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期国资国企改革方向的思考
深化国企改革的几点思考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国企改革现状分析 • 国内外国企改革经验借鉴 • 深化国企改革的几点思考 • 深化国企改革的政策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01
我国国企改革自改革开放以来取 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一些深 层次问题。
02
国企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深化国企改革对于推动经济高 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国资监管和风险防控
强化国资监管体系
01
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法规和制度,加强对国企的审计、监督和考
核,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
02
通过风险评估、预警和应对等措施,有效防范和化解企业面临
的市场、财务、法律等风险。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03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规范企业管理流程,提高企业运营效
尽管国企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国企在产业结构、资源配置、创 新发展等方面存在不足,缺乏市
场竞争力。
国企在管理体制、治理结构、人 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仍需改进,缺
乏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
国企改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历史遗留问题
国企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 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难以解决
研究目的和意义
通过对现有国企改革政策及实践的梳 理,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探讨深化国企改革的路径和政策措施 ,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采用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收集相关政策文件 、学术论文、企业年报等资料进行分析。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相关政府部门、学术研究机构等权 威渠道。
02
国企改革现状分析
新形势下国资国企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新形势下国资国企改革的实践与思考在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中,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作用变得愈发重要,而国资国企改革也成为了一个关注的焦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新形势下国资国企改革的实践与思考进行全面评估和探讨,希望能够对这一重要话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一、国资国企改革的基本概念国有资本是指由国家拥有和控制的资本,而国有企业则是由国有资本投资设立和经营的企业。
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而国资国企改革就是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展开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和政策,旨在提高国有资本的效益和竞争力,推动国有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二、新形势下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作用日益突出。
然而,国资国企改革的进程并不平坦,一些国有企业存在着效益不佳、管理不善、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
新形势下国资国企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三、新形势下国资国企改革的实践新形势下国资国企改革的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深化企业改革,激发企业活力;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升国有资本效益;改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推进国资国企创新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等。
这些实践措施旨在通过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转型升级,增强其活力和竞争力,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四、新形势下国资国企改革的思考在新形势下,需要大力推动国资国企改革的进程,但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要注意平衡国企改革和企业发展的关系,防止改革重心向企业改革、产生“一刀切”现象;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和整体性,避免改革碎片化和表面化;要加强对国资国企改革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改革取得实效等。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个人认为,新形势下国资国企改革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重要课题,其实践和思考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有资本的发挥至关重要。
在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的过程中,要注重系统性和整体性,同时也要注重实际效果和效益,不能仅仅为了改革而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国有企业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引言国有企业想要在当代背景之下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顺应时代发展和市场环境及时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革,国有企业的改革是其长期稳定发展以及完成市场准确定位的重要环节,相关部门必须充分意识到其重要性,并针对解决具体问题。
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各行各业都得了飞速的发展,国有企业要跟紧时代潮流的步伐,相关政府部门以及经济学界专业人员必须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计划。
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以及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在具体的改革环节当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相关政策仍有待完善。
为顺应时代发展,提高我国整体经济实力,应结合多方面因素改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
一、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我国国有企业自改革开始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在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进程当中,相关人员已经意识到了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相对较慢的问题,尤其是在自主创新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方各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过低的科技资金投入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的速度不断提高,相关科研人员在多方面都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但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引入的科技资金却相对较少,不能满足国有企业的改革需求,因此导致国有企业科技发展空间狭小和发展后劲力不足。
相关先进科技的引入,能够直接影响到国有企业改革的速度与进程,足够的科技研发和科技投入量能够保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增强其主要发展实力。
国有企业虽然有国家政策的扶持,在很多方面能够得到足够多的投资,但是其科技实力却相对落后,相关企业以及部门致力于经济发展与投资。
因此忽视了科技投资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科技投资能够直接提高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以及发展实力这一问题。
数据显示,我国现阶段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经营业务远远落后于外企发展,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科技投资严重不足。
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弱,就不能在时代大潮流下与民营企业和外企一争高下。
目前我国国企在人才培养、科研研发力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资金发展成本管理、市场开发能力及产品质量、企业形象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外企。
主题演讲:我对近年国企改革的反思
我对近年国企改革的反思大家好!我今天交流的题目是“对国企改革的反思”。
反思和思考不同,思考一般无关对错,听起来也比较谦虚,但我认为深度不够。
反思则是一种哲学的思维方式,与常识的经验的思维方式以及科学的思维方式不同,反思的思维方式就是对已经形成的概念和思想进行追问、思辩,目的是使我们的认识与客观事物相一致。
我这里所说的对国企改革的反思,主要是看我们头脑中的国企改革是否与中央要求的国企改革精神相一致。
如此,就要搞清楚国企改革的前提,也就是国企为什么要改革和向哪里改革,即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是什么。
没有目标和方向做前提,对存在的问题就不一定找到合适的改革方案。
因为不同的方向和目标会对存在的相同问题有不同的解答。
一、国企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国企为什么要改革? 从大的方面看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需要;二是现有国企管理体制机制严重制约了国企生产力,导致国有企业活力严重不足,效率普遍不高。
改革的方向是哪里呢? 党的18届3中全会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同时还提出“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
对国企来说这是带有根本性的改革方向和目标。
也就是说,国企改革要在满足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按照市场化的方向对国企进行改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国企最直接相连的就是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也就是说国企改革首先要体现发展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这是国企改革的大方向、总目标。
离开了这个大方向,总目标,所有的改革措施,无论设计的多么精细,都会与国企改革的大方向,总目标相背离。
国企改革要体现发展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我认为要从两个角度来理解。
一是体现在不断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上。
从我国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看,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已经受到冲击。
民营经济占全国GDP总量已接近70%,今后这个比例还会增长。
深化国企改革的几点思考
深化国企改革的几点思考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企的改革也一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
深化国企改革旨在提高国企的效率和竞争力,从而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然而,对于如何深化国企改革,我们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以下是我对于深化国企改革的几点思考:一、激励机制首先,对于国企的改革,我们需要建立起激励机制。
这个机制将是国企发展的动力,也是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保证。
目前国企的管理相对比较僵化,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疲态。
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激励制度,可以鼓励员工积极工作,在工作中发挥所长,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二、市场机制其次,在国企改革中,我们也需要借助市场机制进行改革。
市场竞争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激发企业内部活力、提高效率的有效手段。
国企经常由于垄断、不公平竞争的手段旁落,无法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
因此,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鼓励国企走向市场,与其他企业竞争,可以促进国企走向市场化、法治化和市场定价。
三、去杠杆化在深化国企改革中,我们更应该着眼于去杠杆化的问题。
杠杆率过高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风险,国企更是如此。
过度杠杆化会使企业面临资金短缺、还债难度大、利息支出高等问题,拖累企业发展。
因此,国企的杠杆率应该保持在合理范围内,避免风险的积累。
四、流程优化最后,国企改革还需要进行流程优化。
优化流程能够加快整个经营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特别是在国企这样的大型企业中,优化流程更是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优化流程,国企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协同发展。
总之,深化国企改革可以说是当前中国企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而且国企改革的深化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正如上述几点思考所提到的,我们需要建立激励机制、借助市场机制、去杠杆化、优化流程等,这些都将是深化国企改革的有效措施,将为国企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支撑,同时也将为整个经济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推动力。
对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性认识和思路举措的思考
第 1 页 共 7 页对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性认识和思路举措的思考新形势下国企改革的“抓大放小”随着中国参加wto ,国企改革也加大了力度。
从目前国家和各省市的改革战略上看,国企改革的主要思路仍然是如何抓大放小的问题,但是在具体的操作手法上,显然与前有了很大的不同。
国企的放小,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员工持股的改制,而且采用这种解决方式的比例比前有所加大,在具体操作步骤上也得到了逐步完善。
国企的抓大,那么取得的突破较小。
为了应对中国参加wto 后的市场竞争环境,各级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除了继续抓好大型企业的经营,还继续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搞集团化建立,力图以规模化、集团化来应对入世后的挑战。
总体上说,国企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在思想观念上还没有太大突破,不管是抓大,还是放小,都还有很多方面有待改进。
一、国企改革的放小,要树立动态资产的观念。
国企放小,主要是中小国企改制。
目前,各级政府都在积极进展中小国企改制。
虽然在经济理论界以及国家有关部门当中,对于国企应采取哪种改制方式还存在争论,但各方都认为改制是势在必行的,中小国企的改制并不会影响到国家的根本制度。
各方对于改制争论的焦点主要是围绕着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
目前,国企的转让价格主要是以企业的净资产为标准,第 2 页 共 7 页对于员工购置企业资产的,国家再让出一定的利益给员工,以促进企业的改革,同时也藉以成认企业员工多年来为企业做出的奉献。
如厦门市文件规定:对于员工一次性全部购置企业股份的,可以给予20%的优惠。
其他省市也做出了类似但标准各不相同的规定。
但是即便国家对于国企改制给予了优惠支持,企业对于改制的反响仍然不一。
总体上看,效益好的企业的员工积极拥护改制,积极出资购置股权;而效益不好的企业,政府虽然给了优惠,员工仍然不愿意购置股份。
这就阻碍了企业改制的进程,也影响了国家对于中小企业改革的进度。
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以企业净资产为价格转让标准的方式存在着不够科学的方面。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出看法观点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出看法观点国资国企啊,就像一个庞大而古老的巨兽。
在过去呢,它有点像个行动迟缓的大笨象,虽然体型巨大,但是有时候不够灵活。
以前的国资国企,很多就像是住在深宅大院里的老贵族,和市场这个热热闹闹的集市有点脱节。
它们有着雄厚的家底,可就像一个守着金山却不知道怎么让金子发光的人。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就像是给这个巨兽做一次大变身手术。
这手术可得小心翼翼又大刀阔斧。
就好比要给这个大笨象装上火箭助推器,让它能在市场经济的大草原上健步如飞。
国资国企里的一些部门,就像是一个个小城堡,各自为政。
现在要改革,就得像拆除那些阻碍交通的城墙一样,让各个部门之间的资源和信息能够自由流动,这就像是打开了城堡之间的秘密通道,大家可以互相串门,共享财宝啦。
再说说那些冗员,这就像是巨兽身上多余的赘肉。
深化改革就是要像健身教练一样,帮助国资国企减掉这些赘肉,让它的身体更加紧实有力,每一块肌肉都能在市场的赛场上发挥作用。
混合所有制改革呢,就像是一场盛大的联姻。
国资国企这个传统的大家族和民营资本这些充满活力的新贵结合在一起。
这可不是简单的凑对,而是像化学里的奇妙反应,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新能量。
民营资本像一阵清风,能吹进国资国企有点沉闷的大厅,带来新鲜的活力和创新的思维。
在管理上,以前的国资国企有时候像个严厉的老学究,管得太死。
现在改革就要像把老学究变成一个开明的导师,给企业里的年轻人更多的自主权,让他们像一群撒欢的小马驹一样,尽情地驰骋在创新的草原上。
国资国企改革后的创新,就像是给这个巨兽装上了各种各样的魔法道具。
今天可能是发明了一个能让工作效率像火箭一样提升的小法宝,明天又可能创造出一个能让市场份额像吹气球一样膨胀的新点子。
对于国际竞争来说,深化改革后的国资国企要像超级英雄一样站在世界舞台上。
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躲在角落里,而是要像一颗璀璨的星星,吸引全世界的目光,让大家看到中国国资国企的新风采。
而且,国资国企改革不能是一阵风,得像一场持久的马拉松。
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与思考资产划转要“足”。
充分的改制本钱是国企改革胜利的关键。
将参加改制企业的资产全部划入政府控股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再由国资公司进展融资筹集改制本钱,是全面推动企业改制工作的关键和前提。
离开了资产划转,就无法筹集改制本钱,企业改制就永久是一句空话。
因此,我们务必要将应划入国资公司的资产足额划到位,坚决防止国有资产在划转环节流失。
在资产划转的实际过程中,绝大多数企业及其主管部门以大局为重,照实将企业的地产、房产等资产划转到了国有资产经营公司。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觉,普遍存在政府先期摸底把握的状况与实际划入的状况有肯定的出入。
其主要缘由是摸底时,时间比拟仓促,状况把握得不是很精确,但也不排解个别企业可能有意瞒报、漏报。
为坚决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杜绝国有资产流失,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严格纪律。
建议由纪检监察、国资监管部门牵头,以文件的形式,再一次明确资产划转的纪律,强调对有意瞒报、漏报的要进展严厉查处,坚决做到不交资产就交帽子。
二是搞好核查。
对资产划转过程中消失较大误差的重点企业,由国资监管部门组织业务部门上门进展现场核查。
三是重新申报。
要求企业再一次申报国有经营性资产。
四是严厉处理。
对经过上述三个程序后,仍旧有意瞒报、漏报的,要进展严厉处理。
负有直接责任的企业负责人,改制后,暂缓或不予以组织安排;对负有监管责任的部门分管领导,赐予相应的处理。
改制气氛要“浓”。
兰州的无震荡改革提示我们:国企改革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必需广泛宣传,争取广阔职工群众支持和理解。
我们肯定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气氛,把企业改革变成企业职工的自觉行为,让他们理解改革、承受改革、支持改革。
一要营造改革大势。
要在各项前期预备工作根本到位的前提下,召开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
同时,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要集中时段,进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做到播送有改革声音,电视有改革图像,报纸有改革文章,使改革成为人们谈论的主题。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思考和建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资国企改革成为推动我国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的国资国企改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也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历史。
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1994年,实行了国资国企改革的政策。
此后,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国资国企改革的目的是适应改革开放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改进国企经营管理,并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国资国企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虽然国资国企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国资国企的管理效率较低。
很多国企为了表现其规模,在资源分配、决策等方面不够灵活,导致复杂的管理结构,从而导致管理效率低、经营费用高、经济效益不高。
其次,国资国企缺乏创新能力。
由于企业文化、经营模式等原因,国资国企的创新能力落后于国外企业,无法把握经济变化的市场机会。
此外,国资国企的激励机制也存在缺陷,无法对职工有效激励,贯彻市场导向原则,从而阻碍经济发展。
三、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思考和建议要想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首先要加强管理,加快建立及落实现代企业制度,调整机构设置,改革财务管理体制,落实科学管理制度。
其次,要改进激励机制,加强对下属企业的投入,建立良好的绩效考核制度,完善激励机制,让员工拥有更多的收获,强化职业认同感,从而激发他们更大的积极性。
此外,要开放市场,加大市场竞争,完善市场机制,推动国家制度的发展,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保护国家资产,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结语总之,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是重要的。
要想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必须做好三方面的准备:加强管理、改进激励机制、开放市场。
只有通过扎实的工作,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推动市场化建设,才能使国资国企改革取得更大的成就,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新时期推进国企改革面临的问题及意见建议
新时期推进国企改革面临的问题及意见建议前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深入发展,国企改革也面临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新时期国企改革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革的意见建议。
问题1. 市场化进程缓慢虽然国企改革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但是市场化进程仍然缓慢。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国企改革的进展不够迅速。
尽管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但是由于前期改革缺乏力度,改革效果受到了限制。
•国有企业经营困难。
由于历史原因,有些国有企业在资金、管理、技术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
因此,这些企业的经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较低,很难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加强内部改革的难度大。
国企管理机制不完善,高管人选的选拔方式也存在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内部协调难度大,失去了原本该有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2. 国企改革面临保障问题国企改革涉及到国家的利益和国有资产的安全,因此保障问题也是重中之重。
但是,由于目的性强,国企改革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以下问题:•政策不完善。
当前国企改革涉及面广,政策多,但相互之间缺乏整合,导致国企改革实施往往困难重重。
•盲目压缩人员。
为了改善国企的经营效率,有些企业采取了大规模的裁员措施,但是对企业和员工都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政策谈判难度大。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与一部分管理者的政策谈判成为了难点。
3. 私有化进程缓慢按照计划,国企改革要实现的最终目的是私有化,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私有化进程并不顺利。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部分国企拖延出售。
国企私有化涉及到许多复杂的利益关系,一些国企拖延将自己出售给私人企业。
•社会信任度不高。
对于私人企业而言,由于之前的一些烂尾楼等事故事件,造成了对于私有化的不信任感。
意见建议1. 加快市场化进程为了加快市场化进程,改革国企合理分配一个专业的委员会,严格按照国家政策来进行改革。
此外,也可以对国有企业的薪资体系、设备升级等方面进行改进,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 加强保障体系建设为了更好的保障国企改革的顺利进行,可以加强一下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国企改革法规条例。
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认识和思考
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认识和思考
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事件之一,其目的是通过改革国有企业的体制和经营方式,使其更加市场化、灵活和有竞争力。
以下是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认识和思考:
1. 改革背景:国有企业过去一直是国家经济的支柱,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国有企业面临着体制僵化、效率低下、债务沉重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开始推行国有企业改革。
2. 改革内容:国有企业改革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公司治理、经营方式、产权改革等。
其中,公司治理改革是为了建立健全的董事会、监事会等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股东、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和权利;经营方式改革是为了让国有企业更加市场化,采取更加灵活的经营策略和手段;产权改革是为了让国有企业的产权更加清晰,明确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
3. 改革成效: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些企业通过改革实现了转型升级,提高了效率和竞争力。
同时,也创造了一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如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移动等。
4. 存在问题:国有企业改革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企业存在产权不清晰、股权过于集中、治理结构不健全等问题;一些企业过于追求短期利益,忽视了长期发展和社会责任。
5. 未来展望:未来国有企业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加强公司治理和监管机制,推动国有企业更加市场化、灵活和有竞争力。
同时,也需要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推动国有企业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
总之,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事件之一,其成功与否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
未来需要继续深化改革,加强监管和推动创新,使国有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需要。
国企改革心得体会
国企改革心得体会篇一:关于国企改革的几点思考国企改革仍然是下一步中国改革的重要内容,但我觉得国企改革重点不在于产权改革上,而在于国企的市场定位上,在于政府机构如国资委在中国产业、市场结构中的功能定位上。
本文就国企绩效与国企市场定位谈几点看法:××年国企(尤其是央企即中央直属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利润可超亿元)取决于:()油价与主要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这个因素的贡献会占新增利润的左右);()垄断。
央企利润的来自于石油、电信等个特大企业。
因此,央企的成绩其实是央企体制存在问题的反映。
如果我们认同上述原则,那么国资委只是受广大人民与政府委托管理国有资产的一个董事会,其行使的职权只应在企业内部,而在市场关系上,国资委只相当于一个企业主,应受市场监管机构的监管。
而国资委在决定电信企业高管人员互换时,运用了人事权,在现存体之下是合法的,但这样做合理吗?这种做法事实上把国家电信视为一家企业,没有尊重市场竞争规则。
同样,当国资委决定央企高管人员的薪金标准不能与职工平均工资差距过大时,也没有承认经理市场的价值规律,而是按类似于政府任命公务员的规则办事。
国资委正在实行的央企主辅业分离的举措具有改革取向,有利于国企剥离沉重的社会包袱,但一家家企业由行政推行主辅分离,由国资委规定什么是主业?什么是辅业?这实际上相当于让国资委承担了产业布局的领导者角色。
主辅分离事实上涉及到产业政策与市场结构,这本来应受市场竞争的约束与市场监管机构的管束。
但在目前,国资委可以单独运作。
不妨想一想,国资委管辖的家央企跨越中国众多产业,如果让国资委这么运行下去,这会不会在中国经济中出现一个巨无霸?国资委会不会就是以前的经贸委?如果这样一个不仅作为国企总老板而且也是跨越产业、跨越市场的国企的小的经贸委来与民营企业、合作企业、外资企业对阵,那么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到何日才能做到公平、有效、竞争、公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下一步应解决的重点是:()银行体制的竞争、化解风险、改善服务;()在电力、电信、交通、城市基本设施、能源、科技等产业从事实上克服政府垄断所带来的低效、腐败与不公平;()从根本上改变股市上国企为主,光是央企就占股市融资资本的局面。
关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几点思考
现代国企研究 2018. 6(下)8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国企国资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为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
这就要求国有企业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努力开创新时代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新局面。
关键词: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思考一、现阶段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企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改革成效进一步显现,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增强我国综合实力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国企改革仍然面临不小差距,亟待解决。
少数企业对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理解、领会把握不全面、不深刻,对相关改革政策文件学习掌握不深不透,没有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认识改革攻坚的重大意义,结合本企业主动谋改革、思改革、推改革的意识不强,推进改革办法不多、找不到抓手,改革的针对性、有效性不强。
此外,面对稳定经济增长、加快转型升级等繁重任务,少数企业没有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对改革不敢干、不愿干现象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没有完全按照攻坚战要求推进改革,搞选择性落实、象征性执行,导致改革进展不平衡,比如三项制度改革、压缩管理层级、企业上市、“僵尸企业”出清等工作进展缓慢,与攻坚战进度安排还存在较大差距。
部分企业改革机构作用不明显,对改革落实情况跟踪、检查不够,掌握情况不及时、不全面,抓进度统筹、力量统筹的措施力度不够,工作效率偏低。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作为云南省属重点骨干企业之一,云南冶金集团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脱困求生、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认真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国企改革攻坚战决策部署,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改革步伐,优化深改方案并推进落实、积极推进集团管控转型,全面推行“管控中心+平台公司”的管控模式,不断加大内外开放合作力度,深化改革取得了新突破。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心得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心得近年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长足进步,这是我作为一个关注国企动向的观察者所能明显感受到的。
我从国有企业改革的不同维度以及其对我个人生活的影响来阐述,通过这种方式将我的心得和体会作为一个见证者与读者分享。
首先,我想谈谈国有企业改革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核心经济实力的重要支柱,其改革发展的成功对于经济稳定和增长具有巨大影响。
通过实施改革措施,国企不再受制于僵化的体制机制,转而注重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推动了中国经济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之前国企的低效率、高福利等问题逐渐得到改善,使得国有企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
其次,我观察到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注重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国企通过改革的努力,加强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提高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一个消费者,我从中享受到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商品。
除此之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也积极探索社会责任的履行。
由于国企的拥有者是国家和国民,因此国企发展不仅追求经济效益,还承担着社会责任。
通过改革,国企开始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企业公民责任的履行。
这一点对于提高我国社会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一些国企在公益慈善、教育支持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和精力,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而作为一名普通的观察者,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也给我带来了一些影响和体验。
首先,相比过去,我看到国有企业在员工管理方面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利用。
他们通过引进职业经理人、提供培训机会等方式提高员工素质和管理水平,使得国有企业逐渐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薄弱环节逐渐转变为人力资本建设的领跑者。
这一点在我就业和职业发展方面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此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也为我提供了更多跨国合作和交流的机会。
国企在改革发展过程中注重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加强与全球市场接轨。
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看法
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看法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看法一、引言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从角度、企业角度和社会角度三个方面,对国有企业改革进行探讨和分析。
二、角度1: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背景:解决国有企业效益低下、管理腐败等问题- 目标:实现国有企业效益提升、市场竞争力增强2:改革方式和路径- 引入市场机制:混合所有制、产权多元化等方式- 推进市场化改革:完善产权制度、市场准入等政策3:监管机制建设- 完善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的监管机构和监管制度- 加强监督力度:加大对国有企业的监督和问责三、企业角度1:企业自身改革- 提升企业内部管理能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生产流程等- 加强创新能力: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升级等 2:混合所有制改革- 引入民营资本:优化股权结构,引入具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 引入国际资本:吸引外资投资,扩大国有企业的国际化程度3:资本市场化改革- 发行上市:推动国有企业走向资本市场,增强企业的融资能力- 收购重组:通过并购重组,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四、社会角度1:就业和社会保障- 转岗安置:对因改革受到影响的职工进行安置和培训-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险、医疗保障等制度建设2:公平竞争和监管- 建立公平竞争环境:打破垄断,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健全监管机制:完善对市场行为进行监管的机构和制度3:企业社会责任- 加强环保和社会责任意识:鼓励企业投资环保设施,履行社会责任- 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项目,回馈社会附件:附件一、国有企业改革相关法规附件二、国有企业改革政策文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国有企业改革:指对国有企业所有制、经营机制等进行改革的过程。
2:混合所有制:指国有企业引入非国有资本,实现股权多元化的经营方式。
3:监管机制:指对国有企业的监管体系及相关规定。
4:监督和问责:指对国有企业进行监督,并对违反规定的企业进行责任追究。
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国资国企改革是指对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进行改革,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
以下是我对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和建议:1. 提高市场化程度:国资国企应当遵循市场化原则,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引入更多的市场竞争机制。
加强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的统一管理,促使国有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2. 引入民营资本:应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国有企业领域,促进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合作。
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国有资产的效益和使用效率。
3. 加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国有企业应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培育创新人才,提高技术含量。
通过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
4. 加强市场监管和监督:完善国有企业的监管体制,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和监察。
加大对国有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国有企业遵守市场规则。
5.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资本市场化操作,推动国有资产优化配置,避免国有资产被过度集中和浪费。
注重国有资产的长期增值,提高国有资本运作效率。
6. 改革管理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国企职工工资分配机制,改革国企的用工制度,提高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
完善党委领导下的管理体制,增强企业的决策能力和执行力。
7. 改善员工福利待遇:提高国有企业员工的待遇和福利,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建立灵活的薪酬制度,鼓励员工艰苦奋斗,全面提升国有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8. 及时沟通和信息披露:加强企业与政府、市场、社会的沟通,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加强舆情管理,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维护国有企业的形象和声誉。
总而言之,国资国企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通过市场化、创新、监管和改革等多方面的举措,可以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关于国企改革心得体会
关于国企改革心得体会
国企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在经验和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
在长期以来的参与和观察中,我对国企改革的一些心得体会如下:
1. 深化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
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因此在进行国企改革时,首先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国企的现状和困难,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针对性地制定改革措施。
2. 改革要注重市场导向。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机制,国企改革要以市场为导向,推动国企向市场化方向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效益。
3. 鼓励创新精神和激发活力。
国企改革需要打破僵化的体制和思维,鼓励员工敢于创新、勇于尝试,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4. 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
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可以让国企在竞争中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推动企业向市场化方向发展。
5.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治理结构。
国企改革需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治理结构,注重企业的法人治理和市场化经营,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决策效率。
6. 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在国企改革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员工的权益和主体地位,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激励员工积极投入到改革中,共同推动国企发展。
7. 加强监管和防范风险。
国企改革过程中,要加强对国企的监管和监督,防范各种风险,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国企改革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只有在不断摸索和实践中,才能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改革路径,实现国企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调研思考
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调研思考国有企业改革是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在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提高企业开展活力和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改革。
__市自1998年就拉开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序幕,目前已处于攻坚阶段,如何审时度势,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
近期我们深入有关县(市、区)和企业进展了现场调查、座谈,并搜集有关资料进展了分析研究,最后完成了本篇报告,供领导参考。
一、我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开展历程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假设干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解决深层次矛盾、着力进展企业制度创新的问题,以此为指导,我市开场着手大规模的企业改革,到目前为止,经历了公司制改造、优化重组调整和投资主体多元化三个阶段。
(一)公司制改造阶段为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在借鉴外地经历的根底上,1998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试行意见》(聊发〔1998〕13号),从指导思想、改革形式、配套政策、工作程序、组织领导等几个方面进展了标准,拉开了我市国有企业大规模改革的序幕,推进了全市国有企业改革的热潮。
据统计,历经两年多的时间,全市有80%的企业参与了这一轮企业改革,东阿阿胶、鲁西化工、中通客车三户企业先后上市,一大批中小企业退出了国有序列,转换了企业机制,涌现了茌平金号、东阿水泥等先进改制企业。
(二)优化重组调整阶段20__年,我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成立后,先是对东胶、昌润、鲁化三个国有独资公司相继实施了授权经营,标准为市级国有资产营运机构,采取划转、重组等方式将局部国有资产充实三个营运机构,建立了“三个层次”的监管运营体系。
随后,对规模稍小、辐射力较强的供水、物资、医药、旅游等四类资产,再度进展功能分析和布局定位,并按照打破部门界限、实现优化重组的原那么,采取人、财、物大力度改革的措施,组建了水务集团、新开集团、医药集团和水城集团,使市直企业户数的60%,市直近70%的国有资产纳入三个层次国有资产监管运营体系,将分散的国有资产攥成了几个拳头,增强了国有资产的吸纳力和控制力。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心得感悟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心得感悟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这就像是一场在经济大舞台上的华丽变身秀。
国资国企在咱们国家的经济体系里,那可是举足轻重的角色,就像一艘艘巨大的航母,稳稳地航行在经济的大海上。
以前啊,这些“航母”可能有些地方不够灵活,运作起来有点像老黄牛拉车,慢慢悠悠的。
可这深化改革呢,就像是给这些“航母”换上了最先进的引擎,重新设计了船身,让它们能在大海里乘风破浪,快速前行。
就拿我了解的一个国企来说吧。
以前这个企业内部管理特别僵化,就像一潭死水,毫无生机。
员工们每天按部就班地工作,没有太多的创新动力。
这就好比是一群人在黑暗中摸索,没有方向。
可是啊,随着国资国企改革的春风吹到这个企业,变化那是翻天覆地的。
企业开始重视员工的创新能力,就像伯乐寻找千里马一样,挖掘那些有想法的员工。
这时候的企业内部啊,就像点燃了一把火,大家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各种新奇的想法就像泉水一样涌出来。
这还不算完,企业在资源配置上也进行了优化,以前那些闲置的资源就像被遗忘在角落里的宝藏,现在都被重新挖掘利用起来了,就像把散落在地上的珍珠串成了美丽的项链。
再看看国企的市场竞争力方面。
以前啊,有些国企就像温室里的花朵,虽然有着政府的扶持,但面对市场的狂风暴雨时,有点招架不住。
深化改革之后呢,这些国企被推向了市场的最前沿,就像勇敢的战士奔赴战场一样。
他们开始学习市场的规则,了解竞争对手的一举一动。
这就像下棋一样,你得清楚对手的路数,才能制定出自己的策略。
现在的国企啊,不再是那个躲在后面等着照顾的孩子,而是能在市场上和其他企业一较高下的强者。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还让国企在社会责任方面有了新的担当。
以前啊,可能有些国企做社会责任就像是完成任务一样,有点应付了事。
现在不一样了,他们就像一个充满爱心的大家庭里的大哥,主动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比如说在环保方面,国企带头搞绿色生产,就像一个环保卫士一样,守护着我们的环境。
这不仅对企业自身的形象有好处,更重要的是对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
是我对国资国企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首先,应加快推进政府监管体制的调整。
改革要实现规范的管理,营造一种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切实减轻政府和国企过度的交叉监管,有效实现市场机制在国企管理中的行之有效。
其次,要优化国企经营管理结构。
要建立遵循集体利益原则、透
明公开原则的国企治理结构,使政府在企业内部相对保持一个观望状态,把股东权益和实际运作等关系进行有效的分离,形成独立的价值
创造机制。
此外,还要注重建立国企金融保障体系。
一方面要加强发展国有
资本、廉洁管理的合法化程序,监督检查,严禁腐败现象;另一方面
要建立国企金融保障体系,利用资本市场,通过股权结构的调整来控
制风险,保障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
最后,应加强国企内部管理水平和制度体系的完善。
要加强书面
决策制度,提高内部治理水平,规范和改善公司内部的会议制度,建
立科学完善的管理机构,确保公司经营行为的合法性和快速有效的决
策执行。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是实现政府、市场、企业各个主体有效协调
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
因此,要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增加国民收入,建设更加平等、公平、公正的社会生活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新时期国资国企改革方向的思考国资国企为宁波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在城市重点项目建设、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重要区块开发、重要民生保障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等方面,扮演了主力军、排头兵角色。
但是与先进城市相比、与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对国资国企的要求相比,当前宁波国资国企还存在许多问题,推动国资国企“瘦身强体”是应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当务之急。
一、“瘦身强体”是国资国企改革方向(一)国资国企“瘦身强体”的内涵要求国资国企“瘦身”就是要明确功能定位,突出主业,强化核心功能。
比如:在资产处置方面,加快处置一批低效和无效资产,实现“轻装上阵”;在股权转让方面,进一步加强股权结构调整,一些小额股权能转让的尽量转让掉等。
“强体”就是保障国资国企保值增值,提升国资国企的规模实力、竞争力、带动力,在全市经济社会重大发展战略实施和服务民生等方面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等。
对于融资平台类企业来说,“强体”主要就是要提高融资能力;对于产业类国企,“强体”主要就是要提升企业的规模实力和竞争力;对于资产经营类国企业,“强体”主要就是要实现固有资产保值增值;等等。
(二)“瘦身强体”是国家对国资国企改革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关于国资国企改革的论述中明确提出,要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把混合所有制作为公有制的重要实现形式,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等。
从近年来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趋势特点看,主要方向是对国有企业和资本进行有进有退的战略性调整,改变国有经济分布过宽、涉足领域过多、整体素质不高的状况。
因此,推动国资国企“瘦身强体”是贯彻中央精神、顺应国资国企改革规律要求的必然选择。
(三)推动宁波国资国企“瘦身强体”不仅重要而且紧迫近年来,宁波市在有序调整国有资本行业领域布局、稳步推进国有产权结构调整步伐、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突出主业优化企业资本结构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然存在许多突出问题。
一是国有经济集中度还不够,主要表现在:行业分布面太广,在15大行业门类中均有不同比例的分布,对一些事关发展大局和基本民生的行业缺乏必要的行业整合;国有企业很多都分布在一般竞争性产业,基础产业、主导产业、战略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方面的集中度、支撑力不够;同业竞争较严重,同一产业有几家国企同时进入,造成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二是企业总体规模比较小,在各类国有企业中,小(微)型企业约占80%,大中型企业只占约15%,在市属国有企业中,中小企业占90%以上,户均资产不足亿元,在18家市属监管企业中,资产总额超过百亿元的只有8家,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只有10家,龙头企业的支撑力和带动力还不够。
三是盈利水平较差,大多市属国有企业承担重点项目投资建设任务,投入大、周期长、收益低,全市企业户均实现利润总额仅约0.1亿元,许多企业亏损严重。
四是资产负债率较高,市属国企资产和负债规模随着所承担的政府重大工程项目投资建设任务的增加而逐年扩张,负债率居高不下,盈利能力极弱,资金平衡十分困难,造成可再融资资源匮乏、融资空间接近极限,发展后劲不足;五是企业产权结构需要优化,国有独资企业比例过高,国有企业特别是二级企业的股权多元化需要进一步推进,市本级国有独资公司的国有资产占市本级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的约60%,市属监管企业及其控股企业中,国有独资公司占比约52%,实行绝对控股、相对控股或参股等多样化产权模式的企业不多。
(四)宁波推动宁波国资国企“瘦身强体”的探索近年来,宁波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国有经济的活力和综合实力得到不断增强,主要经验是坚持不懈地以改革促发展,坚持不懈地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坚持不懈地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
一是积极推进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推进企业治理制度改革,目前20家直接监管和委托监管企业以及国投、文化广场、和丰创意广场等6家重点二级企业已实现监事会进驻全覆盖;二是积极推进企业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运行更加规范有序,推动宁波港集团加强内部资源重组,按码头经营、港口商贸物流、资本运作三大板块进行分类归并,188家下属控参股企业整合为29家,投资管理层级压缩到3级;三是积极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加快资产证券化步伐,通过参股、控股,以少量资本引导大量的资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比如推动宁波热电、宁波银行定向增发,实现融资44亿元,开投公司同步参与;四是积极推进兼并重组和行业整合改造,提升了一批传统优势产业,宁波能源集团等企业组建并挂牌运行,使老产业得到了新发展;五是针对不同目标功能定位,推进企业分类改革,有序推进企业主业认定工作,严格控制主业数量,竞争类、公共服务类企业的主业一般为1至2个,功能类企业主业在3个左右;六是积极推进国有资本从竞争性行业中国有股权低、效益差的企业撤出,集中于事关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的重点行业。
二、相关地区国资国企“瘦身强体”的主要做法与启示(一)上海:把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重中之重上海一直是我国国企改革的领头羊和引领者,近年来已经推行了多轮国资国企改革,新一轮国企改革重点在四个方面:一是国资流动平台规范运作,实质性启动部分的国资流动项目;二是推动集团公司整体上市,发展混合所有制;三是推动国有企业改革转制、创新转型的双轮驱动,为上海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发挥作用;四是建立长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全面推行国企股权激励改革。
其中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成为其中的重中之重,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推进本市国有企业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若干意见(试行)》,总的考虑是以公众公司为主要实现形式,通过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开放性市场化重组和鼓励实施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经过3—5年的持续推进,基本完成该市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
(二)天津:大手笔推进兼并重组培育到大企业大集团近年来,天津国资系统遵循市场规律,加强自身市场意识,积极契合市场对资源配置效率的要求,同时兼顾制度特征与历史延续,探索出一条具有“天津特色”的国资国企改革之路。
“天津模式”的核心是大手笔推动兼并重组,培育打造大企业大集团。
天津坚持存量调整与增量调整并举,产业优化、清理退出、创新驱动“三位一体”,建立了6支总规模130亿元的产业结构调整基金,把推进低效企业退出与盘活资产、结构调整紧密结合,按照产业相近、行业相关、主业相同的原则,推进市管集团重组整合,着力培育打造了一批品牌优、效益好、行业领先的大集团,有效促进了国资国企“瘦体强身”。
(三)重庆:把资产证券化作为撬动国资国企“瘦体强身”的杠杆重庆在新一轮国企改革过程中,从改革的总体要求、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资监管体制等方面对重庆国资国企改革作出系统安排,其中加快推进资产证券化成为重庆国企改革的主要路径和特色亮点。
近年来,重庆加快扩大产权开放,力争让三分之二左右的国有企业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大多数竞争类国有集团及所属国有企业通过引入增量或转让减持等方式,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设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产业投资基金,全市计划组建培育3—5家专业性强、影响力大的股权类投资公司,发挥国有资本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力、控制力;大力推进国有集团企业上市,根据重庆国资国企改革目标,适宜上市的企业和资产力争全部上市,80%以上的竞争类国企国有资本实现证券化。
(四)广州:把深化企业管理制度改革作为重要突破口广州的国有资产总额居于四大直辖市之后,排在全国城市第5位、省会城市第1位,约占全省经营性国有资产的45%,在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中,广州把深化企业管理制度改革作为重要突破口。
广州明确提出今后所有市属国企及其领导人都要取消行政级别;积极创新国企领导人员选拔机制,建立健全企业领导人员任期、交流和退出机制,在竞争充分行业加快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仅2013年就完成10家企业6名董事长、8名总经理、8名纪委书记的公推遴选和聘任工作;推进企业领导人员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出台市管国有企业动态分类管理实施办法,建立动态分类管理体制;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分类加强董事会建设,竞争性企业包括金融企业推进以外部董事过半为主的规范董事会建设,准公益性企业从公司制改革入手,推进外部董事占1/3为主的规范董事会建设,并推进落实董事会主业投资权、薪酬分配权、经理层选聘权等重大权力。
三、宁波加快推进国资国企“瘦身强体”的对策建议(一)以市场为导向,加大国资国企布局结构战略性调整一是要加快调整国有企业布局,坚持优进劣退、进而有为、退而有序原则,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全市长远发展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向金融、高新技术、能源、原材料、城市基础设施和民计民生领域集中。
二是要加快调整国有资本空间布局,加快国有企业“走出去”步伐,鼓励跨国并购、海外建厂,向国内外能源资源丰富、比较优势突出的地区布局,提升全球配置资源能力。
三是要加快劣势企业与低效资产清理退出,采取股权转让、引入社会资本改制、合并、资产和债务重组等方式,实现国有资产清理盘活,对于一些没有盈利也不会增值的资产,要尽快从现有抵押担保中转出来并及早出售,对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和“壳”企业,采取依法破产、清算注销等方式,实现国有资本有序退出。
(二)加快重组整合步伐,着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坚持“1+1>2”的原则,沿着产业链、产品链、价值链等“链条”加大企业重组整合,努力做到实施一个重组、做大一个集团、做强一个产业。
一是要加大竞争类企业重组,建设主业竞争能力强、自主创新能力强、资本运作能力强的大集团,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发展,近期要尽快研究组建市旅游投资公司、市文化投资控股公司等。
二是要加快公共服务类企业整合,培育功能完善、保障有力、可持续发展的大集团,提升城市能级和服务民生能力。
三是要推进企业内部整合,纵向压缩企业管理层级和产权链条,通过股权划转、合并、转让等方式,清理整合三级以下企业,横向消除同业竞争,点上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国有企业资产质量和整体竞争力。
(三)加快推进国有资产证券化,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一是要分类分层推进股份制改革,积极吸引各类社会资本,进行产权多元化改革,着力推动二级核心骨干企业股份制改革。
二是要扩大产权开放力度,除少数承担政策性职能和特殊目的的国有企业外,积极引进外资、民营、机构投资者等社会资本,通过资本对资本,实现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打造一批体制新、机制活、竞争力强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三是加强资本运作,用好用足用活现有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平台,鼓励企业大胆尝试PPP等投融资模式,推动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建立若干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择机合理实施增发、资产注入等,推进市场化开放性联合重组,合理设计合作模式,大力引进央企、省企等战略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