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课件:腹部

合集下载

局部解剖学讲义腹部PPT课件

局部解剖学讲义腹部PPT课件
参与形成以下结构: 腹直肌筋膜 腹股沟管后壁 腹股沟管深环 窝间韧带 精索内筋膜
8
腹前外侧壁
层次
➢ 腹膜外组织
又称腹膜外脂肪或腹膜外筋膜
➢ 壁腹膜
在脐以下形成5条皱襞: 1条脐正中襞(内含脐尿管) 1对脐内侧襞(内含脐动脉索) 1对脐外侧襞(内含腹壁下动脉)
5条皱襞间形成3对小凹: 膀胱上窝
腹股沟内侧窝
34
结肠下区
介于横结肠及其系膜与小骨盆上口之间,主要有空肠、 回肠、盲肠、阑尾及结肠等。
❖空肠和回肠
➢ 位置与形态结构
总称系膜小肠
35
结肠下区
❖空肠和回肠
➢ 肠系膜
肠系膜根:从第2腰椎左侧
斜向右下,止于右骶髂关节前
方,长约15cm。
左肠系膜窦:介于肠系膜根、
横结肠及其系膜的左1/3部、降
结肠、乙状结肠及其系膜之间,
➢ 血管
胰十二指肠上、下动脉 胰十二指肠上、下静脉
24
结肠上区

➢ 位置、毗邻与体表投影
25
结肠上区

➢ 韧带与膈下间隙
1.肝的韧带 镰状韧带 冠状韧带(肝裸区) 左、右三角韧带
26
结肠上区

➢ 韧带与膈下间隙
2.膈下间隙
镰状韧带
肝上间隙 左三角韧带
右肝上间隙 左肝上前间隙 左肝上后间隙
肝下间隙 肝圆韧带 膈下腹膜外间隙
窦内感染易蔓延至盆腔。
右肠系膜窦:位于肠系膜根、
升结肠、横结肠及其系膜的右
2/3之间,呈三角形近乎封闭,
窦内感染不易扩散。
36
结肠下区
❖空肠和回肠
➢ 血管、淋巴和神经
肠系膜上动、静脉 肠系膜上淋巴结

腹部解剖--精美PPTPPT课件

腹部解剖--精美PPTPPT课件

腹膜形成鞘突,随睾丸下降, 最后形成睾丸鞘膜与鞘膜腔。
穿过腹股沟管的一段鞘突闭 锁,形成鞘韧带。
睾丸下降不到位,为隐睾。 单侧隐睾,难以生育;双侧 隐睾,不能生育。
鞘突未闭锁,可致先天性腹
股沟斜疝或鞘膜积液。
完整编辑ppt
46
第三节 腹腔
•腹膜腔及其分区
•结肠上区的脏器
•结肠下区的脏器
•腹膜后隙的脏器
21
腹前外侧壁深层的神经
•第7→11肋间神经和肋下神经→腹 内斜肌和腹横肌之间→腹前外侧壁 肌和皮肤。 •髂腹下神经:髂前上棘内侧2~ 3cm处→腹内斜肌→腹股沟管浅环 上方3 ~4 cm处穿出→耻骨联合上 方皮肤和腹壁下部的肌肉 •髂腹股沟神经:在髂腹下神经的 下方→腹股沟管→精索上方→出浅 环→阴囊(男)和大阴唇(女)肌 支→腹壁下部的肌肉。
组成:两口四壁
两口:①外口(皮下环)(浅环):耻骨结节外上方,三角形, 腹外斜肌腱膜构成。②内口(深环)(腹环):腹股沟韧带中点 上方约一横指处,圆形,腹横筋膜构成。
四壁:
①前壁: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②后壁:腹横筋膜、腹股沟 镰。③上壁: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④下壁:腹股沟韧 带。
临床意义:是腹壁薄弱区之一,是疝的好发部位。
3. 胆囊底:位于腹直肌外缘与右肋弓相交处。胆囊炎时触摸 此点有压痛,
4. 阑尾根部: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称麦氏点。阑尾炎时麦氏点常有压痛。
完整编辑ppt
6
第二节 腹前外侧壁
完整编辑ppt
7
一、腹前外侧壁的结构层次
层次 腹前壁
腹外侧壁
1 皮肤
皮肤
2 皮下组织(浅筋膜)
皮下组织

《人体局解腹部》PPT课件

《人体局解腹部》PPT课件

腹主动脉与肾动脉起始部的交角处。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陈洪制作
h
19
2、肾静脉
(1)肾内静脉无节段性分布,
有广泛吻合。
(2)左、右肾静脉的属支不同:
右肾静脉:无肾外静脉汇入
左肾静脉属支有:
左睾丸(卵巢)静脉、左肾上腺
静脉;可与周围的静脉吻合,左
肾静脉约有半数以上与左腰升静
脉相连,经腰静脉与椎内静脉丛、
腰交感干、腹主动脉壁支。
3、左侧:腹主动脉
4、右侧:右腰大肌、右输尿管、
右肾、右肾上腺。
(三)属支:肝静脉、肾静脉、
右睾丸(卵巢)静脉、右肾上腺
宜 春

变异:双下腔静脉


陈洪制作
h
25
七、腰交感
(一)组成:3~5个神经节和节间支。
(二)位置与毗邻:在脊柱与腰大肌
高度、肾的上端。
(二)毗邻
1、左肾上腺
前面:上部借网膜囊与胃后壁相隔;
下部与胰尾和脾血管
后面:膈;内侧:腹主动脉
2、右肾上腺
前面:肝;后面:膈;内侧:下腔静

(三)动脉:肾上腺上、中、下动脉
(四)静脉:左肾上腺静脉汇入左肾
宜 静脉:右肾上腺静脉汇入下腔静脉,
春 少数入右膈下静脉、右肾静脉或副肝
学 院
右静脉。



陈洪制作
h
23
五、腹主动脉
(一)走行
(二)毗邻:前方:胰、十二指肠水平部、肠系膜根;后方:第1~4腰椎
及椎间盘;右侧:下腔静脉;左侧:左腰交感干;周围:腰淋巴结、腹腔
淋巴结、神经丛。
(三)分支
1、不成对的脏支:①腹腔干:L1 或 T12

局部解剖学PPT课件 腹部解剖

局部解剖学PPT课件 腹部解剖

肝上间隙
左肝上间隙 • 左肝上前间隙 • 左肝上后间隙
右肝上间隙
镰状韧带 冠状韧带 三角韧带
肝下间隙
右肝下间隙 肝肾隐窝
左肝下间隙
左肝下前间隙 左肝下后间隙(网膜囊)
结肠下间隙
右结肠旁沟
结肠旁沟
左结肠旁沟
肠系膜窦 右肠系膜窦
左肠系膜窦
右沟上下流通,左沟不畅, 右窦封闭,左窦入盆。
膈结肠韧带
胆囊静脉cystic vein
肠系膜上静脉 superior mesenteric vein
门静脉属支
胃左静脉left gastric vein
胃右静脉right gastric vein
脾静脉 splenic vein 肠系膜下静脉 inferior mesenteric vein
门静脉交通(门脉高压)
(二)血管与淋巴
1. 胃的动脉 (1)胃左动脉 (2)胃右动脉 (3)胃网膜右动脉 (4)胃网膜左动脉 (5)胃短动脉 (6)胃后动脉
2. 胃的静脉: 幽门前静脉
3. 胃的淋巴 (1)胃左、右淋巴结 (2)胃网膜左、右淋巴结 (3)幽门上、下淋巴结 (4)脾淋巴结 (5)贲门淋巴结
腹腔淋巴结
外口---腹股沟管皮下环 四壁:前壁---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
后壁---腹横筋膜,联合腱 上壁---弓状下缘 下壁---腹股沟韧带
前壁---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 后壁---腹横筋膜,联合腱 上壁---弓状下缘 下壁---腹股沟韧带
腹股沟斜疝
2.海氏三角
Hesselbach triangle
胃的位置与毗邻、胃周围的韧带及胃的动脉供 应
十二指肠悬肌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肝的位置、毗邻、上、下界的体表投影,肝蒂 的组成及重要结构的排列关系和临床意义

局部解剖学-第四章腹部课件

局部解剖学-第四章腹部课件

02
腹壁结构
腹前外侧壁
01
02
03
04
皮肤
腹部皮肤薄而富有弹性,能够 活动。
浅筋膜
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 成,其中有皮神经和浅血管。
肌肉
腹前外侧壁的肌肉包括腹外斜 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和腹直
肌。
神经
腹前外侧壁的神经包括肋间神 经、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
经等。
腹后壁
腰大肌
是位于腰椎两侧的长形肌肉,起自腰椎横 突和髂嵴,与髂腰韧带一起止于股骨粗隆。
竖脊肌
位于脊柱两侧,起自骶骨背面和髂嵴后部, 向上分出多条肌束夹持脊柱并止于椎骨棘 突。
腰方肌
位于腹后壁、脊柱两侧及腰大肌深面,呈 扁阔状,起自髂嵴、季肋和第10-12肋, 止于髂嵴、第1-4腰椎横突及肋骨下缘。

是位于胸腹腔之间的一块扁阔而薄的圆顶 形肌肉,呈穹窿状,将胸腹腔分开。
腹膜与腹腔
腹膜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消化管
食管
是将食物从口腔输送到胃的管 道,具有防止食物反流的功能。
小肠
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口腔
是消化管的起始部分,具有牙 齿咀嚼和唾液润湿食物的功能。

是消化管的重要部分,具有储 存食物和分泌胃酸、酶等消化 液的功能。
大肠
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形成粪 便。
消化腺
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输尿管是一条细长的管道,连接 肾和膀胱,主要功能是输送尿液。
膀胱是一个囊状器官,位于骨盆 内,主要功能是储存尿液。
尿道是将尿液从膀胱排出的管道, 男性尿道较长且弯曲,女性尿道
较短且直。
05
生殖系统解剖

局部解剖学课件:腹部精选图片

局部解剖学课件:腹部精选图片

腹前外侧壁深层的血管和神经
7以下胸神经
腹 股 沟 管四壁、两口、内容物
腹股沟三角(Hesselbach三角)
结肠上区
胃床
胃周围的韧带
胃周围的韧带
胃周围的韧带
胃胰襞
胃周围的韧带
胃周围的动脉
胃的副交感神经--迷走神经
肝的位置与毗邻
肝的韧带与膈下间隙 1.肝的韧带
膈下间隙(7个)及相关结构
腹 部 (一) 体 表 标 志( 骨性)
(一) 体 表 标 志( 肌性)

前 外
旁正中切口

肋缘下斜切口

下腹正中切口

麦氏切口





上腹正中切口
经腹直肌切口
经腹直肌外 侧切口
腹壁浅层血管神经
腹直肌与腹直肌鞘
腹外斜肌及腱膜形成结构
腹内斜腹膜形成的皱襞 脐下腹前壁内面的腹膜皱襞及凹窝 (p88)
第一、二、三肝门和肝蒂
肝段
1.上面
右后上段Ⅶ
右后下段Ⅵ
右前上段Ⅷ
左外上段Ⅱ
右前下段Ⅴ
左内叶Ⅳ
左外下段Ⅲ
2.下面
右前下段Ⅴ
左内叶Ⅳ
右后下段Ⅵ
左外下段Ⅲ
尾状叶 (段Ⅰ)
右后上段Ⅶ

左外上段Ⅱ
肝外胆道及胆总管分段
胆囊三角
肠系膜根及左、右肠系膜窦及左右结肠旁沟
空、回肠动脉--源于肠系膜上动脉(所有文字)
空、回肠动脉弓
盲肠,阑尾及动脉
化脓性阑尾炎导致肝脓肿途径 (所有文字)
结肠及血管(所有文字及箭头)
腹腔间隙及交通

局部解剖学-腹部ppt课件

局部解剖学-腹部ppt课件
〔1〕动脉:脐平面以上来 自肋间后动脉和肋下动脉的 分支〔细小〕;脐平面以下 有两条较大的浅动脉即腹壁 浅动脉和旋髂浅动脉。
腹壁浅A 旋髂浅A
一、层次构造
〔2〕浅静脉:脐以上经胸腹 壁V→胸外侧V →腋V ;脐以 下经腹壁浅V →大隐V →股 V。 腹前外侧壁的浅V是上、下腔 V与肝门V间重要的吻合支, 在脐区,浅V经过附脐V与肝 门V相交通……。 当上、下腔V脉之一有阻塞 〔高压〕时,血液可取道另一 腔V途径回流……。 〔3〕浅淋巴管:〔略〕
腹部
一、境界与分区
〔一〕境界 腹部的上界为剑突〔或剑胸结合〕向 两侧经肋弓下缘、第11肋前端、第 12肋下缘至第 12胸椎棘突的连线; 下界为耻骨结合上缘向两侧经耻骨嵴、 耻骨结节、腹股沟、髂嵴至第5腰椎 体下缘的连线。腹部的体表境界与腹 腔的境界并不一致……。 〔二〕分区 用的有九区分法和四区分法。
三、肾 上 腺 和 下 腔 静 脉
1.肾上腺:左侧为半月 形,右侧为三角形。 肾上腺上动脉〔始自膈下 动脉;肾上腺中动脉〔自 腹自动脉〕;肾上腺下动 脉〔自肾动脉〕。 2.下腔静脉
四、腰 交 感 干
脊柱与腰大肌之间。左腰交 感干与腹自动脉左缘相邻; 右腰交感干的前面有下腔 静脉覆盖。
腹腔NG
腰交 干NG
二、胃
2.淋巴 3.神经:迷走神经前、后干。
三、十二指肠
1.分部及毗邻 2.血管:胰十二指肠上前、后A及胰十二后A。 十二指肠悬韧带〔Treitz韧带〕
Treitz韧带
四、肝
1.位置与毗邻 2.韧带和膈下间隙
膈下腹膜外间隙
右肝上间隙
肝上间隙
左肝上前
左肝上间隙 左肝上后
右肝下
肝下间隙
左肝下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肝
1、位置、毗邻和投影 位置: 毗邻:肝右叶 肝右叶上面~右肋膈隐窝,
右肺下叶 肝右叶前方~结肠肝曲。 肝右叶中部~十二指肠上
部。 肝右叶后方~右肾和右肾
上腺。
• 肝左叶
肝左半部的膈面:与心 的下面相邻。
肝后缘:与食管相邻。
肝左叶脏面:与胃前壁 小弯侧相邻。
(胃十二指肠溃疡常与 肝下面粘连)
• 位于第1~3腰椎右侧, 无活性。
• 胆总管与胰管在降部 后内侧壁汇合成肝胰 壶腹穿入肠壁。在肠 粘膜上形成一纵行皱 襞,称十二指肠纵襞。
• 内侧壁是十二指肠憩 室的好发部位。
3、水平部
• 前方有肠系膜上血 管越过,可压迫水 平部引起暂时性的 肠梗阻(十二指肠 综合症)。
4、升部
• 十二指肠空肠曲 • 十二指肠悬肌 • Treitz 韧带 (确定手术的标志)
股沟镰。 • 上壁:腹内斜肌与腹
横肌的弓状下缘。 • 下壁:腹股沟韧带。
内口、外口
(四)腹股沟三角与直疝的关系
• 腹股沟三角: • 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围成的三
角区。 • 腹壁下动脉可作为 • 手术时鉴别腹股沟 • 直疝和斜疝的标志。
第五节 腹膜腔与腹腔脏器
• 腹膜腔: 大腹膜腔 小腹膜腔 六壁: 前壁~小网膜,胃后壁
(一)胃
毗邻: 胃前壁:右侧邻肝左叶,左侧
为膈所覆盖。 胃中部:贴近腹前壁 (胃的触诊部位) 胃后壁:隔网膜囊与胰、左肾、
左肾上腺、隔脚、横 结肠及系膜等相毗邻。 胃床:胰、左肾、左肾上腺、 膈脚、横结肠及系膜等。
2、韧带
1、肝胃韧带 2、胃脾韧带 3、胃结肠韧带
3、血管
• 胃的动脉 • 1、胃左动脉 • 2、胃右动脉 • 3、胃网膜左动脉 • 4、胃网膜右动脉 • 5、胃短动脉
(六)壁腹膜
3、脐外侧襞(腹壁下动脉) 三窝: 1、膀胱上窝 2、腹股沟内侧窝 (浅环) 3、腹股沟外侧窝 (深环)。 疝的好发部位。
二、腹前外侧壁的血管和神经
(一)动脉 1、腹壁上动脉 2、腹壁下动脉 行于壁腹膜与腹横 筋膜之间,进入腹 直肌鞘。
体表投影:
3、肋间后动脉和肋下动脉
• 第7~11对肋间后动 脉和肋下动脉
肝的体表投影(略)
2、肝门和肝蒂
• “H”形的沟(第1肝 门)。
• 肝门:肝固有静脉、 肝门静脉、肝管、神 经和淋巴管出入。
• 位置关系: 前:肝左、右管 中:肝固有动脉左、右
腹股沟区结构特点
• ①腹外斜肌在此区形 成腱膜;
• ②腹内斜肌和腹横肌 的下缘是腹股沟管; ③站立时,腹股沟区 承受的压力最大。
• ④腹前外侧壁的薄弱 区,是疝的好发部位。
(二)层 次
1、皮肤及浅筋膜 2、腹外斜肌腱膜
腹股沟韧带 腔隙韧带 耻骨梳韧带 腹股沟管:精索(子宫 圆韧带)、髂腹下神 经、髂腹沟神经。 作疝手术时,保护神经
3、腹内斜肌与腹横肌
• 腹股沟镰(联合腱) 提睾肌
4、腹横筋膜
• 1)为腹股沟韧带中点 上方、腹壁下动脉外 侧有一漏斗状开口, 称腹股沟深(腹)环。
• 2、腹横筋膜形成精索 内精膜包绕精索外面。
5、腹膜下筋膜 6、壁腹膜
(三)腹股沟管
• 四壁: • 前壁:腹外斜肌腱膜
和腹内斜肌起始部。 • 后壁:腹横筋膜和腹
(五)腹膜下筋膜
又称腹膜外脂肪, 填充于腹横筋膜与 壁腹膜之间的脂肪 组织,腹下部较厚, 常形成潜在性间隙, 称腹膜下间隙。
(五)腹膜下筋膜
(六)壁腹膜
在脐以下,壁腹膜 覆盖 于韧带和血管的后面, 形成五条皱襞和三对凹 窝。 1、脐正中襞(脐正中韧 带:胚胎期脐尿管的遗 迹) 2、脐内侧壁(脐动脉索: 胚胎期脐动脉的遗迹)
膜 深层:膜性层,Scarpa筋

深层:膜性层,Scarpa筋膜
(三) 肌层
• 1、腹直肌 半月线、 腹直肌鞘 : 前层:腱划与腹直肌鞘
紧密愈着。 后层:不愈着。弓状线
2、扁肌 腹外斜肌、腹内斜肌、
腹横肌
(四)腹横筋膜 腹横筋膜
• 衬于腹横肌和 腹直肌鞘深面 的筋膜,向上 与膈下筋膜相 连,向下续髂 筋膜及盆筋膜。
• 胃的静脉 1、胃左静脉 2、胃右静脉
• 幽门前静脉
4、淋巴引流
(1)胃左、右淋巴结(2)胃网膜左、右淋巴结 (3)幽门上、下淋巴结 (4)脾淋巴结
(二)十二指肠
• 呈“C”形,胰头癌时 可压迫十二指肠造成 变形或梗阻。
• 1、上部: 此部壁薄,腔大且粘
膜稀疏平坦。为溃疡的 好部位。
2、降部
时,可经此孔压迫 肝十二指肠韧带止右侧以肝为中 心,左侧以胃为中 心,尚有肝外胆道、 食管腹段、十二指 肠上部,胰脾等器 官。
(一)胃
1、位置和毗邻 大部分:左季肋区 小部分:腹上区 胃贲门:位于食管裂
孔下2CM,幽门 位于第1腰椎右侧。 距中线2CM。
(三)神 经
• 髂腹下神经 • 髂腹股沟神经 • 生殖股神经 • (生殖支)
三、腹前外侧壁常手手术切口与腹 壁层次的关系
(一)正中切口 (二)旁正中切口 (三)经腹直肌切口 (四)肋缘下切口 (五)右下腹斜切口
四、腹股沟区
(一)境界 内侧界:腹直肌外侧
缘 上界:髂前上棘至腹
直肌外侧缘的水平 线 下界:腹股沟韧带
和胃结肠韧带。 后壁~覆盖地胰、左肾
上腺、左肾表面的腹 膜和横结肠及系膜
腹膜腔六壁
上壁~肝与膈下面的腹膜。 下壁~前、后壁的愈着部。 左壁~胃脾韧带、脾和脾
肾韧带。 右壁~网膜孔 大网膜: 网膜孔:
网膜孔:
上界~肝尾状叶 下界~十二指肠上部 前界~肝十二肠韧带 后界~下腔静脉 (肝、胆囊手术出血
第十九章 腹 部
第十九章 腹 部
• 第一节 概述 • 一、境界与分区 • (一)境界 • (二)分区 • 二、表面解剖 • (一)体表标志 • 肋弓、剑突、髂 • 前上棘、耻骨结节
第二节 腹前外侧壁
• 一、层次 (一)皮肤
外科常在腹前外侧壁 取皮片或皮瓣作移植 (二)浅筋膜 浅层:脂肪层Camper筋
4、腹壁浅动脉和旋髂浅动脉
• 腹壁浅动脉与旋髂浅 动脉位置表浅恒定, 常作血管蒂切取腹下 部皮瓣作皮肤移植。
(二)腹壁浅静脉
• 1、脐周静脉网 • 2、胸腹壁浅静脉 • 3、腹壁浅静脉
(三)神经
• 1、第7~11对肋 间神经和肋下神 经行于腹横肌和 腹内斜肌之间。
• 2、髂腹下神经和 髂腹股沟神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