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地面沉降

合集下载

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的评估与防治

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的评估与防治
土层中地下水位的降落,有效应力的降低造成固结压密而引起地面沉
降。这类地面沉降多为区域性的,在一定条件下随沉降伴生地裂缝。 洞穴塌陷包括岩溶塌陷和地下采掘洞穴塌陷,塌陷的范围局限于洞穴 和地下洞室的影响带。 (1)区域性地面沉降 (2)岩溶塌陷地面沉降 (3)地下采空区塌陷地面沉降
主要危害
(1)地面沉降及地裂缝会造成建筑物的直接破坏,如 房屋、桥梁破裂跨塌,地下管道、通道的断裂和破损 等。
S黏1ave0 •Dp•H
① ②黏 粉土 细1砂2,m,15现m地下S水位黏地表D下pE1•0mH
③粉质黏土,27m。15年S后水位S地黏 表下4S0m砂
④细中砂,7m
⑤粉质黏土,18m
⑥黏质粉土,7m
⑦页岩,50m
水 压 力 为 : 1tf/㎡ =10kPa=0.01Mpa

1 层 沉 降 量 : S1
地层资料及有关参数 表 6.5.3.1
层序 岩性 层 厚 层底埋 物理力学指标
备注
(m) 深(m) g (kN / m 3 ) e
a (MPa -1 ) E(MP
a)
1
粉土
12
12
18
086 0.332
5.6 目 前 地 下
2
粉细砂 15
27
17.5
12.0 水 位 为 地
3
黏 质 粉 27
54
18.6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压密可以认为是一维的。压密的时间延滞将随土层的透水性而
u 异。此压密过程一般仍近似采用Terzaghif 的经典固结方程表示,即:
p(suf)(uw 讲-u 义f)
u t
c0
2u z 2
8.2.3 地面沉降预测及估算方法 1.预测地面沉降的前提条件 (1) 查明场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划分压缩层和含水层。 (2)进行室内外测试,取得抽水压密试验,渗透试验、前期固结试验、流变试

地面沉降处理方法

地面沉降处理方法

地面沉降处理方法
地面沉降是指地表在长时间内发生下沉的现象。

地面沉降可能由人为活动(如地下开挖、地下水抽采)或自然现象(如地壳运动、地下岩溶)引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地面沉降处理方法:
1. 填充补偿法:通过向沉降区域补充填充土或其他材料,以增加土层的厚度和密实度,以改善地面的稳定性。

2. 增加支撑力法:通过在地下注入材料(如聚氨酯泡沫、混凝土浆液等)来增加地下的承载力,以抵消地面沉降造成的损失。

3. 地下水调节法:通过调节地下水位的高低,控制地下水的流动方向和速度,以减少或防止地面沉降的发生。

4. 埋设桩基法:通过在地下埋设钢筋混凝土桩或灌注桩,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以防止或减轻地面沉降。

5. 地面改造法:通过在地面上进行改造和加固,如加设地基梁、地下排水系统等,以提高地面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6. 控制活动引发的沉降:对于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面沉降(如地下开挖、地下水抽采等),应严格控制活动的规模和速度,避免过度开挖和过度抽采,以减轻
地面沉降的影响。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一般情况下需要进行地质勘探和工程设计,以确定地面沉降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此外,对于已造成的地面沉降,还需要进行监测和修复工作,以确保地面的稳定和安全。

地面沉降地质灾害的特征、成因机制和防治措施

地面沉降地质灾害的特征、成因机制和防治措施

知识点22:地面沉降地质灾害的特征、成因机制和防治措施[P1]同学们,今天,我们的微课题目为地面沉降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成因机制和防治措施。

[P2]地面沉降又称为地面下沉或地陷。

它是在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影响下,由于地下松散地层固结压缩,导致地壳表面标高降低的一种局部的下降运动(或工程地质现象)。

[P3]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地面沉降,如美国、中国、日本、墨西哥、意大利、泰国、英国、俄罗斯、委内瑞拉、荷兰、越南、匈牙利、德国、印度尼西亚、新西兰、比利时、南非等。

[P4]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一是我国地面沉降地质灾害的分布特点,二是地面沉降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三是地面沉降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P5]先讲第一个问题:我国地面沉降地质灾害的分布特点[P6]据专门勘查和区域地形变测量结果分析,目前我国发生地面沉降的城市大约有70个。

累计沉降量达2米以上的有上海、天津、台北、宜兰、嘉义等5个城市,1米~2米的有西安、太原、沧州、苏州、无锡等5个城市,0.5米~1.0米的有北京、保定、嘉兴、常州、衡水、阜阳等6个城市,小于0.5米或沉降量不详的有54个城市[P7]从区域分布看,地面沉降活动主要发生在我国东部地区――尤其以沿海城市和华北平原等地区最严重。

在该区域内,发生地面沉降的城市或地区有的孤立存在,有的则密集成群或断续相连,形成大面积的地面沉降(带)。

主要有下列6个区(带)。

1、下辽河平原的沈阳-营口沉降区。

2、北部黄淮海平原的天津-沧州-衡水-德州-滨州-东营-潍坊沉降区。

属我国沉降范围最广,沉降幅度最大的地区。

地面沉降与区域地下水位在空间和时间上同步发展。

中心区主要在渤海湾西岸的天津市区及外围的宁河、安次、南堡、塘沽、静海、大港、黄骅、沧州一带;其次是冀中平原的衡水、冀县、枣强及外围地区;再次是鲁北平原的德州-滨州-东营-滩坊地区。

3、南部黄淮海平原的徐州-滨州-东营-潍坊地区。

地质灾害之四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

地质灾害之四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
火山喷发前、喷发过程中形成。
2. 非构造成因
不同地区由于其地质结构与影响因素不同,导致其地 面沉降的范围与沉降速率不同。一般而言,地面沉降 的面积较大,沉降速率多在80mm/a以上。
二、分布特征
分布:平原、盆地的大城市和油气开发区 沉降速度:几~几十厘米/年。 沉降量:几米~近十米。
我国的地面沉降区
大型河流三角洲及沿海平原区(上海、天津、 沧州等) 小型河流三角洲区(福州、湛江、宁波等) 山前冲洪积扇及倾斜平原区(北京、保定、郑 州等) 山间盆地和河流区(西安、太原、运城等)
北京市的地面沉降(最大速率):
1966年以前:缓慢形成,2~5mm/a。 1966~1973年,加速,10mm/a。 1973~1981年,快速发展,50mm/a。 1981年以后,下沉减缓,29mm/a。 1966年地下水开采量增加,70年代中期猛增。
2. 地下油气开采
开采油气造成地下压力亏损,引起地 面沉降。
三、形成机制
(一)形成的地质条件 (a)松软的第四纪沉积物 黏土 粉砂质黏土 黏土质粉砂 粉砂 细砂 粗砂 砾石 (b)新构造运动的沉降区
地面沉降的地质环境
近代河流冲积环 境模式
近代三角洲平原 沉积环境模式
断陷盆地沉积环 境模式:临海式 断陷盆地;内陆 式断陷盆地
(二)地面沉降的致因
如加州的长滩市的地面沉降量达9 米。我国的大庆、胜利油田都出现地 面沉降。
3. 人类工程
地面建筑物增多,负荷过重。 地下隧道 如意大利的比萨斜塔:
1173~1185年,建 至3层,塔发生倾斜。 1274~1284年,建 至7层,塔斜增加。 1350年,塔建成, 塔顶偏离中心1.5m。

4. 新构造运动、火山喷发

地面沉降的原因分析

地面沉降的原因分析

地面沉降的原因分析摘要关键词1.引言地面沉降在世界各地非常普遍,在城市地区尤为显著。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类的经济与工程活动在地面沉降中的作用成为决定性的关键因素。

地面沉降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的环境地质问题和重要的城市地质灾害之一。

本文阐述了地面沉降的发展现状与原因,全面的分析地面沉降的原因,以及以上海地面沉降的原因为例,分析了制约影响因素及其在地面沉降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面对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与建议。

2.地面沉降的原因分析2.1地面沉降发展与现状地面沉降是指自然和人为因素作用下地面高程降低的现象。

自然因素包括地壳的升降运动、地震、火山活动、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及土体自然固结等;人为因素包括开采地下流体资源(地下水、石油、天然气)、开采地下固体矿产(金属矿、煤、岩盐等)、工程施工、灌溉(尤指黄土或泥炭土壤灌溉区)以及地表的静动荷载等。

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发展,人为因素在地面沉降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特别是大规模持续地开发利用地下水和石油等资源,导致区域性的地面沉降迅速发展,成为地面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

19世纪末期,地面沉降现象已开始显露,而在20世纪初中期急速发展,并在世界各地逐步蔓延。

地面沉降已成为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由此导致的环境影响和社会危害日渐突出且日趋严重,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地质灾害之一。

自从意大利威尼斯城最早发现地面沉降以来, 世界上已有200多个城市或地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现象。

我国最早于1921年在上海地区发现地面沉降以来, 天津、西安、太原、苏州以及内蒙等地相继出现了地面沉降现象。

2.2地面沉降的原因2.2.1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地下水资源由五个组成部分,水资源各组份的性质及其对地面沉降的影响所有的地面沉降,都是从地层中抽汲流体的结果。

因此,进一步探讨水资源各组份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第一部分,即因压力水头下降,水体积膨胀而增加的水量。

隧道工程地表沉降过大应急预案

隧道工程地表沉降过大应急预案

隧道工程地表沉降过大应急预案一、预防措施1、详细研究和分析地质勘察资料,超前预判可能发生塌陷的位置,提前采取应对措施。

2、对于盾构始发端头及隧道埋深较浅等易发生地面坍塌的部位必须提前进行旋喷或注浆进行加固,提高土体自稳能力。

3、水是造成地面塌陷风险的重要因素,对有可能发生塌陷的部位,一定要做好注浆止水措施,必要时注双液浆进行堵水。

4、始发端头,一定要采用打设垂直探孔和水平探孔的方法,对加固情况进行检查和验证,确保加固效果。

如果效果不理想,必须进行二次补强,直至达到预期的目的。

5、采用土压平衡模式时,控制好土仓压力和注浆压力,始终保持盾构机处于良好的姿态,尽量减少对上层土体的扰动,避免破坏覆土稳定,导致塌陷事故的发生。

二、处置措施1、当隧道附近地面沉降过大时,在沉降及周围加密布置监测点,每半个小时监测一次,直至确定地面沉降稳定才可放缓监测频率。

隧道内也要加强二次注浆质量,必要时要注双液浆。

2、当隧道附近地面发生坍塌时,在没有人员伤亡的情况下,立即用低标号的砼进行灌注,并在塌方处及周围加密布置监测点,每半个小时监测一次,直至确定地面沉降稳定才可放缓监测频率。

如灌注完砼后地面沉降仍然显著,则要及时在地面钻孔进行注浆,同时隧道内也要加强二次注浆质量,必要时要注双液浆。

在进行地面注浆时,为防止浆液凝固困住盾构机,注浆时盾构机要缓慢运动,同时还要通过盾构机超前注浆孔及盾体上的注浆孔向盾体外侧注入膨润土,使盾构机周围被膨润土包围,形成蛋糕状,确保盾构机能正常掘进。

3、塌陷处理过程中,抢险人员随时观察塌方情况,防止塌方伤人。

必须确保通讯畅通,并对处理情况、围岩变化情况、人员及机械设备情况等及时上报,在抢险有困难或需要救援时以便领导决策,及时提供救援。

三、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一)管理制度1、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文明工地领导小组。

2、建立文明施工的规章制度,责任到班组,落实到人。

3、工地生产班组健全特殊工种工人持证上岗。

地面沉降产生机理及解决措施

地面沉降产生机理及解决措施

超采地下水引起的沉降,房屋严重损坏
广州金沙县地铁 工程抽排地下水 引起地面沉陷, 使周边的建筑 物损坏
西安地下水超采 导致大雁塔严重 倾斜
上海地铁事故
三、如何解决地面沉降问题
⒈抽汲地下水 地面沉降具有累进性及不可逆性特征,其 产生的影响亦具有持续性特点。为此,在 抽汲地下水时,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 ①强化宣传,充分认识地下水超采的危害性、严重性; ②大力推广改水、节水经验,加大改水、节水力度;
③加大行政管理力度,强化和落实各项开采 措施,加强地下水监测; ④采用人工回灌地下水,促进地下水位回升, 使地面不再继续下沉甚至地面略有回升;
⑤调整开采层次,以此减缓地区的地面下沉。
⒉工程降水
在工程降水前,首先要查明场地的水文 地质条件、周围建筑物的分布情况及地下 管线性质及分布范围,根据实际情况设计 科学的降水方案与防范措施。
⒋由于地面沉降、水准点失准,城市工程 建设所需水准资料,需从地面未沉降区 水准点引测,增大了水准测量的工作量。 ⒌影响建筑物抗震能力,致使地震灾害加重。 ⒍由于地面沉降作用,局部改变地形地貌条件, 形成地面沉降降落漏斗,降低防洪排涝工程效 能,造成大面积积水,洪涝灾害加剧。
地面沉降引起的房屋裂缝
①由于孔隙水从土中排出,导致有效应力 增加,地层固结沉降; ②水位降低,减少了土中地下水对地上建筑物 的浮托力,使软弱土、层受到压缩而沉降; ③土壤中的细小颗粒随着流动的水不断流失,在土 层中形成空洞,随着抽水的不断进行,空洞扩大, 最终形成塌陷沉降。
二、地面沉降的危害
⒈对建筑物的破坏和影响,建筑物地基 下沉、房屋开裂破坏。 ⒉形成地裂缝,它直接或间接地恶化环境。 ⒊许多机井因地面沉降,井管较地面相对上升, 泵房地面及墙体开裂,造成泵房破坏,严重影 响抽水。

不良地质—地面沉降的原因及特点(工程地质课件)

不良地质—地面沉降的原因及特点(工程地质课件)

地面沉降的形成机制
➢ 地面沉降的形成机制 ➢ 2 土层的性质及其变化与地面沉降的
关系
➢ 在相同的条件下,超固结土层的压 密量小于正常固结土层,欠固结土层 的压密量大于正常固结土层。
➢ 在较低的有效应力增长条件下,粘土 层的压密在地面沉降中起主要作用, 而在水位回升过程中,砂层的膨胀回 弹则有决定意义。
不良地质作用之
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
➢ 基本概念及产生原因 ➢ 地面沉降的形成机制 ➢ 地面沉降的产生条件 ➢ 地面沉降的危害及防治
地面沉降概念和特点
地面沉降概念和特点
➢ 地面沉降是指在一定的地表面积内所发生 的地面水平面降低的现象。
➢ 特点:以缓慢的、难于察觉的向下垂直运 动为主,只有少量的或基本没有水平向的 位移,可能影响的平面范围可大至几千平 方公里。在某些实例中地面沉降是一种自 然动力地质现象,而在多数实例中这种现 象是由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常以地壳表层 一定深度内岩土体的压密固结或下沉为主 要形式。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地面沉 降产生于特定的地质环境中并受到多种诱 发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 上海采取控制地下水开采和地下水人工回灌两 大措施,使上海地面沉降从历史最高的年沉降量 110毫米,下降至目前的年沉降量10毫米左右。
小结
➢ 了解地面沉降的产生原因 ➢ 理解地面沉降的形成机制 ➢ 分析地面沉降的产生条件 ➢ 明确地面沉降的危害及防治
地面沉降的形成机制
➢ 地面沉降的形成机制
➢ 由水承担的部分称为孔隙水压力,它 不能引起土层的压密,故又称为中性 压力,而由土骨架承担的部分则能直 接造成土层的压密,故称为有效应力 ;二者之和等于总应力。假定抽水过 程中土层内的总应力不变,那么孔隙 水压力的减小必然导致土中有效应力 的等量增大,结果就会引起土层成比 例的固结。(土的固结理论)

工程地面沉降维修方案

工程地面沉降维修方案

工程地面沉降维修方案一、背景与问题描述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各种工程建设活动在城市中频繁进行。

然而,由于土地利用的不合理和地下水开采等因素的影响,城市地面沉降问题日益严重。

地面沉降不仅会对建筑物、道路、管线等基础设施造成巨大的影响,还会给城市的整体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如何有效地修复工程地面沉降问题,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沉降的原因分析1. 土地利用不合理:城市中存在大量的地下室、地下通道、地下管线等地下设施,而这些地下设施占用了大量的地下空间,导致地下土壤受到了极大的压力,从而出现了沉降现象。

2. 地下水开采:城市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对地下土壤的压力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而影响了地面的稳定性。

3. 地基施工方式不当: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地基施工方式不当的现象,使得地面承受了较大的荷载,从而导致地面沉降现象。

4. 地质因素:城市地下土质较松软、多为黏土,容易受到地下水的影响,这也是城市地面沉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5. 自然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也可能导致地面沉降。

三、沉降维修方案1. 调查与监测:在确定地下沉降问题的具体原因后,需要对地下结构和地下水等进行详细的调查与监测,以确保对沉降问题有全面的了解。

2. 地下水治理:通过对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减少地下水的开采,从而减缓地面的沉降速度。

3. 土地利用优化:对城市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减少地下设施占用的地下空间,降低地下土壤的压力,减缓地面沉降速度。

4. 地基施工优化:对城市建设中的地基施工方式进行优化,采用先进的地基处理技术,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避免地基承受过大的荷载。

5. 基础设施维修:针对受到地面沉降影响的基础设施,进行系统的维修工作,确保其正常使用。

四、维修方案的实施1. 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在确定了维修方案后,需要制定详细的工程方案,明确工程的施工内容、施工步骤、施工时限等,以确保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召集专业团队:由于地下沉降问题的复杂性,需要召集专业的工程团队进行维修工作,以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

地面沉降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地面沉降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地面沉降的原因和处理方法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地面沉降问题越来越引人注目。

地面沉降指的是地面表面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不断下降的现象,其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地质条件、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

本文将探讨地面沉降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一问题。

地面沉降的原因多种多样。

首先,地质条件是地面沉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地下水开采使得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地表下沉;地壳运动和构造变形也会引发地面沉降。

其次,人类活动也对地面沉降产生了较大影响。

大规模建筑、挖掘、填埋等工程活动会改变地下水流动状况和土壤结构,引发地面沉降。

第三,气候变化也是地面沉降的因素之一。

气候的干湿变化会导致土壤的收缩与膨胀,进而导致地面沉降。

面对地面沉降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处理方法。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地表监测与预警体系的建设,及早发现地面沉降的迹象。

通过监测地表沉降速率和范围,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地质风险,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潜在的损失。

其次,我们应该加强地下水管理与保护。

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避免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减少地面沉降现象的发生。

同时,限制工业和农业排放含有有机物质的废水,减少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以保持土壤的稳定性。

此外,我们还应加强建筑工程的管理与规划。

在规划新的建筑项目时,应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和地下水位状况,合理选择建筑材料和施工方式,以减少地面沉降产生的影响。

同时,在城市更新和维修项目中,也要注意保持地表和地下的平衡,避免局部地面沉降引起的问题。

此外,加强土地治理和保护,保持土壤的稳定性和适宜的湿度,也是减少地面沉降的重要措施。

综上所述,地面沉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原因涉及地质条件、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多方面因素。

然而,通过加强地表监测与预警、地下水管理与保护以及建筑工程管理与规划,我们能够有效减少地面沉降的发生,保护我们的环境和生活质量。

地面沉降问题的解决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采取综合性的措施,确保我们的城市可持续发展。

地面沉降的解决措施

地面沉降的解决措施

地面沉降的解决措施1. 介绍地面沉降是一种自然地质现象,指的是地表的垂直位移。

它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地下采矿、地下水抽取、地震、地下工程等。

地面沉降可能会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居民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寻找和实施有效的解决措施对于减轻地面沉降带来的风险至关重要。

2. 监测地面沉降的方法为了及时发现和监测地面沉降,我们需要使用各种方法和技术来获取准确的数据。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2.1 GPS监测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常用的监测地面沉降的方法。

通过安装在地表和建筑物上的GPS接收器,我们可以测量地面相对于参考点的位移。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高精度的监测数据,并且对于大范围的地面沉降监测非常有效。

2.2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可以通过使用卫星或飞机上搭载的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

它可以帮助我们监测地表的形变和沉降,尤其适用于大范围和偏远地区。

通过对遥感图像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有关地面沉降的宝贵数据。

2.3 重力测量重力测量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地面沉降监测方法。

通过在地表上放置重力仪器,我们可以测量地表的重力场强度变化,从而推断地面的沉降情况。

这种方法对于监测大型地下工程引起的地面沉降非常有用。

3. 地面沉降的原因地面沉降的原因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类。

3.1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指地面沉降与地球自身的变化和地质构造有关。

例如,地震会引起地壳的位移和地面沉降。

此外,地下水抽取也是一种自然因素,大量抽取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进而引起地面沉降。

3.2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指地面沉降与人类活动和工程有关。

地下采矿是一种常见的人为因素,地下煤矿、石油开采等会导致地下空洞的形成,进而引起地面沉降。

此外,大规模地下工程的施工,如地铁、隧道等,也会对地面造成不可逆转的沉降。

4. 可行的解决措施针对不同的地面沉降原因,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解决措施:4.1 控制地下水抽取对于因地下水抽取引起的地面沉降问题,我们需要限制地下水的抽取量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地质灾害(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

地质灾害(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

2)地基基础措施
①当条件允许时,尽量采用浅基,充分利用上覆性能较好的土层为 持力层或使基底与洞体间保留相当厚度的完好岩体。 ②当以岩石作持力层时,局部加深基础,通过钻孔灌注桩或墩穿过 单个洞体,使基础荷载传递到下部完好的岩体上 ③对已外露的浅埋洞隙,可采用挖填置换,清理洞隙后以碎石或混 凝土回填。当洞体深度较大,而两侧岩体完好,可挖填至一定深度,回 填体断面呈倒梯形,对有地下水活动的洞体,应回填反滤层并留有水流 排泄之通道。 ④当顶板薄、跨度大时,可在洞底设置附加支撑以减少洞跨,也可 加固洞顶,用浆砌块石嵌补洞顶岩体及洞隙边坡。 ⑤当洞体开口较小,开挖清理困难时,可用灌浆填塞,灌填材料视 要求而定,可选用砂石砂浆或混凝土,也可用小压力灌浆法加固基底下 一定厚度的溶隙及破碎岩体。
1986年.广西忻城大塘乡遭遇春旱,地下水位下降 产生了40多个塌陷,4月底一场大雨后,塌陷增至140多 个,使两幢房屋倾倒,地面多处裂缝。村舍变电所场地 开挖后,雨水蓄积渗入,也导致地面塌陷。
3.河水涨落致地面塌陷 岩溶裂隙、洞穴管道中的地下水与附近河水相通时, 随着河水位的升降,横向发育的岩溶裂隙、管道中的地下 水位也随之升降,这种作用也可导致地面的塌陷。 广西都安县位于红水河岸的一段公路,由于受河水涨 落影响,公路路面上发生了塌陷。
4.2 地面塌陷分类
根据地面塌陷成因的主要原因可分为: ①自然地面塌陷;②人为地面塌陷;③复合型(自 然——人为)塌陷。 根据塌陷区是否在喀斯特地区的岩溶发育地段分为: ①岩溶地面塌陷;②非岩溶地面塌陷。 按塌陷坑数量分为:塌陷坑大于100个者为巨型塌陷、 50~100个者为大型塌陷、10~50个者为中型塌陷、小于 10个者为小型塌陷。 在各类地面塌陷中,我国以岩溶地区塌陷分布最广, 已有22个省(区)发生此类地面塌陷,危害最重。矿山采空 区地面塌陷的分布和危害仅次于岩溶地面塌陷。

地面沉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

地面沉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

• 以温岭市石粘至松门一级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为例, 说明如下:
• (1)根据地质条件对比,选择嘉兴市地面沉降研究成果作为本 次评估的依据。
• 即地下水位与沉降速率呈指数函数相关,回归方程为:
• S′=1.374e0.0758h
• S′——沉降速率(mm)计算值
• h ——平均水位(标高绝对值,m)
• 3.4 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面沉降危险性预测评估
• 本节内容是“预测评估”的内容之一。也是对已 经发生地面沉降的地区进行地面沉降趋势预测, 并分析其对拟建工程的影响及其危害。
• 3.4.1 环境地质比拟法估算地面沉降量
• 本法是采用研究程度较高且地质环境条件相类似 地区的研究成果, 进而估算评估区拟建工程规划 (设计)年限内累计沉降量进行预测的方法, 是 一种经验类比法。
• (2)对建筑工程的危害: ①桥梁墩(台)下沉,使桥 下净空减少;②建筑地坪下沉,使地下管道坡度改变, 重力排水功能失效;③道路工程,由于地面沉降,使 潜水位相对“升高”且地面积水也相应增加,将使填 方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使路基排 水系统不畅乃至失效;④深井井台和桩基建筑物承台 与地坪脱开而相对上升等。
• 1.4.3评估内涵: 指由于常年抽汲地下水引起水位或 水压下降而造成的地面沉降,不包括由于其他原因 所造成地面沉降。
• 2.地面沉降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 围的确定
• 地面沉降的评估范围应与地面沉降 范围或初步推测的可能沉降的范围 基本一致。
• 3.地面沉降无监测地区地质灾害危 险性评估方法
• 浙江省地面沉降均发生于经济最发达的沿海平原,自北 而南有杭(州)嘉(兴)湖(州)平原、宁(波)奉 (化)平原、温(岭)黄(岩)平原和温(州)瑞(安) 平原等地。地面沉降的产生均由于大规模开采平原区深 部孔隙承压淡水体所致。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 水位大幅度下降形成区域地下水下降漏斗,漏斗中心与 地面沉降中心基本一致。截止2003年,各地地面沉降现 状如下表所示。嘉兴市及宁波市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 起逐渐压缩地下水开采量,地面沉降速率分别自 42.35mm/a降至20、10mm/a以下。

土木工程知识点-地面沉降的原因是什么?

土木工程知识点-地面沉降的原因是什么?

土木工程知识点-地面沉降的原因是什么?
地面沉降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地质原因,另一种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一、地面沉降的地质原因
从地质因素看,自然界发生的地面沉降大致有下列三种原因: (1)地表松散地层或半松散地层等在重力作用下,在松散层变成致密的、坚硬或半坚硬岩层时,地面会因地层厚度的变小而发生沉降。

(2)因地质构造作用导致地面凹陷而发生沉降。

(3)地震导致地面沉降。

二、地面沉降的人为原因
地面沉降现象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现在我们研究地面沉降的原因时,不难发现,人为因素已大大超过了自然因素。

尤其是近几十年来,人类过度开采石油、天然气、固体矿产、地下水等地下资源,使贮存这些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沉积层的孔隙压力发生趋势性的降低,有效应力增大,从而导致地层的压密。

直接导致了今天全球范围内的地面沉降。

人为的地面沉降广泛见于一些大量开采地下水的大城市和石油或天然气开采区。

地面沉降主要由抽水作用形成,但又与软土层的厚度、地壳下沉,以及高层建筑等因素密切相关。

造成我国地面沉降的成因,主要是地下水的长期超量开采,同时,第四纪以来的的活动断裂和构造沉降,加剧了这一灾害的发生和危害。

有人认为建立新形式的标准化始走向建筑和谐的唯一道路,并且能用建筑技术加以成功地控制.而我的观点不同,我要强调的是建筑最宝贵的性质是它的多样化和联想到自然界有机生命的生长.我认为着才是真正建筑风格的唯一目标.如果阻碍朝这一方向发展,建筑就会枯萎和死亡.要使建筑结构适合于环境,要
注意到气候,地位和四周的自然风光,在结合目的来考虑的一切因素中,创造出一个自由的统一的整体,这就是建筑的普遍课题,建筑师的才智就要在这个可提到完满解决上体现。

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原因分析及应对

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原因分析及应对

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原因分析及应对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是指地铁盾构施工过程中, 地面表层发生下沉的现象。

地面沉降是盾构法施工中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 可能会给周围建筑、地下管线等带来不良影响。

下面对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原因分析:1. 地质条件不良:地铁盾构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可能存在坚硬的岩石层、淤泥等地质问题,导致施工过程中土层变形和下沉。

2. 盾构机施工不当:盾构机施工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格,容易引起地面沉降。

3. 周边建筑密集:盾构施工周围有大量建筑物,由于施工振动和沉降,容易对周围建筑造成影响。

4. 施工区域地下管线较多:地下管线在盾构施工过程中容易因为挤压和移位而导致地面沉降。

5. 施工区域地下水位高:地下水位高会增加地面沉降的风险, 地下水的泥化和渗透性等因素会导致地面下沉。

二、应对措施:1. 选择合适的盾构机:根据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盾构机,确保其具备应对地质条件不良的能力。

2. 施工前进行勘察:在施工前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和地下管线勘察,了解地质、地下管线等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3. 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通过监测地面沉降、地下水位等参数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施工方案,减小地面沉降的影响。

4. 施工中控制振动和沉降:采取合理的施工技术和措施,如减小盾构机的振动力,控制压力和速度等,减少地面沉降的程度。

5. 施工中加强安全监管:严格按照相关工程质量标准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避免施工不当导致的地面沉降问题。

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施工工艺等多个因素。

只有通过合理的地质勘察、选择合适的盾构机、加强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等多种措施,才能有效地减小地面沉降带来的不良影响。

建筑地面沉降允许范围

建筑地面沉降允许范围

建筑地面沉降允许范围一、建筑地面沉降允许范围的基本知识建筑地面沉降允许范围可是个挺重要的事儿呢。

一般来说呀,不同类型的建筑,不同的地质条件,这个允许范围是有差别的哦。

就好比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质,能承受的东西也不一样。

在比较稳定的地质条件下,对于一些小型的、层数比较少的建筑,比如说那种两三层的小别墅之类的,地面沉降允许范围可能相对小一点,大概在几厘米以内。

这就像是小娃娃,比较脆弱,能承受的变动比较小。

而对于那些大型的高楼大厦,它们的基础打得很深很牢固,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允许的地面沉降范围可能会大一些,但也不会太夸张哦,可能在十几厘米左右。

这就像是强壮的大人,能承受多一点的压力和变化。

从地质方面来看呢,如果是比较坚硬的岩石地基,地面沉降的可能性就比较小,允许范围也会相应地小一些。

要是那种软土地基,本身就容易变形,那在建筑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更大的沉降允许范围,并且要采取更多的措施来防止过度沉降。

二、影响建筑地面沉降允许范围的因素1. 建筑自身的重量这是个很关键的因素哦。

建筑越重,对地面的压力就越大,就越容易导致地面沉降。

比如说那些超高层的大楼,里面有好多的钢筋混凝土,重得很呢。

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工程师们就得精确计算,确保地面能够承受这么大的重量,并且要把沉降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2. 地下水位的变化地下水位要是下降了,地基土就会因为失去水分而收缩,这样就会导致地面沉降。

就好像是一块湿毛巾,要是水分被吸干了,就会变得干巴巴的,皱皱的。

相反,如果地下水位上升,对于一些特殊的地基土,也可能会导致地基变软,也会影响地面沉降。

3. 周边环境的影响周边要是有大型的工程施工,比如说挖很深的基坑之类的,就可能会影响到建筑的地基,从而改变地面沉降的情况。

就像是邻居家在搞大动作,可能会影响到自家的房子一样。

三、如何确保建筑地面沉降在允许范围内1. 做好地质勘探在建造建筑之前,一定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

就像是给地面做个全面的体检一样,看看地下到底是什么情况,有哪些土层,土层的性质是怎样的,有没有地下水之类的。

地面沉降与地面塌陷的区别

地面沉降与地面塌陷的区别

地面沉降与地面塌陷的区别
首先从定义上来看地面沉降与地面塌陷是不同的。

地面沉降又称为地面下沉或地陷。

它是在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影响下,由于地下松散地层固结压缩,导致地壳表面标高降低的一种局部的下降运动或工程地质现象。

截至2011年12月,中国有50余个城市出现地面沉降,长三角地区、华北平原和汾渭盆地已成重灾区。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地质现象。

当这种现象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时,便可能成为一种地质灾害。

地面塌陷的形成原因中,以人为因素引起的岩溶塌陷和采空塌陷最为常见,据统计,截至2012年,中国24个省市区都有地面塌陷发生,其中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云南、广东、广西等省区。

从成因上来看地面塌陷应该属于地面沉降灾害中的一部分。

地面沉降是指开采地下水条件下的地面标高损失,主要在城市地区。

主要的人为原因包括开发利用地下流体资源(地下水、石油、天然气等)、开采固体矿产、岩溶塌陷、软土地区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固结沉降等。

地面塌陷一般指煤矿区,是指短时间内比较剧烈的地表高程变化。

地面塌陷产生的人为原因以坑道排水或突水,抽取地下水、水库畜引水为主。

今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供水三分之二来自地下水。近年来,由于地 下水的超量开采,北京平原地面沉降呈快速增加 趋势。到目前为止,在东郊八里庄—大郊亭、东 北郊来广营、昌平沙河—八仙庄、大兴榆垡—礼 贤、顺义平各庄等地已经形成了五个较大的沉降 区,沉降中心累计沉降量分别达到722毫米、565 毫米、688毫米、661毫米、250毫米。最严重的 地方,地表还在以每年20至30毫米的速度下沉。 由于地面沉降,北京城市基础设施受到一定程度 的损害。在部分沉降区发现工厂、居民区楼房墙 壁开裂、地基下沉、地下管道工程损坏等50余处 险情,一些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使用寿命也受到 影响。
地面沉降导致了地表建筑和地下设施的破坏。据 统计,我国每年因地面沉降导致的经济损失达1亿元 人民币以上。值得庆幸的是,我国已开始重视这个问 题,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开采地下水等一系列政策的 出台使我国很多地区的地面沉降现象已经或将得到控 制。

主要危害


(1).沿海地区沉降使地面低于海面,受海水侵袭;
• (2)一些港口城市,由于码头、堤岸的沉降而丧 失或降低了港湾设施的能力;
• (3)桥墩下沉,桥梁净空减小,影响水上交通.
• (4)在一些地面沉降强烈的地区,伴随地面垂直 沉陷而发生的较大水平位移,往往会对许多地面和地 下构筑物造成巨大危害;

(5)在地面沉降区还有一些较为常见的现象,如
深井管上升、井台破坏,高摆脱空,桥墩的不均匀下
地面沉降的地质原因
从地质因素看,自然界发生的地面沉降大致有 下列3种原因。
1. 地表松散地层或半松散地层等在重力作用下, 在松散层变成致密的、坚硬或半坚硬岩层时,地面 会因地层厚度的变小而发生沉降。
2. 因地质构造作用导致地面凹陷而发生沉降。
3. 地震导致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的人为原因
地面沉降现象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尤其是近几 十年来,人类过度开采石油、天然气、固体矿产、地 下水等直接导致了今天全球范围内的地面沉降。在我 国,由于各大中城市都处于巨大的人口压力之下,地 下水的过度抽采更为严重,导致大部分城市出现地面 沉降,在沿海地区还造成了海水入侵。
北京每年平均超采地下水约1亿立方米, 这是造成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北京市每年开采地下水量达 26亿至27亿立方米———平均每年超采1 亿立方米。在2003年,北京平原形成的5 个沉降区中,形成了近1100平方公里的降 落漏斗,导致大面积地面沉降,根据1999 年的统计数据,累计地面沉降量大于50毫 米的地区达到2815平方公里。
由水承担的部分称为孔隙水压力,它不能引起土 层的压密,故又称为中性压力,而由土骨架承担 的部分则能直接造成土层的压密,故称为有效应 力;二者之和等于总应力。假定抽水过程中土层 内的总应力不变,那么孔隙水压力的减小必然导 致土中有效应力的等量增大,结果就会引起土层 成比例的固结。由于区域性地面沉降范围较广阔, 压缩层厚度与沉降范围相比较,又相对较小,因 此无论从理论或实际应用上,即可以把这类由于 抽水引起的地面沉降问题按一维固结问题处理。
图1
图2 由承压水头降低引起的土层固结的模拟试验结果
土层内现有的剩余孔隙水压力的大小,是衡量该 土层在现存的应力条件下可能最终产生的固结、 压密的强烈程度的重要标志,通常可以通过实测 加以查明。
二. 地面沉降的形成机制
1 承压水位降低所引起的应力转变及土层的压密 位于末固结或半固结疏松沉积层地区内的大城
市,因为潜水易于污染往往开发深层的承压水作 为工业及生活用水的水源。
在孔隙承压含水层中,抽汲地下水所引起的承 压水位的降低,必然要使含水层本身和其上、下 相对含水层中的孔隙水压力随之而减小。根据有 效应力原理可知,土中由复盖层荷载引起的总应 力是由孔隙中的水和土颗粒骨架共同承担的。
以三层结构条件下单层抽水的情况为例,对抽 水过程中土层中应力的转变及土层的固结问题进 行具体分析。
由于透水性能的显著差异,上述孔隙水压力减
小,有效应力相应增大的过程,在砂层和粘土层 中的表现是截然不同的。在砂层中这一过程基本 上标志着固结进展程度的应力转换线逐渐地向最 终边界线推进(图1),而达到AB线(与降低后的承 压水位相平衡的孔隙水压力线)所需的时间,正如 模型试验(图2)所表明的,往往需要几个月、几年 甚至几十年(取决于土层厚度和透水性)。这样, 在承压水位降低后,直到应力转变过程(也就是固 结过程)最终完成之前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粘 土层中始终不同程度地存在有高于和新的承压水 位相平衡的孔隙水压力,这部分孔隙水压力通常 被称为剩余孔隙水压力或超孔隙水压力。
沉等,这些现象虽然不致于造成大的危害,但也会给
市政建设的各方面带来一定影响。
西 安 市 地 面 沉 降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采取限采、禁采地下 水和回灌地下水等措施,上海、嘉兴、宁波等地 沉降速度趋缓,但总体沉降范围却在迅速扩展。 如杭、嘉、湖的沉降正向整个平原蔓延,长江三 角洲地区的地面沉降在区域上有连成一片的趋势。 苏锡常地区的沉降速度也在加大,苏州市自1949 年以来累计地面沉降600毫米的面积已达180平方 公里,常州43平方公里,无锡59.5平方公里。地 面沉降最严重的是上海,其次是苏锡常,再次是 杭嘉湖。40年来,上海市因地面沉降的直接经济 损失达2900亿元,其中潮损1755亿元,涝损848亿 元,安全高程损失189亿元。
工程地质学 基础
第十三章 地面沉降问题的工程地质分析
提要
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 地面沉降的形成机制 地面沉降的产生条件 地面沉降的研究、预测及防治
天 津 市 地 面 沉 降
一. 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
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是指在一定的地表面积内所发生的地 面水平面降低的现象。地面沉降现象很早就为史书 所记载。作为自然灾害,地面沉降的发生有着一定 的地质原因。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人 口的膨胀,地面沉降现象越来越频繁,沉降面积也 越来越大。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地面沉降现象尤为 严重。现在我们研究地面沉降的原因时,不难发现, 人为因素已大大超过了自然因素。现在的地面沉降 现象与其说是自然灾害,倒不如称之为人为祸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