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让散文课返璞归真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味,让散文课返璞归真
如何进行散文阅读呢,我认为:第一. 抓住散文特征。

深入挖掘作品的“独特与深刻”的“情思”,领会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找到作品中的那个“我”,体悟出“我”的个性。

第二. 注重散文的“理性”、“理趣”。

作品的情感体验之中有对社会人生的一种领悟。

不只是抒情。

第三,初中阅读能力的重新认识。

即整体感知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形成解释能力,欣赏评价能力,实际运用能力。

学习散文时,首先抓住散文特征。

(散文)“表现上注重情真意切,意在境中。

散文一般不像小说那样以人物形象的相对完整的塑造为能事,虽然也并非轻视人物情态的传神。

而散文必须向读者坦诚真实的自我,所以散文最难作假。

这就引申到散文教学的一个问题:散文中没有主人公的问题,散文教学的关键不是抓人物,而是找到作者最想说的那句话。

即便是叙事性散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也要有别于小说的人物分析。

例如有老师讲《散步》,把精力放在分析四个人物的性格上。

散文的魅力,在于情感体验之中对社会人生的一种领悟。

不只是抒情。

从散文发展史的角度看,现代散文肇始于议论。

当今文化散文、学者散文、历史散文大量涌现,加强了散文的理性成分,众多学者在强调散文的理性成分。

但是,散文的理性、理趣,并不是枯燥乏味的直接议论,而是寓理于事、于情、于景、于物。

也就是说,它和散文的形象性,并不矛盾。

从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看,教师们对文本解读的肤浅(解读不到位)、标签化(解读错误),教学实践中的片面强调感受,都可根源于对散文感悟中的“悟”、“情思”中的“思”,缺乏重视。

散文解读要到位,方法有知人论世;借助互文;在文本自身的字里行间细致体会;前后关联,整体把握
语文是一种文化,语文课堂是传承这种文化的空间载体。

而“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

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华南师大特聘硕士生导师程少堂提出: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
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那么如何在倡导以学生生命成长为主的课堂上,让浓浓的语文味飘洒于课堂,让我们的语文课返璞归真呢?下面,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感受文体特点,学习表达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中让学生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2006年教师节的时候,温家宝总理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阅读教学,尤其是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不但要让学生读懂课文的内容,而且要让他们读懂课文是如何表达。

在教学中渗透表达方式,以文体特点为切入口,让清新而淡雅的文体特点伴随着浓浓的语文味在课堂上萦绕,荡涤着学生的心灵。

我在教学第九册《桂花雨》时,就借用了作家冯骥才有关散文的一句话:“散文,就是写平常生活中那些最值得写下来的东西,不使劲、不刻意,更无须‘绞尽脑汁’,散文最终只是写一点感觉,一点情境,一点滋味罢了。

当然这一点往往令人深切难忘。

”并以此来导入课文,提炼主线,紧紧抓住母亲的一句话:“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以“是什么原因让我和母亲对家乡的桂花念念不忘?”这个问题来展开教学,辐射“闻花香、摇花乐、赠花情”等几个板块的教学,同时在每一板块教学后,都回读母亲的那句话,在动情的诵读中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母女俩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课堂结束,我又回归到冯骥才的这句话,利用板书共同总结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至此,散文最显著的表达方式显露无遗。

一次一次的动情朗读,无形中将课堂推向高潮,学生充分地感受到了散文的特点,明白了文章的表达方式。

他们透过桂花的韵、形、味,悄无声息地走进了作者的情感深处,与文本产生了共鸣,为散文教学的魅力积蓄了力量之源,使教学呈现出一种动态生成的开放态势。

课堂中随处可见的文体特点和表达方式的教学,伴着浓郁的语文气息,如同轻轻
拂面的和风,又如似有若无的天籁,给人一种情感流淌的惬意,一种语文醇香的挥发,一种来自生命深处的生机。

二、引导咬文嚼字,文道相融无痕
语文是文火细炖的慢功夫, 只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品味、积累、运用, 才能将语言、知识和情感等转化为语文能力, 积淀为语文素养, 内化为自我生命的一部分
如在教学《桂花雨》中的“闻花香”部分时,在学生的自主阅读之下,我出示描写桂花香的两个句子: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是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两个句子,你从哪个字、哪个词读出了桂花的香味?生:我从“至少”读出了桂花的香?
师:为什么?
生:至少就是最少的意思,就是最少有十几家邻居在桂花香中,说明香气
非常浓郁。

生:我从“整个村子”读出了桂花的香,也说明了香气的范围广。

生:我从“没有不”读出它的香气。

这是一个双重否定词,表达的是肯定
的意思。

师:你很会学习,双重否定词的运用犹显肯定。

谁互改句子。

理解在深化,情感在升温生改句子。

师:说法不同,但表达的意思却是相同的。

你还从哪个字、哪个词读出了
桂花的香气?
生:我从“浸”字读出了它的香气。

“浸”是三点水旁,我们一般都说把衣服浸在水里,说明了香气弥漫着整个村庄。

师:说得好,香气好像把我们都包围住了。

对于这个“浸”字,谁还有补
充的?
生:我觉得这个“浸”可以换成“泡”,说明我们都被香气所浸泡着。

师:那你觉得用“浸”好还是用“泡”好?
生:用“浸”好。

因为,浸在香气中,好像我们都被香气所陶醉啦。

生:我觉得在这儿“浸”还可以换成“沉”,也说明了我们都被香气所包围。

生:我们走出村子的时候,身上还带着浓浓的香气。

师:是啊,同学们,一个“浸”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那么浓郁,那样持久,那样地令人沉醉。

一起来读读这两个句子。

生齐读句子。

师:我们不是说“八月桂花香”吗?现在怎么说是“全年”呢?这是为什么?生:因为香气难以消散,所以全年都浸在桂花香中。

生:因为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泡在茶叶里,还可以做糕饼,所以全年都可以闻到桂花的香气。

师:原来,桂花不仅闻着香,尝着更香!“全年”这个词更说明了桂花的香气的浓厚与持久。

师:家乡的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香,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

它的香,已挣脱了季节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这是杭州的桂花所无法比拟的。

怪不得母亲说:——生回归到中心句的情感朗读
传统的语文教学对语言的关注,更多地侧重于对内涵的理解和领会,主要方式是教师讲述,学生的感受往往是肤浅和概念化的,而这节课,我力主引领学生进入文本,在字里行间沉思感悟。

叶圣陶语:“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学习语文离不开品味语言,对于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传神点,我通过反复朗读、讨论、咀嚼,沉潜品味字词,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寓学法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

这不仅让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到了浓浓的桂花之香,体悟了作者要表达的文本主旨,又使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了实处,又培养了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能力,使课堂充满着浓浓的语文气息。

三、走进文本意境,追求缘情求真
缘情求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石,是文本的灵魂,也是课堂的灵魂。

在语文教学中,以审美为途径,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师生共同体验语言
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健康、丰富的审美享受。

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想像、感悟、朗读,深入学生的情感世界,拨动他们情感的心弦,体悟文本的情感,让情智共生,让课堂飘洒着浓浓的语文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