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和抗真菌药

合集下载

抗微生物药物的选用—抗真菌药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兽医药理学课件)

抗微生物药物的选用—抗真菌药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兽医药理学课件)
用于治疗畜禽肠道、呼吸道等敏感菌所致的感染,如幼 畜副伤寒、白痢、肺炎、大肠杆菌病等; 也用于防治嗜水气单胞菌、肠炎菌等引起的鱼类细菌性 败血症、链球菌病、肠炎及赤皮病等。
甲砜霉素
治疗伤寒和副伤寒的首选药。 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 引起可逆性红细胞生成抑制作用比氯霉素更常见。 长期内服可引起消化机能混乱,出现维生家缺乏或二重 感染。 有胚胎毒性,妊娠期及哺乳期动物慎用。 与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林可胺类药物合用时产生 颉颃作用。 休药期:畜、禽28天;弃奶期7天。鱼类,15天。
2.小檗碱(黄连素)
盐酸小檗碱碱片:内服,一次量,马2-4g,牛 3-5g,羊、猪O.5-1g。 硫酸小檗碱注射液:肌肉注射,一次量,马、 牛0.15-0.4g,羊、猪0.05-1g。
对钩端螺旋体不敏感。
一般不单独作抗菌药使用,常与磺胺药组成 复方制剂,用于链球菌、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 杆菌引起的呼吸道、泌尿道感染及蜂窝织炎、腹 膜炎、乳腺炎、创伤感染等。
易产生耐药性,不宜单独应用。
毒性低,大剂量或长期应用会引起骨髓造血机能抑制、孕畜和 初生仔畜的叶酸摄取障碍,应慎用。
与磺胺类药合用可显著增强抗菌作用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与庆大霉素、氟笨尼考、四环素、红霉素、黏菌素等也有增强抗菌 作用,常以1:5比例均磺胺药(如SMD、SMM、SMZ、SD)等)及某 些抗菌药联合应用。
甲砜霉素
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强。对大肠杆菌、沙门 氏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巴氏杆菌、布鲁氏菌等高度 敏感,对炭疽杆菌、链球菌、化脓棒状杆菌、肺炎球菌、葡 萄球菌等敏感,对破伤风梭菌、放线菌等厌氧菌也有作用, 对结核杆菌、绿脓杆菌不敏感。 对衣原体、钩端螺旋体、立克次氏体敏感。
甲砜霉素
2.小檗碱(黄连素)

抗菌药物概论(常用抗真菌药)

抗菌药物概论(常用抗真菌药)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础篇“看药”之道4—抗菌药物概论(常用抗真菌药)病例分享•男,62岁,73kg ,支气管扩张病史30余年•20天前受凉后出现咳嗽,白昼夜晚均咳,咳黄白色粘痰,伴发热,体温最高39.0℃•当地医院就诊,先后接受莫西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效果不佳•pct 0.25 CRP 346.36•美罗培南1g q8h +环丙沙星0.8g qd ,体温不降•ANCA 阳性,风湿免疫科会诊考虑血管炎•甲泼尼龙80mg ivgtt qd •G 实验阴性•血肌酐:165umol/L•经验性予以卡泊芬净70mg 负荷剂量,50mg 维持•体温正常,仍咳喘严重•痰培养:尖端赛多孢•BALF :阴性•血肌酐:284umol/L临床常用抗真菌药适应症手癣、足癣、体癣、股癣、制霉菌素特比萘芬灰黄霉素克霉唑咪康唑酮康唑念珠菌病临床常用深部抗真菌药Amphotericin B两性霉素B (分子量: 924.1)多烯类三唑类Fluconazole 氟康唑(分子量: 306.3)Voriconazole 伏立康唑(分子量: 349.3)Itraconazole 伊曲康唑(分子量: 705.6)Posaconazole 泊沙康唑Isavuconazole艾沙康唑(分子量: 437.5)临床常用深部抗真菌药抗真菌药物峰浓度两性霉素B 棘白菌素类C max /MIC浓度依赖时间依赖无PAE 或很短氟胞嘧啶T>MIC 长PAEAUC/MIC唑类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 抗菌谱有较强抑菌作用,高浓度时有杀菌作用天然耐药敏感度欠佳新型隐球菌念珠菌属组织胞浆菌皮炎芽生菌球孢子菌属孢子丝菌属赛多孢子菌葡萄牙念珠菌土曲霉菌季也蒙念珠菌放线菌黄曲霉广谱抗真菌药吸收分布清除•蛋白结合率>90%•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不易被透析清除•肾组织浓度最高•胸、腹水、滑膜腔中血药浓度通常低于同期血药浓度的一半•支气管分泌物中药物浓度亦低•血消除半衰期约为24h •在体内经肾脏缓慢排泄•每日约有给药量2-5%原型排出•7日内经尿液排出给药量的40%•停药后尿中排泄至少持续7•碱性尿液中药物排泄增多•口服几乎不吸收注:鞘内给药FDA仅推荐用于系统性抗真菌治疗失败患者的补救治疗中国早期用于全身用药不能达到目标浓度或不能耐受大剂量两性霉素B的患者肾脏⚫氮质血症,低钾血症,尿潴留,肾小管酸中毒和肾钙质沉着症,这些通常会随着治疗中断而改善⚫接受大量两性霉素B (超过4g )或与其他肾毒性药物同时使用的患者,易发生永久性肾损伤•发烧,•心肺功能影响•肝功能异常,消化道不良反应•注射部位局部疼痛,全身疼痛•神经系统毒性如头痛、思绪异常,嗜睡,失眠(鞘内注射常见),严重者可发生下肢截瘫,•低钾血症,肾毒性✓用药前予以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抗组胺药或止吐药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耐受性✓哌替啶(25至50 mg IV)可以减少两性霉素B输注时发生的颤抖和发烧的持续时间✓在使用两性霉素B前用500mL生理盐水水化和补钠,可以降低发生肾毒性的风险用药前予以非甾体抗炎药,解热镇痛药,抗组胺药或止吐药可改善患者耐受情况在一些患者中观察到静脉注射(25-50mg)哌替啶可缩短输注两性霉素B引起的颤抖,发热时间•严重肝病患者禁用•肝功能损害。

常见抗真菌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

常见抗真菌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

常见抗真菌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随着真菌感染病例的增加,抗真菌药物成为了治疗常见真菌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由于药物的特殊性质,正确使用抗真菌药物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抗真菌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

一、氟康唑氟康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常用于治疗念珠菌感染等疾病。

在使用氟康唑前,首先应进行真菌的革兰氏染色试验,以确定感染病原菌的种类。

根据感染部位和病情严重程度,可选择口服或外用氟康唑。

口服氟康唑一般每天一次,剂量根据患者体重和肾功能来确定,治疗期一般为2-4周。

外用氟康唑可根据需要涂抹在感染部位,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频次和使用时长。

二、酮康唑酮康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可治疗念珠菌、皮肤癣等疾病。

使用酮康唑前,应先确定感染的真菌种类,然后按照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剂型和使用方法。

口服酮康唑一般每天一次,剂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和病情来确定。

外用酮康唑可根据需要涂抹在感染部位,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频次和使用时长。

三、伊曲康唑伊曲康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常用于治疗念珠菌感染、球孢子菌感染等疾病。

在使用伊曲康唑前,应先进行真菌的培养和药敏试验,以确定药物的敏感性。

口服伊曲康唑一般每天一次,剂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和病情来确定。

治疗期一般为2-6周,具体根据病情来调整。

外用伊曲康唑可根据需要涂抹在感染部位,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频次和使用时长。

四、咪康唑咪康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常用于治疗皮肤真菌感染。

在使用咪康唑前,需要先确定感染的真菌种类,然后选择合适的剂型和使用方法。

外用咪康唑可根据需要涂抹在感染部位,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频次和使用时长。

口服咪康唑的剂量一般根据患者的体重和病情来确定,每天一次,治疗期根据病情来调整。

总结起来,常见抗真菌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确定感染的真菌种类、选择合适的剂型和使用方法、根据患者的体重和病情来确定剂量、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频次和使用时长。

在使用抗真菌药物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避免因药物不当使用而造成不良反应。

名词解释 抗菌药物

名词解释 抗菌药物

名词解释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

它们的作用是抑制或杀死细菌,从而减轻或消除感染症状。

抗菌药物通常分为两大类:抗生素和抗菌药(包括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1.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抗生素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
抑制或杀死细菌,例如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影响细菌蛋白
质合成、阻止细菌核酸合成等。

例子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
四环素等。

2.抗真菌药:用于治疗真菌感染。

真菌感染可能涉及皮肤、黏膜、
内脏器官等部位。

抗真菌药物可以通过干扰真菌细胞膜、核酸
或蛋白质的合成来抑制真菌的生长。

举例包括伊曲康唑、氟康
唑等。

3.抗病毒药:用于治疗病毒感染。

与抗菌药物不同,抗病毒药物
通常是通过干扰病毒的复制和生命周期来发挥作用。

例子包括
阿司匹林、奎贝特、奥司他韦等。

抗菌药物在医学领域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对于控制和治疗细菌、真菌和病毒感染至关重要。

然而,滥用抗菌药物可能导致耐药性的发展,因此在使用这类药物时需要谨慎,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以确保最大程度地减少抗药性的风险。

抗真菌药物

抗真菌药物

克霉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此药口服吸收良好,对皮肤癣菌有较好疗效,主要通过改变真菌细胞膜的通透性而发挥抗真菌作用。

制剂有口服和外用两种,适用于各种脚气。

有肝病、白细胞降低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慎用。

2咪康唑广谱高效抗真菌药物,对大多数致病真菌、腐生性真菌及革兰氏阳性细菌等均有抗菌作用。

对皮肤癣菌和皮肤念珠菌所致的各种类型足癣及足真菌病均有良好疗效。

本药口服难以吸收,静脉注射及外用治疗疗效较好。

它可以抑制真菌细胞膜的麦角固醇合成而使细胞膜受损,通透性增加,从而导致细胞内容物的渗漏,最后使细胞死亡。

3益康唑广谱抗真菌药物,对表皮癣菌、酵母菌、酵母样菌及一些革兰氏阳性菌有抗菌作用。

外用于正常皮肤后,甚少全身吸收,大部分外用药物保留在皮肤表面,主要在角质层,其中浓度可超过对皮肤癣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在整个表皮层及真皮中部均可测到抑菌浓度的药物。

本药也可口服,它可以干扰真菌细胞膜的合成及破坏真菌的细胞膜系统,使其通透性增加,最后整个细胞溶解。

适于皮肤癣菌引起的各种癣病和念珠菌引起的皮肤念珠菌病。

4酮康唑商品名里素劳,广谱抗真菌药物,酮康唑主要靠抑制真菌的麦角固醇合成,从而使得真菌的细胞膜通透性大增,内容物溢出,最后真菌细胞变性死亡。

酮康唑吸收依赖足够的胃液,应该在饭后立即服用,注意不要与抑制胃酸分泌和降低胃酸浓度的药同时服用,一般应该间隔两个小时以上,不要与利福平同服。

内服酮康唑治疗脚气每日一次性服用200毫克,连服用4~8周。

5伊曲康唑又称斯皮仁诺,广谱三唑类抗真菌药物。

为达效果,应该在饭后立即服用。

此药有高度嗜脂性及嗜角质的特性,在皮肤内的浓度甚高。

该药物可经皮脂腺排出,再经汗腺渗入角质层。

停止服药后,皮肤内的伊曲康唑浓度仍能够维持几周。

伊曲康唑可在皮肤角质层及黏膜内长期滞留并保持较高浓度。

伊曲康唑通过响真菌细胞膜的功能,使其通透性增高,从而最终导致真菌死亡。

6氟康唑商品名大扶康,为新型三唑类广谱抗真菌药物,可口服亦可静滴。

07 抗菌药和抗真菌药

07 抗菌药和抗真菌药

① NaOH ②HCl
HN
N
增强诱导效应,激活7位氯原子并钝化6位的氟原子,提高哌嗪缩 合的选择性;
NO2 F F F NaOH/H2O DMSO
NO2 OH F F ClCH2COCH3
NO2 O F F
O CH3 (1)H2/Ni (2)HCl O
F
NaBH
N
COO 3
F
H3 C NH O H CH3
诺氟沙星: 对G+菌活性和G-菌均有效,但组织分布浓度低,只用于尿路感染 环丙沙星: 1987年在美国作为可用于除泌尿道外包括呼吸道等各种组织感染的 药物上市 氧氟沙星:广泛用于各种感染的第二个药物 特点:母核-喹啉酮-3-羧酸, 6-氟, 7-哌嗪基
第二代喹诺酮类药物
O F N H3 C N 培氟沙星 ((Pefloxacin)) O F N HN CH3 F N CH3 H3C N COOH F N S N CH3 N CH3 HN COOH F N N N CH3 依诺沙星 (Enoxacin) O COOH H3 C N O COOH F N F 氟罗沙星 (Fleroxacin) N F O COOH
作用——通过抑制细菌繁殖达到抗菌的目的,
而不是直接杀灭细菌
是第一类人工合成的可用于局部和全身细菌
感染的治疗药物,开创了化学治疗的新纪元
O S O NH2
H2N
• 1932年发现Prontosil
O NH2 N H2N N S O NH2
生色基团、 生效基团
H3C HN NaO3S O N N O S O NH2
一、作用于真菌膜上麦角甾醇的药物
多烯类抗生素
两性霉素B 大环内酯;共轭七烯; C19氨基糖苷;毒性大

抗真菌药物特性及其临床应用

抗真菌药物特性及其临床应用

LOGO
1、两性霉素B---用法用量
起始剂量为1-5mg/次, 后每日或隔日增加5mg, 最大剂量为1mg/kg/d, 每日或隔1-2日给药一次。
静脉 滴注
首剂0.05-0.1mg,后逐 渐增加至0.5mg/次,最 大剂量为1mg/次,每周 2-3次。
鞘内 注射
用法 用量
雾化 吸入
5-10mg/次,以灭菌注射用 水溶解,使浓度为0.2-0.3%; 超声雾化时浓度为0.010.02%,5-10ml,2-3次/d。
与西沙比利、阿司咪唑、红霉素联合使用,会导致心脏毒性,表现为QT间期延长,心律失常; 氟康唑为CYP3A4抑制剂,与他克莫司、硝苯地平等钙通道阻滞剂合用,会导致后者药物浓度升
高;
监护可能引起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定期监测肝功能; 监测血清钾,定期监测肾功能;
LOGO 3、伏立康唑----适应症
头痛,眩晕
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肾功能损害(尿中出现红细胞、白细胞、蛋白尿或管型尿血尿素氮等); 鞘内注射引起尿潴留 肝细胞坏死,急性肝脏衰竭
静脉滴注会引起寒颤、高热;鞘内注射可引起发热,下肢疼痛
LOGO 1、两性霉素B----注意事项
项目
特殊人群 相互作用
➢妊娠B级; ➢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仍可使用,重度肾功能不全者应使用最小有效剂量且累计剂量不得超过4g。 与肾上腺皮质激素、洋地黄毒苷、神经肌肉阻滞剂、氟康唑、伊曲康唑有严重相互作用


菌 药
棘白菌素类 卡泊芬净、米卡芬净
氟胞嘧啶
氟胞嘧啶
抗浅表真菌药物:特比萘芬、灰黄霉素
二、作用机制
多烯类
通过与真菌细胞膜上的固醇相结合,损伤细胞膜通透性,导致细胞 内的重要物质外漏,破坏细胞的正常代谢从而抑制真菌的生长。

精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100问

精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100问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100问1.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目的是什么?答: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和专项整治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为了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用药结构,规范临床应用行为,提高用药水平,控制细菌耐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什么叫抗生素、抗细菌药、抗真菌药物、抗微生物药物、抗感染药物及抗菌药物?答:抗生素:特指来源于微生物代谢产物及其化学半合成衍生物,在低浓度下能选择性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并可供临床应用的一大类药物,如青霉素类、头抱菌素类。

抗细菌药物:是指在体内外对细菌(包括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狭义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和氟喹诺酮类、磺胺类、吠喃类、硝基咪唑类、噁唑烷酮类等人工合成的化学抗菌药物,不含外用消毒剂。

抗真菌药物:是指在体内外能抑制或杀灭真菌的药物。

有抗生素和合成药两大类。

①抗生素类主要有灰黄霉素、制霉菌素和两性霉素B等;②合成药主要有咪唑类药物(如克霉唑、益康唑、咪康唑和酮康唑等)、氟胞嘧啶、丙烯胺衍生物。

抗微生物药物:是能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用于治疗微生物所致感染的药物,包括:抗细菌药、抗真菌药、抗结核药、抗病毒药及抗原虫药物等。

抗感染药物:是指能用于治疗所有病原体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包括抗细菌药(含抗结核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和抗寄生虫药(包括原虫与蠕虫)等。

抗菌药物:在国内,一般把抗细菌药物与抗真菌药物统称为抗菌药物。

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对抗菌药物是如何界定的?答:本办法特别规定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及真菌等微生物所致感染的药物。

不包括不针对上述病原菌的抗病毒药与抗寄生虫药;尽管属于抗菌药物,但因为临床应用的特殊性,抗结核药、抗麻风药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以及外用抗菌药物制剂暂未纳入本管理办法范围。

4.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l)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是具体责任人,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安排。

你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和抗真菌药物吗

你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和抗真菌药物吗

你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和抗真菌药物吗当涉及使用抗菌药物和抗真菌药物时,正确的使用方法非常重要。

这些药物通常用于治疗感染和真菌感染等疾病。

以下是使用这些药物的一些指导原则: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1. 遵循医生的处方:抗菌药物必须根据医生的处方来使用。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感染类型、严重程度和其他因素来确定适合的药物和使用方法。

因此,始终遵循医生的指导,并按时按量使用药物。

2.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抗菌药物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恶心、腹泻、皮肤过敏等。

了解药物的常见副作用,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监测和管理。

3. 遵循用药时段和频率:抗菌药物通常需要持续使用,且具有特定的用药时段和频率。

重要的是按时按量使用药物,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4. 避免滥用和误用:滥用和误用抗菌药物会导致耐药性的发展和蔓延。

只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菌药物,不要自行购买和使用抗菌药物,遵循完整的疗程和剂量,并不要将抗菌药物用于不需要的情况。

5. 定期复查和随访:使用抗菌药物期间,定期复查和随访是必要的。

定期检查感染情况、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与医生保持有效的沟通,并及时报告任何不适或问题。

抗真菌药物的正确使用:1. 遵循医生的处方:抗真菌药物必须根据医生的处方来使用。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真菌感染类型、严重程度和其他因素来确定适合的药物和使用方法。

因此,始终遵循医生的指导,并按时按量使用药物。

2.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抗真菌药物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肝脏损伤等。

了解药物的常见副作用,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监测和管理。

3. 遵循用药时段和频率:抗真菌药物通常需要持续使用,且具有特定的用药时段和频率。

重要的是按时按量使用药物,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4. 避免滥用和误用:滥用和误用抗真菌药物会导致耐药性的发展和蔓延。

只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真菌药物,不要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真菌药物,遵循完整的疗程和剂量,并不要将抗真菌药物用于不需要的情况。

抗生素与抗真菌药的使用

抗生素与抗真菌药的使用

抗生素与抗真菌药的使用抗生素与抗真菌药1、青霉素类:杀菌行抗生素,抗菌作用较强,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球菌、革兰氏阳性杆菌、放线菌和螺旋体等高度敏感,常作为首选药。

2、青霉素与链霉素合用,抗菌协同作用;与红霉素、四环素类和酰胺醇类合用,表现为拮抗作用。

3、青霉素类药物的副作用主要是引起过敏反应,严重时表现为过敏性休克。

治疗上首选肾上腺素和糖皮质醇激素药物。

4、头孢菌素类,属于半合成抗生素,主要包括头孢氨苄、头孢西丁、头孢噻呋、头孢噻肟等。

头孢赛扶: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素,具有光谱杀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与阴性菌有效,敏感菌主要有多杀性巴氏杆菌、溶血性巴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对链球菌的活性比喹诺酮类强。

头孢噻肟:属于第四代头孢菌素,具有光谱杀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活性强,主要用于治疗敏感性牛、猪呼吸系统感染及奶牛乳腺炎,牛猪支气管肺炎,猪放线菌性胸膜肺炎、渗出性皮炎等。

5、大环内酯类:主要用红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等,对多说革兰氏阳性菌、阴性球菌、厌氧菌及支原体和衣原体有良好的作用。

红霉素:主要用于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严重感染和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例,对禽慢性呼吸道病(败血支原体病)有较好的疗效。

泰乐菌素:主要用于防治鸡、火鸡和猪的支原体感染,牛的莫拉氏菌感染,猪的传染性胸膜肺炎,以及犬的结肠炎。

不良反应为牛静注可引起震颤、呼吸困难和精神沉郁等;马属动物注射本品可致死。

替米考星:畜禽专用抗生素,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少数革兰氏阴性菌和支原体病等有抑制作用,对胸膜肺炎放线菌、巴氏杆菌和畜禽支原体,具有比泰乐菌素更强的抗性活性。

6、泰妙菌素:主要抗革兰氏阳性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支原体、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密螺旋体痢疾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支原体的作用强于大环内酯类。

7、氨基糖苷类:主要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大观霉素及安普霉素等,性质稳定,在碱性环境中抗菌作用增强;可作为肠道感染治疗药。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100问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100问

1.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目的是什么?答: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和专项整治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为了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用药结构,规范临床应用行为,提高用药水平,控制细菌耐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

什么叫抗生素、抗细菌药、抗真菌药物、抗微生物药物、抗感染药物及抗菌药物?答:抗生素:特指来源于微生物代谢产物及其化学半合成衍生物,在低浓度下能选择性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并可供临床应用的一大类药物,如青霉素类、头抱菌素类.抗细菌药物:是指在体内外对细菌(包括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狭义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和氟喹诺酮类、磺胺类、吠喃类、硝基咪唑类、噁唑烷酮类等人工合成的化学抗菌药物,不含外用消毒剂.抗真菌药物:是指在体内外能抑制或杀灭真菌的药物。

有抗生素和合成药两大类。

①抗生素类主要有灰黄霉素、制霉菌素和两性霉素B等;②合成药主要有咪唑类药物(如克霉唑、益康唑、咪康唑和酮康唑等)、氟胞嘧啶、丙烯胺衍生物。

抗微生物药物:是能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用于治疗微生物所致感染的药物,包括:抗细菌药、抗真菌药、抗结核药、抗病毒药及抗原虫药物等。

抗感染药物:是指能用于治疗所有病原体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包括抗细菌药(含抗结核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和抗寄生虫药(包括原虫与蠕虫)等。

抗菌药物:在国内,一般把抗细菌药物与抗真菌药物统称为抗菌药物。

3。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对抗菌药物是如何界定的?答:本办法特别规定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及真菌等微生物所致感染的药物。

不包括不针对上述病原菌的抗病毒药与抗寄生虫药;尽管属于抗菌药物,但因为临床应用的特殊性,抗结核药、抗麻风药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以及外用抗菌药物制剂暂未纳入本管理办法范围.4.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l)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是具体责任人,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安排.(2)医疗机构的医务部门是本地本单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职能机构,要切实承担起相应责任。

抗真菌药(药理学课件)

抗真菌药(药理学课件)
第一节 抗真菌药
• 深部真菌感染:多由白色念珠菌和新型隐 球菌引起,能侵犯人体皮肤、黏膜、深部 组织和内脏,甚至引起全身播散性感染, 发病率低但病情严重,病死率高 。
第一节 抗真菌药
抗真菌药根据化学结构分为四类: • 抗生素类抗真菌药,如两性霉素B; • 嘧啶类抗真菌药,如氟胞嘧啶;
一、抗生素类抗真菌药
性。 3.毒性大,不作注射用,口服不易吸收,仅
适用于肠道白色念珠菌感染 。局部用药治 疗皮肤、黏膜等浅表部位的真菌感染 。
一、抗生素类抗真菌药
• 灰黄霉素(grifulvin) 特点: 1.口服给药,但吸收较少。 2.对各种皮肤癣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深 部真菌无效 。 3.口服用于各种皮肤癣病的治疗。对头癣疗 效较好,甲癣疗效较差。 4.由于该药毒性较大,现临床已少用。
口服吸收差,静脉给药不良反应较多。目前 主要局部应用治疗皮肤、黏膜及指甲的真菌感染。
一、唑类抗真菌药
• 联苯苄唑(bifonazole) 抗菌活性比其他咪唑类药物高。起效
快,作用时间长。临床用于治疗皮肤癣菌 感染。 • 氟康唑( fluconazole)
口服和静脉给药均可。用于治疗隐球 菌性脑膜炎、白色念珠菌感染、体癣、甲 癣等,也是治疗艾滋病患者隐球菌性脑膜 的首选药。不良反应较咪唑类少。
膜的通透性 细胞内重要物质外漏 真菌 死亡。 ③真菌对此类药较少产生耐药性。 ④与咪唑类比,三唑类毒性较小,且抗菌活 性更高。
一、唑类抗真菌药
• 酮康唑( ketoconazole) 口服用于治疗深部、皮下及浅表真菌感染,
亦可局部用药。口服不良反应多。 • 克霉唑( clotrimazole)
口服不易吸收,毒性大,只局部给药治疗浅 部真菌感染。 • 咪康唑( miconazole)益康唑(econazole)

抗真菌药物西药抗真菌药物的适应症及使用指南

抗真菌药物西药抗真菌药物的适应症及使用指南

抗真菌药物西药抗真菌药物的适应症及使用指南抗真菌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真菌感染的药物,而西药抗真菌药物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抗真菌药物。

本文将介绍抗真菌药物的适应症及使用指南,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类药物。

一、抗真菌药物的适应症1.念珠菌感染:念珠菌感染是常见的真菌感染类型,包括口腔念珠菌感染、阴道念珠菌感染等。

在这种情况下,抗真菌药物通常是治疗的首选。

2.皮肤真菌感染:皮肤真菌感染是指真菌感染导致的皮肤病,如白色念珠菌病、股癣等。

患者可通过外用或者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

3.呼吸道真菌感染:呼吸道真菌感染包括肺念珠菌病、支气管肺曲霉病等。

患者症状明显时,需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

4.血液真菌感染:血液真菌感染是一种严重的感染病情,如念珠菌血症等。

在这种情况下,抗真菌药物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

5.器官移植后感染:器官移植术后,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可能增加真菌感染的风险。

因此,在器官移植后患者出现真菌感染症状时,抗真菌药物是治疗的关键。

二、抗真菌药物的使用指南1.选择合适的抗真菌药物:根据真菌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抗真菌药物。

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包括酮康唑、伊曲康唑、卡泊芬净等。

在使用抗真菌药物前,务必与医生进行咨询,并按医嘱使用。

2.正确使用抗真菌药物:根据抗真菌药物的药物说明书,正确使用药物。

口服抗真菌药物应遵循规定的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不可随意中断治疗。

外用抗真菌药物应按照医生的指导方法正确使用。

3.监测用药效果:使用抗真菌药物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检测。

如果症状没有得到缓解或病情恶化,应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

4.注意药物不良反应:抗真菌药物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疹等。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即时调整用药方案。

5.避免滥用抗真菌药物:滥用抗真菌药物可能导致真菌耐药性的出现,使药物治疗无效。

因此,在使用抗真菌药物前,必须经过医生的判断和诊断,并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物。

抗菌药和抗真菌药PPT医学课件

抗菌药和抗真菌药PPT医学课件

第三节 异喹啉类和硝基呋喃类抗菌药
噁唑烷酮类
概况
该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肠道、泌尿系统细菌感 染
1946年发现2-硝基呋喃衍生物具有杀菌作用, SAR表明,分子中的硝基是不可缺少的,该类 药物的母核是5-硝基呋喃甲醛
呋喃西林是最早使用,其MIC在5-10ug/ml, 但体内不稳定,几乎没有活性,所以只能作为 消毒防腐剂
H NH2
F
N
NH H
CH3
CH3
N
NH
F
F
CH3
洛美沙星 斯帕沙星
N CH3
8
F9
O 7 6 COOH
10
5
N
N4
O
1
2
3 CH3
氧氟沙星
O
F
COOH
N
N
N CH3
O
H
CH3
左氟沙星
O
F
COOH
N HN
N C2H5
依诺沙星
F
O COOH
H3C N
N
N
C2H5
培氟沙星
喹诺酮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5 6
性消失。
O
4 3
COOH
12
N
R
5位以氨基取代时活性最好, 活性约增强2-16倍,如斯帕 沙星。也可以甲基取代,如 妥美沙星。
6l›CN›NH2›H
7位引入取代基有利于增强 抗菌活性,以哌嗪基取代作 用最好。
5 6
7 8
8位取代基与化合物的光毒 性有关,尤其是以F 取代光 毒性最大,如斯帕沙星,如
H2N
N
Br OCH3
OCH3
O OCH3
四氧普林

8-抗菌和抗真菌药

8-抗菌和抗真菌药

影响DNA的正常形态与功能达到抗菌目的
Norfloxacin的构效关系
呋喃唑酮(痢特灵)
硝咪唑类
甲硝唑(metronidazole,灭滴灵)
传播途径
一、空气-呼吸道,结核病最主要的传染途径。 二、食物传染。 三、垂直传播。 四、皮肤或黏膜的伤口直接感染。
无杀菌作用
抗生素类 灰黄霉素、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 唑类 克霉唑、酮康唑 烯丙胺类 特比萘芬 嘧啶类 氟胞嘧啶
代谢拮抗(Metabolic Antagonism) 就是设计与生物体内基本代谢物的结构有某种程度 相似的化合物,使之竞争性地与特定的酶相作用, 干扰基本代谢物的被利用,从而干扰生物大分子的 合成;或以伪代谢物的身份掺入生物大分子的合成 中,形成伪生物大分子,导致致死合成(Lethal Synthesis),从而影响细胞的生长。代谢拮抗概 念以广泛用于抗菌、抗疟以及抗肿瘤药物的设计中。
抗菌后效应(post antibiotic effect,PAE)将细菌暴露于浓度 高于MIC的某种抗菌药后,再去除 培养基中的抗菌药,去除抗菌药后 的一定时间范围内,细菌繁殖不能 恢复正常
二、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1.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2.影响胞浆膜通透性 3.抑制蛋白质合成 4.影响叶酸及核酸代谢
二氢叶酸
二氢叶酸 合成酶
二氢叶酸 还原酶
四氢叶酸
磺胺药作用点
活化型四氢叶酸
叶酸
对磺胺药敏 感的微生物 人及动物 前体物 核酸蛋白质
磺胺类药物作用机制
Wood-Fields学说: 认为磺胺类药物能与细菌生长所必需的对氨基苯 甲酸(PABA)产生竞争性拮抗,干扰了细菌的酶 系统对PABA利用,PABA是叶酸的组成部分,叶 酸为微生物生长中必要物质,也是构成体内叶酸 辅酶的基本原料。PABA在二氢蝶酸合成酶的催化 下,与二氢蝶啶焦磷酸酯及谷氨酸或二氢蝶啶焦 磷酸酯与对氨基苯甲酰谷氨酸合成二氢叶酸。再 在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下还原成四氢叶酸,为 细菌合成核酸提供叶酸辅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菌药和抗真菌药 Last updated at 10:00 am on 25th December 2020抗菌药和抗真菌药(Antimicrobial and Antifungal Agents)基本要求第一节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Antimicrobial Sulfonamides and Antibacterial Synerists)磺胺类药物的发现,开创了化学治疗的新纪元,从发现、应用到作用机制学说的建立,只有十几年的时间。

尤其是作用机制的阐明,开辟从代谢拮抗寻找新药的途径,推动药物化学的发展。

通过对其副作用的研究,又发现了利尿药和降血糖药。

目前临床上使用频率对高的磺胺药物是磺胺嘧啶(Sulfadiazine)和磺胺甲恶唑(Sulfamethoxazol),关于其作用机理为磺胺类药物能与细菌生长所必需的对氨基苯甲酸(PABA)产生竞争性拮抗,干扰了细菌的酶系统PABA利用,PABA是叶酸的组成部分,叶酸为微生物生长中必要物质,也是构成体内叶酸辅酶的基本原料。

PABA在二氢叶酸合成酶的催化下,与二氢蝶啶焦磷酸酯及谷氨酸或二氢蝶啶焦磷酸酯与对氨基苯甲酰谷氨酸合成二氢叶酸。

再在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下还原成四氢叶酸,为细菌合成核酸提供叶酸辅酶。

由于磺胺类药物和PABA这种类似性,使得在二氢叶酸的生物合成中,磺胺类药物可以取代PABA位置,生成无功能的化合物,妨碍了二氢叶酸的生物合成。

二氢叶酸经二氢叶酸还原酶作用还原为四氢叶酸,后者进一步合成辅酶F。

辅酶F为DNA合成中所必需的嘌呤、嘧啶碱基的合成提供一个碳单位。

人体作为微生物的宿主,可以从食物中摄取四氢叶酸,因此,磺胺类药物不影响正常叶酸代谢,而微生物靠自身合成四氢叶酸,一旦叶酸代谢受阻,生命不能继续,因此微生物对磺胺类药物都敏感。

本机理开辟了抗代谢学说,所谓代谢拮抗就是设计与生物体内基本代谢物的结构有某种程度相似的化合物,使与基本代谢物竞争性或干扰基本代谢物的被利用,或掺与生物大分子的合成之中形成伪生物大分子,导致致死合成(Lethal Synthesis),从而影响细胞的生长。

抗代谢物的设计多采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Bioisosterism)。

代谢拮抗概念已广泛应用于抗菌、抗疟及抗癌药物等设计中。

甲氧苄啶(Trimethoprim)是在研究5-取代苄基-2,4-二氨基嘧啶类化合物对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作用时发现的广谱抗菌药。

它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具有广泛的抑制作用。

其作用机制为可逆性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使二氢叶酸还原为四氢叶酸的过程受阻,影响辅酶F的形成,从而影响微生物DNA、RNA及蛋白质的合成,使其生长繁殖受到抑制。

与磺胺类药物联用,使细菌代谢受到双重阻断,从而使其抗菌作用增强数倍至数十倍,同时,使对细菌的耐药性减少。

甲氧苄氨嘧啶的4-位甲氧基取代的衍生物也具有抗菌活性。

通过对大量磺胺类药物的结构与活性的研究,总结出其活性与结构关系:1.氨基与磺酰氨基在苯环上必须互为对位,邻位及间位异构体均无抑菌作用。

2.苯环被其它环替代时或在苯环上引入其它基团时将都使抑菌作用降低或完全失去抗菌活性。

3.以其它与磺酰氨基类似的电子等排体替代磺酰氨基时,多数情况下均使抗菌作用基本减弱。

4.磺酰氨基N1-单取代物都使抗菌活性增强,特别是杂环取代使抑菌作用有明显的增加,但N1,N1-双取代物一般丧失活性。

5.N4-氨基若被在体内可转变为游离氨基的取代基替代时,可保留抗菌活性。

6.N1-, N4-均被取代时,若在体内N4-氨基可被释放,仍有N1-取代物的活性。

例如柳氮磺胺嘧啶第二节喹诺酮类抗菌药(Quinolone Antimicrobial Agents)喹诺酮类药物是继磺胺类抗菌药后又一类划时代的抗菌药。

1962年发现具有新的结构类型的抗菌药──萘啶酸(Nalidixic acid)到今天已经开发出数十种喹诺酮类药物,其中一些的抗菌作用可与优良的半合成头孢菌素媲美。

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一般被认为分为三代:第一代是以Nalidixic acid、吡咯酸(Piromidic acid)为代表的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活性的药物,但抗菌谱窄,易形成耐药性,作用时间短,中枢副作用较大,现已少用。

第二代是以西诺沙星(Cinoxacin)和吡哌酸(Pipemidic Acid)为代表,虽然仅对革兰氏阴性菌药物显活性但其副作用较少,在体内较稳定,药物以原形从尿中排出。

对尿路及肠道感染也有作用。

特别是Pipemidic Acid由于在其分子中引入碱性的哌嗪基团,使得整个分子的碱性和水溶性增加,从而使其抗菌活性增加,这主要归于哌嗪基团能与DNA促旋酶B亚基之间相互作用,从而增加此药对DNA促旋酶的亲合力。

现已证实喹诺酮类药物作用的靶点为DNA拓扑异构酶Ⅱ又称回旋酶。

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为在喹诺酮的6位引入氟原子,使得此类药物具有良好的组织渗透性,药代动力学参数及吸收、分布代谢状况均佳。

具有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及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及分枝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包括绿脓杆菌在内的革兰氏阴性菌作用比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还强,临床上用于治疗敏感菌所引起尿道、肠道等感染性疾病,已经成为新一代的抗菌药物,其发展速度极快。

较为有代表性的药物有诺氟沙星(Norfloxacin)、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依诺沙星(Enoxacin)、培氟沙星(Pefloxacin)、氧氟沙星(Ofloxacin)、洛美沙星(Lomefloxacin)、氟洛沙星(Fleroxacin)、妥舒沙星(Tosufloxacin)、斯帕沙星(Sparfloxacin)、左氟沙星(Levofloxacin)、妥美沙星(Tomefloxacin)、巴罗沙星(Balofloxacin)。

喹诺酮类药物的构效关系:1. N-1位若为脂肪烃基取代时,以乙基或与乙基体积相似的乙烯基、氟乙基抗菌活性最好。

N-1位若为脂环烃取代时,其抗菌作用最好的取代基为环丙基、而且其抗菌活性大于乙基衍生物。

N-1由烃基,环烃基取代活性增加,其中以乙基、氟乙基、环丙基取代最佳,若为苯取代时其抗菌活性与乙基相似,但抗革兰氏阳性菌活性较强。

2. 8位上的取代基可以为H、Cl、NO2、NH2、F,其中以氟为最佳,若为甲基、乙基、甲氧基和乙氧基时,其对活性贡献的顺序为甲基>H>甲氧基>乙基>乙氧基。

在1位和8位间成环状化合物时,产生光学异构体,以(S)异构体作用最强。

3. 2位上引入取代基后活性减弱或消失.4. 3位羧基和4位酮基为此类药物与DNA回旋酶结合产生药效必不可缺少的部分,将酮基被硫酮基或亚胺基取代及3位羧基被其它含有酸性基团替代时,活性均消失。

5. 在5位取代基中,以氨基取代最佳。

其它基团活性均减少。

6. 6位对活性的贡献顺序为F>Cl>CN≥NH2≥H,6位氟的引入可使其与DAN 回旋酶的结合力增加2~17倍,对细菌细胞壁的穿透性增加1~70倍。

7. 在7位上引入各种取代基均使活性增加,特别是哌嗪基可使喹诺酮类抗菌谱扩大,其次为二甲胺基、甲基及卤素。

第三节异喹啉类及硝基呋喃类抗菌药(Antibacterial Isoquinolines and Nitrofurans)异喹啉类抗菌药代表为氯化小檗碱(Berberine chloride),它为黄莲和三棵针等植物的抗菌成分,又称盐酸黄连素。

小檗碱以三种形式存在,即季铵碱式(Ⅰ)、醇式(Ⅱ)和醛式(Ⅲ)。

其中以季铵碱式最稳定,多以此形式存在,可离子化,亲水性强,所以能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

且生物利用度低。

但在肠道中的浓度较大,故用于肠道感染。

因此,临床主要用于由痢疾杆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引起的菌痢及胃肠炎。

它具有抗菌活性强、毒性低、副作用小、应用广的特点,近来还发现其具有阻断β-受体和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小檗碱在碱性溶液加热或被氧化剂氧化均可使抗菌作用消失。

另外还具有生物碱的性质。

硝基呋喃类抗菌药作用于微生物酶系统,抑制乙酰辅酶A,干扰微生物的糖代谢,而起抑菌作用。

此类药物起源于对糠醛及呋喃甲酸的抗菌作用的研究,其典型代表药物是呋喃唑酮(Nitrofurazolidon)和呋喃妥因(Nitrofurantoin)。

Nitrofurazolidon因虽然对肠内病源菌的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其中包括各种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变形杆菌、肠杆菌、大肠杆菌和霍乱弧菌。

但因口服时吸收很少,所以Nitrofurazolidon只用于治疗肠道内感染。

Nitrofurantoin 对许多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都有抑制作用。

Nitrofurantoin 一旦口服既迅速被吸收,但其消除速度很快,以致于在有良好抗菌活性时,在血浆中其浓度都不能被检测到。

但它尿中积累使其达到治疗尿道感染的浓度。

临床上治疗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引起的泌尿道感染。

第四节抗结核药物(Tuberculostatics)抗结核药物根据化学结构分为合成抗结核药和抗结核抗生素。

合成抗结核药主要包括异烟肼(Isoniazid)、对氨基水杨酸(Sodium Aminosalicylate)、乙胺丁醇(Ethambutol)。

抗结核抗生素主要有氨基糖苷类的链霉素(Streptomycin)、卡那霉素(Kanamycin)、利福霉素(Rifamycins)、环丝氨酸(Cycloserin)、紫霉素(Viomycin)、卷曲(卷须)霉素(Capreomycin)等。

对Isoniazid的结构与活性关系的研究表明,Isoniazid具有较高的结构转属性,仅得到肼基上端氮上被烷基和芳基取代物,具有抗结核活性,基本上为Isoniazid与醛缩合生成腙,其抗结核作用与Isoniazid相似,但毒性略低,不损害肝功能,常与乙胺丁醇、乙硫酰胺合用。

Isoniazid可与铜离子、铁离子、锌离子等金属离子络合,如与铜离子在酸性条件下生成一分子螯合物,呈红色,在时,生成两分子螯合物。

微量金属离子的存在可使Isoniazid溶液变色,故配制时,应避免与金属器皿接触。

本品受光、重金属、温度、pH等因素影响变质后,分解出游离肼,使毒性增大,所以变质后不可药用。

Isoniazid在碱性溶液中,在有氧气或金属离子存在时,可分解产生异烟酸盐,异烟酰胺及二异烟酰双肼等。

Isoniazid分子中含有肼的结构,具有还原性。

弱氧化剂如溴、碘、溴酸钾等在酸性条件下,均能氧化本品,生成异烟酸,放出氮气。

与硝酸银作用,也被氧化为异烟酸,析出金属银。

Isoniazid口服后迅速被吸收,食物和各种耐酸药物,特别是含有铝的耐酸药物,例如氢氧化铝凝胶,可以干扰或延误吸收。

Isoniazid在包括病灶在内的各种组织中均能很好吸收,它的大部分代谢物为失活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