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事死如事生古代陵墓雕塑教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事死如事生古代陵墓雕塑教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86d484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5e.png)
高中美术鉴赏事死如事生古代陵墓雕塑教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高中美术鉴赏《事死如事生──古代陵墓雕塑》教案的内容,供大家浏览参考。
更多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
高中美术鉴赏《事死如事生──古代陵墓雕塑》教案一教学目的1、了解中国古代大型雕塑的遗存。
2、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内容:地上纪念性雕塑、墓室内随葬的俑和明器,其代表性作品与艺术成就,从中体会纪念性大型雕塑与小型架上雕塑之间不同的艺术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1、通过对典型作品的艺术分析,启发学生理解大型广场雕塑与室内小型雕塑的不同特点,理解不同材质的作品对雕塑语言的不同运用。
2、古代随葬的俑和明器所反映的灵魂观念对后世仍有影响,现在社会上仍有以纸人、冥币等随葬的封建迷信活动,启发学生对此有批判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唐三彩属于什么?兵马俑你了解多少?二、新课1、20世纪下半叶,中国古代雕塑有什么样的重大发现?欣赏视频:三星堆2、讨论: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包括几部分?兵马俑有什么样的特点?3、引导学生比较霍去病墓石刻群,指名鉴赏。
简介:唐乾陵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
位于陕西省乾县北的梁山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陵墓石刻唐18陵石刻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重要宝库之一,其题材和雕刻手法均大大超过了以前的陵墓石刻,既有圆雕,也有浮雕和线雕。
有唐太宗生前所乘的6匹战马的浮雕──昭陵六骏。
自乾陵以后,石刻群的组合基本固定,按性质不同,可分6类:(1)狮子(2)石人石马和马夫(3)翼兽和北门六马(4)“蕃酋”像(5)华表(6)碑石、无字碑和述圣记碑。
4、欣赏汉、唐俑。
唐三彩是唐代低温铅釉陶器。
胎料多为白色瓷土,先以1 150 ℃左右的温度素烧,施釉后再以900 ℃烧成。
创始于初唐,繁荣在盛唐。
为丧葬明器,其流行同厚葬之风有关。
你最喜欢哪件作品?重点:击鼓说唱俑:东汉时期,陶俑继续流行于中原和关中一带,造型较西汉时期更为生动。
洛阳东汉墓中多出土各种庖厨、侍仆和乐舞百戏俑,特别是乐舞百戏俑,形体较小,但是姿态传神,舞姿优美,是生动的古代雕塑艺术精品。
高中美术《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885c9d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dc.png)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并回答。
结论:自秦汉以来的厚葬风俗,统治阶级注重修建自己的陵墓。陵墓雕刻是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整体和局部图片展示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学生:一同学谈观后的感受,其他同学自由发言。
结论:细腻生动的个性与气势磅礴的整体相协调统一。
教学难点:四大著名的石窟雕塑群的艺术风格。
三、学情分析
注意:学生的认知规律与特点;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基础。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探究课题
(一)教师活动:
提问:你在日常生活中都见过那些雕塑?目的是联系学生生活,使学生产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的兴趣。
导入探究课题:
1.设置情景:用多媒体展示秦始皇兵马俑相关图片,并巧妙导出第十一课——感受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②能力目标:使学生懂得美术的社会功能,培养学生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通过引导学生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③美育目标: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中国两大类雕塑(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及其艺术特征,特别是对其中的优秀代表作品能加以分析及鉴赏。
(2)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市西郊武周山麓.十里河畔,主要洞窟有53个,石刻造像51000尊。云冈石窟开凿于公元460年(北魏),当时佛教流行,我国的石窟大多从这一时期开始,到唐朝达到高峰。云岗石窟作为北魏早期佛教艺术的中心,给各地石窟艺术以巨大的影响。
(3)龙门石窟:座落在河南省洛阳伊水两岸。自北魏至宋代相继开凿,有二千一百多个窟龛,10万尊造像。龙门石窟以古阳洞和宾阳洞为代表。古阳洞中的主尊释迦牟尼结跏跌坐,面颊丰满,略带微笑,左右胁侍菩萨仪态庄严肃穆。洞内两壁井然有序地排有三列大龛,小龛则数以百计。龛楣.龛额的图饰设计奇制诡异,细致灵巧。宾阳洞中的佛像,西部修长清秀,高鼻大目,微露笑意,左手向下屈三指,右手向前仰伸,这种手势意指佛示说法,主尊前有两只姿态雄健的石狮,左右侍立阿难.迦叶二弟子及文殊.普贤二菩萨。窟顶中央雕刻莲花盘,周围有流云,飞天在云中自由翱翔。前壁及南北两侧,有四层精美的浮雕。
古代陵墓雕塑教案
![古代陵墓雕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420c33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9a.png)
古代陵墓雕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代陵墓雕塑的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使学生掌握古代陵墓雕塑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3. 培养学生对古代陵墓雕塑艺术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古代陵墓雕塑的定义与起源2. 古代陵墓雕塑的发展历程3. 古代陵墓雕塑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4. 古代陵墓雕塑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5. 古代陵墓雕塑的保护与传承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代陵墓雕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古代陵墓雕塑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
3. 讨论法:组织学生探讨古代陵墓雕塑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4. 实地考察法:安排学生参观古代陵墓雕塑遗址,增强直观感受。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包含图片、文字和动画的教学课件。
2. 教学材料:收集相关的古代陵墓雕塑资料和案例。
3. 实地考察地点:确定适合学生参观的古代陵墓雕塑遗址。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介绍古代陵墓雕塑的概念和起源。
2. 讲解:讲解古代陵墓雕塑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类型。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古代陵墓雕塑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
第二课时:1. 讲解:讲解古代陵墓雕塑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2. 讨论:组织学生探讨古代陵墓雕塑的保护与传承。
3.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参观古代陵墓雕塑遗址,增强直观感受。
第三课时:1. 复习: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关于古代陵墓雕塑的调研报告。
3.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代陵墓雕塑的重要性和保护意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提问中的活跃程度,评估学生对古代陵墓雕塑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2. 作业质量:评估学生完成的调研报告的质量,包括内容完整性、分析深度和观点独到性。
3. 实地考察报告:评估学生在实地考察后的报告,关注其对陵墓雕塑的理解和感受。
4. 期末考试:设计期末考试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以全面测试学生对古代陵墓雕塑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古代陵墓雕塑教案
![古代陵墓雕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6ac1d3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08.png)
古代陵墓雕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代陵墓雕塑的定义、特点及其艺术价值。
2. 使学生掌握我国古代陵墓雕塑的代表作品及其历史背景。
3. 培养学生对古代陵墓雕塑艺术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古代陵墓雕塑的定义与特点2. 我国古代陵墓雕塑的代表作品3. 古代陵墓雕塑的艺术价值4. 古代陵墓雕塑的历史背景5. 欣赏与分析古代陵墓雕塑作品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代陵墓雕塑的定义、特点、艺术价值和历史背景。
2. 案例分析法:展示古代陵墓雕塑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批判性思考。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古代陵墓雕塑作品的欣赏方法和艺术特点。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古代陵墓雕塑的图片、资料和视频。
2. 教材或参考书:关于古代陵墓雕塑的介绍和分析。
3. 投影仪:用于展示图片和视频。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古代陵墓雕塑的定义和特点,引发学生对古代陵墓雕塑的兴趣。
二、讲解(15分钟)1. 讲解古代陵墓雕塑的定义与特点。
2. 介绍我国古代陵墓雕塑的代表作品及其历史背景。
三、欣赏与分析(15分钟)1. 展示古代陵墓雕塑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2. 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和价值。
四、小组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古代陵墓雕塑作品的欣赏方法和艺术特点。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心得体会。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古代陵墓雕塑的艺术价值。
二、讲解(15分钟)1. 讲解古代陵墓雕塑的艺术价值。
2. 分析古代陵墓雕塑对后世的影响。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古代陵墓雕塑作品。
2. 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四、总结与拓展(1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代陵墓雕塑的艺术价值。
2. 布置课后作业:选择一件古代陵墓雕塑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和历史背景。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 教案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bcdb02a216147917112897.png)
课题: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课时: 一课时课型:欣赏类授课对象: 高中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什么是陵墓雕塑,陵墓雕塑为什么能集中体现当时雕塑的最高水平,中国古代陵墓雕刻是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后按照课本内容介绍陵墓地面雕刻和陶俑及其艺术特点。
陵墓雕刻两个艺术特点的理解需要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文思想和内涵。
对于一些陵墓雕塑的专业名词如“阙”“麒麟”“天禄”等也需要简单的说明。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突出教学重点,并对古代陵墓雕塑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引导学生,提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目标:1. 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的艺术成就及其艺术特点2. 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欣赏,体会中国古代文物文化内涵,探索艺术与社会生活及其时代之间的密切联系。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懂得美术的社会功能,培养学生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1.陵墓雕刻是我国雕刻艺术重要组成部分原因。
2.秦始皇兵马俑的时代背景和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1.陵墓雕刻其具有的艺术特点和文化背景,让学生如何理解。
2.如何调动学生对雕塑艺术欣赏的动力教学方法:教法:欣赏、讲解、提问学法:欣赏、回答问题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课本,相关图片资料等学具准备:课本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打开多媒体,放上几张关于古代陵墓雕塑的图片,尽可能的多,喊班上同学仔细看,仔细欣赏。
二:引入新课:提问问班上同学,你认为秦始皇兵马俑为什么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俑和汉俑异同点?三:讲授新课:(一):[陶俑]: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雕塑的重要代表,其地位代表中国。
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完说:世界上有7大奇迹,现在要加上秦俑。
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1.秦始皇兵马俑出现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原因是什么自秦汉以来的厚葬风俗,统治阶级注重修建自己的陵墓。
陵墓雕刻是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2.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秦始皇兵马俑是秦代禁卫军的真实写照,在总体设计上,既担负守卫陵园的象征职能,又是对秦始皇统一中国这一历史功绩的纪念。
【教案】高中美术《中国古代陵墓雕塑》优秀教案
![【教案】高中美术《中国古代陵墓雕塑》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a70a86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20.png)
【教案】高中美术《中国古代陵墓雕塑》优秀教案高中美术《中国古代陵墓雕塑》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我国古代的陵墓雕塑并且了解其艺术特色,掌握赏析我国古代雕塑的方法,并对古代雕塑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秦汉时期雕塑群的描述、分析、讨论认识陵墓雕塑的艺术特色,初步了解古代陵墓雕塑的艺术价值与欣赏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一层次的感受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独特魅力,提高对于雕塑的兴趣,陶冶爱国主义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及其艺术特征。
【难点】学会鉴赏古代雕塑的方法并对陵墓雕塑进行鉴赏。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多媒体播放9月3日大阅兵的片段视频,学生观赏并思考:这样的场景给你什么感受?(壮观、雄伟)你还见过哪些像这样壮观、雄伟的景象?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千多年前就碰了一支“威武之师,威伟之师”。
展示秦始皇陵图片并揭示课题《珍爱国宝——秦始皇兵马俑》。
环节二:欣赏作品,直观感知(一)兵马俑的整体概述提出问题:哪位同学来分享一下你对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了解?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平均深度大约是5米,有三座,分别为一号坑、二号坑和三号坑,坐东向西,呈品字形排列。
三号坑最小,是军事指挥所;二号坑是骑兵,战车和弓箭手组成的混合部队;一号坑最大,是战马和步兵组成的主力部队。
三座俑坑占地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相当于50个篮球场那么大!而三座俑坑共计7000多件兵俑,600多件马俑。
(二)兵马俑整体感受展示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问题: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气势磅礴,大家知道雕塑家是如何营造出壮观与磅礴的感受的吗?学生自由探讨并回答,教师总结:采用众多直立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气势。
环节三:对比分析,形式分析兵马俑的塑造特点——写实1.展示兵马俑的局部图片(将军俑、军吏俑和士卒俑),学生观赏并小组讨论“这些陶俑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交流探讨并回答,教师总结:相同点:刻画细腻、生动写实、发丝清晰可见,注重细部刻画。
古代陵墓雕塑教案
![古代陵墓雕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bc112f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a.png)
一、古代陵墓雕塑教案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代陵墓雕塑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使学生掌握古代陵墓雕塑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3. 培养学生对古代陵墓雕塑艺术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四、教学内容:1. 古代陵墓雕塑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古代陵墓雕塑的主要类型:石刻、砖雕、木雕等。
3. 古代陵墓雕塑的特点:寓意深刻、造型生动、技艺精湛等。
4. 著名古代陵墓雕塑案例介绍:秦始皇陵兵马俑、汉茂陵石雕、唐乾陵石刻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古代陵墓雕塑的艺术价值。
2. 学生分享对古代陵墓雕塑的了解和认识。
二、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古代陵墓雕塑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古代陵墓雕塑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三、案例分析:1. 教师介绍秦始皇陵兵马俑、汉茂陵石雕、唐乾陵石刻等著名案例。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这些案例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二、深入学习: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古代陵墓雕塑的技艺和审美特点。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如何欣赏和评价古代陵墓雕塑。
三、实践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选择一座著名的古代陵墓雕塑进行研究。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分析讨论,完成对所选案例的研究报告。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报告,分享研究成果。
五、课后作业:2. 学生在家中寻找身边的古代陵墓雕塑,拍摄照片,并进行简单介绍。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古代陵墓雕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古代陵墓雕塑案例的分析能力和欣赏水平。
3.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
六、古代陵墓雕塑教案七、课时安排:2课时八、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代陵墓雕塑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教案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c7462c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7f.png)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历史和背景知识。
2. 分析和解读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艺术手段和表现形式。
3. 发展学生的艺术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对古代文化艺术的欣赏能力。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分享学习成果。
教学重点:1.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2.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主要表现方式和技巧。
3. 学生对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1. 幻灯片和多媒体设备。
2.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素材。
3. 学生小组讨论和展示的评价标准和评分表。
4. 纸张和艺术素材供学生进行手工制作。
教学过程:引入:1. 使用幻灯片展示一些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图片,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通过一个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陵墓雕塑有什么了解?它们可能代表着什么?”主体:3. 分组讨论活动:a.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由3-4人组成。
b. 每个小组选择一处中国古代陵墓雕塑进行研究和分析。
c. 学生利用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收集关于所选陵墓雕塑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知识。
d. 学生讨论和撰写关于所选陵墓雕塑的分析报告,包括其艺术特点、主题和表达方式。
e. 每个小组设计制作一个小海报或展板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4. 小组展示和分享:a.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并向其他同学分享他们对陵墓雕塑的分析和理解。
b. 学生互相提问,激发更深入的讨论和思考。
c. 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反馈。
延伸活动:5. 手工制作活动:a. 学生利用纸张和艺术素材,制作一个模型或壁画,展示他们对中国古代陵墓雕塑艺术的理解和创造力。
b. 学生在小组内展示和分享他们的手工作品。
总结:6. 教师总结本课学习的要点,并强调中国古代陵墓雕塑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7. 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欣赏中国古代陵墓雕塑。
评价方法:1. 学生小组讨论和分析报告的质量和深度。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教案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66a13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bd.png)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教案第一章:导言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定义和分类;掌握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代表作品;分析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1.3 教学内容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定义和分类;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主要代表作品。
第二章:秦始皇陵兵马俑2.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背景和考古意义;掌握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历史文化内涵;分析秦始皇陵兵马俑在中国古代陵墓雕塑中的地位和影响。
2.2 教学内容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背景和考古意义;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文化内涵;秦始皇陵兵马俑在中国古代陵墓雕塑中的地位和影响。
第三章:汉朝陵墓雕塑3.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汉朝陵墓雕塑的发展特点和主要代表作品;掌握汉朝陵墓雕塑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分析汉朝陵墓雕塑在中国古代陵墓雕塑中的地位和影响。
3.2 教学内容汉朝陵墓雕塑的发展特点;汉朝陵墓雕塑的主要代表作品;汉朝陵墓雕塑的艺术风格;汉朝陵墓雕塑的文化内涵。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陵墓雕塑4.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魏晋南北朝陵墓雕塑的发展特点和主要代表作品;掌握魏晋南北朝陵墓雕塑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分析魏晋南北朝陵墓雕塑在中国古代陵墓雕塑中的地位和影响。
4.2 教学内容魏晋南北朝陵墓雕塑的发展特点;魏晋南北朝陵墓雕塑的主要代表作品;魏晋南北朝陵墓雕塑的艺术风格;魏晋南北朝陵墓雕塑的文化内涵。
第五章:唐朝陵墓雕塑5.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唐朝陵墓雕塑的发展特点和主要代表作品;掌握唐朝陵墓雕塑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分析唐朝陵墓雕塑在中国古代陵墓雕塑中的地位和影响。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 教案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6b3219581b6bd97f19ea97.png)
课题:中国古代陵墓雕塑课时: 1课时课型: 欣赏课授课对象: 高一学生教材分析:按照教材,本课主要介绍什么是陵墓雕塑,陵墓雕塑为什么能集中体现当时雕塑的最高水平以及中国古代雕塑的主要艺术成就和其主要艺术作品,中国古代陵墓雕刻是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本课篇幅的问题,相当比较简单,尤其是作为陵墓雕塑的代表《霍去病墓石刻》和《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和分析略简。
陵墓雕刻两个艺术特点的理解需要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文思想和内涵。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突出教学重点,并对古代陵墓雕塑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引导学生,提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对陵墓雕塑的艺术成就及其艺术特点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古代雕塑的主要艺术成就及其主要艺术作品有所了解和认识,开阔眼界,提高认识。
2.过程和方法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深化感情。
通过讲,看,谈,三种方法,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雕塑的了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中国古代雕塑的欣赏和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问题对答,促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
在欣赏中国古代雕塑的同时,增进知识,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中陵墓雕塑的艺术成就以及其艺术特点。
陵墓雕塑的重点是霍去病墓雕刻(地面雕刻)和秦始皇兵马俑(陶俑)。
教学难点:分析雕塑艺术的艺术成就教学方法:1.教法: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实践操作为主线”的教育思想,通过图片欣赏、师生互动、教师讲授、观察理解等方式来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雕塑的了解。
师生互动: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思考回答老师对图片的提问。
观察理解:通过观察老师展示的图片,让学生自己讨论理解,最后老师再总结。
2.学法:学生、教师紧密配合,通过师生互动、教师讲授对展示图片的观察理解、师生之间共同研讨等方式来完成本堂课的教学。
教具准备: 高中美术欣赏教材,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教材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3分钟)1:师生行礼。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教案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217936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c6.png)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使学生掌握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作品。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概述a. 陵墓雕塑的定义b. 陵墓雕塑的历史发展c. 陵墓雕塑的艺术特点2.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主要类型a. 地上雕塑b. 地下雕塑c. 祭祀雕塑3. 代表性陵墓雕塑作品介绍a. 秦始皇陵兵马俑b. 汉朝陵墓雕塑c. 唐朝陵墓雕塑d. 宋朝陵墓雕塑4. 案例分析:秦始皇陵兵马俑a. 兵马俑的发现与意义b. 兵马俑的艺术特点c. 兵马俑的修复与保护5. 课堂讨论: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价值和影响a. 陵墓雕塑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b. 陵墓雕塑在艺术领域的地位c. 陵墓雕塑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陵墓雕塑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修复保护情况。
3. 课堂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价值和影响。
4. 图片展示法:展示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代表作品,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料。
2. 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3. 讨论话题和问题列表。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提问环节的积极性。
2. 学生作业和练习:评估学生对陵墓雕塑知识和作品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考试成绩: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总体理解和记忆。
六、教学活动1. 课堂讲授:介绍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讲解不同类型的陵墓雕塑。
2. 案例分析:详细解析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包括造型、构图、色彩等。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代表作品,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
4. 课堂展示:每组选代表进行展示,介绍所研究的陵墓雕塑作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讨论。
七、教学实践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古迹,亲眼观察中国古代陵墓雕塑作品,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教案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3c1124763231126fdb111b.png)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教案(一)、课时结构:1课时(二)、教学目的:1、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艺术成就及其艺术特点。
2、通过欣赏和参观,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体会中国古代文物文化内涵,探索艺术与社会生活及其时代之间的密切联系。
3、使学生懂得美术的社会功能,培养学生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4、通过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语言表达力。
教学重点:1、陵墓雕刻是我国雕刻艺术重要组成部分原因。
2、秦始皇兵马俑的时代背景和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1、陵墓雕刻其具有的艺术特点和文化背景,让学生如何理解。
2、如何调动学生对雕塑艺术欣赏的动力。
(三)预习导学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区城以东的骊山脚下。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
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
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档的过洞中。
1974年3月,在陵东的西杨村村民抗旱打井时,在陵墓以东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间,发现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经考古工作者的发掘,才揭开了埋葬于地下的2000多年前的秦俑宝藏。
1975年国家决定在俑坑原址上建立博物馆。
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开始向国内外参观者展出。
2009年6月13日下午1点多,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再次开掘,之后在一号坑北部中段,又出土彩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1978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教案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cbefbc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24.png)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使学生掌握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作品。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概述a. 定义及意义b. 发展历程c. 艺术特点2. 古代陵墓雕塑的类型a. 帝王陵墓雕塑b. 贵族陵墓雕塑c. 民间陵墓雕塑3. 代表性陵墓雕塑鉴赏a. 秦始皇陵兵马俑b. 汉阳陵陶俑c. 唐代石刻雕塑d. 宋代墓俑4. 陵墓雕塑的制作工艺及技法a. 泥塑b. 陶塑c. 石雕d. 木雕5. 陵墓雕塑的文化内涵与价值a. 反映时代特点b. 体现社会制度c. 传承民族文化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陵墓雕塑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艺术特点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代表性陵墓雕塑,让学生深入了解其制作工艺和艺术价值。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陵墓雕塑的文化内涵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4. 参观法:组织学生实地参观陵墓雕塑,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四、教学安排1. 课时:10课时2. 教学步骤:a. 第1-2课时:讲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b. 第3-4课时:分析古代陵墓雕塑的类型及其代表作品。
c. 第5-6课时:鉴赏秦始皇陵兵马俑、汉阳陵陶俑等代表性陵墓雕塑。
d. 第7-8课时:讲解陵墓雕塑的制作工艺及技法。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古代陵墓雕塑知识的掌握程度。
4. 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古代陵墓雕塑的认知和鉴赏能力。
六、教学活动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2.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陵墓雕塑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艺术特点等。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代表性陵墓雕塑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分析其制作工艺和艺术价值。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陵墓雕塑的类型、制作工艺及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人美版高中雕塑第 8 课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人美版高中雕塑第 8 课](https://img.taocdn.com/s3/m/c28dd234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69.png)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人美版高中雕塑第8 课内容:秦始皇陵兵马俑(1)1974 年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东侧,发掘了史无前例的惊人宝藏——秦岭随葬陶质兵马俑雕塑群。
8000 件兵马俑阵容整齐,紧密排列。
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堪称世界雕塑群之最。
(2)雕塑依照真实军容军阵组织排列,武士佣有的身着盔甲,有的身着战袍,一个个被坚执锐、挾弓挎剑,精神抖擞。
他们相貌、发型各不相同,人物性格更是刻画入微,神态逼真,形象丰富传神。
(3)秦岭兵马俑充分体现了2000 多年前秦王朝的繁荣昌盛,是举世罕见的雕塑遗产,也是让中华民族引以力豪的艺瑰宝和伟大奇迹。
试讲要求:(1)写出教学过程的主要步骤;(2)试讲过程中配合教学适当板书;(3)教学过程中设计提问;(4)试讲时间为10 分钟左右。
答辩题目(1)请简单介绍一下秦汉雕塑的特点。
(2)请谈一谈你对雕塑艺术的认识《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我国古代陵墓雕塑及其艺术特色等知识,学会欣赏相关雕塑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雕塑群的描述、分析、讨论,提高欣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对于雕塑的兴趣,陶冶爱国主义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二、教学重点认识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及其艺术特征。
三、教学难点学会鉴赏古代雕塑的方法并对陵墓雕塑进行鉴赏四、教学过程1、故事导入教师与学生互动,为学生讲解秦始皇陵被发现的故事,并展示秦始皇陵图片,揭示课题《中国古代陵墓雕塑》。
由此揭示课题。
2、探究新知(一)兵马俑的整体概述教师展示兵马俑的照片,引导学生分享对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了解。
教师总结: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平均深度大约是5 米,有三座,分别为一号坑、二号坑和三号坑,坐东向西,呈品字形排列。
三号坑最小,是军事指挥所;二号坑是骑兵,战车和弓箭手组成的混合部队;一号坑最大,是战马和步兵组成的主力部队。
(二)兵马俑局部感受(1)展示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视频纪录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雕塑家是如何营造出壮观与磅礴的氛围?教师总结:采用众多直立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气势。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ad4f461a26925c52cc5bf82.png)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教学设计句容市第三中学:俞晨课型:欣赏课课时:1课时教材版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教材分析:1、本课内容:本课是知识传授与欣赏、动手为一体的综合课,主要是对中国古代陵墓雕塑作一介绍,使学生对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发展概况有所了解。
由于本节内容丰富,涉及文化、历史等方面,为了使学生感到多而不繁,安排上课内容以学习欣赏秦始皇陵墓和霍去病墓前石刻为主,让学生感受到壮美与智慧的同时,更要掌握它们的特点及艺术风格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用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杰出代表及其艺术特点,提高欣赏古代雕塑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思考、讨论、回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热爱家乡雕塑建设,具有保护古建筑意识,开拓艺术视野,陶冶雕塑艺术情操。
提高艺术素养的感知能力,激励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3、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秦始皇陵兵马俑和霍去病墓雕群的时代背景和艺术特点难点:陵墓雕塑的艺术特点和文化背景的关系教学方法:美术鉴赏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以看为主的一门学科,同学们通过观察才能体会到艺术作品的美,学生作为欣赏的主体,教师在引导的同时,鼓励他们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采用分组法、直观教学法、讲解法、讨论法、作业法,让学生自主探究,逐步深入学习要领,掌握重难点。
根据本课特点,采用多媒体电脑课件教学手段,直观教学,增强视觉冲击力,激发学习兴趣。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视频导入,引入课题—《中国古代陵墓雕塑》二.讲授新课什么是陵墓雕塑?统治阶级希望自己死后能够灵魂升天并继续拥有权利和享受豪华生活,因而在陵墓前设置大型的石人石兽等雕刻群表示威严。
在墓中还放置大量精美的作为陪葬的各种陶俑。
这些属于陵墓雕塑。
1:秦始皇兵马俑---世界上最大型的雕塑群结合书本知识和你所了解的知识小组讨论:总结秦俑的艺术特色是什么?完成学习单(一)的填写秦始皇陵兵马俑艺术特点:规模:宏大材质:陶土手法:生动写实,千人不同面制作工艺:以模为主、塑模结合、分件制作、逐步套合和入窑绕制、出窑绘彩的方法表现主题:显示出秦国“士勇兵利,车坚马良”的强盛局面,体现了秦军豪迈勇敢的战斗精神,映射出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所向披靡的宏伟景象。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教案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115745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c8.png)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 使学生掌握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对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鉴赏水平。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分类3. 秦始皇陵兵马俑4. 汉朝陵墓雕塑5. 魏晋南北朝陵墓雕塑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基本概念、特点、分类以及代表作品。
2. 教学难点:对中国古代陵墓雕塑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基本概念、特点、分类及代表作品。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秦始皇陵兵马俑、汉朝陵墓雕塑、魏晋南北朝陵墓雕塑的具体作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对中国古代陵墓雕塑进行鉴赏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特点、分类及代表作品,重点介绍秦始皇陵兵马俑、汉朝陵墓雕塑、魏晋南北朝陵墓雕塑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3. 案例分析:分析秦始皇陵兵马俑、汉朝陵墓雕塑、魏晋南北朝陵墓雕塑的具体作品,让学生深入了解其艺术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
4. 讨论:组织学生对中国古代陵墓雕塑进行鉴赏和评价,分享彼此的看法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6. 作业布置:让学生选择一件中国古代陵墓雕塑作品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下节课分享研究成果。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讲授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听课状态,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环节,通过学生对作品的分析和讨论,评估他们对古代陵墓雕塑的理解深度。
3. 作业布置后,收集学生的研究作品,评估他们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 教案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3c2db5fd0a79563d1e720b.png)
课题:中国古代陵墓雕塑课时:1课时课型:综合课授课对象:高中一年级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什么是陵墓雕塑,陵墓雕塑为什么能集中体现当时雕塑的最高水平,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是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后按照课本内容介绍陵墓地面雕刻和陶俑及其艺术特点。
在介绍的过程中,由于篇幅的问题,相对比较简单,尤其是作为陵墓雕塑的代表《霍去病墓石刻》和《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和分析略简。
陵墓雕刻两个艺术特点的理解需要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文思想和内涵。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突出教学重点,并对古代陵墓雕塑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引导学生,提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艺术成就及其艺术特点。
2.了解中国古代大型雕塑的遗存。
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图片的欣赏、教室讲解关于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知识和师生之间的探讨,让同学们体会中国古代文物文化,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内涵,探索艺术与社会生活及其时代之间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美术的社会功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秦始皇兵马俑的时代背景和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其具有的艺术特点和文化背景,让学生如何理解。
教学方法:1.教法:(1)、采用多媒体选取多张图片并结合课本,向学生们介绍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艺术特点、背景材料,使学生在欣赏中增强感性认识,激发学生欣赏的兴趣通过图片的展示营造出浓厚的美术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让他们更好的体会中国古代陵墓雕塑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
(2)、通过大量的欣赏,锻炼学生的艺术眼光,让他们在感受的同时,获得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艺术享受。
2.学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配套图片若干张,课本,教案,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课本,笔记本,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2分钟)上下课起立形式,整顿课堂,清点学生人数。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教案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e66fa8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df.png)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增强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认知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著名案例。
2. 教学难点: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内涵。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著名陵墓雕塑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内涵。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PPT、图片、文字资料等。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内容,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基本概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著名案例。
3. 案例分析:展示著名陵墓雕塑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内涵。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6. 作业布置:让学生选择一幅中国古代陵墓雕塑作品,进行分析鉴赏。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与其他文化背景下的陵墓雕塑的异同,如埃及金字塔、古希腊神庙等。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古代陵墓雕塑,增强对实物的认识和感受。
七、互动环节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审美特点和历史文化价值。
2. 分享成果: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八、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
2. 强调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重视和传承。
九、课后作业2. 鼓励学生收集更多关于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资料,进行深入研究。
十、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美术教案-普通高中艺术欣赏教参 第二册
![美术教案-普通高中艺术欣赏教参 第二册](https://img.taocdn.com/s3/m/3c44ce52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dc.png)
美术教案-普通高中艺术欣赏教参第二册第一课中国古代雕塑教材分析:本课首先介绍什么是陵墓雕塑,陵墓雕塑为什么能集中体现当时雕塑的最高水平,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是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分别介绍我国主要陵墓地面雕刻和陶俑及其艺术特点。
通过本课学习,使同学了解中国陵墓雕塑的艺术成就及其艺术特点,提高观赏陵墓雕塑的审美力量。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陵墓雕刻为什么是我国雕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闻名的陵墓雕刻和陶俑及其艺术成就。
(2)难点:观赏中国古代陵墓雕刻和陶俑应把握的特点。
其次课中国古代宗教雕塑教材分析:我国古代雕塑,除前一部分介绍的古代陵墓雕刻外,遗存数量最多,艺术成就最高的是分布全国各地的石窟雕塑和寺庙、祠庙彩塑。
本课通过重点介绍我国四大石窟的雕塑和晋祠的彩塑,使同学了解我国宗教雕塑是我国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艺术成就,从而丰富同学的雕塑艺术学问,提高审美力量,增加民族骄傲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介绍我国四大石窟和晋祠,并观赏其重要作品。
(2)难点:分析雕塑作品的艺术成就。
第三课中国现代雕塑教材分析:本课以社会背景为脉络介绍和观赏自1949年以来的中国现代雕塑代表作品。
通过观赏中国现代雕塑作品等教学活动,使同学对中国现代雕塑的进展历程有所了解,初步了解到中国现代雕塑进展的三个阶段的社会背景与相应雕塑作品艺术特点的联系,以及不同阶段作品的显著差异,使同学感受到优秀雕塑作品对美化环境、唤醒人的审美艺术的重要作用,促进同学喜爱生活、关注环境的美妙思想品德的形成和进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了解1949年至今的中国雕塑三个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及其艺术特点。
观赏、分析20世纪80年月以来中国现代雕塑的艺术作品及其成就。
了解现代雕塑在中国进展的趋势。
(2)难点:中国现代雕塑三个历史时期的艺术特点。
中国现代雕塑设计的“架上雕塑、城市雕塑、环境雕塑”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修订高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Chinese ancient tomb sculpture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
高中美术教案: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
杭师院附高罗雪峰
课时结构: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艺术成就及其艺术特点。
2、通过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欣赏和参观,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体会中国古代文物文化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内涵,探索艺术与社会生活及其时代之间的密切联系。
3、使学生懂得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美术的社会功能,培养学生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4、通过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语言表达力。
教学重点:
陵墓雕刻是我国雕刻艺术重要组成部分原因。
秦始皇兵马俑的时代背景和艺术特点。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
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其具有的艺术特点和文化背景,让学生如何理解。
如何调动学生对雕塑艺术欣赏的动力。
教材分析:
按照教材,本课主要介绍什么是陵墓雕塑,陵墓雕塑为什么能集中体现当时雕塑的最高水平,中国古代陵墓雕刻是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后按照课本内容介绍陵墓地面雕刻和陶俑及其艺术特点。
在介绍的过程中,由于篇幅的问题,相对比较简单,尤其是作为陵墓雕塑的代表《霍去病墓石刻》和《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和分析略简。
陵墓雕刻两个艺术特点的理解需要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文思想和内涵。
对于一些陵墓雕塑的专业名词如“阙”“麒麟”“天禄”等也需要简单的说明。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突出教学重点,并对古代陵墓雕塑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引导学生,提起学生的兴趣。
教法设计:
美术欣赏课上了很多,普偏的问题是教师讲的津津有味,学生听的糊里糊涂,最后,教师提一些问题,同学因为没有参与,很难讲出个所以然来。
本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兴趣不是很大,怎样让学生参与进来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把班里学生分成若干四人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一个教学内容。
是我在教学中的尝试。
适逢秦始皇兵马俑到杭州展览,于是便设计本课的教学。
第一4人小组:陵墓雕塑
a同学:广泛的了解。
分配任务通过各种手段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艺术成就。
b同学:真实的感受。
分配任务去真实的感受秦始皇兵马俑的魅力所在。
要求课堂上谈感受。
陵墓雕塑距离现代生活较为遥远,真实感受、参观过的学生并不多,课本的图片对于雕塑来说缺乏立体感和空间感,也就失去了真实感。
c同学:负责提问题。
从本课内容出发,设计3-5个问题,提问学生,学生分组回答。
d同学:课后写小结。
教学过程:
(一)直观感受,各抒己见,引发思考。
教师:出示图片(秦始皇兵马俑)
你认为秦始皇兵马俑为什么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学生:直观感受,思考。
教师:请学生谈原因
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二)导入主题:
[陶俑]:
■ 秦始皇兵马俑欣赏:
教师:秦始皇兵马俑出现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原因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2分钟,回答。
结论:自秦汉以来的厚葬风俗,统治阶级注重修建自己的陵墓。
陵墓雕刻是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整体和局部图片展示
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学生:b同学谈参观后的感受,其他同学自由发言。
结论:细腻生动的个性与气势磅礴的整体相协调统一。
教师:
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雕塑的重要代表,其地位代表中国。
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完说:世界上有7大奇迹,现在要加上秦俑。
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那么,中国古代陵墓雕塑还有哪些呢?
学生:
a同学介绍陵墓雕塑艺术成就。
■ 汉代俑
图片欣赏
比较:秦俑和汉俑异同点
学生:讨论2分钟,回答
结论:内容模拟现实生活,反映社会时尚和状况。
艺术
手法,秦俑写实,汉俑夸张。
[陵墓地面雕刻]:
汉霍去病墓石刻欣赏
结合历史背景谈谈《马踏匈奴》的艺术特点。
南朝陵墓雕刻欣赏
结合旅游经历谈谈石兽雕刻的艺术特点。
(三)课堂小结:
请c同学提问。
教师最后小结。
下节课安排:
宗教雕塑:
a、四大石窟是什么,开凿的年代和各自艺术特点。
b、佛教中的佛、菩萨、罗汉、天王、力士是什么?
c、提问题3-5个。
d、我们如何认识宗教雕塑?
星期一、二中午拷贝资料。
相关资料:
■《世界七大奇迹有哪些》
埃及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和王后的陵墓,大小共有七十多座,其中法老胡夫的金字塔最大。
这座金字塔高146.50米,底部每边长230多注,是用每块约得两吨半的200多万块巨石砌成的。
塔内有能道、石阶、墓室和各种装饰品,至
今仍矗立在开罗附近的吉萨。
巴比伦的“空中花园”是新巴比伦时期的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公元前604--公元前562年)为他的王后修建的。
这座花园采用立体造园技法,先修成几层平台,就象梯田似的,然后在每层平台上栽种奇花民草,顶上修建水池,安上水管,以但灌溉。
远远望去,整个花园就象挂在空中一样,因此称“空中花园”,又称悬园。
它位于现在伊拉克的巴格达南部,后来被埋在地下,现在已经发掘出来了。
阿泰密斯神殿是一座长约127米。
宽73米的宏大的殿堂建筑,共有127根大柱子,每根柱子上都雕刻着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的神话人物,十分壮观。
它建在土耳其境内的以弗所城,后来大火烧毁了。
宙斯神像座落在希腊的奥林匹亚,它是古希腊人供奉的天神,用乌木雕刻而成,一只手举着胜利女神,另一只手握着权杖,十分威严,可惜后来被毁坏了。
太阳神巨像修建在地中海里的罗得岛上,据说是岛上居民先把兵器熔化,然后浇铸而成的。
神像的手指头比真人还高。
这座巨像后来毁于地震。
摩索拉斯陵墓是古代加里亚国王摩索拉斯的陵墓。
墓室呈长方形,顶部为金字塔形,塔上立着国王和王后的雕像。
它建在土耳其境内的哈里卡纳苏,后来被毁掉了。
亚历山大城的灯塔高180米,顶部装有大火炉,用镜子
可把火光传到远方。
它位于埃及境内濒临地中海的亚历山大城附近的法罗斯岛上,是为航海的需要而修建的,后来毁于地震。
汉墓、汉俑、汉画像石并称“汉代三绝”。
镇墓神兽分双角天禄、独角麒麟与无角辟邪三种,形态基本相似,均体形高大,昂首挺胸,口张齿露,目含凶光,腹部两侧刻有双翼,四足前后交错,神态威猛庄严。
天禄与麒麟仅限用于帝陵,辟邪则专用于王侯墓前。
麒麟:传说中的一种动物。
其状如鹿,独角,全身生鳞,尾象牛。
多用作吉样的象征,王者至仁则出。
《礼记》我“麒风龟龙,谓之四灵”,也借喻杰出的人。
麟
辟邪:传说中神兽名,似狮而有翼,能避御妖邪。
天禄天禄:传说中神兽名,其状如鹿,双角。
用作陵墓前,因品位比麒麟、辟邪低,故多为中层官僚所用,《明史》载功臣死后,墓前“一品螭首,二品麒麟盖,三品天禄辟邪盖,四品至七品方趺"。
FoonShion教育研究中心编制
Prepared by foonshion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