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海岸概况

合集下载

长江口海岸概况

长江口海岸概况

长江口海岸概况()【摘要】基于参考分析整理各类长江口文献资料,总结长江口海岸的基本概况。

长江口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前沿,是一个多级分汊的三角洲河口。

长江口水域是上海市重要水源地,也是多种生物周年性溯河和降河洄游的必经通道,对于长江口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具有巨大意义,同时长江河口港埠众多,如中国最大的海港上海港扼守长江的咽喉。

【关键词】长江口;岸线;冲刷;淤积长江口作为我过第一大河-长江的入海口,也是我国第一大港-上海港的门户,同时长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之一,研究长江口的海岸情况有着极大的意义。

1. 岸线描述如今的长江口在徐六泾下由崇明岛分为南、北两支,南支在吴淞口以下被长兴横沙两岛分为南港、北港,南港在九段沙再被分为南槽和北槽. 河道平面形态呈喇叭状,长江口形态呈一展宽的平面扇形三角洲。

[1]南北支,南、北港,南、北槽呈三级分汊、四口入海的格局。

长江口陆海相互作用剧烈,受河口分汊、上游输水输沙、外海掀沙、水动力、海岸工程等诸多因素影响,长江口河段河势动荡,滩涂地形冲淤变化十分显著。

2.冲淤变化长江作为世界上输沙率第四大的河流,入海泥沙堆积了巨大的三角洲,长江的发展演变主要依赖于河流流量、输沙量、河口潮流、波浪、周围海岸泥沙供给量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在总体上,崇明东滩、长江南支、长江南港、长江北港、南汇东滩、九段沙近期冲刷大于淤积,而崇明北沿、横沙东滩以淤积为主,长江南支冲刷作用明显,江心沙洲往东南方向推移,分析表明长江入海泥沙年输移量以及年均含沙量变化是造成长江口江心沙洲冲淤演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2]最近几十年来,长江入海泥沙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水库的拦沙作用,同时水土保持措施对此也有一定的影响,南水北调工程的陆续实施也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使长江入海泥沙减少。

由于三峡工程的蓄水运行,长江入海泥沙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长江口门外的水下三角洲出现了严重侵蚀[3]在不考虑沿程冲刷恢复的条件下,下游大通站的输沙量减少了约40 %[4],同时长江入海泥沙的减少已造成长江三角洲前缘海床的蚀退[5] . 长江三角洲海岸线可能会随着泥沙的减少而出现海岸线后退的现象。

长江口海岸线的自然变迁——春秋时南通、上海之地还是汪洋大海

长江口海岸线的自然变迁——春秋时南通、上海之地还是汪洋大海

长江口海岸线的自然变迁——春秋时南通、上海之地还是汪洋大海春秋时期的长江入海口,经过今扬州、镇江后江面骤然开阔,呈喇叭形,如此流速放缓,在江流海浪激荡下泥沙纷纷向长江口外南北两侧回旋沉降,逐渐堆积成北岸古沙嘴和南岸古沙堤,下面着重介绍长江口北岸古沙嘴的延伸东扩,其基本的步骤是自西向东逐个合并沙洲。

扶海洲——汉末开始接陆扶海洲原是海中隐沙,在春秋战国时发展为大块卵状沙洲。

“秦汉时州东百里有长洲泽,又东有扶海洲”,说的是秦汉时的扶海洲在泰州以东百余里的长洲泽的东部。

长洲泽在今如皋以东附近,是当时长江口北岸沙嘴延伸处的滩涂淤地。

至少在晋朝以前,长洲泽已成桑田。

史载:长洲泽多麋鹿,千麋成群,掘食草根,其处成泥,名叫麋畯jùn(麋群践踏过的田地),民众在此种稻,不耕即可收获。

东晋时扶海洲已完全同扬州、泰州处的古沙嘴相接,长江口北岸推至如东县掘港镇附近。

掘港镇渐成著名盐场,明代中后期后更发展为商贾云集,百业兴旺的商业重镇,号“小扬州”。

胡逗洲——唐朝时接陆南朝时在今南通和海门间淤积沉降出大型沙洲,名胡逗洲。

据《太平寰宇记》载:胡逗洲在海陵县(今泰州)东南两百三十八里海中,东西八十里,南北三十五里,民众多流人,煮盐为业。

“流人”多指不堪忍受苛税盘剥的迁徙流民,他们因劳作在孤立沙洲,与外界相对隔离,故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独特南通方言,与周遭完全不同。

胡逗洲曾见证侯景败亡。

侯景原是管辖东魏黄河以南13州之地,统领十万精兵的悍将。

后向南朝梁国请降。

548年又举兵叛梁,囚禁梁武帝萧衍,废立萧纲和萧栋,甚至自立为帝。

552年,败逃的侯景从沪渎(古吴淞江下游近海处)入海到胡逗洲,被其部将羊鲲kūn所杀。

唐时,胡逗洲逐渐与陆地相接,接陆处有一条古称横江的夹江。

由于水浅沙涨,横江在唐末淤积封闭。

东步洲——北宋时接陆北宋时接陆的东步洲是由唐朝时涨出海面的东洲、布洲等沙洲合并而成的。

五代十国时,在当时东步洲最东端的吕四港镇附近,设海门县(具体建县时间应为后周显德五年,958年)。

长江口基本情况

长江口基本情况

长江自江苏江阴以下进入河口段。

江阴附近江面宽1.4公里,至徐六泾江宽5公里,然后向东南迅速扩展,至长江口北端的苏北嘴与南端的南汇嘴之间,江面宽达91公里。

整个长江河口段呈喇叭形,全长200公里。

长江口江流浩荡,但河床比降甚小,流速平缓,加之受海潮顶托影响,长江从上游挟带来的大量泥沙在河口附近形成沙洲和河坝,在两岸形成沙嘴。

河口沙洲的出现便使河道分汊,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长江主流往右偏移,使河口的南汊道刷深、扩宽,且呈发展趋势;北汊道则日渐淤浅、束窄,呈衰退趋势。

当南汊道成为长江径流主要通道后,新的沙洲、沙坝发育,使河道再次分汊,继续向东南偏移。

随着河口汊道的发展演变,河口三角洲便不断向大海延伸。

长江口南北两支汊道被崇明岛所分隔。

崇明岛系中国第三大岛,面积达1083平方公里。

18世纪后,由于长江主泓流经南支汊道,使南汊发育迅速,泥沙淤积形成了中央沙、长兴岛和横沙岛,它们把南支分隔成南港和北港两个汊道。

随后,南港汊道淤积形成了九段沙,又把南港分隔为南槽和北槽。

其中,南槽原为长江主泓道,近年来又发生变化,淤积增加,水深变浅,北槽出现刷深趋势,南槽长江主泓已渐渐转向北槽。

长江泥沙主要经南支向东和东南沿海输移,入海泥沙的分布情况大致为:60%左右在口门外向东扩散,扩散范围一般限于东经123°以西,相应水深50米左右,已形成面积为1万平方公里的长江水下三角洲;20%~25%左右的泥沙沿海岸向南运移,夏季因台湾暖流西偏,浙闽沿岸流受偏南风影响贴岸北上,长江南移泥沙受阻,主要沉积在杭州湾以外,部分被潮汐拥入杭州湾内;冬季台湾暖流退缩东移,浙闽沿岸流受北风吹送影响南下,长江泥沙向南可达浙南、闽北沿海;余下15%~20%左右的泥沙向北运移不远,因受苏北沿岸流阻挡,反被潮汐拥入崇明岛以北,沉积在长江口北支内,故长江向北部沿海的输沙量甚少。

长江口潮汐属半日周潮,平均潮周期为12小时25分,影响范围甚远。

汛期,潮流可至江阴,江阴以下为潮流河段。

中国海洋简介

中国海洋简介

中国海洋简介第一部分渤海划分四部分1辽东湾位于渤海北部,以河北大清河口到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一线为其南界,有辽河、滦河2渤海湾,位于渤海西部,以大清河口至新黄河口一线为东界,北接辽东湾,南邻莱州湾,有黄河、海河3莱州湾,位于渤海南部,以新黄河口到龙口的屺坶岛(读音:起母)一线为其北界,有黄河、小清河等河4渤海中央区,为渤海的主体部分,界于辽东湾、莱州湾、渤海湾之间,东边以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经庙岛群岛至山东半岛北岸蓬莱角的联线与黄海分界。

附带:渤海海峡与黄海的分界线:辽东半岛的老铁山西角与山东半岛北岸的蓬莱角间的连线最深水道:东部的老铁山水道最深,达到86米海岸类型粉沙淤泥质海岸:渤海湾,黄河三角洲和辽东湾北岸等沿岸沙砾质岸:滦河口以北的渤海西岸基岩海岸:山东半岛北岸和辽东半岛西岸海浪:渤海海峡和中部为最大,辽东湾和渤海湾较小“聚宝盆”:渤海是黄渤海渔业的摇篮,是多种鱼,虾,蟹,贝类繁殖,栖息、生长的良好场所,故有“聚宝盆”之称重要海港:中国北方唯一的邮轮母港:天津国际邮轮母港,也是具备接待世界最大邮轮能力的邮轮母港中国国内最大的填海造陆工程:天津填海造陆工程,位于渤海的渤海湾内,天津市滨海新区主要港口分布历史源起中国第一首咏海诗: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渤海古称沧海、北海渤海国(公元698年~926年),是我国唐朝时期以粟末靺鞨族为主体建立,统治东北地区的地方民族政权。

教科书认为,渤海是海湾,因此中国被认为有三片领海,即黄海、东海和南海,渤海被归入黄海。

第二部分黄海基本概况黄海,(韩国称之为西海(??)平均水深44米,整个海域都为东亚大陆架的一部分。

西临山东半岛和苏北平原,东边是朝鲜半岛,北端是辽东半岛。

面积约为38万平方公里,最大深度位于济州岛北侧,为140米。

长江口海域生态环境状况及保护对策

长江口海域生态环境状况及保护对策

第33卷㊀第5期2020年5月环㊀境㊀科㊀学㊀研㊀究ResearchofEnvironmentalSciencesVol.33ꎬNo.5Mayꎬ2020收稿日期:2020 ̄02 ̄04㊀㊀㊀修订日期:2020 ̄03 ̄21作者简介:王孝程(1990 ̄)ꎬ男ꎬ黑龙江哈尔滨人ꎬ工程师ꎬ博士ꎬ主要从事海洋生态学研究ꎬxcwang@nmemc.org.cn.∗责任作者ꎬ李宏俊(1982 ̄)ꎬ男ꎬ辽宁丹东人ꎬ研究员ꎬ博士ꎬ主要从事海洋生态学研究ꎬhjli@nmemc.org.cn基金项目:自然资源部海洋灾害预报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No.LOMF1805)ꎻ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博士科研启动经费项目SupportedbyOpenFoundationofKeyLaboratoryofMarineHazardsForecastingꎬMinistryofNaturalResourcesꎬChina(No.LOMF1805)ꎻDoctoralFoundationofNationalMarineEnvironmentalMonitoringCenterꎬChina长江口海域生态环境状况及保护对策王孝程1ꎬ2ꎬ解鹏飞1ꎬ李㊀晴1ꎬ张金勇1ꎬ李宏俊1∗1.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ꎬ辽宁大连㊀1160232.自然资源部海洋灾害预报技术重点实验室ꎬ北京㊀100081摘要:为加快推进长江口海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ꎬ结合长江经济带大保护ꎬ系统总结分析了近20年长江口环境质量和生态监控区的监测结果.结果表明:①长江口海域生态系统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②长江径流总量呈现波动变化ꎬ年均流量无明显的变化ꎬ而长江口海域海水环境状况一直较差.③营养盐污染严重ꎬ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ꎻ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群落结构不稳定ꎬ存在生境破碎化严重㊁外来生物入侵㊁赤潮频发㊁低氧区等诸多生态问题.为加强长江口海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ꎬ建议:①加强顶层设计ꎬ推进落实陆海统筹ꎻ②科学规划临港产业布局ꎬ加强涉海产业的污染管理ꎻ③加强污染物入海排放管控ꎬ提升海洋环境保护意识ꎻ④保障海洋生态建设资金ꎬ强化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关键词:长江口ꎻ生态环境ꎻ变化趋势ꎻ生态问题ꎻ保护对策中图分类号:X321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1 ̄6929(2020)05 ̄1197 ̄09文献标志码:ADOI:10 13198∕j issn 1001 ̄6929 2020 03 29EcologicalEnvironmentoftheYangtzeEstuaryandProtectionCountermeasuresWANGXiaocheng1ꎬ2ꎬXIEPengfei1ꎬLIQing1ꎬZHANGJinyong1ꎬLIHongjun1∗1.NationalMarineEnvironmentalMonitoringCenterꎬDalian116023ꎬChina2.KeyLaboratoryofMarineHazardsForecastingꎬMinistryofNaturalResourcesꎬBeijing100081ꎬChinaAbstract:InordertopromotetheprotectionandrestorationoftheYangtzeestuaryundertheprotectionstrategyofYangtzeRiverEconomicBeltꎬwesystematicallyanalyzedthemonitoringdataoftheYangtzeestuarymarineecologicalmonitoringprogramsinrecent20years.Theresultsindicatedthattheecosystemwasinasub ̄healthlong ̄termstate.Thetotalrunofffluctuatedwhiletherewasnoobviouschangeintheannualaverageflow.Howeverꎬitisnoteworthythattheconditionofseawaterwaspoor.Nutrientsweremainpollutants(i.e.inorganicnitrogenandphosphate).Manyotherproblemssuchasbiodiversitylossꎬdamagedhabitatꎬalieninvasionꎬfrequentredtideꎬandlow ̄oxygenzonesalsoexist.Werecommendimprovingtheprotectionandrestorationoftheecologicalenvironmentfromthefollowingaspects:(1)Strengthenthetop ̄leveldesignandpromotecoordinatedlandandseadevelopmentꎻ(2)Plananddesignthelayoutofport ̄vicinityindustryscientificallyandimprovethepollutionmanagementofsea ̄relatedindustriesꎻ(3)Tightenthecontrolofpollutantdischargeandincreasetheawarenessofmarineenvironmentalprotectionꎻ(4)Ensuresufficientfundsformarineecologicalconstructionandstrengthenitsprotectionandconstruction.Keywords:Yangtzeestuaryꎻecologicalenvironmentꎻhealthconditionꎻecologicalproblemꎻprotectioncountermeasure㊀㊀长江口是世界第三大河口ꎬ生态环境状况特殊[1].长江口海域在海洋水团的共同作用下ꎬ水温状况复杂多变ꎬ营养盐丰富ꎬ生产力高ꎬ磷酸盐㊁硝酸盐和硅酸盐显著高于我国其他河口海域[2 ̄3].营养盐含量从近海向河口区逐渐递增ꎬ导致河口海域成为高生产力区[4 ̄5].长江径流带来的营养物质ꎬ孕育了大量的浮游生物和滩涂植物ꎬ为水生动物和底栖生物提供了充足的食源[6 ̄7]ꎬ是众多溯河性和降河性长途洄游性物种ꎬ如中华鲟(Acipensersinensis)㊁鳗鲡(Anguillajaponica)等鱼类的必经通道[8 ̄11]ꎬ是我国凤鲚(Coiliamystus)和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的最主要产卵场之一ꎬ还是珍稀物种中华鲟幼鲟的集中分布区[12 ̄17].滩涂湿地是鸟类亚太迁徙路线中的重要驿站[18].但是随着人类干扰的不断增多ꎬ长江口海域的㊀㊀㊀环㊀境㊀科㊀学㊀研㊀究第33卷生态环境状况也受到了严重影响ꎬ生境破碎化严重ꎬ生态系统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ꎬ其保护和修复工作亟需更高质量的推进.中共中央㊁国务院高度重视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ꎬ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ꎬ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随着长江大保护的持续推进ꎬ长江经济带地表水环境质量呈好转趋势ꎬ总体优于全国平均水平ꎬ并且生态环境质量正逐渐好转ꎬ保护和修复成果显著.而海纳百川ꎬ长江最终于崇明岛以东汇入我国东海ꎬ海洋是其保护成效的最终体现者之一ꎬ长江口作为重要的陆海连接区域ꎬ是长江保护和修复成效的重要体现者ꎬ所以长江口海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工作对于评估长江保护和修复的成效具有重要意义ꎬ其生态环境状况尤为重要.该研究系统总结了近20年来长江口海域的业务化监测结果ꎬ对生态环境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ꎬ剖析长江口海域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ꎬ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修复和管理对策ꎬ以期为长江经济带的保护成效评估提供参考ꎬ为长江口海域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1㊀长江口海域生态环境状况及其变化趋势1 1㊀长江口海域水体和沉积物环境1 1 1㊀长江口径流和泥沙特性长江口是我国最大的河口ꎬ近10年来ꎬ长江流域及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迅速㊁人口相对集中㊁海上倾废㊁海洋运输㊁污染物的排放及水利工程的建设等对河口及其邻近海域水动力和水环境条件㊁地貌演变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长江口的水体环境与流域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影响密切ꎬ而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中ꎬ人类活动加剧ꎬ长江上游兴建了大量的水利水电工程ꎬ特别是三峡工程的关闸蓄水ꎬ中下游实施了大量的诸如滩涂围垦㊁河道整治㊁取排水㊁采砂㊁深水航道建设等工程ꎬ在一定程度上对长江的水文㊁泥沙特性产生了影响[19].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ꎬ具有巨大的防洪㊁发电㊁航运㊁水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但是三峡工程的建设和运营并未对长江年径流量和日均流量产生明显影响ꎬ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ꎬ长江年径流量和日均流量均呈现波动变化ꎬ总体趋势和周期变化不明显[20]ꎬ2003年以前大通站年均流量㊁年最大流量㊁年最小流量的历史平均值分别为28635㊁60114和8428m3∕sꎬ2003年后历史平均值分别为26443㊁52191和9486m3∕sꎬ可见三峡工程运营以来ꎬ年均流量变幅不显著ꎬ年最大流量减少ꎬ年最小流量增加[21].对于最大日流量ꎬ2003年为最大日流量的显著拐点.2003年前ꎬ最大日流量呈现增加趋势ꎻ而2003年后ꎬ最大日流量值明显小于历史平均ꎬ且具有下降趋势.而日均流量在2003年前后并未发生显著差异ꎬ其趋势也不明显[21].而由于人为控制水文动力过程ꎬ三峡工程对径流年内变化趋势㊁突变特性和分配特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ꎬ洪枯季和最大日流量都有明显变化趋势ꎬ流量年内分配不均ꎬ主要集中于洪季ꎬ枯季占比较小.大通站流量丰枯率(为汛期与非汛期径流总量的比值ꎬ体现径流量年内分配)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均较大ꎻ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期有所减小ꎻ90年代增大ꎬ且在90年代末出现极大值ꎻ进入21世纪初以来ꎬ开始减少ꎬ并保持于一个相对较小值内[22].三峡工程的修建拦截了一部分径流ꎬ同时ꎬ水土保持及水库建成等造成的截沙效应超过水土流失造成的增沙效应ꎬ入河口输沙量降低[19]ꎬ直接影响长江口的径流来沙量ꎬ下游来沙量大幅减少ꎬ且这种减少也不是简单的数量减少[23].据统计ꎬ2003年三峡工程蓄水以来ꎬ60%~70%的上游来沙被拦截在库内ꎬ尽管坝下游河床冲刷补偿了一部分泥沙ꎬ但入河口输沙量较之前仍约下降了1∕3[19].蓄水后ꎬ长江口水文泥沙特性发生了明显变化ꎬ洪季泥沙中值粒径大于枯季ꎬ汛初流量增大阶段泥沙粗于汛末流量减小阶段ꎬ多年平均中值粒径基本不变ꎬ但泥沙有逐年变粗的趋势[19].1 1 2㊀长江口海域水质状况和沉积物质量长江口海域一直是我国近岸海域水质状况污染较严重的区域.近15年来ꎬ长江口严重污染海域主要集中在近岸ꎬ长江口北支到杭州湾南岸区域均为GB3097 1997«海水水质标准»劣Ⅳ类水质ꎬ而优良(Ⅰ类和Ⅱ类)水质面积占比不足50%(见图1).1999 2018年长江口海域主要环境要素的年际变化如图2所示.近20年来ꎬ长江口海域海水盐度整体呈下降趋势ꎬ1999 2003年波动较大ꎬ变化范围为6 88~33 16ꎬ2003年后整体趋于稳定ꎬ并呈逐年递减的趋势ꎬ2004 2018年盐度变化范围为17 00~26 79ꎬ由2004年的26 02降至2018年的18 41ꎻ海水DO年均浓度呈波动变化ꎬ整体呈上升趋势ꎬ由1999年的6 45mg∕L升至2018年的8 13mg∕Lꎬ变化范围为5 67~8 13mg∕Lꎬ其中2002年最低ꎬ2018年最高ꎻpH较稳定ꎬ变化范围为7 89~8 60ꎻ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年均浓度呈波动变化ꎬ但其年均浓度总体较高ꎬ且整体均呈上升趋势.无机氮年均浓度除20008911第5期王孝程等:长江口海域生态环境状况及保护对策㊀㊀㊀注:数据来源于2005 2018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ꎻⅠ㊁Ⅱ㊁Ⅲ㊁Ⅳ㊁劣Ⅳ类均为GB3097 1997«海水水质标准»水质等级.图1㊀2005—2018年长江口海域水质状况趋势分布Fig.1TrendmapofwaterqualityintheYangtzeestuaryfrom2005to2018年㊁2002年和2018年外均高于0 5mg∕Lꎬ显示长江口海域长期属于GB3097 1997劣Ⅳ类水质ꎬ活性磷酸盐年均浓度2003年后长期高于0 03mg∕Lꎬ显示其多数时期属于GB3097 1997Ⅳ类水质.盐度㊁DO㊁pH㊁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等主要指标浓度在2003年前年际波动均较大ꎬ而2003年后相对较小(见图2)ꎬ这可能与人为活动的干扰有关.2003年ꎬ三峡水库开始进行一期蓄水ꎬ自蓄水后ꎬ整个长江口海域的主要指标较之前明显稳定ꎬ这可能是由于水利工程人为干预了长江径流量ꎬ从而使得长江口海域的长江径流输入㊁盐度和其他指标更加趋于稳定ꎬ长江水利工程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也对保持长江口海域水环境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多年连续监测结果表明ꎬ长江口海域表层海水环境状况较差ꎬ营养盐污染严重ꎬ尤其是无机氮超标严重.长江及钱塘江径流携带东海沿岸发达的工农业生产所产生的大量污染物入海ꎬ同时每年径流也携带了大量的营养盐类ꎬ海水氮㊁磷及化学需氧量浓度超标ꎬ是造成长江口海域大面积污染的主要原因.根据«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的监测结果ꎬ长江口沉积物类型为粘土质粉砂和粉砂ꎬ2005 2018年ꎬ长江口海洋沉积环境总体质量状况良好ꎬ综合质量等级年际变化基本稳定ꎬ绝大部分站位的沉积物质量最多只有一项超标要素ꎬ超标率低ꎬ而2015 20189911㊀㊀㊀环㊀境㊀科㊀学㊀研㊀究第33卷注:数据来源于1999 2004年长江口海域业务化监测结果和2005 2018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图2㊀1999—2018年长江口海域主要环境要素的年际变化Fig.2Inter ̄annualchangeofmajorenvironmentalfactorsintheYangtzeestuaryfrom1999to2018年ꎬ长江口沉积物质量良好点位的比例已连续4年达到100%.1 2㊀长江口海域海洋生物群落和生态健康状况2011 2018年长江口海洋生物状况主要指标的年际变化如图3所示.由图3可见ꎬ浮游植物群落密度自2011年起有明显降低ꎬ2015年后有所波动ꎬ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呈波动状态ꎬ2011 2018年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 91~2 18ꎬ整体多样性水平较低ꎬ这与逐渐增高的赤潮发生率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综合以往的研究结果ꎬ近35年来长江口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不断演变ꎬ种类组成趋向简单ꎬ种类个体数量分布不均匀[24]ꎬ少数优势种类(如中肋骨条藻)在环境条件合适时易大量增殖形成赤潮[25].群落结构中硅藻为浮游植物中主要类群ꎬ数量上占绝对优势ꎬ但多年来其占比呈缓慢下降趋势ꎬ甲藻种类占比缓慢增加[24].2011 2018年浮游动物密度年际波动较大ꎬ整体呈上升趋势ꎬ变化范围为288~2942ind.∕m3.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波动较小ꎬ变化范围为1 81~2 41ꎬ多样性水平相对较高ꎬ但整体呈下降趋势.综合以往的研究结果ꎬ近35年来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趋向简单化ꎬ优势种以桡足类为主ꎬ且桡足类的组成比例有下降趋势[24]ꎬ其百分比的降低ꎬ显示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正逐渐发生变化ꎬ这与长江口海域生境条件的日益恶化有很大关系.2011 2018年大型底栖生物密度和多样性指数年际波动较大ꎬ变化范围分别为53~175ind.∕m3㊁1 30~2 48ꎬ整体呈上升趋势.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是我国最大的河口渔场ꎬ在我国渔业生产中居重要地位.淡水渔业资源ꎬ如凤鲚㊁刀鲚(Coiliaectenes)㊁前额间银鱼(Hemisalanxprognathus)㊁鳗鲡㊁白虾(Exopalaemon)和中华绒螯蟹ꎬ素有长江口六大渔业之称[25]ꎻ海水渔业资源ꎬ如带鱼(Trichiurusjaponicus)㊁小黄鱼(Larimichthyspolyactis)㊁大黄鱼(Larimichthyscrocea)和银鲳(Pampusargenteus)等均属该区域海洋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26].近10年来ꎬ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渔业资源因过度捕捞㊁水域生态环境和水质恶化而受到严重损害ꎬ刀鲚㊁凤鲚㊁带鱼㊁大黄鱼和小黄鱼等资源量急剧下降ꎬ低龄化和小型化明显[27]ꎬ鱼类资源量的衰退可能使甲壳类资源量相对增加[28 ̄29].由于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受到重金属和有机物的污染ꎬ2000 2002年该海域生态环境总体质量处于重污染水平[30]ꎬ污染导致该海域渔业资源衰退[31].2005年后杭州湾可能已经成为长江口海域重金属元素重要的沉积 汇 ꎬ而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0021第5期王孝程等:长江口海域生态环境状况及保护对策㊀㊀㊀注:数据来源于2011 2018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图3㊀2011 2018年长江口海域海洋生物状况主要指标的年际变化Fig.3Inter ̄annualchangeofmajorindicatorsofmarineorganismintheYangtzeestuaryfrom2011to2018元素含量整体上均呈逐步降低的趋势ꎬ生态环境总体质量有所恢复[32].注:数据来源于2006 2018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图4㊀2006 2018年长江口海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Fig.4MarineecosystemhealthintheYangtzeestuaryfrom2006to20182006 2018年ꎬ长江口海域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见图4)ꎬ生态健康评价指数一直呈波动变化ꎬ范围为52 8~71 3ꎬ均低于90ꎬ其中2016年最低ꎬ2014年最高.生态健康的评价主要包含5种指标ꎬ即水环境㊁沉积环境㊁生物质量㊁栖息地和生物群落.长江口海域水环境和沉积环境基本稳定ꎬ其中沉积环境较好ꎬ而水环境一直处于较差状态ꎬ这使得栖息地环境受到威胁ꎬ由于水生生物对环境非常敏感ꎬ对水环境和栖息地的变化反应较强烈ꎬ长期处于恶劣的水质和栖息地环境下ꎬ导致生物质量整体较低ꎬ生物多样性水平较差ꎬ群落结构不稳定ꎬ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处于亚健康状态.2㊀长江口海域主要的生态问题2 1㊀海水污染严重ꎬ水环境质量较差长江㊁钱塘江等江河的径流每年携带了大量的营养盐类进入长江口海域ꎬ该海域水体污染物浓度较高ꎬ氮㊁磷及化学需氧量浓度均超过GB3097 1997Ⅳ类水质标准限值[33 ̄35].无机氮年均浓度显示长江口海域长期属于劣Ⅳ类水质ꎬ而活性磷酸盐年均浓度显示其多数时期属于Ⅳ类水质.目前ꎬ长江口海域是我国海水水质极差的海域之一.除多年水质极差外ꎬ«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ꎬ长江口海域生物体内的油类㊁总汞㊁砷㊁铅和滴滴涕等指标浓度也普遍超标.环境质量差是致使长江口海域多年来处于亚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2 2㊀海洋工程和人类活动干扰强烈ꎬ生境破坏严重上海长江隧桥工程㊁杭州湾大桥工程㊁长兴岛造船基地工程㊁长兴 崇明 启东桥隧工程项目㊁长江口深水航道三期疏浚工程和洋山深水港工程等工程1021㊀㊀㊀环㊀境㊀科㊀学㊀研㊀究第33卷的施工和完成ꎬ导致长江口海区海洋生物栖息地严重破碎化.另外ꎬ滩涂养殖的过度发展ꎬ也使余姚和慈溪沿岸的滩涂生物简单化ꎬ基本形成了由单一养殖物种组成的滩涂湿地生物结构ꎬ大大降低了滩涂湿地的物种多样性.同时海洋工程占用了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间及洄游路线ꎬ使多个自然洄游通道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生境的破碎化和洄游通道的阻断ꎬ加之大型船只频繁穿梭等干扰(包括噪声污染等)ꎬ不仅影响一般过河口性和定居性生物的产卵㊁育幼㊁生长和生存ꎬ而且经常造成许多珍稀动物的非正常死亡.2 3㊀低氧区长期存在ꎬ成为生态安全的重要潜在威胁长江口海域水体中DO浓度虽然近20年有所升高ꎬ但是仍监测到低氧区的存在[36 ̄38].2002年ꎬ科学家们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底层发现存在面积约为13700km2㊁DO浓度小于2mg∕L的低DO区域ꎬ最低处仅为1mg∕L[39]ꎬ而2007年在长江口外海区发现了一个更大的近20000km2的低氧区域[40].研究[41]发现ꎬ20世纪90年代后ꎬ低氧现象的发生概率已逐渐升至90%.低氧区的存在ꎬ可导致大量海洋生物窒息死亡ꎬ而低氧区消除和恢复则需要漫长的时间ꎬ但迄今未见有消除和恢复迹象.随着长江口海域水体中DO浓度的变化ꎬ低氧区的范围和程度可能进一步扩大和加剧ꎬ成为长江口海域生态系统的重要潜在威胁ꎬ最终成为长江口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死亡区或无生物区.2 4㊀生物群落状况较差ꎬ生态系统健康总体欠佳由于长江口海域生境条件的日益恶化ꎬ浮游植物群落种类组成发生明显变化ꎬ浮游植物中硅藻的占比有所下降ꎬ甲藻有所上升[24]ꎬ赤潮种类数量异常增殖引发赤潮ꎻ浮游动物种类明显减少ꎬ密度普遍偏低ꎬ原来的优势种类桡足类的种类和数量均呈下降趋势ꎬ结构趋于简单化[42 ̄44]ꎬ2004年桡足类占浮游动物种类数的50%ꎬ2005年㊁2006年分别降至46%和42%ꎬ2007年降至30%以下ꎬ2008年因种类数㊁生物量和密度均呈较大幅度升高ꎬ桡足类的占比也有所反弹ꎬ2009年之后一直在较低水平波动[24].渔业资源衰退明显ꎬ长江口及杭州湾传统渔场接近消失边缘[45].长江口海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欠佳ꎬ其主要原因是:①捕捞压力过大ꎬ近10年来优质渔业资源严重衰退ꎻ长三角海域近岸鳗鱼苗网密布ꎬ对近岸鱼类产卵场㊁索饵场及洄游通道影响极大.②近年来ꎬ三峡水利工程建设和上游工农业用水量增大ꎬ虽对年均径流量无明显影响ꎬ但人为的干预对径流年内变化趋势㊁突变特性和分配特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ꎬ使得水流对于岸滩的冲击作用发生改变ꎬ严重地改变了河口生境ꎬ导致产卵场和育幼场功能逐渐丧失㊁鱼类等生物生殖及生长洄游通道受阻ꎬ河口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丧失严重.③海洋生物饵料来源不稳定ꎬ磷酸盐和无机氮污染严重ꎬ饵料生物的种类组成和优势种类年际变化较大.2 5㊀外来生物入侵ꎬ赤潮频发随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确立和运营ꎬ洋山港和北仑港大型港口经由远洋船只压舱水携带等途径带来的外来海洋生物日益增多ꎬ特别是外来浮游植物入侵种类的数量越来越多ꎬ土著硅藻种类占比日趋减少ꎬ甲藻类中的有毒赤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ꎬ时常引发赤潮[46 ̄47]ꎬ其主要原因是:①由于长江口生态系统日趋恶化和脆弱化ꎬ为外来种提供了生存㊁增殖和引发赤潮的条件ꎻ②环境条件的变化致使土著种类不再具有适宜的生境条件ꎬ多数土著种类的种群数量减少甚至消失ꎬ但对于少数土著种类ꎬ如广生性和耐污性较强的中肋骨条藻ꎬ在环境条件合适时也会大量增殖ꎬ并形成赤潮.总体而言ꎬ浮游植物种类多样性明显下降ꎬ群落结构趋向简单化且不稳定.3㊀长江口海域保护修复及管理对策3 1㊀加强顶层设计ꎬ推进落实陆海统筹通过对长江口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的分析和科学评价ꎬ认为在长江口海域生态环境管理中ꎬ应高度重视陆海统筹与区域协调机制的建设. 湾区经济 已经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增长极ꎬ推动湾区发展已然成为世界各国发展开发型经济㊁确立战略优势的重要经验.长江口海域作为我国极其重要的流域㊁海域交汇区ꎬ其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不仅关乎海洋生态环境ꎬ更关乎整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对长江口海域的生态环境治理必然要加强落实陆海统筹的顶层设计.a)规划引领.规划是进行区域调控和管理的重要工具ꎬ具有前瞻性㊁战略性㊁地域性和约束力.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部署ꎬ按照«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ꎬ依据有关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㊁生态市建设规划和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等ꎬ编制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相关专项规划ꎬ通过规划引领区域环境合作行动.b)建立区域协调机制.2018年的机构改革ꎬ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打通了陆地和海洋ꎬ破除了陆域㊁海域环境保护与管理之间的体制壁垒ꎬ为生态环境保2021第5期王孝程等:长江口海域生态环境状况及保护对策㊀㊀㊀护管理的陆海统筹奠定了良好基础.应充分发挥我国生态环境领域改革的制度优势ꎬ整合和发挥生态系统整体性的经济规模效应和污染治理的规模效应ꎬ建立区域协调机制ꎬ全流域 一盘棋 考虑ꎬ加快促进河(湖)长制㊁湾长制等流域㊁海域环境治理协调机制在治理对象㊁治理范围㊁技术标准等方面的有效衔接ꎬ倒逼和统筹河流㊁海域的污染控制目标和考核指标ꎬ突破现有陆海污染物管控不衔接问题ꎬ进一步制定落实流域㊁海域生态环境管理的政策措施体系ꎬ实施河口海湾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的合理规划㊁共治共管ꎬ强化不同环境政策之间的协同和协调ꎬ为海洋环境保护奠定区域环境合作的政策基础.c)强化科技创新有效供给.充分发挥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的平台枢纽作用ꎬ切实强化长江流域科技创新的有效性供给ꎬ推动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等重大专项成果转化ꎬ重点强化污染物来源解析与综合诊断技术ꎬ地表 地下㊁河 海多过程协同的流域水环境调控技术研究ꎻ加强农业农村污染防治㊁生态保护修复适用技术推荐ꎻ以污染物及其生态效应管控为目标ꎬ开展陆域㊁水体统筹兼顾的治理优先区识别ꎬ引领投资与保护方向.3 2㊀科学规划临港产业空间布局ꎬ完善陆海统筹的治污体系临港产业布局事关海洋经济的长远发展ꎬ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合理的临港产业布局有利于充分利用各种要素资源ꎬ发挥比较优势ꎬ有利于防止生态环境污染ꎬ维持生态平衡ꎬ提高土地集约利用ꎬ是区域经济持续㊁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ꎬ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应科学规划临港产业空间布局ꎬ完善陆海统筹的治污体系.a)优化临港产业空间布局规划.按照生态环保优先㊁人与自然和谐㊁陆地与海洋统筹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临海产业发展统筹安排的原则ꎬ做好临港产业布局顶层设计ꎬ统筹产业发展规划ꎬ从源头控制临港产业海洋环境污染.针对临港产业布局现状ꎬ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ꎬ进一步调整优化临港产业布局ꎬ以实现海洋经济建设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更为协调发展.b)加强涉海产业的污染管理.将长江口流域的污染治理与海洋环境保护结合起来ꎬ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修复与污染防治联动机制ꎬ分清轻重缓急ꎬ分级分区实现精准施策.依据长江口流域㊁海域生态环境污染防治的特征ꎬ系统全面推进水污染综合治理ꎬ加大在治水体制和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的技术与政策支持ꎬ加快流域㊁海域水环境质量的全面改善.禁止在沿岸及岛屿新建㊁扩建污染海洋生态环境的项目ꎬ对现有的企业事业单位超过标准排放污染物的ꎬ要依法限期治理ꎬ对污染严重㊁难于治理或治理后仍达不到要求的涉海产业ꎬ要按照管理权限坚决依法予以关停.3 3㊀加强污染物入海排放管控ꎬ提升海洋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实施环评㊁总量控制等制度ꎬ优化排污口布局ꎬ严格管理围填海活动ꎬ加强污染物入海排放管控ꎬ逐步减少入海污染物总量.具体措施包括:①严格海洋环评制度.发展海洋经济必须以环境容量为前提ꎬ要加强涉海工程的建设监督管理ꎬ严格执行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与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设施 三同时 制度ꎬ排放非达标项目坚决一票否决ꎬ确保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②严格管理围填海活动.严格围填海项目审查ꎬ严格执行围填海禁填限填要求ꎬ从严限制单纯获取土地性质的围填海项目ꎬ制定并严格执行围填海规划ꎬ除政府组织的海域海岸带整治少量填海外ꎬ在港口航道附近和港湾区域要禁止围填海.③严格涉海产业准入.制订严格的涉海产业准入标准ꎬ项目选址要进行科学论证ꎬ特别是要强化对布局密集㊁规模庞大的化工㊁钢铁㊁火电㊁炼油项目环评论证ꎬ严格落实涉海产业准入和环保要求ꎬ择优发展临港工业ꎬ禁止高污染㊁高排放企业在临港落户.④对主要工业污水实行深度处理和废水回用ꎬ提高污水处理脱氮㊁脱磷效率ꎬ实现工业污水达标排放和有毒有害污染物 零排海 .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㊁沿岸污水管网系统和中水回用系统建设ꎬ提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ꎬ实现城市污水100%处理ꎬ再生水100%回用.重视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ꎬ发展高效农业和先进的施肥方式ꎬ降低化肥㊁农药使用量.⑤以 三磷 综合整治㊁城镇污水收集与治理能力提升为抓手ꎬ继续强化磷污染工业和生活点源污染全过程防控.与此同时ꎬ大力推进重点区域面源污染综合管控.结合面源普查㊁污染通量测算等结果ꎬ宜将湖北省㊁湖南省㊁江苏省㊁安徽省㊁江西省5个省份作为重点区域ꎬ将汛期水质恶化河流∕湖泊作为重点对象ꎬ切实强化污染治理.⑥合理调整养殖布局和结构ꎬ控制养殖自身污染.推进生态渔业建设ꎬ建立和优化鱼㊁贝㊁藻间养和轮养复合生态养殖模式ꎬ重点鼓励发展浅海藻类养殖ꎬ根据养殖环境容量ꎬ调整和优化海水网箱养殖布局ꎬ开展养殖网箱标准化改造建设ꎬ推广应用配合饲料.3 4㊀保障海洋生态建设资金ꎬ强化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3021。

中国河口海岸面临的挑战_陈吉余

中国河口海岸面临的挑战_陈吉余

ISSN1009-2722 Ma rine Geo logy Letters 海洋地质动态 2002,18(1):1-5文章编号:1009-2722(2002)01-0001-05中国河口海岸面临的挑战陈吉余,陈沈良(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摘 要:河口海岸是地球四大圈层交汇、能量流和物质流的重要聚散地带。

该区域经济发达、人口集中、开发程度高,导致严重的环境变异、资源破坏,对区域持续发展造成重大影响,特别是我国流域高强度开发对河口和邻近海岸带有直接和深远的影响。

新世纪我国的河口海岸面临着4个方面的挑战:入海泥沙量急剧减少;入海污染物质显著增加;滨海湿地丧失;全球海平面上升对中国低海岸的严重威胁。

为此,开展河口海岸环境变异的研究,为解决国家目标和海岸带资源可持续利用,无疑是非常重要而迫切的问题。

关键词:河口海岸;人类活动;环境变异;资源利用;巨大挑战中图分类号:P737 文献标识码:A 河口是流域和海洋的枢纽,既是流域物质的归宿,又是海洋的开始。

海岸是陆地和海洋的纽带。

河口海岸是陆海相互作用的集中地带,各种过程(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过程)耦合多变,演变机制复杂,生态环境敏感脆弱。

河口海岸地带又是经济发达、人口集居之地,世界60%的人口和2/3的大中城市集中在沿海地区,日益加剧的人类活动增加了河口海岸地区的压力。

同时,流域的高强度开发,如森林的破坏、高坝的建设、跨流域的调水、化肥的大量使用等直接影响到河口及其邻近海域,加上全球变化问题,如海平面上升引起的海岸侵蚀,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恶化、资源破坏和灾害频发,对人类生存环境安全和生存质量构成严峻的挑战。

因此,河口海岸的研究、开发和保护是当前世界沿海国家和科学家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纷纷提出了研究目标、计划和治理对策[1~3]。

河口海岸带汇聚各种陆地(流域)物质:淡收稿日期:2001-12-02作者简介:陈吉余(1921—),男,中科院院士,从事河口海岸研究.水径流、泥沙和化学物质,在海洋动力波、流、潮及其巨大能量的作用下,改变其侧边界和底边界以及区域生态环境[4]。

长江口海岸带综合管理对策—以上海市崇明岛为例

长江口海岸带综合管理对策—以上海市崇明岛为例

区 实 现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重 要 手 段
海岸陆,源 是带和交 位丰 气地 互的自 洋 作地然 理 置 、资 带富 越 用的 海 和 大的 优

使 赖 以 依 存 的 物 质 基 础 随 着 全 球 经 御 能 力 ; 保 持 重 要 的 生 态 过 程 、 生
区 域 人 们 的 综 合 福 利 。 1 9 年 92
通 条 件 的 制 约 , 流 、 流 和 信 息 海 市 最 佳 生 态 区 的 功 能 定 位 , 其 为 主 导 的 强 有 力 的 地 方 经 济 , 进 人 物 使 促

个 协 调 与 综 合 平 衡 的 管 理 框 架
和 实 用 工 具 , 量 减 少 海 岸 带 自然 尽
上 的 农 业 县 , 二 、 三 产 业 所 占 第 第
崇 明 长 期 以 来 经 济 发 展 相  ̄- 系 统 的 退 化 , 时 大 力 发 展 以 生 态 t l , 同
比 重 均 已超 过 第 一 产 业 , 由 于 交 落 后 的 状 况 以 及 未 来 建 设 成 为 上 农 业 、 态 旅 游 业 和 相 关 技 术 开 发 但 生
5 20 0 2上_ 枉 旖 S AN 海 H GHA C IE ON OMY
维普资讯
从 太 的 区位 上 看 , 明 位 于 长 江 流 部 门 、 业 之 间 在 资 源 开 发 利 用 过 施 对 策 崇 行
域 和 东 部 沿 海 地 区 … 字 形 格 局 的 程 中 出 现 的 利 益 冲 突 。这 种 管 辖 权 T 崇 明 岛 海 岸 带 资 源 开 发 利 用 交 会 点 , 有 明 显 的 区 位 优 势 。截 割 裂 或 重 叠 的 状 况 加 重 了 环 境 枵 中 存 在 的 问 题 显 示 实 行 海 岸 带 综 具 至 到 2 0 年 , 崇 明 全 岛 人 口 7 染 和 生 态 退 化 的 趋 势 , 为 阻 碍 崇 合 管 理 是 一 种 迫 切 的 现 实 需 要 , 0O 4 目 成

崇明岛

崇明岛

崇明岛历史演变崇明岛位于长江口,东西长80千米,南北宽13—18千米,面积1225平方千米,是我国的第三大岛,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沙岛之一,海拔3.5—4.5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林木茂盛、沼泽广布,是上海的辖县.•目前长江口的沙岛主要有崇明、长兴、横沙等。

由崇明岛将长江水道分为北支、南支;由长兴岛分为北港、南港。

•在长江口受科氏力的作用,涨潮流主要由北支进入长江口,泥沙净流入;退潮流主要经南支退出长江口,泥沙净流出,故长江口历来南蚀、北淤。

崇明岛雏形的形成•唐以前,长江口北至如东,南到南汇,南北相距150千米。

按记载,当时长江口有一沙岛——胡逗洲,在今天的南通市境内。

现在的海门、启东、崇明均为长江口水域。

•唐初武德(高祖李源)年间(618—626年)长江口形成东沙、西沙两个沙洲,是为崇明岛的雏形。

•20世纪80年代,上海市崇明岛海岸调查时发现两个古海岸沙堤:说明东沙唐初形成以后向东发展,到唐大和年间(827—835年),岸线在南村—裕丰—新北沙堤一线;到五代南唐保大年间(943—956年),岸线向东到了新西—裕安—新桥一线。

说明唐至五代崇明岛的东部已出露水面形成沙岛,然后向东发展。

崇明岛的扩展•宋元时期崇明岛的发育以东沙为基础向西北方向扩展。

北宋天圣三年(1025年)姚刘沙沙洲形成,姚刘沙在今天的红卫、合兴、海军农场、富民农场一带。

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三沙沙洲形成,三沙在今天的长征农场、永龙沙一带。

•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姚刘沙人口逐渐增多,嘉定年间姚刘沙上设天赐盐场。

至元十四年(1277年)在天赐盐场设崇明州,崇明成为行政区域。

•从图上可以看出,元代姚刘沙与三沙合并,时间大致在至元十四年前后(1277年)。

这时崇明岛已东起新桥,西到长征农场,东西长50千米,形状基本形成。

崇明岛附近诸岛的合并•南宋建炎二年以后,黄河口向南沿岸流为长江口输送了大量泥沙。

一方面形成很多沙洲,另一方面沙洲快速合并。

长江口生态系统特征和保护价值评价

长江口生态系统特征和保护价值评价

第2卷第2期2024年2月国家公园(中英文)NATIONALPARKVol.2,No.2Feb.,2024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项目(21YF1419600);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软科学研究项目(236921178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20806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后续项目(20FGLB014)收稿日期:2024⁃01⁃31;㊀㊀采用日期:2024⁃03⁃20∗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E⁃mail:wuchzhao@vip.sina.comDOI:10.20152/j.np.202401310030彭婉婷,朱自煜,刘佳,林云杉,杨文慧,蔡文博,吴承照.长江口生态系统特征和保护价值评价.国家公园(中英文),2024,2(2):91⁃100.PengWT,ZhuZY,LiuJ,LinYS,YangWH,CaiWB,WuCZ.AssessmentoftheecosystemcharacteristicsandconservationvalueoftheYangtzeRiverEstuary.NationalPark,2024,2(2):91⁃100.长江口生态系统特征和保护价值评价彭婉婷1,3,朱自煜2,刘㊀佳1,林云杉1,杨文慧1,3,蔡文博4,吴承照1,3,∗1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㊀2000922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㊀2000923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规划研究中心,上海㊀2000924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城市发展研究院,上海㊀200062摘要:长江口是一个以咸淡水交互作用为基础的复杂生态系统,是东亚 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重要节点,是中华鲟等珍稀水生动物生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 三场一通道 ㊂由于该区位于高度城市化区域,受人为干扰影响明显,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等问题突出,迫切需要系统分析和评估该区域生态系统特征和保护价值,识别生态系统关键区,以实现保护与发展的空间统筹㊂通过识别和分析长江口生态系统特征,从国家代表性㊁生态重要性㊁保护基础三个层次构建保护价值综合评价体系,识别保护关键区㊂研究表明,长江口生态系统呈现 三高一低 的特征;滨海湿地生态系统㊁鸟类及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均表现出显著的国家代表性,并且具备高敏感性㊁高风险㊁高生态服务功能特征㊂长江口保护价值呈现空间异质性,东部及水源保护区保护价值高,三级分汊航道保护价值较低,保护关键区集中在崇明东滩周边㊁北湖㊁九段沙㊁横沙西部及水库区㊂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推进长江口国家公园的规划建设工作,整合各类自然保护地,实现长江口生态完整性保护,促进长江大保护㊁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实现㊂关键词:国家公园;长江口;生态系统特征;保护价值;保护关键区AssessmentoftheecosystemcharacteristicsandconservationvalueoftheYangtzeRiverEstuaryPENGWanting1,3,ZHUZiyu2,LIUJia1,LINYunshan1,YANGWenhui1,3,CAIWenbo4,WUChengzhao1,3,∗1CollegeofArchitectureandUrbanPlanning,TongjiUniversity,Shanghai200092,China2CollegeofEnvironmentalScienceandEngineering,TongjiUniversity,Shanghai200092,China3KeyLaboratoryofEcologyandEnergy⁃savingofHigh⁃densityHumanSettlements,MinistryofEducation,NationalParkandNatureReservePlanningResearchCenter,Shanghai200092,China4TheCenterforModernChineseCityStudies,InstituteofUrbanDevelopment,EastChinaNormalUniversity,Shanghai200062,ChinaAbstract:TheYangtzeRiverEstuaryisacomplexecosystembasedontheinteractionofsaltandfreshwater.ItisanimportantnodeontheEastAsian⁃AustralasianFlywayformigratorybirdsandanindispensable"threesitesandonecorridor"forthelifecycleofrareaquaticanimalssuchasChinesesturgeon.However,duetoitslocationinahighlyurbanizedarea,theregionissignificantlyaffectedbyhumaninterference,resultinginprominentissuessuchasadeclineinbiodiversityandecologicalservicefunctions.Thereisanurgentneedforsystematicanalysisandassessmentoftheecosystemcharacteristicsandconservationvalueofthisregion,aswellastheidentificationofcriticalecosystemareas,toachievespatialintegrationofconservationanddevelopment.Thisstudysystematicallyidentifiedandanalyzedtheecosystem29㊀国家公园(中英文)㊀㊀㊀2卷㊀characteristicsoftheYangtzeRiverEstuary,andconstructedacomprehensiveevaluationsystemforconservationvaluefromthreelevels:nationalrepresentativeness,ecologicalimportance,andconservationfoundation.ItsystematicallyanalyzedandevaluatedtheconservationvalueoftheYangtzeRiverEstuary,andidentifiedcriticalconservationareas.TheresultsshowedthattheecosystemoftheYangtzeRiverEstuaryexhibitedthecharacteristicsof threehighsandonelow ,indicatingextremelyhighconservationvalue.Coastalwetlandecosystems,birds,andaquaticbiodiversityconservationalldemonstratedsignificantnationalrepresentativeness,coupledwithhighsensitivity,highrisk,andhighecologicalservicefunctioncharacteristics.TheconservationvalueoftheYangtzeRiverEstuaryexhibitedspatialheterogeneity.Itwashighintheeasternregionandwatersourceprotectionareas,butrelativelylowinthethird⁃levelbranchingchannels.CriticalprotectedareaswereconcentratedaroundChongmingDongtan,Beihu,Jiuduansha,thewesternpartofHengsha,aswellasreservoirareas.WesuggestthatrelevantdepartmentsfurtheradvancetheplanningandconstructionofanationalparkintheYangtzeRiverEstuary,integratevarioustypesofnaturereserves,achieveecologicalintegrityprotectionintheEstuary,andpromotethenationalstrategiesofcomprehensiveprotectionoftheYangtzeRiverandintegrationoftheYangtzeRiverDeltaregion.KeyWords:NationalPark;YangtzeEstuary;ecosystemcharacteristics;conservationvalue;criticalconservationarea长江口既是长江大保护的关键区域,也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关键区域[1]㊂然而,由于缺乏系统性全面性的保护策略,在高度城市化及其他人为干扰影响下[2],该地区的湿地与浅滩生物栖息地受到了严重损害,生境破碎化严重进而导致了主要经济鱼类产卵和觅食场所的丧失[3],同时面临着水污染㊁咸水入侵㊁风暴潮㊁物种入侵等多重生态风险和威胁[4 7]㊂尽管当前实施的10年禁渔政策有效地控制了过度捕捞,但此前长期的过度捕捞行为,以及航运活动的频繁㊁水污染问题的加剧㊁水利设施的建设等因素[3,6],已对长江口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造成了持续性的负面影响,表现为栖息地的丧失㊁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以及生态服务功能的下降等问题[7]㊂因此,迫切需要系统分析和评估该区域生态系统特征㊁保护价值,加强生态系统关键区保护㊂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于长江口湿地资源[1,2,8]㊁水生生物保护[9]㊁水鸟资源[10]等方面,从不同方面论证长江口保护价值与重要性㊂尽管学者们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8,11],生态脆弱性[5]等方面对长江口或崇明岛进行了评估,但鲜有研究能系统地从多个维度全面分析和评价长江口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价值㊂因此,本研究在系统分析长江口生态系统特征的基础上,从国家代表性㊁生态重要性㊁保护基础三个方面构建长江口生态系统关键区保护价值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对长江口河口生态系统代表性㊁水生旗舰种物种及栖息地㊁珍稀濒危水鸟及栖息地㊁ȡ1%全球种群鸟类及栖息地㊁生态系统服务㊁生态敏感性㊁生态风险以及保护基础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评价,以期为长江口的整体性㊁完整性保护提供科学支撑㊂1㊀长江口概况和生态系统特征分析1.1㊀长江口范围咸淡水交汇是长江口最突出的特征,基于咸淡水交汇的影响程度,把交汇程度最高的区域划定为长江口生态系统区域,大致范围是东经120.933ʎ 123ʎ,北纬30.5ʎ 32ʎ,以徐六泾(北纬31.779ʎ,东经120.933ʎ)为起点至入海口,呈 三级分汊㊁四口入海 的格局[12]㊂根据‘国际湿地公约“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滨海水域属于湿地[13],本研究以长江口6m水深范围作为研究区范围(图1)㊂长江口是世界第三大河口,中国最大的淤泥质三角洲河口㊂长江携带的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由于水流速度减缓而逐渐沉积,形成了广阔的滩涂与岛链系统㊂在海洋潮汐作用再分配和径流等多重影响下,发育形成了淤泥质海岸带㊁潮间带㊁滩涂㊁盐沼㊁沙洲㊁沙岛等独特的河口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为我国和东亚水鸟㊁水生生物提供了关键优质的栖息生境,是我国稀有的长江中下游河口滨海湿地生态系统㊂1.2㊀生态系统特征由于长江河口位于海洋㊁陆地与河流生态系统交互作用的界面,因此孕育了极为独特的生态系统,并呈现图1㊀研究区位和范围Fig.1㊀Thestudyareaanditslocation出 三高一低 的显著特征:(1)开放性高㊂长江口生态系统与陆地㊁河流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交换频繁㊂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生态系统,长江口生态系统通过水沙运动㊁昼夜潮汐㊁生物迁移㊁人类活动等过程进行物质能量频繁交换,生态系统结构与生态过程呈现复杂多变㊁高度不确定性特征,更具开放性[1,14]㊂(2)敏感性高㊂长江口生态系统展现出高度敏感性,其形成与发育深受海洋㊁陆地㊁河流等多重外部环境的综合影响,包括水沙通量㊁潮汐㊁海水盐度㊁地形地貌的交互作用,以及人类活动的深刻干预㊂从内部结构分析,该生态系统内植物群落种类稀少㊁结构简单,尤其是长江口滩涂生态系统,其结构简单且演替迅速㊂因此,任何关键物种变化或外来物种的入侵,都可能对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产生显著影响㊂(3)脆弱性高㊂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人类活动尤为密集和强烈的区域,其河口生态系统展现出极高的脆弱性㊂长期的滩涂围垦㊁港口建设㊁工农业排放㊁外来物种引入等人为干扰,导致生态环境压力大㊁生态风险频发㊂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将进一步加剧这一状况:改变长江口河口岛屿的水文过程,引发潮汐淹没㊁土壤侵蚀㊁生物入侵和咸水入侵等风险㊂此外,长江中上游水库建设等重大工程对入海径流和水沙通量的改变,也对长江口及近海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显著影响㊂这些因素共同加剧了长江三角洲河口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使其面临巨大的风险和挑战[15]㊂(4)稳定性低㊂长江口生态系统因淡水径流㊁泥沙通量㊁潮汐与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其河岸与河床地形地貌表现出显著的不稳定性㊂尽管盐沼区域存在高等植物群落,生物量较高,但物种组成单一,难以独立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完整性㊂而且,长江口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不足以自我维持,需依赖外部生态系统的物质与能量输入[16]㊂1.3㊀总体保护价值长江口,江㊁海㊁岛资源兼备,其生态系统具有国家代表性㊂一是长江口是世界第三大河口㊁中国最大的淤泥质三角洲河口,处于长江下游重要的地理生态带,是具有国家代表性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拥有崇明东滩和长江口中华鲟国际重要湿地;二是该区域是中国东部候鸟㊁东亚 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最重要的停歇地,仅崇明东滩的水鸟约130种,约占全国水鸟总数的50%,占全球湿地鸟类总数的15%,为迁徙候鸟的生存繁衍提供重要保障;三是长江口集水生动物 三场一通道 (栖息越冬场㊁生殖繁衍场㊁索饵肥育场和洄游通道),是中纬度太平洋区域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河口,是中华鲟等濒危保护物种的关键栖息地,其生物多样性直接影响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资源[17]㊂39㊀2期㊀㊀㊀彭婉婷㊀等:长江口生态系统特征和保护价值评价㊀49㊀国家公园(中英文)㊀㊀㊀2卷㊀同时,该区域具有显著的生态重要性㊂长江口保存有典型完整的亚热带季风性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巨量的淡水径流和丰富的营养物质来源,构成了长江口复杂食物网的物质基础,不仅为栖息鸟类,并且对水生生物提供了充足且稳定的食物网络,丰富的鱼类资源成为维持人类健康的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对整个长江流域水生生物系统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维持了该区域较高的生物多样性价值[9]㊂长江口发育了完整的河口型潮汐滩涂湿地和独特的河口湿地景观,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区,提供着水源涵养㊁调节气候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㊂此外,长江口也是具有国际意义的50个生态敏感区之一,生态风险频发区㊂该区域保护基础好,具有世界遗产提名地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多个高价值生态空间和保护地系统,也是上海生态红线主要占比区㊂2㊀保护价值评价方法本研究在参考前人相关研究[18 19],结合国内相关规范标准[20 21],同时考虑长江口生态系统特征基础上,采取层次分析法从国家代表性㊁生态重要性㊁保护基础三个方面,共选取了9个评价指标构建长江口生态价值综合评价指标体系㊂2.1㊀国家代表性评价评价指标选取长江口滨海湿地生态系统㊁国家保护和濒危物种栖息地㊁ȡ1%全球种群鸟类及栖息地作为指标层㊂滨海湿地类型和分布从2022年长江口土地利用/覆盖数据集提取,数据获取自中国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NGCC),其空间分辨率为30米㊂国家保护和濒危物种名录参考‘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年度资源监测报告(2017 2021)“‘上海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长三角地区越冬水鸟同步调查“等,共筛选出长江口监测到的珍稀濒危水鸟30种,包括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7种;以及达到1%全球种群数量的重点保护鸟类11种㊂物种分布数据来源于全球物种分布数据GBIF(https://www.gbif.org/)㊁中国观鸟中心(http://www.birdreport.cn/),共收集到59318条鸟类记录和8040个鸟类历史出现点,运用核密度指数分析潜在物种栖息地密集区㊂核密度指数计算公式如下:f(x,y)=1nhðni=1k(dih)(1)式中,f(x,y)为(x,y)处的密度值,n为观测的数量,h为带宽,di为(x,y)与i个观测点之间的距离,不同的密度值在空间上也有不同的表现㊂濒危水生生物选取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㊁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全球极度濒危物种(CR)㊁长江口旗舰物种中华鲟(Acipensersinensis)作为代表性物种㊂中华鲟是一种大型溯河洄游鱼类,长江河口是其关键洄游通道和育肥场[9]㊂采用最大熵MaxEnt模型(见公式2),结合中华鲟历史分布点与分布相关的气候㊁物理环境㊁海洋和人类干扰变量,分析模拟其适宜栖息地㊂长江口中华鲟历史分布数据来自多源数据集,包括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设施GBIF(https://www.gbif.org/)㊁海洋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OBIS(https://obis.org/)和相关文献书籍[9,22],删除重复记录位点,最终获得了109个历史发生点㊂水深数据来自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国家环境信息中心ETOPO2022全球地形模型(https://gdex.cr.usgs.gov/gdex/);海洋数据来自于Bio⁃ORACLE数据[23 24]㊂2.2㊀生态重要性评价评价指标选择生态系统服务价值㊁生态敏感性和潜在生态风险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采用根据本地因子校正的当量因子法[18],对食物生产㊁原料生产㊁大气调节㊁气候调节㊁水源涵养㊁废物处理㊁土壤保育㊁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美学景观9类生态服务类型进行价值核算,得到研究区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计算公式如下:VES=ð9a=1ð6b=1MbˑJa,b(2)式中,a为某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b为某种生态系统类型,VES为崇明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总量,Mb为第b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种生态系统的面积,Ja,b为第b种生态系统的第a类生态服务功能单价㊂生态敏感性从高程㊁水域缓冲区㊁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㊁土地利用和覆盖等因素进行评估㊂高程数据来自于全球数字高程模型(ASTERGlobalDEM),分辨率为30m下载自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https://gdex.cr.usgs.gov/gdex/)㊂本研究中使用的2020年土地覆盖数据集从中国国家地理信息中心(NGCC)获取,并转换为GIS格式进行数字化处理㊂潜在生态风险考虑长江口面临的咸水入侵和互花米草入侵最主要两大生态风险,咸水入侵风险评估借鉴JianrongZhu等[25],基于ECOM⁃si普林斯顿海洋模型改进的长江口咸水入侵风险研究㊂互花米草生长和扩张范围识别采用Landsat遥感解译法,参考林世伟的研究[26]㊂2.3㊀保护基础评价评价依据以现有生态保护红线㊁自然保护地和世界自然遗产地提名区为基准,根据‘上海市生态保护红线“‘上海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上海市生态空间专项规划(2018 2035)“,此范围目前已经形成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㊁2个国家湿地公园(1处拟建)㊁1个国家森林公园,以及多个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㊂除自然保护地和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外,长江口区域内的生态红线还包括:重要湿地㊁岛屿岸线㊁大陆岸线㊁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核心区等㊂同时,研究范围内崇明东滩保护区部分区域已被划入‘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二期)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方案,2024年世界遗产大会将审议新的一批世界遗产提名地,如果能在大会上审议通过,该项目就将作为盐城候鸟栖息地的扩展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㊂崇明东滩也极有可能成为上海市第一个世界遗产,这也体现了该区域的高保护价值㊂2.4㊀保护价值综合值计算和关键区识别所有评价指标层进行栅格化处理转换为30mˑ30m的栅格网格单元,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公式4)㊂权重系数的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根据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各评价指标相对重要性判断矩阵㊂判断矩阵根据上一层次相对于下一层次各元素的相对重要性,两两比较㊂由多位专家对选取的各指标因子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判断,确定权重系数(表1)㊂运用栅格计算器,计算每个指标层和该图层对应权重的加权综合分,最终计算保护价值综合值S,计算公式如下(公式5)㊂根据价值高低划按等分划定为四个等级,分别是:1)高价值区,ȡ75%;2)较高价值区,75% 50%;3)中价值区,50% 25%;4)低价值区,<25%;识别高和较高价值区作为保护关键区㊂表1㊀长江口保护价值综合评价指标体系Table1㊀EvaluationindexsystemforthesuitabilityofestablishingtheYangtzeRiverEstuaryNationalPark目标层AObjectivelayerA准则层BCriterialayerB权重Weight指标层CIndexlayerC权重Weight长江口保护价值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国家代表性0.482长江口滨海湿地生态系统0.160Evaluationindexsystemfortheȡ1%全球种群鸟类及栖息地0.124conservationvalueintheYangtze国家保护和濒危物种栖息地0.198RiverEstuary生态重要性0.318生态系统服务价值0.078生态敏感性0.160潜在生态风险0.080保护基础0.200生态保护红线0.080自然保护地0.080世界自然遗产地提名区0.040为了对不同指标层进行比较,首先需要对个指标层适宜性值进行归一化处理㊂由于标层适宜性值均为正指标,所以标准化公式如下:P=x-xminxmax-xmin(4)59㊀2期㊀㊀㊀彭婉婷㊀等:长江口生态系统特征和保护价值评价㊀式中,P为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后的评价值,x为评价指标的实测值,xmax为评价指标的最大值,xmin为评价指标的最小值㊂S=ðni=1WiˑCi(5)式中,S表示保护价值综合值,Wi表示第i指标/指数的权重,Ci表示第i个指标/指数标准化后的评价值㊂3㊀保护价值评价和关键区识别结果图2㊀长江口国家代表性评价图Fig.2㊀EvaluationresultsofthenationalrepresentationintheYangtzeRiverEstuary3.1㊀国家代表性评价结果从评价结果来看(图2),长江口滨海湿地生态系统㊁国家保护和濒危物种栖息地㊁ȡ1%全球种群鸟类及栖息地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差异性,但总体趋势相近,高价值关键区聚集在滨海湿地㊁鸟类和水生生物高适宜栖息地的崇明东滩及其周边㊂长江口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由滩涂㊁滩地㊁沼泽地等多种类型组成,主要分布在崇明东滩㊁九段沙㊁北支和横沙岛,总面积约474.86km2,约占总面积7.51%㊂这些区域也是长江口ȡ1%全球鸟类的高价值栖息地㊂珍稀濒危鸟类高价值栖息地主要分布在崇明东滩㊁九段沙保护区㊁北湖㊁崇明西北部,以中华鲟为代表的水生珍稀濒危物种高适宜栖息地聚集在崇明东滩东旺沙㊁团结沙以及附近的北港航道附近㊂3.2㊀生态重要性评价结果研究结果来看(图3),长江口呈现高生态服务价值㊁高敏感性和较高生态风险特征㊂总体上,生态重要高价值关键区主要分布在崇明东滩和北部区域㊁横沙岛㊁九段沙,以及青草沙水库㊁明珠湖水库和北支北部㊂首先,生态敏感性关键区主要分布在崇明岛东部和北部㊁九段沙㊁横沙岛,总面积约1167.86km2,占研究区总面69㊀国家公园(中英文)㊀㊀㊀2卷㊀积的18.46%㊂其次,生态系统服务高价值区与生态高敏感区的分布特征相似,分布在崇明东滩㊁北支㊁九段沙㊁横沙岛区域,值得注意的是青草沙水库㊁西部明珠湖水库和北支北部区域也是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高能力供应区㊂最后,咸水入侵高风险区聚集在长江口东部和北支;互花米草入侵经过长时间治理,目前仅存在九段沙和崇明东滩北部部分区域,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45%㊂图3㊀长江口生态重要性评价图Fig.3㊀EvaluationresultsoftheEcologicalimportanceintheYangtzeRiverEstuary3.3㊀保护基础评价结果保护基础根据长江口划定从生态保护红线⁃保护地系统⁃遗产地提名地多层次分析(图4)㊂首先,生态保护红线是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㊁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初步统计长江口内的生态红线陆域面积为61.50km2,长江口河口及海域面积为1934.62km2(含交叉重叠)㊂其次,整合后的上海自然保护地,长江口区域主要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处,分别是崇明东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㊁九段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别总面积697.39km2㊁410.80km2;自然公园三处,崇明西沙国家湿地公园㊁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以及拟新建崇明北湖国家湿地公园㊂此外,保护基础还考虑到崇明东滩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作为典型发育河口潮汐湿地和东滩候鸟栖息地的突出普遍价值㊂3.4㊀保护价值综合评价和关键区识别结果从保护价值综合评价来看(图5),整体呈现长江口东部高价值区聚集,三级分汊航道区域保护价值较低的空间特征㊂保护关键区主要聚集在崇明东滩及其区域㊁北湖㊁九段沙和横沙西部,以及青草沙水库㊁明珠湖水库附近区域,约1608.19km2,占区域总面积的25.4%㊂79㊀2期㊀㊀㊀彭婉婷㊀等:长江口生态系统特征和保护价值评价㊀图4㊀长江口保护基础评价图Fig.4㊀EvaluationresultsoftheconservationimportanceintheYangtzeRiverEstuary图5㊀长江口保护价值综合评价Fig.5㊀EvaluationresultsoftheconservationvalueintheYangtzeRiverEstuary4㊀讨论与总结长江口是基于咸淡水交汇而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这个系统的边界与范围的确定需要更深入的研究㊂本研究在全面分析长江口生态系统保护价值基础上[1,9,15,27],从国家代表性㊁生态重要性㊁保护基础等三个层次多指标构建了长江口保护价值综合评价体系,不同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㊁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CVM)等方法评估长江口全域和海洋生态价值[8,11]㊂该评价体系有效识别了长江口滨海湿地生态系统㊁鸟类及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以及高生态服务区㊁生态风险㊁生态敏感区㊂生态敏感区分布呈现聚集状,主要分布在崇明岛东部和北部㊁九段沙㊁横沙岛㊂这些生态敏感地带主要由滩涂湿地构成,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㊁海三棱藨草(Scirpusmariqueter)以及藨草(Scirpustriqueter)是三种占据主导地位的植物㊂然而,这些区域的植物生物多样性相对匮乏,群落结构也显得较为单一㊂任何关键物种的数量变动,都将对河口生态系统的整体结构与功能产生深远的影响[15]㊂本研究发现长江口整体保护价值高,关键区保护区聚集在长江口自然湿地㊁自然保护地,以及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而低价值区多分布在三级分叉航道㊂上海市政府在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中在长江口划定了一定范围的生态红线区,实施严格保护,但这些红89㊀国家公园(中英文)㊀㊀㊀2卷㊀线区只是针对上海市域内一些自然湿地区域,对浙江㊁江苏省域内的关键区缺少统筹,同时上海市域内的各类保护地分属不同部门管理,统筹管理也存在一定难度㊂目前长江口生态系统保护面临的困境除了多头管理体制原因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现实问题是经济发展,呈现五大矛盾:航道与鱼道渔场的矛盾㊁鸟类栖息地与风力发展的矛盾㊁港口码头建设与滩涂湿地保护的矛盾㊁快速多样的物种入侵与生境保护的矛盾㊁区域水污染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㊂这些矛盾解决的根本在于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建立适应性管理机制,科学协调保护与发展矛盾,这个体制就是国家公园体制[27],通过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和适应性管理机制建设,实现长江口生态系统整体保护,分区管控,有序发展㊂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推进长江口国家公园的规划建设工作,通过分期建设逐步推进,科学划定保护范围并配套适应性管理策略,平衡保护与发展,实现长江口生态完整性保护,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推动长三角地区的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促进长江大保护㊁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实现㊂致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苏杨研究员㊁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庄平研究员提供资料和指导意见;上海市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㊁自然资源部东海发展研究院给予的支持和帮助;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总体课程教学组意见,以及本组彭佩琳㊁吕安宜㊁邓瑀成㊁洪军的帮助,特此致谢㊂参考文献(References):[1]㊀陈家宽.长江河口滩涂湿地: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二次综合科学考察报告.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22.[2]㊀CaiWB,PengWT.ExploringspatiotemporalvariationofcarbonstoragedrivenbylandusepolicyintheYangtzeRiverDeltaregion.Land,2021,10(11):1120.[3]㊀高宇,章龙珍,张婷婷,刘鉴毅,宋超,庄平.长江口湿地保护与管理现状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湿地科学,2017,15(2):302⁃308.[4]㊀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2022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2022.[5]㊀PengWT,WangDD,CaiYL.AssessingecologicalvulnerabilityunderclimatechangeandanthropogenicinfluenceintheYangtzeRiverestuarineisland⁃chongmingisland,China.InternationalJournalofEnvironmentalResearchandPublicHealth,2021,18(21):11642.[6]㊀WuSD,ChenRS,MeadowsME.Evolutionofanestuarineislandintheanthropocene:complexdynamicsofChongmingIsland,Shanghai,P.R.China.Sustainability,2019,11(24):6921.[7]㊀陈耀辉,刘守海,何彦龙,秦玉涛,季晓,张昊飞,徐韧.近30年长江口海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变化趋势研究.海洋学报,2020,42(4):55⁃65.[8]㊀陈美田.上海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的时空变化和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9.[9]㊀庄平,李大鹏,张涛.鲟鱼环境生物学 生长发育及其环境调控.北京: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7.[10]㊀CuiYL,TangYN,YangS,WuW,FengXS,MaQ,NiuDL,MaJ,MaZJ.ChangesinwinteringHoodedCranesandtheirhabitatsatChongmingDongtanoverthepast20years.AvianResearch,2023,14:100083.[11]㊀杨红,刘广平.长江口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海洋环境科学,2008,27(6):624⁃628.[12]㊀王殿常,吴兴华,丁玲,张蒙生,谢涵,张琴,李松.基于Ecopath模型的长江口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分析.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22,12(2):417⁃425.[13]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湿地保护管理手册.湿地保护管理手册,2013.[14]㊀OuyangZT,GaoY,XieX,GuoHQ,ZhangTT,ZhaoB.SpectraldiscriminationoftheinvasiveplantSpartinaalternifloraatmultiplephenologicalstagesinasaltmarshwetland.PLoSOne,2013,8(6):e67315.[15]㊀高宇,黄晓荣,张婷婷,王妤,杨刚,庄平.中国滨海河口海湾湿地生态系统研究进展 以长江口为例.湿地科学与管理,2016,12(4):59⁃63.[16]㊀蔡友铭,周云轩.上海湿地.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7]㊀吴承照,余和芯,寇梦茜.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研究实践新进展 2021 2022第六届生态文明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园林,2022,39(12):4⁃10.99㊀2期㊀㊀㊀彭婉婷㊀等:长江口生态系统特征和保护价值评价㊀。

海岸环境数据分析报告(3篇)

海岸环境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海岸环境是人类重要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海岸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更好地了解海岸环境现状,为海岸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报告对海岸环境数据进行了分析。

二、数据来源本报告所采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我国沿海地区各级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监测部门等公开的统计数据、调查报告以及相关学术论文。

数据涉及海岸线长度、海岸带面积、海滩侵蚀、水质、生物多样性、污染排放等多个方面。

三、海岸线长度及海岸带面积分析1. 海岸线长度根据《中国海洋统计年鉴》数据,我国海岸线总长度为3.4万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长度为1.8万公里,岛屿海岸线长度为1.6万公里。

从沿海省份来看,广东省、福建省、浙江省和海南省的海岸线长度较长,分别为4312公里、3322公里、3111公里和2444公里。

2. 海岸带面积我国海岸带面积约为18.6万平方公里,其中大陆海岸带面积约为10.6万平方公里,岛屿海岸带面积约为8.0万平方公里。

沿海省份中,广东省、浙江省和海南省的海岸带面积较大,分别为4.6万平方公里、3.7万平方公里和3.2万平方公里。

四、海滩侵蚀分析1. 侵蚀现状近年来,我国海滩侵蚀问题日益严重。

根据《中国海岸侵蚀监测报告》数据,2018年我国海滩侵蚀总面积约为6450平方公里,其中侵蚀严重区域约为2470平方公里。

海滩侵蚀严重影响了海岸带生态环境、旅游业和沿海居民的生产生活。

2. 侵蚀原因海滩侵蚀的主要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有地质构造、海平面上升、风暴潮等;人为因素主要有海岸工程、过度开发、海洋污染等。

五、水质分析1. 水质现状根据《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数据,2018年我国沿海地区海水水质总体良好,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占海域总面积的78.1%,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占海域总面积的21.9%。

部分海域存在污染问题,主要污染物为氮、磷、有机物等。

2. 污染原因沿海地区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包括陆源污染、海洋污染和船舶污染。

文献综述-长江口水文、泥沙计算分析

文献综述-长江口水文、泥沙计算分析

长江口水文、泥沙计算分析文献综述1研究背景河口地区是海陆相互作用最为典型的区域,其水动力条件复杂,如径流、潮汐、波浪、沿岸流以及地转科氏力等作用强烈;人类活动也颇为活跃,其作为经济发展的强势地位集中体现在沿江、沿海等地域优势上。

众所周知,河流泥沙资料是为防治水土流失、减轻泥沙灾害、合理开发水土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的宏观分析与决策研究,以及流域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规划、设计和水库运用、调度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的重要基础工作。

我国属于多河流、广流域的国家,据统计,在我国长达210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分布着大小不同、类型各异的河口1800多个,其中河流长度在100公里以上的河口有60多个(沈焕庭等,2001)。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水量丰沛,输沙量大,全长约6300km,流域面积约180万km2,占全国面积的1/5。

其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与亚马孙河,入海水量仅次于亚马孙河与刚果河,均居世界第三位。

据长江大通站资料(1950~2004),流域平均每年汇集于河道的径流总量达9.00 X 1011m3,并挟带约3. 78 X 108t泥沙(中华人民共和国泥沙公报,2004),由长江河口的南槽、北槽、北港和北支等四条汉道输送入海。

根据长江口水流动力性质和形态特征,可分为径流段、过渡段、潮流段和口外海滨段。

过渡段是径流与潮流相互消长的河段,它自五峰山镇至徐六径,长约184km。

潮流段是潮流势力逐渐增强,径流势力相对减弱,风浪与风暴潮对河道的影响大增的河段,它自徐六径至河口,长约174km。

口外海滨段是诸多水动力因素非常活跃的场所,又受到海岸、海底等边界条件的制约,水流动力情况比较复杂。

它的大致范围是西起长江口拦门沙前端、东至水下三角洲前缘,南自南汇嘴附近、北达江苏省篙枝港(胡辉,1988;沈焕庭2000,2001;宋兰兰,2002)。

每个典型河段都有其固有的且相互影响的悬移质含沙量分布特性,它们在长江口地貌形态、河口演变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最长的海岸线在哪里

中国最长的海岸线在哪里

中国最长的海岸线在哪里中国最长的海岸线位于崇明岛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海岸线的国家,其辽阔的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这为中国带来了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发展机遇。

那么,在中国的众多海岸线中,哪个地方拥有最长的海岸线呢?答案是位于上海的崇明岛。

1.崇明岛的地理位置和面积介绍崇明岛位于上海市东部,长江口外延伸至东海的一片低洼河口岛屿。

它是中国海岸线最长的海岛,也是全国第三大岛屿,仅次于台湾和沈阳Dao岛。

崇明岛东临长江,西濒东海,面积达1,267平方千米。

2.崇明岛的自然环境和地貌特点崇明岛地势低平,地貌主要由滩涂、潮间带、滨海湿地、河流与湖泊组成。

岛上湖泊众多,如淞沪塘、浦东湿地公园和崇明海岸湿地等。

湖泊和湿地为岛上生态环境提供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态资源。

3.崇明岛的海岸线长度崇明岛作为一个海岛,被海水环绕,其海岸线的长度达到了450多千米,这比中国其他任何一个地方的海岸线都要长。

崇明岛的海岸线多样且丰富,包括沙滩、湿地、滨海植被等多种类型。

这些不同的地貌形态赋予了岛屿与海洋的独特魅力。

4.崇明岛的海洋生态资源崇明岛的海岸线周围分布着丰富的海洋生态资源,如各种海洋动植物、贝类、海藻等。

这些资源对于当地渔业和旅游业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崇明岛的海岸线还是国内外旅游者前来观光、休闲、度假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5.崇明岛的发展与保护崇明岛作为中国最长的海岸线所在地,一直受到上海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上海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以保护和发展崇明岛的海洋资源。

这些措施包括推进海洋科研、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渔业管理等,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自然环境。

总结:崇明岛位于上海市东部,是中国海岸线最长的海岛,其海岸线长度达到了450多千米。

崇明岛的自然环境和地貌特点独特,拥有丰富的海洋生态资源,对于当地的渔业和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市政府一直致力于崇明岛的保护与发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保护自然环境的目标。

长江口水动力学及其泥沙运输规律

长江口水动力学及其泥沙运输规律

长江口水动力学及其泥沙运输规律一、长江口概况:长江河口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受到来自流域径流、泥沙和外海潮流、成水入侵、风、波浪及河口科氏力和复杂地形等绪多园了的影响,动力条件多变,泥沙输运复杂。

从陆海相互作用的角度看,长江河口至少存在几个水沙特性不同的典型河段,而每个典型河段又存在不同性质的界面,如:大通河段(潮区界)、江阴河段(潮流界)、徐六径河段(盐水入侵界)、拦门沙河段(涨落潮流优势转换界面)、口外海滨区(泥沙向海扩散的外边界和长江冲淡水扩散的外边界)。

每个典型河段及关键界而都涉及到物质和能量的传输;每个典型河段及关键界面都有其固有性质,且相互影响,可以说河口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被发生在每个典型河段的界面上各种现象所制约。

二、水动力方程及验证1、长江口水动力过程的研究进展(长江口水动力过程的研究进展)在过去20多年中, 长江口水动力过程研究成果大量来自河口海岸学家、物理海洋学家、海岸工程师、环境流体力学家的文献、著作。

本文的目的是力图把这些文献(以正式发表的文献为准,不包括研究报告)汇集起来,对长江口潮流、余流、波浪、盐水入侵的研究进行总结, 究竟我们对长江口水动力过程了解多少?究竟长江口水动力过程还有哪些问题值得研究?1.1 长江口余流、环流、水团、长江冲淡水基于现场实测资料, 胡辉等1985年对长江口外海滨余流的运动变化特性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长江口外余流约为潮流的1/ 2~1/ 5 , 上层余流以向东为主, 中层余流多偏北, 底层余流有偏西的趋势。

径流是长江口外上层余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冲淡水的形式存在; 中、下层余流则与台湾暖流的顶托和牵引有关。

王康、苏纪兰1987年研究了长江口南港的横向环流、垂直环流及其对悬移质输运的影响。

在前人基础上导出了长江口相对观测层次的物质断面传输公式,增加了反映环流及振荡切变的各种相互关系的有关项。

基于现场观测资料,Wang等1990年研究了长江口水团、长江冲淡水团等的基本特征。

长江口陆地、岛屿变迁与沙地人迁徙史

长江口陆地、岛屿变迁与沙地人迁徙史

长江口陆地、岛屿变迁与沙地人迁徙史长江口陆地、岛屿变迁与沙地人迁徙史2010-06-24 13:15:01| 分类:崇启海文化|字号订阅一、长江三角洲的演变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和东海长期相互作用下的产物。

冰期后海侵,三角洲又渐被海水覆盖,海岸线大致相当于今天海拔4~5 米的位置。

距今约6000~5000 年,三角洲大部分地区成为浅海、潟湖、沼泽和滨海低地。

长江口在镇江、扬州以下呈喇叭状,口外一片汪洋,以后在波浪作用下,逐渐堆积了江北的古沙嘴和江南的古沙堤,形成三角湾。

春秋战国时期长江口形势1、长江口北岸公元前1 世纪长江三角湾北侧沙嘴的南缘,约在扬州、泰兴以南江岸,折东北至如皋、李堡一线。

沙嘴前端在如皋以东。

其东有一古沙洲(扶海洲)将长江主泓分为南北二道。

由于主泓流向逐渐偏南,接近北岸的沙洲与沙嘴之间的夹江淤积,沙洲并岸,形成了沙嘴的延伸。

如扶海洲并岸后,形成了凹入滨海三角洲平原的马蹄形海湾(即新川港前身)。

六朝时期北侧岸线大致在今泰兴、如皋以南至白蒲以东一线上,沙嘴前端推至如东(掘港),称廖(料)角嘴。

南通尚在大海之中。

岸外在今南通与海门间涨出东西长40 公里,南北宽17.5 公里的胡逗洲,唐末胡逗洲并岸,又形成今川腰港马蹄形海湾。

廖角嘴推展至今佘西附近。

唐时岸外又涨出东洲和布洲,后合为东布洲。

北宋前期相继并岸,廖角嘴延伸至吕四。

南宋时岸线大致在泰兴、狼山、刀刃山、江家镇一线。

今海门县东南部和启东县尚未成陆。

14、15 世纪开始,长江主流移向北泓,海门县(今启东县北)境土地大片坍没。

元至正中~清康熙十一年(1672)海门县治三次向内陆迁徙。

最后除吕四一角外全部坍入江中,终于废县为乡,并入通州。

清雍正以后又开始沉积,形成海门群沙。

乾隆年间海门群沙靠岸,形成今海门县。

道光年间,海门以东又出现启东群沙。

光绪年间启东群沙并岸,廖角嘴移至今寅阳附近。

今日北部三角洲面貌基本形成。

长江口北岸沙嘴的伸展,基本上是自西北向东南逐个合并沙洲而形成的。

中国历史地理课件第五讲(三)自然环境变迁:河口与海岸线以长江口、珠江口为例

中国历史地理课件第五讲(三)自然环境变迁:河口与海岸线以长江口、珠江口为例

香港与其邻近地区图
何 氏 宗 祠(番禺沙湾)
2、沙田的形成,主要有四种形式
湾头淤积发育:由于河水受潮水顶托,便在海湾回流处形 成沙田。
沿河岸发育:即在河岸两边淤积而成。 沿海岛屿、台地发育:围绕小岛、台地而成。 江心沙。 珠三角近二三百年来形成的新沙田,天然积成者少,大部
分是人工造成。
2000年前长江口海岸线
长江口的流向大致是由西北往东南入海,一切沙带、贝壳沙 带、江岸、江堤、海塘亦大致由西北往东南有规则的排列, 因而顺势的同一条沙带、贝壳沙带、江岸等的成陆年代也大 致相同。
太仓、嘉定一带往东北至长江南岸的垂直距离最短,而伸展 速度最慢,约每六十至一百年才涨出一公里;往东南至南汇 的距离最远,而伸展速度最快,约每二十年涨一公里。
地理空间
村落形态
生业 市场
土地经营 宗族 信仰仪式 社会等级 族群分类
明明明清
初正代代
:
军 事 征
:
统 年 间
:
中 叶 士
迁 海 与
服黄大复
/
土 豪 控 制
/
萧 养 之 乱
/
夫 化 礼 仪

粮 户 归
/
//
垛 集 军 户
秩 序 重 建
改 革 宗 族
宗 户 籍 制
/
/
屯 田
户 籍 整 理
吴越显德元年(954年)
政和元年(1111年)
嘉定十年(1217)
至顺元年(1330)
历史上江南地区行政区划的设置
万历四十五年(1617)
乾隆元年(1736)
同治二年(1863)
宣统二年(1910)
口岸城市的兴起:上海 1850年的上海

夏季长江口海域盐度等值线特点

夏季长江口海域盐度等值线特点

夏季长江口海域盐度等值线特点
长江口海域是中国重要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区,由于水质的稳定性和极佳的海底生物多样性,也被人们称为“海洋绿洲”。

特别是在夏季,长江口海域的盐度等值线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景观,实现了一种独特的海洋生态体验。

长江口夏季的盐度等值线有三类,分别是高盐度流动线,中等盐度活动线和低盐度静止线。

其中,高盐度流动线主要体现在汶川到汕头之间的海域,在此范围内,潮汐和湿度变化特别显著,且盐度达到最高,比较容易看到彩色涛涛的潮汐水。

另外,有中等盐度活动线,它延长到了苏州市境,盐度主要介于南海和长江之间,沿着海岸线向南移动,随着潮流不断地变化,这段海区人类活动最活跃,也是渔民最熟悉的地方。

最后,有低盐度静止线,它在江苏、安徽太湖,这段海域的盐度低于南海,这里的水质透明度较高,生物多样性最丰富。

夏季长江口海域盐度等值线的出现,为人们带来了视觉的美,也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保护。

海岸线处的彩色潮汐水尤其吸引了众多游客,人们可以划船出海,欣赏沿岸景观美景,也可以登船游览,领略美丽的海洋风光,体会不一样的潮汐小乐趣。

夏季安徽太湖处的低盐度静止线,也是长江口最美的一种景色,人们可以在这里放松身心,享受清"}新的海气,体会心灵的洗礼。

总之,夏季长江口海域盐度等值线丰富了海洋的美丽,也使人们对海洋的生态环境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它是海洋生态保护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放松、自然、放松心情的不二之选。

长江口海岸动力要素特征及其对海岸工程建设的影响

长江口海岸动力要素特征及其对海岸工程建设的影响

长江口海岸动力要素特征及其对海岸工程建设的影响长江口海岸动力要素特征长江口海岸动力:潮波,潮汐潮流,余流,海浪等。

1.长江口潮波要素特征在长江口外存在着两个性质不同的潮波系统:东海的前进潮波系统和黄海的旋转潮波系统。

东海的前进潮波系统的影响对长江口特别深刻。

传播方向源于西南太平洋的潮波,穿过琉球群岛以先进入东海,其中除一小部分进入台湾海峡外,绝大部分以前进波形式由东南向西北挺进,作为主要半日分潮波的M2在长江口门附近的传播方向约是305°左右。

进入门口后因为受到河槽的约束,传播方向基本上与河槽轴线一致。

传播速度外海潮波传入长江口后,由于能量的减少,传播的速度也向上递减,根据1958年8月潮位资料计算,总体潮波的传播速度江阴以下为41公里/小时,江阴—镇江为30公里/小时,镇江—狄港为26公里/小时。

在同一河段,因潮波波峰的水深比波谷大,股潮峰传播速度比潮谷传播速度大,大潮尤为明显。

2.长江口潮汐潮流要素特征长江口区从分潮的振幅来看,M2最大,起主导作用。

其次是S2和K2,它们的振幅分别为M2分潮的1/3和1/5左右。

从(HK1 + HO1)/HM2比值来看,长江口的潮汐在口外(以拦门沙为界)属于正规半日潮。

长江口区潮汐的日不等现象较为明显,尤其是高潮不等。

大体上是,夏半年是夜潮大于日潮,冬半日是日潮大于夜潮。

由口外向口内HM4/HM2的比值先增加,继而又减少。

长江口在口内属于正规半日潮的一种变体—非正规半日浅海潮。

长江口以拦门沙以上河段为往复流,过拦门沙后逐渐向旋转流过渡,在口门附近旋转性已经相当明显。

潮流方向在口外,M2和S2的长轴方向大致为西北—东南向,K1和O1的长轴方向大致为西南—东北向。

在口内,无论是M2 ,S2 ,K1 ,O1受到河槽地形影响,基本上都与河轴向平行。

由于M2和S2占主导地位,所以长江口去总体潮流的涨落急方向基本上为西北—东南向。

潮流流速潮流平均最大流速在口外较小,向口门逐渐增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口海岸概况
XXX
(XXXXXXX,浙江XXX 3Xx000 )
【摘要】基于参考分析整理各类长江口文献资料,总结长江口海岸的基本概况。

长江口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前沿,是一个多级分汊的三角洲河口。

长江口水域是上海市重要水源地,也是多种生物周年性溯河和降河洄游的必经通道,对于长江口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具有巨大意义,同时长江河口港埠众多,如中国最大的海港上海港扼守长江的咽喉。

【关键词】长江口;岸线;冲刷;淤积
长江口作为我过第一大河-长江的入海口,也是我国第一大港-上海港的门户,同时长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之一,研究长江口的海岸情况有着极大的意义。

1. 岸线描述
如今的长江口在徐六泾下由崇明岛分为南、北两支,南支在吴淞口以下被长兴横沙两岛分为南港、北港,南港在九段沙再被分为南槽和北槽. 河道平面形态呈喇叭状,长江口形态呈一展宽的平面扇形三角洲。

[1]南北支,南、北港,南、北槽呈三级分汊、四口入海的格局。

长江口陆海相互作用剧烈,受河口分汊、上游输水输沙、外海掀沙、水动力、海岸工程等诸多因素影响,长江口河段河势动荡,滩涂地形冲淤变化十分显著。

2.冲淤变化
长江作为世界上输沙率第四大的河流,入海泥沙堆积了巨大的三角洲,长江的发展演变主要依赖于河流流量、输沙量、河口潮流、波浪、周围海岸泥沙供给量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在总体上,崇明东滩、长江南支、长江南港、长江北港、南汇东滩、九段沙近期冲刷大于淤积,而崇明北沿、横沙东滩以淤积为主,长江南支冲刷作用明显,江心沙洲往东南方向推移,分析表明长江入海泥沙年输移量以及年均含沙量变化是造成长江口江心沙洲冲淤演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2]
最近几十年来,长江入海泥沙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水库的拦沙作用,同时水土保持措施对此也有一定的影响,南水北调工程的陆续实施也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使长江入海泥沙减少。

由于三峡工程的蓄水运行,长江入海泥沙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长江口门外的水下三角洲出现了严重侵蚀[3]在不考虑沿程冲刷恢复的条件下,下游大通站的输沙量减少了约40 %[4],同时长江入海泥沙的减少已造成长江三角洲前缘海床的蚀退[5] . 长江三角洲海岸线可能会随着泥沙的减少而出现海岸线后退的现象。

3.岸线防护
造成海岸侵蚀的动力有波浪、潮流、风暴潮等。

在近岸水浅处,波浪可直接强烈地作用于底部,引起岸滩的冲淤变化。

沿岸的防护工程措施应该是增加底部摩擦,或者在岸外建造消浪工程设施,大大损耗波浪作用的部分能量,从而削弱波浪动力对岸滩的侵蚀作用。

[6]长江口的防护措施主要有:海堤、丁坝、人工海滩补沙、生物护岸等。

海堤、海塘在河口海岸地区为了防止潮、浪侵袭在沿岸地面上修建的一种垄状挡水建筑物。

它不仅能拦流截沙到挑离主流线的功效。

同时也能消耗正面入射波的能量。

如上世纪60年代长江口的崇明岛南岸的海堤,近几年上海市己完成沿江50年一遇的防洪、抗浪达标海堤更显实效。

长江口的南支南边、崇明、长兴、横沙3岛分布数百条海堤。

丁坝,主要起到护滩保堤的作用。

它不仅能拦流截沙,起到挑离主流线的功效。

同时也能消耗正面入射波的能量,使其到达岸边的波浪减弱。

人工补沙,是从海中或陆上采集合适的沙补充到被侵蚀的岸滩上。

海滩补沙或填沙护滩
已被证明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

而且它对下游岸滩的影响也比其他防护设施为小。

[7]这项措施已经在长江河口的一些岸滩得到了应用。

由于人工填补到海滩上的沙,在各种海洋环境条件,特别是海浪的作用下,均将被冲刷。

因此补给周期要和被侵蚀泥沙自然耗损的速率一致。

生物护岸,是指在潮滩或水下栽种或培育某种植物,以达到消能并防止侵蚀的作用。

上海市水利部门经常在潮滩上种植芦苇。

当其发展成为群落后,能有效地减低到达岸边的波浪。

[参考文献]
[1]丛宁,张振克,夏非,人类活动与全球变暖影响下长江口海岸,地貌动态与灾害趋势研究[J],河南科学,(2010)05-0605-07.
[2]刘扬扬,张行南,徐双全,倪斐.长江口滩涂地形冲淤分析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1-13114-08.
[3]杨世伦,朱骏,赵庆英.长江供沙量减少对水下三角洲发育影响的初步研究―近期证据分析和未来趋势估计[J].海洋学报,2003,25(5):83-84.
[4]戴仕宝.中国流域自然作用和人类活动对河流入海泥沙的影响[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5]恽才兴.从水沙条件及河床地形变化规律谈长江河口综合治理开发战略问题[J].海洋地质动态,2004,20(7):8-14.
[6]左书华,李九发,陈沈良,时连强.河口三角洲海岸侵蚀及防护措施浅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学报(2006)04-0097-05.
[7]王御华,恽才兴.河口海岸工程导论[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