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年中考模拟语文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3年中考模拟语文测试卷含参考答案一、基础运用(共13分)如果说生命是一场旅行,那么我想去敦煌走走。
去那一望无际的戈壁,感受千年艺术瑰宝莫高文化,感受“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悲壮与苍凉;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2023年4月18日,学校组织大家到敦煌莫高窟开展研学活动。
活动结束后,你完成了一篇研学日志。
老师建议你从书写、语言、结构三个方面检查和修改。
1.你用正楷字书写“敦煌莫高窟研学日志”九个字作为标题。
(2分)第一部分莫高窟“敦,大也。
煌,盛也。
”古人以盛大辉煌来形容古代敦煌的繁荣昌盛。
这里没有山青水绿,这里也没有鸟语花香,这里有的是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还有历史与沧桑。
敦煌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敦煌莫高窟,更是中国璀璨文化的发源地,中国文化文明之所在,中国文化的代表。
历经千年风霜,如今以它独有的绰约之美展现在我们世人的面前。
当我们来到这个莫高窟的时候,可以看到石窟壁画中,创作元素最多的就是美丽的飞天形象,给人以无尽的暇想和美感,充满了中国古典美的韵味。
2.(1)检查文段,你发现有书写错误。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敦煌莫高窟,更是中国璀璨文化的发源地”句中,“璀璨”中有错字。
B.“古人以盛大辉煌来形容古代敦煌的繁荣昌盛”句中,“辉煌”中有错字。
C.“这里有的是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还有历史与沧桑”句中,所以“沧桑”中有错字。
D.“给人以无尽的暇想和美感”句中,“暇想”中有错字。
(2)文段中“历经千年风霜,如今以它独有的绰约之美展现在我们世人的面前。
”摘抄自园区展板,你想学习“绰约之美”的意思。
查《现代汉语词典》,“绰约”,拼音:chuòyuē,释义:1、柔弱貌。
2、形容女子姿态柔美的样子:比如:绰约多姿、风姿绰约。
3.借指美女。
出处:《庄子·逍遥游》:“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
”唐白居易《长恨歌》:“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等。
根据词典释义及文段内容,请你再用“绰约之美”造句,至少使用一种修辞。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 默写。
千百年来,“家园”一直是文人墨客吟咏的主题。
它是老兵归乡途中的急切:“(1)______ ,家中有阿谁”(《十五从军征》);它是秋瑾远在东南的牵挂:“四面歌残终破楚,(2)______ ”(秋瑾《满江红》);它是戍边战士因战事未了不能返回家园的矛盾“(3)______ ,(4)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它是李商隐把思念化为重逢的希冀:“(5)______ ,(6)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
它是一捧菊的闲适隐居生活:“(7)______ ,(8)______ ”(陶渊明《饮酒》其五)。
它也是文人志士胸怀家国天下的具体表现:“(9)______ ,(10)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9.0分)2.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最好的月色我也曾看过叶圣陶①住在上海“弄堂房子”里的人对于月亮的圆缺隐现是不甚关心的。
②所谓“天井”,不到一丈见方的面。
至少十六支光(编者注:16瓦)的电灯每间里总得挂一盏。
环境限定,不容你有关心到月亮的便利。
走到路上,还没“断黑”,已经一连串地亮了街灯。
有月亮吧,就像多了一盏灯。
没有月亮吧,犹如一盏街灯损坏了,没有亮起来。
谁留意这些呢?③去年夏天,我曾经说过不大听到蝉声,现在说起月亮,我又觉得许久未看见月亮了。
只记得某夜夜半醒来,对窗的收音机已经沉寂,隔壁的“麻将”也歇了手,各家的电灯都已熄灭,一道象牙色的光从南窗透进来,把窗棂印在我的被袱上。
④我略微感到惊异,随即想到原来是月亮光。
好奇地要看看月亮本身,我向窗外望。
但是,一会儿月亮就被云遮没了。
⑤从北平来的人往往说在上海这地方怎么待得住。
一切都这样紧张,走出去很难得看见树木,诸如此类,他们可以举出一大堆。
⑥我想,月亮仿佛失掉了这一点,也该列入他们在上海待不住的理由吧。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积累(20分)(共2题;共20分)1.综合性学习。
完成1至2题。
过中华节日,品味传统民俗:元宵观灯、端午吃粽子、中秋赏月、重阳登高……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习俗内涵丰富,具有浓郁的中华文化韵味。
过好中国节,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传承。
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请任选一种中华传统节日(不重复例句),仿照例句的结构和内容,写一个句子。
例句:粽香端午,声声锣鼓赛龙舟。
仿句:________,________。
(2)端午节的中午,家人团聚,—起热热闹闹地过节,可是弟弟却一直低头玩着手机。
爸爸妈妈批评他,他却说:“年年都围在一起吃粽子,有什么意思,还不如玩手机呢!”此时,你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字左右)2.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旬。
(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①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②________,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③________,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④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⑤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⑥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⑦妇姑荷箪食,________。
(白居易《观刈麦》)⑧李煜《相见欢》中面对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残叶,词人不禁“寂寞”情生的句子是“________”。
(2)默写范仲淹《渔家做·秋思》的下片。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二、阅读(54分)(共6题;共54分)3.阅读下面选文,回答小题。
阿傩、伽叶引唐僧看遍经名,对唐僧道:“圣僧东土到此,有些什么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好传经与你去。
2023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一、语文累积与运用(35分)(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3)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4)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杜甫的《春望》中,写战火不断,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清照《渔家傲》中写出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空有才华而遭遇不幸的感伤以及对现实不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答谢中书书》中,陶弘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夕阳西下时潜游的鱼儿争先恐后跃出水面的情景。
2.在《红星照耀中国》的读书活动中,学习委员找来下面两幅画,请你完成下面两小题。
(10分)(1)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两幅图片所反映的事件图一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二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后,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迪?3.学校将举办“磨炼·成长”主题晨会,请你结合阅读《童年》的经历,参与晨会筹备工作。
(15分)(1)以下是晨会开场白,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②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高尔基和他的《童年》,思考今天的我们该如何看待“苦难”与“成长”的关系。
③在如此艰难困苦的环境里,阿廖沙为什么没有被压垮或变坏,而是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善良的人?④世界上许多伟大人物小时候都曾历经磨难,苏联作家高尔基就是其中的一位。
2023年中考模拟语文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3年中考模拟语文测试卷含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绢本(juàn)狩猎(shòu)惆怅(cóu)B.倔强(juè)畸形(jī)狭隘(ài)C.翩然(piān)栈桥(zhàn)鲜妍(yán)D.缄默(jiān)呜咽(yàn)皎洁(jiǎo)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人木三分、见异思迁、望眼欲川B.怪涎不经、与日俱增、专心致志C.挑拨离间、神采弈弈、锋芒毕露D.栩栩如生、不言而喻、断壁残垣3、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长时间盯着荧屏时,容易诱发近视眼、角膜炎等疾病。
去掉“当”和“时”。
B.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教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把“要求”改为“素养”。
C.有专家指出运动过少是导致部分青少年肥胖。
在“肥胖”的后面加上“的原因”。
D.中国迎来了科技发展的关键期,我们长于斯,生于斯,前途命运维系于斯。
把“长于斯”和“生于斯”调换位置。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及名著的相关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儒林外史》——长篇讽刺小说B.李清照——清代婉约派女词人C.林冲——棒打洪教头D.铭——刻在器物上的文字5、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情境:李先生正读七年级的儿子在全市科技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邻居祝贺他时,对李先生说:A.令郎争气,这次能拿到这个奖项,够你吹一阵子的了!B.犬子真是有出息,全市第一名啊!真厉害!C.祝贺你儿子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小家伙又聪明又努力,将来一定有出息。
D.令爱能拿到奖项,作为邻居,我感到骄傲,这么久的努力终于得到了肯定!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一个人的德,好比一张弓的木心,是否在恰当的位置,决定射箭的方向。
一个人的才好比一张弓,是否有力,决定箭射的远近。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考卷及答案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朝代不属于中国文学的古代阶段?A. 先秦B. 两汉C. 唐宋D. 民国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之涣3. 《水浒传》中,绰号“智多星”的人物是?A. 宋江B. 吴用C. 林冲D. 武松4. 下列哪个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朝花夕拾》5.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论语》?A. 温故知新B. 诲人不倦C. 有教无类D. 三人行,必有我师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2. 《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3.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韩愈提出的文学观点。
()4. 《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所著的短篇小说集。
()5.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出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史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______史书。
2. 唐代诗人杜甫被尊称为“______”。
3. 《三国演义》中,曹操“______”的故事家喻户晓。
4.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所著的______小说。
5.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陋室铭》。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水浒传》中宋江的性格特点。
2. 请列举三部鲁迅的散文集。
3. 介绍一下唐代诗人李白的诗歌风格。
4. 请简述《西游记》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情节。
5. 请解释成语“杯弓蛇影”的含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根据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分析王勃的交友观。
2. 请以《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为例,谈谈你对人物性格矛盾性的理解。
3. 请结合《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故事,分析曹操失败的原因。
4. 请谈谈你对鲁迅作品中“阿Q精神”的认识。
5. 请以《聊斋志异》中的《画皮》为例,分析蒲松龄如何通过鬼怪故事反映社会现实。
2023年河南省最新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带答案)

2023年河南省最新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带
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50题,每题2分,共100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小明的书包不见了.
B.她生病了,所以没来上课。
C.太阳升起来,小鸟唱起歌来。
D.请把那本书借给我。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在春天,万物开始发芽,大地重获新生。
路边的杨柳树上挂满了新叶,
美丽的桃花竞相开放,彩蝶翩翩起舞……
这段文字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A.夏天
B.秋天
C.冬天
D.春天
...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50分)
1.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比起一只坐在笼子里的雄鹰,我更喜欢自由的鸽子。
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2.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小明吃完晚饭后,又做了一些家务。
他用心的表现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
...
答案:
第一部分:
1.A
2.D
...
第二部分:
1.这句话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渴望。
2.对小明来说,用心做家务意味着热爱家庭和尊重他人。
以上为2023年河南省最新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23年中考模拟语文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3年中考模拟语文测试卷含参考答案一、第一部分(20分)1、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答题。
(6分)月亮是一个丰富的艺术符号和文化载体。
月亮是诗意,“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月亮。
”月亮是梦境,“太阳未出时,全世界都像一个梦,唯有月亮是真实的;太阳出来后,全世界都真实了,唯有月亮像一个梦。
”月亮是A()。
“我给老家的奶奶打电话说/我正在看月亮/你也看月亮/我们的目光/会在月亮上相遇。
”月亮是B(),“悬挂在天空的月轮月月依然,年年如此,而我们这些旅客,在这海上却只是暂时的过客罢了。
”一个人,不管经历多么复杂,心上只要有这点无(xiá)的皎洁,就多么让人感动。
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把最真(zhì)的感情寄托在它身上。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①无(xiá)②真(zhì)③载体④暂时(2)根据文意,请在文中A、B括号处填入合适的词语。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8分)①,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②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③,坐断东南战未休。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④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⑤文人墨客把真情寄托于月亮。
诗圣望月感叹“露从今夜白,”(杜甫《月夜忆舍弟》):听闻友人贬谪,诗仙遐想“,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玉兔巡月,扬帆星河”2023年1月14日,在北京颐堤港的“中国探月太空兔”展陈活动现场,中国探月航天IP形象太空兔正式对外公布了名称。
在过去几年时间里,大家一直亲切地称呼其为“太空兔”,在农历兔年到来之际,中国探月航天太空兔终于有了自己正式的中英文名称,中文名:“兔星星”:英文名:“To star”。
(6分)(1)请为上面的材料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15个字)(2)下图是“兔星星”的形象,请说说你对这个形象设计创意的理解。
第二部分(50分)(一)名著阅读。
2023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至4题。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国家有难时,英勇的中华儿女从不①。
即使代价是粉身碎骨,他们也一往无前。
犹记得,黄海上,邓世昌驾驶“致远号”勇撞敌舰,壮烈牺牲;狼牙山头,八路军五壮士,纵身一跃,慷②而去,在我们民族的午夜,溅起了一缕绚丽的霞光。
他们悲壮的身姿,至今萦绕在人们心头。
百年来,为了祖国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让多少英雄儿女血沃中华!1、文中加点字“萦”的读音正确的是()(1分)A.yánB.yínC.yìnɡD.yínɡ2、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1分)A.概B.慨C.凯D.恺3、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2分)A.袖手旁观B.一意孤行C.高谈阔论D.正襟危坐4、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2分)A.百年来,为了民族的解放、祖国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使多少英雄儿女血沃中华!B.百年来,为了祖国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多少英雄儿女血沃中华!C.为了祖国的独立、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解放,百年来,让多少英雄儿女血沃中华!D.为了祖国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百年来,使多少英雄儿女血沃中华!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但有时眼见不一定为实,你所看到的“真相”或许只是冰山一角,真相则藏在深海里。
②而且,多个或换个角度看事物,或许有不一样的收获。
③从多个角度看问题,是一种睿智,更是一种乐趣。
④从多个角度看问题,才能看清事物的全部面貌,才算得上“眼见为实”。
⑤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A.⑤④①②③B.③④⑤②①C.⑤③④①②D.③⑤①④②6、某班围绕“文明上网”展开讨论,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偏离议题的一项是(2分)()A.甲:我认为“文明上网”应该浏览健康的信息,绝对不能在网上浏览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
2023年河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年河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ㅤㅤ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而中华民族之根基,则是______的中华历史和文明,这些历史文明皆化为实体,显现在“壮士谐风雅,咫尺..筑天堂”的苏州园林里,(juān kè)在“逴跞古今,并鉴四大文明”的敦煌莫高窟里;隐若于“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的广汉三星堆中……如今,也正是这些延续着中华民族精袖血脉的历史遗迹和文物,引领我们,承古人之创造,开启时代之新篇。
(1) 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词语,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①(juān kè)②(2) 在上面文段横线空缺处填入一个符合语境的四字词语或成语。
2.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暑假期间,小乐随父母到醉翁亭游玩,看美景,闻花香,参天树下好乘凉,这使小乐联想到欧阳修曾经写下的,。
【乙】古代文人大多爱喝酒,似乎与酒有着特殊的缘分。
唐代浪漫主义伟大诗人李白,面对自己前路的迷茫,不知所往。
离别之际,与友人开怀畅饮。
在《行路难》中写到“,”。
【丙】杜甫曾在登泰山时感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一句。
与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3.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 请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这幅画面的主要内容。
(2) 从这幅画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情趣?4. 语言文字运用。
ㅤㅤ桃树,大约五到十米高左右,树干不粗,树皮颜色浅或为深棕色,棕色细枝,叶绿,花粉红,果实会由绿到红地转变着。
ㅤㅤ桃树的生长环境要求并不算高,①______,太冷或太热都会导致桃树生长不良,不能结果。
ㅤㅤ桃树的花很香,会产生许多花蜜,招引各种的昆虫来采蜜。
如果你在太阳底下看桃树,就会发现桃树树干上有很多黄色结晶,那是经过太阳暴晒过后分泌出的汁液,形成了结晶。
把它先摘取下来,在水里浸泡48小时后取出,可直接食用也可以入药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是一种稀少而又名贵的药材,价格昂贵。
2023年中考模拟语文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3年中考模拟语文测试卷含参考答案第一卷(共11题,共28分)一、(1至4小题、6小题,每题2分;5小题、7至11小题,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一项是()A.赫然(hè)刹那(shà)锲而不舍(qiè)B.衰微(āi)阖眼(ké)但当涉猎(shè)C.浊流(zhú)浩荡(dàng)和颜悦色(yuè)D.教诲(huì)斟酌(zhēn)鲜为人知(xiǎn)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新时代,人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_________审美熏陶、_________道德精髓、_________国家情怀、_________人生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融入时代、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展望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继续焕发生命力,成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的强大助力。
A.感受/丰富/领略/接受B.接受/感受/丰富/领略C.感受/领略/接受/丰富D.接受/领略/感受/丰富3、选出下列语段中画线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A:崇尚学术的环境有助于加强学者的学术毅力。
B:虽然不能排除个别人在年轻时取得举世瞩目的学术研究成果,但多数学术大家的高水平学术成果是年过半百才取得的。
C:几十年坚持不懈地从事学术研究,对学术人才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崇尚学术的环境也有助于学者去除心中杂念、专心学术研究,D:学者愿意将时间和精力用于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而这种不计名利的学术投入,正是当今时代学术人才成长的必要条件之一。
A.A/B.B/C.C/D.D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俯瞰故乡郁郁葱葱的大地与绿水,悠远、静谧的山林,廊桥、屋宇、田畴点缀其间,禁不住诗兴大发。
B.我们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将和某人聊天时听到的事讲给另外的人听,或将电视中看到的内容讲给别人听。
这是口头材料的复述。
C.过去一年,面对疫情,正是因为这样深厚的家国情怀,无数普通人挺身而出,义无反顾,生死较量不畏惧,千难万险不退缩,或向险而行,或默默坚守,以各种方式为疫情防控操心出力。
2023年中考模拟语文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3年中考模拟语文测试卷含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23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草垛(duò)妩媚家喻户晓(yù)郑重其事B.秩序(chì)龟裂伤痕累累(lěi)穿流不息C.酝酿(niàng)惦量哗众取宠(huà)坦荡如砥D.追溯(shù)诬蔑强词夺理(qiáng)怪涎不经2、在下面语段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石缝间的蒲公英,远不似田野上的同宗生长得那样茁壮。
它们因山风的凶狂而不能长成高高的躯干,它们因山石的_____________而不能拥有众多的叶片,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去光泽;只有它们的根竟似那柔韧而又强固的筋条,似那柔中有刚的藤蔓,深埋在石缝间狭隘的间隙里。
生命就是这样被环境规定着,_____________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_____________无情,_____________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
A.贫穷/还/因为/所以B.贫乏/而/也许/但C.贫困/却/虽然/但D.贫瘠/又/尽管/但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要全面继承和发挥中华文化的传统。
(将“发挥”改为“发扬”)B.“孝”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之魂,“孝”不仅要表现在物质生活上,而是要表现在精神生活上。
(将“不仅”改为“不是”)C.据商务部统计,目前大约已有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设号召。
(“大约”或“左右的”去掉其一)D.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普遍受到众多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把“普遍”调到“欢迎”前面)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热烈欢迎”“色彩缤纷”“活动筋骨”分别是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
B.成语“一鼓作气”“富贵浮云”“门庭若市”“杞人忧天”分别出自《左传》《论语》《战国策》《列子》。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4分)班级开展以“爱我中华,强国有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参加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文稿创作1、下面是同学们撰写的宣传文稿,请你帮他们进一步完善内容。
(16分)①祖国风光绮丽。
“大漠孤烟直,①”“②,风正一帆悬”,大河穿山破壁,雄浑澎湃,引得远行人浮想联翩;“③”(作者甲《天净沙秋思》),村落深suì宁静,小桥流水,惹得游子顿生思乡之情。
②中华英才bèi出。
诸葛亮开篇以“君子之行”的高标准来告诫其子“④,⑤”,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杜甫用“安得广厦千万间,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诠释了他心忧天下、情系苍生的家国情怀……缅怀先贤志士,信心与力量沛然而至。
③青年向上,国家向前。
我辈青年应学前人“⑦,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出处乙)的乐观豪迈,以鲲鹏“水击三千里,⑧(《北冥有鱼》)”之姿,踔厉奋发,为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
(1)给文中加横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2)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出作者和出处。
(2分)(3)根据语境用正楷补写文中空缺的诗文。
(8分)(4)同学们根据文稿内容拟写了一副对联,请你为下联正确排序。
(2分)上联:绘祖国美景缅怀先贤志士①大志②民族③立④实现⑤宏图⑥复兴下联排序(填序号):(5)同学们准备在活动主会场张贴宣传标语,经讨论决定选择隶书作品,请你从下面的书法作品中帮他们选出符合要求的一项()(2分)诗歌朗诵2、班委会组织“爱我中华,强国有我”诗歌朗诵会,有位同学准备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你觉得这个想法怎么样,和他谈谈你的理解。
(2分)榜样引领3、名著阅读。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是当代中国青少年内心的最强音。
时代虽然不同,但爱国的精神一脉相承。
请阅读《傅雷家书》,感受榜样的力量。
(1)下列关于这部名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傅聪远在海外,傅雷用书信在做人、生活、艺术等方面引导儿子成长,真可谓“家书抵万金”!B.从《傅雷家书》中可以看出傅雷是一位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的慈父,从不打骂孩子。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模拟试卷(含解析)一、字词书写1.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请赏读下边这幅书法作品,并用楷体将其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二、基础知识综合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大家对你的欣赏,妈妈一边念信一边直淌眼泪。
你瞧,孩子,你的成功给我们多大的欢乐!而你的自我批评更使我们喜悦得无可形容。
要是你看我的信,总觉得有教训意味,仿佛父亲老做牧师似.的;或者我的一套言论,你从小听得太熟,耳朵起了jiǎn();那么希望你从感情出发,体会我的苦心;同时更要想到:只要是真理,是真切的教训,不管出之于父母或朋友之口,出之于熟人生人,都得接受。
别因为是听腻.了的,无动于衷,当做耳边风!你别忘了:你从小到现在的家庭背景,不但在中国独一无二,便是在世界上也很少很少。
哪个人教育一个年轻的艺术学生,除了艺术以外,再加上这么多的道德的?我完全信任你,我多少年来播的种子,必有一日在你身上开花结果——我指的是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似.()的听腻.()起了jiǎn()(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总”“都”“完全”三个词语的词性相同。
B.“直淌眼泪”“那么希望”“家庭背景”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完全相同。
C.“你从小到现在的家庭背景,不但在中国独一无二,便是在世界上也很少很少。
”这是递进关系的复句。
D.“无动于衷”的近义词是“麻木不仁”。
(3)选文中画线句子采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选段出自《傅雷家书》,这是一部________(填体裁)作品集,“你”是________(填姓名)。
(5)傅雷希望他的孩子成为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在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自觉地渗透了“六艺”中的哪两种技能的培养?结合资料卡的内容,请你选择正确的一项()资料卡:“六艺”指中国周朝贵族教育体系中的六种技能,即:礼(礼节)、乐(音乐)、射(军事射箭技术)、御(驾驭马车战车的技术)、书(书法、识字)、数(算术或术数)。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1)

那女子十八岁,这老妇有八十岁,怎么六十多岁还
生产?断乎是个假的,等老孙去看来。”……
1.2023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5-
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 打。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擞. ,又出化了元神, 脱真儿去了;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
(节选自《西游记》)
1.2023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序为____B____、____C____、____A____(填写字母)。
(4分)
1.2023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8-
(3)请从猪八戒、沙僧中任选一个人物,参照下面 的示例,仿写句子。(4分)同考向不同考法见卷12 第2(3)题 示例:孙悟空神通广大,勇敢无畏,是取经队伍的 开路先锋。
1.2023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您确认一下,②明__天__的__讲__座_,__您__能__按__约_定__的__时__间__来__吗_?
王馆长:没问题,我会准时参加的。
李华:谢谢您!我们期待着您的精彩讲座。
1.2023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14-
(2)在准备文物图片展览时,李华同学为“太阳神鸟” 拟写了一段介绍文字,请你帮他修改。(4分)
-6-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云duān( 端 ) 八旬. ( xún ) 竹zhàng( 杖 ) 抖擞. ( sǒu )
1.2023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7-
(2)小伟同学收藏有三枚《西游记》邮票(如下图),
其中与选文内容相关的一枚邮票是____C____(填写字 母);按照小说故事情节的先后顺序,三枚邮票应排
1.2023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12-
2023年中考模拟语文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3年中考模拟语文测试卷含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佩洛西作为美国政治人物,①______地窜访中国台湾地区,这一行径是对中国主权的亵渎,中国人民对此行径表示强烈愤慨。
面对国家统一的民族大义,中国人民有吓不倒、压不垮的志气,更有坚决捍卫国家主权、民族尊严。
任何人、任何势力、任何国家在台湾问题上挑衅滋事,都将自食其果,受到中国政府的严厉制②_____(cái)1、文中加点字“亵”的读音正确的是()(1分)A.xièB.xiēC.zhíD.zhì2、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1分)A.载B.栽C.裁D.踩3、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2分)A.自惭形秽B.一意孤行C.扭怩作态D.断章取义4、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中国人民有压不垮、吓不倒的志气,更有坚决捍卫国家主权、民族尊严。
B.中国人民有坚决捍卫国家主权、民族尊严,更有吓不倒、压不垮的志气。
C.中国人民有坚决捍卫国家主权、民族尊严的能力,更有吓不倒、压不垮的志气。
D.中国人民有吓不倒、压不垮的志气,更有坚决捍卫国家主权、民族尊严的能力。
5、给下列句子排序,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真正的友情储蓄,是不可以单向支取的。
②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
③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
④而且要通过彼此的积累加重其分量。
⑤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A.①④②⑤③B.②①⑤④③C.②③①⑤④D.②⑤①④③6、下面是我校的书法爱好者与江西省书法协会的周先生谈话中的几句话,其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2分)A.鄙人才疏学浅,刚才冒味点评先生的作品已是不敬,又怎敢与先生相提并论呢?B.今日听了先生关于书法的一些见解,真是令我茅塞顿开,收获颇多!C.我惠赠给先生的物品,希望先生能妥善保管。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本卷共21小题总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10分)远方是脚的方向:王维远赴边地看到了“大漠孤烟直,①”的雄浑奇景;岑参征战塞外见到了“②,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妙美景;王湾在北固山下遇到了“③,风正一帆悬”的美好景象;苏轼在黄州欣赏到了“④,⑤,盖竹柏影也”的如水月色。
故园是心的归宿:辛弃疾笔下有“⑥?满眼风光北固楼”;范仲淹词中有“⑦,燕然未勒归无计”;《木兰诗》中,木兰辞官不就,眷恋家园生活的诗句是:⑧,⑨,⑩。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10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举世zhǔ①目。
从黄河之水天上来到迎客松绽放鸟巢,从敞开“中国门”“中国窗”到主火炬“微火”成为奥运史上的经典瞬.②间,中国与世界同行、传统与现代激荡、科技与文化融合,开幕式甲的创意、直抵人心的情怀、胸怀天下的格局,跨越国界、传遍世界,拨动了无数人的心弦。
开幕当天乙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立春”,时间的巧合象征着中国与奥林匹克的冰雪奇缘。
丙。
来自河北阜平山区的孩子们身着虎头图案、脚穿虎头鞋,与虎年春节相呼应……“中国风”贯穿始终,“中国味”融入细节,“中国情”感动人心,既让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了现代表达,更用中国元素刷新了奥林匹克的审美,向全世界展现着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1)根据拼音为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只填序号)(2分)①________(A. 瞩 B.嘱)②________(A. sùn B. shùn )(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
(只填序号)(2分)甲________(A.与众不同 B. 匠心独运)乙________(A. 恰逢 B.适逢)(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3分)(4)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开幕式倒计时表演在中国传统历法的时光轮转中开篇②冰立方渐渐碎裂、幻化为一个晶莹剔透的冰雪五环③从第一秒钟起就有中国文化的意蕴④用“破冰”寓意打破隔阂、互相走近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C.②④①③D.②④③①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3~4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第一部分(30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1.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4分)有智慧的书,是每字每句,都如珠玉似的晶盈,斧凿般()的犀锐,可以启发人的心灵,开僻人的思想……这就是英文中所谓“灿烂的书”。
无智慧的书,往往材料堆积得和蚁邱一样,议论虽多,见解毫无……这就是英文中所谓“晦塞()的书”。
(1)给加横线字注音。
(2分)(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2分)①________改为________②________改为________2.下列语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美国插手南海主权争端,意在遏制中国,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B.听了老师的一席话,我豁然开朗,什么都明白了。
C.考试不顺利,小亮忧心忡忡,满脸一筹莫展。
D.我悄悄跟在爸爸后面,若即若离,并不说话。
3.名句默写(10分)(1)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________,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3)负势竞上,________。
(吴均《与朱元思书》)(4)________,白露为霜。
(《诗经•秦风》)(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________。
(李煜《相见欢》)(6)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________。
(辛弃疾《青玉案》)(7)且壮士不死即已,________。
(司马迁《陈涉世家》)(8)烈士暮年,________。
(曹操《龟虽寿》)(9)得道者多助,________。
(《孟子•公孙丑下》)(10)________,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4.下面一段话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作修改。
(4分)①父亲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我。
②他做事非常认真,对我要求极其严格。
③父亲常对我说:“要想取得成功,做事就不能马虎。
”④在他的谆谆教导下,使我各方面的素质得到良好发展。
第________句,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第________句,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5.语文综合性学习(9分)接连发生的学生长跑猝死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1)阅读下面这则新闻,给它拟个标题,不超过15字。
(3分)人民网北京12月4日电一些学校取消长跑项目,体育课不受重视,学生体质下降,健康水平下滑,引发社会关注。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教育部将对各省份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监测。
在12月1日清华大学体育部的百年纪念大会上,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介绍,此次学生体质健康的监测内容涉及到学生的身高、百米速度、一千米速度、耐力、引体向上、近视率和肥胖率等要素。
每所学校每年都要对每个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测试,并向教育部门上报数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校初三年级学生围绕“关爱生命,加强锻炼”这一主题开展活动。
①请你为此次主题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面对学生长跑猝死事件,同学们就如何加强体育锻炼展开热烈讨论。
请你结合本校实际至少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52分)二、诗歌赏析(6分)6.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6分)浪淘沙九首(其六)刘禹锡日照澄州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注:澄州:清亮洁净的沙滩。
江隈(wēi):江岸弯曲处。
(1)“日照澄州江雾开”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尽是沙中浪底来”一句中的“尽”字妙在哪里?(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至9题(11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
人不得,则非②其上矣。
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③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注:①雪宫: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
②非:非难(认为……不对)。
③为民上:作为人民的统治者(君王)。
7.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渔人甚异之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专其利三世矣C.然则何时而乐耶?吴广以为然D.然而不王者大楚兴,陈胜王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噫!微斯人,吾谁与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各用一句话概括甲、乙两文中作者的政治主张,并简要说说阅读上面的两则材料后获得的启示。
(4分)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下文,完成10至12题。
(9分)GPS全球定位系统①所谓“GPS”,就是英文“全球定位系统”三个词的词头缩写。
GPS 系统采用“时间同步、单程测距”的原理来实现定位,就是用户同时向已知其位置的3个导航卫星分别进行距离测量,然后再以该卫星为球心,以所测得的距离为半径,在空间画出3个球面,则该3个球面的相交点,就是用户的所在位置了。
所谓“时间同步”是指卫星上的时钟与用户设备内的时钟是精确同步的(譬如说校准到两者之间几万年才差1秒钟);而“单程测距”则是指从导航卫星上发出的无线电测距信号在传播到用户设备的这一单向行程中,就可以把它们之间的距离测量出来。
GPS卫星组网采用24颗卫星的配置方案,就是为了保证位于世界任一地点的用户,都可以随时接收到至少4个导航卫星的信号,其中3个卫星的信号来测距定位,第4个卫星的信号就是用来计算用户时钟的误差的。
②GPS全球定位系统可实时连续地为用户提供三维空间的位置信息、测定用户的运动速度,并可提供精确的授时服务。
它的定位误差不大于10米,授时误差不大于0.1秒,授时精度优于0.000001秒。
如果将我各作战单位的GPS位置信息通过无线电通信不断地传输到作战指挥中心,再加上通过我侦察手段所获取的敌方目标的位置信息,然后统一集中在大屏幕显示器上加以显示,就可以使我区指挥员能够随时掌握整个战场上敌我双方的动态态势,从而为其作战指挥提供了一项准确而重要的依据。
这样一来,兵家几千年以来的“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梦想,不就是最终得以真正实现了吗?10.请简述第①段中“时间同步,单程测距”的原理。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文中第②段划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指出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至少”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GPS卫星组网之所以采用24颗卫星的配置方案,就是为了保证位于世界任一地点的用户,都可以随时接收到至少4个导航卫星的信号,其中3个卫星的信号来测距定位,第4个卫星的信号就是用来计算用户时钟的误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阅读下文,完成13至15题。
(11分)我们为什么需要鲁迅钱理群①提出这样的问题,并不是无的放矢:因为在当下的思想文化界、鲁迅研究界或隐或显地存在着一种倾向:在将“鲁迅凡俗化”的旗号下,消解或削弱鲁迅的精神意义和价值。
这又显然与消解理想、消解精神的世俗化的时代思潮直接相关。
②是的,鲁迅和我们一样:他不是神,是人,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
③但,鲁迅又和我们,和大多数中国人不一样:他是一个特别稀有的人。
因此,我们才需要他。
④鲁迅思想特别,他愿意“站在沙漠上,看看飞沙走石,乐则大笑,悲则大叫,愤则大骂”。
⑤鲁迅这样的中国现代思想文化中的少数,对今天的中国思想文化界、今天的中国读者的意义何在?⑥首先,它是一个检验:能否容忍鲁迅,这是对当代以及未来中国文化发展的宽容度、健康度的一个检验。
而我们这里所发生的,却是人们争先恐后地以各种旗号给鲁迅横加各种罪名。
尽管明知道这种不相容是鲁迅这样的另类的宿命,今天的新罪名不过是鲁迅早已预见的“老谱袭用”,但我仍然感到悲哀与忧虑,不是为鲁迅,而是为我们自己。
⑦鲁迅不要求我们处处认同他,他的思想也处在流动、开放的过程中,这样,他自己就成为一个最好的辩驳对象。
在鲁迅面前,你必须思考,而且是独立地思考。
正是鲁迅,能够促使我们独立思考,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他不接受任何收编,他也从不试图收编我们;相反,他期待,并帮助我们成长为一个有自由思想的、独立创造的人——这就是鲁迅对我们的主要意义。
⑧更难能可贵的是,鲁迅同时又是一个能够将自己的思想追求变为实践的知识分子。
他的边缘的、异类的、反体制的思想立场,注定他在现实社会结构中,必然站在社会底层的“被侮辱和被损害者”这一边,为他们“悲哀、叫喊和战斗”:这正是鲁迅文学的本质。
同时,他又怀着“立人”的理想,对一切方面、一切形式的对人的个体精神自由的侵犯,对人的奴役,进行永不休止的批判,因此,他是永远不满足现状的,因而是“永远的批判者”:这也正是鲁迅思想的核心。
这是我们今天需要鲁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13.本文开头是怎样提出问题的?这样提出问题的方式有何好处?(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文中说“正是鲁迅,能够促使我们独立思考,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你赞同这样的说法吗?请以鲁迅作品为例进行论证。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根据第⑥—⑧段,分条概括:作者认为我们这个时代需要鲁迅的理由有哪些?(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阅读下文,完成16至19题。
(15分)棉花糖明月天①二十四岁,我转过街角。
一个卖棉花糖的中年男人站在那里,灰蒙蒙的衣裳,旧式的板车,只有手里的棉花糖是那样洁白、明亮、带着回忆的光芒。
②我出生在一个闷热的夏日正午。
据说当时家里没人,是妈妈自己去的医院。
九个小时以后,我降生了,不会哭。
因为又是一个女孩,我遭到了除父母外所有亲戚的冷眼。
生于70年代的最后一年,正好是计划生育的开始,我被过继给了别人。
童年的记忆就像是破碎的棉花糖,散乱、轻薄,味道却说不上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