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旅游
民俗旅游
民俗的定义:指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人民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经济民俗:指人们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形成的民俗。
社会民俗:社会关系,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的结合。
包括家庭乡里,人际交往,人生礼仪,岁时节日。
信仰民俗: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禁忌。
游艺民俗:(指民间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
)是口承文艺活动,民间歌舞,民间戏曲和曲艺,民间竞技与游戏等文化娱乐活动的模式与传承行为的总称。
服饰民俗:是一个地区生活风尚的表征,服饰结合的民族,即指衣饰,也含穿着者的行为和文化习惯。
饮食民俗:是指有关饮料和食物在加工制作和食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民俗。
居住民俗:是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的广大民众在居住活动中创造,想用和传承的属于本群体的独特居住模式。
居住惯制民俗:由家庭关系,房屋结构和传统习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复杂综合体系。
交通民俗:是指在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的创造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与交通有关的民间习俗与惯制。
人生礼仪:指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阶段所经历的不同仪式和礼节。
岁时节日民俗:是指一年之中某个相对阶段或特定的日子。
它在人们生活中形成了具有纪念意义或民俗意义的社会性活动。
民俗旅游资源:民俗旅游资源是形成旅游者从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参加民俗旅游的促进因素,是能为旅游企业所利用,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各类民俗事项的总和。
民俗的分类:四分法:经济民俗(物质民俗),社会民俗,信仰民俗(精神民俗),游艺民俗(语言民俗);三分法:心理的,语言的或行为的民俗经济民俗包括:生产民俗,商贸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社会民俗包括:家庭乡里,人际交际,人生礼仪,岁时节日游艺民俗包括:口头语言民俗,民间歌舞民俗,游戏竞技民俗民俗的基本特征:民族的集体性与模式性,传承性与播布性,稳定性与变异性,民族性与地域性,原始性与神秘性民俗的社会功能:教化功能,规范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维系功能,社会调解与控制功能民俗的形成的原因:经济原因,政治原因,宗教原因,地域的原因民俗对旅游的作用:(民俗文化是最重要的旅游资源,民俗文化丰富了旅游活动,提高了旅游地的经济效益),旅游对民俗文化的积极作用:(旅游能促进民俗文化交流与传播,旅游促进了旅游接待地民俗文化的现代化,旅游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旅游对民俗文化的消极影响:(民俗文化的同化和庸俗化,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冲击,腐朽生活方式的传播,传统道德观念堕落)服饰民俗的产生和发展:蔽体防寒,适应生产需要,社会角色等级身份,社会政治观念服饰文化内涵:崇宗敬祖强调礼仪伦常,求吉心理,变现民族自我意识,成为某种政治观念的载体饮食民俗形成:经济自然条件民族宗教信仰的原因饮食的惯制:日常生活的需要,岁时节日,礼仪饮食,信仰上的饮食惯制居住民俗的文化内涵:实用性,艺术性,伦理性,宗教性住宅外部格局:住宅与水、路、山、内部格局:住宅地势住宅格局风水与民居:宅基选址,住宅外部布局,住宅内部布局交通民俗产生及特点:地域性,神秘性,等级性,行业性影响交通民俗的因素:自然环境的影响,新型交通的发明和使用,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民族文化因素人生礼仪分类:诞生礼仪,成人礼仪,婚姻礼仪,丧葬礼仪人生礼仪功能:1诞生礼(开端,真正意义的人)2成人礼(男人有治人服兵役的义务)3婚姻礼(相亲订婚阶段,迎娶阶段,认姻亲阶段)4丧葬礼(初终,设床,沐浴更衣,报丧,大殓,选目的落葬日)人生礼仪民俗:1诞生礼(未孕前求子习俗,怀孕时的求子习俗,临产的习俗,诞生后的习俗)2成人礼(冠开之礼,穿裤换裙,纹身染齿)3婚姻礼(抢婚礼,入赘礼,表亲婚,转房婚,不落夫家)4丧葬礼(安葬方式:火,土,天,塔;礼仪表现:停尸,招魂,报丧,吊唁,入殓,送葬)岁时节日民俗的形成和发展:1节日所处的时空位置的影响2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3历史事件与传说的影响4文化传播的影响岁时节日民俗的分类:1宗教性节日及民俗2生产性节日与民俗3年节及其民俗4文娱性节日及民俗节日民俗的特征:1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2浓厚的伦理观念级人情味3节俗的内容与功能由单性向复合性发展游艺民俗的类别:口碑民俗类,歌舞活动类,游戏竞技类游艺民俗的特色:1季节性与无季节性的结合2竞技性与自娱性的融合3以传统节日为高潮,明显的祭祖与巫术色彩4浓郁的乡土特色农业民俗产生与发展:原始农业民俗2传统农业民俗3现代农业民俗农业民俗类型:种植业,渔业,林业,畜牧业,采集与狩猎,副业农业民俗特征:1地域性,季节性,行业性2功利性;3技艺性4稳定性5经验性6田园性7自然环境的制约性民俗旅游资源的特点:1世界性与丰富性2朴实型与无季节性3吸引力的定向性与易逝性4不可根移性与不可仿制性5组合性欲群体性民俗旅游资源的类型:1物质民俗旅游资源(行业民俗,消费民俗)2社会民俗旅游资源(人生礼仪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社会结构民俗,游艺民俗)3意识民俗旅游资源(原始信仰民俗,宗教信仰及民间信仰民俗,禁忌民俗)民俗旅游资源的评估目标:1确定民俗旅游资源的类型2确定民俗旅游资源的范围3确定民俗旅游资源的总体特色4确定民俗旅游资源在当地旅游资源中的地位5确定民俗旅游资源的规模和级别6确定可能开发的民俗旅游资源项目及潜在的价值民俗旅游资源的评估原则:1实事求是2综合性原则3前瞻性原则4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5效益原则民俗旅游资源的评估体系:1珍稀度2古悠度3奇特度4密集度5完整度6观赏度7愉悦度8组合度9饱和度10可进度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1本原式2主题公园式3资源凝聚式4结汇式5物品式。
民俗旅游发展的论文
民俗旅游发展的论文引言概述:民俗旅游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形式,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本文将探讨民俗旅游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其对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一、民俗旅游的定义和特点1.1 民俗旅游的定义:民俗旅游是指游客通过参观、体验和参预当地居民的传统生活方式、节日庆典和手工艺制作等活动,来了解和感受当地的文化和生活。
1.2 民俗旅游的特点:民俗旅游具有文化性、互动性和体验性三个主要特点。
它不仅提供了游客与当地居民交流互动的机会,还让游客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当地的文化魅力。
1.3 民俗旅游的重要性:民俗旅游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二、民俗旅游的发展现状2.1 民俗旅游的兴起:随着人们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关注增加,民俗旅游逐渐成为一种热门的旅游方式。
越来越多的旅游目的地开始开展民俗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
2.2 民俗旅游的发展模式:民俗旅游的发展模式多种多样,包括民俗村落、民俗节庆、民俗手工艺等。
不同地方根据自身的特色和资源进行开辟,形成为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旅游产品。
2.3 民俗旅游的问题与挑战:民俗旅游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商业化过度、文化保护不足等。
同时,随着旅游需求的不断变化,民俗旅游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
三、民俗旅游的经济影响3.1 民俗旅游的就业机会:民俗旅游的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在民俗村落和民俗手工艺制作方面。
这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还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
3.2 民俗旅游的消费拉动效应:民俗旅游带动了当地的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当地的消费支出,推动了地方经济的繁荣。
3.3 民俗旅游的地方税收贡献:民俗旅游的发展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直接经济效益,还为地方政府提供了更多的税收收入,促进了地方财政的健康发展。
四、民俗旅游的文化影响4.1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民俗旅游的开展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提高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民俗旅游研究内容
民俗旅游研究内容一、引言民俗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它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同时也能够体验和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
本文将探讨民俗旅游的定义、特点以及其研究内容。
二、民俗旅游的定义民俗旅游是指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活动。
民俗文化是指某一地区特定群体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文化表演,是民族、地域、乃至家族的独特标识。
民俗旅游将传统文化作为旅游资源,通过旅游活动的方式将其呈现给游客。
三、民俗旅游的特点1. 文化性:民俗旅游是一种强调文化交流和传承的旅游形式,游客可以通过参与各种活动来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
2. 互动性:民俗旅游注重游客的参与和体验,游客可以与当地居民互动,参与各种民俗活动,深入了解当地风俗。
3. 多样性:不同地区的民俗文化各具特色,民俗旅游可以带给游客不同的体验,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4. 可持续性:民俗旅游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通过旅游活动的方式促进当地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四、民俗旅游研究内容1. 民俗资源调查与分析:研究者可以对不同地区的民俗资源进行调查和分析,包括传统节日、民俗表演、民俗手工艺等。
2. 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者可以探讨如何在民俗旅游中平衡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如何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需求相结合。
3. 游客体验与满意度:研究者可以通过调查问卷、深度访谈等方法,研究游客对民俗旅游的体验和满意度,进而改进旅游产品和服务。
4. 社会经济效益评估:研究者可以通过统计数据和经济模型,评估民俗旅游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包括就业、收入等方面。
5. 旅游规划与管理:研究者可以研究如何制定有效的旅游规划和管理措施,保护和发展民俗旅游资源,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
6. 跨学科研究:民俗旅游研究涉及到文化学、旅游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研究者可以进行跨学科的合作和研究,提升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五、结论民俗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具有丰富的研究内容。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介绍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介绍1. 引言民俗风情旅游是一种以体验当地文化、历史和传统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方式。
通过参与民俗活动、品尝地方美食、欣赏传统表演等方式,游客可以深入了解当地风土人情,感受独特的民俗风情。
本文将介绍几个中国著名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为旅行者提供参考。
2. 海南黎苗风情村海南黎苗风情村位于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是中国重点民俗旅游村之一。
这里生活着黎苗族民众,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民俗风情和手工艺品文化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传统手工艺品制作过程,例如编竹筐、织黎锦等等。
此外,游客还可以品尝到正宗的黎苗特色美食,体验到黎苗族的独特民俗风情。
3. 四川雅安汉源土司城四川雅安汉源土司城是中国四川省一个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镇。
这里保留着丰富的土司文化,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土司府邸、土司庙宇等历史建筑,了解土司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传承。
此外,汉源土司城还以其特色的民俗活动而闻名,例如土司招待、轿子担行等。
在这里,游客可以参与到传统的民俗活动中,感受土司文化的独特魅力。
4. 云南丽江古镇云南丽江古镇位于中国云南省,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这里保留着完整的纳西族传统风貌,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
丽江古镇以其独特的民俗风情而吸引着无数游客。
在这里,游客可以参观古建筑、品尝纳西族传统美食、观赏民俗表演等。
此外,来到丽江古镇还可以体验到不同的民俗活动,例如古城游、纳西长街民俗杂耍等。
丽江古镇是一个让人沉浸在古老而独特的民俗风情中的好地方。
5. 内蒙古草原文化体验内蒙古草原是中国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这里拥有广袤的大草原、独特的民俗文化。
来到内蒙古草原,游客可以住在蒙古包中,感受蒙古族特色的民俗风情。
在这里,游客可以观赏到蒙古族传统歌舞表演,参与到马球比赛等传统活动中。
此外,品尝正宗的蒙古族美食也是不容错过的体验。
内蒙古草原是一个可以让游客亲身感受蒙古族民俗风情的好去处。
6. 总结民俗风情旅游是一种独特的旅游方式,通过参与当地的民俗活动,游客可以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和传统。
民俗旅游发展的论文
民俗旅游发展的论文引言概述:民俗旅游作为一种结合了旅游与文化的形式,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
民俗旅游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还能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民俗旅游的发展。
一、民俗旅游的概念与意义1.1 民俗旅游的概念:民俗旅游是指游客通过参与或观赏当地的民俗活动,了解和感受当地的传统文化,以及与当地居民互动的旅游形式。
1.2 民俗旅游的意义:民俗旅游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当地的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同时,民俗旅游还能够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居民生活水平。
1.3 民俗旅游的特点:民俗旅游具有互动性强、体验性好、文化内涵丰富等特点,能够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
二、民俗旅游的影响因素2.1 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的美丽与独特性是吸引游客进行民俗旅游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山水风光、自然保护区等。
2.2 文化资源因素: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民俗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包括传统节日、民俗表演、手工艺品等。
2.3 交通和基础设施因素:便捷的交通和完善的基础设施能够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与民俗旅游。
三、民俗旅游的发展策略3.1 保护传统文化: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包括传统节日的举办、民俗艺术的传承等,以确保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2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改善旅游服务设施和服务质量,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增加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3.3 加强旅游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渠道和媒体,积极宣传当地的民俗旅游资源和特色,吸引更多游客的关注和参与。
四、民俗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4.1 文化与科技融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传统文化与科技相结合,创新民俗旅游产品和体验,提升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4.2 个性化定制服务:根据不同游客的需求和偏好,提供个性化定制的旅游服务,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4.3 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旅游交流与合作,促进民俗旅游的国际化发展。
举例说明民俗与旅游的关系 -回复
举例说明民俗与旅游的关系-回复首先,我将解释民俗和旅游的概念,然后介绍它们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
接着,我会给出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进一步阐述这种关系。
最后,我会总结这种关系的重要性和对旅游业的影响。
民俗是指一个特定社群或群体传承下来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它们包括宗教仪式、节日庆典、婚嫁礼仪、祭祀仪式等等。
民俗是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反映了一个地区、国家或民族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
它们不仅仅是为了传承和保护文化,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身份认同和自我表达的方式。
旅游是人们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前往其他目的地以消遣、娱乐、学习或工作为目的的活动。
旅游业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产业,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并增加收入。
同时,旅游也是增进不同文化相互了解与交流的有力手段。
民俗与旅游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旅游业通过推广和展示特定地区或民族的民俗文化,吸引游客前来旅游。
游客则通过参与和体验当地的民俗活动,增加对目的地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通过旅游,民俗得到了传承和发展,为当地居民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
举例来说,中国的春节是一个具有浓厚民俗特色的节日。
在中国,春节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活动,例如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狮和包饺子等。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前来中国过春节。
游客们可以亲身参与和体验这些民俗活动,感受中国人新年的喜庆气氛。
同时,这也为中国将传统的春节文化推广给世界各地的游客提供了机会。
这种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外游客之间的理解和友谊,也为中国的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
另一个例子可以是在墨西哥的“亡灵节”(Day of the Dead)。
亡灵节是墨西哥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用来纪念已故亲人的灵魂。
在这一天,人们会去墓地祭拜和纪念亲人,并搭建彩色骷髅和纸板人偶来装饰街头和房屋。
与中国的春节一样,亡灵节也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游客们可以参与到节日庆典中,观赏阿尔塔尔与阿尔塔西亚两种传统墨西哥舞蹈,体验热闹喜庆的节日氛围。
民俗旅游
略论民俗旅游摘要:本文从民俗旅游的类型,民俗旅游的开发模式以及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来谈谈在民俗旅游的开发中,我们要遵循的原则,以及民俗旅游的社会价值和文化功能。
关键词;民俗旅游类型开发模式社会价值一.民俗旅游的定义什么是民俗旅游? 1990年西敬亭、叶涛认为“民俗旅游是民俗与旅游的结缘, 是以民俗事象为主体内容的旅游活动”[1] 。
1993 年李慕寒提出: “所谓民俗旅游, 可以理解为: 以一国或一个地区的民俗事象活动为旅游资源, 为满足旅游者开阔知识视野, 促进人类相互了解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2] 。
1997 年陶思炎在《略论民俗旅游》一文中谈到“民俗旅游是通过实物( 景点)和活动( 项目) 而动态展示的民俗旅游产品, 它不是静态的博物陈列, 也不是以观光为主的旅游项目, 而是以‘入乡随俗’为追求目标所营造的旨在使游人亲历和参与的文化与生活空间”[3].总之,民俗旅游作为旅游文化中的一个范畴, 自有其特定内涵和文化逻辑。
对这一范畴, 我们可以作如下的概括: 民俗旅游是以特定地域或特定民族的传统风俗为资源而加以保护、开发的旅游产品。
它赖以存在的基础是民俗, 而且是以地方性或民族性为标志的民情风俗。
它不是历史材料的简单搬用, 更不是随意的点缀和凭空的臆造。
二.民俗旅游的类型民俗是一个丰厚的文化宝藏, 作为旅游资源, 它可作多层面、多用途的开发。
民俗旅游依其涉及的民俗范畴、表现空间、产品性质、服务功能等可作出不同的类型划分。
就涉及的民俗范畴而言, 民俗旅游可作物态民俗游、动态民俗游、心态民俗游和语态民俗游的层分。
所谓物态民俗游指以民俗物品的观览、品尝、选购为主, 包括民居、民器、衣饰、民间食品、民间工艺品等, 它借助静态的民俗物品展现一时一地的民间风俗。
例如, 安徽黟县西递村、宏村, 各地开办的民俗博物馆美食一条街、收藏品市场等。
所谓动态民俗游, 即以活动的安排为主,游客通过参与或半参与进入特定的民俗文化氛围,并从中得到愉悦和陶冶。
简述民风民俗旅游的特点
简述民风民俗旅游的特点1.引言1.1 概述概述:民风民俗旅游是指游客通过参观、体验和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等特色,以获得独特的旅游体验和文化认同感的一种旅游形式。
它将游览风景名胜与体验当地传统文化相结合,让游客亲身感受并参与其中,从而加深对当地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在当今旅游业的发展中,民风民俗旅游越来越受到游客的关注和喜爱。
因为与传统的观光旅游相比,它更加注重体验、互动和参与,在给游客带来欢乐和刺激的同时,也能为他们提供更加深入的文化体验和认知。
同时,民俗旅游也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民风民俗旅游的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一旅游形式对旅游业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通过对其定义、背景和特点的介绍,希望读者能够深入了解民风民俗旅游的内涵和外延,同时也能够认识到其对旅游目的地和当地居民、游客的积极影响。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进行阐述民风民俗旅游的特点。
首先,在引言部分概述文中将要讨论的内容,并介绍文章的结构。
其次,在正文部分,将会对民风民俗旅游的定义和背景进行详细说明,包括介绍民风民俗旅游的概念以及其在旅游领域中的背景和发展情况。
接着,将会重点讨论民风民俗旅游的特点,探讨其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所具备的独特性。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民风民俗旅游的特点进行总结,强调其重要性和价值,并展望其在未来对旅游业与当地社区的影响与意义。
通过以上文章结构的设计,旨在先让读者对民风民俗旅游的整体框架有所了解,然后在正文部分通过阐述其定义、背景和特点的方式,逐步深入地引导读者对该主题的理解和认识。
最后,通过结论部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和展望,强调民风民俗旅游的重要性和潜力。
通过以上的文章结构,将能够系统地介绍和分析民风民俗旅游的特点,使读者对该主题有更全面的了解,并对其在旅游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有更深入的认识。
1.3 目的本文旨在简要描述民风民俗旅游的特点。
中国民俗旅游的概念和种类
中国民俗旅游的概念和种类中国民俗旅游的概念中国民俗旅游是指以探访和体验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为主要目的的旅游行为。
它融合了旅游和文化两个元素,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旅游价值,是一种让游客深入了解、亲身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旅游形式。
中国民俗旅游的种类:1.文化遗产旅游文化遗产旅游是指游客通过参观文物古迹、博物馆、艺术展览等方式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旅游形式,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中国古代文化,还能够缅怀历史。
2.民俗民风旅游民俗民风旅游是指游客通过亲身体验当地传统民俗文化、饮食、娱乐活动等方式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旅游形式。
这种旅游模式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因为它能够让人们了解到不同地区的独特文化和民俗风情。
3.祭祀庆典旅游祭祀庆典旅游是指游客通过参与当地举办的传统节日活动、庙会、年画展览等方式来了解中国独特的祭祀庆典文化。
这种旅游模式能够让游客真正融入当地的文化活动中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4.特色建筑旅游特色建筑旅游是指游客通过参观当地独特的古建筑文化、园林建筑、民居建筑等方式来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旅游形式。
中国传统建筑独具特色,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种旅游模式能够让游客领略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
5.民间艺术旅游民间艺术旅游是指游客通过欣赏各种地方艺术表演、参观剪纸、陶艺、织锦等民间手工艺的方式来了解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文化的旅游形式。
它也是一个让游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好机会。
总之,中国民俗旅游是一种旅游形式,具备了旅游和文化两个元素,涉及文化遗产、民俗民风、祭祀庆典、特色建筑、民间艺术等多种类型,它能够让游客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进人民的文化自信心,为全球旅游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民俗旅游名词解释
民俗旅游名词解释1. 什么是民俗旅游?民俗旅游是一种以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传统艺术和民间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旅游活动。
它通过参观民居、体验传统手工艺、品尝地方美食、参与传统节庆等方式,使游客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当地的历史文化,进而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2. 民俗旅游的特点2.1 文化深度民俗旅游注重深入了解和体验当地的文化内涵。
它不仅仅是简单地观光,而是通过参与式的活动,使游客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当地的历史、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
2.2 互动性民俗旅游强调与当地居民的互动。
在参与传统节庆或手工艺制作过程中,游客可以与当地人交流互动,了解他们的生活故事、技艺传承等。
这种互动不仅丰富了旅行经历,还能够加深对当地文化的理解。
2.3 可持续性民俗旅游倡导对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开展环保教育和宣传,民俗旅游能够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也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 民俗旅游名词解释3.1 民居民居是指普通百姓居住的房屋。
在民俗旅游中,参观民居可以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建筑特色以及风水文化等。
有些地方甚至提供了住宿体验,让游客能够亲身感受当地人的日常生活。
3.2 传统手工艺传统手工艺是指由手工制作而成的艺术品或实用品。
在民俗旅游中,游客可以亲自参与手工艺制作过程,学习并体验当地独特的技艺,如陶瓷制作、木雕、刺绣等。
这不仅是一种文化交流方式,也能够增加游客对当地文化的认知和尊重。
3.3 地方美食地方美食是指与当地特色相关的传统食品或菜肴。
在民俗旅游中,品尝地方美食是一种重要的体验方式。
通过品味当地的特色菜肴,游客不仅可以享受美食,还能够了解当地人的饮食习惯、农耕文化等。
3.4 传统节庆传统节庆是指由民间传统习俗和宗教信仰所衍生出来的节日活动。
在民俗旅游中,参与传统节庆是一种重要的体验方式。
游客可以亲身参与庙会、花灯展、舞龙舞狮等活动,感受浓厚的节日氛围,并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传统节日与民俗旅游的关系与发展
传统节日与民俗旅游的关系与发展传统节日是一种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人们对历史、纪念和庆祝的一种表达形式。
而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民众对深度体验的需求增加,民俗旅游逐渐成为一种热门的旅游方式。
本文将探讨传统节日与民俗旅游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发展前景。
一、传统节日与民俗旅游的关系1. 传统节日的内涵与意义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众对于传统价值观念的传承与弘扬。
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都是中国人民世代相传的传统节日,代表着人们对于春天的期盼、对祖先的崇敬以及对国家传统文化的忠诚。
2. 民俗旅游的定义与特点民俗旅游是指游客通过参与或观摩当地的传统节日庆典、民间艺术表演等,深入地了解并体验当地的传统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旅游方式。
它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身临其境的体验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3. 传统节日与民俗旅游的共生关系传统节日为民俗旅游提供了基础和动力。
传统节日作为一种具有强烈吸引力和较高知名度的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同时也为当地的民俗旅游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机遇。
二、传统节日与民俗旅游的发展前景1.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传统节日与民俗旅游是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具体体现。
通过传统节日的庆典活动,游客们可以近距离观摩和参与当地的民俗表演、手工艺制作等,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独特性。
2. 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传统节日与民俗旅游的结合,不仅可以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还可以推动地方经济的繁荣。
例如,一些历史名城结合传统节日庆典举办民俗旅游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为地方经济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收益。
3. 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传统节日与民俗旅游的发展,可以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有效的途径。
通过民俗旅游,游客可以对传统节日的历史文化内涵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
4. 形象塑造与宣传推广传统节日与民俗旅游的结合,可以提高地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旅游活动,可以树立城市或地区的形象,吸引更多游客来访,并宣传推广地方文化和旅游资源。
国内民俗旅游研究现状
国内民俗旅游研究现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文化和历史的关注不断增加,民俗旅游逐渐成为国内旅游市场的一大亮点。
国内各地的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本文将对国内民俗旅游研究现状进行探讨,旨在了解当前该领域的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一、民俗旅游的定义和特点民俗旅游是指游客通过参观、体验某个地区或民族的传统习俗、民间艺术表演、民俗节日等,来感受和了解当地文化的一种旅游形式。
相比于传统旅游,民俗旅游更加注重体验和互动,更能带给游客真实的文化感受。
二、国内民俗旅游资源的丰富性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多民族文化的国家,拥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
从北方的冰雪节、元宵节,到南方的端午节、中秋节,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活动和传统节日。
此外,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民歌舞蹈等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
三、国内民俗旅游研究的现状国内民俗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随着民俗旅游的兴起,各地政府和旅游企业纷纷加大对民俗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力度。
研究者通过调研和实地考察,探索如何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将民俗资源开发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产品。
2. 文化传承与创新民俗旅游的核心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研究者通过深入研究传统民俗文化,挖掘其内涵和价值,提出合理的传承和创新路径,以满足现代游客对多样化文化体验的需求。
3. 游客体验与满意度研究民俗旅游的核心是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
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分析游客对民俗旅游的期望和需求,探索如何提升游客体验和满意度,以增加旅游业的竞争力。
4. 旅游管理与规划民俗旅游的发展需要政府部门和旅游企业的支持和规划。
研究者通过研究旅游管理和规划的理论和实践,提出合理的政策和措施,促进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四、民俗旅游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虽然国内民俗旅游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1. 研究内容重复性较大,缺乏创新性和深度研究。
民俗旅游文献综述范文
民俗旅游文献综述范文民俗旅游是一种涵盖了民俗文化、旅游和经济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旅游形式。
随着人们对文化多样性和身份认同的重视,民俗旅游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人。
本文将对民俗旅游文献进行综述,以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 民俗旅游的定义和特征民俗旅游通常是指游客前往一个地方,通过观赏或参与当地的传统文化活动,来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历史和传统。
民俗旅游的特征包括:具有文化吸引力、具有体验性、具有互动性、具有参与性、具有教育性、具有经济性、具有可持续性等。
2. 民俗旅游的文化价值民俗旅游在传承和弘扬当地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民俗旅游,游客能够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和历史。
同时,民俗旅游也可以帮助当地居民重新认识和发掘自己的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传承和保护。
3. 民俗旅游的经济价值民俗旅游在经济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它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强当地的经济实力。
同时,民俗旅游也为游客提供了一种新的旅游选择,满足了游客对文化多样性和体验式旅游的需求。
4. 民俗旅游的可持续性民俗旅游的可持续性是指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保护当地文化、生态和社会资源的能力。
为了保障民俗旅游的可持续性,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和措施,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同时也要提高当地居民的意识和素质,以保证旅游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5. 民俗旅游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文化多样性和身份认同的重视,民俗旅游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未来,民俗旅游将更加注重文化保护和传承,推动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同时,民俗旅游也将更加注重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举例说明民俗与旅游的关系 -回复
举例说明民俗与旅游的关系-回复主题:举例说明民俗与旅游的关系字数:1700字导言:民俗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特有的文化现象,它代表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信仰和价值观念。
旅游则是一种通过探索不同地方和文化来获得乐趣和体验的活动。
民俗和旅游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旅游可以促进民俗的传承和发展,而民俗则为旅游提供了独特而吸引人的体验。
本文将通过举例,详细探讨民俗与旅游的关系。
一、欧洲的庆典与旅游欧洲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闻名于世。
许多欧洲国家都有着丰富多彩的庆典活动,这些庆典通常与民俗密切相关。
例如,西班牙的“图卢兹庆典”,是一年一度的流浪者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穿上传统的流浪者服装,欢庆生活。
这个庆典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看和参与,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同时,旅游也为传统庆典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更加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亚洲的节日与旅游亚洲是一个多民族共存的大陆,各民族之间有着丰富多样的传统节日。
这些节日不仅反映了各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也成为了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
例如,中国的春节是亚洲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旅游旺季。
在春节期间,中国的大街小巷都会装饰一新,人们回家与家人团聚,共度年夜饭,燃放烟花爆竹。
这种热闹而喜庆的氛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中国旅游,并体验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南美洲的传统与旅游南美洲是一个文化多样性极高的大陆,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着独特的民俗传统。
例如,阿根廷的探戈舞是该国的标志性表演艺术形式,也是阿根廷旅游的一个重要景点。
当游客前来阿根廷旅游时,他们经常会参加探戈舞课程,学习和体验这种传统舞蹈。
这不仅丰富了旅游产品,也促进了探戈舞的传承和发展。
四、非洲的仪式与旅游非洲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陆,有着灿烂多样的传统仪式。
例如,马塞族是南非的一个原住民族,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俗传统。
马塞族的传统仪式是一个重要的旅游资源,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看和体验。
在仪式中,游客可以观赏到原始的舞蹈、歌曲和习俗,了解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信仰。
国内民俗旅游研究现状
国内民俗旅游研究现状民俗旅游作为一种结合人文地理、文化传承和旅游业的新兴形式,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从研究现状的角度来探讨国内民俗旅游的发展情况和面临的挑战。
一、研究背景民俗旅游是指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活动,通过体验、参与民俗活动,进一步了解和传承民俗文化。
在中国,由于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因此民俗旅游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
二、研究内容1. 民俗旅游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包括传统节日、民间艺术、工艺品制作、民居建筑等。
例如,西南地区的彝族、藏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和民间舞蹈,北方的冰雪节和灯会,以及南方的水上民俗等,都吸引了大量游客。
2. 民俗旅游产品随着民俗旅游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旅行社和民俗村落开始推出民俗旅游产品。
游客可以选择参加传统婚礼、制作手工艺品、品尝地方特色美食等活动,亲身体验当地的民俗文化。
3. 民俗旅游发展现状国内民俗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各地政府纷纷加大对民俗旅游的扶持力度,投资建设了许多民俗文化村和旅游景区。
同时,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也开始进行民俗旅游的研究和调查。
4. 民俗旅游的挑战虽然民俗旅游发展迅速,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一些地方对民俗文化的保护还不够到位,导致一些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流失。
其次,一些旅游景区过度商业化,缺乏真正的民俗特色,使得游客体验不够真实和深入。
此外,一些民俗旅游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需要进一步提升。
三、研究方法研究民俗旅游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调研、问卷调查、访谈等。
通过与游客的交流和观察,可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体验感受。
同时,还可以与当地居民和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对民俗旅游的认识和看法。
四、研究价值研究民俗旅游的意义在于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通过研究,可以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促进民俗旅游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五、研究展望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加强对民俗旅游资源的挖掘和保护,提升民俗旅游产品的质量;二是加强对游客需求的研究,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三是加强民俗旅游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谈谈你对民俗旅游的理解
民俗旅游是一种新型的、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类型,它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文化为背景,以各种民俗文化事项和民俗活动为资源,并通过挖掘整理和再现或艺术加工的手段,为国内外游客提供服务的一种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方特色的社会经济现象。它将成为现代旅游的主流之一。各民族地区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风韵别致的文物古迹、情趣盎然的民间文娱活动,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国内外游客。它同传统的旅游方式不同的是,它是一种文化的旅游,生态的旅游,适应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和生活方式。
4、主体的对外性。民俗源于本地民间生活,是经过世代相传而存留下来的。因此,民族地区对自己的民族本身或当地群众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在文化渊源上讲,与民俗旅游创办主体的血缘关系越远越是具有吸引力,所以国外或省外游客就成为民族地区最大的客源。
民俗旅游”有着自身的特征,突出的有以下四点:
1、质朴的民间性。民俗源于民间生活,体现民间生活,包含着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与语言的因素,在现实生活中总显示出浅显不定的功能作用,成为人们参与社会生活所不可或缺的基本手段。民俗是伴随着生活的需要而自然形成,历久传承的文化形态,而非朝廷的、官府的、寺庙的等上层文化或宗教文化的简单代表。因此,民俗旅游应取材于民间风俗,才会显示出其固有的特色。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而,从某种意思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事项,实现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目前民俗旅游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口头传承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民俗旅游属高档次的文化旅游范畴,是指旅游者被异域或异族独具个性的民俗文化所吸引,以一定的旅游设施为条件,离开自己的居所,前往旅游地(某个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区域),进行民俗文化消费的一个动态过程的复合体,是人类文明进步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
浅谈民俗旅游
1. 民俗 文化 独 特 性 原 则
民族 的 一些 生活 方 式 、惯 例 和 规 矩 。 更 正 确 地 说 ,民俗 旅游 是 指 人
独特性原则是建立在 民俗文化 真实性的基础之上 现代人旅
们 离 开 常 住地 ,到 异 地 去 以地 域 民俗 事 项 为 主 要 内 容 而 进 行 的 文 游又是一个求真求实 的过程 ,在发展过程 中,首先 ,要认真挖掘蕴
性质、产品层次等可作出不同的类 型划分 。周霄认为 以民俗性质为
2.居 民参 与 原则
标准,旅游 民俗可分为“物质型 ”、“社会型 ”、“口承语言型 ”和“信仰
即民族旅游村寨 的居 民参 与,共 同营造 民俗旅游的氛围,共享
型 ”四种 类 型 ;以 产 品 层 次 为 标 准 ,旅 游 民俗 还 可 分 为“静 态 陈 列 民族开发的利益。民族旅游村 寨的开发,涉及到开发商、旅游中间
要 内 容之 ~ 。
争取 主 动 而 坚 定立 场 ,以 资源 的 永 续 利用 和 可 持 续发 展 为 计 。
一 认识 民俗 旅游 、
(一 )民俗 与 民俗 旅游 的含 义
三 、旅 游的可 持续 发展
(一 )坚 持三 个 原 则
民俗 旅 游 就 是人 们 离 开 自 己的 住 所 ,去了 解 、体 验 不 同 于 自 己
型 ”、“动 态 表演 型 ’ I‘‘互动 参 与 型 ’ 三种 类 型 。
商 (旅行社)、政府管理部 门、村寨居 民等的利益 。在开发实践中,我
2.从微观角度来区分,旅游 民俗 的分类 可根据地方的具体情 们往往忽略 了村寨居民的利益,使他们成为旁观者 ,这就需要政府
况 ,不拘 泥 于 一种 格 式 。
民俗旅游之浅析
民俗旅游之浅析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通过参观、体验、学习传统文化活动和习俗
的方式来进行旅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民俗旅游已成为当前旅游业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民俗旅游的核心是传统文化的展示和传承。
旅游者通过参观传
统村庄、手工艺坊等地方,可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领略
当地的传统文化活动,比如舞蹈、音乐、戏剧等。
在学习中,旅游
者不仅可以获得知识和技能,更可以感受到当地人民的热情和生活
状态,这种体验是传统旅游无法提供的。
同时,拥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和习俗的地区,也成为吸引旅游者
的重要原因。
旅游者可以通过品尝当地的美食、欣赏民间音乐、参
与传统节庆等方式,深入了解当地文化。
这不仅可以增强旅游者对
当地文化的了解和兴趣,也可以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但是,民俗旅游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地区将传统文化作为商
品化的工具,打造出低俗文艺、制造商业炒作等形式,影响了传统
文化的真正价值和作用。
此外,一些旅游者对当地文化缺乏尊重和
理解,不了解民俗的底蕴和特点,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干扰和
影响。
因此,民俗旅游的发展需要重视文化传承、保护当地文化,维
护传统文化的本真性和纯洁性。
同时,旅游者也需要进行文化教育
和接受当地文化的教育,理解和尊重当地的传统文化。
只有通过这
种方式,旅游者才能真正体验到民俗旅游的独特魅力。
民俗文化旅游
民俗:民间风俗习惯,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包括饮食、服饰、居住、节日、民间歌舞、游戏竞技等各方面的民俗风情。
民俗旅游: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
民俗旅游已和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旅游一起构成颇具特色的旅游三大产品。
从广义上讲,旅游实际就是民俗旅游,民俗和旅游是文化与生活的复合体。
民俗旅游特点:娱乐性、参与性、体验性、可移性、地域性、民族性民俗旅游内容:生活文化、婚姻家庭、人生礼仪文化、口头传承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
民俗旅游开发形式:原生态民俗村寨、民俗文化村、民俗博物馆、民俗节庆、民俗集会、民间工艺品制作等。
**民俗文化内容:老腔、碗碗腔、迷糊、皮影戏、**木偶、**锣鼓(双泉素鼓)、芯子、社火、华山武术、司家秋千剪纸、花馍、皮影荞麦凉粉、槐花麦饭、擀馍、大刀面、麻食菜西岳庙**、智取华山、沉香劈山救母、观棋烂柯(相传,**王道村有一樵夫名叫王柯,一日上山砍柴,来到“空灵峰”,见几个人围在一起下棋说天道地,听起来怪有意思,他又是一个棋迷,便一旁观战,竟忘记了砍柴,但见周围树叶一会儿落了,一会儿又绿了,不知道是什么缘故,等他想起回家时去拿挑担,找不见了。
去寻斧子,只剩下一个生了厚锈的斧头,根本无法再用了。
回到村里,他一个人也不认识,连自己的孩子,也无人知晓。
对民俗旅游的评价
对民俗旅游的评价
民俗旅游是一种将旅游与民俗文化相结合的旅游形式,它可以让游客深入了解和体验不同地区的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以下是对民俗旅游的评价:
1. 文化体验:民俗旅游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让他们亲身体验当地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
通过参与传统活动、品尝当地美食、观赏民间艺术表演等,游客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目的地的文化底蕴。
2. 丰富旅游产品:民俗旅游丰富了旅游产品的多样性,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对于那些对文化、历史和传统感兴趣的游客来说,民俗旅游提供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旅游体验,增加了旅游的吸引力。
3. 社区参与和经济发展:民俗旅游可以为当地社区带来经济收入和就业机会。
通过发展民俗旅游,社区可以传承和弘扬自己的文化遗产,同时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
4. 文化保护与传承:民俗旅游有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当游客对当地的民俗文化产生兴趣并愿意为此消费时,社区会更加重视和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从而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5. 教育意义:民俗旅游具有教育意义,它可以帮助游客了解不同地区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
这种教育体验不仅丰富了游客的知
识,也增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
总之,民俗旅游是一种有价值的旅游形式,它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文化体验,促进了社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同时也具有教育意义。
然而,在发展民俗旅游时,也需要注意保护当地文化的真实性和可持续性,确保旅游活动与社区的利益相协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在分析发掘民俗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时可以
利用的文化理论和方法
一:什么是民俗旅游资源
民俗旅游资源是构成民俗旅游地借以吸引旅游者的民俗旅游产品的基本要素,是我国各地区发展民俗旅游业及开展民俗旅游服务的基础条件。
一个地区的民俗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以及开发潜力如何,直接影响着该地区民俗旅游的发展前景,甚至影响着该地区的旅游发展战略。
从某种意义上讲,民俗旅游资源是一个地区旅游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民俗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我们把那些具有能给旅游者新鲜感和奇特感以及给旅游者快乐感和美的享受的民俗资源才成为民俗旅游资源。
三:可以利用的文化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旅游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相比较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旅游业有着“无烟”产业之称,所以在开发旅游资源时候,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新经济增长点地位的确定,许多旅游地把旅游业列为主导或支柱产业,优先发展旅游项目,加大旅游开发力度,这一方面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但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如何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我国旅游业界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也是作为旅游专业的大学生应该关注的问题。
(二)旅游地吸引力系统理论
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是否具有吸引力也是该地区的旅游资源是否具有文化内涵的一个真实的写照,所以旅游地吸引力系统能反应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旅游地系统是旅游发展的物质载体。
旅游地是一个由旅游资源、旅游服务和旅游环境等要素所组成的复杂的游憩系统。
旅游地的吸引力由旅游资源吸引力、旅游服务吸引力、旅游环境吸引力等要素共同构成。
(三)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也是最能反应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的理论,只有把人本放在开发的第一位才能处理好与旅游地当地居民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完成旅游资源的开发,才能更好地提升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世界的和谐发展,我国蒸蒸日上的旅游业日益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
然而,我国旅游业也是乱象丛生,损害旅游者正当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也是损害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旅游法律所强调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原则没有得到有机结合与和谐统一。
四:可以利用的方法
(一)深度开发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以品牌促发展
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文化内涵开发是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
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是文化创意,在地方文脉的基础上确定文化的开发方向和主题格调,明确定位围绕主题进行组织,进而通过旅游产品加以体现,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的升级改造。
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概括、发掘、升华最终凝聚区域特色的个性化精神,然后通过物化、创新,实现更深层次的整合,将文化内涵渗透、表现在旅游产品的各个层面,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
(二)加快人才培养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
旅游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专业是置于经济学范畴内的,旅游文化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对旅游人才文化素质的提高重视不够。
要加快旅游人才培养,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他们对所处环境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了解程度,既要做好服务员,又要做好讲解员,通过每一位旅游工作者的一言一行给与游客全方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三)要以科学发展观的眼光对待文化
在当代我国旅游文化产品差异中,我们不仅要好好的把握住市场带给我们的机遇,同时,要深刻的认识到我国旅游文化的深刻含义,充分地挖掘旅游文化资源的内涵,在地方文脉的基础上确定文化的开发方向和主题格调,明确定位围绕主题进行组织,进而通过旅游产品加以体现,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的升级改造。
挖掘旅游文化资源的内涵,首先要搞好城市规划,对旅游产品进行更好的定位,在不破坏城市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四)建立科学的旅游经济管理机制,将传统文化优势打造成地方旅游产业优势
健全和完善旅游经济管理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极为重要。
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管理体制,不断引进世界上先进的旅游经济管理技术和方法,在政策、法律、体制和机制等各个方面加强管理,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的旅游经济管理机制。
走“文化品牌”之路,适合于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优势还不能完全转化为产业优势的地区。
要使地方旅游资源优势得到完全的释放,挖掘文化、提升品位极其重要。
必须树立品牌意识,整合优质资源。
五:总结
中国有句话叫做“经济搭台文化唱戏”,总之文化是旅游资源的灵魂。
中国旅游文化的内涵以其个性鲜明、底蕴丰厚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
深度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及应用,大力开发旅游文化资源,是发展旅游产业的必要手段。
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永续利用要求提升产业素质,整合文化要素,进行品牌运作,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实践,促使旅游产业走向成熟,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