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金属电阻率

合集下载

实验12-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相关知识.

实验12-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相关知识.

实验: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基础知识(二)实验原理:R=ρ,S=πd2 【将测得R、l、d的值,代入电阻率计算公式ρ= =中,计算出金属导线的电阻率】根据电阻定律公式R=ρ,只要测量出金属导线的长度l和它的直径d,计算出导线的横截面积S,并用伏安法测出金属导线的电阻R,即可计算出金属导线的电阻率ρ.(五)注意事项(1本实验中被测金属导线的电阻值较小,为了减小实验的系统误差,实验电路必须采用电流表外接法.(2测量被测金属导线的有效长度,是指测量待测导线接入电路的两个端点之间的长度,亦即电压表并入两点间的部分为待测导线长度.测量时应将导线拉直.(3闭合电键S之前,一定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处在有效电阻值最大的位置.(4在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通过待测导线的电流I的值不宜过大(电流表用0~0.6 A量程,通电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金属导线的温度过高,造成其电阻率在实验过程中增大.(5求R的平均值可用两种方法:第一种是用R=U/I算出各次的测量值,再取平均值;第二种是用图象U—I(图线)的斜率来求出.若采用图象法,在描点时,要尽量使各点间的距离拉大一些,连线时要让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个别明显偏离较远的点可以不予考虑.解题技法一、电流表外接法和内接法(1 电流表外接法:如图甲所示,由于电压表的分流,电流表测出的电流比R中的实际电流要大一些,所以R测真 .(2电流表内接法:如图乙所示,由于电流表的分压,电压表测出的电压比R两端的实际电压要大一些,所以R测>R真.(3电流表外接和内接的选择①用外接法时,测量电阻的真实值R=,由此可看出RV比R大得越多时,RV的分流越小,测量的误差越小.因此,外接法适宜测量小电阻.②用内接法时,测量电阻的真实值R=,由此可看出RA比R小得越多时,RA的分压越小,测得的误差越小.因此,内接法适宜测量大电阻.二、判定被测电阻的大小的方法(1若待测电阻的大约值已知时,当>,即R约<的情况下,可认为待测电阻是小电阻【即采用外接法】;当<,即R约>情况下,可认为待测电阻是大电阻【即采用内接法】.(2若待测电阻的大约值未知时,可根据实验中两电表的读数变化情况判定.如图所示,当电压表的一端分别接在a\,b两点时,若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较大,说明待测电阻R可以与RA相比拟,待测电阻是小电阻.若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较大,说明待测电阻R可以与RV相比拟,待测电阻是大电阻.三、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限流式和分压式】滑动变阻器在供电电路中有两种接线方式:限流式和分压式(如图.限流式可省一个耗电支路,分压式电压调节范围大,应根据需要选用.变阻器的分压与限流接法是高考的热点,虽然两种电路均可调节负载电阻电压和电流的大小,但在不同条件下,调节效果大不一样.(1负载电阻的阻值Rx远大于变阻器的总电阻R,须用分压式电路.(2要求负载上电压或电流变化范围较大,且从零开始连续可调,须用分压式电路.(3负载电阻的阻值Rx小于变阻器总电阻R或相差不多,且电压电流变化不要求从零调起时,可采取限流接法.(4两种电路均可使用的情况下,应优先采用限流式接法,因为限流接法总功耗较小.(5特殊问题中还要根据电压表和电流表量程以及电阻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来反复推敲,以更能减小误差的连接方式为好.典例剖析典例一阻值约为30 kΩ的电阻R,欲用伏安法较准确地测出它的阻值.备选器材有:A.电源(E=16 V,r=2 Ω;B.电源(E=3 V,r=0.5 Ω);C.电压表(量程0~15 V,内阻50 kΩ);D.电压表(量程0~3 V,内阻10 kΩ);E.电流表(量程0~500 μA,内阻500 Ω);F.电流表(量程0~1 mA,内阻250 Ω);G.滑动变阻器(阻值0~200 Ω);H.电键一只,导线若干.(1从上述器材中选出合适的有用的器材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2画出实验电路图.解析:(1电阻R较大,故选大电源,提高I、U的数值,电源选A,电压表选C.I=mA≈0.5 mA电流表选E,再选GH.(2要较准确测量,故用分压式接法,比较各内阻关系,选内接法.答案:(1)ACEGH(2)如下图。

实验八: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实验八: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实验八:测定金属的电阻率,注意事项1.游标卡尺的读数:若用x表示由主尺上读出的整毫米数,K表示从游标尺上读出与主尺上某一刻线最先对齐的游标格数,则记录结果表达(x+K×精确度)mm。

2.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固定刻度数mm+可动刻度数(估读一位)×0.01 mm。

3.先测直径,再连电路:为了方便,测量直径时应在金属丝连入电路之前测量。

4.电流表外接法:本实验中被测金属丝的阻值较小,故采用电流表外接法。

5.电流控制:电流不宜过大,通电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金属丝温度过高,导致电阻率在实验过程中变大。

误差分析考点一测量仪器、仪表的读数及使用考向1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1.螺旋测微器的使用(1)构造:如图所示,B为固定刻度,E为可动刻度。

(2)原理:测微螺杆F与固定刻度B之间的精密螺纹的螺距为0.5 mm,即旋钮D每旋转一周,F前进或后退0.5 mm,而可动刻度E上的刻度为50等份,每转动一小格,F前进或后退0.01 mm,即螺旋测微器的精确度为0.01 mm。

读数时估读到毫米的千分位上,因此,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

(3)读数:测量值(mm)=固定刻度数(mm)(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可动刻度数(估读一位)×0.01(mm)。

2.游标卡尺(1)构造:如图所示,游标卡尺的主要部分是主尺和游标尺,主尺和游标尺上各有一个内、外测量爪,游标尺上还有一个深度尺,尺身上还有一个紧固螺钉。

(2)用途:测量厚度、长度、深度、内径、外径。

(3)原理:利用主尺的最小分度与游标尺的最小分度的差值制成。

不管游标尺上有多少个小等分刻度,它的刻度部分的总长度比主尺上的同样多的小等分刻度少1 mm。

常见的游标卡尺的游标尺上小等分刻度分别为10、20、50刻度,可准确到0.1 mm、0.05 mm、0.02mm,见下表:线最先对齐的游标的格数,则记录结果为(x+K×精确度)mm。

(2015·海南单科·11)某同学利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分别测量一圆柱体工件的直径和高度,测量结果如图甲和乙所示。

(十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十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十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一、实验思想方法和原理1、由公式R=ρL/S 知,金属导线的电阻率ρ=RS/L2、用毫米刻度尺测出金属导线的长度L ,用螺旋测微器测出导线的直径d ,从而算出横截面S ,再测出电阻R ,带入电阻率公式:ρ=RS/L 即可算出电阻率ρ。

3、测电阻R(1)测量方法用伏安法(参照实验“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2)计算电阻值有两种方法○1计算法:将测出的3组U 、I 值分别带入公式R=U/I ,计算电阻R ,然后算出R 的平均值。

用这种办法时,如果滑动变阻器的全电阻与待测电阻阻值相近,接成限流式。

○2图像法:测出多组U 、I 值,用描点法做出U ~I 图线,图线的斜率即为待测电阻。

用这种办法时,滑动变阻器接成分压式。

二、器材选择1、选择顺序:先选电源,再选滑动变阻器,最后选电流表、电压表。

2、选择前提:保证每个器件都不被烧坏 (1)电流表、电压表不超过量程 (2)电路元件的电压、电流不超过额定值3、选择原则(1)电源选电动势较大的(实验现象明显)(2)电表选量程较小的○1电表要求在超过满刻度2/3的范围内读数 ○2量程小的表读数精确读高 (3)滑动变阻器选与待测电阻阻值相近的(调节作用明显)例:用伏安法测定一段阻值约为5Ω左右的金属导线的电阻,要求测量结果尽量准确,现备有以下器材:A 、电池组(3V ,内阻1Ω)B 、电流表(0~3A ,内阻0.0125Ω)C 、电流表(0~0.6A ,内阻0.125Ω)D 、电压表(0~3V ,内阻3k Ω)E 、电压表(0~15V ,内阻15k Ω)F 、滑动变阻器(0~20Ω,额定电流1A )G 、滑动变阻器(0~2000Ω,额定电流0.3A ) H 、电键、导线。

上述器材中应选用的是________。

(填写各器材的字母代号)分析:(1)上述器材中应选用的是________。

○1先选电源:(电源选电动势较大的,只有一个,选择是唯一的。

高中物理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高中物理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目的】用伏安法间接测定某种金属导体的电阻率;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实验原理】根据电阻定律公式R = ,只要测量出金属导线的长度l 和它的直径d ,计算出导线的横截面积S ,并用伏安法测出金属导线的电阻R ,即可计算出金属导线的电阻率ρ=【实验器材】被测金属导线,直流电源(4V ),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 ),滑动变阻器(50Ω),电键,导线若干,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

【实验步骤】1.用螺旋测微器在被测金属导线上的三个不同位置各测一次直径,求出其平均值d ,计算出导线的横截面积S 。

2.按如图所示的原理电路图连接好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

3.用 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导线的有效长度,反复测量3次,求出其平均值l 。

4.把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调节到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 的位置,电路经检查确认无误后,闭合电键S 。

改变滑动变阻器滑动片的位置,读出几组相应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I 和U 的值,断开电键S ,求出导线电阻R 的平均值。

5.将测得的R 、l 、d 值,代入电阻率计算公式lIU d l RS 42πρ==中,计算出金属导线的电阻率。

6.拆去实验线路,整理好实验器材。

【注意事项】1.测量被测金属导线的有效长度,是指测量待测导线接入电路的两个端点之间的长度,亦即电压表两并入点间的部分待测导线长度,测量时应将导线拉直。

2.本实验中被测金属导线的电阻值较小,因此实验电路必须采用电流表外接法。

3.实验连线时,应先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将电源、电键、电流表、待测金属导线、滑动变阻器连成主干线路(闭合电路),然后再把电压表并联在待测金属导线的两端。

4.闭合电键S 之前,一定要注意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的位置。

5.在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通过待测导线的电流强度I 的值不宜过大(电流表用0~0.6A 量程),通电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金属导线的温度明显升高,造成其电阻率在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

实验“测定金属电阻率”的方法步骤和技巧

实验“测定金属电阻率”的方法步骤和技巧

1实验“测定金属电阻率”的方法、步骤和技巧山东省沂源一中(256100)任会常材料的电阻率是材料的一种电学特性。

由电阻定律公式 R =ρL /S 知,电阻率ρ=RS/L 。

因此,要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只须选择这种金属材料制成的导线,用刻度尺测出金属导线连入电路部分的长度L ,用螺旋测微器测出金属导线的直径d ,用“伏安法”测出金属导线的电阻R ,即可求得金属的电阻率ρ。

一、实验方法1、实验器材①金属丝 ②螺旋测微器(千分尺)③刻度尺 ④电流表 ⑤电压表 ⑥学生电源 ⑦滑动变阻器 ⑧单刀开关 ⑨导线若干。

【点拨】被测金属丝要选用电阻率大的材料,如铁铬铝合金、镍铬合金等或300W 电炉丝经细心理直后代用,直径0.4mm 左右,电阻5~10Ω之间为宜,在此前提下,电源若选3V 直流电源,安培表应选0~0.6A 量程,伏特表应选0~3V 档,滑动变阻器选0~20Ω。

2.实验方法(1)金属丝横截面积的测定:在金属丝上选择没有形变的点,用螺旋测微器在不同的方位上测金属丝的直径三次。

【点拨】测金属丝的直径时,每测一次转45°,如果金属丝上有漆,则要用火烧去漆,轻轻抹去灰后再测量。

切忌把金属丝放在高温炉中长时间的烧,也不要用小刀刮漆,以避免丝径变小或不均匀)。

求出该点的金属丝直径d ,在不同的点再测出金属丝的直径,求得金属丝直径的平均值后,计算出金属丝的横截面积。

(2)用刻度尺测出金属丝的长度。

(3)金属丝电阻的测定:按图1连接电路。

金属丝R 一定从它的端点接入电路。

滑动变阻器R 0先调至阻值最大的位置,闭合开关,根据电阻丝的额定电流和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位置,适当调节变阻器的阻值大小,使电流表和电压表指针在刻度盘的1/3-2/3的区间。

改变电压几次,读出几组U 、I 值,由欧姆定律R =U /I 算出金属丝的电阻R ,再由公式ρ=RS/L 求得金属的电阻率。

二、实验步骤1.用螺旋测微器三次测量导线不同位置的直径取平均值D ,求出其横截面积S =πD 2/4.2.将金属丝两端固定在接线柱上悬空挂直,用毫米刻度米尺测量接入电路的金属丝长度L ,测三次,求出平均值L 。

实验一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实验一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2.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1)测量被测金属导线的有效长度,是指测量待测导线 接入电路的两个端点之间的长度,亦即电压表两端点间 的待测导线长度,测量时应将导线拉直,反复测量三次 ,求其平均值.。 (2).测金属导线直径一定要选三个不同部位进行测量, 求其平均值. (3)本实验中被测金属丝的电阻值较小,故应采用电流 表外接法。
【实验目的】 1.掌握螺旋测微器的原理及读数方法。 2.掌握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使 用方法及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方法。 3.会用伏安法测电阻,并能测定金属的电 阻率。
(3)读数方法:
①测量时被测物体长度的半毫米数由固定刻度读 出,不足半毫米部分由可动刻度读出 , 可 由 可动 刻度零刻线与轴线的位置关系判断:零刻度在下 则已经露出。 ②如图所示,固定刻度示数为 2.0 mm,而从可动刻度上读的 示数为15.0,最后的读数为 2.0 mm+15.0×0.01 mm=2.150 mm。
0.011~0.014间的数据
【解析】(1)滑动变阻器是分压作用,为 保护仪表,开始滑片P置于D端,电流表外 接法测Rx阻值时,K1应置于1位置。
(2)由Rx=L/S得,=RxS/L =(3500×20×10-4)/(20×10-2)·m=35 ·m。
因为Rx=3 500 ,这一阻值远大于电流 表内阻,而与电压表内阻较接近,所以选 用电流表内接法误差较小,测量较准确, 曲线1对应的较准确,所以曲线1对应内接 法。由曲线1可得此时溶液浓度约为0.012%。
图16
②按照实验要求,多用电表已选择“直流电压 2.5 V”挡作为电压表 使用,请依据图 16 将图 17 所示的实验电路中的实物图用笔画线代替导 线将欠缺的两处补完整; ③图 18 是该实验小组用测得的数值描绘出的图象,其斜率表示的是 ____B____(填选项). A.导线圈的电阻 B.导线圈的电阻与 R0 阻值之和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什么是电阻率电阻率是材料单位长度内电阻的比值,通常用 Greek 字母ρ (rho)表示。

电阻率是决定材料导电能力的重要参数之一。

一般来说,导体的电阻率比较小,绝缘体的电阻率比较大。

因此,金属往往是非常好的导体,它们具有较低的电阻率。

测定电阻率的方法桥式方法测量金属电阻率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桥式法。

桥式法的原理是在平衡状态下,电桥两端电势相等,这时桥路中相反方向的电动势与阻值之积相等。

桥式法需要用到一个电桥电路,电桥电路包括四个电阻器,其中一个被测量的金属电阻器,一个已知电阻的标准电阻器,另外两个电阻器用于调节桥路的平衡状态。

桥路平衡时,被测量的金属电阻器的电阻值就可以通过已知电阻值和桥路偏差计算得出。

粘着法测量电阻率的另一种方法是粘着法。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薄膜电阻率的测量,比如金属薄膜的电阻率。

粘着法的原理是通过测量在一定长度和厚度下金属膜的电阻值得出金属膜的电阻率。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将已知宽度和长度的金属薄膜沉积在绝缘基底上,并通过测量薄膜所占的面积和所提供的电阻值来计算薄膜的电阻率。

这种方法精度较高,误差小,适用于一些高精度要求的场合。

联合法联合法是测定金属电阻率的第三种方法。

类似于桥式法,联合法同样需要使用一组标准电阻及一个保持器,但它不需要取下被测件和标准电阻,只需改变保持器的接点位置,就可以在不同阻值下得到相应的电流。

联合法的优点是避免了取下被测件和标准电阻的操作,减少了可能产生的误差。

但需要使用更加复杂的电路结构,增加了电路的设计难度。

通过三种方法的比较可以看出,每种方法都有其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优点。

选择哪种方法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和条件来决定。

无论哪种方法,在进行实验之前都需要进行实验设计及计算。

在实验中需要注意精度控制、数据记录及处理,以保证得到准确可靠的结果。

测金属电阻率

测金属电阻率
M P N
电流表内接、外接均可
实验七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与伏安法有关的几个实验: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测定的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一、伏安法测电阻率的原理说明
1.由电阻定律公式 R=ρ L /S 知,电阻率ρ =RS/L 。因 此,要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只须选择这种金属材料制成的 导线,用“伏安法”测出金属导线的电阻R,用刻度尺测 出金属导线连入电路部分的长度 L,用螺旋测微器测出金 属导线的直径d,然后由S=π d2/4 算出金属导线的横截面 积S,即可求得金属的电阻率ρ 。 2. 在用“伏安法” 测量金属导线的电阻R 时, 由于通 常选择待测金属导线的电阻约为数欧姆,实验室常用的安 培表(量程取0.6A)的内阻RA为 0.125Ω ,伏特表(量程 取3V)的内阻RV为3KV,比较后,有RV>>R。因此必须采用 安培表外接法,才能使由于电表的接入引起的系统误差较 小。
(参考答案:内接法,19.9欧 , 1.0×10-6 欧· 米)
返回
二、数据处理 1. 求Rx的平均值时可用两种方法 (1)第一种是用 再取平均值
U Rx I
算出各次的数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第二种是用U-I图线的斜率求出.
2.计算电阻率:将记录的数据 R x L、 、 S πd2 U d 的值,代入电阻率计算公式 ρ= R xL= 4lL
3、开始时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 应该在接入电路电阻最大的一端. 4、本实验通过的电流不宜太大, 通电时间不能太长,以免电阻丝发 热后电阻率发生明显变化.
思考1. 本实验中正确选用电路后,所测得的金属的 电阻率比真实值 小 . 思考2.有一合金丝,横截面积为5.1×10-7米2,长L= 10米,要测其电阻率。现备有量程3伏,内阻3千欧的电 压表,量程 0.6安,内阻0.1 欧的电流表,两节干电池,0 -100欧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等。用伏安法测其电阻 时,如电路选取正确,电压表示数为2.4伏,电流表示数 为0.12安,所选取的是内接法还是外接法电路?被测合 金丝的阻值是多少欧?合金丝的电阻率是多少?

实验11 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

实验11 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

解析:(1)本实验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为使合金丝的电压从0开始记
录,故需要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左端。
答案:(1)左端
[例3] [实验器材的创新](2022·浙江杭州模拟)某物理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测量一根粗
细均匀的合金丝的电阻率,实验室里有一半径为10 cm的量角器,但是缺少刻度尺。该小
组首先取一段合金丝绕在该量角器上,并接入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通过金属夹所夹位
可供选择的器材有:
A.电流表(量程0~0.6 A,内阻约为0.1 Ω)
B.电流表(量程0~3 A,内阻约为0.03 Ω)
C.电压表(量程0~3 V,内阻约为3 kΩ)
D.滑动变阻器(1 750 Ω,0.3 A)
E.滑动变阻器(15 Ω,3 A)
F.蓄电池(6 V,内阻很小)
G.开关一个,带夹子的导线若干
数I和U的值,填入记录表格内。
6.断开开关,拆除电路,整理好器材。
四、数据处理
1.在求Rx的平均值时可用两种方法

(1)用 Rx= 分别算出各次的数值,再取平均值。
(2)用U-I图线的斜率求出。
2.计算电阻率

将记录的数据 Rx、l、d 的值代入电阻率计算式ρ=Rx =
五、误差分析
(2)请将如图乙所示的实际测量电路补充完整。
解析:(2)因 Rx≈6 Ω, ≈ Ω,故测量电路应为电流表外接法电路。
因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大于管线状导体的阻值,且实验中不要求电压从零开始
调节,故滑动变阻器为限流接法,如图所示。
答案:(2)图见解析
[例1] [实验原理和操作]有一根均匀的管线状导体,横截面如图甲所示,电阻值约为6 Ω。
可供选择的器材有:

高考物理总复习实验十四 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

高考物理总复习实验十四 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

实验十四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必备知识·自主排查】一、实验思路与操作电路图与思路操作要领或思路:测出电阻丝的电阻R、长度l和直径d,就可以计算出该电阻丝所用材料的电阻率.1.电路连接:按实验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2.物理量的测量(1)电阻的测量: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读取多组电压、电流值,通过U-I图像求得电阻R x.(2)电阻丝有效长度的测量:电阻丝长度的测量工具应选用刻度尺,反复测量多次,得到有效长度的平均值.(3)电阻丝直径的测量:选择游标卡尺或螺旋测微器.3.求电阻R x=4.求电阻率ρ=二、数据处理与分析1.求R x的平均值方法一:用R x=算出各次的数值,再取平均值.方法二:用U-I图线的斜率求出.2.计算电阻率:将记录的数据U、I、l、d的值代入电阻率计算公式ρ=R x=.注意事项(1)游标卡尺的读数:若用x表示由主尺上读出的整毫米数,K表示从游标尺上读出与主尺上某一刻线对齐的游标格数,则记录结果表达为(x+K×精确度) mm.(2)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固定刻度数mm+可动刻度数(估读一位)×0.01mm.(3)先测直径,再连电路:为了方便,测量直径时应在金属丝连入电路之前测量.(4)电流表外接法:本实验中被测金属丝的阻值较小,故采用电流表外接法.(5)电流控制:电流不宜过大,通电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金属丝温度过高,导致电阻率在实验过程中变大.误差分析(1)测量金属丝直径、长度以及电流、电压带来误差.(2)电路中电流表及电压表对电阻测量的影响,因为电流表外接,所以R x测<R x真,由R x=ρ,知ρ测<ρ真.(3)通电电流过大,时间过长,致使电阻丝发热,电阻率随之变化带来误差.【关键能力·分层突破】考点一教材原型实验角度1电流表、电压表及电阻箱的读数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方法量程精确度读数规则电流表0~3A0.1A与刻度尺一样,采用估读,读数规则较简单,只需电压表0~3V0.1V在精确值后加一估读数即可电流表0~0.6A0.02A估读位与最小刻度在同一位,采用估读电压表0~15V0.5V估读位与最小刻度在同一位,采用估读【跟进训练】1.(1)图甲使用0.6A量程时,对应刻度盘上每一小格代表________A,图中表针示数是______A;当使用3A量程时,对应刻度盘上每一小格代表______A,图中表针示数为______A.(2)图乙使用较小量程时,每小格表示________V,图中表针的示数为________V.若使用的是较大量程,则这时表盘刻度每小格表示________V,图中表针示数为________V.2.(1)有一金属材料制成的圆柱形物体,当用游标卡尺来测它的截面直径d时,示数如图甲所示,则d=________mm.然后利用伏安法测量该物体的电阻,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丙所示,则金属物体两端的电压为U=________V,流过该物体的电流为I=________A.(2)在测定一根粗细均匀合金丝电阻率的实验中,利用螺旋测微器测定合金丝直径的过程如图丁所示,校零时的读数为________mm,合金丝的直径为________mm.角度2仪器的选择和电路的设计1.电流表内外接法的选择内接法外接法电路图误差原因电流表分压U测=U x+U A电压表分流I测=I x+I V电阻测量值R测==R x+R A>R x测量值大于真实值R测==<R x测量值小于真实值适用条件R A≪R x R V≫R x适用于测量大阻值电阻小阻值电阻【跟进训练】3.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中:(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D,示数如图甲所示,D=________mm.(2)某小组利用电流表(内阻约0.1Ω)、电压表(内阻约3kΩ)等器材测金属丝电阻,要求电压和电流均从0开始测量,得到多组电流、电压数据,求出金属丝的电阻R x=50Ω.他们采用的是图乙中的________电路图,R x的真实值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0Ω.角度3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例1为测量一根金属丝(电阻约5Ω)的电阻率ρ,选用的电学器材有:电压表(量程0~3V,内阻约3kΩ),电流表(量程0~0.6A,内阻约0.2Ω),滑动变阻器(0~15Ω),学生电源(恒压输出3V),开关,导线若干.(1)如图甲所示,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时,为了防止金属丝发生明显形变,同时防止损坏螺旋测微器,转动旋钮C至测砧、测微螺杆与金属丝将要接触时,应调节旋钮________(选填“A”“B”或“D”),直至发出“喀喀”声时停止.某次的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mm.(2)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丙的电路补充完整.(3)如图丁所示,实验数据已描在坐标纸上,作出U-I图线,并求出该金属丝的电阻为______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有同学认为用图像法求金属丝的电阻是为了减小系统误差,他的想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跟进训练】4.[2021·浙江6月,18]小李在实验室测量一电阻R x的阻值.(1)因电表内阻未知,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来判定电流表该内接还是外接.正确连线后,合上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合适位置.单刀双掷开关K掷到1,电压表的读数U1=1.65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其读数I1=________A;将K掷到2,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U2=1.75V,I2=0.33A.由此可知应采用电流表________(填“内”或“外”)接法.(2)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李进一步尝试用其它方法进行实验:①器材与连线如图3所示,请在虚线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②先将单刀双掷开关掷到左边,记录电流表读数,再将单刀双掷开关掷到右边,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的读数与前一次尽量相同,电阻箱的示数如图3所示,则待测电阻R x=________Ω.此方法,________(填“有”或“无”)明显的实验误差,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二拓展创新型实验角度1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灵活用法(1)若电压表内阻已知,则可将其当作电流表、电压表以及定值电阻来使用.(2)若电流表内阻已知,则可将其当作电流表、电压表以及定值电阻来使用.例2[2022·河北衡水中学模拟]如图甲所示是测量阻值约为十几欧的未知电阻R x的原理图,R是电阻箱(0~99.9Ω),R0是滑动变阻器,A1和A2是电流表,E是电源(电动势为12V,内阻r=5Ω).具体实验步骤如下:①连接好实验电路,闭合开关S;②调节滑动变阻器R0和电阻箱R,使A2示数为I2=0.20A,记下此时电阻箱阻值R和A1示数I1;③重复步骤②,且保持A2示数仍为I2=0.20A,测量多组R和I1值;④将实验测得的数据处理后,最后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根据实验回答以下问题.(1)现有四只供选用的电流表:A.电流表(0~3mA,内阻为2.0Ω)B.电流表(0~3mA,内阻未知)C.电流表(0~0.3A,内阻为10Ω)D.电流表(0~0.3A,内阻未知)请根据实验过程判断A1应选用________,A2应选用________.(填写选项字母)(2)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得出R x=__________Ω,电流表A1的内阻R A1=__________Ω.(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题后反思】(1)若电流表内阻已知,则可将其当作电流表、电压表以及定值电阻来使用.(2)若电压表内阻已知,则可将其当作电流表、电压表以及定值电阻来使用.(3)分析一个新的图像时,要弄清楚实验的原理,在分析实验原理的基础上找出图像所表示的物理意义,这类创新实验重点考查考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能力及对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角度2测量电阻最有特色的测量方法——半偏法半偏法是一种科学巧妙的测定电表内阻的方法,常见的有半偏电流法和半偏电压法.半偏电流法是利用电流表指针半偏来测定电流表内阻的方法;半偏电压法是利用电压表指针半偏来测定电压表内阻的方法.其实验电路图及操作步骤如下表所示:电路图操作步骤测量电流表内阻(R0≫R A)①R0阻值调至最大,断开S2、闭合S1,调节R0,使电流表Ⓐ满偏为I0;②保持R0不变,闭合S2,调节R,使电流表Ⓐ读数为;③由上得R A=R.测量电压表内阻(电源内阻不计)①闭合S,调节电阻箱阻值为R1时,测得表示数为U1;②改变电阻箱阻值为R2时,测得表示数为;③由上得R V=R2-2R1.例3[2022·山西太原一模]有一电流表A,量程为0~1mA,内阻r g约为100Ω,要求测量其内阻.可选用的器材有:电阻箱R0,最大阻值为99999.9Ω;滑动变阻器甲,最大阻值为10kΩ;滑动变阻器乙,最大阻值为2kΩ;电源E1,电动势约为2V,内阻不计;电源E2,电动势约为6V,内阻不计;开关2个,导线若干.采用的测量电路图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a.断开S1和S2,将R调到最大;b.合上S1,调节R使电流表A指针满偏;c.合上S2,调节R1使电流表A指针半偏,此时可以认为电流表A的内阻r g=R1.请问:(1)上述可供选择的器材中,可变电阻R1应该选择______;为了使测量尽量精确,可变电阻R应该选择________;电源E应该选择________.(2)认为电流表A的内阻r g=R1,得到的结果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角度3测量电阻最精确的方法——等效替代法(1)实验原理(如右图)(2)实验步骤:S先与2连接,记录Ⓐ的示数,再与1连接,调节R值使Ⓐ的示数与原值相等,则R x =R.(3)说明对Ⓐ的要求,只要有刻度且不超过量程即可,与指针是否超无关,因为电流表示数不参与运算.例4[2022·武汉模拟]电学实验中经常需要测量电阻的阻值.(1)测电阻的方法有很多种,现在提供一只标有“220V40W”的灯泡,它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________Ω.若用多用电表欧姆挡来测量这只灯泡的电阻,则测出的电阻值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值.(2)用下列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测量该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值.A.220V交流电源B.单刀双掷开关一个C.电阻箱一个(0~999.9Ω,额定电流0.5A)D.定值电阻一个(0.5kΩ,额定电流0.3A)E.交流电流表一个(0~0.3A)请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原理图.角度4电表的改装例5[2022·四川绵阳二诊]将一微安表先改装成量程为0~1mA的电流表,再将该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0~5V的电压表,并与标准电压表对比校准.图甲是改装后电压表与标准电压表对比校准的电路图,虚线框中是改装后电压表电路,V0是量程为0~6V的标准电压表.已知微安表满偏电流为250μA,标记的内阻为600Ω,电阻箱R1、R2的阻值调节范围均为0~9999.99Ω.主要实验步骤如下:(1)微安表改装.图甲中电阻箱R1、R2的阻值分别调节到R1=________Ω,R2=________Ω.(2)实物连线.选用合适的器材,按照图甲正确连接电路.(3)对比校准.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当标准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时,微安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由此可以推测出改装电压表真实量程的最大值________5V.(选填“大于”或“小于”)(4)重新调整.通过检测发现:电阻箱R1、R2阻值是准确的,而微安表标记的内阻不准确,这是改装电压表真实量程的最大值不是5V的原因.再通过调节电阻箱R1、R2的阻值,使改装电压表量程为0~5V,以下调节方案可行的有________(填序号).A.保持R1不变,将R2增大到合适值B.保持R1不变,将R2减小到合适值C.保持R2不变,将R1增大到合适值D.保持R2不变,将R1减小到合适值【跟进训练】5.[2021·广东卷,12]某小组研究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根据实验需要已选用了规格和量程合适的器材.(1)先用多用电表预判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趋势.选择适当倍率的欧姆挡,将两表笔________,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向右边“0Ω”处.测量时观察到热敏电阻温度越高,相同倍率下多用电表指针向右偏转角度越大,由此可判断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2)再按下图连接好电路进行测量.①闭合开关S前,将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滑到________端(填“a”或“b”).将温控室的温度设置为T,电阻箱R0调为某一阻值R01.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R1,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某一位置.记录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T和R01.断开开关S.再将电压表与热敏电阻C端间的导线改接到D端,闭合开关S.反复调节R0和R1,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与上述记录的示数相同.记录此时电阻箱的阻值R02.断开开关S.②实验中记录的阻值R01________R0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此时热敏电阻阻值R T=________.(3)改变温控室的温度,测量不同温度时的热敏电阻阻值,可以得到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十四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关键能力·分层突破1.解析:(1)使用0.6A量程时,刻度盘上的每小格为0.02A,表针示数为0.44A;当使用3A量程时,每小格为0.1A,表针示数为2.20A.(2)电压表使用3V量程时,每小格表示0.1V,表针示数为1.70V;使用15V量程时,每小格为0.5V,表针示数为8.5V.答案:(1)0.020.440.1 2.20(2)0.1 1.700.58.52.解析:(1)游标卡尺主尺上读的毫米数为30mm,游标尺上第10条刻度线与主尺某刻度线对齐,由于游标尺是20分度的,所以读数为30mm+0.05×10mm=30.50mm.电压表选用0~3V量程,分度为0.1V,所以读数为2.25V;电流表选用0~0.6A量程,分度为0.02A,所以读数为0.42A.(2)校零时的读数为0+0.7×0.01mm=0.007mm.合金丝的直径为0.645mm-0.007mm=0.638mm(在0.637mm~0.640mm都算对).答案:(1)30.50 2.250.42(2)0.007(0.005~0.008都对)0.638(0.636~0.640都对)3.解析:(1)根据螺旋测微器的读数规则,金属丝的直径D=2.5mm+0.206mm=2.706mm.(2)根据题述,要求电压和电流均从0开始测量,得到多组电流、电压数据,则滑动变阻器应该为分压接法,由于R x>,所以应采用电流表内接法测量,他们采用的是A电路图.由于电流表有分压作用,故电压表的示数大于电阻R x两端的实际电压,则R x的真实值小于测量值50Ω.答案:(1)2.706(2.704~2.708均可)(2)A小于例1解析:(1)为了防止金属丝发生明显形变,同时,转动旋钮C至测砧、测微螺杆与金属丝将要接触时,应调节旋钮D发生“喀喀”声时停止;由图乙知,读数为0.5mm+3.5×0.01mm=0.535mm.(2)电流表内阻与金属丝的电阻相差较小,则电流表采用外接法,由于金属丝电阻比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小,故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式接法,如图1所示.(3)连线时让尽可能多的点在同一直线上,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点尽量对称分布在直线两侧,太远的点舍去,如图2所示.该金属丝的电阻值为R==4.5Ω.(4)作图法只能减小偶然误差,不能减小系统误差.答案:(1)D0.535(0.534或0.536也正确)(2)见解析图1(3)见解析图2 4.5(4)不正确,原因见解析4.解析:(1)电流表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所以读数为0.33A~0.34A;开关K接2时与接1时相比,电压变化较大,而电流基本不变,说明内接时电流表的分压较大,电流表的内阻与待测电阻较接近,故电流表使用外接法误差更小.(2)①电路图如答图所示.②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开关先后掷到左右两端,通过调节电阻箱使两次电流表示数相同,说明电阻箱支路和R x支路的电阻相等,即电阻箱这条支路替代了原来的R x支路,如题图3所示电阻箱读数为1000×0+100×0+10×0+1×5=5Ω,则R x的阻值也为5Ω;此方法有明显的实验误差,原因是电阻箱的最小分度值过大与待测电阻比较接近.答案:(1)0.33~0.34外(2)①电路如图所示②5有电阻箱的最小分度与待测电阻比较接近(或其它合理解释)例2解析:(1)由图甲根据欧姆定律有(R+R A1)I1=(R x+R A2)I2,整理可得R=·I2(R x+R A2)-R A1,由此可知,要求得R x的值,除了需要求出图乙所示图像的斜率,还需要知道A2的内阻,又实验时通过A2的电流控制在0.20A,故A2应选用C;由图乙可知A1示数的倒数最小值为4,则通过A1的电流最大值为0.25A,故A1的量程应选0~0.3A,故A1选择D.(2)由R=·I2(R x+R A2)-R A1可知,R-图像的斜率k=I2(R x+R A2),可由此求出未知电阻的阻值,在图乙所示图像上取两个距离较远的点,如(6A-1,15Ω)和12 A-1,40Ω),可求得图像的斜率k=V=V,即I2(R x+R A2)=V,代入I2、R A2的数据解得R x=11Ω,由图像的纵截距可得电流表A1的内阻R A1=10Ω.答案:(1)D C(2)1110例3解析:(1)根据半偏法测电阻的原理可知,实验中必须明确R1的阻值大小,R1必须选R0;此电路测电流表内阻,要求R的阻值远大于电流表内阻,故R应选滑动变阻器甲,为使电流表读数尽量准确,电源应选电动势较大的E2.(2)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及电路特点可得,只合上S1,调节R使电流表指针满偏时有I g=,再合上S2,调节R1使电流表指针半偏时,电路中的总电流I=>I g.通过R1的电流I1>I g,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知r g>R1,若认为内阻r g=R1,则结果与真实值相比偏小.答案:(1)R0滑动变阻器甲E2(2)偏小例4解析:(1)正常工作时电压为额定电压,故有P=,所以R==1210Ω;灯泡在正常工作时发热,灯丝电阻率增大,电阻增大,因而用欧姆挡测量时阻值应小于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值.(2)应用等效法.因电阻箱的最大阻值小于灯泡正常工作的电阻值,故应串联一定值电阻,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答案:(1)1210小于(2)见解析图例5解析:(1)微安表并联电阻改装为1mA的电流表,有I g R g=(I-I g)R1,即250×10-6×600V=(1×10-3A-250×10-6A)R1,解得R1=200Ω,改装后的电流表满偏电流为I=1mA,内阻为R A==150Ω,再改装为量程为0~5V的电压表,串联电阻R2,有U=I(R A+R2),即5V=1×10-3A×(150Ω+R2),解得R2=4850Ω.(3)由标准电压表的读数可知改装后电压表测量的真实电压为3.2V;微安表的分度值为5μA,读数为170μA,根据微安表指针偏角和改装电压表所测电压成正比有=,解得改装电压表真实量程的最大值U′≈4.71V<5V,即改装电压表真实量程的最大值小于5V.(4)因改装电压表的量程最大值偏小,又U=I g R g+I g R2,则保持R1不变,将R2增大到合适值,可使U增大,另外保持R2不变,将R1减小到合适值,也能使U增大,正确答案为A、D.答案:(1)2004850(3)小于(4)AD5.解析:(1)使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前应先欧姆调零,即将两表笔短接.温度越高,相同倍率下多用电表的指针向右偏转的角度越大,则电阻阻值越小,故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①闭合开关前,为了保护电路,应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b端.②将电压表与热敏电阻C端间的导线改接到D,调节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与改接前一致,则R01=R02+R T,所以R01>R02,R T=R01-R02.答案:(1)短接减小(2)①b②大于R01-R02。

实验十一 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2025届高中物理

实验十一 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2025届高中物理

第十章恒定电流实验十一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教材实验要点核心考点五年考情命题分析预测①测长度:用毫米刻度尺,要估读.②测直径:用螺旋测微器,要估读.③测量R x :R x =UI (伏安法).④计算ρ:ρ=SR x L .测电阻率2023:北京T15(2),辽宁T12,浙江1月T16-Ⅱ,全国乙T23;2021:福建T11,北京T16;2019:天津T9(3),江苏T11①考读数:U 、I 、L 及d 的测量.②考电路:电路设计或选择,实物图连线或改错,器材选择.③考运算:根据U -I 图像求R x ,求ρ.④考分析:对实验结果分析.测电阻2023:海南T15;2022:全国甲T22,山东T14;2021:湖北T13,海南T14;2019:海南T11创新实验2023:广东T12,江苏T12,全国甲T22;2022:广东T12,浙江1月T181.实验目的(1)熟悉“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基本原理及注意事项.(2)掌握测电阻的电路图及误差分析.2.实验原理由R =ρ得ρ=B=π24,因此只要测出金属丝的[1]长度l 和[2]直径d ,并用伏安法测出金属丝的电阻R x ,即可求出金属丝的电阻率ρ.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的实验电路如图甲、乙所示.金属丝的电阻较小,一般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图甲图乙3.实验器材待测金属丝、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电池组、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4.实验步骤(1)直径的测量:用螺旋测微器在待测金属丝上的三个不同位置各测一次直径,求出其平均值d,计算出金属丝的横截面积S=π24.(2)电路的连接:按实验原理电路图甲或乙连接好电路.(3)长度的测量: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丝的有效长度,反复测量[3]三次,求出其平均值l.(4)U、I的测量: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节到实验原理部分图甲电路图中a端对应的位置或图乙电路图中b端对应的位置,电路经检查确认无误后,闭合开关S,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读出几组相应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I和U的值,记入表格内,断开开关S.(5)整理:拆除实验电路,整理好实验器材.5.数据处理(1)在求R x的平均值时可用两种方法①平均值法:用R x=分别算出各次的阻值,再取平均值.②图像法:用U-I图线的斜率求出阻值,如图所示.(2)计算电阻率将记录的数据R x、l、d的值代入电阻率计算式ρ=R x=[4]π24.6.误差分析(1)金属丝的横截面积是利用直径计算而得到的,直径的测量是产生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2)采用伏安法测量金属丝的电阻时,由于采用的是电流表外接法,测量值小于真实值,使电阻率的测量值偏小.(3)金属丝的长度测量、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等会带来偶然误差.(4)由于金属丝通电后发热升温,会使金属丝的电阻率变大,造成测量误差.命题点1教材基础实验1.[读数+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待测金属丝接入电路部分的长度约为50cm.(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其中某次的测量结果如图甲所示,其读数应为0.397(0.396~0.399均可)mm(该值接近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图甲(2)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R x.实验所用器材为:电池组(电压为3V)、电流表(内阻约为0.1Ω)、电压表(内阻约为3kΩ)、滑动变阻器R(阻值为0~20Ω,额定电流为2A)、开关、导线若干.某小组同学利用以上器材正确连接好电路后,进行实验测量,并记录数据如下:次数1234567 U/V0.100.300.70 1.00 1.50 1.70 2.30 I/A0.0200.0600.1600.2200.3400.4600.520由以上实验数据可知,他们测量R x采用的是下图中的乙图(选填“乙”或“丙”).所测金属丝的电阻R x为 4.46Ω,测量值小于(选填“大于”或“小于”)真实值.(3)本实验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CD(有多个正确选项,填选项前的字母).A.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时,由于读数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B.由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引起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C.若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计算在内,可以减小由测量仪表引起的系统误差D.用U-I图像处理数据求金属丝的电阻可以减小偶然误差解析(1)由题图甲可知,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0+39.7×0.01mm=0.397mm.(2)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所测得的最小电压很小,接近于0,故滑动变阻器选用的是分压式接法,因此实验采用的是题图乙所示电路.作出金属丝的U-I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R=ΔΔ=4.46Ω.由于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故测量值小于真实值.(3)由读数引起的误差是偶然误差,由电压表与电流表的内阻引起的误差是系统误差,A 、B 错误.若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计算在内,则消除了电表内阻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即减小了由测量仪表引起的系统误差,C 正确.用U -I 图像处理数据,体现了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思想,而且剔除了个别偶然误差比较大的点,如图中的第6个点,故可以减小偶然误差,D 正确.2.[实验原理/2023全国乙]一学生小组测量某金属丝(阻值约十几欧姆)的电阻率.现有实验器材:螺旋测微器、米尺、电源E 、电压表(内阻非常大)、定值电阻R 0(阻值10.0Ω)、滑动变阻器R 、待测金属丝、单刀双掷开关K 、开关S 、导线若干.图(a )是学生设计的实验电路原理图.完成下列填空:(1)实验时,先将滑动变阻器R 接入电路的电阻调至最大,闭合S.(2)将K 与1端相连,适当减小滑动变阻器R 接入电路的电阻,此时电压表读数记为U 1,然后将K 与2端相连,此时电压表读数记为U 2.由此得到流过待测金属丝的电流I =2-10,金属丝的电阻r =102-1.(结果均用R 0、U 1、U 2表示)(3)继续微调R ,重复(2)的测量过程,得到多组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U 1(mV )0.570.710.85 1.14 1.43U 2(mV )0.971.211.451.942.43(4)利用上述数据,得到金属丝的电阻r =14.2Ω.(5)用米尺测得金属丝长度L =50.00cm.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不同位置的直径,某次测量的示数如图(b )所示,该读数为d =0.150mm.多次测量后,得到直径的平均值恰与d 相等.(6)由以上数据可得,待测金属丝所用材料的电阻率ρ= 5.0×10-7Ω·m.(保留2位有效数字)解析(2)由于电压表内阻非常大,故K接2时电压表两端电压与K接1时金属丝和R0两端电压相等,即U2=U1+IR0,故流过金属丝的电流I=2-10,由电阻的定义式可知金属丝的电阻r=1=102-1.(5)由题图(b)可知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为0mm,可动刻度读数为15.0×0.01mm=0.150mm,故该读数为d=0.150mm.(6)金属丝的横截面积S=14πd2,由电阻定律有r=ρ,将相关数据代入解得ρ=5.0×10-7Ω·m.命题点2创新设计实验3.[实验目的创新/2023浙江1月]在“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中:(1)测量一段金属丝电阻时所用器材和部分电路连线如图1所示,图中的导线a端应与0.6(选填“-”“0.6”或“3”)接线柱连接,b端应与0.6(选填“-”“0.6”或“3”)接线柱连接.开关闭合前,图1中滑动变阻器滑片应置于左(选填“左”或“右”)端.图1(2)合上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得到多组U和I数据.甲同学由每组U、I数据计算电阻,然后求电阻平均值;乙同学通过U-I图像求电阻.则两种求电阻的方法更合理的是乙(选填“甲”或“乙”).(3)两同学进一步探究用镍铬丝将满偏电流I g=300μA的表头G改装成电流表.如图2所示,表头G两端并联长为L的镍铬丝,调节滑动变阻器使表头G满偏,毫安表示数为I.改变L,重复上述步骤,获得多组I、L数据,作出I-1图像如图3所示.图2图3则I-1图像斜率k= 2.3(2.2~2.4均可)mA·m.若要把该表头G改装成量程为9mA的电流表,需要把长为0.26(0.24~0.28均可)m的镍铬丝并联在表头G两端.(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解析(1)通常情况下金属丝的电阻值约为几欧姆,又电源为两节干电池,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尽可能多地获得数据,电流表应选用0.6A量程,即a端与“0.6”接线柱连接,所以b端也应与“0.6”接线柱连接;由图1可知,滑动变阻器采用了分压接法,为了保护实验器材,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置于左端.(2)利用图像法处理数据,描点连线时可将误差比较大的数据点舍掉,因此乙同学的方法更合理.(3)由图3可知,I-1图像的斜率为k=7.8-6.03.27-2.5mA·m=2.3mA·m;结合图3将(3.27 m-1,7.8mA)代入I=k·1+b,解得b=0.28mA,则图像所对应的表达式为I=2.3×1+0.28(mA),当I=9mA时,解得L=0.26m.4.[实验器材创新/2024广东名校联考]工业上经常用“电导仪”来测定液体的电阻率,其中一个关键部件如图甲所示,它是把两金属片放到液体中形成一个液体电阻,两金属片中间的液体即电阻的有效部分.某研究小组想测定某导电溶液的电阻率,在实验室找到了一个透明塑料长方体容器,容器内部左右两侧插入两片面积均为S=10cm2、不计电阻的正方形铂片作为两个电极(正对放置),现将容器充满待测的导电溶液.实验所用器材如下:电压表(量程为15V,内阻约为30kΩ);电流表(量程为300μA,内阻约为50Ω);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1A);电池组(电动势E=12V,内阻r=6Ω);单刀单掷开关一个;导线若干.(1)该小组先用多用电表粗测溶液电阻,他们先选择欧姆“×100”挡,欧姆调零后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为了使读数更精确些,接下来要进行的步骤是D(填正确答案标号).A.换为“×10”挡,重新测量B.换为“×1k”挡,重新测量C.换为“×10”挡,先欧姆调零再测量D.换为“×1k”挡,先欧姆调零再测量(2)为了准确测量其阻值,并测量多组数据,请在图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补充完整.(3)某次测量过程中,两个铂片间距d=20cm,测量时电流表读数为I=275μA,电压表指针偏转如图丁所示,电压表读数为U= 5.5V,则该溶液电阻R= 2.0×104Ω(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4)实验时,仅多次改变两个铂片间距d,测得多组U、I数据,计算出对应的电阻R,在如图戊所示的坐标纸上描出对应的点,并将(3)中计算的数据点也补充到图戊上,描绘出R-d图线,根据图线可求出该导电溶液的电阻率ρ=96(95、96、97均可)Ω·m (计算结果保留整数);若考虑电表内阻的影响,计算结果与真实值相比会相等(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解析(1)从题图乙测量结果可知溶液的电阻比较大,为了减小误差,应换用大挡位测量,选择“×1k”挡,然后欧姆调零,再次测量,所以选择D.(2)根据多用电表粗测结果可知待测溶液电阻阻值较大,而题中所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较小,同时需要测量多组数据,所以滑动变阻器需要选择分压式的接法,结合题给数据可知待测电阻和电压表的内阻比较接近,阻值均较大,所以电流表采用内接法,实物图如图1所示.图1图2(3)电压表最小分度值为0.5V,所以题图丁中电压表读数为5.5V;则该溶液电阻R==2.0×104Ω.(4)描点并作出R-d图线如图2所示.根据电阻定律可得R=ρ=d,可知R-d图线斜率k=.又结合图2可得图线斜率k=4.8×1040.5Ω/m=9.6×104Ω/m,又ρ=kS,联立代入数据后得到导电溶液的电阻率为ρ=96Ω·m.考虑到电流表内接有R测==d+R A,可知R-d图线斜率仍为,所以计算的结果与真实值相比不会发生变化.测量电阻的四种创新方法方法1差值法测电阻电流表差值法电压表差值法电路图基本原理定值电阻R0中的电流I0=I2-I1,电流表A1两端的电压U1=(I2-I1)R0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U0=U2-U1,电压表V1中的电流I1=U2-U1R0可测物理量(1)若R0为已知量,可求得电流表A1的内阻r1=(I2-I1)R0I1;(2)若r1为已知量,可求得R0=I1r1I2-I1(1)若R0为已知量,可求得电压表V1的内阻r1=U1U2-U1R0;(2)若r1为已知量,可求得R0=U2-U1U1r11.[电流表差值法/2024山东齐鲁名校质量联合检测]某科技小组要测量某种电阻材料的电阻率,他们找来一根用该材料制成的粗细均匀的电阻丝,该电阻丝的阻值大约为10Ω.(1)首先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电阻丝的直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该电阻丝的直径d =8.000mm.(2)他们又精确测量该电阻丝的阻值R x .除待测电阻丝外,实验室还提供了下列器材:电流表A 1(量程为0~1A ,内阻约为0.4Ω);电流表A 2(量程为0~10mA ,内阻为10Ω);定值电阻R 1(阻值为10Ω);定值电阻R 2(阻值为100Ω);定值电阻R 3(阻值为1000Ω);滑动变阻器R 4(最大阻值为5Ω,额定电流为3A );电源(电动势为12V ,内阻为0.5Ω).①因为实验室没有提供电压表,该实验小组用电流表A 2和定值电阻改装成所需要的电压表,定值电阻应选用R 3.(选填“R 1”“R 2”或“R 3”)②在图乙中将实验电路补充完整.(待测金属丝用“”表示)(3)用刻度尺测得电阻丝接入电路中的长度为10.10cm.(4)电流表A 1的示数用I 1表示,电流表A 2的示数用I 2表示,该小组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进行了多次测量,以I 1为纵轴,I 2为横轴,根据测量数据画出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则所测电阻材料的电阻率约为 5.1×10-3Ω·m.(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解析(1)由题图甲可知,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8.000mm.(2)电流表A 2和定值电阻改装成的电压表的最大读数为U =10mA ×(10Ω+R ),定值电阻R 选用R 3时,改装后的电压表量程为0~10.1V ,略小于电源电动势,若选用R 1或R 2,改装后的量程会比电源电动势小很多,实验时不安全或测量范围偏小,故应选用R 3.②如图所示的连接方式可准确测量R x 两端的电压和通过R x 的电流.(4)由题意可知,I 2(R 3+A 2)=(I 1-I 2)R x ,又R x =Bπ(2)2,结合题图丙并代入数据解得ρ≈5.1×10-3Ω·m.2.[电压表差值法]在测量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如下:电压表V 1(量程为3V ,内阻r 1=3kΩ),电压表V 2(量程为5V ,内阻r 2=5kΩ),滑动变阻器R (额定电流为1.5A,最大阻值为100Ω),待测定值电阻R x,电源E(电动势为6.0V,内阻不计),开关S,导线若干.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选填“限流”或“分压”)式接法;(2)将如图甲所示的虚线框中的电路原理图补充完整;图甲图乙(3)根据下表中的实验数据(U1、U2分别为电压表V1、V2的示数),在图乙给出的坐标纸上补齐数据点,并绘制U2-U1图像;测量次数12345U1/V 1.00 1.50 2.00 2.50 3.00U2/V 1.61 2.41 3.21 4.02 4.82(4)由U2-U1图像得到待测定值电阻的阻值R x= 1.82×103Ω(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5)完成上述实验后,若要继续采用该实验原理测定另一个定值电阻R y(阻值约为700Ω)的阻值,在不额外增加器材的前提下,要求实验精度尽可能高,请在图丙的虚线框内画出你改进的电路图.图丙答案(1)分压(2)如图1所示(3)如图2所示(4)1.82×103(5)如图3所示图1图2解析(1)由于各电压表的电阻值比较大,为了让待测电阻分得较大电压,滑动变阻器要选择分压式接法.(2)完整的电路图如图1所示.(3)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绘制的U2-U1图像如图2所示.(4)根据实验电路图,有R x=2-111,变形得U2=+11U1,则图线的斜率为k=+11,又根据U2-U1图像可得斜率k=.82-.61.00-.00=1.605,则有1.605=+11,代入r1=3kΩ,解得R x=1.82×103Ω.(5)因待测电阻R y(阻值约为700Ω)的阻值较小,若仍与电压表V1串联,则R y所分得的电压过小,不利于测量,故可使待测电阻R y与已测出阻值的R x串联,使其替代R x接入图1电路,此时R x+R y分得的总电压较大,可得出较准确的R x+R y值,故改进后的电路图如图3所示.方法2半偏法测电表内阻电流半偏法电压半偏法电路图实验步骤(1)先断开S2,再闭合S1,将R1由最大阻值逐渐调小,使电流表读数等于其量程I m;(2)保持R1不变,闭合S2,将电阻箱R2由最大阻值逐渐调小,当电流表读数等于12I m时记录下R2的值,则R A=R2(1)将R2的阻值调为零,闭合S,调节R1的滑动触头,使电压表读数等于其量程U m;(2)保持R1的滑动触头不动,调节R2,当电压表读数等于12U m时记录下R2的值,则R V=R2实验原理当闭合S2时,因为R1≫R A,故总电流变化极小,认为不变(仍为I m),电流表读数为I2,则R2中的电流为I2,所以R A=R2R V≫R1,R2接入电路时可认为电压表和R2两端的总电压不变,仍为U m,当电压表读数为U2时,R2两端电压也为U2,则二者的电阻相等,即R V=R2误差分析(1)测量值偏小:R A测=R2<R A真.(2)原因分析:当闭合S2时,总电阻(1)测量值偏大:R V测=R2>R V真.(2)原因分析:当R2的阻值由零减小,总电流增大,大于原电流表的满偏电流,而此时电流表半偏,所以流经R 2的电流比电流表所在支路的电流大,R 2的电阻比电流表的内阻小,而我们把R 2的读数当成电流表的内阻,故测得的电流表的内阻偏小.(3)减小误差的方法:选电动势较大的电源E ,选最大阻值非常大的滑动变阻器R 1,满足R 1≫R A 逐渐增大时,R 2与电压表两端的总电压也将逐渐增大,因此电压表读数等于12U m 时,R 2两端的电压将大于12U m ,使R 2>R V ,从而造成R V 的测量值偏大.显然电压表半偏法适用于测量内阻较大的电压表的内阻.(3)减小误差的方法:选电动势较大的电源E ,选最大阻值较小的滑动变阻器R 1,满足R 1≪R V 3.[测电流表内阻/2023海南]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一个量程为100μA 、内阻约为2000Ω的微安表头的内阻,所用电源的电动势约为12V ,有两个电阻箱可选,R 1(0~9999.9Ω),R 2(0~99999.9Ω)图甲(1)R M 应选R 1,R N 应选R 2;(2)根据电路图甲,请把实物图乙连线补充完整;图乙(3)下列操作顺序合理排列是:①③②④;①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 移至最左端,将R N 调至最大值;②闭合开关S 2,调节R M ,使微安表半偏,并读出R M 的阻值;③断开S 2,闭合S 1,调节滑片P 至某位置再调节R N 使表头满偏;④断开S 1、S 2,拆除导线,整理好器材(4)如图丙是R M 调节后的面板,则待测表头的内阻为1998.0Ω,该测量值小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5)将该微安表改装成量程为2V的电压表后,某次测量指针指在图丁所示位置,则待测电压为 1.28V.图丁(6)某次半偏法测量表头内阻的实验中,S2断开,电表满偏时读出R N的值,在滑片P不变的情况下,S2闭合后调节电阻箱R M,使电表半偏时读出R M,若认为O、P间电压不变,则微安表内阻为(用R M、R N表示).-解析(1)根据半偏法的测量原理可知,闭合开关S2之后,要求通过R N的电流应基本不变,就需要R N较大,对下方分压电路影响甚微,故R M应选R1,R N应选R2.(2)按实验原理图依次连接实物电路,如图所示.(3)闭合开关S1前,需要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测量电路短路,即滑片P移至最左端,然后断开S2、闭合S1,调节滑片P使微安表达到满偏,接着闭合S2,保证滑片P不动,调节R M,使微安表半偏,最后断开所有开关,拆除导线,整理器材.故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③②④.(4)根据半偏法的测量原理可知,读出的R M即微安表的内阻,则由图丙可知微安表的内阻为1998.0Ω.闭合S2后,相当于R M由无穷大变成有限值,R M的阻值变小,流过R N的电流大于原来的电流,则流过R M的电流大于A2,故R M的阻值小于R A.(5)按读数规则,微安表的示数为64μA,按换算关系2V100μA=64μA可知待测电压U x为1.28V.(6)根据题意可得I A(R A+R N)=(A2+A2A)R N+A2·R A,得R A=-.[测电压表内阻]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测量量程为2.5V的电压表V的内阻(内阻为数千欧姆),可供选择的器材有:电阻箱R(最大阻值为99999.9Ω),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50Ω),滑动变阻器R 2(最大阻值为5kΩ),直流电源E (电动势为3V ),开关1个,导线若干.实验步骤如下:①按电路原理图甲连接实验器材;②将电阻箱阻值调为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与图中最左端所对应的位置,闭合开关S ;③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满偏;④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00V ,记下电阻箱的阻值.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应选择滑动变阻器R 1(选填“R 1”或“R 2”).(2)根据图甲所示电路将图乙中的实物连线.图乙(3)实验步骤④中记录的电阻箱阻值为630.0Ω,若认为调节电阻箱时滑动变阻器上的分压不变,计算可得电压表的内阻为2520Ω(结果保留到个位).〗(4)如果此电压表是由一个表头和电阻串联构成的,可推断该表头的满偏电流为D (填正确答案标号).A.100μAB.250μAC.500μAD.1mA答案(2)如图所示解析(1)本实验测电压表的内阻,实验中电压表示数变化不大,则接入电阻箱后电路的总电阻变化不大,故需要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较小,故选R 1可减小实验误差.(2)滑动变阻器为分压式接法,实物图连线如图所示.(3)电压表和电阻箱串联,它们各自两端的电压分别为2.00V 和0.50V ,则R V =4R =2520Ω.(4)电压表的满偏电流I g =V =.52520A ≈1mA ,故D 正确.方法3等效替代法测电阻等效替代法测电阻是借助电阻箱、单刀双掷开关、电压表或电流表等测电阻的一种方法,利用电阻箱与待测电阻对电路产生相同的阻碍效果,进行等效替代.电流等效替代电压等效替代电路图步骤(1)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并将电阻箱R 0的阻值调至最大,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置于a 端.(2)闭合开关S 1、S 2,调节滑片P ,使电流表指针指在适当的位置,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 .(3)断开开关S 2,再闭合开关S 3,保持滑片P 的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 .(4)此时电阻箱连入电路的阻值R 0与未知电阻R x 的阻值相等,即R x =R 0(1)按如图所示电路图连好电路,并将电阻箱R 0的阻值调至最大,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置于a 端.(2)闭合开关S 1、S 2,调节滑片P ,使电压表指针指在适当的位置,记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U .(3)断开开关S 2,再闭合开关S 3,保持滑片P 的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U .(4)此时电阻箱连入电路的阻值R 0与未知电阻R x 的阻值相等,即R x =R 04.[电压等效替代法]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可以用来测量电阻,可供选用的实验器材如下:A.待测电阻R x (阻值约为55Ω)B.定值电阻R 0(阻值为16Ω)C.电压表V 1(0~3V ,内阻很大,可看成理想电压表)D.电压表V 2(0~15V ,内阻很大,可看成理想电压表)E.滑动变阻器R 1(0~5Ω,2A )F.滑动变阻器R 2(0~50Ω,2A )G.蓄电池(电动势为4.0V ,内阻忽略不计)H.开关、导线等(1)要完成本实验且较准确地进行测量,电压表应该选用C ,滑动变阻器应该选用F .(填器材前面的字母)(2)实验步骤如下: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验器材,断开开关S0,单刀双掷开关S空置,把滑动变阻器的触头滑到最左端;②闭合S0,将单刀双掷开关掷于“1”,调节滑动变阻器触头,使电压表读数为2.8V;③将单刀双掷开关掷于“2”,不再滑动(选填“向左滑动”“向右滑动”或“不再滑动”)滑动变阻器触头,观察并记录电压表读数为1.6V.(3)根据实验数据,被测电阻的测量值R x=56Ω.(4)由于蓄电池内阻r的存在,R x的测量值将等于真实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解析(1)由于电源电动势为4.0V,0~15V量程的电压表量程太大,因此选用量程为0~3V的电压表;最大阻值为5Ω的滑动变阻器R1会使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超过3V,因此不能选用,只能选用最大阻值为50Ω的滑动变阻器R2.(2)根据实验原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是不能改变的,否则就不能解出R x的值.(3)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知,闭合开关S0,单刀双掷开关掷于“1”位置时,有=-,得=37;单刀双掷开关掷于“2”位置时,有00=-0,得0=23,联立解得R x=56Ω.(4)蓄电池的内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可当作一个整体,则r的存在不影响R x的值.[电流等效替代法/2021浙江6月]小李在实验室测量一电阻R x的阻值.(1)因电表内阻未知,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判定电流表该内接还是外接.正确连线后,合上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合适位置.单刀双掷开关K掷到“1”,电压表的读数U1=1.65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I1=0.34A;将K掷到“2”,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U2=1.75V,I2=0.33A.由此可知应采用电流表外(选填“内”或“外”)接法.(2)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李进一步尝试用其他方法进行实验:①器材与连线如图丙所示,请在图丁的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②先将单刀双掷开关掷到左边,记录电流表的示数,再将单刀双掷开关掷到右边,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的读数与前一次尽量相同,电阻箱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待测电阻R x=5Ω.此方法有(选填“有”或“无”)明显的实验误差,其理由是电阻箱的分度值与待测电阻比较接近(合理即可).图丁解析(1)由题图乙可知,电流表使用的是0~0.6A的量程,分度值为0.02A,估读到与分度值相同位,故读数为I1=0.34A.两次测量中,电压测量值的绝对误差ΔU=U2-U1=1.75V-1.65V=0.10V,电流测量值的绝对误差ΔI=I1-I2=0.34A-0.33A=0.01A,电压测量值的相对误差Δ1=0.101.65=0.061,电流测量值的相对误差Δ2=0.010.33=0.033,可见电流测量值的相对误差小于电压测量值的相对误差,为了减小系统误差,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2)②由题可知,使两次电流表的示数尽量相同,则两次电路的总电阻接近相等,可知待测电阻的阻值近似等于电阻箱的阻值,由题图丙可知电阻箱的读数为5Ω,则R x=5Ω.此方法有明显的实验误差,因为电阻箱的分度值为1Ω,与待测电阻(约5Ω)比较接近,在调节电阻箱的阻值时,很可能无法使电流表的读数与前一次完全相同,即电阻箱的阻值很可能无法调节到和待测电阻相同.方法4电桥法测电阻操作:如图甲所示,实验中调节电阻箱R3,使灵敏电流计G的示数为0.图甲图乙原理:当I G=0时,有U AB=0,则1=3,2=;电路可以等效为如图乙所示.根据欧姆定律有11=22,而13=2,由以上两式解得R1R x=R2R3或12=3,这就是电桥平衡的条件,由该平衡条件可求出待测电阻R x的阻值.。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注意:
要估读
练习:
9.270 mm 7.500 mm
5.804 mm
V R A
(金属)
S
R/
限流外接
注意:
1.按先串后并顺序连接 电路。
2.仪表量程及正负极
3.接线柱上连线不交叉
重庆大足中学
1、实验原理:
l R S
l
S R l
——毫米刻度尺测(接入电路测)
d 2 S ( ) 2
d —— 螺旋测微器(千分尺)测
(是影响误差的主要原因)
U R — 伏安法测电阻,多次测 量求R I
2、实验电路:
按图连好电路(因
R较小,故采用安 培表 “外接法”)
A
V R
(金属)
(I不易过大,通电时间不易过长),
记入记录表格内, 断开电键S, 求出电阻R的平均值(也可画U—I图线
求电阻)
1 U I R 平均值R= 2 3 4 5 6
3、螺旋测微器:
0.5mm 精确度: 0.01mm ( ) 50
读数 = 固定刻度数 + 可动刻度数
(注意半毫米刻度数) 精确度×第M刻度线
S
R/
并把滑线变阻器阻值调至最大的位置。
R/起限流作用以使温度不太高从而ρ变化
不大。
V
R A
(金属)
S
R/
电流表、电压表量程要选择恰当(指针
偏角尽量大些,但要防止超过满偏)。
V
(金属)
R
A
S
R/
电路检查无误后,闭合电键S,改变滑
动变阻器滑动片的位置,读出几相应 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I和U的值

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RV Rx
• (2)①作U—I图线,应舍去左起第2个点,其余5个点尽量靠近直线且 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②求该直线的斜率k,则R=k=229Ω(221Ω~237Ω 均正确)
• (3)长度为0.800cm; 直径为0.194cm • (4)根据 得 代入数据
• ρ=229× • •
R R Ω·m S l 1 =8.46×10-2Ω·m 2 2 ( 0 .1 9 4 1 0 ) 本实验考查的覆盖面较大,在实验复习中要理解实验原理、 4 实验步骤,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同时要提高对实验数据的计 2 0 .8 1 0 算能力.
(3) 由 表 格 可 知 , 随 着电压的增大,元件 的 电阻减小,即电阻率 随 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所 以该元件材料是半导 体.
• •
图象法处理数据在该实验中的应用 用伏安法测量电阻阻值R,并求出电阻率ρ.给定电压表(内阻约为 50kΩ)、电流表(内阻约为40Ω)、滑动变阻器、电源、电键、待测电 阻(约为250Ω)及导线若干.
• ④选变阻器:由于已选量程是3V的电压表,决定滑动变阻器必须采用分压电路 连接方式.由于电阻丝阻值约为10Ω,为在3V、0.3A以下范围内调节滑动变阻器, 读取几组测量值,滑动变阻器应选0~20Ω为宜,即F.显然,选取0~1000Ω变阻
器不行,一是阻值太大,变化不明显,易造成电压表、电流表超量程,烧毁表 头;二是额定电流也太小.另外,组成电路必须有开关和导线,即H是必需的. • 故所选用的器材有A,C,F,G,H.
l
S
点评
变式训练2: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 所用电压表的内阻约为20kΩ,电流表的内阻约为 10Ω,选择能够尽量减小误差的电路图接线进行 实验,读得的各组数据用实心圆点标于坐标上, 如图8- 9所示. 5(1)根据各点表示的数据描出I-U图线,由此 求得该电阻的阻值Rx= _____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画出此实验的电路原理图.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
目录
【解析】
(1)固定刻度示数为2.0 mm,不足半毫米的从可动
刻度上读的示数为15.0,最后的读数为:2.0 mm+15.0×0.01 mm=2.150 mm. (2)①使用0.6 A量程时,刻度盘上的每一小格为0.02 A,指针 的示数为0.44 A;当换用3 A量程时,每一小格为0.1 A,指针 示数为2.20 A. ②电压表使用3 V量程时,每小格表示0.1 V,指针示数为1.70 V; 使用15 V量程时,每小格为0.5 V,指针示数为8.5 V. (3)电阻为1987 Ω.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将“×1 k”旋钮调到2, 再将“×100”旋钮调到0.每个电阻箱的最大阻值是9999 Ω,用
目录
误差分析 1.金属丝直径、长度的测量带来误差. 2.测量电路中电流表及电压表对电阻测量的影响,因为电流 l 表外接,所以 R 测 <R 真,由 R=ρ ,知 ρ 测 <ρ 真. S 3.通电电流过大,时间过长,致使电阻丝发热,电阻率随之 变化带来误差.
目录
注意事项 1.为了方便,测量直径应在导线连入电路前进行,为了准确测 量金属丝的长度,应该在连入电路之后在拉直的情况下进行. 2.本实验中被测金属丝的电阻值较小,故须采用电流表外接法.
目录
实验器材 被测金属丝、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电池组、电流表、 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
1.用螺旋测微器在被测金属丝的三个不同位置各测一次直
径,求出其平均值. 2.按如图所示的原理电路图连接好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
电路.
3.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 金属导线的有效长度,反复测量3次,
目录
目录
②图丙使用较小量程时,每小格表示 0.1 ________V,图中指针的示数为 1.70 ________V.若使用的是较大量程,则 0.5 这时表盘刻度每小格表示________V, 8.5 图中表针指示的是________V. (3)旋钮式电阻箱如图丁所示,电流从

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

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

为了较准确地测量电阻阻值,根据器材的规格和实验要求,在本题的 实物图上连线。
思路点拨:(1)怎样比较Rx、RA、RV,以确定测量电路的接法? (2)滑动变阻器能否用限流接法,为什么?
解析:本题的电路选择有两种:一是滑动变阻器两种电路的选择;二是 伏安法两种电路的选择。
若采用限流电路,由题给条件,电路中干路最小电流为I干min =
(2)临界值计算法
Rx< RVRA时,用电流表外接法;小外偏小
Rx>RVRA 时,用电流表内接法. 大内偏大
3.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 导线的长度,即有效长度,反复测量 3 次,求出其 平均值 l.
4.电路经检查确认无误后,闭合电键 S,改变 滑动变阻器滑动片的位置,读出几组相应的电流值
(2)第二种是用 U—I 图线的斜率求出.
代入电2.阻计率算计电算阻公率式:ρ将=记R录xSl 的=数π4dl据2IU.Rx、l、d 的值, 【误差分析】
1.金属丝直径、长度测量带来误差.
2.电流表及电压表对电阻测量的影响,因为 电流表外接,所以 R 测<R 真,由 R=ρSl 知 ρ 测<ρ 真.
4.000+0.088=4.088 mm
毫米刻度尺
毫米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 1mm , 测量时 应精确到 1 mm,估读到 0.1 mm.
【64.8mm】
素能提升
一、选择题(1 单选题,2 双选题)
1.在“测定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由 ρ=π4dI2lU 可知,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影响最大的是
A.导线直径 d 的测量 C.电流 I 的测量
3.通电电流过大、时间过长差.
【注意事项】 1.本实验中被测金属导线的电阻值较小,因此 实验电路必须用电流表外接法. 2.实验连线时,应先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 将电源、开关、电流表、待测金属导线、滑动变阻 器连成主干线路(闭合电路),然后再把电压表并联 在待测金属导线的两端. 3.测量被测金属导线的有效长度,是指测量待 测导线接入电路的两个端点之间的长度,亦即电压 表两端点间的部分待测导线长度,测量时应将导线 拉直. 4.测金属丝直径一定要选三个不同部位进行测 量.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定金属电阻率
第2课时 │ 自主探究
► 知识点三 伏安法的两种电路 1.电路图:图 2-Z-24 甲是电流表外接法,图乙是电流表内 接法.
图 2-Z-24 2.两种电路的误差分析 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过程中,实际使用的电流表有内阻 RA(约 为零点几~几十欧姆),电压表有内阻 RV(约为几十千欧~几千千 欧),所以在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设计上,无论是图甲还是图乙均存 在不可避免的系统误差.设实验中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分别为 I、 U.
测定金属电阻率
第2课时 │ 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
► 知识点一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1.实验原理 (1)根据电阻定律 R=ρSl ,金属的电阻率 ρ=RlS=π4dl2R.测得 一段金属丝导线的长度 l、直径 d,再根据 R=UI ,用伏安法测出
导线的电阻 R,即可算出金属的电阻率ρ.
(2)主要测量 ①用__毫__米____刻度尺测金属丝导线的长度 L;
第2课时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第2课时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测定金属电阻率
第2课时 │ 温故知新
温故知新
我们日常用的灯泡发光时亮度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 仔细观察会发现,灯泡的灯丝粗细不同,比较亮的灯泡的灯丝 粗.原来是灯丝的粗细引起灯丝电阻的变化从而导致灯的亮度 不同.引起灯丝的电阻变化的还有灯丝的长度和材料,我们如 何知道哪种材料的电阻率较大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测定金 属的电阻率.
测定金属电阻率
第2课时 │ 自主探究
(4)实验连线时,应先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将电源、开 关、电流表、被测金属丝、滑动变阻器连成主干线路(闭合电路), 然后再把电压表并联在被测电阻的两端.
(5)求 R 的平均值可用两种方法:第一种是算出各次的测量 值,再取平均值;第二种是用图象 U-I(图线)的斜率来求.若 采用图象法,在描点时,要尽量使点间的距离拉大一些,连线 时要让各点均匀分布直线两侧,个别明显偏离较远的点可以 不予考虑.
测定金属电阻率
第2课时 │ 自主探究
3.注意事项 (1)用伏安法测电阻时,因金属导线电阻小,为了减小实验 的系统误差,必须选择电流表外接法,在接通电源之前,应将 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最大状态. (2)测量被测金属导线的有效长度,是指测量被测导线接入 电路的两个端点之间的长度,亦即电压表两接入点间的那部分 被测导线长度,测量时应将导线拉直. (3) 测 电 阻 时 , 电 流 不 宜 过 大 , 通 电 时 间 不 宜 ______太__长_________,以免电阻率因温度升高而变化.
测定金属电阻率
第2课时 │ 自主探究
图 2-Z-22 (2) 用 _螺__旋__测__微__器___ 测 量 金 属 导 线 的 直 径 , 在 导 线 的 _不__同__位__置___各测量一次,求出它们的_平__均__值___,这就是导线的 直径 d 的测量结果.
测定金属电阻率
第2课时 │ 自主探究
(6)电流表、电压表读数时,要注意有效数字的位数.
测定金属电阻率
第2课时 │ 自主探究
► 知识点二 螺旋测微器的构造、原理、读数方法 1.螺旋测微器的构造(如图 2-Z-23 所示)
图 2-Z-23 测砧 A、固定刻度 B、尺架 C、可动刻度 E、旋钮 D、微调 旋钮 D′、测微螺杆 F.
测定金属电阻率
第2课时 │ 自主探究
2.螺旋测微器的原理 螺旋测微器的螺距是___0_._5_____mm,可动刻度一周为 50 格;旋钮 D 每旋转一周,测微螺杆 F 前进或后退__0_._5____mm. 因此,旋钮 D 每转过 1 格,测微螺杆 F 前进或后退 ___0_._0_1____mm.可见螺旋测微器的精确度为___0_._0_1__mm. 3.螺旋测微器的操作与读数 使用螺旋测微器时,将被测物体放在小砧 A 和测微螺杆 F 之间,先调节旋钮 D,在测微螺杆 F 快靠近被测物体时,改用 微调旋钮 D′,这样不至于在测微螺杆和被测物体之间产生过大 的压力,既可以保护仪器,又能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当听 到咔咔的声音时停止转动,并用止动螺旋止动.
②用_螺___旋__测__微__器__测导线的直径 d;
测定金属电阻率
第2课时 │ 自主探究
③用伏安法测出导线的电阻 R. 测出电阻线两端的电压 U 和通过电阻的电流 I,即可计算 出电阻 R=UI .为减小误差,计算时应_多__次__测__量___取平均值. 若用实验中直接测出的物理量来表示电阻率,则金属丝的 电阻率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 (1)将实验仪器排列到适当(如图 2-Z-22 甲所示)的位置, 断开_开___关____,连接电路.实验电路如图 2-Z-22 乙所示.
测定金属电阻率
第2课时 │ 自主探究 在图甲电路中: 测量值 R=UI ,真实值 R=I-UIV,所以测量值偏小. 在图乙中: 测量值 R=UI ,真实值 R=U-IUA,所以测量值偏大.
测定金属电阻率
第2课时 │ 典例类析
典例类析
► 类型一 螺旋测微器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可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固定刻度的读数+可动刻度上的格数×精确 度.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导线的直径,其示数如图 2-Z-25 所示, 该金属导线的直径为________mm.
图 2-Z-25
测定金属电阻率
第2课时 │ 典例类析 [答案] 1.880(1.878~1.882 均正确) [解析]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是:①先读出固定尺上的读
(3)把___连__入__电__路_的导线的长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一次,这 就是导线的长度 l 的测量结果.
(4)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_阻__值__最__大_的位置;闭合开 关,再移动___滑__片___,在电表上有合适的读数时,记录两个电 表的读数.
(5)继续移动__滑__片____,再记录两组电表的读数. (6)拆除电路,并将仪器整理好. (7)运用欧姆定律计算电阻 R 的_阻__值___,再算出电阻的平均 值. (8)将 R 的平均值、d 的平均值、l 的测量值代入公式,计算 出导线的电阻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