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文学概论中关于诗的说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
--其他文学概论中关于诗的有关比较及其他一些工作量何谓诗?在亨德的《文学概论》中,作者把诗歌定义作——用着格律的形式,通过想象,感情,和趣味的媒介,而以给人快感为首要目的的思想的表现.
而用现在的话来说,即为“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但我更认同的则是书中提及的根米尔在他的诗歌的起源里所写的“诗歌是律动的发抒——就是利用节奏以达到它的目的的艺术。”
诗是—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这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
(1)凝练性。诗用词精粹,篇幅短小,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2)跳跃性。其结构安排遵循情感、想象逻辑,超越时空限制,不注重情节、事件的连续性。
(3)节奏、韵律性。诗有节奏——诗句中长短、强弱不同的音节有规律的变化。
——同韵母的字在相同位置上有秩序的重复。虽然诗也可以不押韵,但与小说、散文等比较来看,押韵恰是它的一大特点。其节奏、韵律在表现情感意味上具有重要的功能。
传统诗歌发展历程
传统的诗是有韵律的文学作品。它通过诗的想像与抒情来表达某种强烈的情感。诗是历史最悠久的文学形式,中国是世界上诗歌最发达的国度之一。从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最早的长篇抒情诗离骚以来。汉代的乐府,唐宋格律诗,和唐末兴起的词,元曲以及五四以来的新诗。历代的民间歌谣。构成了中国诗歌无以伦比的巨大传统。
诗这种文学体裁成熟时间较早,它往往讲求韵律、节奏,而这与人的劳动过程是直接相关的,如通过劳动号子来协调步伐,通过有节奏的声音来协调狩猎者队伍的推进速度与包围猎物时的队形等。早期的诗歌,从文学史的发掘、整理情况采看,它基本上是作为歌曲的唱词出现的,同时在吟诵中,往往伴随着吟诵者的身体语言动作,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诗、乐、舞三位一体,实则是劳动过程中,诗歌、音乐、舞蹈几种艺术形式萌芽因素统一在一起的反映。
中国古代诗歌有两个源头,一个是现实主义的《诗经》,一个是浪漫主义的《离骚》。诗歌从最初的四言发展到汉末出现五言诗歌,曹操是四言到五言过度期的著名诗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言诗歌长足发展,出现了建安七子、陶渊明等诗人群体。隋唐时期,国家安定,实行科举考试,人民文化素养和文化水平逐步提高,诗歌创作迎来了一个巅峰级高潮,出现了一大批杰出诗人,对中华文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诗歌创作也进一步发展,七言诗歌成为主流,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思想更加深刻,感情更加细腻。五代时期,国家混乱,诗歌进入低潮,宋朝安逸富庶,文人地位提升,诗歌发展又步入一个
高峰,宋诗之外,宋词的创作成为诗歌领域里面的新秀。元明清诗歌创作虽也丰富,但是没有突破唐诗宋词的境界水平。
东京文学2010第一期谈当下诗歌现状及发展趋势
早期的诗歌注重其社会功能,这既和文字在象征体系里的价值有关系,也和当时信息传播的渠道不够宽阔有关。具体到中国文化,其诗教传统则更为悠久、牢固,这的确和农业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有关系。从更大的范围讲,在中国固然有诗教的说法,但诗的本质还是抒发情感的,缘情说慢慢取代了言志,在目前来说,诗歌首先是为自己来写作的,然后才涉及到群体和他者,诗已经很难再去承担太多。诗缘情和诗言志显然比诗教更具备普遍意义,在当下,诗歌写作更为个人化了。
诗歌文体在发生期,的确存在着诗乐舞一体的现象,但最终三者分开各自独立,并且逐步获得自足的规范,诗主要是文字的,而文字在相当长时期内处于象征体系核心的地位,诗因此也拥有了独特的作用,这是其它任何艺术形式都无法企及的。诗歌自身形式的发展由松散趋向整饬,由之前的和音乐的直接结合到注意音韵,再到注意内在的意蕴,诗歌逐步摆脱了和音韵的关系,但诗和音乐的内在精神是一致的,那就是自由流动的美。流行音乐大行其道是正常的,因为流行本来就意味着大众化,诗始终和大众化是有距离的。音乐性也可以说就是诗性,它们在根本上是统一的。
文学活动的整体性之诗例
以《诗经》为例,春秋之前,社会上流传的“诗”成千上万首,传说孔子将其纂集删编为一册,只取305首,称为“诗三百”。他将其主题归纳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无邪”的含义就是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合乎礼仪规范,有助于增进社会伦理秩序的。孔子的这一概括将本来是不同作者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代、不同的写作动机下创作的诗歌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两千多年来,人们对《诗经》的阅读就是在孔子这一诠释下来接受的,就是说,它的创作状况的差异在接受活动中得到了整合,体现出统一的特性,并且对于其后的诗歌创作和批评起到了示范性的影响。在这里体现出了文学活动的各个阶段的整体性。
从“文如其人,风格即人”看人与诗文
作品的话语情境由语词、体裁、结构和形象塑造等因素构成作家的个性和作品的风格,就是通过这些因素综合体现出来的风格特点往往通过语词表现的特点呈现出来,读者对作品风格的认识和感受也首先从语词的格调、色彩、气势和节奏的特点中获得。不同风格要求不同的文辞表现。体裁与风格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不同文体要求不同的表现方式,从而显示不同体势和效果。不同作家的结构安排各有特点,通过结构安排将作品造成完善的蘑体,从而显示特有的风格。形象创造与风格的关系尤其密切,题材选择与主题提炼、人物刻画、环境描写,
都是创造话语情境、去现作家风格的重要内容。
扬雄认为,诗为心声,书为心画,从诗文中可以看出人格的高低,这是最早的“文如其人”的思想。钱钟书认为,人格与文格不是一回事.不能一味地以文观人,因为文也可以饰伪,生活中既有言行一致、文如其人的现象,也有言不符行、文不符人的情况。他认为文如其人的“文”,不是指的“所言之物”,而是指的作品中的格调,格调是作者性格“本相”的自然流露,并非有意为之,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其人的创作个性和风度。布封说的“风格即人”,也是指的作家的创作个性。他们重视生成风格的内在的主观方面的因素,找到了探索风格本质的关键,但是忽视了风格与客观内容的联系。歌德看到了这一点,认为风格必须“奠基于最深刻的知识原则上面,奠基在事物的本性上面”。马克思说得更加明白而深刻。他也引用布封的“风格就是人”的话,但作了辩证的解释。他说:“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我只有构成我的精神个体性的形式。”他认为写作还必须“用事物本身的语言说话,来表达这种事物的本质特征”。他—方面把“用自己的风格去写”,去表露自己的精神面貌,看做是作家的权利,另一方面他又明确要求作家在发挥自己“精神个体性”的时候还须遵循客观规律。
钟嵘与“滋味”说
《诗品》是一部论五言诗的专著,品评上自汉魏至梁的121位涛人,并将其分为上、中、下三品,每品一卷。在<涛品)中,钟嵘提出诗歌应该“有滋味”,应“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要“文已尽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