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实用语文第三册教案

合集下载

培智语文第三册《教室里》

培智语文第三册《教室里》
教室里
教学内容:看图学词学句。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看懂图意。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应该专心上课,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和部首,掌握一类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3、借助插图学习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
4、指导学生正确地读句子,恰当地把握句中的停顿和该读重音的地方。
教学重、难点:
(2)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意思,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奋发进取。
4、指导学生朗读句子。
(1)提醒形式学生注意顿号的停顿,才能读出节奏感。
(2)指导学生个别、集体读。
三、课堂训练
1、读生字、词语。
2、朗读句子。
3、指导学生写词语。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课堂练习。
教学过程:
一、提出练习要求。
二、练习。
1、说话训练。
(1)看图读句子,说说教室里有些什么,黑板上写着什么。
(2)说说我们的教室。
2、游戏“找朋友”(看拼音找生字P7)。
3、写出下面的字各有几画。
里()画桌()画着()画
4、读读写写。
讲台桌子学习
调整补充:
教学反思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3、请学生说说,我们应怎样爱护黑板、讲台、桌椅这些学校的财产。
4、指导学生写字。
讲台桌里着习
本课所教的生字,有三个新的部首出现,即言字旁,口字底和羊字头。“桌”、“着”笔画较多,指导书写时重视笔画、笔顺的提示。
5、指导学生读词语:黑板讲台桌椅
四、课堂训练。
1、指名读生字。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和部首,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2、把握句中的停顿和该读重音的地方。
教学时间:3课时。

培智生活语文第三册教案

培智生活语文第三册教案

培智生活语文第三册教案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第一课手帕一、课文分析:本课是第一单元脸的卫生的第一课,课题是《手帕》。

本课包括3个生字:自、来、水;2个词语:自来水、洗手帕;1个句子:我用自来水洗手帕。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A组:学会3个生字,会读会写;学会2个词语,会读,理解词义;会独立读句子,理解句意。

B组:学会3个生字,会读会写;学会2个词语,会读,理解词义;在老师提示下读句子,理解句意。

C组:学会1—2个生字,会读;认识2个词语,理解词义;在老师帮助下读句子。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思想目标:1、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讲究卫生。

2、教育学生节约用水。

三、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词语,理解词义,句意。

四、教学难点:理解句意。

五、教具准备:手帕(实物、图片),实物影仪(展台)。

六、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做游戏《左右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上课的兴趣。

(二)新授:1、出示课题: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来学习第一课《手帕》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教学词语“手帕”“洗手帕”(1)出示实物手帕,“这是什么”教师板书:手帕。

(2)齐读,指名读。

延伸:这是什么(要求学生完整说句子)。

这是谁的手帕(A、B组完整回答,C组能回答“王老师的手帕”即可)。

你有手帕吗(根据情景说句子)。

你有没有手帕你有毛巾还是有手帕(A组)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又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3)出示手帕的图片,认识手帕(4)“手帕脏了,要怎么办”引出词语“洗手帕”。

板书、齐读、指名读。

(5)用动作演示“洗手帕”。

(6)我们为什么洗手帕教育学生讲卫生。

(7)手帕的作用(此环节应安排在认识“手帕”图片之后)3、学习词语“自来水”。

(1)出示图片,告诉学生,这是自来水,板书词语。

(2)齐读,指名读。

(3)“我们学校的洗刷间里有自来水吗”带领学生迅速去洗刷间,边用手指边问:这是什么强化“自来水”的概念。

培智生活语文教案

培智生活语文教案

培智生活语文教案教案主题:培智生活语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教材《生活语文》第三册,第四章“我的家人”。

本章主要让学生认识家庭成员,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家人的外貌、性格和爱好。

内容包括: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等家庭成员的介绍,以及家人的职业、兴趣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家庭成员,了解家人的外貌、性格和爱好。

2. 培养学生用语言描述家人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家庭情感,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家庭成员,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家人。

难点:家庭成员的职业、兴趣等方面的描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作业本等。

学具:课本、笔、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张家庭成员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家人的名字。

2. 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第四章“我的家人”,让学生认识家庭成员。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家人的外貌、性格和爱好,以PPT和图片形式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

4. 例题讲解:教师给出一个例题,如“请描述你的爸爸”,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5.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关于家人的描述,让学生判断正误。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采访家人,了解家人的职业、兴趣等,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家庭成员、外貌、性格、爱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语言描述你的家人,包括外貌、性格、爱好等。

2. 作业答案:(1)爸爸:我的爸爸高高的,瘦瘦的,眼睛非常大,他是一名工程师,喜欢看电影。

(2)妈妈:我的妈妈圆圆的,温柔善良,她是一名教师,喜欢养花。

(3)哥哥:我的哥哥长得和我差不多高,他是一名学生,喜欢打篮球。

(4)姐姐:我的姐姐长得比我高,她是一名护士,喜欢跳舞。

(5)弟弟:我的弟弟小小的,他很调皮,是一名小学生,喜欢玩游戏。

(6)妹妹:我的妹妹可爱极了,她是一名幼儿园学生,喜欢唱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家庭成员的认识和描述家人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在描述家人的职业、兴趣等方面还需加强。

培智学校实训班语文——《洒水扫地3》教案

培智学校实训班语文——《洒水扫地3》教案

授课教师课题学情分析目标启智学校2021学年〔一〕语文学科教案授课班级实训班授课时间洒水扫地3使用教材自编课时安排两个课时本班共有五名智障学生,其中两名学生语言能力较好,认字能力也较强,认识较多的生字与新词,能理解课文内容,需重点培养,另两名学生跟读能力尚可,理解课文能力较差,需多加讲解,最后一名学生主动性较弱,学习能力也较弱,上课能认真听讲,需多加辅导。

指导学生理解图意,认识怎样洒水,扫地,认真做好卫生值日。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和部首,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结合看图和学句理解意思。

指导学生较正确地朗读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辉模仿例句用“是〞说一句话。

教学重点识记文中的生字,朗读句子,练习用“是〞说一句话教学难点识记文中的生字,朗读句子,练习用“是〞说一句话使用教具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过程教学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复习导入,稳固知识 1.出示词语卡片,复习词语:洒水扫地孩子劳动认读句子,比一比谁读得又准确又有感情。

学生复习听写词语。

面批,纠错。

根据学生听写情况相机指导记忆。

二、指导朗读:1 .出示句子:你洒水,我扫地。

我们是爱劳动的好孩子。

指朗读课文,学说句导读准字音。

指名认读。

学生朗读课文,学说句子子2 .看图读句子,说说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做什么。

为什么说他们是爱劳动的好孩子?稳固练习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学过的内容三、课堂练习:1.读拼音写汉字。

〔见书本第5页题目2〕学生先拼,写,再讲评。

学生完成练习写出下面字的部首。

洒——〔〕扫——〔〕地——〔〕生字造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文——〔〕好——〔〕孩——〔〕写写。

我好孩子学生准确字音,再按田字格的位置写好生字。

照子用“是〞。

例句:我是的好孩子。

先学生用“我是⋯⋯〞一句。

再用“⋯⋯学生学造句是⋯⋯〞。

四、后延伸:熟句子。

每个同学每天都学校、家里做一件事,做个的好孩子。

洒水扫地3作业1.熟句子。

板2.每个同学每天都学校、家里做一件事,做个的好孩子。

学生参与程度目完成程度整体状况效果分析一般一般一般后反思。

培智语文第三册教案

培智语文第三册教案

64课时常规教育阶段一、教学内容分析:经过一个暑假弱智儿童对学校的一切会感到陌生、新奇、甚至有点恐惧,对学校环境和学习生活需要一个重新熟悉和适应的过程,根据通过对本班十名学生的学情分析,可以在开学用一个星期时间使学生适应学校教育以及复习一年级所学习的内容。

二、教学方法:讲解结合、谈话法、分组讨论法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尽快适应学校作息时间,教学秩序等。

2、复习一年级所学知识,包括汉语拼音和汉字、词语。

四、教学重难点:复习一年级所学知识,包括汉语拼音和汉字、词语。

五、课时安排:4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师生问好,对学生进行点名要答“到”训练。

2、20XX年9月1日,我们开学了,和爸爸妈妈一起来报名。

3、我们的学校是:商洛市特殊教育学校。

我们是:培智二年级一班。

我是大家的:董老师。

教育学生要爱护学校教室,爱老师爱学习。

4、和同学分享我们的快乐暑假。

第二课时1、熟悉学校的作息制度:早七点,起床,洗脸刷牙,整理床铺,吃早饭,洗碗;早八点,站队做操,打扫教室卫生,早读,上课;中午十一点半,站队吃午饭,午休;下午两点半,上课,眼保健操;下午四点半,站队放学,校园活动;下午五点半,吃晚饭,校园活动;晚九点,洗脸刷牙洗脚,按时休息。

2、教育学生在学校要注意安全,遵守纪律,讲卫生懂礼貌。

第三课时1、复习巩固一年级所学的汉语拼音,能读会写。

2、通过教师指读,学生认读,集体朗读等方法,逐个练习汉语拼音的发音,纠正部分学生的错误发音。

3、教师板书,学生黑板,拼音本练习汉语拼音的写法,要求书写正确,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练习。

第四课时1、复习巩固一年级所学的汉字和词语、以及部分短句子。

2、通过教师指读,学生认读,集体朗读等方法,逐个练习汉字、词语及短句的发音,纠正部分学生的错误发音。

3、教师板书,学生黑板,生字本练习汉字的写法,要求书写正确,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练习。

学校老师同学一、教材说明:本课有一幅图,四个词语,三个句子。

人教版培智第三册语文教案语言训练1

人教版培智第三册语文教案语言训练1

全日制培智学校教科书(试用本)语文第三册语言训练1一、爱劳动教学要求:1 看懂图意,知道每幅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 分别用一句话说出每幅图上画的内容,要语句完整,表达清楚。

3 通过看图说话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说话。

说说同学们喜欢做什么家务?会做什么事情?二、看图说话。

1 出示图片,说说谁(取个名字)在干什么?学生给图中的小朋友取个名字,喜欢谁就给谁取名字。

2 仔细看图,说说,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如:蓝蓝在洒水。

亮亮在擦桌子。

小明在擦黑板。

小云在扫地。

3 把句子说得更具体些。

如:小明手提着水壶在洒水,洒得真均匀。

蓝蓝擦黑板,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

三、拓展提高。

根据学生表现,小结:洒水、扫地、擦黑板、擦桌子,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是爱劳动的表现,从小不仅要乐于做事,还要学会做事,使自己成为爱劳动的好孩子。

二方方摔倒了教学要求:1 指导看图,看懂每幅图的意思和三幅图连起来的意思。

2 根据课后提示训练学生说话,能比较清楚地表达图上的内容。

3 培养学生仔细看图,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4 结合语言训练进行乐于助人的教育。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说话。

同学们喜欢下雨吗?为什么呢?说说雨天发生的故事,好吗?二、看图说话。

1 出示图一,说说,下雨了,方方在干什么呢?(让学生尽量多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放学后,天下雨了,方方背着书包往家跑。

2 出示图二,说说方方正跑着是,后来怎样了?领悟到摔倒原因。

元元看到方方摔倒后是怎样做的,他们会说什么?让学生知道元元是如何帮助方方的。

(让学生尽量多说,启发想象)引导学生说完整话:路太滑,方方不小心摔倒在地上,穿着雨衣的元元看到了,赶紧跑过来。

3 出示图三,引导说出:元元把方方从地上扶起来。

想想他们会说些什么。

4 连起来说一说。

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只要能说大概意思,懂得每幅图之间的联系就行。

三小结。

在日常生活中,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比如跌倒了,迷路了,生病了,我们都要主动帮助,从小养成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美德。

培智实用语文教案

培智实用语文教案

培智实用语文教案教案标题:培智实用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理解文章主旨、细节和推理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写作结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包括分析、评价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与方法:1. 阅读理解: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能力水平的文章,通过阅读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细节和推理。

- 方法:教师讲解、小组讨论、个人阅读、问题解答。

2. 写作能力: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结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 方法:教师示范、学生练习、互相评价、教师反馈。

3. 批判性思维:通过分析、评价和解决问题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 方法:小组讨论、辩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话题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选择一篇适合学生年龄和能力水平的文章,进行阅读和讨论。

3. 写作练习:根据所学文章的主题或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4. 批判性思维:进行分析、评价和解决问题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5.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

教学评估:1. 阅读理解评估:通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表现,进行个人或小组评估。

2. 写作评估:对学生的写作作业进行评估,包括写作结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批判性思维评估:通过学生的分析、评价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进行个人或小组评估。

教学资源:1. 适合学生年龄和能力水平的阅读材料。

2. 写作练习题目和范文。

3. 分析、评价和解决问题的案例或活动。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2. 提供更多的阅读材料和写作练习,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语文能力。

人教版培智第三册语文教案3黑板 讲台 桌椅

人教版培智第三册语文教案3黑板  讲台   桌椅

全日制培智学校教科书(试用本)语文第三册看图学词学句3黑板讲台桌椅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看懂图意。

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应该专心上课,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和部首,掌握一类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3.借助插图学习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

4.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句子,恰当地把握句中的停顿和该读重音的地方。

教学重难点:识记三个部首、五个新词;朗读句子并恰当地把握句中的停顿和该读重音的地方。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看图学文。

观察图片,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是什么地方?学生仔细看图,通过看图,学生练习说话,教师小结;有黑板,有桌椅,有讲台的地方是教室。

板书:教室里。

二、学习生字;1.出示卡片:黑板桌椅讲台。

学生认读,开火车读,纠正认读。

2.说句子,哪里有黑板,哪里有桌椅,哪里有讲台。

它们分别是用来干什么的。

3.认读卡片。

三、读句子。

“教室里有黑板、讲台和桌椅。

”教师范读,指导朗读时要注意顿号的停顿;学生自由读。

点名个别读。

指导学生背诵。

四、指导书写识记生字。

1.选择性教学:讲——言字旁台——口字底2.指导书空识记:讲台习3.组词,了解字义讲:讲台讲话讲故事台:台湾上台电视台讲台习:学习习惯五、作业:书写生字:讲台习言字旁口字底第二课时一、复习:1.复习字词:讲台习言字旁口字底2. 复习句子:教室里有黑板、讲台和桌椅。

根据学生认读情况及时纠错。

二、学习新词。

1.出示“羊“字,学生认读,变个小魔术,把羊的竖改为撇,引导认读”羊字头”并书空识记。

指导识记“着”。

2.让学生分析“里、桌”的组成,指导认读,识记。

3.组词并了解字义:着:听着看着吃着(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桌:桌子桌椅书桌方桌里:家里土里地里学校里教室里三、学习句子。

“黑板上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这是毛主席为少年儿童提出的要求和寄托的殷切希望。

引导学生认真有感情的进行朗读。

四、作业:书写全部生字各一行。

(完整版)人教版培智教材第三册语文教案

(完整版)人教版培智教材第三册语文教案

1 学校老师同学教学内容:看图学词学句。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看图,弄清图意。

2、掌握生字新词和部首,能联系实际懂得“关心”的意思。

3、能比较正确地朗读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会用“我们爱……”说一句话。

4、理解老师对同学的关心,让学生更加爱学校、爱老师。

教学重、难点:掌握生字新词和部首,能联系实际懂得“关心”的意思。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学习。

二、出示本课插图,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

(由近到远)三、让学生说说图意(图上画的是谁和谁?他们在干什么?画的是什么地方?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四、指导学生说话。

(要求按“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谁和谁怎样”的顺序说)五、学习字词。

1、出示注音字、词。

校老师同心们学校老师同学关心(1)学生轻声读,要求读准字、词的音节。

(2)指导学生个别读、集体读。

(3)分析字形,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4)指导学生书空,记住字形。

2、试用刚学过的生字口头组词。

六、课堂训练1、指名认读这一课的生字。

2、按结构说字。

3、读词语:学校、老师、同学4、从上面的三个词中选一个你喜欢的来说一句话。

5、指导学生书写字词。

第二课时一、复习。

1、认读四个偏旁部首:子、巾、木、门。

2、认读生字并口头扩词。

3、认读词语。

二、学习句子。

1、出示注音的句子:学校有老师和同学。

老师关心我们。

我们爱老师。

2、指名读句子。

3、帮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老师关心我们”这句话。

4、说一说:老师关心我们,我们应怎样呢?5、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三、课堂训练。

1、认读生字词语。

2、抄写字词3、练说()关心()。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练习课。

教学过程:一、读写训练。

1、写一写(写笔画笔顺)。

老:()师:()同:()2、看图读拼音写汉字。

(P3)3、用下面的字各组两个词语。

学()()关()()4、说话训练。

(1)说说学校有谁,老师是怎样关心我们的,我们应该怎样爱老师。

(2)用“我们爱······”说一句话。

培智学校实训班生活生活语文教案《别说我小3》

培智学校实训班生活生活语文教案《别说我小3》
您妈妈别说爸爸奶奶
三、巩固:
(一)把句子补充完整:我会擦桌子。
小明。
(二)词语归类:
衬衫父亲飞机火车女儿母亲奶奶自行车
交通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认读词语;
2、归类。
学生复习学过的生字和课文
学生做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别说我小
作业
熟读课文
效果分析
学生参与程度
目标完成程度
整体状况
一般
一般
一般
课后反思
2、复习学过的课文
学生自己读课文
3、用会来造句
学生用会说几句话
二、课后练习:
(一)听老师读,写出听到的部首:刂女穴
(二)听老师读,用“√”指出听到的句子:
1、早上,我自己穿衣。()
2、晚饭后,我擦桌子。()
(1)师引导学生跟读句子。
(2)学生认读并指出听到的句子。
(三)连线:
刂女穴心妈穿别窗奶您
(四)读下列词语:
2、学会本课的三个生字,一个新部首:心字底—您。
3、通过指导做家务、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展示自己的技能,逐步培养起生活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课文生字词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
使用教具
(训练器材)课件、衣裤、抹布等。
教学过程
教学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巩固学过的知识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学过的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
启智学校2015学年(一)语文学科教案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实训班
授课时间

人教版培智第三册语文教案4足球 排球 羽毛球

人教版培智第三册语文教案4足球  排球  羽毛球

全日制培智学校教科书(试用本)语文第三册看图学词学句4足球排球羽毛球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看图,知道图上画了哪几种球,操场上同学们在做什么。

2.教学生字新词,使学生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理解字义,正确书写。

3.指导学句,使学生掌握句子的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句子,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认读生字词,读准句子。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请同学们说说课外活动时间,体育课都做些什么运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看图学词语。

1.指导认真看图,说说图上画什么?指导用完整的话来说。

2.出示足球、排球、羽毛球,请大家说出它们的名字,教师相机板书词语。

3.(1.)指导读准字音:足球排球羽毛球(采用个别指导、齐读、带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准字音,特别注意足是平舌音,羽是撮口音)(2. )指导学会书写:先边读笔画边在桌上书空、接着老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板书,提醒该字的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边示范,学生跟着在田字格练习本上书写。

视学生的书写情况及字的难易情况来区确定练习写的个数。

(3.)学会识记:排:左右结构,左边是提手旁,右边是非。

球:左右结构,左边是王字旁,右边是求。

羽由两个习组成。

(4.)组词扩句,理解字义。

足:足球满足足够球:地球足球排球羽毛球篮球乒乓球排:安排排队排球一排排羽:羽毛毛:毛巾羽毛长毛兔子毛三、作业:书写所学的生字。

第二课时一、复习。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词语:足球排球羽毛球二、看图学句子。

1.出示课文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谁在干什么?教师相机板书词组:踢足球打排球打羽毛球。

2. 重复说词组:踢足球打排球打羽毛球。

并用表演的方式加深记忆。

3. 引导学生说出同学们玩的时间、地点。

教师相机板书句子:下课了,同学们有的踢足球,有的打排球,还有的打羽毛球。

4.学习认读生字:“了打”,在句子中找到“了打”字,并放在句子中读一读。

语文第三册教案(15篇)

语文第三册教案(15篇)

语文第三册教案语文第三册教案(1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第三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第三册教案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2.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雹子和雪;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10个生字,知道“我”是什么。

教学过程:一、引言揭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水”是怎样变化的吗?你们知道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雹是怎么形成的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将会把这个答案告诉你。

板书课题:我是什么。

二、新授:1.自读课文,划出本课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检查自学情况。

注意下面几个字的读音:3.学生质疑。

4.记忆字形。

1)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记忆字形,比比谁的方法好。

2)学生互相交流识字方法,教师从旁点拨。

可以用熟字加偏旁记字法来记:晒、飘、冲、助、灾会意法记字;浮、温5.书写指导。

飘:左高右低,“风”的起笔点与左上“”的“横折”一边高。

帮:三个部件要写得紧凑。

害:第七笔“竖”上下要出头。

6.学生练习书写7.作业展示,大家共同评议。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四、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出示生字卡片:晒太阳漂浮温和帮助冲毁房屋灾害灌溉白袍管理二、新授:1.学习第一段1)学生轻声读课文第一段。

2)思考:“我”变成了什么?是怎样变成汽的?又是怎样变成云的?3)解词:“白衣服”、“黑衣服”、“红袍”。

2.看图学习第二段。

1)在这段中“我”是指谁?2)云是怎样变成雨的?又是怎样变成雹子的?怎样变成的雪?3)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3.学习第三段。

1)学习这段你想知道什么?2)学生自由提问。

3)小组讨论4)教师引导大家弄懂下面的问题:为什么说水在池子里睡觉?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舞蹈?唱歌、开会又是怎么回事?5)在这一段中,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呢?4.学习第四段。

培智语文第三册教案

培智语文第三册教案

培智语文第三册教案培智语文第三册是一本小学生语文教材,适合三年级学生使用,以下是一份适用于培智语文第三册的教案。

教材内容:《培智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小蝌蚪找妈妈》读写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课文,能够理解故事情节,掌握生词。

2. 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能够连贯表达课文的内容。

3. 能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老师提问的问题。

4. 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写出有关小蝌蚪找妈妈的文章。

教学准备:《培智语文第三册》教材、黑板、彩色粉笔、学生课本、小蝌蚪找妈妈图片。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小蝌蚪找妈妈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测课文的内容。

2.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吗?”接受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2: 预读课文1. 教师引导学生扫读全文,帮助学生获取大致的故事情节。

2. 教师让学生观察课文中的生词,在黑板上写下让学生念读和默写,扩展学生的词汇量。

3. 教师提问:“从课文中可以得出什么主题?”,鼓励学生猜测故事的主题。

Step 3: 阅读课文1. 教师逐句带读课文,学生跟读。

2. 教师提问:“小蝌蚪遇到了哪些困难?”,学生回答。

3. 教师提问:“小蝌蚪是如何找到妈妈的?”,学生回答。

Step 4: 理解课文1. 教师出示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2.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小蝌蚪为什么会迷路?”,“小蝌蚪是如何找到妈妈的?”等。

Step 5: 回答问题练习1. 教师出示问题:“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 教师出示问题:“你觉得小蝌蚪要是没找到妈妈会怎么样?”让学生猜测并回答。

Step 6: 小结课文教师帮助学生总结课文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Step 7: 拓展活动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小游戏,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Step 8: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复述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并写一篇短文,描述小蝌蚪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找到妈妈。

培智学校实训班生活生活语文教案《交通工具3》

培智学校实训班生活生活语文教案《交通工具3》
学生复习学过的生字课文
学生做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交通工具
作业
熟读课文
效果分析
学生参与程度
目标完成程度
整体状况
一般
一般
一般
课后反思
2、学习本课部首马字旁,生字“汽”、“班”;并会指读课文。
3、增加常识,懂得遵守交通规则。
教学重点
课文生字词
教学难点
课文生字
使用教具
课件、图片,视频
教学过程
教学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巩固学过的知识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学过的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
2、复习学过的课文
学生自己读课文
二、课后练习:
(2)请学生到黑板上仿写。
三、巩固:
(一)扩词:
车()()上()()我()()班()()(二)说一说:
读课文,用“什么时候,谁怎么样去干什么”说一句话。1、齐读课文。
2、师举例,今天,老师带着电脑去上课。
3、引导学生仿说句子:
早上,志洋拿着扫帚去扫地。中午,我洗完手后去吃饭。傍晚,我吃完饭去操场上活动。
启智学校2015学年(一)语文学科教案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实训班
授课时间
2015.11.16
课题
交通工具
使用教材
自编
课时安排
第三课时
学情分析
本班只有一个学生,该生是智障生,并伴有多重残疾(听力残疾一级),口头表达能力不好,无法清晰表达,口语表达需反复练习。
目标
1、、会看图说出图片中的汽车、摩托车、自行车并会认读词语;
(一)听老师读,用“√”画着听到的词语:
汽车自行车摩托车

全日制培智学校语文实验教材第三册《雨衣雨鞋雨伞》说课稿

全日制培智学校语文实验教材第三册《雨衣雨鞋雨伞》说课稿

全日制培智学校语文实验教材第三册《雨衣雨鞋雨伞》说课稿《雨衣雨鞋雨伞》是全日制培智学校语文试验教材第三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看图学词学句中的一篇课文。

全文共有四幅图,前三幅画的是雨衣雨鞋雨伞,主要是让同学认识这些雨具;第四幅图画的是一群学校生冒着风雨去上学,表现了学校生不怕风雨,喜爱学习的精神。

本课有三个一类生字:衣、鞋、伞。

课中有两句话:第一句写下得很大;第二句一群学校生是怎样冒着风雨去上学的,集中反映了第四图的内容,便于同学图文对比,理解句子。

依据我班重度残疾同学较多的状况,我把本课安排为四个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第一个生字:衣及其连词“雨衣”;第二课时学习第二个生字:鞋和词语“雨鞋”;第三课时学习生字“伞”和词语“雨伞”;最末一个课时学习两个句子。

本节课是第三课时的教学。

二、依据教材和同学,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观测画面,看懂图意。

通过看图认识雨伞,知道雨天如何撑伞,把培育同学生活技能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学会新词“雨伞”,掌控生字“伞”的音、形、义。

补偿同学在听、说、读、观测、理解等认知缺陷。

教育同学不怕风雨,不怕困难,喜爱学习。

教学重点:掌控生字“伞”的音、形。

在课时的教学设计上,我依据课型特点和同学实际状况,着重引导学会学习,让同学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活动的中心地位,老师只予以点拨指导,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同学的听、说、读、写的技能。

我主要是针对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设计的。

1、坚持乐学,激发爱好。

俗话说得好: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是胜利的良好开端。

因此,激发同学学习热忱和爱好是特别重要的。

依据低班级同学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本节课中,我尽量做到多让同学动脑、动口、动手,提高活动频率。

比方,让同学贴词卡,做游戏等,这样的`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同学学习爱好。

2、把握层次,面对全体。

所谓的分层教学,就是老师以同学客观存在差异为前提,在区分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掌握教学进度,变换教学手段,确立评估方法,从而尽可能让每一位同学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进展。

培智实用语文第三册教案

培智实用语文第三册教案

培智实用语文第三册教案第一课手帕一、文本分析:本课是第一单元脸的卫生的第一课,课题是《手帕》。

本课包括3个生字:自、来、水;2个词语:自来水、洗手帕;1个句子:我用自来水洗手帕。

二、教学目标:(I)知识目标:a组:学会3个生字,会读会写;学会2个词语,会读,理解词义;会独立读句子,理解句意。

B组:学习三个新单词并能读写;学习2个单词,能够阅读和理解单词的意思;在老师的提示下阅读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

c组:学会1―2个生字,会读;认识2个词语,理解词义;在老师帮助下读句子。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思想目标:1.了解自己的业务,自己动手,注意卫生。

2.教育学生节约用水。

三、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词语,理解词义,句意。

四、教学难点:理解句意。

五、教具准备:手帕(实物和图片)、实物阴影仪(展位)。

6、课程安排:4学时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做游戏《左右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上课的兴趣。

(二)新授:1、出示课题:一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来学习第一课《手帕》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教单词“手帕”“洗手帕”(1)出示实物手帕,“这是什么?”教师板书:手帕。

(2)齐读,指名读。

分机:这是什么?(要求学生完整地说出句子)。

这是谁的手帕?(A组和B组可以完整回答,C组可以回答“王先生的手帕”)。

你有手帕吗?(根据情况说句子)。

你有手帕吗?你有毛巾还是手帕?a组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词义,还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出示手帕的图片,认识手帕(4)“手帕脏了。

我该怎么办?”引出“洗手帕”这个词。

在黑板上写字、一起阅读和点名阅读。

(5)用动作演示“洗手帕”。

(6)我们为什么要洗手帕?教育学生卫生知识。

(7)手帕的作用(此环节应安排在认识“手帕”图片之后)3、学习词语“自来水”。

(1)展示图片,告诉学生这是自来水和黑板单词。

(2)按名字读。

(3)“我们学校的洗刷间里有自来水吗?”带领学生迅速去洗刷间,边用手指边问:这是什么?强化“自来水”的概念。

培智语文第三册教案

培智语文第三册教案

培智语文第三册教案教案标题:培智语文第三册教案教案概述:培智语文第三册是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设计的语文教材。

本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和安排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教案将按照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进行安排,同时结合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以达到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目标。

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培智语文第三册的课文内容,包括课文的主题、情节和人物。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训练学生进行简单的写作活动。

5.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理解课文的主题、情节和人物。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进行简单的写作活动。

教学难点: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

2.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写作活动。

教学资源:1. 培智语文第三册教材及相关教学辅助材料。

2. 多媒体设备和教学投影仪,以展示教学资源和辅助教学。

3. 阅读材料,包括绘本、短篇小说等,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4. 语言表达和写作指导材料,包括写作模板、范文等,用于辅助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

教学方法:1.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定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多媒体教学法:通过运用多媒体设备和教学投影仪,展示教学资源和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步骤:1. 导入活动:通过观看一段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视频,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培智生活语文第三册教案

培智生活语文第三册教案

培智生活语文第三册教案学习目标•学习本单元的主题词汇和句型。

•能够辨别主旨句和细节句。

•能够听懂简单的日常对话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能够谈论自己的日常活动并描述旅游景点。

•能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的日常活动。

教学重点•本单元的主题词汇和句型。

•能够辨别主旨句和细节句。

教学难点•能够听懂简单的日常对话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流程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和教材,教具等。

•安排好教室,放置好课桌,板书等。

•了解本节课的内容和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级别和学习能力确定教学策略和方法。

Warm-up(10分钟)•请学生介绍自己的日常活动或者最近去过的旅游景点,并谈论一些感受。

Presentation(2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者小黑板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本单元的主题和主题词汇。

•教师通过示范或者演讲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和模仿句型。

•教师使用图片或者实物,让学生感知和模仿词汇和语音。

Practice(30分钟)•教师以小组或者对话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日常对话练习。

•教师领读或者让学生自己阅读文章,并要求学生辨别主旨句和细节句。

Production(20分钟)•教师以写作短文的形式,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并写出一篇400字左右的描述自己日常活动的作文。

Wrap-up(10分钟)•教师进行简单的点评和,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进行梳理,并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

•教师提醒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和积累。

课后作业•听写主题词汇和句型。

•记忆所学的短语和句型,并且运用到日常对话中。

•完成写作作业。

教学评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进行评分和,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

培智三年级语文教案

培智三年级语文教案

培智三班级语文教案本文节选自碧野的?天山景物记?,他原文中的小标题是?迷人的夏季牧场?,选入本课时做了相应的的修改。

一起看看培智三班级语文教案!欢送查阅!培智三班级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12个生字,生疏本课的13个二类生字,把握两个多音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进一步了解草原,对草原产生宠爱的情感。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草原。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教学预备:地图、天山牧场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跟草原有关的课文,信任同学们确定对草原有了确定的了解,也确定想更多地了解草原。

今日,我们还要一起走进?天山牧场?。

2、老师范读课文。

3、同学自由练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出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

4、学习生字。

阔:kuò门字框半包围构造开阔阔步前进阔别阔气阔叶树蒙:měng 艹字头上下构造蒙古包蒙古蒙古族(多音字)mēng 蒙头转向Méng 蒙蒙蒙受蒙蒙细雨策:cè竹字头上下构造政策、筹划、筹划、策略、托:tuō扌旁左右构造托运托车托办托福托辞托人楚:chǔ上下构造清楚楚国楚楚动人案:àn 宀旁上中下构造教案案子案情案犯案例健:jiàn 亻旁左右构造健身房、衰弱操、健在、健身、逐:zhú辶旁半包围构造渐渐笑逐颜开追赶逐一喝:hē口字旁左右构造喝酒、喝水、吃喝、(多音字)hè喝彩脉:mài 月字旁左右构造山脉、脉搏、脉络、墨:mò土字旁上下构造墨汁墨水墨绿墨迹墨守成规集:jí木字旁上下构造影集、集合、集中、集体、4、复习一类生字。

生疏二类生字。

作业:书写一类生字。

其次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1、请同学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请一名同学读第一段,说说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出示祖国的地图,指出天山牧场所在的位置)3、自由读其次段,说说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天山牧场很美)说说你从哪看出天山牧场很美?怎么读4、其他几个自然段也是描写天山牧场的秀丽风光的,可以请同学自学汇报,说说天山牧场美在哪,(草原上不但风光美,而且牧民的心灵更美,)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在理解后读一读。

培智语文教案3 大 扫 除

培智语文教案3  大 扫 除

3 大扫除一、教学目的1、能有顺序地观察画面,看懂图意。

2、学会要求掌握的8个生字和由它们组成的6个词语;二类字暂不要求掌握;理解句子的意思。

3、会正确地朗读课文。

4、认识几种简单的清洁工具,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热爱集体,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认识几种简单的清洁工具,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三、教学时数:3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谁来说说大扫除需要带什么工具,要做些什么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课《大扫除》(学习生字“除”)二、指导看图继续指导学生由整体到局部,有顺序地观察画面,理解画面的意思。

1、看教室的布置,注意其中有个卫生角。

2、让学生按顺序观察人物的活动。

3、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如卫生角除放笤帚、抹布等外,还可放茶盘和水杯等。

4、让学生观察一下自己教室里的卫生角,说说里边放着什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师范读课文,教学生字词。

出示生字卡片:笤帚抹布拖把地板高兴1、指导读准字音帚:zhou,翘舌音。

兴:xing,后鼻韵母。

2、分析字形笤:上下结构,与“招”作比较。

帚:巾字部,上中下结构。

抹:注意右边“末”的书写,不要写成“未”。

拖:指导右边的上半部要写成撇、横。

兴:与“学”作比较,两个字的上半部相同,但“学”是子字部,“兴”是八字部,注意区别中间部分。

3、理解词义,扩词。

五、课堂练习。

指导学生在田字格正确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一、复习。

1、看拼音写字。

tiao zhou ma bu tuo ba da sao chu( ) ( ) ( ) ( )2、抽读生词。

二、学习二会字:墙角、搬桌子1、读准字音2、理解词义。

三、学习句子,理解句意。

1、齐读课文(教师范读,学生跟读)2、讲解课文。

(1)这篇课文有几段(两段)。

(2)第一段一句话,讲了什么?“大扫除时”是表示时间,设计一个小品,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练习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说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手帕一、课文分析:本课是第一单元脸的卫生的第一课,课题是《手帕》。

本课包括3个生字:自、来、水;2个词语:自来水、洗手帕;1个句子:我用自来水洗手帕。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A组:学会3个生字,会读会写;学会2个词语,会读,理解词义;会独立读句子,理解句意。

B组:学会3个生字,会读会写;学会2个词语,会读,理解词义;在老师提示下读句子,理解句意。

C组:学会1—2个生字,会读;认识2个词语,理解词义;在老师帮助下读句子。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思想目标:1、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讲究卫生。

2、教育学生节约用水。

三、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词语,理解词义,句意。

四、教学难点:理解句意。

五、教具准备:手帕(实物、图片),实物影仪(展台)。

六、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做游戏《左右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上课的兴趣。

(二)新授:1、出示课题: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来学习第一课《手帕》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教学词语“手帕”“洗手帕”(1)出示实物手帕,“这是什么?”教师板书:手帕。

(2)齐读,指名读。

延伸:这是什么?(要求学生完整说句子)。

这是谁的手帕?(A、B 组完整回答,C组能回答“王老师的手帕”即可)。

你有手帕吗?(根据情景说句子)。

你有没有手帕?你有毛巾还是有手帕?(A组)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又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3)出示手帕的图片,认识手帕(4)“手帕脏了,要怎么办?”引出词语“洗手帕”。

板书、齐读、指名读。

(5)用动作演示“洗手帕”。

(6)我们为什么洗手帕?教育学生讲卫生。

(7)手帕的作用(此环节应安排在认识“手帕”图片之后)3、学习词语“自来水”。

(1)出示图片,告诉学生,这是自来水,板书词语。

(2)齐读,指名读。

(3)“我们学校的洗刷间里有自来水吗?”带领学生迅速去洗刷间,边用手指边问:这是什么?强化“自来水”的概念。

“洗刷间里有自来水,厕所里有自来水吗?”“你家有自来水吗?”(师用手指大桶水)“这是自来水吗?”帮助学生区别开大桶水、自来水。

“水桶里的水是自来水吗?”再次强化。

(4)自来水的作用,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

(三)巩固练习1、齐读词语2、指名读词语3、用手指出老师说的词语(四)小结本节课学习内容,表扬上课坐姿端正,认真听讲,积极发言的同学。

(五)作业:熟读词语第二课时(一)复习1、用手指出听到的词语洗手帕我洗手自来水手帕2、读词语:(同上)要求:声音响亮,吐字清楚。

(一)新授1、手帕的作用可大了,我们可以用它来。

学生和老师一起说:擦手、擦嘴、擦鼻涕、擦汗。

用过之后,手帕就会变(脏)了,这时应该怎么办呢?学生回答老师板书:洗手帕。

读三遍词语。

2、“洗手帕的时候,我们会用到什么?”(肥皂、洗衣粉、脸盆)如果学生没有说到“自来水”,老师可用手势适当提示,然后板书:自来水。

读词语。

3、“谁用自来水洗手帕?”让学生拍自己胸口说:“我用自来水洗手帕。

”板书:我用。

齐读“用”,认识“用”。

老师领读句子,注意停顿、语感。

齐读句子。

4、读句子后,告诉学生这是一句话,叫句子。

后面要加上“。

”句号。

跟老师说“句号”三遍。

5、再读句子,指名读句子。

(二)练习1、教师领读句子,注意放慢速度,但不是一个字一个字蹦。

2、齐读句子。

3、指名读,个别指导。

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四)小结本课学习内容,学习情况,进行奖励。

(五)作业:熟读句子“我用自来水洗手帕。

”第三课时一、复习读句子:我用自来水洗手帕。

二、听老师读句子,再练习说一说。

(1)妈妈在洗手帕。

(2)我用手帕擦嘴。

三、学习儿歌。

小手帕小手帕,四方方,天天带在我身上。

擦擦鼻涕擦擦汗,真是我的好伙伴。

四、区分手帕、毛巾1.出示手帕、毛巾的图片2.填字,再读一读:()帕()巾五、课堂小结第四课时写字课1.学会写三个字:自来水2.能力好的同学,写出手帕、毛巾、我用自来水洗手帕。

第二课洗脸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A组:1、学会1个生字,会读会写,理解意思。

2、学会一个词语“洗脸”,能认识、会读,理解词义。

3、认识三个偏旁部首“三点水”、“月字旁”、“人字头”,能说出名称。

4、学会一个句子,理解句意,会独立读。

B组:1、认识“会”字。

2、认识词语“洗脸”,会读,理解词义。

3、在老师提示下读句子,理解句意。

C组:能安静听老师讲课。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

(三)德育目标:教育学生讲卫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二、教学重难点:认识词语,会读句子。

正确理解词义,句意。

三、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说儿歌《小手帕》:小手帕,四方方,天天带在我身上,擦擦鼻涕擦擦汗,真是我的好伙伴。

和学生一起边说边拍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上课的兴趣。

二、复习:(课件)1、读词语。

洗手自来水毛巾手帕2、先听老师读句子,再练习说一说。

(1)妈妈在洗手帕。

(2)我用手帕擦嘴。

(3)我用自来水洗手帕。

三、新授:1、引入课题(出示课文插图)。

教师提问:图上画的是谁?她在做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课题:第二课洗脸。

同时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洗脸》。

听老师读课题,领读课题,齐读课题。

2、学习词语:洗脸。

板书词语:洗脸听老师读,领读,齐读,个别读(注意“脸”的读音)。

看图片:小朋友在做什么?学生逐个回答,既帮助他们理解词义,又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用动作表示“洗脸”,集体做,指名做,帮助学生理解。

再看图片,小朋友用什么洗脸?3、学习句子“我会自己洗脸”。

观察图片:不朋友会自己洗脸还是爸爸妈妈帮助洗脸?学生逐个回答,以理解句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自己”,领读,齐读,指名读(边拍自己胸脯边说“自己”)。

提问:你会自己洗脸吗?学生回答。

板书句子:我会自己洗脸。

“。

”这是句号,表示这是一句话。

听老师读句子,领读句子,指名读。

要求:语速适中,吐字清楚。

四、练习:1、看课本,听老师读,找词语“洗脸”。

2、齐读句子。

3、回答问题:(1)你会自己洗脸吗?(2)谁会自己洗脸?(3)你会自己洗脸还是爸爸妈妈帮助洗脸?(4)你会自己做什么?五、小结本课:教育学生讲卫生,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第二课时一、复习1、看课本,听老师读,找词语“洗脸”。

2、读句子:我会自己洗脸。

二、学习三个部首和一个汉字。

1.板书:洗脸会2.提问:你知道这三个字的部首是什么吗?3.圈出部首,板书并说出部首的名称。

氵(三点水)月(月字旁)人(人字头)4.练习:找朋友们氵脸月会人洗三、学习写字1.认部首,再描一描氵月人2.写汉字:会四、作业1.书写三个部首和一个汉字。

2.能力好的学生写出每个部首和对应的字。

五、课堂小结:表扬书写姿势正确、写得好的学生。

第三课时一、复习1.认部首氵月人2.读词语“洗脸”。

3.读句子:我会自己洗脸。

二、认清脸盆、水桶、毛巾。

1.出示图片,问:这些是什么:2.听老师读,指出听到的图片。

三、照样子用线连起来。

(展台)(图片)自来水毛巾洗脸手帕四、听老师读句子,再练习说一说。

1.我用毛巾擦脸。

2.起床后,我就刷牙洗脸。

引导学生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读句子,齐读,指名读。

五、课堂小结第四课时一、复习1.认部首氵月人2.读词语“洗脸”。

3.读句子:我会自己洗脸。

我用毛巾擦脸。

起床后,我就刷牙洗脸。

二、学习儿歌起床歌太阳眯眯笑,我们起得早。

手脸洗干净,刷牙不忘掉。

清洁又卫生,身体长得好。

三、课堂小结第3课国庆节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A组:1、学会4个生字,会读会写,理解意思。

2、学会5个词语,“中国”“国旗”“国歌”“十月一日”“国庆节”,能认识,会读,理解词义。

3、认识一个偏旁部首“囗”大口框,能说出名称。

4、学会两个句子,理解句意,会独立跟读。

B组:1、2同上。

3、认识偏旁部首“囗”大口框。

4、学会两个句子,理解句意,基本不用老师提示跟读。

C组:1、同上。

2、认识5个词语,听老师读能指出来。

3、在老师提示下跟读第二个句子,第一个句子独立跟读。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德育目标:教学生知道祖国的名称,认识国旗、国歌,初步教育学生爱祖国。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词语,会读句子。

难点:理解词义,句意,偏旁部首。

三、教具准备:投影仪四、课时安排:四课时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跟老师念儿歌《起床歌》,边说边拍手,吸收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上课的兴趣。

二、复习:1、读词语:洗脸手帕自来水毛巾2、听老师读句子,再练习说一说。

我用毛巾擦脸。

我会自己洗脸。

我用手帕擦嘴。

三、新授:1、出示课题: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第3课——国庆节。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教词语“中国”(1)出示中国地图,告诉学生“这是中国”。

(2)板书词语“中国”(3)领读,齐读,指句读,正音。

3、教词语“国旗”(1)引出词语:你在哪儿见过国旗?板收词语:国旗(2)领读,齐读,指句读,正音。

(3)延伸:我们什么时候升国旗?我们在哪儿升国旗?升国旗的时候,我们的眼睛要怎样?通过这些句子加深学生对“国旗”的理解,不要求他们完整回答以上句子。

4、教词语“国歌”(1)谁来唱一下国歌?表扬唱歌的同学。

板书词语:国歌(2)领读,齐读,指句读,正音。

(3)加深理解:我们什么时候唱国歌?你会唱国歌吗?四、巩固练习:1、跟老师读词语:中国国旗国歌2、听老师读,再用“√”指出听到的词语。

国旗中国国歌3、指句读词语。

五、小结:本节课学习内容,表扬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以言的同学。

六、作业:熟读词语。

第二课时一、复习读词语:中国中国人国旗国歌十月一日二、学习“口字框”1.板书“国”,问:“国”的部首是什么?2.板书:口,读作“口字框”。

三、学习汉字“人、中、日、月”四、作业书写1个部首和4个汉字。

五、课堂小结表扬书写姿势正确、写得好的学生。

第三课时一、复习1.认读“口字框”“人、中、日、月”2.读词语:中国中国人国旗国歌十月一日二、学习句子1.听国歌。

2.听老师读句子,再练习说一说。

(1)我会唱国歌。

(2)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三、读一读,练一练。

----月----日是国庆节。

四、学儿歌。

全国人民共欢庆国庆节,真热闹。

放焰火,观彩灯。

你唱歌来我跳舞,全国人民共欢庆。

第四课北京天安门认知目标:领学生复习“北京天安门”并可以说出“我爱北京、我爱天安门”情感目标:要热爱自己的国家,有积极向上的思想分层目标:A类:独立说出“我爱北京我爱天安门”,并认识“北京”二字,知道天安门在北京B类:辅助说出“我爱北京我爱天安门”,知道天安门在北京。

C类:安静的坐在教室里不影响上课教学重点:尽量可以独立说出“我爱北京我爱天安门”,并认识这两句话教学难点:认识“我爱北京我爱天安门”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我们在上周认识了一个地方,还有人记得嘛?师:对,天安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