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搅拌实验
混凝搅拌实验
1.梅雨SC2000-6智能型六联搅拌机(附1000ml烧杯6个)2.浊度仪3.1000Ml烧杯12个4.200ml烧杯14个5.100ml注射器2个移取上清液用6.
1ml移液管一根7.5ml移液管一根8.10ml移液管一根9.1000ml量筒一个量原水体积10. 1 %浓度硫酸铝一瓶
五、原始数据记录
实验组号
混凝剂名称硫酸铝
1
编号
1
2
3
4
5
6
投药量
ml
1.00
2.00
.00
4.00
5.00
.00
浊度(mg/l)
11.80
4.30
0.10
0.20
0.30
1.20
根据水样混凝剂搅拌静置后沉淀的清晰度,可以看出第二号较为适宜,所以第二组可设为
实验组号
混凝剂名称硫酸铝
2
编号
1
2
3
4
5
6
投药量
八、注意事项
1.整个实验采用同一水样,取水样时搅拌均匀,一次量取
2.要充分冲洗加药杯,以免药剂沾在加药杯上太多,影响投药量的精确度
3.取上清液时,要在相同的条件下取。
2.60
3.00
3.40
3.80
4.20
4.60
浊度
1.50
0.50
0.30
0.20
0.10
0.50
六、数据处理
投药量与浊度关系曲线
七、思考题
(1)根据实验结果以及实验中所观察的现象,简述影响混凝的几个主要因素。
1.投药量2.搅拌器的搅拌速度3.水温4.水的组6个水样,静止15 min后,用医用针筒取出约130ml的上清液,并分别用浊度仪测出剩余浊度,记入表中。
混凝实验报告
混凝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混凝实验,研究混凝剂对水质的净化效果,探讨最佳混凝剂用量及混凝时间,为水处理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原理,混凝是指在水中加入混凝剂后,使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凝聚成较大的絮凝体,便于后续的沉降或过滤。
混凝剂一般为阳离子、阴离子或非离子高分子物质,其作用机理主要有吸附、中和、电中和和凝聚等。
实验材料与方法:材料,实验室自来水、混凝剂(聚合氯化铝)、搅拌器、玻璃容器、pH计、浊度计等。
方法:1. 取一定量自来水倒入玻璃容器中;2. 用搅拌器将水搅拌均匀;3. 用pH计检测水的初始pH值;4. 在搅拌的同时,向水中加入不同剂量的混凝剂;5. 混凝一定时间后停止搅拌,观察絮凝体的生成情况;6. 用浊度计检测水的浊度,记录下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一系列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随着混凝剂用量的增加,水中絮凝体的生成量逐渐增加,浊度逐渐降低,水质得到了改善;2. 随着混凝时间的延长,絮凝体的大小逐渐增加,浊度进一步降低,但当混凝时间过长时,絮凝体又会发生分散,浊度会有所上升;3. 初始水质的pH值对混凝效果也有一定影响,一般情况下,pH值在6.5-7.5之间时,混凝效果较好。
结论:混凝实验结果表明,聚合氯化铝作为混凝剂,能够有效地改善水质,提高水的透明度,减少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水质的不同情况,合理控制混凝剂的用量和混凝时间,以达到最佳的净化效果。
总结:通过本次混凝实验,我们对混凝剂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水处理工程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实验操作的经验,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验报告撰写人,XXX。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混凝实验报告
混凝实验报告混凝实验报告引言:混凝是一种常见的水处理技术,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溶解物,以提高水质。
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混凝过程,探究不同条件下的混凝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水样:采集自自来水厂的自来水- 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 混凝剂浓度:0.1 g/L、0.2 g/L、0.3 g/L- 水样pH值调节剂:氢氧化钠(NaOH)、盐酸(HCl)2. 实验方法:- 步骤一:准备三个不同浓度的混凝剂溶液,分别为0.1 g/L、0.2 g/L、0.3g/L。
- 步骤二:取一定量的自来水样,分成三组,每组分别加入相应浓度的混凝剂溶液。
- 步骤三:使用搅拌器将混凝剂与水样充分混合,搅拌时间为5分钟。
- 步骤四:待混凝剂与水样反应完成后,停止搅拌并静置一段时间,观察悬浮物的沉降情况。
- 步骤五:测量不同条件下水样的浊度,并记录结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进行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不同浓度的混凝剂对水样的混凝效果有显著影响。
通过测量水样的浊度,可以客观地评估混凝效果。
1. 不同混凝剂浓度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在实验中,我们分别使用了0.1 g/L、0.2 g/L和0.3 g/L的混凝剂浓度。
结果显示,随着混凝剂浓度的增加,水样的浊度逐渐降低。
这是因为混凝剂中的聚合氯化铝可以与水中的悬浮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较大的絮凝物,从而使悬浮物沉降速度加快。
2. pH值对混凝效果的影响:pH值是另一个影响混凝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实验中,我们分别使用氢氧化钠和盐酸来调节水样的pH值。
结果显示,在酸性条件下(pH值低于7),混凝效果更好,浊度降低更为明显。
这是因为在酸性条件下,混凝剂与水中的悬浮物更容易发生反应,形成较大的絮凝物。
3. 混凝时间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混凝剂与水样反应后的静置时间也会对混凝效果产生影响。
随着静置时间的延长,悬浮物的沉降速度逐渐加快,浊度逐渐降低。
这是因为较大的絮凝物在静置过程中会逐渐沉降,从而使水样变得更清澈。
混凝搅拌实验报告
混凝搅拌实验报告时间:2016年4月23日实验人员: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通过实验观察矾花生成过程,加深对絮凝理论的理解;2、确定混凝的最佳用量及最佳pH值;3、了解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混凝是用来去除水中无机物和有机的胶体悬浮物。
通常在废水中所见到的胶体颗粒其大小变化约在100nm-10nm之间,而其τ电位在15-20毫伏之间。
胶体悬浮物的稳定性是由于高τ电位引起的斥力,或者是由于在亲水的胶体上吸附了一层非离子的聚合物所造成的。
混凝过程包括胶体悬浮物的脱稳和接着发生的使颗粒增大的凝聚作用。
随后这些大颗粒可以用沉淀、悬浮和过滤等方法去除。
脱稳是通过投加强的用离子电解质如Al3+、Fe3+或阳离子高分子电解质来降低τ电位,或者由于形成了带正电荷的含水氧化物如Al x(OH)Y+而吸附于胶体上,或者是通过阴离子和阳离子高分子电解质的自然凝聚,或是由于胶体悬浮物被围于含水氧化物的矾花内等方式来完成的。
形成矾花最佳的条件是要求pH值在等电离点或接近等电离点(对于铝来说,要求pH值得范围为5.0-7.0),同混凝剂的反应必须有足够的碱度,对于碱度不够的废水应该投加Na2CO3、NaOH或石灰。
最有效的脱稳是使胶体颗粒同小的带正电荷含水氧化物的微小矾花接触,这种氧化物的微小矾花是在小于0.1s的时间内产生的,因此要在短时间内剧烈搅拌,在脱稳之后,凝聚促使矾花增大,从而使矾花能从水中去除。
铝和铁的矾花在搅拌时较容易破碎和离散。
投加2-5ml/L活性硅有可能提高矾花的强度。
在凝聚阶段将近结束时,投加0.2-1.0ml/L长链阴离子或非离子聚合物,通过桥联吸附作用,有助于矾花的聚集和长大。
所需混凝剂的投加量将由于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存在而增加。
脱稳也能通过投加阳离子聚合物来完成。
混凝的通常顺序是:1、将混凝剂与水迅速剧烈的搅拌。
如果水中碱度不够,则要在快速搅拌之前投加碱性助凝剂。
2、如果使用活性硅和阳离子高分子电解质,则它们应在快速搅拌将近结束时投加。
《混凝搅拌实验》课件
实验材料
实验所需的材料
混凝土搅 拌机
水泥、砂、 石等原材 料
水、外加 剂等辅助 材料
实验记录 本、笔等 记录工具
安全防护 用品,如 手套、口 罩等
实验场地 和设备, 如搅拌机、 称重设备 等
材料的作用和选择依据
水泥:提供强度和稳定性, 是混凝土的主要成分
水:提供流动性,使混凝 土易于浇筑和成型
评价实验的成功与不足
实验目的:验证混凝土搅拌的均匀性、 强度和耐久性
实验方法:采用搅拌机搅拌,测定混凝 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实验结果:混凝土搅拌均匀,强度和耐 久性符合要求
实验不足:搅拌时间过长,影响工作效 率
改进建议:优化搅拌工艺,提高工作效 率,降低能耗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进一步研究不同搅拌方式对混凝土 性能的影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安全性:确保实验过程中不会对人 体健康造成危害
实验后处理:对实验产生的废弃物 进行妥善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实验步骤
实验前的准备
材料准备:水泥、水、砂、石子等 仪器准备:搅拌机、量筒、天平等 环境准备:实验室、实验台、电源等 安全准备:穿戴防护服、手套、护目镜等
实验操作流程
准备材料:水泥、水、砂、石子等
混凝搅拌实验PPT课件 大纲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实验步骤
01
04
实验目的
实验结果分析
02
05
实验材料
实验结论
03
06
添加章节标题
实验目的
了解混凝搅拌实验的意义
学习混凝搅拌的基 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掌握混凝搅拌实验 的注意事项和操作 技巧
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和实验数据分析能 力
《混凝搅拌实验》课件
实验操作
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混凝搅拌 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结果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 解释,得出结论。
实验报告
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 和经验教训。
实验操作步骤
准备混凝剂和待搅拌的液体
按照规定的比例称取混凝剂和待搅拌的液体 ,将其倒入搅拌容器中。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在搅拌过程中,观察混凝剂与待搅拌液体的 反应,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开始搅拌
将配制好的混凝剂溶液倒入烧 杯中,开启搅拌器进行搅拌。
分析实验数据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了解 混凝搅拌对水处理的效果。
02
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介绍
01
02
03
04
水泥
作为主要的粘结剂,提供混凝 土所需的主要胶凝物质。
骨料
包括粗骨料(如碎石、卵石) 和细骨料(如沙、细沙),提 供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回归分析表明,搅拌时间对混合物的 pH值有显著影响。
05
实验总结与展望
实验总结
01
实验目的
通过混凝搅拌实验,探究不同搅拌条件下,混凝剂对水中悬浮颗粒物的
去除效果,为实际水处理工程提供理论依据。
02 03
实验过程
实验分为四个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观察混凝剂对 水中悬浮颗粒物的去除效果。实验过程中,记录了各组的水质变化情况 ,并进行了数据分析。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当的搅拌条件下,混凝剂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 颗粒物,提高水质。同时,实验结果还显示了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对混 凝效果的影响。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问题1
实验过程中,部分实验组的水质数据波动较大, 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混凝实验报告三篇
混凝实验报告三篇一、混凝实验报告实验类型:混凝实验实验目的:测试混凝剂对混凝剂/水体系的影响,以及混凝剂使用量对水体系的影响。
实验仪器:混凝剂(如聚合物、碳酸钙等);烧杯;分析天平;温度计;烧杯;湿度计;样品。
实验步骤:1. 将混凝剂装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2. 将混合物放置于室温下,持续不断地搅拌30分钟;3. 用分析天平称取混合物中混凝剂的量,取出混凝剂/水体系的比例;4. 测量混凝剂/水体系的温度及湿度;5. 记录混凝剂使用量及混凝剂/水体系的温度及湿度;6. 逐步增加混凝剂使用量,重复2-5步,最后得出混凝剂使用量对混凝剂/水体系的影响。
二、混凝实验报告实验类型:混凝实验实验目的:研究不同混凝剂对混凝剂/水体系的影响,以及混凝剂使用量对水体系的影响。
实验仪器:混凝剂(如聚合物、碳酸钙等);烧杯;分析天平;温度计;烧杯;湿度计;样品。
实验步骤:1. 分别将混凝剂A、B、C装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2. 将混合物放置于室温下,持续不断地搅拌30分钟;3. 用分析天平称取混合物中混凝剂的量,取出混凝剂/水体系的比例;4. 测量混凝剂A/水体系的温度及湿度,测量混凝剂B/水体系的温度及湿度,测量混凝剂C/水体系的温度及湿度;5. 记录混凝剂A、B、C使用量及混凝剂/水体系的温度及湿度;6. 逐步增加混凝剂A、B、C使用量,重复2-5步,最后得出不同混凝剂使用量对混凝剂/水体系的影响。
三、混凝实验报告实验类型:混凝实验实验目的:评估混凝剂与水体系的相互作用,以及混凝剂使用量对水体系的影响。
实验仪器:混凝剂(如聚合物、碳酸钙等);烧杯;分析天平;温度计;烧杯;湿度计;样品。
实验步骤:1. 将混凝剂A、B、C装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2. 将混合物放置于室温下,持续不断地搅拌30分钟;3. 用分析天平称取混合物中混凝剂的量,取出混凝剂A/水体系的比例,取出混凝剂B/水体系的比例,取出混凝剂C/水体系的比例;4. 测量混凝剂A/水体系的温度及湿度,测量混凝剂B/水体系的温度及湿度,测量混凝剂C/水体系的温度及湿度;5. 记录混凝剂A、B、C使用量及混凝剂/水体系的温度及湿度;6. 逐步增加混凝剂A、B、C使用量,重复2-5步,最后评估混凝剂与水体系的相互作用,以及混凝剂使用量对水体系的影响。
混凝搅拌实验报告
混凝搅拌实验报告时间:2016年4月23日实验人员: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通过实验观察矾花生成过程,加深对絮凝理论的理解;2、确定混凝的最佳用量及最佳pH值;3、了解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混凝是用来去除水中无机物和有机的胶体悬浮物。
通常在废水中所见到的胶体颗粒其大小变化约在100nm-10nm之间,而其τ电位在15-20毫伏之间。
胶体悬浮物的稳定性是由于高τ电位引起的斥力,或者是由于在亲水的胶体上吸附了一层非离子的聚合物所造成的。
混凝过程包括胶体悬浮物的脱稳和接着发生的使颗粒增大的凝聚作用。
随后这些大颗粒可以用沉淀、悬浮和过滤等方法去除。
脱稳是通过投加强的用离子电解质如Al3+、Fe3+或阳离子高分子电解质来降低τ电位,或者由于形成了带正电荷的含水氧化物如Al x(OH)Y+而吸附于胶体上,或者是通过阴离子和阳离子高分子电解质的自然凝聚,或是由于胶体悬浮物被围于含水氧化物的矾花内等方式来完成的。
形成矾花最佳的条件是要求pH值在等电离点或接近等电离点(对于铝来说,要求pH值得范围为5.0-7.0),同混凝剂的反应必须有足够的碱度,对于碱度不够的废水应该投加Na2CO3、NaOH或石灰。
最有效的脱稳是使胶体颗粒同小的带正电荷含水氧化物的微小矾花接触,这种氧化物的微小矾花是在小于0.1s的时间内产生的,因此要在短时间内剧烈搅拌,在脱稳之后,凝聚促使矾花增大,从而使矾花能从水中去除。
铝和铁的矾花在搅拌时较容易破碎和离散。
投加2-5ml/L活性硅有可能提高矾花的强度。
在凝聚阶段将近结束时,投加0.2-1.0ml/L长链阴离子或非离子聚合物,通过桥联吸附作用,有助于矾花的聚集和长大。
所需混凝剂的投加量将由于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存在而增加。
脱稳也能通过投加阳离子聚合物来完成。
混凝的通常顺序是:1、将混凝剂与水迅速剧烈的搅拌。
如果水中碱度不够,则要在快速搅拌之前投加碱性助凝剂。
2、如果使用活性硅和阳离子高分子电解质,则它们应在快速搅拌将近结束时投加。
混凝搅拌实验聚合氯化铝的配制方法
混凝搅拌实验聚合氯化铝的配制方法
配制聚合氯化铝的方法如下:
1. 准备所需材料:氯化铝粉末(AlCl3)、水(H2O)和搅拌器。
2. 将一定量的水加入搅拌器中。
3. 将适量的氯化铝粉末慢慢加入水中,同时用搅拌器将其搅拌均匀。
搅拌过程中会产生剧烈的放热,需注意确保操作安全。
4. 继续搅拌至氯化铝完全溶解并形成均匀的溶液。
溶液呈现混浊或浑浊的状态。
5. 将配制好的聚合氯化铝溶液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或未溶解的固体颗粒。
6. 将过滤后的溶液存放在适当的容器中,用于相关实验或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配制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操作,如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避免氯化铝粉末接触皮肤、眼睛或吸入到呼吸道中。
另外,聚合氯化铝溶液具有腐蚀性,需要妥善储存和处理。
《混凝搅拌实验》课件
结果误差分析
误差来源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 来源,如测量误差、操作误差等
。
误差传递
研究误差在实验过程中的传递规律 ,评估误差对最终结果的影响。
误差控制
提出减小误差的措施和方法,提高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CHAPTER
05
实验总结与展望
实验总结
实验目的达成情况
本次混凝搅拌实验成功地达到了 预期目标,包括了解混凝搅拌过 程、观察不同搅拌条件对混凝效 果的影响以及掌握实验数据处理
注意外加剂的添加量和使用方 法,避免过量或不当使用。
CHAPTER
03
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流程
配制溶液
按照实验要求,将各种化学试 剂溶解在水中,配制成不同浓 度的溶液。
观察记录
在搅拌过程中,观察并记录实 验现象,如沉淀物形成、颜色 变化等。
准备实验器材
准备搅拌器、量杯、称量纸、 电子天平等。
搅拌操作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水,并 记录初始浊度。
在不同时间点记录烧杯中 水的浊度。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
CHAPTER
02
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介绍
01
02
03
04
水泥
作为主要的胶凝材料,提供混 凝土所需强度。
骨料
包括砂、碎石或碎砾,起到骨 架作用,增加混凝土强度。
水
用于水泥水化作用,使混凝土 硬化。
外加剂
如减水剂、缓凝剂等,改善混 凝土性能。
材料准备
确保水泥无结块,骨料干净且符合级 配要求。
根据实验需求,准备适量的外加剂。
使用清洁的水源,确保无杂质和有害 物质。
பைடு நூலகம்
混凝搅拌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混凝搅拌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混凝搅拌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3. 分析不同混凝剂和搅拌条件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4. 优化混凝搅拌工艺,提高水处理效果。
二、实验原理混凝搅拌实验是水处理过程中关键的一环,通过向水体中加入混凝剂,使悬浮物和胶体颗粒脱稳,相互聚集形成絮凝体,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实验原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压缩双电层作用:混凝剂中的正电荷离子与悬浮物表面的负电荷离子发生中和反应,使悬浮物表面的电荷降低,从而降低悬浮物的稳定性,促进其聚集。
2. 吸附架桥作用:混凝剂分子中的桥连基团吸附在悬浮物颗粒表面,将不同颗粒连接起来,形成较大的絮凝体。
3. 电中和作用:混凝剂中的正电荷离子与悬浮物表面的负电荷离子发生中和反应,降低悬浮物的表面电荷,从而降低其稳定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原水、聚合氯化铝、硫酸铝、聚丙烯酰胺等混凝剂。
2. 实验仪器:烧杯、搅拌器、秒表、温度计、量筒、滤纸等。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准备:取一定量的原水置于烧杯中,测量水温。
2. 混凝剂投加:根据实验设计,向烧杯中加入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混凝剂。
3. 搅拌:启动搅拌器,以一定速度搅拌水样,保持搅拌时间。
4. 取样:在搅拌过程中,定时取样,观察絮凝体形成情况。
5. 过滤:将样品过滤,测量过滤后的浊度。
6.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不同混凝剂和搅拌条件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混凝剂种类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合氯化铝和硫酸铝对混凝效果较好,而聚丙烯酰胺的混凝效果较差。
2. 混凝剂浓度对混凝效果的影响:随着混凝剂浓度的增加,混凝效果逐渐提高,但超过一定浓度后,混凝效果变化不大。
3. 搅拌速度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搅拌速度对混凝效果有较大影响。
搅拌速度过快,容易破坏絮凝体;搅拌速度过慢,则混凝效果较差。
4. 搅拌时间对混凝效果的影响:搅拌时间对混凝效果有较大影响。
混凝实验报告三篇
混凝实验报告三篇篇一: 混凝实验报告物化实验一混凝混凝过程是现代城市给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工艺研究中不可缺少也是最为关键的前置单元操作环节之一。
在原水和废水中都存在着数量不等的胶体粒子,如粘土、矿物质、二氧化硅或工业生产中产生的碎屑等,它们悬浮在水中造成水体浑浊,混凝工艺是针对水中的这些物质处理的过程。
混凝可去除的悬浮物颗粒直径范围在:(有时认为在1m)。
1nm~0.1m S过试验摸索混凝过程各参数的最佳值,对于获得良好的混凝效果至关重要。
一、实验目的1. 2. 3. 4.了解混凝的现象及过程,观察矾花的形成。
了解混凝的净水作用及主要影响因素。
了解助凝剂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探求水样最佳混凝条件(包括投药种类、投药量、pH值、水流速度梯度等)。
二、实验原理天然水体中存在大量胶体颗粒,是水产生浑浊的一个重要原因,胶体颗粒靠自然沉淀是不能去除的。
胶体的布朗运动、胶体表面的水化作用以及胶体间的静电斥力,使得胶体颗粒具有分散稳定性。
其中因胶体颗粒带有一定电荷,它们之间的电斥力是胶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胶体表面的电荷值常用电动电位表示,又称为Zeta 电位。
Zeta 电位的高低决定了胶体颗粒之间斥力的大小和影响范围。
一般天然水中的胶体颗粒的Zeta 电位约在(-30mV)以上。
若向水中投加混凝剂能提供大量的正离子,能加速胶体的凝结核沉降;压缩胶团的扩散层,使电位降到(-15mV)左右而变成不稳定因素,也有利于胶粒的吸附凝聚,即可得到较好的混凝效果。
然而当Zeta 电位降到零,往往不是最佳混凝状态。
同时,投加混凝剂后电位降低,有可能使水花作用减弱,混凝剂水解后形成的高分子物质(一般具有链状结构)在胶粒与胶粒之间起着吸附架桥的作用,也有利于提高混凝效果;即使电位没有降低或者降低不多,胶粒不能相互接触,但通过高分子链状物吸附作用,胶粒之间也能形成絮凝体。
消除或降低胶体颗粒稳定因素的过程叫脱稳。
脱稳后的胶粒,在一定的水利条件下,才能形成较大的絮凝体,俗称矾花。
混凝搅拌实验2011水班
实验一:混凝搅拌实验混凝搅拌实验是给水处理的基础实验之一,被广泛地用于科研,教学和生产中。
通过混凝搅拌实验,不仅可以选择投加药剂种类、数量、还可以确定其他混凝最佳量。
【实验目的】(1)确定某水样的最佳投药量。
(2)观察矾花形成的过程及混凝搅拌效果。
【实验原理】天然水中存在的大量胶体颗粒使水产生浑浊。
但胶体颗粒靠自然沉淀是不能去除的。
水中的胶体颗粒,主要是带负电的粘土颗粒。
胶体间的静电斥力、胶粒的布朗运动及胶粒表面的水化作用,使得胶体具有分散定性,三者中以静电斥力影响最大。
向水中投加混凝剂能提供大量的正离子,压缩胶团的扩散层,使电位降低,静电斥力减少。
此时,布朗运动由稳定因素转变为不稳定因素,也有力于胶体的吸附凝聚。
混凝剂水解后形成的高分子物质或直接加入水中的高分子物质一般具有链状结构,在胶体与胶粒间起吸附架桥作用,即使电位没有降低或降低不多,胶粒不能相互接触,通过高分子链状物吸附胶粒,也能形成絮凝体。
【实验水样】:自配生活污水。
【实验设备】1、梅宇SC2000-6智能型六联搅拌机(附1000ml烧杯6个)。
2、 HANNALP2000浊度仪。
3、ORION828型pH计;4、温度计;【实验药剂】:浓度为0.5%的聚合氯化铝溶液;【实验步骤】本实验分为最佳投药量。
在进行最佳投药量实验时,先选定一种搅拌速度变化方式求出最佳投药量。
(一)最佳投药量实验步骤:1、确定形成矾花所用的最小混凝剂量。
方法是通过慢速搅拌烧杯中200mL 原水,并每次增加一滴或1mL混凝剂投加量,直到出现矾花为止。
这时的混凝剂量作为形成矾花的最小投加量;2、确定实验时的混凝剂投加量。
根据滴加法得出形成矾花的最小混凝剂投加量,取其1/3作为1号烧杯的混凝剂投加量,取其2倍作为6号烧杯的混凝剂投加量,用依次增加相等混凝剂投加量的方法求出2—5号烧杯的混凝剂投加量,把混凝剂分别加入到1—6号烧杯中。
3、用6个1000mL的烧杯,分别放入1000mL原水,放置在实验搅拌机平台上;4、确定原水特征,即测定原水水样混浊度、 pH值、温度。
混凝实验报告
混凝实验报告
混凝土是一种强度高、抗压性好的建筑材料。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实验来测试混凝土的性能。
本次实验主要测试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实验采用了标准的混凝土试块,试块尺寸为150mm x 150mm x 150mm。
实验步骤如下:
1. 准备混凝土试块,按比例将水泥、砂子、石子混合,在搅拌机中搅拌均匀。
2. 将混合好的混凝土倒入试块模具中,用振动器振动5-10秒。
3. 将试块模具放置于震动平台上,进行标准养护。
试块在混凝土龄期达到28天时进行测试。
4. 在试块上打上编号,并将其放在试验机上。
试验机按标准压缩试验进行测试,测试过程中保持稳定的速度。
5. 测试完成后,根据试验机显示的数据计算出试块的抗压强度。
实验结果如下:
试块编号抗压强度(MPa)
1 31
2 34
3 29
4 36
5 32
平均抗压强度为32.4MPa。
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符合标准要求,可以满足建筑使用的要求。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水泥的质量、混合比例、搅拌时间等。
因此,对于不同的混凝土应用场景,需要采用不同的比例和质量的原材料来配制混凝土,以获得合适的强度和性能。
混凝搅拌实验操作方法
混凝搅拌试验作业指导书混凝搅拌实验是一种模拟混合、反应、沉淀三个工艺过程的实验手段,自来水厂可以通过混凝搅拌试验选择混凝剂的品种以及混凝剂最佳投量。
一、仪器及器皿1、六联混凝实验搅拌机(带6个原水杯)1台、电子天平1台、散射光浊度仪1台、pH计1台;2、100mL的容量瓶2个、100mL烧杯2个、收集瓶(250mL-300mL)6个、1升量筒1个、刻度吸管(1mL、2mL、5mL、10mL)各1支;3、10升~15升的水桶1只、玻棒2根、洗耳球1个、定时器1个,温度计1支、蒸馏水洗瓶1个。
二、混凝剂溶液的配制取固体混凝剂约10克备用(可装在磨口试剂瓶中以避免受潮)。
混凝剂溶液的浓度单位实验室常用毫克/升(mg/L)表示,生产上用于投加量计算时往往采用公斤/千立方米(Kg/Km3),这两个浓度单位是等价的,即:1mg/L=1Kg/Km3。
配制混凝剂溶液浓度的高低取决于投药量的大小,混凝搅拌机投药试管的体积一般约10毫升,所以当投药量大时应提高混凝剂的配制浓度,以保证投药试管能容纳下所投加的混凝剂溶液(投加混凝剂溶液的体积不超过9mL)。
1、1 mL=1 mg(1 mg/L)混凝剂溶液的配制用天平准确称取0.1g固体混凝剂之于100mL烧杯中,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后移入00mL 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即配成1mL=1mg(1mg/L)的混凝剂溶液。
2、1 mL=10 mg(10 mg/L)混凝剂溶液的配制用天平准确称取1g固体混凝剂之于100mL烧杯中,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后移入00mL 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即配成1 mL=10 mg(10 mg/L)的混凝剂溶液。
表1 投药量与混凝剂溶液浓度的关系三、混凝试验模拟投药量的确定混凝试验6个原水杯中混凝剂的模拟投药量,一种方法是根据当时生产实际投药量来确定,另外一种方法是根据形成矾花所用的最小投加量来确定。
1、根据生产实际投药量来确定6个模拟投药量假如当时原水浊度为20NTU、投药量为5mg/L,则可以5mg/L为中心点来确定6个原水杯的投药量,即1~6号杯的投药量分别为3mg/L、4mg/L、5mg/L(中心点)、6mg/L (或以此为中心点)、7mg/L、8mg/L。
混凝搅拌实验报告
混凝搅拌实验报告篇一:混凝实验报告混凝实验报告/正交设计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观察混凝现象,加深对混凝理论的理解。
2、选择和确定最佳混凝工艺条件。
二、实验原理天然水中存在大量胶体颗粒,使原水产生浑浊度。
我们进行水质处理的根本任务之一,则正是为了降低或消除水的浑浊度。
水中的胶体颗粒,主要是带负电的粘土颗粒。
胶体间静电斥力、胶粒的布朗运动以及胶粒表面水化作用的存在,使得它具有分散稳定性。
混凝剂的加入,破坏了胶体的散稳定性,使胶粒脱稳。
同时,混凝剂也起吸附架桥作用,使脱稳后的细小胶体颗粒,在一定的水力条件下,凝聚成较大的絮状体(矾花)。
由于矾花易于下沉,因此也就易于将其从水中分离出去,而使水得以澄清。
由于原水水质复杂,影响因素多,故在混凝过程中,对于混凝剂品种的选用和最佳投药量的决定,必需依靠原水和混凝实验来决定。
混凝实验的目的即在于利用少量原水、少量药剂。
三、实验仪器及设备1.1000ml烧杯1只2.500ml矿泉水瓶6只3.100ml烧杯2只4.5ml移液管1只5.400ml烧杯2只6.5ml量筒1台7.吸耳球1个8.温度计(0-50℃)1只9.100ml量筒1个10.10ml;量筒1只四、实验试剂本实验用三氯化铁作混凝剂,配制浓度2g/L,800ml;以阴型聚丙烯酰胺为助凝剂,配制浓度0.05g/L,500ml。
三氯化铁用量2g,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用量0.0250g五、实验步骤(一)配置药品1、用台秤称取2g三氯化铁,溶解,配置1000ml,三氯化铁配制浓度2g/L;用电子天平称取0.05g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溶解,配置1000ml,阴型聚丙烯酰胺配制浓度0.05g/L。
2、测定原水特征。
(二)混凝剂最小投加量的确定1、取6个500ml瓶子,分别取400ml原水。
2、分别向烧杯中加入氯化铁,每次加入1.0ml,同时进行搅拌,直至出现矾花,在表1中记录投加量和矾花描述。
3、停止搅拌,静止10min。
混凝搅拌实验操作方法(一)
混凝搅拌实验操作方法(一)混凝搅拌实验操作方法概念解释混凝搅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操作方法,用于将不同物质彻底混合均匀,以达到实验要求或产品质量要求。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混凝搅拌实验操作方法。
方法一:机械搅拌1.准备所需物料,并根据实验设计确定搅拌比例和时间。
2.将物料放入机械搅拌设备中,通常为搅拌罐或容器。
3.打开机械搅拌设备,启动搅拌器,以设定的搅拌速度和时间进行搅拌。
4.根据实验需要适时停止搅拌,取出混合物。
方法二:手工搅拌1.准备所需物料,并根据实验设计确定搅拌比例和时间。
2.将物料放入一个合适的容器中,如玻璃烧杯或容量瓶。
3.使用玻璃棒或搅拌棒等工具进行手工搅拌,搅拌的速度和时间可根据实验需要进行调整。
4.搅拌至物料充分混合均匀后,停止搅拌,取出混合物。
方法三:磁力搅拌1.准备所需物料,并根据实验设计确定搅拌比例和时间。
2.将物料放入一个容器中,如磁力搅拌烧杯或容量瓶。
3.在容器底部放入一个磁子,并将容器放到磁力搅拌器上。
4.打开磁力搅拌器,调节搅拌速度和时间。
5.磁子受磁力作用而旋转,从而搅拌容器中的物料,使其混合均匀。
6.根据实验需要适时停止搅拌,取出混合物。
方法四:超声波搅拌1.准备所需物料,并根据实验设计确定搅拌比例和时间。
2.将物料放入一个容器中,如超声波搅拌烧杯或容量瓶。
3.将超声波搅拌器放入容器中,确保其与物料充分接触。
4.打开超声波搅拌器,根据需要调节搅拌强度和时间。
5.超声波波动会在物料中形成高频振动,从而实现混合搅拌的效果。
6.根据实验需要适时停止搅拌,取出混合物。
方法五:气泡搅拌1.准备所需物料,并根据实验设计确定搅拌比例和时间。
2.将物料放入一个容器中,如试管或烧杯。
3.利用气动搅拌设备,如气泡搅拌器,通过向容器中通入气体产生气泡。
4.气泡在液体中上升,形成对物料的搅拌和搅拌效果。
5.根据实验需要适时停止搅拌,取出混合物。
以上便是几种常见的混凝搅拌实验操作方法,不同的实验和物料需要选择适合的搅拌方法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产品质量的合格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投药量:AL2(SO4)3、、、、、、
(5)将第一组水样置于搅拌器下(搅拌时间和程序已按说明书预先设定好)与此同时,按计算好的投药量,用移液管分别移取不同量的药液至加药管中。
(6)开动机器,在第一次自动加药后,用蒸馏水冲洗加药试管两次。
一、实验目的
此实验的目的是观察混凝现象以及过程,了解混凝的机理以及影响混凝的因素,此外在实验过程中确定最佳投药量以及相应的pH.
二、实验原理
水中粒径小的悬浮物以及胶体物质,由于微粒的布朗运动,胶体颗粒间的静电斥力和胶体表面的水化作用,致使水中这种含浊状态稳定。
向水中投加混凝剂后,由于如下原因:①能降低颗粒间的排斥能峰,降低胶粒的δ电位,实现胶粒的“脱稳”;②发生高聚物式高分子混凝剂的吸附架桥作用;③网捕作用,从而达到颗粒的凝聚。
(7)混凝实验搅拌器以400r/min的速度搅拌30s,120r/min速度搅拌5min,80r/min的速度搅拌10 min。
(8)搅拌过程中,观察并记录“矾花”形成的过程,“矾花”外观、大小、密实程度等。
(9)搅拌过程完成后,停机,静沉15 min,观察并记录“矾花”沉淀的过程。
(10)第一组6个水样,静止15 min后,用医用针筒取出约130ml的上清液,并分别用浊度仪测出剩余浊度,记入表中。
.00
.00
浊度(mg/l)
根据水样混凝剂搅拌静置后沉淀的清晰度,可以看出第二号较为适宜,所以第二组可设为
实验组号
混凝剂名称硫酸铝
2
编号
1
2
3
4
5
6
投药量
浊度
六、数据处理
投药量与浊度关系曲线
七、思考题
(1)根据实验结果以及实验中所观察的现象,简述影响混凝的几个主要因素。
1.投药量 2. 搅拌器的搅拌速度 3.水温 4. 水的PH值
(11)比较第一组实验结果,根据6个水样所测得的剩余浊度值,以及水样混凝沉淀时现象观察记录的分析,对最佳投药量所在区间做出判断,缩小实验范围为左右,加药量取、、、、、 mL的浓度c为20 g/L的AL2(SO4)3。重复以上实验步骤。五、原始数据记录Fra bibliotek实验组号
混凝剂名称硫酸铝
1
编号
1
2
3
4
5
6
投药量
ml
八、注意事项
1.整个实验采用同一水样,取水样时搅拌均匀,一次量取
2. 要充分冲洗加药杯,以免药剂沾在加药杯上太多,影响投药量的精确度
3. 取上清液时,要在相同的条件下取。
(2)为什么最大投药量时,混凝效果不一定好
投入的药量应根据胶体浓度及无机金属盐水解产物的分子形态、荷电性质和荷电量等而确定。当高分子混凝剂投药量最大时,会产生“胶体保护”作用。胶体保护可理解为:当全部胶粒的吸附面均被高分子覆盖以后,两胶粒接近时,就受到高分子的阻碍而不能聚集,这
种阻碍来源于高分子之间的相互排斥。排斥力可能来源于“胶粒-胶粒”之间高分子受到压缩变形而具有排斥势能,也可能由于高分子之间的电斥力(对带电高分子而言)或水化膜。而且投药量大也容易出现产生大量含水率很高的污泥的问题。这种污泥难于脱水,会给污泥处置带来很大困难。所以投药量最大时,混凝效果不一定是好的,应该根据具体废水的性质以及共存杂质的种类和浓度,通过实验,选定出适当的混凝剂种类与投加的剂量。
三、实验设备及用具
1.梅雨SC2000-6智能型六联搅拌机(附1000ml烧杯6个)2.浊度仪 烧杯12个 烧杯14个 注射器2个移取上清液用 6.
1ml 移液管一根 移液管一根移液管一根 量筒一个量原水体积10. 1 %浓度硫酸铝一瓶
四、实验步骤
(2)认真了解SC2000-6混凝试验搅拌器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