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一、引言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水资源一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基础,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水资源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问题之一。
为了有效地管理水资源,计算机技术应用在水资源管理领域已经成为一种重要趋势和模式。
二、计算机技术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1、水资源监测使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水资源的质量和流量。
通过远程监测系统,水资源管理人员可以随时了解各水源的情况,及时预警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以保证水质的安全。
2、水资源预测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对未来的水资源供需情况进行预测和分析,为水资源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模拟各种气象因素、土壤和陆地利用变化等影响水资源的因素,以及未来供需的预测和规划。
3、水资源调度管理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对水库、河流等水资源进行优化调度和管理。
通过建立组合优化模型,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水需求,同时保证水资源的平衡和可持续性。
4、水资源信息共享通过建立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在管理者和决策者之间建立联络渠道,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水资源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
政府、企业和社会可以共享水资源信息,从而达到最佳的管理和保护水资源的目的。
5、水资源风险评估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对水资源风险进行全面评估。
在评估中考虑到水质、水量、水体环境、人口活动等因素,采用大数据分析,可以有效预警和管理可能出现的危险和灾害事件。
三、计算机技术在水资源管理中的优势1、提高管理效率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提高水资源管理的效率,实现对水资源实时监测、预测、调度和管理,从而提高整个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增强信息共享通过建立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政府、企业和社会可以清晰地了解水资源的情况,信息透明度增强,不同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合作也会得到增强,便于合作开发、保护和利用水资源。
3、优化决策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及时并精确地获取和处理水资源管理的各类信息,为水资源管理人员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组织更科学、合理的决策和规划。
水资源管理中的技术创新与应用
水资源管理中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要素。
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给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水资源管理中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水资源监测技术的创新准确、及时地了解水资源的状况是有效管理水资源的基础。
传统的水资源监测方法往往存在监测范围有限、数据精度不高、监测频率低等问题。
近年来,随着传感器技术、卫星遥感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监测技术取得了显著的创新。
传感器技术的进步使得我们能够在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源地安装更加灵敏、精确的水质和水量监测传感器。
这些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水温、酸碱度、溶解氧、电导率等水质参数,以及水位、流量等水量信息,并将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数据中心,实现水资源的实时监测和远程监控。
卫星遥感技术则为大面积的水资源监测提供了可能。
通过卫星搭载的多光谱、高光谱传感器,可以获取大范围的地表水体分布、水域面积变化、土壤湿度等信息。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数据分析算法,能够对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趋势进行准确的评估和预测。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各个监测点的传感器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了一个智能化的水资源监测网络。
通过物联网平台,可以实现对监测数据的集中管理、分析和共享,提高了水资源监测的效率和信息化水平。
二、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技术的创新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水需求,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开发新的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技术成为当务之急。
海水淡化技术是解决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之一。
目前,主流的海水淡化技术包括反渗透法、蒸馏法和电渗析法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海水淡化的成本逐渐降低,淡化水的水质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此外,一些新型的海水淡化技术,如膜蒸馏技术、正渗透技术等,也在不断研发和应用中,为未来的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在城市水资源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浅析腾冲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资源管理的对策和措施
浅析腾冲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资源管理的对策和措施摘要: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于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急剧上升,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因此,利用行政管理职能与市场经济调节相结合的方法,科学地管理和保护好有限的水资源,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对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对策和措施一、腾冲市水资源概况腾冲市地处云贵高原横断山南缘,是伊洛瓦底江最东支流源头所在地,全境被龙川江、大盈江、槟榔江三大主要河流分割成27块南北走向的河谷山坝相间盆地。
境内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雨丰沛,河流众多,水资源相对丰沛,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76.94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11344 m3,受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拦蓄工程较少,人均可控水量不足700 m3。
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400~3500mm之间,降水集中在5-10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4.3%,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存在区域分布不均、时空分布不均,在高山深谷的山区水资源相对丰富,在耕地集中、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坝区水资源相对短缺。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供水安全保障能力薄弱。
现状供水工程,特别是蓄水、引水工程大多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漏损严重,其实际供水能力大大降低,难以满足灌区正常年份需水要求,水源供水保障能力较弱,旱季还有4.8万人饮水困难。
(2)节水意识淡薄,用水方式粗放。
全市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和节水灌溉工程尚未全面推广,节水灌溉工程覆盖面积占全市有效灌溉面积的比例较低,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3~0.35,农业灌溉仍以漫灌形式为主,用水量较高;工业用水仍属于粗放型,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较低仅为18%;城市供水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失率高达25%以上,污水处理回、非常规水源利用也处于起步阶段,用水浪费现象极为突出。
城市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作者 简介 :潘瑞芳 ,教授 。钟康云 ,主任舞 台技 师。 ・ 本文 系浙江省科技厅 2 0 (3 5) 07 2 0 0社会 发展 项 目.
37 。
中目 装 砚代 各
方面,系统应该能把其他格式数据作为输入数据进行处
理 ,另一 方面 ,系 统处 理后 的数据 ,应 能 以多种数 据格
式输出。
() 4 系统 的灵 活性
题地图、缓冲区分析、地图编辑、地图目标查找、地图
显示 、图层控制、空间选择、地理编码 、扩展地图库和
示例 数据 。
M pt ee aX a Xevr a Xrk r a X r m  ̄M p 、M p S r e 、M p B o e 和
统计 、分析 、预 测等功能效率 的 系统设 计 。
关键词 :水资源信 息管理 地理信息 系统 (I ) 管 网漏损控 制 系统设计原 则 漏水数据库设计 GS
城 市供 水系 统 是城 市居 民生活 和经 济 发展 的 重要 基 础 设 施 , 由城 市供 水水 源 、供 水处 理 系统 和输 配水 管 网 系统 等组 成 ,近 二十 年来 ,随 着经 济 的快 速发 展 ,城 市
2 9 第 期(第4 ) 0年 4 总 7 0 期
强大 功 能 ,进 行 二者 的集 成二 次开 发 。 M p t e e a X r m 是 Mp n o a lf 公司开发 的基 于I tm t Ita e 的W bG S n ee/ nr n t e I地 图应 用服 务器 。它 具有 强大 的地 图化功 能 ,包括 绘制专
上对现实空间从功能上进行模拟,对各类信息变化进行
仿真 。它 以高效 的数 据管 理 能力 ,成 为 目前 一种 有效 的
简析信息化技术在水文水资源领域的应用
简析信息化技术在水文水资源领域的应用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水文水资源的信息化建设也在不断深入。
水文水资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其管理和利用的必然趋势。
在水文水资源的信息化建设中,需要解决数据共享、数据安全、数据质量等问题。
同时,还需要建设水文水资源信息平台,实现数据集成、共享和交互,为水资源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总的来说,水文水资源的信息化建设是水资源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不断推进和完善。
关键词: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应用引言在我国的社会建设中,水利建设事业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的事业,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有效的推动了水资源不断开展工作。
以水文活动和发展动力为水资源信息化的建设基础。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的技术发展涵盖光电技术、微电子技术、遥感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共同发展。
目前全世界的信息化发展就是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一大重要趋势。
1水文水资源的项目建设特点与其他建设项目相比,水文水资源项目建设比较特殊,它具站点多、线路长、交通不便的特点。
项目施工现场不集中,施工条件差。
如果交通受阻,专业设备无法进入施工现场。
此外,由于社会化程度不高,许多项目不得不自己建造。
水文水资源位于复杂的环境中,通常沿河流分布,范围很广,包括左右岸、上游和下游,以及北部和西部。
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主要有水文站、水质站、消耗站、水环境监测中心等,但每个项目的规模都不大。
2当前水文水资源的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进入了智能化时代。
各级水文站点开始使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对水文数据进行更加准确和高效的处理,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水资源管理的水平。
目前,我国的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数据共享和协同不足。
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但是各部门和单位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协同还不够充分,导致信息孤岛现象比较严重。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02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构建
系统架构设计
分布式架构设计
• 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 适应不同规模的水资源管理需求
B/S架构设计
• 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系统 • 便于系统的部署和升级
C/S架构设计
• 适用于对性能要求较高的场景 • 提供实时的水资源管理功能
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关系型数据库设计
• 长江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 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国外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案例
• 美国国家水资源信息系统(NWIS) • 澳大利亚水资源信息系统(WRIS)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成功应用案例分析
成功应用案例一:某市水资源监测与评估系统
• 通过实时监测水资源状况,为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提高水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水资源管理信Fra bibliotek系统的发展趋势
01 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 实时监测水资源状况 • 分析水资源供需趋势 • 为水资源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02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的应用
• 智能识别水资源管理问题 • 自动化处理水资源管理任务 • 提高水资源管理智能化水平
03 跨学科与跨领域的融合发展
• 结合生态学、地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 • 融入城市规划、生态修复等领域 • 促进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创新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
水资源监测与评估
• 实时监测水资源状况 • 评估水资源可利用量 • 为水资源规划提供依据
水资源规划与配置
• 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治理规划 • 优化水资源配置方案 • 为水资源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水资源调度与运行管理
• 实时调度水资源供需 • 保障水资源供应与安全 •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水资源优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以长春市为例
( 吉林省 科 学技术 信息研 究所 ,吉林 长春 10 2 ) 30 1
[ 摘 要 ] 以 网络 为栽 体 、 以地 理 信 息 系统 为 平 台 ,开 发 了长 春 市 水 资 源 优 化 管 理 信 息 系统 。该 系统 由硬 件 环 境 、软 件 环
境和网络环境组成 ,具有数 据库、信 息传递 、预测分析 、业务 查询、 电子地 图、信息发 布等 项功能 。从 平 台安 全、 网络 安全 、 数据安 全、操作安全 和用户安全等 方面,分析 了系统的安全性。该 系统为城 市水 资源的科 学管理 、合理 配置、高效使 用等提供
C a g h n C t a e e p d T i s s m S o o e f h r w r , s f a h n c u i W Sd v l e . h s y t Wa c mp s d o a se y o e d o w r a d w b e vrn ns h s ma y f n t u t e, n e n i me t , a n u e o o is
技 术支持 ,是 实现水资源可持 续利用、建设 节水型社会的重要手段。 ( 关键词]管理信 息 系统 ;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安全性 ;长春市 DoI1 3 6 / . s 1 0 :0.9 9 i1 n.0 8—0 2 2 1 1 0 1 s 8 1.0 O. 1.4
[ 中图分 类号)G 5 . [ 207 4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0 —02 2 1)1 — 13 3 08 8 1( 0 1 0 5 —0 0
【 yw rs m  ̄ m n i o ao s m;w t st ̄;s tnb ee p n;s ui ;C aghnCt Ke od 3m u e etn r tns t m i ye f a reow er t s i e u a al dvl m t e r oe c t hneu y y i
城市水务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城市水务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水务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实现城市水务的高效管理和优化运营,设计和实现一套城市水务信息系统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针对城市水务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探讨其功能需求、设计原则以及实施步骤等方面。
一、功能需求城市水务信息系统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满足城市水务管理的需求。
具体而言,该系统应包含以下功能要求:1. 水资源管理:对城市水资源进行实时监测、评估和管理,包括水源地、水库、河流、水井等水资源的监控和利用情况;2. 水质监测与预警:对城市自来水、污水处理厂出水、水源地水质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预警并采取措施,以确保城市水质安全;3. 水务设施管理:对水处理厂、配水管网、水井、水泵站等水务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维护管理,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修复;4. 用户管理:管理城市用水户的信息,包括用水量统计、用水收费、用户投诉处理等;5. 预测与决策支持:通过数据分析、模型预测等手段,为城市水务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优化城市水务运营效率;6. 统计与报表:实时统计和生成水务管理相关的报表,为水务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二、设计原则在设计城市水务信息系统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系统完整性:设计一个集成化的系统,能够实现对城市水务全过程的监测、管理和控制,确保水务管理的全面性和一致性;2. 数据安全性:加强系统的数据安全性和防护机制,确保水务管理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3. 实时性与准确性:系统应具备实时监测和数据更新的功能,保证水务管理者及时了解系统当前状态,并准确掌握相关数据;4. 用户友好性:设计简洁、直观、易用的用户界面,方便水务管理人员进行操作和数据查阅,同时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确保系统的广泛应用;5. 可扩展性和灵活性: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能够根据城市水务管理的发展需求不断添加新的功能和模块,同时能够适应不同城市水务管理的特点和要求;6. 数据共享与互联互通:系统应支持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提高城市水务管理的协同性和综合效益。
城市节水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城市节水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和意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用水需求不断增加,水资源供应压力越来越大。
同时,由于不合理的用水行为和水资源浪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因此,建设城市节水信息管理系统,对于合理调节城市用水行为、提高用水效率、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和任务1.目标:建设一个完善的城市节水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城市用水情况的实时监测、调控和优化。
2.任务:-建设城市用水数据采集和监测系统,包括安装智能水表、监测设备等,实现对城市水资源的实时监测和采集。
-建设城市用水数据分析和处理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形成用水情况的数据报表和分析结果。
-建设城市用水调控和优化系统,通过数据分析结果和预测模型,制定用水调控方案和优化建议。
-建设城市节水宣传和教育系统,通过在线平台、手机APP等方式开展节水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节水意识和节水行为。
-建设城市用水管理和监督系统,实现对城市用水行为的实时监督和管理,对违规用水行为进行处罚和惩戒。
三、建设步骤和时间安排1.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阶段(2个月):详细了解和分析城市用水情况和问题,确定系统功能和要求,设计系统架构和模块。
2.系统开发和测试阶段(6个月):根据需求分析和设计结果,进行系统开发和测试,确保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3.系统推广和应用阶段(4个月):对开发完成的系统进行推广和应用,引导居民使用并宣传系统的功能和优势。
4.系统运维和更新阶段(长期):建立系统的运维团队,负责系统的日常运行和维护,并进行持续的功能更新和优化。
四、建设成果及预期效益1.实时监测用水情况:建设的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城市用水情况,包括居民和企业用水,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形成相应的报表和分析结果。
2.提高用水效率:通过数据分析和调控系统,制定合理的用水调控方案和优化建议,实现用水的合理分配和利用,提高用水效率。
城市水资源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城市水资源管理的策略与方法城市水资源管理是指对城市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高效、可持续利用的一系列策略和方法。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城市面临着日益紧张的水资源供应与需求矛盾,因此城市水资源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城市水资源管理的一些策略与方法。
首先,建立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政策。
这是城市水资源管理的基础,需要通过法规和政策来统一规范和管理城市的水资源。
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水资源管理部门和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职能,划分管理辖区等。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调控,采取措施解决水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其次,推广节水意识和技术。
城市居民和企业的节水意识和行为对节水工作至关重要。
政府可以通过教育宣传、推广科技成果等方式,提高居民和企业的节水意识,引导他们采取节水措施。
此外,可以推广节水器具和技术,如节水洗衣机、节水淋浴头等,提高用水效率。
第三,加大城市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城市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包括深度利用和回收再利用。
深度利用是指尽量充分利用每一滴水资源,例如采用雨水收集系统、灰水回收再利用等。
回收再利用是指对废水进行处理,经过适当处理后再利用,例如用于冲厕、清洗道路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海水淡化、地下水开采等技术手段,扩大城市的水资源。
第四,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水资源管理需要有准确、及时、全面的信息支持。
政府可以建立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定期收集、分析和发布水资源数据。
通过信息系统可以及时了解水资源的供需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同时,还可以利用信息系统开展水资源监测和预警,预测和应对恶劣气候等突发情况。
第五,加强国际合作与经验交流。
水资源是全球性的资源,往往跨越了地域和国界的限制。
因此,城市水资源管理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吸取和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
可以通过开展国际合作研究、组织国际会议和培训等方式,促进各国在城市水资源管理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综上所述,城市水资源管理的策略与方法包括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推广节水意识和技术、加大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建立信息系统和加强国际合作等。
论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及发展现状
实现系统和数据 安全 , 同时让 人们 方便 、 高效地使 用系统 , 系统要设置不 同的级别 的权 限,使得系统的安全性能增加 ,同 时也便于管理 , 同的级别可 以分 为低 级别 的用户, 不 一般 用户, 高级用户和系统 管理 员等。再系统的 日常维护 中, 数据需备份 是最重要 的; 统还 要不断更新系统的细节 , 系 确保界面和功 能 的使用人性化 ,系统的升级因素要编辑、添加 、删除数据 ,以 满足广大用户 的 日常需求。
计算 机 光盘 软件 与 应用
21 0 2年第 1 5期
C m u e DS f w r n p lc to s o p t rC o ta e adA p i a i n
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定差异 , 主要表现在 以下方面 :cS系统的服务端为接收网络 / 数据的应用程序 , 当接收信 息传输过 来时我们就可 以进行下一 步的信息查询及操作 了, 后返 回直 接的数据给客户端 , 然 客户 端的职 能是管理 简单系统 如人 机交互和 数据 的显示等 。 服务器 端与客户端两方 都需 要编 写相 应的软件 , 并采用统一的数据结 构与通信标准 ;另一方面 , / B S结构 系统服务器端主要有 We b 服务器构成 , 的功 能是 完成 数据 的接 收、 它 运算 以及 发送功能 , 采 用 标 准 的 }r P 协 议 实 现 数 据 通 讯 , 客 户 端 由浏 览 器 rr (rw e 构成 , Bo sr ) 实现人机交互及结果显示等 。 以有结 论 BS 所 / 结构 的系统 与 C S结构的系统所应用 的软件环境 是不 相同的 / 我 们再介绍 一下计算 机 的硬件 的好坏 直接影 响到 电脑 的 计算速度 网页运 转速 度, 体系的稳定性, 计算 机内存数量大小 , 同时接 收用 户访 问数 量等 的综合性指标 。 计算机硬件是 由以下 部 分决定的:C U、硬 盘、内存等技术指标 。基于 BS部署 的 P / 系 统要 考虑的主要硬件环境包括两大部分 : 务器端硬件环 境 服 与 客户端硬 件环境。 3 系统开发 模式 . 3 本 系统采用 B S框 架开发,采用这种开发模式有很 多优 /
基于ASP.NET与Web GIS的城市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开发及应用
V0. N 6 1 5 0 .
De 00 e2 7
基 于 AS . T 与 W e S的 城 市 水 资 源 P NE bGI
管 理 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支 持 系统 开发 及 应 用
张文明 , 朱成涛 董增 川 梁忠民 孙 宗凤s , , ,
(. 1 河海 大学 水文水 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南京 2 0 9 ; 10 8
t ef n to so t rr s u c ea e a ama a me t, n lss e au to pe ito n r ig Th y tm u si n I ta e n io — h u cin fwae e o re rltdd t n ge n a ay i, v l ain, rdcin a d wa nn . e s se r n n a n rn te vr n
Abta t src :De eo me to trrs ure n g me td cso u p r y tm ( RM DS v lp n fwa e eo csma a e n e iin s p o ts se W S)b s donW e rm e r so eo h o ti o — a e bfa wo ki n ft em s mp r t n a ursfrmo e n wa e eo csma a me n tl a i . d cso u p r y tm o b n wae e o rema a e e tb s do a tme s e o d r trrs ure n ge nta d u iz t i on A e iin s p o ts se f rur a trrs u c n g m n ae n
城市水资源管理中的信息化技术研究
城市水资源管理中的信息化技术研究城市水资源是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资源日益紧缺,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水资源管理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信息化技术在城市水资源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提高了城市水资源的管理效率和水平,确保了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城市水资源管理的现状城市水资源管理的现状是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城市化程度不断加深,城市面临的水资源压力不断增大。
一方面,城市人口和工业用水量快速增长,同时城市化进程中地表水体受污染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
另一方面,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不能够满足城市的需求,同时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匮乏。
二、信息化技术在城市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面对城市水资源管理的压力,信息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水资源管理中。
信息化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多个领域的技术。
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城市水资源的监测、调控、分析和预测。
此外,信息化技术还可以为城市水资源管理提供决策支持、信息共享和公共参与等服务。
(一)城市水资源监测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对城市水资源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通过安装传感器、监测设备等智能化装置,可以实现对城市水资源的自动采样、远程监测和实时传输数据。
基于这些数据,可以分析城市水资源的水质、流量、水位等指标,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并在最短时间内反应水资源变化。
(二)城市水资源调控信息化技术还可以实现城市水资源的远程调控和智能化管理。
通过远程控制、智能化管理系统及实时监测,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节约能力。
例如,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模拟水文地球物理条件,优化城市供水系统的运行模式,提供更高效的供水服务。
(三)城市水资源分析和预测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城市水资源分析和预测可以预测城市水资源的变化趋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配额管理和调控策略。
例如,基于数学模型及其历史数据、基于遥感技术和空间分析,对城市水资源进行分析和预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城市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GIS应用
1 前 言
,
地理信息系统 ( I ) 空间信息系统 , G S亦称 是在计 算
随着我 国城市人 口的不断膨胀 和我国城 市化进程
机 软硬件 支持 下 , 够实 现信 息采集 、 存 、 能 贮 管理 、 分
析、 处理及输 出的技术 系统 。 I G S自上世 纪 6 年代 中期 o 提 出, 4 在 0多年 的迅速 发展中 , 应用领域不断扩展 , 应 用范 围已远远超 过 了地理学 的范畴 ,目前 GS在水资 I 源开发 中的应用 已从 较为简单 的防洪 G S发展到现在 I 的 自然资源调查 、 利用 、 土地 环境保护 、 规划领域 , 区域 尤其是在洪涝灾 害防治 和水资源规划管 理方面成效显 著, 节约 了经 费开支 , 提高 了劳动效 率 , 得 了显著 的 取 社会 、 经济和环境效益 。 水资 源管理信 息系统 ( MI) WR S 的开发 , 在整理 是 分析 现有 资料 的基础上 ,综合运用计 算机 、水文水资 源、 地理信 息系统 、 网络通 信等 多方面技 术 , 基础信 将 息的管理 、 水资源规划 、 区域 局部地表 与地下水运动 的
s se i t rrs u c sma a e n a e n Ar Viw r r sne n ti a rT d r s e t p lc to n t e y tm n wae e o e n g me tb s d o c e we p e td i h s p p .he wie p o p cs o a pia n i r e e e f i h wae e o re d l n d te a ssa td cso u p r r l ic se . trrs u c smo el ga s itn e iin s p o twe as d s u s d i n h e o
高效的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技术
高效的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技术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管理和利用变得至关重要。
高效的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技术被认为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几种最新的技术和方法,旨在提高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效率。
1. 智能水表技术智能水表技术是一种传感器应用技术,通过实时监测水流量、压力和质量等参数,提供精确的数据用于监控和管理水资源。
这些智能水表可以自动记录用水数据,并通过互联网将数据传输给相关部门和用户。
这种技术可以帮助水公司掌握用户的用水情况,实施差别化水价政策,提醒用户用水量超标并促使节水行为。
2. 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收集系统能够将降水收集起来并运用于农业灌溉、建筑冷却和城市绿化等领域。
这种系统通过屋顶排水系统、沉淀池和过滤器等设备将雨水收集起来,并经过净化处理后存储供后续使用。
这种技术不仅能够提供一种可再生的水资源,还可以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和降低雨水对环境的污染。
3. 节水灌溉技术传统农业灌溉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因此,开发和应用节水灌溉技术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重要途径。
一种广泛应用的节水灌溉技术是滴灌和微喷灌。
这些技术通过将水直接输送到植物的根部,最大限度减少了水的蒸发和渗漏,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并减少了农业灌溉对水资源的需求。
4. 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水资源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存在着处理周期长、处理效果差等问题。
为了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水资源的再生利用率,一些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逐渐应用。
其中,膜分离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技术。
该技术通过不同孔径的膜将污水中的固体颗粒、细菌和病毒等物质分离出来,从而实现了水的净化和再利用。
5. 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建立一个集成化的数据库,实时监测和掌握水资源的变化情况。
这个系统可以汇集来自各个水文站点和传感器的数据,并将其进行整理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监测和管理水资源。
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水资源的管理效率,有助于预测水资源的供需状况,并灵活调整供水计划。
水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水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变得愈发重要。
为了提高水务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建设一个合理、高效的水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水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方案,旨在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和管理手段,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
二、系统概述水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以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和分析为核心,为水务管理部门提供全面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其主要功能包括水资源监测、水质监测、供水管网管理、用水量分析、应急响应等。
1. 水资源监测该功能主要通过传感器等设备实时采集水库、河流、湖泊等各类水源的水位、水质、流量等重要指标,并将数据传输至中央数据库。
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系统查看实时的水资源数据,并根据数据的变化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2. 水质监测水质监测是保证供水质量的关键环节。
水务管理信息系统可以通过自动化的监测装置对供水源、水处理设施、供水管网等进行全面的水质监测,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确保供水水质的安全和稳定。
3. 供水管网管理供水管网是水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务管理信息系统,可以监测管网运行状态、管道漏损、压力变化等数据,并进行分析和预测。
该功能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发现管网问题,提前采取措施,有效减少供水故障和管网漏损。
4. 用水量分析用水量分析是水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水务管理信息系统可以记录并分析用户的用水情况,包括用水量、用水时间、用水途径等。
通过分析用户的用水行为,可以制定合理的用水政策,降低用水浪费,提高用水效率。
5. 应急响应当出现突发水务事件时,水务管理信息系统可以迅速响应,并提供相应的应急措施。
系统可以通过短信、邮件等方式,将相关信息及时传达给相关责任人员,以便及时采取紧急措施,保障公众的生活用水和安全。
三、系统实施方案为了确保水务管理信息系统的顺利实施,我们提出以下建议的实施方案:1. 系统需求分析在系统建设之前,首先进行系统需求分析,确定系统功能和性能要求,明确系统的技术架构和组成,以适应实际的管理需求。
沈阳城市地下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
8 %以上 的信 息都 与地理 信 5
保 密性 原则 :项 目数 据 具 有 一定 的保 密性 要求 ,不 同 的 操作 人 员只能修 改 、查看 与 自
息有 关 。传 统 的对 地 理信 息 的
维普资讯
科 与 会_ 垫墨 璺 技 社 塑
资源 管理 工 作在 经 历 了对水 源
的分 散 型管 理 、供 水 定 向管理 阶段 之后 , 目前 已进 入 到 一个 对水 的 资源 管 理和 需 水定 向管 理 阶段 。水 资源 管 理 的 对象包
水 文水 资 源 、 理信 息 系 统 、 地 网
络 通信 等 多方面 技 术 , 实现 对
地 下水 资 源进 行 监 测 、 评价 、 预
则 通 用 性原 则 :为 了方 便用
户编 辑 , 以形 成 自己的档 案 , 可 系统 可 以和 MsOfc f e系统 进 i
报 、 理 、 度 , 水 资 源 的 科 管 调 为 学 管理 、合 理 配 置 等决 策 提 供 技术 支持服 务 。
统。
的平 台 ,地 下 水 资 源管 理 信 息
系统设计应遵 照全面规 划、 分
布 实施 、 步扩展 的原 则。系统 逐 应 确 保 具 有功 能 实用 、技 术 先
进、 安全 可 靠 、 作 简 便 、 面 操 界
直观 性原 则 : 以图 的形 式
体 现项 目, 方便用 户操作 使用 。
下 水位 的动 态 监测 及 地 下水 质
用 水评 价 图 、 业 用水 评 价 图、 工
单项 离子污染程度评 价 图, 完 成 绘 制水 文 地 质 图、水 文地 质 综 合 剖 面 图 、水化 学 类 型 图等 水 文地质 综合 性 图件 。
水资源管理中水利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措施
水资源管理中水利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措施摘要:水利信息化作为水利现代化的标志和基础,是国家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水利工程管理、水资源管理、防洪减灾、水环境监测和水土保持的技术支撑和重要手段,是提高水利管理工作有效性和效率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要求,是促进水利改革与发展、改造传统水利的重要措施和迫切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全面实施金水工程,加快建设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利管理和工程运行的信息化水平,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从战略高度对水利信息化提出新的要求。
本文主要分析水资源管理中水利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措施。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水利信息化技术;运用措施引言将水利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水资源管理,不仅能大幅度提高管理水平,而且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减少水资源管理成本投入,进一步推动信息化建设。
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性。
1、水利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水资源整治、管理的核心之一是数字水利,即把信息化技术合理应用于水资源管理,及时获取信息,提升水资源管理的效率。
另外,信息技术能及时准确地预判洪涝灾情,相关人员可以利用预报信息及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对突发情况进行有效处理。
简而言之,在水资源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有效提升信息使用效率。
2、水资源管理中水利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2.1信息化人才短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人才短缺的现象也日益凸显。
产生该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2个因素:制度缺乏完善性和人才标准缺乏规范性。
水利信息化建设中大部分信息人才综合素养相对较低,无法熟练信息技术,无法与当前信息建设发展需求保持一致。
为了改善这种现象,需要培养大量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同时对现有人才进行不定期考核,从而有效提升其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养,满足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需求。
2.2信息处理效率低下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涉及的内容较多,管理人员需要对水利工程运行中产生的所有数据信息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并对其开展科学的分析、整合,才能有效提升数据信息的利用价值。
新时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
新时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摘要:众所周知,水是万物之源、生存之本,是支撑社会发展的基本能源。
人类历史上社会发展阶段的转变必然伴随着资源利用水平的提升,水资源利用水平是衡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21世纪以来,水资源利用水平的提升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2016年1月,《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全世界范围内正式启动,发布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指引,其中多项SDGs的实现均要求对水资源利用水平和提升途径开展全面、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问题及建议引言水资源是保障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其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一直是学者研究的主题,特别是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
1新时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存在问题1.1管理人员技术水平有待提升根据相关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世界范围内部分发达国家的水资源信息化管理工作发展较快,程度较高,无论是水资源信息化管理过程中所使用到的相关设备还是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都要远超世界平均水平,而且管理模式也比较完善,管理流程相对来说较为流畅,管理工作的效率较高。
相比之下,我国由于受到经济、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与限制,水资源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偏低,给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影响了水资源项目建设。
1.2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基层管理人员对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项目立项不足,重视不够,导致项目建设资金不充分。
实际上,基层水资源管理的工作十分复杂,而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涉及很多专业技术问题,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但有些地方政府对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不够,在这方面投入的资金也就相对较少。
2新时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优化建议2.1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推广节水、高效农业据调查,农业用水在总用水量中大约占到了75%,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在农业用水比重方面占50%。
试论水务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
・ 9 7・
试论 水 务信息管理 系团有限公司, 黑龙江 齐齐哈 尔 1 6 1 0 0 0 ) 摘 要: 通过分析水务信 息管理 系统建设的 目标 、 开发软件 平台、 系统组 织结构以及 系统 内容和功能等几方面 内容 , 来详 细探讨水务 信 息 管 理 系统 的 开 发 与 利 用 。 、 关键 词 : 水务信 息; 管理 系统 ; 开发利用 ; 结构功 能 所谓水务信 息管理 系统主要是 指为 了管理水 的相关事务 和信 口的形 式来 表示的 , 窗 口可 实现最 大化 、 关闭和任意拉伸等 , 一个 窗 息而形成 的一种信息 管理 系统 , 包括对 自然 河流 、 地下水 、 自来水 、 口可以由一个或若干个 图层叠加而成 , 窗 口通常需 对其所显示 的图 如线条 的颜 色和粗 细 、 图标 的类型 、 文字标识 的 污水 等多方面的水 务信 息。目前我 国的水务信息管理工作还处于较 层进行 编辑 和组 织 , 为混乱 的局 面 , 不同种类 的水 资源所属 的管理部 门各有不 同 , 这直 大小 、 在多大 的显示 比例尺下显示那个 图层等 , 以满 足用户对窗 口 接导致了我国水务信息 的分散凌乱 , 不利于我 国对水 资源的利用或 中所显示对象 的繁简和布局 的要 求 , 在系统 中 , 每一个 窗 口都有 其 处理 的统筹规划与调节 。为此 , 开发和建立健全 的水 务信 息管理系 对应的主题 , 系统的功能是由一 系列窗 口来实现的。 统具 有很 大的必须要性 , 这是在水资源短缺 的形势下 对水 务管理提 3 3 系统功能组织结构 出的新的要求。 系统功能组织结构分为针对某一类对象的功能 和针对所有图层 1系 统 建 设 目标 的功能 , 如系统将基 本地理信息作 为一类研究对 象 , 把 所有与基 本 本系统 的建设 目标是 以基本 地理信息 和城市水 资源普查 数据 地理信息有关的内容组织成一个功能块 , 在系统中设 置一列 下拉 式 资料为基础 , 建 立市区级水务 信息管理 系统 , 系统可 实现对数 据资 菜单 , 以实现对基本地理信 息的查询 与检索。功能块按研究 对象 分 料的直接查询和检索 、 条 件查询和检索 、 统计 分析 、 各 种专题图制作 类 , 一个 功能块在 系统中设置一列下拉 式菜单 , 针对所 有图层 的功 等功 能。对这些数据查询和检索 时 , 具有空 间数据 的放 大 、 缩小 、 漫 能 主要 由按 钮板 实现 。 游等功能。以图 、 文、 表并茂 的形式 , 系统地表达水 资源和水环境的 4系统的 内容与功能 4 . 1按钮板功能块 。 对于系统 的操作是 以不 同的按钮来实现 的, 分析研究成果 , 如水 质评 价结果 、 河 流底 质评价结果 、 河道蓄量和淤 通过对 按钮板上不同功能的按 钮 积量 分析结果等 。系统要求界 面美 观 , 表示 的信 息内容直 观 、 清 晰。 按钮板具有操控系统界面的作用 , 该 系统 的应 用领域包括河 道整治与 管理 、 城市 防洪 、 城市排水 管 网 进行操作 , 可 以使查询者快速查 找到 自己所需的水务信息 。 建设 、 城市水环 境保护 、 水资源利用 等 , 能满足河 道管理部 门 、 水利 4 . 2 系统功能块 。 系统的主要 功能有本系统简要介绍 、 以图像 方 在任何状 态下 重新启 动本系统 、 打印 、 退出等。在 部门 、 城建部 门 、 环境保护部 门等 日常工作的需要 , 并 具有进一步扩 式保存 当前窗 口、 展功能。 系统 的运行 中 , 使用 者可 以依照 自身需求 , 对系统 的相 应功能进 行 操作 , 打开不 同的窗 口界面 , 并通过界 面上的按钮来对 专题 图进 行 2系 统 开 发 软 件 平 台 在 目前的研究阶段 , 对于水务信息管理 系统 的开发与应用主要 相关编辑与查询 。 是里要是利用运用了地理信息系统( G I s ) 的软件平 台。 这是 由于水务 4 3 基本信息功能块 。 主要功能包括全 区自然 、 地理 、 社会 、 经济 信息管理不但需要对水本身 的相关 信息进行管理 , 还 要对水的载体 等情况介绍。 或控 制设 施等信息进行有效管理。 然 而无论是水源信息还是水的控 4 . 4河 网功能块 。这个 版块 主要 是为了查 询当地地 区的所有河 制设 施信息都具有较为 明显 的地理 空间分布特征 , 而正确描述这些 流网道信息 而设 置 的, 包括河流 的径 流量 、 水位高度 、 河流 长度 、 水 地理特征也是水务信息管理 系统中的重要 内容 , 同时也是进一步研 位分布特点等多种信息数据 ,并对其各 自的详细信息进行 了链接 , 究水 务信息相关 内容 的基础 。为此 , 以G I S的软 件平 台开发水务信 以供使用者查询 。 息管理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 4 . 5道路功能块 。 道路模 块包 括道路分布 、 列表查询 、 路名查询 、 地理信息系统 ( G I S ) 是一种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 下的空间数据 路长查询功能 , 其 表现形式 和操 作方法与河网模块 中对 应的功能相 的输入 、 存储 、 检查 、 运算 、 显示 、 更新 和综合分析 的应用技 术系统 。 同。 许多地理信息是 随着 时间不断变更的 , G I S可容 易地 对其实现各种 4 . 6水环境功能块 。首先是水 质 、底泥及污染源的信 息采集 、 调 信息的快速 更新和各种 特殊信息 的提取 , 这就是 所谓 的动 态 ; 空间 查和评价的方法介绍 , 其次 是水 质和底泥监测断面的空间分布及监 河道水质评价分析 结果 等。河道 底泥评 价指标 有河道底 泥 分析能力是指建立各种信息 的空间相关关系 , 如提取 河道两岸一定 测成果 , 宽度内的建筑物分布信息等。 动态和空间分析能力是 G I S最强有 污 染 指 数 、 主 要 污 染 因 子 的 污染 指数 、 河道底泥污染负荷 比、 重金 属 现状环境质量 、 氨 氮含量 、 有 机质含量 、 底泥综合 环境质量 指数 、 全 力的功能 , 是其最显著 的特征 。 3 系统 的组 织 结 构 区底泥污染因子污染分担率等 , 污染 源调查方 面有排污 口的空间分 企事业单位 和居民污水排放 口分 布 , 以及与各种 污染源 和水 质 本 系 统 的组 织 结 构 分 为 数 据 组 织 结 构 和 系 统 功 能 组 织 结 构 两 布 、 个方面 , 系统功能 由窗 口来实现 , 窗 口是由若 干数据 图层构成 的。 底泥评价结论相 对应 的专题 图。 3 . 1 数据组织结构 4 . 7其他信息数据功能块。除了上述几种主要的功能块 以外 , 水 如 由于水务信息管理 系统 主要是 针对水的事务进行管理 的, 因此 务信息管理系统还应该包括一些方便使用者查 阅的技术性板块 , 其数据大多是显示水资源 的相关数 据信息 , 尽管 这些 数据信息是一 统计表 、 自动测量 、 帮助等 多种功能板块 。 个 极其庞大 繁杂 的数字库 , 但其 也是有 一定规律 可循 的 , 这就 是水 结 束 语 本文运用 G I S 开发工具 , 结合水 务信息 的基 本特性 , 研究 了水 资源的空间分布地理位置。因此 , 我们在开发系统 时可以 将所有的 水 资源信 息数据按照分层 的方式一 一录入在地理信息系统 中, 并通 务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制方法和技术 , 为城 市研 制水 务信 息管 理系统 过制定链 接程序 , 使 与地理空间相对应 的水 资源在该 系统 中详 细表 提供 了相关理论依 据 , 并子啊投入使用 近半年 的时间后表 明 , 本 文 示 出来 , 并储存在各 自的子 目录中 。 研 制的水务信息 管理系统操作简便 , 通用性好 , 信息表达清楚 , 界 面 我们 可以将水务信息数据分为基本地理信 息 、 水利工程类 数据 美 观。系统组织 结构合理 、 内容全面 、 可视化程度高 , 实用 中能大 幅 信息 、 河道 管理数据 信息 、 统计数据 与结果 以及 其他与地 理空 间无 度地提 高水务信 息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 基本满足 了区级水务管 关 的雨水等水务信 息也挂在该系统 的菜单 中 , 使所有水务信息数据 理 的需要 , 因此具有很大 的推广应用价值。 都得到妥善安置 , 并便 于管理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李云范子武徐世凯万声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摘要:本文把数据库、GIS、水資源管理专业模型进行系统集成,开发出适用于城市水资源管理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该系统具有基础信息查询、地表水和地下水运动仿真、用水量统计、需水量预测、污染物扩散控制、水质监测、水环境评价等功能,为城市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配置等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水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问题变得日趋突出,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防洪标准普遍偏低;二是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逐年加大,污水处理水平低,江湖水质日趋恶化;三是地下水资源量不足;四是局部地下水超采,地面下沉;五是一直存在着水资源不能统一管理和水资源不能合理配置以及水价偏低等问题。
水资源问题已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该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
因此,必须加强对水资源的科学有效管理,通过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通过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来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WRMIS)的开发,是在整理分析现有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计算机、水文水资源、地理信息系统、网络通讯等多方面技术,将基础信息的管理、区域水资源规划、局部地表与地下水运动的数值模拟、图形显示等融为一体,集成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基本信息查询、水量水质计算、污染物的监测与控制、水环境评价等功能,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配置等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包括管理信息系统(MIS)、地理信息系统(GIS)、决策支持系统(DSS)、办公自动化(OA)等。
为更好实现水资源管理系统的预定目标和功能,把建成一个适用、先进、高效、可靠的水资源管理信息化、现代化的平台,系统开发遵循以下原则:(一)适用性与先进性并重原则在适用的前提下力求先进,把水资源管理过程中的新思想、新方法融入到系统的开发中,真正做到数据与图形相融合、GIS与数学模型相结合,把科学计算的结构通过三维情景表现和动态显示的形式直观表现。
(二)开放性原则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分阶段逐步实施的。
因此,本系统采用开放式结构,在软硬件方面,保证具有良好的扩展性,以便今后系统不断地升级完善。
(三)标准化原则系统的硬件建设、数据库开发、代码编码、计算方法、分析评价、系统集成等均将采用标准化方法。
有国家、行业标准或规范的,都将严格执行,没有标准或规范的,采用通用做法。
(四)易学易用易维护原则系统最终是为用户服务的。
系统开发应考虑不同层次的用户,设计友好的系统界面,使其操作直观、简便,易维护。
二、系统总体设计(一)系统功能WRMIS是在Windows NT环境下,数据库、GIS、水资源管理专业模型紧密结合的集成系统。
它具有用户权限管理、数据管理、GIS分析、数值计算、动态管理、网络通讯、成果发布等功能。
(二)系统结构从计算机系统的角度看,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实际上是一个由后台数据库与前台应用软件组成的综合系统,可以采用C/S或B/S结构。
1、Client/Server(C/S)结构采用C/S结构,由于把数据(特别是基础属性数据)集中在服务器上,统一管理。
较单机情况有很多优点,不需在每一台计算机上都安装同样的数据库,保证在不同计算机上所用的数据及时更新、完全一致,有利于数据维护和数据安全。
C/S结构具有开发灵活、运行高效的特点,可以满足用户个性化的要求,由于采用高级语言编程,在图形操作、界面定制、表格处理方面十分灵活。
由于采用C/S 结构,需要分别编写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两套程序,因此开发效率低、周期长;由于并不是把所有的数据、文件都放在服务器端,运行程序时对客户端运行环境也有特殊要求,系统维护不方便;版本升级时,服务器和客户机都要更新,其工作量大。
2、Browser/Server(B/S)结构随着Internet/Intranet越来越广泛的应用,B/S结构与Web技术的融合,可以简化了客户机的工作,让服务器担负更多的工作,对数据库的访问和应用程序的执行将在服务器上完成,尽量把客户端程序变“瘦”。
系统开发时,将框架信息组织在HTML页面上,通过动态网页与数据库建立连接,就不需要专门开发客户端程序。
只要在客户机上安装WWW浏览器(如Internet Explorer、Navigator 等),就实现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
根据前面关键技术分析,以及吉林市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实际情况,系统开发既要保证技术先进性,又不可能一步到位,要为系统的升级留有充分余地,因此,系统总体设计思想是分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履行合同阶段)系统采取以客户服务器体系(C/S)结构为主,以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为辅的一种总体结构,后台服务器将担当数据库服务器、地图服务器等功能。
第二阶段,随着用户需求的进一步增加、数据量的日益丰富、使用规模和范围的日益扩大、使用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各方面技术的日益成熟,将对网络系统进行平滑升级,逐步剥离服务器的功能,并加大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度,以便全方位满足用户的需求。
3、逻辑结构WRMIS的逻辑结构采用数据库加子系统模块的形式(见图1)。
其中的数据库按照存储数据内容,分成基础资料库、地图数据库、模型库、动态管理库、多媒体库。
图1 WRMIS的逻辑结构地图数据库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图形数据库包括利用GIS软件处理过、在GIS中直接操作的数字化产品。
包括地形地质、地面高程、水系、工程、行政、交通、降雨、蒸发等矢量化产品以及遥测遥感影像、GPS接收数据。
基础资料库中包含该项目所收集到的气象、水文、社经、规划、统计等方面,不与图形空间数据直接相关联的那部分数据。
从资料的时空属性上,基础资料又分为基于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两类。
模型数据库是与相关专业计算模型关联的一个数据库。
大多数复杂的计算模型是用Fortran语言编写的,在系统集成前,可以编译成动态连接库(DLL)或者执行程序(EXE),放在模型库中。
为便于管理,在系统中把与计算模型相关的算法、模型参数、方案说明、中间结果、最终结果分类存储于数据库中。
多媒体库用来存放文字、图片、影视、声音等多媒体,为水资源管理提供工程描述、规划方案、科研成果、政策法规、行业标准等信息。
4、系统模块为加强项目管理,缩短开发周期,充分发挥个人在不同领域的技术专长,按照系统目标和功能,将整个系统分解为不同的子系统模块:(1)系统控制主要通过人机交互操作,管理各个子系统间的接口,检验模块间参数传递,保证各子系统正常运作。
该子系统还用来检验用户身份,防止非法用户操作,并且完成系统最基本的输入、输出操作。
(2)数据维护利用桌面地理信息系统(如Mapinfo )进行地图数据的日常维护。
WRMIS 数据维护除具备数据和属性数据的输入、存储、整编功能外,也兼有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同时,提供数据库与其它模块系统间的数据传输接口。
(3)现状分析主要是利用WRMIS中基础数据库和地图数据库中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吉林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行评价,借助GIS操作,将分析结果以地图、表格、专题图、图像等直观形式表现出来。
(4)供需水管理在水资源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今后不同时期内经济发展势头进行分析,借助有关模型对工业用水、农业用水、林牧渔用水、生活用水、环境用水等进行科学预测。
在对长水文系列统计的基础上,提供不同保证率下的供水量。
将GIS和水资源系统联合调度模型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多水源、多河流、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的供水仿真模型。
通过仿真模拟,为水资源规划、开发利用、优化配置、节约保护提供支持。
水资源供需水管理实质上是一个不断需要作出风险决策、风险管理的过程。
针对整个城市,考虑水文随机因素,通过水文风险分析,计算出不同保证率下的缺水量和最大缺水深度等指标,进而算出因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
针对具体的取水工程,考虑河道径流、河道参数、取水工程参数、初始条件等方面的随机因素,通过水文、水力风险分析,计算出取水工程的取水风险率。
(5)水环境管理在水体功能区划分和河段水质目标以及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及控制等水环境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发展情况,预测各水平年的污染负荷,在考虑水库运行调度、河道水位流量等约束条件,运用数值模拟手段,对水体环境进行评价。
(6)职能管理职能管理模块是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之一。
主要用于辅助用户完成日常的行政管理职能,如取水许可证管理(包括地表水、地下水)、水资源费收缴管理、污水排放管理以及统计报表的自动生成等。
(7)动态监测水资源动态监测,或者叫做跟踪监测、事后监督,主要用于水资源恶性事件(地表水、地下水盗采、超采,不达标排污,突发污染物泄漏等)发生前、中、后,对水资源事件造成的后果进行预测、分析与评价,为事件的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初步想法是尽可能把经常遇到事件、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的严重程度、事件后果等进行分析、归类,作为数学模型(地表水地下水水流模型、水质模型等)的输入条件。
系统运行时,通过简单的人机交互操作,快速完成计算、分析,提供定量依据。
动态监测的内容包括:地下水水位监测、地下水水质监测、地表水水位监测、地表水水质监测、地下水取水预警、地表水取水预警、排污预警等。
(8)水资源公报对年度内的社会经济、水资源量、水质、蓄水、用水、调水等各项指标及其变化进行统计分析,辅助管理者编辑、出版区域水资源公报。
(9)文档管理为用户提供与水资源管理相关的政策、法规、技术规章、规程的查询,以及辅助生成水资源年报、水资源公报等。
(10)成果发布把政策法规、水资源年报、水资源公报及有关报表内容自动生成网页,允许通过Internet向公众发布。
三、系统开发(一) GIS与计算模型间集成[1][2]本系统的特点是要将GIS系统和数学模型集成在一个系统中运行,因此集成系统的体系结构不仅影响到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也影响到系统的集成程度和运行效率。
目前系统集成广泛采用对称结构(Peer-to-Peer)、嵌入结构(Embedded)、动态链接结构(Dynamic Linking)和基于构件(Component-based) 的集成体系结构。
对已有的大部分用FORTRAN 语言编写的数学模型,在Fortran Power Station 环境下编译成动态连接库形式;对简单的预测分析模型重新编写代码;地下水模型为单独运行程序,采用对称结构。
(二)系统开发环境平台软件:Windows系列GIS软件:VrMap 2.0 SDK开发语言:VB, Java,Javascript,Vbscript数据库:SQL Server(三)系统运行环境网络设备: 集线器/交换机, 线材客户机:P4 CPU1.4G、内存128M、32M显卡、40G硬盘、21”显示器服务器:P4 双CPU1.5G*2、内存 256M、64M显卡、430G以上硬盘、17”显示器辅助设备:打印机、投影仪、扫描仪、数字化仪等(四)软件配置客户机操作系统:Windows 98/2000 professional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server/NT数据库软件:SQL Server 2000GIS平台:MapX+ MapInfo Professional + MapBasic四、应用为提高水资源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水平,吉林市水资源管理办公室委托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对吉林市的水资源现状进行科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