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与效果评价研究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与效果评价研究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重金属的积累在土壤中会对农作物生长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风险。
因此,研究和探索有效的土壤修复技术对于解决这一问题至关重要。
一、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1. 生物修复技术:利用植物、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等生物资源,通过生物吸附、生物浸泡、生物交换等方式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根据生物修复的特点,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和动物修复等技术。
植物修复技术:适用于轻污染和中度污染土壤。
通过选择耐重金属的植物,使其吸收并富集土壤中的重金属,将其转移到植物体内的地下部分,使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减少。
常见的植物修复技术有植物吸附、植物蓄积和植物菌根等。
微生物修复技术:通过应用适合的微生物处理土壤,使微生物对重金属进行固定或转化,从而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常见的微生物修复技术有菌株修复、生物酶修复和微生物育苗等。
动物修复技术:通过引入适宜的土壤寄生动物,如蚯蚓,促进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和转化,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毒性。
这种技术通常应用于有机废物处理,以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土壤质量。
2. 物理修复技术:通过物理方法处理土壤,改善土壤结构和环境,从而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和积累。
常见的物理修复技术有土壤剖面改良、土壤诱导透析和土壤覆盖等。
土壤剖面改良:通过改变土壤的物理结构,防止重金属的垂直迁移,减少其对地下水的污染。
这包括深耕、多翻耕、插秧、开沟等操作。
土壤诱导透析:利用电场、渗滤和透析等功能,通过透析草酸、螯合剂等溶解土壤中的重金属,降低重金属的含量。
这种技术通常应用于中度至重度污染的土壤。
土壤覆盖:通过覆盖物,如膜、草坪、植物固定剂等,隔离土壤和大气、水等环境,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积累。
这种技术通常应用于轻度至中度污染的土壤。
二、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效果评价方法正确的评价方法可以客观地反映土壤修复的实际效果,为进一步的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处理修复方法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处理修复方法重金属污染是指土壤中一些重金属元素因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超过环境负荷能力而导致其浓度异常增加的现象。
重金属污染土壤不仅会威胁人类健康,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
因此,处理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是非常重要的。
处理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有多种,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物理方法物理方法主要通过物理措施改善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质地和结构,减少重金属的迁移和积累。
常用的物理方法有:-土壤改良:使用有机质或黏土对土壤进行改良,使其具有更好的保水和保肥能力,从而减少重金属的迁移。
-土壤覆盖:通过在重金属污染土壤表层覆盖一层覆盖材料,如塑料薄膜或植物秸秆等,减少重金属的接触和迁移。
-土壤加固:使用水泥或其他胶结材料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加固,减少其扩散和迁移。
2.化学方法化学方法主要通过添加化学物质改变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和溶解性,降低其毒性。
常用的化学方法有:-添加吸附剂:如活性炭、氧化铁等可以吸附重金属离子,在土壤中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尽量减少重金属的迁移和积累。
-酸碱调节:调节土壤的酸碱度可以改变重金属的形态和溶解度,使其转化成为较为稳定的形态,减少毒性。
-配位剂处理:添加一定量的配位剂,如EDTA(乙二胺四乙酸)或EDTA钠盐等,可以与重金属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从而降低其毒性。
3.生物方法生物方法主要利用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体对重金属的吸收、转化和解毒作用,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
常用的生物方法有:-植物修复:一些具有较强重金属耐受性和积累能力的植物,如拟南芥、大豆等,可以通过自身的生长和代谢过程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从而修复土壤。
-微生物修复:一些特定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可以通过菌根和菌丝的形成,在土壤中吸附和富集重金属元素,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
综上所述,处理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可以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土壤中某些重金属元素如铅、镉、汞、铬等的含量超过了土壤环境背景值或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导致土壤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系统功能受损,对人类健康和农业生产构成威胁。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因此,研究和开发有效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一、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概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法,将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去除或稳定化,使其达到安全水平,以恢复土壤生态功能和农业生产能力。
这些技术可以根据其作用原理和应用方式的不同,大致分为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
1.1 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土壤挖掘、土壤置换、土壤淋洗等方法。
这些方法通过物理作用将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去除或迁移到其他介质中,从而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
物理修复技术的优点是处理速度快,效果明显,但缺点是成本高,且可能对土壤结构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1.2 化学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土壤固化稳定化、土壤化学淋洗、土壤氧化还原等方法。
这些方法通过化学反应将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转化为低毒性或不溶性形态,从而降低其生物可利用性。
化学修复技术的优点是处理效果好,适用范围广,但缺点是可能产生二次污染,且成本较高。
1.3 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等方法。
这些方法利用生物体的代谢作用,将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吸收、转化或固定,从而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
生物修复技术的优点是环境友好,成本相对较低,但缺点是处理周期长,且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
二、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应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应用需要根据污染程度、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修复技术或技术组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应用案例。
2.1 物理修复技术的应用在一些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城市工业区,土壤挖掘和置换是一种常用的修复方法。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其修复实践
优点:操作简单,效果明显
缺点:成本较高,可能影响土壤结构
应用实例:某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项目,通过换土法成功去除了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
热解吸法
原理:利用热能,使污染物从土壤中解吸出来
优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土壤,操作简单,成本低
缺点: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可能产生二次污染
应用实例:某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项目,采用热解吸法成功修复了污染土壤
生活垃圾:如生活污水、垃圾填埋等
交通污染:如汽车尾气、船舶油污等
自然因素:如火山爆发、地震等自然灾害导致的重金属释放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污染地下水:重金属污染会污染地下水,影响饮用水安全
破坏生态环境:重金属污染会破坏土壤生态平衡,影响生物多样性
危害人体健康:重金属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
影响农作物生长:重金属污染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无法生长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其修复实践
汇报人:
目录
01
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概述
03
物理修复技术
04
化学修复技术
05
生物修复技术
06
农业生态修复技术
添加章节标题
1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概述
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
工业排放:如冶金、化工、电镀等行业
农业污染:如农药、化肥、畜禽养殖等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分类
Hale Waihona Puke 物理修复技术:包括隔离、稀释、吸附等方法
生物修复技术: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等方法
化学修复技术:包括氧化还原、沉淀、离子交换等方法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
绿色环保:采用无毒、无害、无二次污染的修复技术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近年来,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困扰全球发展的重要环境问题。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成为了当前环保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常见的修复技术及其优缺点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
一、重金属污染的危害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主要来源是锌、铜、铅、汞等金属元素含量较高的废水和废气排放,以及某些农药和化肥的长期施用。
沉积在土壤中的重金属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从根部吸收到作物中,造成农作物中重金属元素的积累。
被污染的农作物不仅会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还会导致重金属元素沉淀在土壤中,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现实和长期的影响。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主要危害有以下几点:1.影响作物生长发育重金属溶解在土壤中,会阻碍果蔬等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有些重金属甚至会进入作物的内部,残留在植物的肉质部分里,影响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2.污染土壤重金属难以被土壤生物分解和降解,长期积累在土壤中。
这些重金属会降低土壤肥力,破坏土壤结构和微生物群落的平衡。
3.危害生态环境重金属污染通过食物链逐渐加重,直接影响到生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以及接下来的世代。
具体来说,重金属物质通过某些生物体如鱼类、贝类等进入人体,长期摄入后会导致严重的慢性重金属中毒。
二、常见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1.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是指利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技术。
这种方法通过植物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并通过细胞分裂、根系释放等方式将污染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
具体措施包括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等方法。
优点:生物修复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成本低等优点,且对环境无二次污染。
缺点:生物修复周期长,效果不确定;大规模修复难度较大,难以掌控。
2.化学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是利用一些化学试剂来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
它可以通过加入无机物、有机物和酸碱等化学试剂的方法,改变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状态和形态,从而达到清除重金属污染的目的。
土壤重金属修复方法
土壤重金属修复方法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重金属污染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积累和富集不仅对农作物生长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还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因此,寻找有效的土壤重金属修复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二、物理修复方法1.土壤剥离法土壤剥离法是一种通过剥离污染土壤表层来减少重金属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重金属浓度较高的土壤,通过剥离表层土壤,可以将重金属含量较高的土壤去除,从而降低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程度。
2.土壤盖覆法土壤盖覆法是一种通过在重金属污染土壤表面覆盖一层清洁土壤或隔离层来减少重金属迁移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重金属的接触和迁移,降低其对植物和地下水的污染风险。
三、化学修复方法1.石灰调整法石灰调整法是一种通过加入石灰或石灰石等物质来调整土壤pH值的方法。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活动性与pH值密切相关,通过调整土壤pH值可以改变重金属的形态和迁移能力,从而减少其对植物和环境的影响。
2.螯合剂修复法螯合剂修复法是一种通过添加螯合剂来与土壤中的重金属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使重金属离子转化为难溶于水的沉淀物的方法。
螯合剂可以与重金属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难溶性的络合物,从而减少重金属的毒性和迁移能力。
四、生物修复方法1.植物修复法植物修复法是一种通过植物的吸收、富集和转运作用来减少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方法。
某些植物具有较强的重金属耐受性和吸收能力,可以通过植物的根系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并将其富集在地上部分或根际区,从而减少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
2.微生物修复法微生物修复法是一种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来降解或转化土壤中的重金属的方法。
某些微生物具有降解重金属的能力,可以将重金属离子还原为难溶性的沉淀物,或将其转化为较低毒性的形态,从而减少其对土壤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五、综合修复方法综合修复方法是指将多种修复技术综合应用于土壤重金属修复的方法。
通过综合使用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方法,可以更加全面、高效地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土壤修复方法
重金属土壤修复方法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客土和换土法:主要分为深耕翻土、换土和客土。
土壤仅受轻度污染时采用深耕翻土的方法,而治理重污染区时则采用异地客土的方法,即客土或者换土的方法。
客土、换土对于修复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有很好的效果,它的优点在于方法成熟和修复全面,主要缺点为工程量较大、投资高,并且容易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
2. 分离修复法:土壤分离修复是指将粒径分离(筛分)、水力学分离、密度(重力)分离、脱水分离、泡沫浮选分离和磁分离等技术应用在污染土壤中无机污染物的修复技术,它最适合用来处理小范围内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从土壤、沉积物、废渣中分离重金属,清洁土壤,恢复土壤正常功能。
3. 淋洗法:将溶剂注入到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由于溶剂可以和重金属结合并使之融化,因此可以让重金属转化成液态的形式,以便液相提取分离。
淋洗法主要适合用于砂质的土壤,如果土壤的渗透性较强,则并不适合这一方法,因为很容易破坏土壤结构,严重降低重金属的去除效果。
4. 玻璃化法:玻璃化的修复需要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进行,以达到熔化土壤中重金属的目的。
经过熔化冷却之后,玻璃体会将重金属包裹起来,由此实现了对重金属的清除。
通过玻璃化修复方法,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重金属污染问题,且清除效果好,相应的操作过程也会相对复杂。
熔化土壤中的重金属,技术要求较高,需要高温高压条件,修复成本高,所以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5. 复合法修复技术:通过结合使用多种修复技术来提高修复效果。
例如,可以先使用客土或换土法来移除受污染的表层土壤,然后使用淋洗法或分离修复法来处理深层土壤中的重金属。
这种复合方法可以更全面地处理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每种修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修复方法或采取多种方法的组合来达到最佳的修复效果。
同时,修复工程应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和设计,以确保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安全性。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案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案物理修复是指通过物理手段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
常见的物理修复方法包括土壤剥离、土壤淋洗和土壤筛分。
土壤剥离是将受到重金属污染的表层土壤移除,然后用新鲜的土壤填充。
土壤淋洗则是通过喷淋、浸泡或灌溉的方式,用适当的浓度的酸性或碱性溶液来洗净土壤中的重金属。
土壤筛分则是利用筛网将重金属污染土壤与健康土壤分开,达到分离重金属的效果。
化学修复是指利用化学物质来调整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和可移动性。
常见的化学修复方法包括添加改性剂、添加螯合剂和添加吸附剂。
改性剂是指通过向土壤中添加物质改变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从而降低重金属的活动性和毒性。
螯合剂是指通过添加能与重金属形成稳定络合物的物质,以减少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可移动性。
吸附剂则是指通过添加能够与重金属发生吸附反应的物质,将重金属固定在土壤中,避免其进入植物体内。
生物修复是指利用生物体的代谢、吸附、蓄积等功能来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
常见的生物修复方法包括土壤菌根修复、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
土壤菌根修复是指通过增殖菌根真菌或通过添加菌根真菌来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耐受性。
植物修复是指通过选用具有高重金属耐受性的植物种植在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通过植物体的吸收、转运和累积来修复土壤。
微生物修复则是指通过引入具有重金属耐受性和转化能力的微生物来修复土壤,这些微生物可以通过吸附、还原、氧化等作用将重金属转化为无害或低毒的形态。
除了以上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方法,一些复杂的重金属污染场地可能需要结合多种修复方法来进行综合修复。
此外,修复过程中需要注意监测土壤中重金属的浓度和形态变化,并及时调整修复方案。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通常需要时间较长,需要耐心和持续的投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总之,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是一个复杂而耗时的过程,需要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修复,同时要进行监测和调整。
只有全面系统地应用各种措施,才能有效地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去除土壤中重金属的方法
去除土壤中重金属的方法
去除土壤中重金属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1. 植物修复:利用某些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富集能力,将重金属从土壤中转移到植物体内。
这种方法对环境友好,但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达到显著的效果。
2. 微生物修复: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或生物转化作用,将重金属转化为较低毒性或更稳定的形式。
一些微生物还可以将重金属固定在土壤中,减少其迁移性。
3. 化学修复:使用化学药剂来沉淀、吸附或螯合重金属,使其变得不溶或不易迁移。
例如,利用石灰、磷酸盐等物质来降低重金属的溶解度。
4. 物理修复:包括土壤冲洗、挖掘和填埋等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将受污染的土壤移除或隔离,以减少重金属对环境的影响。
5. 土壤改良:通过添加改良剂,如有机物质、沸石等,来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减少重金属的活性和迁移性。
6. 生物堆肥:将有机废物与受污染的土壤混合进行堆肥,利用微生物的作用降低重金属的毒性。
7. 农艺措施:合理的农艺管理,如合理施肥、轮作、休耕等,可以减少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积累。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及其机理研究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及其机理研究重金属污染是一种严重影响土壤环境质量和农产品安全的环境问题。
随着工业发展和农业生产的不断扩大,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技术和机理研究成为环境科学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本文将从修复技术和机理两个方面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探讨。
一、修复技术(一)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主要是通过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或利用物理工具来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
常见的物理修复技术有土壤剥离法、土壤覆盖法等。
土壤剥离法通过剥离受污染的表层土壤,将其置于安全区域进行处理和填埋,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土壤覆盖法则是利用覆盖材料(如聚乙烯薄膜、稻草等)来隔离重金属和植物根系接触,减少重金属的迁移和吸收。
(二)化学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是通过添加化学物质改变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和迁移性,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
常见的化学修复技术有添加剂法、稀土元素法等。
添加剂法是向土壤中加入适量的改性剂或添加剂,通过与重金属形成难溶或不溶的化合物,使重金属得以固定和稳定。
稀土元素法则是通过在土壤中添加稀土元素,使稀土元素与重金属竞争吸附位置,减少重金属吸附在土壤颗粒表面的概率。
(三)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对重金属进行吸收、转移和转化,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常见的生物修复技术有植物修复法、微生物修复法等。
植物修复法是利用植物的根系和组织吸收重金属,将其积累在地上部分或根系,并通过剪除和燃烧等方式将重金属转运至地上部分,从而实现重金属的修复。
微生物修复法则是利用特定的微生物来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重金属,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重金属固化或转化为不易迁移和吸收的形态。
二、修复机理(一)土壤环境因素: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纹铁矿含量等土壤性质对重金属的形态和迁移有一定影响。
酸性土壤中重金属更容易溶解和迁移,而中性或碱性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性较低。
(二)植物吸收机理:植物的根系通过根毛和根突等结构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土壤的重金属的修复方法
土壤的重金属的修复方法土壤中过高的重金属含量,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存环境,对整个自然界地理环境都造成了负面影响。
所以当土壤出现重金属污染时,一定要及时治理和修复。
1、土壤化学修复方法在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中,化学修复是一个重要的方法,主要就是在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放人化学试剂,来对土壤的酸碱度进行调整,从而提高土壤对重金属的沉淀和“抗击”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
在使用化学方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防治的过程中,一定要对、试剂进行合理的配置,要根据不同土壤的污染情况进行投放,千万不能够“千篇一律”,这样很容易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也许没有改变土壤的污染程度,反而还增加了新的重金属污染。
2、物理修复方法物理修复的方法包括多个方面:其一,电动修复。
所谓的电动修复就是借助电流对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进行引导,使土壤中的离子发生变化,从而能够对重金属进行中和,不断处理重金属数值,把受到重金属破坏的土壤修复过来。
其二,换土。
所谓的换土就是把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直接换掉,然后换上没有受到污染的土壤,这种方式较为机械,成本也较高。
其三,电热修复。
所谓电热修复就是通过高频电压对重金属土壤进行干预,通过热能把土壤中的重金属分离出来,实现受污染土壤的修复。
3、生物修复方法生物修复方式是当前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采用较为普遍的方法,其具有见效快,成本低的优点。
所谓生物修复方法主要就是包括植物修复、动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通过植物、微生物的某些特性,对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分解,从而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4、生态修复方法生态修复方法指的是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通过改变土壤的使用和耕作,根据土壤的不同种植不同的作物,减少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
例如,在具体的农业生产中,可以对种植区域进行合理的规划,既能够美化环境,又能够净化土壤,提高土壤的质量。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三种主要方法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三种主要方法重金属污染土壤是指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超过环境标准所导致的问题。
重金属污染土壤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成为当今重要的研究领域。
目前,有三种主要的修复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是利用物理力学原理来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
其中之一是土壤固化技术,它通过添加固化剂或胶结剂来减少重金属的迁移和释放,并使其转化为稳定的化合物。
固化剂一般包括水泥、石灰、氯化钠等,这些物质可以与重金属形成不溶于水的团聚体,从而有效地降低其毒性和迁移性。
另一种物理方法是土壤热解技术,它通过高温处理来改变重金属的形态和迁移性。
土壤热解技术一般分为低温处理和高温处理。
低温处理通过高压注入热水或蒸汽来改变土壤中重金属的化学状态,使其更容易被植物吸收和转化。
高温处理则是将土壤暴露在高温环境下,通过热分解和蒸汽压力来去除重金属。
化学方法是利用化学反应来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
其中之一是土壤酸碱调节技术,它通过向土壤中添加酸碱物质来改变土壤的pH值,从而改变重金属的形态和迁移性。
一般而言,重金属在酸性条件下更容易被植物吸收,而在碱性条件下则更容易形成沉淀物。
因此,通过调节土壤的酸碱性可以使重金属更容易被植物吸收或沉淀,从而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毒性和迁移性。
另一种化学方法是土壤配位修复技术,它通过向土壤中添加配位剂来与重金属形成稳定的络合物,阻止重金属的迁移和释放。
配位剂一般包括EDTA、EDTA、柠檬酸等,这些物质可以与重金属形成络合物,从而有效地降低其毒性和迁移性。
生物方法是利用生物学原理来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
其中之一是植物修复技术,它通过选择耐重金属污染的植物来吸收和转化土壤中的重金属。
这些植物被称为重金属植物或超累积植物,它们能够忍受高浓度的重金属且具有较高的吸收能力。
植物修复技术主要有萃取、悬浮种植和种植-收获-再种植等方法。
例如,通过萃取方法可以将重金属吸附在植物根系或叶片上,然后收获这些植物并安全处置。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一、引言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克/立方厘米的金属元素,它们对环境和生物系统都具有高度的毒性,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积累能力,会在环境中长期存在。
因为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导致重金属污染严重,土壤也成为了严重受污染的环境之一。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成为了一个热门研究领域,本文将探讨几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
二、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是一种生态友好型的修复方法,主要依靠微生物、植物和生境三者共同发挥作用,达到修复污染土壤的目的。
微生物的种类和种群数量对土壤污染修复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些微生物能通过酸化、还原、解毒等途径促进重金属的转化和固定。
植物利用自身的生物学、化学学、地学等属性来处理重金属污染土壤,依靠植物生理特性、代谢特性、土壤水分微生物等对土壤进行修复。
同时,生境也是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重要因素,土壤本身的理化性质,与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协同关系,对于修复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三、微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依赖于微生物对重金属污染的代谢活动、生物吸附作用、离子交换作用、硫酸还原作用等以改变重金属的化学形态。
其中菌种的筛选和泥土对微生物的营养需求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因此,应优先考虑我国土壤中自生的特有菌种,如硫酸盐还原菌、铁还原菌等,同时也有研究表明改变土壤pH值,会影响微生物的种群数量和微生物活性。
目前,微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仍处于实验阶段,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和实践操作才能发挥更好的修复效果。
四、植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主要通过植物的生长特性,包括镉、锌、铜、铅、汞等金属离子的吸收与积累,使其达到修复的目的。
植物吸附重金属离子可以通过根系吸收和转运,或是直接在土壤中进行。
芦苇和蓖麻是土壤中出现重金属污染后自然生长的两种植物,能吸附污染物质,同时可以生长在污染程度较高的土壤中。
另一方面,可以优化土壤环境,提高土壤氧化状态或降低土壤pH值,为植物吸收重金属离子创造适宜的条件。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与案例研究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与案例研究概述:土壤污染已经成为全球环境问题中的重要分支之一,而其中的重金属污染尤为令人担忧。
重金属是一类具有高密度和高原子量的金属元素,当其超过环境容忍度时会对土壤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寻找有效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成为当今研究和应用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原理、方法以及部分成功案例。
一、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概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将重金属元素从土壤中去除或转化为不可移动或不易溶解的形式,以降低土壤中的污染程度,恢复土壤功能和生态环境健康。
二、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种类1. 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主要包括重金属电渗治理、电吸附、电沉积等。
这些方法利用电化学原理,通过电流和电场作用,将重金属离子或金属离子还原为无毒的金属物质,并使其在土壤中沉积或吸附,从而达到修复的目的。
2. 化学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化学还原、化学稳定化、络合沉淀等。
这些方法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改变土壤中的重金属形态,使其转化为难溶解或稳定的形态,从而减少重金属的迁移和生物有效性。
3. 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等。
这些方法利用植物或微生物的生物吸附、生物转化、生物沉积等作用,将土壤中的重金属富集到植物体内或微生物体内,从而实现土壤修复和重金属的绿色循环利用。
三、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案例研究1. 基于植物修复的案例研究以重金属超标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选择适应于重金属环境的植物,将其种植在污染土壤中。
研究发现,植物的根系能够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通过植物体内的生物转化作用,将重金属转化为难溶解的形态,在一定程度上修复了土壤。
例如,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在重金属镉超标的土壤中,引入耐镉植物天葵进行修复,通过天葵对镉的吸收和转运,显著降低了土壤中镉的含量,恢复了土壤的健康状况。
2. 基于微生物修复的案例研究以重金属超标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适应于重金属环境的微生物,利用其生物吸附和生物转化作用,修复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法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法目前,治理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稀释法,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浓度;(二)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存在的形态,使其固定,降低其在环境中的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三)从土壤中去除重金属。
1、客土法、换土法客土法:在被污染的土壤上覆盖上非污染土壤;换土法:部分或全部挖除污染土壤而换上非污染土壤。
换土的厚度愈大,降低作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效果愈明显。
注意:(1)主客土的PH要尽量接近,避免由于客土酸性增加,引起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活性增大,一般换土的厚度大于耕作层的厚度。
(2)妥善处理被挖污染土壤,避免引起次生污染。
客土法或换土法所需花费的人力和财力巨大,只适用于小面积严重污染土壤的治理。
2、稀释法3、加入改良剂,提高金属的固定性(1)石灰a可提高土壤pH,使金属形成氢氧化物沉淀;b施用石灰可视为酸性土壤的改良剂,适合于酸度较高的湿润地区的土壤。
施用石灰不仅能提高土壤的PH值,而且可使土壤富集钙,钙可促进土壤胶体的凝聚,引起金属的共沉淀;C增加土壤的团聚性,降低重金属的移动性;d还可间接影响氧化还原电位,加速氧化过程。
e钙的增加还可对一些金属的生物吸收产生拮抗作用。
(2)有机肥料有机肥料上含有多种有机官能团,是重金属的有效吸附剂,适当施用可提高土壤的缓冲能力,降低金属的毒性;有机肥料被氧化的过程中,可使某些重金属形成硫化物沉淀,使六价铭转化为三价格。
(3)几种重要的含硅固定剂(4)磷酸盐施用磷酸盐可使某些金属,如铅、铁、锦、格、锌、镉形成难溶性磷酸盐。
(5)生物炭4、利用离子拮抗作用减少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往往利用轻金属与重金属的拮抗作用,降低重金属的植物吸收加入钙抑制某些重金属的吸收,加入钾或提高钾的活性,降低放射性绝的吸收;重金属之间也存在拮抗作用。
5、热解吸法此法主要适用于挥发性重金属。
6、调节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与土壤的水份成密切相关关系,可以通过调节土壤水份来控制土壤中重金属行为。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有哪些技术?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有哪些技术?随着人类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工业与农业生产对土壤的污染也日益严重,其中重金属污染成为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重金属的存在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性非常大,因此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接下来,将介绍几种目前常用的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技术。
1. 人工修复人工修复技术是指使用当地的土壤或其他适宜的介质来填充或剥离受污染的土壤,以达到修复重金属污染的目的。
具体的修复方法包括堆肥、土层反转、填埋、挖掘和转移等。
该技术的优点是修复效果较快,很容易实施,其缺点是成本较高,而且运用效果不仅仅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而且会对生态环境产生短暂的不良影响。
2. 生物修复生物修复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植物的吸附、渗透、转化和转运等生物学特性,从而降解或转化重金属。
其中,通过植物吸收重金属降解,被人们广泛应用。
通过模拟植物生长条件和对土壤生态环境进行调节,可以加速重金属的释放、植物吸收、植物吸附和转移等过程。
生物修复技术具有操作简单、修复效果好、成本低等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3. 化学修复化学修复技术是指利用化学剂将重金属化学修复为在环境中不稳定或不易溶于水的物质,以达到修复重金属污染的目的。
典型的化学修复剂有氢氧化铁、矾、硫酸钙、氢氧化钙等。
化学修复技术有较高的修复效率,广泛应用于水和土壤的净化。
然而,化学修复剂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毒性、损坏土壤生态环境等社会关注的问题。
4. 物理修复物理修复技术是指通过物理手段,将重金属污染区域隔离,最终达到修复重金属污染的目的。
该技术包括物理隔离、过滤、水洗、空气吹洗和电吸附等方法,物理修复技术效率高,且不会对土壤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但是,其成本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技术是多种多样的。
依据具体的污染情况和修复效果需求,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修复。
同时,在修复过程中,应注重生态性和可持续性问题,尽量减少人与环境的损害,切实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土壤修复设备/尾矿处理设备/污泥陶粒设备/建筑垃圾处理设备/工业固废处理设备/粉煤灰砌块砖工艺及设备/尾矿综合利用设备/固废利用/工业固废陶粒/工业固废处理技术-郑州德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和不可逆性,污染物在土壤中移动性差、滞留时间长、不能被微生物降解的特点,经水、植物等介质最终将影响人类健康。
由于重金属污染毒理机制和生物效应的复杂性及其在土壤中的稳定性,对重金属污染的研究一直是当前学术界的热点研究课题。
目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主要有:1.物理方法(1)换土法用新鲜未受污染的土壤替换或部分替换原污染土壤,以稀释原污染物浓度,增加土壤环境容量。
主要方法有翻土(深翻土壤,聚集在表层的污染物分散到土壤深层,达到稀释和自处理的目的)、换土(把污染土壤拉走,换入新的干净土壤)、客土(向污染土壤中加入大量的干净土壤,覆盖在表层或混匀,使污染物浓度降低或减少污染物与植物根系的接触)。
(2)玻璃化技术将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置于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玻璃态结构,使重金属固定于其中,稳定土壤中的重金属。
常用于重金属重污染区的抢救性修复。
(3)电动修复将电极插入受污染土壤的溶液中,在电极上施加直流电压,土壤中的污染物在电场作用下发生运动,最终积累在电极附近,再用电镀(吸附到电极上)或抽取电极附近的水等方法加以去除。
2.化学修复(1)化学淋洗修复技术在重力作用或通过水力压头推动作用,将能促进土壤中污染物溶解或迁移的化学溶剂(清洗液)注入到被污染土层中,再将含有污染物的液体从土层中抽提出来后进行分离和污水处理。
(2)化学固定通过向土壤中加入有机质、沸石和磷酸盐等外源添加物,调节和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产生沉淀吸附、离子交换、腐殖化和氧化还原等一系列反应,降低其在土壤环境中的生物有效性和可迁移性,从而降低重金属毒性。
3.生物修复(1)微生物修复微生物能够从体内分泌出具有络合或分解转化污染物能力的有机物质,使污染物的移动性降低或极性改变,从而不容易进入生物体内;污染物在微生物体外被分解转化为无毒无害的物质。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北京大钢环境治理技术研究院1、物理修复改土法。
改土法包括客土、换土、去表土、深耕翻土等措施。
土壤重金属污染一般集中在土壤表层,客土法就是向污染土壤中加入大量的干净土壤,覆盖在表层或混匀,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到危害浓度以下或减少污染物与植物根系的接触,从而达到减轻危害目的。
改土法对轻度污染土壤的治理效果明显、彻底,但该法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治理成本高。
与此同时容易造成土壤肥力和生产力的降低,甚至产生“二次污染”。
2、生物修复生物修复是利用微生物或植物的生命代谢活动,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富集或提取,通过生物作用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化学形态,使重金属固定或解毒,降低其在土壤环境中的移动性和生物可利用性,其包括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
植物修复是利用某些可以忍耐或超富集某种重金属元素的植物,通过植物系统或根系吸收带走土壤中的重金属,或降低重金属的毒性,以期达到清除污染、治理土壤的目的。
植物修复技术依其过程及修复机制的不同可分成植物吸收、植物挥发、植物降解、植物根滤、根际生物降解和植物稳定。
植物修复与物理化学修复措施相比,植物修复的成本低,对环境扰动少。
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同时也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肥力,地表植被覆盖的增加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因此,如何利用生物技术培育新的超富集植物已成为植物修复研究的一个热点。
微生物修复是利用土壤中某些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沉淀、氧化还原等作用降低土壤重金属毒性的技术。
微生物活动可以通过改变土壤的PH值和土壤结构,影响植物的根系分泌等过程,进而影响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和重金属的形态,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
微生物修复技术具有修复效果好,成本低,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等有点,因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蚯蚓作为土壤环境中最常见的无脊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的摄食、做穴、移动、排便等行为都会对土壤重金属产生影响。
蚯蚓粪作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剂对土壤重金属有着巨大的潜力。
去除土壤中重金属的方法
去除土壤中重金属的方法
去除土壤中重金属的方法主要包括淋洗法、电动力学修复和电热修复。
1. 淋洗法是利用洗液或者加入可以提高重金属水溶性的化学物质的
水将污染物冲到根的外层。
这种方法对于硝酸盐、烃及重金属的高度污染治理效果比较好,尤其适合轻质土壤。
但需要注意的是,淋洗法投资大,且可能造成土壤的养分流失和地下水污染。
2. 电动力学修复是通过电流作用,在电解、电渗等作用下,使重金
属污染物作相对运动,向电极迁移,再通过收集系统统一收集处理。
这种修复技术在去除土壤中铬、铅、铜、砷、镉、锌、汞和铀等重金属时十分有效,因为它并没有搅动到土层,是一种经济可行的修复技术。
3. 电热修复是对土壤加热,使其升温把有害污染物解析出来并统一
收集处理。
这一技术一般用于容易挥发的有害污染物,如硒、汞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电热修复会破坏到土壤中的有机质及结构水,会把土壤的水分蒸发掉。
综上所述,不同的修复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时应结合具体情况,包括土壤类型、污染物种类和修复成本等因素进行考虑。
1。
重金属修复方法
1.重金属修复方法:
(1)物理修复:①电动修复:电动修复虽然具有能耗低、后处理方便、二次污染少等优点,但它只适用于小面积的污染区土壤修复,对于大面积污染土壤如矿区土壤、冶炼厂周围的污染农田等修复在技术上仍不完善。
②改土法:改土法对轻度污染土壤的治理效果明显、彻底,但该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治理成本高。
与此同时容易造成土壤肥力和生产力的降低,甚至产生“二次污染”。
③热处理:此法虽能去除重金属,但是也会影响土壤有机质、水分含量,从而对土壤肥力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重金属蒸汽进入大气后对大气造成二次污染。
(2)生物修复:①植物修复:印度芥菜能够富集高浓度的Pb,蜈蚣草、凤尾蕨属的P.longifolia和P.Umbrosa等植物能够富集高浓度的As,球果菜和宝山堇菜)是Cd超富集植物,长柔毛委陵菜是新近确认的一种Zn的超富集植物。
如何利用生物技术培育新的超富集植物已成为植物修复研究的一个热点。
②微生物修复:微生物修复技术具有修复效果好,成本低、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等优点,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强适应性、广谱性的微生物并应用于污染治理已成为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3)化学修复:目前常用的改良剂有无机改良剂和有机改良剂。
施用石灰等碱性物质后,一方面土壤pH值提高,土壤表面负电荷增加,从而土壤对重金属的亲和性增加;另一方面pH值升高,也有利于MOH+的存在,从而提高Cd等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同时促使土壤中Cd、Cu、Hg、Zn等重金属形成氢氧化物或碳酸盐结合态沉淀或共沉淀,无机改良剂成
本也相对较高。
有机改良剂,随着有机物质的矿化分解,有可能导致被吸附的重金属离子的重新释放,增加植物的吸收,因此,利用有机改良剂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具有一定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 微生物对水体中的重金属修复技术已基本成熟, 是 利用清洗剂将土壤表面附着的重金属解吸入土壤溶液中, 然后 随清洗液流入预定的水体中与微生物作用, 达到去除土壤中重 金属的目的。 其实是把难处理的重金属污染土壤问题转化为易 处理的水体环境问题, 利用微生物达到处理效果。 !" $" $ 螯合剂 % 植物修复 向土壤中施用螯合剂提高土壤溶液中重金属的含量, 从而 强化植物对金属的吸收, 这样即使植物因吸入重金属过高而死 亡也不会影响修复效果,并且对极难在土壤中移动的重金属 ( 也能利用植物进行修复。事实也证明这是一种 如 AB、 C:、 D:) 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据 E56< 5FG1 等报道, 一些人工合剂如 (3H ID、 3IAD、 C3ID、 (JID 及柠檬酸有明显促进印度芥菜对镉和 铅吸收的效果: #"..F5 0 1/ 的 (3ID 可使植株地上部分的镉含 达 !$""./ 0 1/。 量提高 #" 倍, !" $" ! 电压 % 植物修复 在电压作用下,电极附近土壤溶液发生电化学元素反应, 加快土壤固 改变了土壤中的氧化 % 还原电位、 &’ 等理化性质, 体上重金属的解吸, 提高土壤溶液中重金属的含量, 从而有利 于植物的吸收、 积累, 加快修复过程。 !" ! 农业生态修复技术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而土地的可 持续利用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 随着城市化和经济的纵深发 展, 农业生态修复技术日益突现其可行性和强大的发展潜力。
)$ *
荷增加, 土壤有机结合态的重金属比较多。另外, ./! 0 与 .,1! % 离子结合生成难溶的 ./.,1 , 且随着 2- 值的增高, ./.,1 含量 增加,在 2- 值大于 34 3 时,粘土矿物和氧化物与重金属生成 络合、 螯合物, 性质稳定。表明石灰是一种好的改良剂。 !" #" ! 重金属螯合剂修复 一般说来, 土壤中的重金属吸附在土壤固体表面, 在土壤 溶液中的相对较少, 因此向土壤中施加重金属螯合剂, 提高土 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态,使之易于流动和吸收。 567869:; 等检验 环已烷二胺四胺 了柠檬酸、 苹果酸、 乙酸、 (<=>, (?=>, <=@>、 酸( 对印度芥菜 ( 吸收 ./ 和 @H 的效应, .<=>) 5A7BBC:7 DEF:G7 ) 认为印度芥菜是一种能忍受和富集多种子金属的植物。 与此同 时, 即 <=@> 和 (<=> 在增加植 -E7FI 等也得出了一致的结果, 物吸收铅的能力上最有成效, 而 (?=> 则对镉污染的治理最有 效。吴龙华等对铜污染土壤修复的有机调控研究发现:外加 (<=> 可明显降低红壤对铜的吸收率,解吸率也随着 (<=> 加 入量增大而降低, 吸收率与解吸率与加入的 (<=> 量的对数呈 显著负相关。 !" #" # 表面活性剂修复技术 利用表面活性剂 ( &EAJ7:K7FK,&EAJ7:G >:KCLG >IGFK,简称 润湿、 增溶、 分散、 洗涤等特性, 改变土壤表面电荷和吸收 &>>) 位能, 或从土壤表面把重金属置换出来, 以络合、 螯合物的形式 存在于土壤溶液中,加快重金属在土壤溶液中的流动性。 &>> 有助于从土壤颗粒上解析出来,并进入土壤环境,增加污染物 在自然环境中的可动性, 从而加速污染物的去除
)! M N *
。其它挥发性重
金属, 如汞、 铅等挥发可能会对环境产生更大的影响。 是指植物通过根系过滤、 固定和钝化使重 金属吸附于土壤表面, 从而降低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有效态, 达 到减轻重金属污染的效果。 !" %" ! 微生物修复技术 有些微生物具有嗜重金属性, 利用微生物对重金属污染区 进行净化, 在水体污染处理中证明是一种很好方法。如果用于 土壤环境的处理, 可能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目前这方面 己进行了积极研究。 据报道, 日本发现一种嗜重金属菌, 能有效 地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 但存在土壤与细菌分离这个比较棘手 的问题。如果这一问题能得到妥善的解决, 将是一种具很大发 展前景的处理方法。 !" % 农业生态措施 主要包括改变耕作制度, 调整作物品种, 施用农家肥等。 重 金属对植物的影响一般以水溶, 在淹水的土壤中, 一般以难溶 态的硫化物的形式存在。因此, 控制土壤水分状况及 (V, 使土 壤在作物壮籽期有一个相对较稳定的水淹期, 可减少重金属进 入植物体内的含量 ( 即减少进入果实和籽实中的含量 ) 。 施用有 机物有利于改良土壤结构、 提高环境质量, 为重金属提供络合、 螯合剂。控制化肥的施用, 因为化肥中的 .6 % 、 &,N! % 、 Z 0 可活化
"
"# !
防治措施
物理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 主要包括排土、 换土、 去表土、 客土和深耕翻土等措施。排
!" #" #
土、 换土、 去表土、 客土被认为是治本的 ’ 种好方法, 但是工程 量大, 并有污土的处理问题, 目前只用于污染严重的地区。 客土 和污土混合措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 利用一定量的无污客
%
!" $
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植物修复技术和微生物修复技术,
因其具有效果好、 投资省、 费用低、 易于管理与操作、 不产生二 次污染等优点, 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成为污染土壤修复研究 的热点。 !" %" $ 植物修复技术 主要是利用超积累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作 ( 植物提取 #)
用, 结合土壤改良技术, 把污染物由地下转移到地上部分, 随后 收割地上部分进行集中处理, 达到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目 的。目前已发现有 N"" 多种植物能够超积累各种重金属, 一些 超积累植物能同时积累多种重金属 ) 3 * , 如羊蕨属植物和具有富 重金属性的苋科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吸收率达到 #""Q 。 =9RR8 S7F/HGAI 等 #TT3 年发现,不同土壤中某些柳属的无性 系克隆对镉离子有很强的吸收力, 并与土壤理化性质有很大关 系。在以硫酸盐和磷酸盐为肥料的情况下,遏蓝菜属 U =V67B2C .7G:E6GB:GFI W 的一些栽培变种的茎杆部对重金属具有较强的 苎麻以及一些藻类对重金属也具有较强的吸收能 富集能力 ) X * 。 力 )+ * , 因此利用超积累植物处理轻污染区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 法。 蒋先军等的研究发现, 印度芥菜 ( 对 .E、 5A7BBC:7 DEF:G7) PF、 刘云国等研究 #" 种 @H 等中等污染土壤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 超积累植物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发现,土壤中 ./ 下降最 低的为 "4 13NRI Y S。 ( 植物挥发 !) 是指土壤中重金属通过植物作用产生毒性 小的挥发态物质。如硒在植物的作用下产生挥发性的硒 ( , 湿地上的某些植物可清除土壤中的 .-1 &G.-1 O .-1 &G&G.-1 ) 硒, 其中单质占 +3Q , 挥发态占 !"Q M !3Q ( 植物钝化 1)
#$%&$’’(&$% )$* +’,-$./.%0
工程与技术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
$%& ’&()*&+ $&,%-).)/0 )1 2&3*0 4&53. 6)..758)- 8- 9)8.
陈志良
仇荣亮
பைடு நூலகம்
张景书
万云兵
(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系 , 广州
-#.!/-)
摘
要
重金属污染是当今土壤污染中, 污染面积最广、 危害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由于重金属污染毒理机制和生物效应的 复杂性及其在土壤中的稳定性, 对重金属污染的研究一直是当前学术界的热点研究课题。 本文在介绍当前重金属污 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基础上, 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作出了综合预测和展望。
环境保护 !""#・$
% !" %
#$%&$’’(&$% )$* +’,-$./.%0
工程与技术
土壤中的重金属, 提高土壤重金属的交换态。 改变作物品种, 在污染严重的地区, 如种植观赏植物、 花卉、 经济林木;在重金属轻污染区,种植耐重金属性强的作物品种, 使之有利 如旱地改水田, 种植水稻, 或者进行轮作, 调整 &’、 (), 于降低重金属的有效性。王凯荣等 #**$ 年建立的桑蚕农业模 式, 对镉污染农田进行农业生态整治, 不仅改良了土壤结构, 降 低土壤中镉的含量, 而且提高了农田耕作方式的经济效益 。
有色金属的采冶及含重金属工矿企业, 每年所排放的大量 含重金属废水进入环境, 最终进入土壤环境。重金属在土壤环 境中性质稳定、 很难降解, 又能抑制植物生长发育、 促进早衰、 降低产量, 并通过食物链的传递与富集, 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如 痛痛病 ” 就是因食用含镉大米所致。有 日本 !" 世纪初发生的 “ 些重金属还有 “ 三致 ” 效应 ( 致畸、 致癌、 致突变作用 ) , 因而使重 金属污染成为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 成为环境研究领域中比较 活跃的热点课题。 过去, 由于盲目地认为土壤是一种良好的处理系统, 而忽 视土壤的环境承载能力, 曾长期进行污水灌溉和污泥施用, 造 成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 据农业部组织的全国污水灌区 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目前污水灌区面积约 #’" 万 () ,遭受重
。 这种方法
由于会加重土壤溶液中重金属的含量,同时会污染地下水源, 环境工作者一直认为 &>> 是一种有害物质。 但经过一些学者的 进一步研究发现,&>> 的增溶性及络合、螯合和降低界面表面 张力等作用,增加了土壤中污染物的流动性O 为从土壤中清除 重金属污染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 !" #" % 重金属拮抗剂 根据土壤环境中重金属元素之间的拮抗作用, 如重金属与 利用一些对人体没有危害或 &F、 >B、 PF、 .E 等元素具有拮抗性, 有益的金属元素的拮抗作用, 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态。因 此,在轻污染土壤中施用少量的有重金属拮抗性的金属元素, 将可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