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可不知的疫苗知识——DNA重组疫苗
生物制药———DNA疫苗
![生物制药———DNA疫苗](https://img.taocdn.com/s3/m/61d52bcc8bd63186bcebbc1c.png)
DNA疫苗一、DNA疫苗简介二、DNA疫苗的发现三、DNA疫苗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四、DNA疫苗研制路线五、DNA疫苗的特点与优点六、DNA疫苗的免疫途径七、DNA疫苗的安全性八、DNA疫苗的发展前景一、DNA疫苗简介(一)、概念DNA疫苗(DNA vaccines)常被称作“裸”DNA疫苗,又被称作基因疫苗,即把外源抗原基因克隆的质粒或病毒DNA直接注射到动物体内,使外源基因在活体内表达,产生的抗原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引发免疫反应(二)、结构DNA疫苗主要是由保护性抗原基因和质粒载体两部分组成•编码抗原蛋白的基因可以是单个基因,也可以是具有协同保护功能的一组基因,也可以是编码抗原决定簇的一段核酸序列•质粒表达载体DNA疫苗目前主要采用质粒作表达载体,而且大多以pUC系列质粒为基本骨架。
质粒表达载体必须包括以下几个组成原件:1)、可在细菌中复制的复制起点2)、细菌的抗性基因3)、可在哺乳动物中表达的强启动子4)、用于保持mRNA分子稳定性的polyA加尾信号序列和一些特殊的未甲基化的CpG寡核苷酸序列质粒表达载体二、DNA疫苗的发现自英国乡村医生Jenner用牛痘疫苗预防天花取得成公以来,疫苗作为一种有效的免疫防剂在临床应用已有200多年历史。
20世纪九十年代,Wolf等偶然发现给小鼠肌注射编码基因的重组质粒(细菌染色体以外的环状双链DNA)后,可在体内检测到编码蛋白,同时诱导机体产生了特异性免疫应答,DNA疫苗由此而出现。
DNA疫苗可用于治疗艾滋病三、DNA疫苗的发展历程与现状•1990年Wolf等注意到给小鼠直接肌肉注射纯化的DNA重组表达载体,可使载体上的基因在小鼠骨骼肌中表达,并在接种60天后,编码的酶仍具有活性•1991年Williams等发现,外源基因在体内的蛋白表达产物可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1992年Tang等将含人生长激素基因的质粒通过基因枪转移技术转入到小鼠体内,发现产生了特异性的原初免疫抗体应答,并在随后的免疫过程中得到加强•1993年,Liu等进一步发展了将DNA疫苗原进行肌肉注射的方法•1993年Ulmer等证实小鼠肌肉注射含有编码甲型流感病毒核蛋白(RNP)基因的重组质粒后,可有效保护小鼠抗不同亚型、分离时间相隔34年的流感病毒的攻击•随后的大量动物实验都说明在合适的条件下,DNA接种后既能产生细胞免疫又能引起体液免疫•至此,DNA疫苗的概念深入人心,其作为第三代疫苗的地位逐步得到确认DNA疫苗•迄今为止,已有大量报道DNA疫苗被用于艾滋、流感、甲型肝炎、巨细胞病、乙型肝炎等病毒性疾病,结核等细菌性疾病,疟疾等寄生虫的防治研究,以及抗肿瘤、抗自身免疫病的实验性治疗白血病DNA疫苗进入Ⅱ期临床基因疫苗可用于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基因疫苗可以抑制肺癌四、DNA疫苗研制的技术路线DNA疫苗已进入动物实验阶段选择目的基因选择表达载体将目的基因与载体相连转入哺乳动物细胞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确定免疫方式、剂量和接种部位选择动物模型和免疫周期选择免疫佐剂检测免疫保护效果五、DNA疫苗的特点与优点(一)、DNA疫苗的特点•DNA疫苗能诱导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消除导入可能与“减毒”疫苗相关的强毒力病毒的危险性•使用一次,即能产生长期免疫力,无须增加剂量,并可提高依从性•多个病原体的基因可装在一个质粒上•DNA可以以干粉的形式保存数年,且仍保持活性(二)、DNA疫苗的作用机理•DNA疫苗进入动物机体后外源基因在肌纤维细胞内表达,所表达的外源蛋白在细胞内加工成多肽抗原,然后与宿主的MHC-Ⅰ类或MHC-Ⅱ分子结合,再将其递呈给ICC,从而引发特异性免疫应答•虽然DNA疫苗只能产生非常微量的抗原蛋白质,但它可以诱发有效的免疫反应,其原因可能在于作为载体的质粒DNA上带有一定数量的CpG寡核苷酸序列,它们起到了免疫激活的作用DNA疫苗在体内能引起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载体上的CpG岛起免疫激活的作用(三)DNA疫苗的优点•DNA疫苗接种后,可诱导动物既产生细胞免疫又产生体液免疫•免疫应答持久,外源基因可以在体内存在较长时间,并不断表达外源蛋白,持续持续刺激免疫系统•DNA疫苗具有共同的理化特性,可以将含有不同病原体质粒合起来进行联合免疫,或是将不同病原的保护性Ag位点组装入一个质粒,构建多价疫苗•质粒载体不存在免疫原性,可以反复使用,避免了重组活疫苗的弊病•质粒DNA性质稳定,保存和运输方便,可避免因保存和运输不当而造成的免疫失败•直接接种目的基因DNA,避免了疫苗制备所需要的繁琐过程•作为一种重组质粒DNA疫苗,能在工程菌内快速增殖且提纯方法简便,可大大降低疫苗的成本•DNA疫苗没有常规疫苗和灭活疫苗可能因病毒力返祖或残留强毒颗粒而引发疾病的危险•……………六、DNA疫苗的免疫途径•注射是简单又有效的方法将DNA疫苗溶解在无菌水、生理盐水、葡萄糖等溶液里,再注射到肌肉、皮下、腹腔、静脉及各种粘膜实验表明,注射一次DNA疫苗就能诱导产生CTL和抗体反应,但如果追加注射一至两次,那么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水平都会有所提高•除了注射方法以外,还有人在研究利用包含DNA疫苗的气雾剂,通过鼻腔粘膜,气管粘膜等进入体内,或制成口服疫苗通过肠道直接吸收,或制成DNA贴布,直接贴在皮肤上即可DNA贴布以上方法优点是简单易行,缺点是注入体内的DNA疫苗大部分都会被胞外的核酸酶降解因此,使DNA疫苗直接进入靶细胞或在DNA疫苗外加上一些保护物质,将有可能使其免受核酸酶的降解作用,从而有利于细胞对DNA疫苗的摄入,现在应用较多有以下几种载体介导的转化方法•脂质体法将DNA疫苗包藏在脂质体中,便可通过融合或吞噬过程被转运到细胞质中或细胞核内有观察指出,用脂质体包裹的编码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质粒DNA诱导产生的抗体,与用“裸露”DNA直接注射相比效价提高了100倍•减毒有机体法减毒细菌转运系统能把DNA疫苗定向输入到特定的免疫细胞、有效地诱导相应的免疫反应七、DNA疫苗的安全性DNA疫苗安全吗??不少学者认为DNA疫苗不安全,其主要的安全性问题有二:1)、质粒DNA是否会整合于宿主染色体基因组2)、DNA疫苗免疫是否会诱导自身免疫Parker等用疟疾环子孢子DNA疫苗对小鼠和兔子进行连续行的大剂量肌肉注射,经过与未注射的小鼠比较,发现两者在动物的体重、组织器官的重量、临床生化指标、血液学和组织病理学等方面的改变均没有显著的差异Martin等进一步对注射了大量DNA疫苗的肌肉组织的细胞染色体DNA进行整合分析,发现由质粒诱发的基因突变的概率远低于染色体自发性突变概率(低2700倍)所以,DNA疫苗即便有可能和细胞染色体组的DNA发生随即的整合,其安全性也不足为虑志愿者接种DNA疫苗超剂量的DNA疫苗小鼠和兔子实验表明,虽然DNA疫苗的局部组织中长期存在质粒DNA,但在动物的肌肉、关节、心、肝、肾脏等组织或器官中并未发现自身免疫病变进一步研究还证实,即使在易患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中,重复或大量注射DNA疫苗也不会引起和诱导自身免疫疾病八、DNA疫苗的发展前景今后几年中DNA疫苗将存在以下领域中有长足发展1)、DNA疫苗的分子设计2)、免疫途径和方法3)、评估系统的建立4)、应用范围及对象•参考文献【1】张儒莲,彭朝华,钱怀庐. DNA疫苗的研究进展.实用临床医学,2005【2】颜凯,张倩,赵宝华.DNA疫苗的作用机制及新型疫苗的策略的研究进展.中国兽药杂志,2007【3】王乐义.DNA疫苗的研究进展.兽药市场指南,2005【4】欧阳鸿.DNA疫苗的研究进展.实用临床医学,2004【5】熊思东,徐薇.DNA疫苗的研究进展.中国处方药,2003【6】周世力.DNA疫苗的研究进展.江汉大学学报,2002【7】图片均来自百度图片。
浅谈DNA疫苗的原理
![浅谈DNA疫苗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adf2fc60975f46527d3e170.png)
浅谈DNA疫苗的原理作者:张涛来源:《健康科学》2018年第10期摘要:DNA疫苗是上世纪末出现的一种新型疫苗,其自身对于治疗与预防病毒性疾病与肿瘤疾病具有显著的效果。
与传统的疫苗相比较,DNA疫苗自身具有较高的免疫效果,临床应用较为方便,并且生产成本较低,但存在一定的安全性。
基于此,本文从DNA疫苗的优点与缺点入手,详细分析其安全性,并对其疫苗原理进行深入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DNA疫苗;免疫机制;原理;安全性引言:随着我国DNA重组技术的突破与应用,DNA疫苗逐渐诞生,并以当前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为基础,不断进行完善,逐渐形成当前一种全新的免疫防治剂。
近年来,DNA疫苗研究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开展,并且其研究的范围与内容逐渐扩宽,例如,对于当前人与动物的病毒性、细菌性以及寄生性疾病研究,并进入到临床试验阶段。
一、DNA疫苗的优点与缺点(一)优点对于当前的DNA疫苗来说,与传统的普通疫苗相比较,其自身具有良好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DNA疫苗可以有效避免免疫出现逃逸情况,充分发挥处自身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制备多价核酸疫苗,满足当前的需求。
第二,DNA疫苗与传统的疫苗存在明显的差别,例如,传统疫苗可能存在因毒力残留或者毒力回复而引起致病的危险,但DNA疫苗不会出现上述情况。
同时,DNA疫苗可以持续在靶器官进行抗原表达,引導人体的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发挥出作用。
第三,可以灵活利用DNA疫苗自身的性能将其制定为标记性疫苗,灵活应用在当前的临床监测中。
第四,DNA疫苗自身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便于进行存储,同时制造成本较低,使用较为方便,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进行接种。
(二)缺点虽然DNA疫苗自身具有较多的优点,但其自身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问题也逐渐呈现,例如,当前DNA疫苗的法律规定还不够完善,甚至部分方面规定尚处于探索阶段;质粒导入宿主细胞的效率不高,直接导致当前的疫苗免疫效率受到影响。
重组亚单位疫苗原理
![重组亚单位疫苗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bff0556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41.png)
重组亚单位疫苗原理
重组亚单位新冠疫苗的原理是将新冠病毒的基因复制到其他病毒或者是细胞之内,然后再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注射进入患者的体内。
疫苗进入人体之后会使身体产生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同时还不会在机体内复制繁殖。
具体来说,这种疫苗是将新冠病毒S蛋白受体结合区基因重组到中国仓鼠卵巢细胞基因内,在体外表达形成RBD二聚体,并加用氢氧化铝佐剂以提高免疫原性,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因为只使用了很小的、很短的有效成分,组成很简单,有几种主要表面蛋白质,所以也就避免了其他成分可能产生的一些副作用和疫苗引起的相关疾病。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关于疫苗原理的信息,建议查阅疫苗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DNA疫苗的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
![DNA疫苗的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98aeaf61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e7.png)
DNA疫苗的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DNA疫苗的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DNA疫苗(DNA vaccine)是1990年从基因治疗(genetic therapy)研究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疫苗,也称核酸疫苗(nucleic acid vaccine)。
DNA疫苗是把含有编码某种抗原蛋白的外源基因克隆到真核质粒表达载体上,然后将重组质粒直接导入动物细胞内,并通过宿主细胞的转录系统使外源基因在动物体内表达抗原蛋白,从而诱导宿主产生对该抗原蛋白的免疫应答,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DNA疫苗可激起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免疫期长,具有生产成本低,易于大规模生产和保存等优点,是具有应用前景的新一代疫苗。
但相对于传统疫苗而言,DNA疫苗所激发的免疫反应强度相对较弱,不足以引起足够的免疫保护效果,尤其对人类以及大动物的免疫试验[1]。
因此研究DNA疫苗的作用机制、影响因素对该疫苗的发展应用至关重要。
1 DNA疫苗的作用机制关于DNA疫苗免疫机制,到目前为止还不十分清楚。
研究证明,DNA疫苗诱导产生的免疫反应既包含了体液免疫能力(即特异性抗体),也包含了具有较长记忆时间和细胞杀伤力的细胞免疫反应。
一般认为核酸疫苗被导入机体后,被周围的组织细胞(如肌细胞)、抗原递呈细胞(APC)或其他炎性细胞摄取。
肌细胞等组织细胞摄取的质粒DNA分子随后在细胞核内转录为mRNA,再被移至细胞质内翻译成抗原蛋白分子。
分泌出细胞释放到组织间隙的抗原蛋白分子,被抗原递呈细胞(APC)捕获,加工处理成为抗原肽递呈给T细胞,启动免疫反应。
外周淋巴器官的APC也会直接摄取核酸疫苗,表达抗原并递呈给T细胞,触发免疫应答。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是核酸免疫过程中的最重要抗原递呈细胞,而B 细胞不参与核酸免疫过程中的抗原提呈。
在引发免疫应答后,细胞毒性T细胞(CTL)应答能够识别表达外源抗原的肌细胞并将其杀伤,导致肌细胞溶解而释放胞内抗原,APC从注射部位直接获取抗原,而启动随后的免疫反应。
基因重组实际应用的例子
![基因重组实际应用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cab62ace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b6.png)
基因重组实际应用的例子基因重组技术是一种将不同物种的基因进行组合,产生新的基因组合的技术。
这项技术在医学、农业、工业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下是基因重组实际应用的例子:1. 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是一种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制造的疫苗。
通过将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基因插入酵母的基因组中,制造出可以诱导人体产生抗体的乙肝疫苗。
2. 人胰岛素:基因重组技术可以用于生产人胰岛素。
通过将人类胰岛素基因插入大肠杆菌的基因组中,制造出可以通过发酵生产的胰岛素。
3. 转基因植物:基因重组技术可以用于制造转基因植物。
转基因植物可以抵抗病虫害、耐受干旱、抗草甘膦等。
例如,通过将农杆菌的基因插入玉米中,制造出可以抵抗昆虫侵袭的玉米。
4. 人类生长激素:人类生长激素是一种可以用于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的药物。
通过将人类生长激素基因插入大肠杆菌的基因组中,制造出可以通过发酵生产的人类生长激素。
5. 乳腺癌药物:基因重组技术可以用于制造乳腺癌药物。
例如,通过将人类单抗基因插入小鼠的基因组中,制造出可以用于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药物。
6. 血友病治疗药物:基因重组技术可以用于制造血友病治疗药物。
例如,通过将血友病患者缺乏的凝血因子基因插入哺乳动物的基因组中,制造出可以用于治疗血友病的药物。
7. 畜禽疫苗:基因重组技术可以用于制造畜禽疫苗。
例如,通过将禽流感病毒的表面抗原基因插入病毒携带的病毒载体中,制造出可以用于预防禽流感的疫苗。
8. 软骨修复药物:基因重组技术可以用于制造软骨修复药物。
例如,通过将人类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插入小鼠的基因组中,制造出可以用于治疗软骨损伤的药物。
9. 蛋白质纯化:基因重组技术可以用于蛋白质纯化。
例如,通过将目标蛋白质基因插入大肠杆菌的基因组中,制造出可以通过发酵生产的蛋白质。
10. 疫苗生产:基因重组技术可以用于疫苗生产。
例如,通过将流感病毒的表面抗原基因插入病毒携带的病毒载体中,制造出可以用于预防流感的疫苗。
DNA疫苗
![DNA疫苗](https://img.taocdn.com/s3/m/7ec703bd65ce0508763213cd.png)
➢DNA疫苗诱导的CTL反应是否会对 其他细胞产生杀伤作用。
DNA疫苗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许多畜禽病毒性传染 病,已不能依靠传统疫苗如灭 活疫苗、弱毒疫苗等对其进行 防治,DNA疫苗的出现使得 这一状况得到改善。编码病毒、 细菌和寄生虫等不同种类抗原 基因的质粒DNA,能够引起 脊椎动物如哺乳类、鸟类和鱼 类等多个物种产生强烈而持久 的免疫反应。 DNA疫苗被称 为继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亚 单位疫苗之后的“第三代疫 苗”,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Genic Guard
——基因疫苗
疫苗的发展
第一代疫苗
减毒和灭活疫苗
第二代疫苗
基因工程蛋白质或多肽疫苗
第三代疫苗
基因疫苗
”基因疫苗的发展
Wolff等:小鼠基因治疗试验(1990) • 对照动物
– 将带有报告基因的质粒DNA直接肌肉注射入 • 意外发现:
– 肌细胞内:检测到该外源基因的表达产物
• 1992年, Tang等 – 将表达人生长激素的基因质粒DNA,导入小鼠的 表皮细胞 – 小鼠血中:检测到特异性抗生长激素抗体 – 再次注入加强剂量质粒: • 免疫反应增强。
(3)价格低廉 • 质粒经转化细菌扩增后,
其提取、纯化等制备过 程远比蛋白质纯化技术 简单得多,省钱、省时 和省力,适宜于规模性 生产;
• DNA疫苗在常温下性能 稳定,可以室温保存, 不需要冷链运输,容易 保证高效接种率。
(4)多途径免疫接种, 易为免疫对象所接受,也有利 于模拟自然感染途径。 – 注射方式(皮内、皮下、肌 内等),也可以用基因枪注 射接种 – 非注射方式:口服、鼻内滴 注、鼻腔喷雾接种等
你真的知道疫苗吗
![你真的知道疫苗吗](https://img.taocdn.com/s3/m/57c29ddb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b0.png)
024你真的知道疫苗吗?文+图=童话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先打个比方。
假如你是羊村长,村子里每家每户的羊们一直都健康快乐地生活着。
虽然外界仍然有灰太狼等食肉动物虎视眈眈,但因为有汪汪队的存在,只要那些豺狼虎豹一进村,它们就能立即发现并赶去消灭那些猛兽。
不过有一天,某一只不知名的怪物闯进了村庄,可是汪汪队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怪物,不知道它的危害性,任由这只怪物破坏了一只羊的家。
而等到村长你发现你的村子出现问题的时候,这只怪物已经分裂出了更多的怪物,而且汪汪队这时的抓咬驱赶对这种怪物完全没有任何效果。
更可怕的时,往往这种怪物还会想办法赶去旁边的村子,去祸害更多的羊。
直到有一天,你从外面请回来了一位专门侦察这种怪物的高手,经过他的指导和训练,汪汪队终于认清楚了这种怪物的招数,并通过演练已久的功夫,才成功消灭了它们。
其实在这个故事里,羊村长所领导的村子就是我们自己的身体,每一家的羊就是我们的细胞,汪汪队是保护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怪兽则是某种特殊的病毒,而那位侦察高手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疫苗!疫苗是怎么炼成的依据最为科学的说法,疫苗是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用于人体预防接种,使我们的机体产生对某种疾病的特异性免疫力的生物制品。
是的,你没听错,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疫苗就是由病毒(或细菌,用细菌或螺旋体制作的疫苗亦称为菌苗)做成的。
好家伙,武侠小说025里的以毒攻毒看来不是没有道理啊!第一步,医学专家们从感染者或动物身上提取得到病毒,即野毒株。
不过这时的野毒株毒性太强,无法直接使用,所以第二步就是将病毒注入动物体内,让它变异,降低毒性。
因为病毒往往很不稳定,在不断的传染过程中,其毒性也会发生变化。
因此需要观察动物们的状态,找到毒性稍弱的病毒,即减毒株。
第三步,将减毒株注射进某个细胞内,有了细胞这样的“口粮”,病毒就会在里面大量繁殖。
-重组蛋白疫苗的原理
![-重组蛋白疫苗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60fc7c1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5a.png)
-重组蛋白疫苗的原理
重组蛋白疫苗是通过将病原体特定的蛋白质基因导入表达系统中,利
用表达系统产生的复制病原体表面抗原蛋白质来诱导机体产生刺激免疫应
答的新型疫苗。
其原理大致如下:
1.确定目标蛋白:针对某一种病原体,需要确定其特定的蛋白质。
2.基因克隆:获得并克隆目标蛋白的基因,进行基因测序等操作。
3.表达系统选择:选择一个合适的表达系统来生产目标蛋白,如细菌
表达系统、酵母表达系统、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等。
4.表达目标蛋白:将目标蛋白质的基因导入到表达系统中,促使表达
系统将其转录和翻译成蛋白质。
5.纯化目标蛋白:将表达系统中产生的蛋白质纯化出来,去除杂质。
6.制备疫苗:将纯化的目标蛋白质形成疫苗,如植入或注射到机体中,诱导机体产生针对这种蛋白质的免疫应答。
7.提高免疫性:可添加佐剂等物质提高免疫应答。
DNA疫苗研究进展
![DNA疫苗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e9b79ef172ded630b1cb664.png)
• 至今,DNA疫苗已被用于至少40种不同的病毒感染、9种 至今, 疫苗已被用于至少40种不同的病毒感染、 疫苗已被用于至少40种不同的病毒感染 不同的细菌感染和9种不同的寄生虫感染以及阮病毒感染。 不同的细菌感染和9种不同的寄生虫感染以及阮病毒感染。 其中在34个病毒模型中、 个细菌模型中以及4 34个病毒模型中 其中在34个病毒模型中、8个细菌模型中以及4个寄生虫模 型中已被报道具有保护性。 型中已被报道具有保护性。目前在鼠身上已进行了大量的 这方面研究, 这方面研究,而在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如牛和鳝鱼中也同样 有效。 有效。DNA疫苗在癌症模型的临床前实验中也获得了成 疫苗在癌症模型的临床前实验中也获得了成 功。
寄生虫病 肿瘤
疟疾,利什曼原虫病,血吸虫病 疟疾,利什曼原虫病, 结肠癌,乳腺癌,B细胞淋巴瘤 结肠癌,乳腺癌,
自身免疫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 变态反应性疾病 尘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像其他疫苗一样,DNA疫苗的安全性问题也是必须考虑 像其他疫苗一样, 疫苗的安全性问题也是必须考虑 的重要问题。目前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的重要问题。目前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外源基因染 色体整合问题。人们十分担心外源基因导入体内后, 色体整合问题。人们十分担心外源基因导入体内后,是否 会与细胞染色体基因组发生整合,从而导致细胞转化、 会与细胞染色体基因组发生整合,从而导致细胞转化、癌 变等负面后果。对此安全问题, 变等负面后果。对此安全问题,许多实验室采用现代分子 生物学技术和手段,研究和分析了这种整合可能性。 生物学技术和手段,研究和分析了这种整合可能性。至少 到目前为止都未有表明疫苗DNA能整合进染色体基因的 到目前为止都未有表明疫苗 能整合进染色体基因的 现象或证据,且有一点得到共识,即作为病毒DNA疫苗 现象或证据,且有一点得到共识,即作为病毒 疫苗 方面的危险性不会高于各病毒的自然感染。二是可能引发 方面的危险性不会高于各病毒的自然感染。 的自身免疫反应问题。质粒DNA和其他疫苗一样也是一 的自身免疫反应问题。质粒 和 种外源性物质,对此问题,学术理论上已经探索了多年, 种外源性物质,对此问题,学术理论上已经探索了多年, 不过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大量的实验研究或理论分析, 不过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大量的实验研究或理论分析,都 基本肯定了DNA疫苗使用的安全性。总的来说,DNA疫 疫苗使用的安全性。 基本肯定了 疫苗使用的安全性 总的来说, 疫 苗的安全性研究所积累的资料和大量的动物及人群临床试 可以初步认为DNA疫苗是一种相对安全的疫苗形式。 疫苗是一种相对安全的疫苗形式。 验,可以初步认为 疫苗是一种相对安全的疫苗形式
重组蛋白疫苗原理
![重组蛋白疫苗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fdd7980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0f.png)
重组蛋白疫苗原理
重组蛋白疫苗原理:
1、重组蛋白疫苗是指以融合重组蛋白质结构为基础,以宿主机体体外对其构
建能够进行免疫的生物分子的疫苗。
2、重组蛋白疫苗的工作原理,是将特定病原体或病原体具有免疫功能的抗原
物质提取出来,形成一种可以激活机体免疫系统的抗原蛋白,然后将它与其它成分(如病毒病原体、抗原表位受体等)集成在一起,形成一种可以诱导机体对抗原物质的免疫的疫苗体系。
当重组蛋白疫苗接种入重组蛋白后,抗原物质能够被机体
体内的抗原表位受体所识别,诱导机体分泌细胞因子以及抗体,诱导免疫细胞的活化从而获得抗病原体的免疫力。
3、优势:重组蛋白疫苗具有由品种繁多及灵活性高的优势,重组蛋白抗原可
以融合在一起,从而使得产生抗体的更加安全,重组蛋白疫苗灵敏度高,效果持久,减少了有毒物质使用量。
4、用途:重组蛋白疫苗用于预防人类各种疾病,如麻疹疫苗和A群流感合成
疫苗等,目前,国内已有14种重组蛋白疫苗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
由于重组蛋白疫苗的成本比传统疫苗低得多,因此有时今也被称为“廉价疫苗”。
5、风险:重组蛋白疫苗生产存在一定风险,即宿主来源的重组蛋白可能含有
潜在的保守毒素等活性物质,从而给服用重组蛋白疫苗的人或动物造成毒性反应。
所以,重组蛋白疫苗生产过程中必须保证抗原料配方的安全性,对宿主进行尽可能多的筛查,以确保重组蛋白疫苗的安全性。
DNA疫苗简介
![DNA疫苗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7c79aabb0717fd5360cdc41.png)
免疫应答反应 ,并且与传统的蛋 白免疫相 比具有制 作简单 、 济安全 、 经 易于贮存运输等优点 。 自发现 以
来 , 来 越 引起 人 们 的重 视 , 为第 3代 疫 苗 , 广 越 成 并
泛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的防治研究 中。D A疫苗具 N 有减毒疫苗和灭活疫 苗不可 比拟的优越性 ,备受关
失 的可 能 。
单位疫苗之后 的第 3 代疫苗。在短短的几年时问内 , 有关 D A疫苗的实验报道 已涉及包括细菌 、病毒 、 N 寄生虫等疾病 的预防和治疗研究 中。由于该 疫苗不 加任 何佐 剂 和载 体 , 故又 称为 裸 D A疫 苗 。 N D A疫苗 因高 效 、 久 、 N 持 广谱 、 便 、 价 、 致 简 廉 无 病 性 等特 点 ,被 作 为 新 型 的疫 苗 而得 到 广 泛 的 研 究
2 优点
用 D A疫 苗 进 行 免 疫 可 诱 导 机 体 产 生 全 面 的 N
片段 进 行接 种 的方 法 ( 谓 表 达免 疫 法 ,xrs 所 epe— s nl rr mui tnE I 就 是这 方 面 探 索 的 开 i bayi nz i ,L ) o i m ao 端 , 择 关 键 的 、 可 能 多 的基 因 片段 进 行 D A 疫 选 尽 N 苗 试 验 是未 来 不 可缺 少 的 工作 ,但这 还有 待 技 术 的 提高。
注。
7 前 景
过 去 在分 子 生 物学 方 面 对 质 粒 的研 究 可 能 有 遗
3 研 制 、 存 保
漏之处 , 习惯 上 认 为 质粒 只是 起 D A运 载 和扩 大作 N
养殖技术顾 问 2 1. 007
口 卫 生 防 疫
用 的工具 。通过 对质粒 IS的研 究 , 人 们对 质粒 有 S 使 了更 多的认 识 , 后必然 会 有更 多的人 工合 成 IS出 今 S 现, 也必然 会 有更 多 的所谓 基 因佐 剂 , 白细 胞介 素 如 2 白细胞 介素 1 、 2等插人 D A疫 苗中 , N 这些外来 的
重组蛋白疫苗的基本原理
![重组蛋白疫苗的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35a7bd7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c8.png)
重组蛋白疫苗的基本原理
新一代重组蛋白疫苗的基本原理
一、原理简介:
重组蛋白疫苗是一种新型免疫技术,它利用特定的重组蛋白来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使其产生保护性的抗体以抵御传染病的入侵。
重组蛋白疫苗是由重组细菌、病毒或者植物分离出的单纯的蛋白质或多种结合的复合蛋白质制成的,并不含有任何的病原微生物。
二、基本原理:
1. 生物学原理:
重组蛋白疫苗具有诱导免疫系统产生高强度的识别位点,使人体具备更好的免疫抵抗力,并可迅速减轻症状,有效地预防和治疗传染病。
2. 化学原理:
重组蛋白疫苗是通过结合重组蛋白和多种免疫素来增强免疫应答的。
多种免疫素可以增强一个特定的蛋白质的免疫反应,使蛋白质更容易诱导单株抗体免疫力,从而促进抗体产生。
3. 生化原理:
重组蛋白疫苗是利用可溶性重组蛋白来诱导抗体分泌及产生抗体,因
而能够有效地抵御传染病的侵害。
三、特点:
1. 适应性强:重组蛋白疫苗制剂可以用于治疗多种传染病,具有很高
的适应性。
2. 操作简单:与传统疫苗相比,制备重组蛋白疫苗的技术更加简单,
操作简便易行。
3. 特异性强:重组蛋白疫苗特异性强,可以识别病原体的精确的抗原,减少潜在不良反应的发生。
4. 广泛性:重组蛋白疫苗可以制备各种形式的疫苗,广泛适用于不同
地区不同人群。
总之,重组蛋白疫苗是一种抗传染病新型免疫技术,具有适应性强,
操作简单,特异性强,广泛性强等特点,是疫苗研究和使用的新领域。
重组dna的知识点总结
![重组dna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abf0ca6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14.png)
重组dna的知识点总结基本原理DNA重组是指将不同来源的DNA片段或基因进行重新组合,以产生新的组合,从而改变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其基本原理包括DNA分子的切割、粘合和表达等过程。
DNA的切割是指利用限制酶等酶类将DNA分子切割成特定的碱基序列,从而产生具有特定功能的DNA片段。
DNA的粘合是指将不同来源的DNA片段进行重组,形成新的DNA分子。
DNA的表达是指新的DNA分子在生物体内被转录和翻译为蛋白质,从而改变生物体的表型。
技术方法DNA重组技术主要包括PCR、基因克隆、蛋白质工程等多种方法。
其中,PCR是一种通过DNA聚合酶酶链反应合成特定DNA片段的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利用DNA聚合酶在特定温度下对DNA片段进行逐渐复制。
基因克隆是指将外源DNA片段插入到载体DNA上,从而形成新的DNA分子。
蛋白质工程是指通过改变DNA序列,从而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应用DNA重组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医学研究领域,DNA重组技术可以用于治疗遗传疾病、疫苗研发、药物开发等方面。
在农业生产领域,DNA重组技术可以用于改良农作物、培育抗病虫害品种、提高作物产量等方面。
此外,DNA重组技术还可以用于环境保护、食品加工、工业生产等诸多领域。
风险尽管DNA重组技术在许多方面都有积极的应用,但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首先,DNA重组技术可能会导致新的疾病或致病变异的产生,从而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
其次,DNA重组技术可能会导致遗传物质的混合和扩散,从而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造成影响。
因此,在应用DNA重组技术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伦理规范,确保其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总结DNA重组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它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信息,为医学研究、农业生产等领域提供许多可能性。
其基本原理包括DNA分子的切割、粘合和表达等过程。
其技术方法包括PCR、基因克隆、蛋白质工程等多种方法。
其应用包括医学研究、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
疫苗种类及免疫程序介绍
![疫苗种类及免疫程序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c870f5a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4e.png)
疫苗种类及免疫程序介绍疫苗是一种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通过引入病原体或其部分成分,来激发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对应的免疫应答。
在免疫程序中,疫苗的种类和接种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常见的疫苗种类和免疫程序。
一、疫苗种类1. 灭活疫苗:灭活疫苗使用经过处理的病原体,使其失去致病能力,同时保留其免疫原性。
例如,脊髓灰质灭活疫苗和百白破疫苗。
这类疫苗安全性高,但免疫效果相对较弱。
2. 温活疫苗:温活疫苗使用活性病原体,但其毒力已经经过削弱处理,例如,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
温活疫苗的免疫效果较好,但在极少数情况下会出现疫苗相关的疾病。
3. 亚单位疫苗:亚单位疫苗仅使用病原体的部分成分,如蛋白质或多糖。
这类疫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并且免疫效果较好,常见的亚单位疫苗有流感疫苗和脑膜炎球菌疫苗。
4. 基因重组疫苗:基因重组疫苗是通过将病原体相关基因导入适宜宿主中,使宿主产生相应的抗原。
乙肝疫苗和乙型流感疫苗就属于这一类别。
二、免疫程序1. 新生儿免疫新生儿免疫是指为了防止成因不同的传染病而在婴儿出生后不久即进行的免疫接种。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常见的新生儿免疫接种包括卡介苗(预防结核病)、脊髓灰质灭活疫苗(预防小儿麻痹症)、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和百日咳疫苗(预防百日咳)。
2. 儿童免疫儿童免疫是一系列接种计划,旨在保护儿童免受严重传染病的威胁。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接种包括五联疫苗和六联疫苗(预防百日咳、破伤风、白喉、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甲肝疫苗(预防甲型肝炎)、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预防麻疹、腮腺炎和风疹)。
3. 成人免疫成人免疫是指为了增强免疫力和防止感染疾病而进行的免疫接种。
常见的成人免疫接种包括乙型肝炎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脊髓灰质疫苗(针对于未接种过该疫苗的人)等。
4. 旅行免疫旅行免疫是指前往疫情发生地区的人士在出行前进行的免疫接种。
根据不同目的地的传染病流行情况,常见的旅行免疫接种包括乙型脑炎疫苗、霍乱疫苗、黄热病疫苗等。
疫苗类型简介
![疫苗类型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33c47500e87101f69e31958c.png)
有关, 例如肺炎 球菌、脑 膜炎球 菌和 流感 嗜血杆 菌等。 使用先进的化学技术可以将这些细菌的多 糖提纯出来
做成既安全又有效的疫苗。已经证明疫苗 能够令成人 和儿童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和保护。这些 疫苗主要激 活 B淋巴细胞为主的体液免疫系统。由于这类抗原无 法 和主要 组织相 容性 抗原分 子形成 复合 物, 它们 对 T 淋巴细胞的激活作 用甚 微。同时 由于不 能激活 CD4+ 辅助 T 细胞使之分泌 细胞 因子, 并 且也没 有记 忆型细 胞生成。因此这 类疫苗 无法对 新生 儿接 种, 也不 能令 接种者产生终生免疫。
1 校园植 物在 提高 学生 学习生 物学 的兴 趣、培 养学 生对某些生物学基本术语和概念的理解能 力上起着不 可替代的作用
校园植物在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 植物形态、解剖、
分类知识上有 着积 极的作 用。学生 在制牌、挂牌 过程 中, 通过查阅资 料了解 到一些 常见 植物的 科名及 主要 特征, 通过比较、观察掌握了校园内一些植 物花和果实
疫苗、甲肝疫苗、天花疫苗、狂犬病疫苗等。 3 亚单位疫苗
将病原体分解, 然后选 用能 引起免 疫反 应的 部位 作为疫苗。例如用病原 体细 胞的外 被蛋 白 (一 种抗体 和 T 细胞容易结合的 抗原 )。因为 亚单位 疫苗 用到了 病原体中最能 引起免 疫反应 的部 分做抗 原, 减少 了其 他组分引起的 副作 用; 这是 亚单位 疫苗 的优 点。它们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免疫效应, 但安 全性不够, 尤 其是对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风险仍然 较大。并且在研 究过程中, 从众 多抗原 中选出 最能 引起免 疫反应 的部 分是一个困难的、耗费时间 的过程。也可用 DNA 重组 技术生产该疫苗 (叫 作重组 亚单位疫 苗 ) ; 科学 家已经 将乙肝病毒的主要抗原基因插入到面包酵 母菌的细胞
DNA疫苗
![DNA疫苗](https://img.taocdn.com/s3/m/c4485bc680eb6294dd886c6a.png)
DNA疫苗是有目的地将DNA质粒导入机 体。 质粒携有编码蛋白的基因,体内低效率感 染细胞,表达抗原,引起免疫反应。 目的不是产生对DNA分子本身的抗体, 而是得到由受者细胞表达的蛋白。
途径: 注射--肌细胞摄取质粒DNA。 通过将用金颗粒包裹的DNA打击皮肤,DNA可 进入组织。 将DNA通过滴鼻导入鼻组织中。 用金颗粒的方法,1ng DNA 可产生免疫反应, 1μg DNA有可能将数以千计的不同的基因导入 受者。
质粒有可能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引起插入突 变。 可诱发自身免疫反应。 可诱发免疫耐受。
引起发烧,不适,有的可以引起关节痛,活关节 炎,抽搐 ,致死和神 经 紊 乱 。
accine):用微生物制成的用于预防 某些传染病的抗原性生物制品称为疫苗。习惯 上常将用细菌制备的生物制品称为菌苗、用病 毒、立克次体、衣原体或螺旋体等制备的生物 制品称为疫苗。 用于主动免疫的疫苗包括活的( 减毒) 微生物 ,杀死的微生物,微生物的成分,或分泌的毒 素( 脱毒的毒素)等。
质粒容易大量的导入。 DNA 非常稳定。 DNA极其耐受温度,利于储藏和运输。 DNA 序列容易进行实验室改变,可以对感染原的变异 可作出相应的反应。 产生的抗原蛋白与自然感染相同。 用编码许多病毒蛋白片段的质粒混在一起可制备广谱的 疫苗。 质粒不复制,只编码有作用的蛋白。 没有蛋白成分,故对载体本身不产生免疫反应。 由于抗原的存在,可产生直接针对病原体任何抗原的 CTL反应。
重组蛋白疫苗工艺
![重组蛋白疫苗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71faf6f5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42.png)
重组蛋白疫苗工艺重组蛋白疫苗是一种新型的疫苗工艺,它使用基因重组技术将病毒或病原体的表面抗原蛋白基因插入到细胞培养基质中,然后通过蛋白分离、纯化技术制备出疫苗。
重组蛋白疫苗具有制备简单、安全性好、抗原性稳定、易于大规模生产等诸多优点,是当前疫苗研究开发领域的热点。
重组蛋白疫苗的制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病菌或病毒的表面抗原基因插入到真核细胞或原核细胞的质粒载体中,形成表达载体。
然后将表达载体转染到哺乳动物细胞、昆虫细胞或者大肠杆菌中,使其表达产生相应的蛋白抗原。
接下来,使用离心、过滤等技术对表达细胞中的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和浓缩,最终得到高纯度的重组蛋白疫苗。
重组蛋白疫苗相比传统灭活疫苗和活疫苗有许多优势。
首先,它们不包括活病毒或细菌,因此不会感染接受疫苗的人。
其次,重组蛋白疫苗的制备过程完全由基因工程技术控制,有效减少了和传统灭活疫苗或活疫苗相关的副作用。
此外,重组蛋白疫苗可以针对世界上任何传染病或疫情,使得它们在应对新兴传染病方面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最近几年,重组蛋白疫苗的研究和开发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许多临床试验都表明重组蛋白疫苗可以导致显著的免疫反应,并且产生持续的免疫保护力。
目前,一些重要的疾病,比如乙肝、人乳头瘤病毒和流感等,已经成功地开发了重组蛋白疫苗,它们的疫苗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肯定。
总的来说,重组蛋白疫苗工艺是一种高效、安全且可靠的疫苗制备方法。
它的开发为全球应对传染病和全球疫情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有望成为疾病防控领域的重要技术创新。
基因重组亚单位疫苗的概念
![基因重组亚单位疫苗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bac21c7d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fd.png)
基因重组亚单位疫苗的概念
1. 基因重组亚单位疫苗到底是啥呀?就好比搭积木,把有用的基因片段像挑积木一样挑出来,再组合成能保护我们的疫苗!比如乙肝疫苗就是这样的呀!
2. 你知道基因重组亚单位疫苗吗?它就像是一个精准的防御武器,专门针对病毒的关键部位进行打击!像 HPV 疫苗不就是嘛!
3. 基因重组亚单位疫苗,这可太神奇了!不就像个超级英雄,把坏家伙的弱点都给抓住,然后保护我们!流感疫苗很多就是这样的哦!
4. 哎呀,基因重组亚单位疫苗,你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呀?就如同给免疫系统配备了专门的导航,准确找到敌人!新冠疫苗就有这种类型的呀!
5. 基因重组亚单位疫苗,听起来是不是很神秘?其实就像给身体派了一群专门对付病毒的小战士!破伤风疫苗有的就是这样的呢!
6. 基因重组亚单位疫苗是个啥玩意儿呢?这不就是在生物科技领域里的一把利剑嘛,精准打击病毒!带状疱疹疫苗就有运用呀!
7. 嘿,基因重组亚单位疫苗你了解多少?它简直就是医学的魔法,能把病毒的弱点暴露出来然后打败它!脑膜炎疫苗就有这类的呀!
8. 基因重组亚单位疫苗,这可真是个厉害的东西呢!好比是免疫系统的秘密武器,专门对付那些坏家伙!轮状病毒疫苗有的就是这样制造
的哟!
9. 哇塞,基因重组亚单位疫苗到底是怎么回事呀?就像是一个智能的防御系统,精准高效!五联疫苗里就包含了呀!
10. 基因重组亚单位疫苗,真的很了不起呢!就像给我们的健康加上了一层坚固的护盾!白喉疫苗有的就是这种技术生产的呢!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不可不知的疫苗知识——DNA重组疫苗
DNA重组疫苗 - 定义
DNA重组疫苗,简称DNA疫苗(DNA vaccine),又称“裸”DNA疫苗(naked DNA vaccine)、基因疫苗(genetic vaccine),亦有核酸疫苗(nucleic acid immunizaiton)、多核苷酸疫苗(poly nucleotide vaccine)等相关名称,是近年来基因治疗研究中所衍生并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它是指将编码某种蛋白质抗原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直接注射到动物体内,使外源基因在活体内表达,产生的抗原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诱导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
该疫苗既具有减毒疫苗的优点。
同时又无逆转的危险,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被看作是继传统疫苗及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之后的第三代疫苗。
DNA疫苗的研制是基因工程技术在疫苗研究中的另一重要突破。
将一种抗原基因重组到真核表达载体,直接或经包装注入体内表达出相应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这是极有发展潜力的一种新疫苗。
近年来,许多畜禽病毒性传染病,已不能依靠传统疫苗如灭活疫苗、弱毒疫苗等对其进行防治,DNA疫苗的出现使得这一状况得到改善。
编码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不同种类抗原基因的质粒DNA,能够引起脊椎动物如哺乳类、鸟类和鱼类等多个物种产生强烈而持久的免疫反应。
DNA疫苗被称为继灭活疫苗和减毒疫苗、亚单位疫苗之后的“第三代疫苗”,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DNA重组疫苗 - 简介
DNA疫苗又称核酸疫苗或基因疫苗,是编码免疫原或与免疫原相关的真核表达质粒DNA(有时也可是RNA),它可经一定途径进入动物体内,被宿主细胞摄取后转录和翻译表达出抗原蛋白,此抗原蛋白能刺激机体产生非特异性和特异性2种免疫应答反应,从而起到免疫保护作用。
DNA疫苗具有许多优点:①DNA接种载体(如质粒)的结构简单,提纯质粒DNA的工艺简便,因而生产成本较低,且适于大批量生产;②DNA分子克隆比较容易,使得DNA疫苗能根据需要随时进行更新;③DNA分子很稳定,可制成DNA疫苗冻干苗,使用时在盐溶液中可恢复原有活性,因而便于运输和保存;④比传统疫苗安全,虽然DNA疫苗具有与弱毒疫苗相当的免疫原性,能激活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而诱导细胞免疫,但由于DNA序列编码的仅是单一的一段病毒基因,基本没有毒性逆转的可能,因此不存在减毒疫苗毒力回升的危险(Davis 等,1999),而且由于机体免疫系统中DNA疫苗的抗原相关表位比较稳定,因此DNA疫苗也不象弱毒疫苗或亚单位疫苗那样,会出现表位丢失(Donnelly等,1999);⑤质粒本身可作为佐剂,因此使用DNA疫苗不用加佐剂,既降低成本又方便使用(Babiuk等,1999);⑥将多种质粒DNA简单混合,就可将生化特性类似的抗原(如来源于相同病原菌的不同菌株)或1种病
原体的多种不同抗原结合在一起,组成多价疫苗,从而使1种DNA疫苗能够诱导产生针对多个抗原表位的免疫保护作用,使DNA疫苗生产的灵活性大大增加。
DNA重组疫苗 - 应用
1、伪狂犬病病毒(PRV) 将编码PRVgC或gD基因的质粒DNA免疫猪,能诱导保护性抗体的生成和细胞免疫的产生;将编码gB、gC、gD的多种质粒DNA混合使用,对引导免疫反应更有效(Gerdts V等,1997;Rooij E M等,1998)。
2、猪流感病毒(HIV) Mackling等(1998)的试验结果表明,编码HIV1株的血凝素(HA)和核衣壳蛋白(NP)质粒DNA用金颗粒包裹,以基因枪轰击猪的表皮进行免疫后,HA质粒DNA 能使猪产生粘膜免疫反应而对流感病毒的攻击具有抵抗力,DNA疫苗引起的免疫反应与灭活疫苗相当。
3 、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PRRS) PRRS基因片段ORF5编码的主要囊膜糖蛋白GP5是该病毒的3个主要结构蛋白之一。
含有ORF5基因质粒DNA能诱导猪抗GP5特异性中和抗体的产生;且免疫猪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在GP5重组蛋白存在时能够发生转化反应,显示了GP5特异性细胞免疫的产生(Pirzadeh B等,1998)。
Meng(2000)将GP5基因克隆入巨细胞病毒(CMV)早期启动子的控制之下构建成真核表达质粒而制备出DNA疫苗,用其免疫仔猪后可诱导抗体的产生,实验室攻毒后显示出良好的保护效果。
4、口蹄疫病毒(FMDV) 将FMDV全长基因组的cDNA克隆到质粒,并去除其编码核衣壳蛋白VP1的细胞结合部位的DNA序列,构建成质粒DNA以肌肉或皮内注射,初次免疫后2~4周,可使所有的猪都产生特异的病毒中和抗体,攻毒试验中呈现部分保护作用(Ward G等,1997)。
5、猪瘟病毒(cSFV) 余兴龙等(2000)构建了CSFV主要保护性抗原E2基因4种不同的真核表达质粒。
小鼠免疫试验结果表明,E2基因上不同的功能区对基因疫苗的免疫应答有很大影响,有信号肽序列的E2基因可诱导特异性的免疫反应,且无跨膜区序列的E2基因所诱导的免疫应答反应比有跨膜区序列的强,而无信号肽序列的E2基因所诱导的免疫应答反应比有跨膜区序列的强,而无信号肽序列的E2基因则不能诱导产生CFSV特异性的免疫反应。
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免疫家兔最少可抵抗10个最小感染剂量(MID)的猪瘟兔化弱毒苗(HCIV)的攻击;免疫猪可抵抗致死剂量的CFSV石门株强毒的攻击。
DNA重组疫苗 - 安全性
虽然人们对于使用DNA疫苗的安全性存有疑虑,担心DNA可能会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而造成插入突变,但众多研究结果并未发现有插入突变的现象。
质粒DNA在动物体内会缓慢降解,不会造成动物的自体免疫,也不随卵子和精子传入子代体内,它随生物链进入其他物种体内时也会失活,而且对环境的污染很小,因此其危险性远低于现用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