和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
- 互动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步骤和活动安排1. 了解乡村生活和农业知识:- 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文章和观看视频,了解乡村的生活方式和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
-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乡村生活和农业的认识和体验。
2. 调研乡村环境和资源保护:- 学生分组进行乡村环境调研,了解乡村的自然环境和资源状况。
- 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和采访村民,了解乡村环境保护的问题和挑战。
-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提出乡村环境保护的解决方案。
3. 了解乡村文化和传统艺术:- 学生学习乡村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如民间音乐、舞蹈、手工艺等。
-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展示自己对乡村文化的理解和创作。
4. 探讨乡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和讨论,了解乡村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四、教学评估和反馈1. 评估方式:- 学生小组展示和报告:学生通过小组展示和报告,展示自己在项目中的学习成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生作品评估: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估,包括调研报告、艺术作品等。
四年级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教学设计
四年级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教学设计《四年级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乡村四月》。
2、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感受乡村四月的美景和农忙时节的紧张气氛。
3、体会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4、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歌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感受劳动人民的勤劳。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想象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乡村风光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乡村的景色。
(2)提问:同学们,你们眼中的乡村是什么样的?(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乡村四月的古诗——《乡村四月》。
2、作者简介简单介绍诗人翁卷的生平及创作风格,让学生对作者有初步的了解。
3、初读古诗(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指名学生朗读,教师进行正音和指导。
4、理解诗意(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
(2)教师巡视,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3)各小组汇报交流,教师点拨重点字词和诗句的含义。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这句诗描绘了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的景象。
“绿遍”“白满川”写出了乡村四月景色的繁茂和色彩的鲜明。
“雨如烟”形象地写出了细雨迷蒙的样子。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这两句诗写乡村四月里人们忙碌的情景,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忙着插秧。
“闲人少”突出了农忙时节,人们都在辛勤劳作。
5、想象画面(1)引导学生闭上眼睛,听教师朗读古诗,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中的画面,感受乡村四月的美景和劳动人民的忙碌。
乡村四月 教学设计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乡村四月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背景和目标乡村四月是一所位于农村地区的小学,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兴趣,我们设计了一套以乡村四月为主题的教学活动。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增强他们对农村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1. 主题介绍和预热(时间:10分钟)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向学生介绍乡村四月的美丽风景、丰富资源和独特文化,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乡村文化体验活动(时间:3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乡村文化体验活动,如制作农民画、编织竹篮、制作农耕工具等。
通过亲身参与,学生能够感受到乡村文化的魅力和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
3. 乡村生活体验活动(时间:4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乡村生活体验活动,如种植蔬菜、放牛、捕鱼等。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了解农村生活的辛勤劳作和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乡村文化展示和分享(时间:3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农民画、竹篮等作品,并分享他们的乡村生活体验。
通过展示和分享,学生能够互相学习和交流,增强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5. 乡村四月主题作品创作(时间:4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习到的乡村文化和乡村生活的元素,进行主题作品创作,如绘画、写作、手工制作等。
通过创作,学生能够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6. 乡村四月主题展览和评比(时间:30分钟)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览,并进行评比。
通过展览和评比,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成果,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
三、教学评价和反思1. 教学评价方式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作品质量、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同时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来了解他们的学习效果和体验感受。
2. 教学反思和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活动形式,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也可以邀请乡村四月的居民和专家参与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乡村文化资源和实践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1知识技能目标:1、学习生字“蚕”。
3、能领会诗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4、积累其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
德育美育目标:通过本诗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学习古诗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美丽的田园风光,热爱祖国灿烂的文化。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吉他弹唱录象、收集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让我们乘着四月的暖风去看看江南乡间的美景,好不好!二、配乐欣赏图片,营造气氛,让学生感受美。
〔田园风光图片和农民忙碌耕种的图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像。
因此我让学生欣赏乡村美丽的风光,领悟乡村生活的美好,将学生引入美的境界。
〕三、学习赞美。
多美的田园风光呀!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自己看到景或人吗?〔学生练习赞美自己看到的景色或人〕四、愉快学习古诗。
1、诵读古诗。
多令人向往的田园生活呀!宋代诗人翁卷还为此写下了一首诗呢。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示范→学生练习读诗〕〔诗歌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去理解诗中的情,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
因此指导学生读诗时注重节奏和音律的指导,让学生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做到抑扬顿挫,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灵秀之美。
〕2、品析诗中字词,理解诗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首即写景又写人的诗,仔细读读,看看哪句写景哪句写人。
〔1〕指导学生品读前两句: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理解诗句并读感情诵。
仿写练习:春雨如烟夏雨如〔〕秋雨如〔〕冬雨如〔〕〔2〕总结学法:我们以读、品、诵的方法学习了1、2句诗。
请同学们用这一方法自学3、4句诗。
〔提出自学要求:读准生字、通过品字词理解诗意,在理解的根底上诵读诗句。
〕3、学生合作自学3、4句。
4、反应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自学情况:巧记生字“蚕”;学习多音字“了”。
〔2〕检查学生对关键词及诗句的理解。
〔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纠正〕〔3〕检查诵读。
〔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纠正〕5、总结全诗,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另一位先哲也曾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这些都说明了培养能力的重要性。
这一环节,我充分利用教材,通过“先扶后放”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理解能力,思维想象能力,欣赏能。
〕五、多种形式展示古诗,感受学古诗的的快乐。
同学们,我们平时学古诗都是用读的方法,今天大胆改革创新,用唱、演、画等方式来再现古诗,表达诗意、诗情好不好!〔生:好!〕1、老师弹唱古诗,引领学生进入快乐的境界。
2、学生自由组合,通过喜欢的方式练习再现古诗。
3、学生通过喜欢的方式展示古诗。
组1:我们用唱歌的方式展示,用《刘三姐》的曲子配上古诗演唱。
组2:我们用朗读配合动作的方式表演组3:我们用表演小品方式表达诗歌的。
师小结:同学们真能干!通过各种形式表演把乡村四月田园风光的美和人们忙碌的生活景象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仿佛也置身于诗中,与诗人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真是棒极了!〔学生唯有将自己所有的感觉、情绪、智慧投入学习的过程之中,才能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我让学生采用各种喜欢形式来重现古诗的方法比拟新奇,学生的兴趣一下就上来了,有了兴趣,学生动脑的积极性就高了,思维就活泼起来,变被动的听讲为主动的参与,学生化物为我,入情入境,将古诗的内容转化为有声有色的情景,让人如身临其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快乐挑战。
〔古诗字词填空练习〕同学们,那么快就能把古诗学会了,敢不敢老师的挑战?〔生:敢!〕〔学生在兴奋中复习古诗字词,理解古诗〕六、课外积累。
〔以诗配画的形式积累课外田园诗〕师:同学们真棒呀!要想更棒的话,除了学好课本上的知识,还要善于学习课外的知识。
老师想知道你在课外还积累了哪些田园诗。
〔学生展示课外收集的田园诗〕师:多美的诗配画呀!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
〔展示一位学生的诗配画〕同学们喜欢这幅诗配画吗?〔生:喜欢!〕课后我们进行古诗配画展,好不好?〔生:好!〕〔课上完了,学生还沉浸在古诗的意境中。
〕这一堂古诗教学课,讲求意境的再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到达知、情、意的统一,从中受到美的教育,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正确读写“规、闲”等字词2、有感情地朗诵、背诵、默写古诗4、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感悟诗歌的魅力,同时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
教学方法:以读为本,读议结合、小组合作、适时点拨。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繁荣的都市,感受着现代文明的气息,同时也呼吸着污浊的空气,举目高楼大厦,却难见蓝天白云,举足车水马龙,却总是来去匆匆呀。
这就是我们都市生活的最真实的写照了,于是假日里,我们便走出都市,向往……〔蓝蓝的天空,碧绿的山原,清新的空气……〕这样的地方有吗?〔乡村〕其实很多诗人都喜欢乡村田园生活,像南宋诗人翁卷就是其中一位,比照李白杜甫,翁卷很陌生,那我们就先简单地了解一下他。
他是浙江永嘉〔温州〕人,很有才华,却没有做官,喜欢田园生活,擅长作田园诗。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首《乡村四月》,板书:乡村四月乡村是地点〔江南一带〕四月是时间〔初夏时期〕听老师读诗题,从老师的读中,你听出了什么?〔听出向往之情〕是啊,我向往乡村四月。
可能大家还没有我这种感觉,因为你们没读进乡村四月。
没关系,现在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走在乡村的小路上,去感受乡村初夏的气息吧。
二、初读诗,了解诗意。
1.请大家大声读读这首诗,注意要把字读准,把句读顺。
〔自由读〕2.谁愿意在大家面前吟诵吟诵?〔2分钟〕正音:多音字:卷、了生字:规、闲3.师范读,生个性读,把诗读通了〔用喜欢的方式读〕。
4.小组读,齐读。
5.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说说诗句的意思。
理解古诗的意思有那些方法呢?〔注释、上下文、字典、请教别人……〕6.先自己利用这些方法悟一悟,不懂的可以请教别人或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7.学生汇报自己的理解。
你明白了那句的意思?〔让学生粗略地讲,无需一定要读诗句再说〕说到“白满川”时,借助课件理解。
过渡语:乡村四月的景色被大家读着读着就勾出了大概的轮廓,这就是多读的魅力。
它能把藏在字里行间的画面立体起来。
三、品读美景。
1.但刚刚同学们说的只是乡村四月大概的轮廓,大家能否再清晰地告诉老师,在诗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把你们的答案写在纸上,然后举起来。
2.老师随着学生写的词语,问:你看到?你听到?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山原白川子规烟雨3.引导:〔1〕很多人写了“山原”,那就首先看看山原:a如果学生都只写了“山原”/“山”等时――师导:你看到的是山原,但诗人看到的是“绿遍山原”,你说这有什么不同?那是怎样的山原啊?如果学生中有写“山原”,也有写“绿遍山原”的时候――《乡村四月》教学设计相关内容:黄河的主人《万年牢》教学实录《8三顾茅庐》教后一记引导学生在人物的比照中悟真情四上《九色鹿》课堂教学实录:杨丽娜第三届全国苏教版课堂教学大赛《云雀的心愿》第一课时教学预案《白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8小学语文四下《全神贯注》说课稿《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及反思查看更多>>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师导:〔问写“绿遍山原”的学生〕为何你要把“绿遍”写进去?你写的时候,脑海里出现的是怎样的山原?b辐射:这是他看到的山原,你们看到的山原是怎样的山原?用笔在“山原”前面加个词,写出你想象到的怎样的山原。
〔提问3、4个学生,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词表现绿,必要时,老师可以示范一句。
〕翠绿翠绿的山原绿得淋漓尽致的山原漫山遍野都是绿的山原……c渲染:多美的绿遍山原,它与反着白光的水田相互映衬,这不就是〔引读――〕“绿遍山原白满川”吗?〔2〕烟雨过渡:更美的是,山原、田野都笼罩雨里,谁能说说这又是怎样的雨啊?蒙蒙细雨……渲染:像轻烟般的细雨笼罩着水田和山原如诗如画如仙境。
〔3〕子规过渡:最妙的是在这如画般的景色中,还听到了……那是怎样的鸟叫声啊?4.回到整体。
绿的山原,白的水田,如烟的雨,如歌的子规声,谁能用自己美好的语言,把这两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2人〕你们很不简单,这十四个字你们说出了一大串,说得太美了。
我们千言万语道不尽的正是诗人的十四个字啊!这简简单单的十四个字不再是几个字了,它变成美假设仙境的画卷,让人置身一种美妙的境界中,这就是诗的魅力。
让我们一起带着这种美的感觉,一起品味这两句诗吧。
〔美读前两句〕板书:景美5.播放乡村风景图片〔图不要太多,四张就可以了〕。
边播图片老师边渲染:这就是诗人笔下的――〔可引读,或师读〕“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的美景啊!四、品读人勤。
过渡:是啊,这哪里是乡村,这简直就是人间仙境啊?生活在那里的人一定无比的幸福,此时他们又在干些什么呢?1.读后两句诗,问:他们在忙些什么?〔采桑养蚕,插秧种田〕2.采桑养蚕,插秧种田是农民的必修课,这是多么勤劳的村民啊,读出感觉。
3.问:他们仅仅是在采桑养蚕,插秧种田吗?是那些词告诉你的:〔闲人少〕,也就是说那里的什么人多〔忙人多〕4.想象他们在忙些什么。
〔在黑板的一边写下学生提及的农活,如忙喂鸡、忙放牛、忙犁田、翻土、种树……〕5.质疑:诗人为什么不痛痛快快地写忙人多得了,却要写闲人少呢?〔诗人用三个字就给人丰富的想象,婉转含蓄,化繁为简,哪个更妙?这就是诗的魅力啊!〕6.从“才了……又……”你感受到了什么〔繁忙〕7.是啊,简单的3个字写出了一片繁忙的景象,写出村民勤劳的形象,板书:人勤我们也来学诗人作两句诗吧,把没写进诗歌的忙也写进去,比方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喂鸡又……8.鼓励学生作诗。
如果不说乡村四月,而是说我们的校园生活,大家能否也作几句诗?如每到六月我们都忙着做什么?那我就以“校园六月闲人少”为前一句,下一句怎么用“才了……又……”接?《乡村四月》教学设计相关内容:黄河的主人《万年牢》教学实录《8三顾茅庐》教后一记引导学生在人物的比照中悟真情四上《九色鹿》课堂教学实录:杨丽娜第三届全国苏教版课堂教学大赛《云雀的心愿》第一课时教学预案《白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8小学语文四下《全神贯注》说课稿《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及反思查看更多>>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过渡:但诗人中也有一般的诗人和优秀的诗人之分,刚刚同学们说了那么多的“才了喂鸡又放牛,才了犁田又翻土”等等诗句,诗人翁卷也是知道的,但一句都没用,选择了“才了蚕桑又种田”,为何?〔一是农村最主要的农活,二是与第二句诗押韵,三是与第一句的“绿”和“白”照应〕不信,我们再读读,感受这诗歌的韵味。
读诗。
五、悟读升华1.多动听的诗歌啊!如果你现在就是诗人,此时走在乡村的小路上,展现在你的眼前是〔美假设仙境的田园风光〕你是诗人啊,你陶醉了,你诗意正浓,于是你作诗一首《乡村四月》读:〔读出陶醉美〕〔配乐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