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气象学》问题讲解汇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力气象学”问题讲解汇编

徐文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本讲稿根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动力气象学”学位考试大纲(以下简称为大纲)要求的内容,以问答形式编写,以便学习者能更好地掌握“动力气象学”中的重

要问题和答案。主要参考书为:动力气象学教程,吕美仲、候志明、周毅编著,

气象出版社,2004年。本讲稿的章节与公式编号与此参考书一致(除第五章外)。

第二章(大纲第一章) 描写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组

问题2.1 大气运动遵守那些定律?并由这些定律推导出那些基本方程?

大气运动遵守流体力学定律。它包含有牛顿力学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气体实

验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水汽守恒定律等。由牛顿力学定律推导出运动方程(有

三个分量方程)、由质量守恒定律推导出连续方程、由气体实验定律得到状态方

程、由能量守恒定律推导出热力学能量方程、由水汽守恒定律推导出水汽方程。这些方程基本上都是偏微分方程。

问题2.2何谓个别变化?何谓局地变化?何谓平流变化?及其它们之间的关

系? 表达个别物体或系统的变化称为个别变化,其数学符号为

dt

d ,也称为全导数。表达某一固定地点某一物理量变化称为局地变化,其数学符号为t ∂∂,也称为偏导数。表达由空气的水平运动(输送)所引起的局地某物理量的变化称为平流变

化,它的数学符号为∇⋅-V ρ。例如,用dt dT 表示个别空气微团温度的变化,用t

T ∂∂表示局地空气微团温度的变化。可以证明它们之间有如下的关系

z T w T V dt dT t T ∂∂-∇⋅-=∂∂ρ (2.4) 式中V ρ为水平风矢量,W 为垂直速度。(2.4)式等号右边第二项称为温度的平流变化(率),第三项称为温度的对流变化(率)或称为垂直输送项。

问题2.3何谓绝对坐标系?何谓相对坐标系?何谓绝对加速度?何谓相对加速度?何谓牵连速度?

绝对坐标系也称为惯性坐标系,可以想象成是绝对静止的坐标系。而相对坐标系则是非惯性坐标系,例如,在地球上人们是以跟随地球一起旋转的坐标系来观测大气运动的,这种旋转的坐标系就是相对坐标系。相对于相对坐标系的运动称为相对运动。相对运动中的速度称为相对速度,气象站观测的风速就是空气的相对速度。相对运动中的加速度称为相对加速度。在惯性坐标系中观测到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称为绝对速度和绝对加速度。

绝对速度=相对速度+牵连速度

随地球旋转(旋转角速度为Ωϖ)的坐标系的牵连速度为r ρϖ⨯Ω,r ρ为运动物体在

地球旋转坐标系中的位置矢量。

问题2.4 大气运动受到那些力的作用?

受到气压梯度力、地心引力、摩擦力、惯性离心力和地转偏向(科里奥利)力等作用。其中气压梯度力、地心引力、摩擦力是真实力,或称牛顿力。而惯性离心力和地转偏向力是“视示力”,是虚拟的力。

问题2.5 气压梯度力的定义及其数学表达式?

当气压分布不均匀时,气块就会受到净压力的作用。我们定义:作用于单位质量气块上的净压力称为气压梯度力,其数学表达式为

• p 1G ∇-=ρ

ϖ

⎪⎪⎭⎫ ⎝⎛∂∂+∂∂+∂∂-=k z p j y p i x p 1ρρρρ (2.20) 式中表示气压梯度力是由气压在空间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与气压梯度成正比,与密度成反比,并指向低压方向.

问题2.6何谓惯性离心力?

我们都是站在地球上来观测大气运动,所以应选取随地球一起旋转的坐标系作为参考系。旋转坐标系是一种非惯性参考系,在这个坐标系中观测到的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物体,相对于惯性(绝对)坐标系并不是静止或匀速运动,实际上是作加速运动。因此只有计入坐标系的加速度才能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对于一个匀角速转动的坐标系,存在一个惯性离心力。设Ω为地球自转角速度

(1-5107.29-⨯=秒),R 为空气块垂直于自传轴的距离,惯性离心力C ϖ的数学表达

式是

R C 2ϖϖΩ=

地表上每一静止的物体都会受到这一惯性离心力的作用。

问题2.7 地心引力与重力的区别?

地心引力是由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所决定的。地心引力

方向指向地球中心。 气象学所定义的重力是指地心引力

与惯性离心力的合力,见图1.4,可见气象上的重力,除

在极地和赤道外,并不指向地球中心。平静的水面是受到

重力作用,与重力成垂直面,因此地球上的水平面是个椭圆面。重力在赤道上最小,随纬度增加而增大。其数值一般取45°纬度海平面值,即g=9.806米/秒²。 问题2.8 何谓位势及其物理意义?及它与位能的差异?

位势或称重力位势,其定义为单位质量的物体从海平面上升的高度z 克服重

力所做的功。其数学表达式为

⎰=z

0gdz φ (1.56) 位势的量纲为米²/秒²,由(1.56)式可得

d φ=gdz (1.57) 由于g 是纬度和高度的函数,所以在不同纬度上物体改变相同的高度而位势却有不同的增量。因此,等位势面与等几何高度面不平行。当物体或空气质点在等位势面上移动时,位势不发生变化。等位势面处处与重力的方向相垂直,所以等位势面是水平面。也因此,水平运动方程不存在重力的分量。而等几何高度面不是水平面。

位能的定义是: Φ=gz ‘动力气象学’书(7.3) 对比以上三个公式可见:位势是重力g 与高度z 成积分和微分的关系,而位能则是简单的相乘关系。严格讲同一地点相同的高度z 上,两者的数值是不相同的(除z=0外)。但是在气象问题中所讨论的大气高度只有几十公里范围内,两者的数值差别是非常微小的,是在我们观测误差范围内,所以,可以把它们看作是相同的,常用的符号也是一样的。

问题2.9何谓位势高度及它与几何高度有何区别?

气象上用H 定义一个位势高度:

⎰==z 0

gdz 8.918.9H φ

(1.58) 其单位为位势米(米²/秒²)。由(1.58)式也可见到:位势高度与几何高度在数值大小上是很接近的,但是它们的物理意义是不同的,前者具有能量含义,单位是米²/秒²,而后者只有几何高度意义,单位是米。

问题2.10地转偏向力有那些重要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