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病.讲课教案
小儿腹泻病课件.

小儿腹泻病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第十一章“儿童常见疾病”中的第三节“小儿腹泻病”。
详细内容将包括小儿腹泻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小儿腹泻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危害。
2. 掌握小儿腹泻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
3. 培养学生关爱儿童健康,提高疾病预防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儿腹泻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
教学重点:小儿腹泻的病因、临床表现、预防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挂图。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实践情景,让学生了解小儿腹泻对患者和家庭带来的困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小儿腹泻的定义、病因及分类。
(2)小儿腹泻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
(3)小儿腹泻的治疗原则及具体治疗方法。
(4)小儿腹泻的预防措施。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小儿腹泻诊断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小儿腹泻治疗的选择题,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效果。
5.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预防小儿腹泻的经验和措施。
六、板书设计1. 小儿腹泻病定义、病因、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方法预防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小儿腹泻的病因。
(2)列举小儿腹泻的预防措施。
2. 答案:(1)小儿腹泻的病因有:感染、喂养不当、气候变化等。
(2)小儿腹泻的预防措施:加强喂养管理、保持环境清洁、及时接种疫苗等。
(3)D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小儿腹泻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有了较深入的了解,但在诊断和治疗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今后教学中,应加强对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和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他儿童常见疾病的知识,提高疾病预防和处理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小儿腹泻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
2024年小儿秋季腹泻课件

2024年小儿秋季腹泻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教材《儿科学》第7版,第十二章“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展开,主要涉及秋季腹泻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
详细内容包括:1. 秋季腹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2. 秋季腹泻的临床表现及诊断3. 秋季腹泻的治疗原则及方法4. 秋季腹泻的预防策略二、教学目标1. 掌握秋季腹泻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2. 了解秋季腹泻的治疗原则及预防策略3. 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秋季腹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治疗原则。
教学重点:秋季腹泻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预防策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2. 教学视频:秋季腹泻患儿的临床表现3. 模拟病例:秋季腹泻患儿的诊断和治疗4. 学生分组讨论材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季腹泻患儿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疾病特点及危害。
2. 理论讲解:(1)病因及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诊断方法(4)治疗原则及方法(5)预防策略3. 案例分析:分组讨论模拟病例,分析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案。
4. 随堂练习:针对教学内容设计练习题,巩固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1. 秋季腹泻病因、发病机制2. 秋季腹泻临床表现、诊断3. 秋季腹泻治疗原则、预防策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秋季腹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列举秋季腹泻的临床表现,并说明诊断方法。
(3)阐述秋季腹泻的治疗原则及预防策略。
2. 答案:(1)病因:轮状病毒感染;发病机制:病毒侵入肠道,破坏肠道黏膜,导致腹泻。
(2)临床表现:发热、呕吐、腹泻等;诊断方法: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等。
(3)治疗原则:补液、抗病毒、调节肠道菌群;预防策略:疫苗接种、手卫生、食品安全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估,分析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秋季腹泻的流行病学特点、新型治疗方法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儿腹泻小讲课护理课件

腹泻可能导致小儿生长发育迟缓。
腹泻可能导致小儿骨骼发育不良。
腹泻可能导致小儿智力发育受阻。
对小儿心理的影响
腹泻可能导致小儿情绪低落,产生焦 虑和不安。
腹泻可能导致小儿社交能力下降,影 响人际关系。
腹泻可能导致小儿自信心受挫,产生 自卑心理。
03
腹泻的预防与护理
饮食调整
饮食卫生
确保食物新鲜、清洁,避免食用 过期、变质的食品。
多饮水 腹泻容易导致脱水,因此患儿应多饮水或补充电 解质溶液,以维持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
其他疗法
腹部保暖
01
腹泻时,患儿的腹部容易受凉,导致症状加重。家长可以给患
儿穿上肚兜或围上围巾,避免腹部受凉。
按摩疗法
02
适当的腹部按摩可以缓解腹泻症状,家长可以用手掌顺时针方
向轻轻按摩患儿的腹部。
休息与护理
• 腹泻概述 • 腹泻对小儿的影响 • 腹泻的预防与护理 • 腹泻的治疗 • 腹泻的日常护理
01
腹泻概述
腹泻定 义
01
02
03
腹泻定义
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 统症状,主要表现为大便 次数增多、大便形状改变 等。
腹泻分类
腹泻可以根据病因、病程、 病情严重程度等进行分类。
腹泻原因
腹泻的原因多种多样,包 括感染、过敏、肠胃功能 紊乱等。
止泻药
在必要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开出止泻药,如洛哌丁胺,以减轻腹泻 症状。
饮食疗法
1 2 3
继续母乳喂养 对于婴儿腹泻,建议继续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 丰富的免疫球蛋白和抗体,有助于增强宝宝的免 疫力。
饮食调整 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应避免油腻、辛辣和刺激 性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面条 等。
小儿腹泻常识教案设计

小儿腹泻常识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小儿腹泻是儿童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较高。
腹泻不仅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严重的脱水和营养不良。
因此,对小儿腹泻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家长和教师对小儿腹泻的认识和应对能力,设计了这份小儿腹泻常识教案。
二、教案目标1. 了解小儿腹泻的病因和症状2. 掌握小儿腹泻的预防方法3. 学会正确处理小儿腹泻的紧急情况三、教案内容1. 小儿腹泻的病因和症状小儿腹泻是由于消化系统感染、食物中毒、过敏反应或其他疾病引起的肠道功能紊乱所致。
其主要症状包括腹泻、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腹泻的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呈水样或稀糊状,有时伴有脓血。
2. 小儿腹泻的预防方法(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饭前便后洗手是预防腹泻的有效措施。
(2)饮食卫生,避免生吃水果和蔬菜,尽量食用煮熟的食物,避免食用过期食品。
(3)饮食均衡,适当补充益生菌,增强肠道免疫力。
(4)预防传染病,定期接种疫苗,预防病毒性肠道感染。
3. 小儿腹泻的紧急处理当小儿出现腹泻时,家长和教师应该及时采取措施,避免腹泻加重导致脱水和营养不良。
紧急处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以给小儿口服含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水。
(2)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油腻食物等。
(3)观察小儿的情况,如出现严重腹泻、脱水、昏迷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四、教案实施1. 教师通过课堂讲解、图片展示等形式,向家长和学生介绍小儿腹泻的常识和预防方法。
2. 学校可以组织家长学校,邀请医生进行专题讲座,提高家长对小儿腹泻的认识。
3. 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的卫生意识和健康知识。
五、教案评估教案实施后,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学生作业、家长反馈等方式进行评估。
评估的重点是家长和学生是否掌握了小儿腹泻的常识和预防方法,以及是否能够正确处理小儿腹泻的紧急情况。
六、教案总结小儿腹泻是儿童常见的疾病,对家长和学校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
小儿腹泻小讲课ppt演稿课件

一般情况下,宝宝腹泻时不需禁食。但是,对于严重腹泻和呕吐的 宝宝,医生可能会建议短期禁食,以减少肠胃负担,促进恢复。
问题3
宝宝腹泻时可以继续接种疫苗吗?
答疑解惑
答3
宝宝腹泻时,应推迟疫苗接种。 待宝宝腹泻症状缓解后,再根据
医生建议进行疫苗接种。
问题4
宝宝腹泻时可以正常添加辅食吗?
答4
宝宝腹泻期间,应暂停添加新的 辅食。对于已经尝试过的辅食, 可以继续喂养。待宝宝腹泻症状 缓解后,再逐渐尝试添加新的辅
04
治疗和预防
治疗原则
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
腹泻会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 的丢失,应及时补充,以维持
体内平衡。
控制感染
针对病原体进行相应的抗感染 治疗,如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
调整饮食
根据病情调整饮食,如减少摄 入高脂肪食物,增加易消化的 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
止泻治疗
使用止泻药物,以减轻腹泻症 状。
药物治疗
详细描述
重度腹泻可能是由于严重的细菌感染、肠道疾病等原因引起。在处理重度腹泻时 ,家长应立即带宝宝就医,遵医嘱治疗。同时,注意给宝宝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 解质,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6
总结和答疑
小结
腹泻的定义
腹泻的原因
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表现为 大便次数增多、形状改变等。
腹泻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感染、过敏 、肠胃功能紊乱等。
由于饮食不当、过敏、药 物副作用等原因导致。
肠道外疾病
某些全身性疾病如肺炎、 心脏疾病等也可能引起腹 泻。
病理生理
肠道炎症
感染或炎症引起肠道黏膜 损伤,影响消化吸收功能。
肠道菌群失调
小儿腹泻小讲课ppt演稿课件

治疗方法
1
补充水分
通过口服液体、盐水或静脉输液等方式
食物调整
2
补充失去的水分。
根据医生的建议适当调整饮食,避免刺
激性食物。
3
药物治疗
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抗 生素或其他药物治疗。
预防小贴士
保持卫生
定期洗手,注意食品安全和环 境卫生。
接种疫苗
按照医生建议接种疫苗,如腹 泻相关的疫苗。
均衡饮食
小儿腹泻小讲课ppt演稿 课件
通过本演讲,我们将深入了解小儿腹泻的病因、症状、诊断标准、治疗方法、 预防小贴士,以及如何护理小儿腹泻。
病因简介
细菌感染
常见的细菌感染导致小儿腹泻的原因之一,如 大肠杆菌等。
消化系统问题
某些消化系统问题,如乳糜泻等,也可以引起 小儿腹泻。
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也是导致小儿腹泻的常见原因,如诺 沃克病毒等。
提供均衡营养的饮食,增强免 疫力。
如何护理小儿腹泻
保持水分
确保小儿充足地饮水,帮助补充 失去的水分。
提供舒适
为小儿提供舒适的环境,帮助缓 解不适。
调整饮食
根据医生建议调整小儿的饮食, 避免影响康复。
总结与建议
小儿腹泻是常见的儿童疾病,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缓解 症状,促进康复。
食物过敏
某些食物过敏反应也可能导致小儿腹泻的发生。
症状表现
1 腹泻
2 腹痛
3 发热
小儿腹泻是最常见的症状, 通常伴有稀水样的便便。
小儿可能经历腹痛或腹部 不适,有时伴随食欲不振。
腹泻常伴有轻度发热,通 常是由感染引起的。
诊断标准
小儿腹泻的诊断通常基于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大便培养 和病毒检测。
2024年小儿腹泻课件.

2024年小儿腹泻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儿科护理学》第十二章“小儿腹泻”,具体内容包括:小儿腹泻的定义、病因、分类、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重点学习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临床表现和护理要点。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小儿腹泻的定义、病因、分类及临床表现;2. 学会进行小儿腹泻的护理评估,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3. 了解小儿腹泻的治疗原则,特别是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护理要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小儿腹泻的分类、临床表现、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
难点: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护理要点及个性化护理方案的制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视频资料、模型;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小儿腹泻的病例,引发学生对小儿腹泻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小儿腹泻的定义、病因、分类;(2)小儿腹泻的临床表现;(3)小儿腹泻的护理评估;(4)小儿腹泻的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3. 实践操作:(1)观看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的护理视频,分析护理措施;(2)分组讨论,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3)角色扮演,模拟护理过程。
4. 例题讲解: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讲解典型例题。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小儿腹泻的定义、病因、分类;2. 小儿腹泻的临床表现;3. 小儿腹泻的护理评估;4. 小儿腹泻的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5. 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护理要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小儿腹泻的分类及临床表现;(2)阐述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护理要点;(3)结合病例,制定一份个性化护理方案。
2. 答案:(1)参照教材第十二章内容;(2)参照教材第十二章内容;(3)根据病例实际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制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相关论文和书籍,了解小儿腹泻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实践。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小儿腹泻的分类及临床表现;2. 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护理要点;3. 个性化护理方案的制定;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和随堂练习。
小儿腹泻病教案

小儿腹泻病教案教案标题:小儿腹泻病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小儿腹泻病的定义、病因和症状。
2. 掌握小儿腹泻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3. 培养小儿腹泻病的自我保健意识。
教学重点:1. 小儿腹泻病的定义、病因和症状。
2. 小儿腹泻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小儿腹泻病的相关资料和案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小儿腹泻病的话题,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或经历过小儿腹泻病。
2. 引发学生对小儿腹泻病的兴趣,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小儿腹泻病的定义、病因和症状,包括常见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和临床表现。
2. 分析小儿腹泻病的危害性和对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重视预防和治疗。
三、预防和治疗方法(20分钟)1. 阐述小儿腹泻病的预防措施,包括个人卫生、饮食注意事项和避免接触病原体等。
2. 介绍小儿腹泻病的治疗方法,包括给予足够的水分补充、适当饮食调理和药物治疗等。
3. 强调家长和老师的重要作用,提醒他们及时就医和配合治疗。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提供小儿腹泻病的真实案例,让学生分析病因、症状和治疗过程。
2.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预防和处理类似情况,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五、总结与展望(5分钟)1. 总结小儿腹泻病的要点和学习收获。
2. 展望未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健康教育和自我保健。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制作小儿腹泻病的宣传海报或手册,分享给家人和同学。
2. 组织学生参观医院或卫生所,了解更多关于小儿腹泻病的知识。
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学生对小儿腹泻病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小儿腹泻病的个人心得体会。
教学反思:教案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点,通过案例和互动提高学习的参与度。
同时,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轻
中
重
中毒症状 无
脱水
无
休克
无
神志改变 无
腹泻量 少
轻 轻、中 无 不明显 较多
严重 中重以上 有 有 很多
几种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
临床特点 轮状V肠炎 ETEC肠炎 EIEC肠炎 弯曲菌肠炎 耶尔森氏菌肠炎
发病年龄 6-24月
6月-2岁 婴儿、 儿童
4岁少见
性 别 男多于女
发病季节 秋、冬 5-8月 5-8月 夏季
病因:易感因素
消化系统特点
发育不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少,活力低。 生长发育快,需要量大,消化道负荷过重。
机体免疫力差
胃酸度低,胃排空快,胃内杀菌力低下。 血Ig(IgM、IgA)和胃肠道SIgA低下 肠道正常菌群尚未建立或被破坏。
人工喂养
牛乳免疫因子因加工被破坏。 人工喂养易被污染。
病因:感染因素
肠道内的感染
病毒 (Virus) 细菌 (Bacterial) 真菌 (Fungi) 寄生虫(Parasitic)
肠道外感染
病因:感染因素
肠道内的感染
病毒(Virus)
① 人 类 轮 状 V ( Human Rotavirus)
②诺沃克V (Norwalk Virus) ③其他:埃可V、柯萨基V。
发病机理
渗透性腹泻 分泌性腹泻 吸收障碍性腹泻 炎症介导性腹泻
侵袭性大肠杆B 入侵肠粘膜
致病因素
产毒性大肠杆菌
轮状病毒
肠毒 素
入侵粘膜上皮细胞
饮食不当 食物消化不良
发 病 机 理
肠粘膜炎症
炎症性腹泻 中毒症状
激活腺苷、鸟苷环化酶
上皮C破坏 微绒毛损害
双糖酶
积滞小肠 酸度减低
ATP GTP
肠上皮细胞大 量分泌氯致肠 液分泌增加
概述: 分类
病程
急性腹泻病(acute diarrheal disease) 病程 2周
▪ 迁延性腹泻病(persistent diarrheal disease)
病程2周-2月 ▪ 慢性腹泻病(chronic diarrheal disease)
病程2月
概述: 分类
病情
▪ 轻型:无脱水和中毒症状 ▪ 中型:轻度脱水和轻度中毒症状 ▪ 重型:重度脱水和严重中毒症状
治疗:液体疗法
三定原则: 定量 定性 定速度和步骤 补液方法: ORT IVT ORT+IVT 补充电解质: 钾 钙 镁 纠正酸中毒:
液体疗法:“三定原则”
轻度
90-120ml/kg/24h
非感染性腹泻 食饵性腹泻 症状性腹泻 其他非感染性腹泻
概述:流行病学特点
流行病学特点
▪ 常见病、多发病 ▪ 婴幼儿多发 ▪ 是常见的死亡原因
病因
易感因素 (Suspectable Factors) 感染因素 (Infectious Factors) 非感染因素(Noninfectious Factors)
病因:感染因素
肠道内的感染
细菌(Baterial)
①致泻性大肠杆菌
②弯曲菌 ③耶尔森氏菌 ④其他
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 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 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 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粘附-集聚性大肠杆菌(EAEC) 空肠弯曲菌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
病因:非感染因素
饮食因素 过敏因素 气候因素 其他
临床表现:腹泻病共同表现
胃肠道局部症状 全身症状
临床表现:腹泻病共同表现
胃肠道局部症状 腹泻 炎性大便: 粘液脓血便
非炎性大便:水样便、蛋花汤样
恶心、呕吐和食欲下降 腹痛 里急后重
临床表现:腹泻病共同表现
全身症状
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 ①脱水
等渗性 多见 ,低渗性 少见,高渗性 罕见
②电解质紊乱
小儿腹泻
Infantile diarrhea
小儿腹泻病
概述 病因 发病机理 临床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与预防
概 述: 定义
定义
▪ 腹 泻(diarrhea) A.性状改变 B.频率增加
▪ 腹泻病 (diarrheal disease)
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
概述: 分类
病程 病情 发病机理 病因
RBC多
其他
腹痛剧易诊 同左
为阑尾炎
临床表现:迁延性、慢性腹泻的特点
病程长,2周-2月为迁延性,大于2月为 慢性。
急性未彻底治疗可发展为慢性。 营养不良可致慢性腹泻,慢性腹泻又可
加重营养不良,两者形成恶性循环。 滥用抗菌素引起肠道菌群紊乱,发生
慢性腹泻。
诊断与鉴别诊断
腹泻病 粪镜检WBC多者
粪镜检WBC少者
冬、春季
潜 伏 期 1-3天 1-2天 18-24小时 2-11天
中毒症状 无
无
明显 明显
有
并败血症
脱 水 常有 多见 常有 可有
有
大便性状 水样或蛋花 水样便 粘液脓血 粘液脓血 粘液脓血
样、无臭 次数多 里急后重 有臭味 腹痛明显
大便镜检 少量WBC 偶见WBC WBC多 WBC多 WBC多
R泻
病原学检查 病因学分析
病程诊断
病情诊断
病因诊断
鉴别诊断 粪镜检WBC多者
go
粪镜检WBC少者
细菌性痢疾、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生理性腹泻
治疗:治疗原则
预防脱水 纠正脱水 继续饮食 合理用药
治疗:饮食疗法
目前主张继续饮食,而不主张禁食, 但应注意调整不当饮食,给予恰当的易 消化营养丰富饮食。
低钾血症,低钙血症, 低镁血症, 低磷血症
③酸碱紊乱
代谢性酸中毒
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因素所致腹泻特点
侵袭性
水电解质紊乱 有
感染中毒症状 明显
大便性状
粘液脓血便
大便镜检
RBC + WBC + 吞噬C+
非侵袭性
有(多)
不明显
水样便 蛋花汤样便
少量WBC 或无WBC
go
轻、中、重型腹泻的特点
概述: 分类
发病机理
▪渗透性腹泻(Osmotic Diarrhea) ▪分泌性腹泻(Secretory Diarrhea) ▪吸收障碍性腹泻(Malabsorptional Diarrhea) ▪炎症性腹泻(Immune Imediated Diarrhea )
概述: 分类
病因
感染性腹泻 霍乱 痢疾 其它感染性腹泻
cAM P cGM P
偶联转运 面积 电中性转运
糖酵解
细菌上串繁殖 腐败孝解食物
小分子物质
肠液大量分泌
水、电解质吸收障碍
肠腔渗压增加
分泌性腹泻
吸收障碍性腹泻
渗透性腹泻
腹痛
脓血便
腹 泻
脱水 电解质紊乱 酸碱紊乱
临床表现
腹泻病共同表现 侵袭性细菌性肠炎与 非侵袭因素所致腹泻的临床特点 轻、 中、 重型腹泻的特点 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 迁延性、慢性腹泻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