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课后习题答案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A. 黄帝战蚩尤B. 尧舜禅让C. 大禹治水D. 殷商建立2. 下列哪个朝代实行了分封制?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3. 西周灭亡后,平王东迁至哪里?A. 洛阳B. 长安C. 许昌D. 开封A. 齐桓公B. 晋文公C. 秦穆公D. 楚庄王A. 齐国B. 晋国C. 赵国D. 魏国A. 牛耕的使用B. 铁器的推广C. 粮食产量的增加A. 儒家B. 道家C. 墨家D. 法家A. 儒家B. 道家C. 墨家D. 法家A. 统一度量衡B. 书同文C. 车同轨A. 纸上谈兵B. 背水一战C. 破釜沉舟D. 草木皆兵二、判断题:1. 大禹建立夏朝,标志着我国原始社会的结束,奴隶社会的开始。
()2. 西周实行了分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争霸战争不断,导致了国家的分裂。
()4. 战国时期,铁器的推广和牛耕的使用,使农业生产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5.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仁”的学说。
()6.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
()7.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全国统一了度量衡、货币、文字。
()8. 荆轲刺秦王发生在战国时期。
()9.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促进了民族交融。
()10. 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起点在长安,终点在罗马。
()三、填空题: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______。
2.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______。
3.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称为______。
4. 春秋五霸中,第一个霸主是______。
5. 战国时期,______和______的使用,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6.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______,他提出了“仁”的学说。
7.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______,主张“无为而治”。
8. 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______,他主张法治。
人教版七下历史课本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版七下历史课本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历史课本是初中生学习中国历史的重要教材。
这本书涵盖了从隋唐五代到明清时期的历史知识。
每个章节后都配有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检验所学知识。
以下是一些课后习题的可能答案,但请注意,这些答案仅供参考,实际答案可能因版本和教学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1. 隋朝的建立和灭亡- 隋朝是由杨坚建立的,他在581年取代北周,建立了隋朝。
隋朝在589年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长达近四百年的分裂局面。
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和连年战争,导致民不聊生,最终在618年被唐朝取代。
2. 唐朝的兴盛-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强盛的朝代,其兴盛的原因包括:开明的君主如唐太宗李世民,实行了“贞观之治”;经济的繁荣,农业和手工业都有了显著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如诗歌、绘画等艺术形式达到了高峰。
第二单元:五代、辽、宋、夏、金、元1. 宋朝的兴衰- 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
北宋时期,国家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军事上较弱,最终在1127年被金朝所灭。
南宋时期,虽然在经济和文化上继续发展,但军事上依然较弱,最终在1279年被元朝所灭。
2. 元朝的建立和灭亡-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
元朝的建立者是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他在1271年建立了元朝。
元朝的灭亡主要是由于内部的腐败和民族矛盾,最终在1368年被明朝所取代。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1. 明朝的兴衰-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明朝的建立者是朱元璋,他在1368年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
明朝在经济、文化和军事上都有显著的发展,但最终由于内忧外患,于1644年被清朝所取代。
2. 清朝的兴衰-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由满族建立。
清朝在1644年入关,取代了明朝。
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统治下达到了鼎盛,但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内部腐败,清朝逐渐衰落,最终在1912年灭亡。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与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全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P3问题与思考:想一想: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有什么重大不同?参考答案:科举考试选拔官吏的依据不再是家族名望,而是考试成绩,选拔官吏的权利也从地方集中到中央。
2、P4材料研读:《旧唐书.李密列传》中写隋末的社会状况是:“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
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
”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社会状况?参考答案:原因:隋炀帝征发大批劳动力营建东都洛阳,开通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还多次巡游、三次东征,这一系列的徭役和兵役耗费人力、财力无数,影响正常生产活动,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导致了这种状况的出现。
3、P5想一想:科举制的确立对当时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参考答案:科举制度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4、P5隋炀帝死后,被葬在扬州西北的雷塘,唐朝诗人罗隐在《炀帝陵》一诗中写:“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
”议一议,隋炀帝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参考答案: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最后在农民起义中被部下在江都杀死。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是隋朝速亡的主要原因。
5、P5中国古代桥梁建筑技术高超。
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
请查阅资料,并对照右图,分析赵州桥的特点。
参考答案:赵州桥结构科学,坚固耐用,防洪省料,造型美观,在中国甚至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P8材料研读: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为什么唐太宗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参考答案: 唐太宗经历过隋末农民战争,认识到农民反抗是由赋役繁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引起的,只有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才能巩固统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习题 含答案
第课秦末农民大起义知识点秦的暴政1.秦始皇的统治具有急于求成和__________的特点。
2.暴政表现(1)沉重的赋税:迫使农民将2/3的收获物上缴国家。
(2)繁重的徭役:秦始皇修建骊山陵和__________、征伐南方、修筑长城等,每年服役的成年男子就有__________人。
(3)严苛的法律:一人犯法,亲族和__________都要受到牵连。
当时的刑罚极为残酷,单是死刑就有车裂、腰斩、活埋等10多种。
(4)秦二世更加残暴:凶残地杀害自己的兄弟姐妹,任意屠杀文武__________,对民众的盘剥更为残酷,并恣意挥霍,四处巡游,穷奢极欲。
知识点陈胜、吴广起义1.时间:__________年。
2.地点:__________。
3.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4.结果:起义军被镇压,吴广、__________相继被部下杀害。
5.继续:刘邦和__________领导的军队继续反抗秦朝统治。
项羽在__________歼灭秦军主力,__________直抵咸阳。
__________年,秦朝灭亡。
知识点楚汉之争1.秦朝灭亡后,项羽自封为__________霸王,封刘邦为__________。
双方为争夺__________,展开争战,史称“楚汉之争”。
2.结果:刘邦的军队将项羽及部下包围在__________,项羽兵败自刎。
刘邦取得最终的胜利。
1.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包括()①秦始皇骄傲自大②繁重的赋税③沉重的徭役和兵役④残酷的刑罚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2.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A.陈胜、吴广起义B.黄巾起义C.李自成起义D.太平天国运动3.与下图材料相关的史实是()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A.巨鹿之战B.楚汉之争C.刘邦攻占咸阳D.大泽乡起义4.楚霸王项羽——宿迁的骄傲,成语“破釜沉舟”表现了他勇往直前、绝不后退的决心。
该成语出自下列哪次战役()A.涿鹿之战B.牧野之战C.巨鹿之战D.长平之战5.秦朝灭亡的标志是()A.陈胜、吴广起义B.巨鹿之战C.刘邦包围咸阳,秦朝统治者投降D.西汉建立6.秦简记载:“五人行盗,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八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八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A. 传说中的三皇五帝B. 大禹治水C. 夏朝的建立D. 春秋战国时期A. 秦朝B. 西周C. 汉朝D. 唐朝A. 破釜沉舟B. 退避三舍C. 围魏救赵D. 指鹿为马A. 齐B. 晋C. 鲁D. 楚A. 墨子B. 韩非子C. 商鞅D. 庄子A. 都江堰B. 郑国渠C. 白起渠D. 长江三峡A. 儒家B. 道家C. 墨家D. 法家A. 春秋争霸B. 晋文公称霸C. 齐桓公称霸D. 三家分晋A. 负荆请罪B. 纸上谈兵C. 桃园结义D. 精卫填海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二、判断题:1.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2. 商朝的建立者汤是著名的贤君。
()3. 西周实行了郡县制。
()4.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实力均衡,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
()5.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进行变法,以富国强兵。
()6.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主张“仁政”、“礼治”。
()7. 墨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
()8. 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时期最富强的国家。
()9.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10.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分封制。
()三、填空题:1. 夏朝的一个国王是______。
2. 商汤灭夏后,建立了______朝。
4. 春秋时期,______国的管仲改革,使齐国成为霸主。
5. 战国时期,______国的商鞅进行了变法。
6.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除了孔子,还有______和______。
7.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主张______和______。
8.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提出了“______”和“______”的思想。
9. 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韩非子主张______和______。
10. 春秋战国时期,______和______是著名的思想家。
11. 长平之战中,______国大败______国,从而确立了秦国的霸主地位。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后题答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后题答案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答:科举制度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同时,选拔官吏的权利也从地方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积极影响: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来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自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一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zd进了唐诗繁荣。
科举,科举制、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
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
但后期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人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思想。
在中国,科举制从隋朝(一说唐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
科举萌发于南北朝时期,科举真正成型是在唐朝。
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
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
答:隋炀帝落得如此下场的原因是: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最后在农民起义中被部下在江都杀死。
隋朝速亡的原因是:①他在位期间淫贱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至致使社会矛盾激化,隋炀帝每年都要征发大批的劳动力,动辄数百万,驱使他们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后题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后题答案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1.问题思考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生物死亡以后,埋在泥沙里,伴随时间的推移,动、植物尸体就会随着泥沙的沉积慢慢被埋在地层深处。
在极少数特殊的环境下,那里压力相当大,温度十分高,沉积的泥沙慢慢变成了一层岩石,地质学上叫地层。
而生物的坚硬部分如骨骼以及贝壳等,也伴随泥沙慢慢变为地层且像岩石一样坚硬;生物的那些柔软部分,如叶子等,也会在地层中留下印迹。
这种伴随地层而形成的留有原生物印迹的石头,就叫作化石。
化石形成后,无论地球上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它都几乎不会改变。
所以,化石成了记录地球历史的特别文字。
依据这些特别的文字,人们能了解地层的年龄及当时的一些情况。
2.课后活动(1)下面是大猩猩、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骨,看看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可以从脑容量、血管粗细、血管分布密度等角度进行分析。
(2)想一想,下列北京人制作的石器有什么用途?a是砍砸器,用来砍伐木柴和狩猎用的木棒。
b是刮削器,用于刮削木棒。
c是尖状用于割剥兽皮,也可以用来挖取树木中的昆虫。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1.问题思考河姆渡人与半坡人在生活上有什么不同?河姆渡人与半坡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处于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一个在长江流域,个在黄河流域;两者的房屋建筑样式不同,河姆渡人是干栏式房屋,半坡居民是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的主要作物不同,一个是水稻,一个是粟;河姆渡人会挖井,半坡人会使用弓箭;他们制造的陶器艺术风格也不同。
2.课后练习(1)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请在口内划√。
农作物的出现;√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口城市的出现。
(2)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是用于什么劳动?如果让你来使用骨耜,应在上面添加什么?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主要用于挖土。
如果我们使用骨耜,要在骨耜上加一把木柄。
使用时,手持骨耜上的木柄,用脚踏插入横孔的木棍,推耜入土,然后手腕一翻,就能掀起土来。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人类社会的诞生与发展1. 人类社会的诞生和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它从人类最早的始祖出现开始,经历了石器时代、农业时代、手工业时代等多个阶段的演变。
2. 人类社会的发展受到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资源分布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河流的形成和农业的发展互相促进,促进了人类社会进入农业时代。
3. 古代文明的起源有许多种说法,例如尼罗河文明、底格里斯-幼发拉底河文明、黄河文明等。
这些文明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上有自己的特点和贡献。
4. 奴隶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特点是劳动力被奴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受到限制,社会经济不稳定。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都是奴隶社会的代表。
5. 农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的出现使人们可以定居下来,不再过游牧生活。
人类开始种植粮食和养殖动物,农业生产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第二章:古代中国的政治格局1. 战国时期,中国分裂为七个大国。
这七个国家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政治格局。
2.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王朝。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了中央集权的政府,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和制度改革。
3. 秦朝的政治改革主要包括推行郡县制、统一货币制度、修筑长城、统一文字和度量衡等。
这些改革措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汉朝是秦朝的继任者,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
汉朝延续了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但也进行了一些相关的修正和改革。
5. 汉朝的政治改革主要包括实行科举制、建立郡国制、推行农田水利制度等。
这些改革促进了国家的稳定和繁荣,也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三章: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1. 古代中国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农业经济的发展和手工业的兴起。
农业是人们的主要职业,手工业则起到了补充和支持作用。
2. 在农业方面,古代中国种植了许多粮食作物,如稻谷、小麦、谷子等。
农业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使得人口逐渐增加。
七年级历史下册1-—11课课后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1-—11课课后练习题(含参考答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1-—11课练习题与答案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A.王莽B.杨坚.李渊D.李世民2.隋朝统一全国是在:A.581年 B.605年.589年 D.611年3.下列制度属于隋朝开创的是:A.均田制、行省制B.分封制、井田制.郡县制、租调制D.三省六部制、科举制4.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B.南水北调.大大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D.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5.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A.攻打陈朝B.巩固隋朝的统治.巡游享乐D.攻打高丽6.下列关于隋朝时期的洛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大运河的中心B.隋朝定为东都.商业盛极一时D.李渊在此起兵反隋7.在隋朝大运河中,最南面的一段运河称为:A.永济渠B.广通渠.江南河D.灵渠8.曾三次派人去台湾的隋朝皇帝是:A.秦始皇B.汉武帝.隋炀帝D.唐太宗9.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兼并严重B.奢侈腐化,滥用民力.法律严酷D.宦官专权二、多项选择题10.隋朝封建经济繁荣的表现有:A.隋朝官仓储粮多B.造船技术水平高.洛阳商业盛极一时D.开凿大运河11.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是:A.广大人民渴望实现统一B.社会秩序安定,南北经济化得到交流.南方经济发展,南北差距缩小D.北方民族大融合,缓和了民族矛盾三、材料解析题12.阅读下列材料:(炀帝大业二年)隋之极盛也。
承其全实,遂恣荒淫。
登极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
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
及亲征吐谷浑,驻军青海,士卒死者十二三。
又三驾东征辽泽,皆举百余万众,吊运者倍之。
……举天下之人十分九为盗贼。
身丧国灭实自取之,盖资我唐之速有天下也。
——杜佑《通典•历代盛衰户口》请回答:①上述材料认为隋朝由盛而速灭的原因是什么?②这段材料列举了哪些征发农民的史实?参考答案一 1.B 2.3.D 4.5.B 6.D 7.8.9.B二 10.ABD 11.AD三 12、①隋亡原因在于:隋炀帝统治残暴,把沉重的徭役和兵役负担加在农民身上。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习题答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习题答案1、68.列宁说:“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和痛苦,但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以下最符合这一特征的是[单选题] *A.蒙古统一中国(正确答案)B.金与南宋之战C.辽攻打北宋之战D.辽攻金之战2、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从材料中可知()[单选题] *A.宋代政府鼓励发展海外贸易B.政府规定商业区居民区分开C.宋代店铺经营时间不再受限(正确答案)D.所有市民都只能到饭店吃饭3、30.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写诗“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来形象地描绘某座大都市.说出这座大都市的名字[单选题] *A.洛阳B.长安(正确答案)C.扬州D.成都4、36.小明正在收集李时珍、宋应星、徐光启的图片资料,据此分析,他正在为下列哪一图片展做准备()[单选题] *A.明朝科技的辉煌(正确答案)B.清朝文学的发展C.明朝建筑顶峰D.清朝书画展5、《贞观政要》记载: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征对曰:“甚难。
”太宗曰:“任贤能、受谏诤,即可,何谓为难?”……(太宗)又谓(太子)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反映唐太宗的治国策略有( )①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②任用贤才③虚心纳谏④合并州县[单选题]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正确答案)6、为了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增强民族凝聚力,2014年我国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
与此相关的事件是()?[单选题] *A. 日军屠杀旅顺居民B. 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C. 柳条湖事件D. 南京大屠杀(正确答案)7、21.《蒙曼说隋:隋文帝杨坚》叙述了杨坚在魏晋南北朝的乱世中不断成长、壮大并建立和治理隋朝的历程。
下列有关隋文帝的叙述错误的是()[单选题] *A.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B.灭掉南朝最后的王朝陈,重新统一南北C.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D.由于他的倡导,隋初奢靡之风盛行(正确答案)8、82.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隋文帝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宋太祖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明太祖“废丞相,设三司”;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后习题答案
历史七年级上册课后习题答案第一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看图说一说】原始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是什么?原始人类遗址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地区。
【想一想】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类的生存和进化有什么作用?火的作用有:①照明,从而扩大生活领域。
②御寒。
③熟食。
熟食缩短了消化过程,有利于摄取食物营养,促进人类体质,尤其是大脑的发展和健康。
④火可以帮助人们驱逐野兽,增强人类自卫和狩猎能力。
【自我测评】根据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比较两者之间的区别。
第二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比一比】磨制石器和打制石器有哪些不同?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归纳:⑴使用的时间不同。
打制石器广泛应用于旧石器时代,磨制石器则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特征。
⑵制作方法不同。
打制石器仅仅是将石块打制成形,而磨制石器是将打制成形的石器磨去不必要的棱角而制成的,因而刃部锋利,器形规整。
⑶劳动效用不同。
打制石器比较粗糙难用,而磨制石器精致耐用。
【议一议】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异同。
相同点: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都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典型代表,两者都开始了农业生产和定居生活,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
不同点:两者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半坡聚落位于黄河流域,而河姆渡聚落位于长江流域;房屋的结构不同,前者为半地穴式房屋,后者为干栏式房屋。
半坡聚落主要种植粟,而河姆渡聚落主要种植水稻。
【材料阅读】想一想,人类走出洞穴盖房定居有什么重大意义?走出洞穴盖房定居,使人们进一步人类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改善了生存环境,扩大了活动空间,提高了生活质量。
【自我测评】 D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想一想】以黄帝的发明创造为例,说一说古史传说与史实有什么区别?黄帝被看成是华夏族的始祖,后人把许多发明创造都传做是黄帝的功绩,说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箭,染五色衣服。
他让妻子嫘祖教民养蚕。
他命史官仓颉观鸟兽之迹而造字,令大挠作干支甲子,以为纪念的准绳,让令伦制作乐器等。
这些传说,其中包含着后人附会的成分,不能全部信以为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古代文明1.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是在黄河流域。
2.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个朝代,由禹建立。
3.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
4. 周朝的干支纪年法是古代中国最早的纪年法。
第二章周朝的兴衰1. 周朝分为两个时期,西周和东周。
2. 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以礼来治理国家。
第三章秦朝的建立1. 秦朝的统一由秦王嬴政完成。
2. 十三年战国,一统天下,统一成为秦朝。
第四章秦朝的统一1. 秦朝实行了一系列的中央集权制度,例如郡县制度。
2. 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第五章秦末的动乱1. 秦始皇去世后,秦朝进入了短暂的权力斗争和分裂时期。
第六章汉朝的建立1. 项羽和刘邦是汉朝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人物,刘邦最终成为汉高祖,建立了西汉朝。
2. 汉武帝是西汉时期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
第七章汉朝的辉煌1. 光武中兴是东汉时期的一个重要事件,重新恢复了中央集权制度。
2. 汉武帝时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例如推行科举制度和设立军校。
第八章民族的大融合1. 中国的民族融合主要是通过战争、婚姻和迁徙等方式实现的。
2. 汉朝在统一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民族政策,保护各个民族的权益。
第九章西汉的衰落1. 西汉的衰落主要是由于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例如宦官专权和外族入侵。
第十章东汉的动乱1. 东汉时期发生了一系列的动乱,如黄巾起义和董卓之乱。
2. 曹操是东汉末年的重要政治人物,他统一北方、削弱各地诸侯的势力。
以上为《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后题的参考答案。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春秋2. 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多少年的时期?()A. 5000多年前B. 6000多年前C. 7000多年前D. 8000多年前A. 大禹治水B. 禹传子,家天下C. 商汤灭夏D. 武王伐纣4. 生活在距今约三四千年山东的原始居民是()A. 半坡居民B. 河姆渡居民C. 大汶口居民D. 良渚居民A. 司母戊鼎B. 四羊方尊C. 大盂鼎D. 大克鼎6. 下列哪个是西周时期的重要制度?()A. 分封制B. 世袭制C. 井田制D. 奴隶制A. 纣王失道B. 亡羊补牢C. 愚公移山D. 烽火戏诸侯A. 齐桓公B. 晋文公C. 秦穆公D. 楚庄王A. 周公旦B. 管仲C. 魏文侯D. 齐威王A. 春秋争霸B. 战国争雄C. 商鞅变法D. 秦统一六国二、判断题:1. 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已经学会了种植农作物。
()2. 大禹是通过禅让制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3. 半坡居民居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里。
()4. 西周时期,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5. 商汤灭夏后,建立了商朝,定都于镐京。
()6.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实力相当,相互争霸。
()7. 管仲改革使齐国成为春秋首霸。
()8.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无为而治。
()9.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提出了“仁”的学说。
()10.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三、填空题:1. 中国古代将银河系称为______。
2. 历史上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发生在______朝。
3.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中,最终被______所灭。
4. 春秋时期,______是第一个霸主。
5.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张“有教无类”,他创办的私学在______讲学。
6. 老子的学说记录在《______》一书中。
7. 儒家学派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______。
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历史》教材习题 参考答案岳麓版
岳麓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中题与课后题参考答案第1课一、课中题1、你能说出北京人与猿类动物有哪些不同吗?答案参考:(1)体质特征不同;(2)北京人能制造工具;(3)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还有了简单的语言;(4)北京人共同劳动,共同分享食物。
2、仔细观察《北京人复原胸像》和《山顶洞人复原胸像》,你发现他们的模样有什么不同吗?答案参考:1)北京人的前额向后倾斜,山顶洞人的前额向前突出;2)北京人额头窄小,山顶洞人额头要宽大一些,说明山顶洞人的脑容量比北京人大;3)北京人的眉骨粗大突出,山顶洞人的眉骨变细并向后收缩;4)北京人鼻子扁平,山顶洞人鼻梁挺直;5)北京人嘴巴前伸,山顶洞人的吻部向后收。
总之,北京人的头部还保留秀较多的猿的特征,而山顶洞人的头部的模样已经和现代人差不多了。
1、讲讲北京人的体质特征,想一想,为什么北京人的上肢与现代人相相似?答案参考:北京人的体质特征:能直立行走,上肢与现代人相似,头部还保留一些猿的特征。
如前额向后倾斜,眉骨粗大突出,鼻子扁平,嘴巴前伸。
古猿从森林到根本林间草地生活,遇到猛兽时就会拾起现成的树枝、石块进行抵抗和回击,用树枝和石块打下树上的果实或挖掘地下的块茎、块根。
他们迫在平地上采取直立行走的行走的姿势,上肢得到解放。
随着劳动的增多,手臂、手指更加灵活发达,于是也能进一步从事更复杂的劳动,上肢得到进一步的解放。
手劳动越多,进化越快。
2、你能想像并描述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渡过的吗?答案参考:可以从北京人生活的自然环境、他们制造和使用的工具、使用天然火、猎取动物、采集植物、共同分享食物等方面来想像并描述。
第2课一、课中题1、仔细观察《农耕图》,结合出土的农具,想一想,半坡人是怎样进行农业生产的?答题参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中自然景观,学生就会找出树木、河流、土地等;然后观察图中半坡人分别在做什么,学生会发现半坡人有的在放火烧树林,有的在披荆斩棘、用石斧砍伐树木,有的在播种;再观察出土的农具有些什么,分别是做什么用的?2、半坡人修建的房屋与河姆渡人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答题参考: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干栏式房屋和半穴式房屋的形状结构有什么不同,建筑材料会有什么不同,再想想与所处的地域和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联系才会有这种不同。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2. 甲骨文主要发现于哪个朝代的遗址?()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A. 大禹治水B. 封神演义C. 武王伐纣D. 春秋争霸A. 分封制B. 宗法制C. 郡县制D. 行省制A. 画蛇添足B. 杯水车薪C. 亡羊补牢D. 狐假虎威A. 儒家B. 道家C. 墨家D. 法家A. 分封制B. 焚书坑儒C. 罢黜百家D. 兴修水利A. 统一度量衡B. 统一货币C. 统一文字D. 统一车轨A. 长城B. 都江堰C. 阿房宫D. 赵州桥A. 张骞B. 班超C. 卫青D. 霍去病二、判断题:1. 大禹是通过禅让制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2. 商汤灭夏后,建立了一个繁荣昌盛的奴隶制国家。
()3. 周武王通过牧野之战灭掉了商朝。
()4. 儒家学派主张以德治国,强调礼治。
()5. 道家学派主张无为而治,强调道法自然。
()6. 法家学派主张严刑峻法,强调法治。
()7.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全国实行了郡县制。
()8. 汉武帝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9. 丝绸之路是汉武帝时期开辟的,起点是长安。
()10. 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三、填空题: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______。
2. 商朝的都城遗址位于今天的______。
3.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发生在______。
4.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______提出了“仁”的学说。
5. 道家学派的老子主张______,强调无为而治。
6.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______提出了“兼爱”“非攻”的思想。
7. 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______主张以法治国。
8.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定都于______。
9. 秦始皇统一了货币,通用的货币是______。
10. 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和______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后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后练习题(含参考答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13—21课练习题与答案第十三课元朝的统治习题一、选择题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谁的诗句?()A铁木真B忽必烈C文天祥D王安石2.回族开始形成于:()A五代B北宋C南宋D元朝3.元朝直接管辖台湾的机构是:()A中书省B行中书省C澎湖巡检司D宣政院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元朝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②元朝最高行政机构是中书省③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④文天祥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二、填空题1.蒙古族长期以来生活在上,12世纪时,开始使用工具和,促进了蒙古各部社会的发展。
2.1271年,正式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
3.元朝时,原先生活在的契丹、女真等族,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被称为“”。
三、识图题(成吉思汗图片)(1)他是谁?(2)他在历史上有什么贡献?参考答案:一、1.C2.D3.C4.B二、1.蒙古高原铁制兵器2.忽必烈大都3.黄河流域汉人三、(1)成吉思汗(铁木真)(2)蒙古族的杰出首领铁木真,经过多年战争,统一了蒙古各部。
1206年,被推举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正式建立蒙古政权。
成吉思汗不断进行扩张战争,蒙古政权日益强盛,为以后元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第十四课元朝的社会经济和中外交往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元世祖在中央设立专管农业的机构B元世祖在位时,修筑了黄河C元大都市闻名世界的商业都市D杭州是元朝最大的港口2.元朝的棉纺织业中心是:()A广州B泉州C杭州D松江3.元代海运的起止点是:()A杭州直沽B刘家港直沽C刘家港大都D广州直沽二、填空题1.元世祖时开凿了_________和_________,连接了原有的运河,漕运粮船从_________可以直通大都。
2.元朝时,意大利旅行家_________来到中国。
记述他在东方见闻的《_________》,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教材练习题_参考答案
岳麓版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课中题与课后题参考答案第1课开运河创科举一、课中题1.想一想,隋朝为什么能够统一南北?答:客观条件;统一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长期的分裂与动荡中,人民渴望统一。
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和江南经济的发展为统一提供了条件。
主观条件:(1)隋文帝的文治武功为隋朝的经济和军事力量迅速增强:(2)陈的统治者荒淫奢侈、腐败无能,其统治已江河日下。
2.唐朝诗人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其禹论功不较多。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答:这是个开放的思考题,答题的答案不求唯一。
有两种供参考。
同意:其理由是大运河的开凿,对南北经济文化和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还惠及今天。
不同意:可从开凿大运河及隋炀帝下江都时所体现的暴政,结合隋的速亡来阐述。
当然还有其它的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二、课后题P.4【温故知新】比较秦朝和隋朝,看看它们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答:(1)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完成了统一;(2)都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制度,如秦的郡县制、隋的科举制;(3)都兴修了举世闻名的工程,如秦修长城、隋开运河;(4)都因暴政导致农民起义爆发而迅速灭亡。
【畅想天地】科举制给般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谈谈你对读书做官的看法。
答:一方面结合课文大字关于科举的作用,谈它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要指出它便于统治者笼络、控制知识分子,使其成国恭顺的奴仆。
还可以谈读书做官不利于科技事业的发展。
当然,也可以讲读书做官,能造福百姓,应该肯定。
【自己动手】仔细观察《隋运河》图,对照《中国行政区图》,试着找出大运河经过现在的哪些省(市)?答: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省(市)第2课贞观之治一、课中题1.谈谈你对“玄武门之变”的看法。
答:一方面要注意“玄武门之变”是皇室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另一方面,从历史影响来看,应持肯定的态度。
李世民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杰出的政治才干,说明他是人心所向的领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隋炀帝死后,被葬在扬州西北的雷塘。
唐朝诗人罗隐在《炀帝陵》一诗中写道: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
隋炀帝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隋朝速亡的原因是什么?
答: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最后被农民起义军杀死。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是隋朝速亡的主要原因。
2、诗歌鉴赏: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说一说:诗中描绘了开元时期什么样的情景?
答:开元时期,人口众多,粮食丰盈,国库充实,百姓富足,整个社会欣欣向荣。
3、(1)诗句中的“蕃”“胡”指的是什么?
答:蕃指我国古代对外族或异国人的泛称;胡是我国古代对西北和西部各族的称呼。
(2)上引诗句反映出怎样的社会情况?
答:唐代周边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农业耕作技术,种植谷物,同时少数民族的音乐、饮食、服装、骑马等也在唐代广为流传,各民族相互影响,不断交融,共同发展。
4、下列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议一议:这些文物反映出什么?
答:反映出唐朝与阿拉伯、欧洲、和非洲都有交往。
5、黄巢在青年时代写了一首《不第后赋菊》诗,想一想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愿望?
答:表现了作者等待时机改天换地的英雄气概。
7、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对社会经济和民众有什么影响?
答:社会经济:避免了战争给社会生产力带来的破坏,促进了我国偏远地区的贸易与开发,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民众生活: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民众的赋税负担,另一方面使边境民众生活环境相对安定,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
8、这首诗是怎样描写南宋偏安的?
答:这首诗的前两句,从空间和时间的无限,写尽杭州的山水楼台之美和歌舞升平的景象,“几时休”三个字责问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何时才能停止?言外之意是抗金复国的事业何时才能着手?“暖风”一语双关,既是温暖的自然风,也是纸醉金迷的靡靡之风。
末句“只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斥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竟把临时苟安的杭州当作了古都汴州。
整首诗描写了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不思抵御外族侵扰,过着苟且偷安、粉饰太平的日子。
9、探讨宋朝出现纸币的原因及它的作用。
答: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纸币便于携带
作用:有利于商品的流通
11、想一想:今天中国的省,从建制到民称与元朝的行省制度有什么关系?
答:今天中国的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域,其建制和名称都来源于元朝的行省制度。
12、说一说你所知道的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的词作名篇。
答: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李清照:《声声慢》、《醉花阴》
辛弃疾:《破阵子》、《菩萨蛮》
13、急递铺的方式,类似于今天邮政中的什么措施?
答:特快专递
14、八股取士对教育、选官等方面造成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答:明朝改革科举考试,导致教学内容单一,考试形式刻板,从而扼杀了创造性,不利于教育的发展,也使许多读书人埋头攻读经书,不讲求实际学问,培养出来的“人才”多是燕守规矩和死读书的人,不利于选贤任能,因此,八股取士严重阻碍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15、这些诗句抒发了戚继光怎样的情怀和报复?
答:抒发了戚继光不追求个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