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雁中学教师备课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雁中学教师备课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蔡东于

李校,这次常规检查中发现了很多问题,我现在就我检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跟你汇报一下,这是我整合网络资源和个人想法以及本次教学常规检查提出的一点我们学校教学常规备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请李校审阅根据你多年教学管理建议看看可行性并提出宝贵建议。

备课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案,是对每节课的设计,直接关系到课的质量。教案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课前准备情况,也是我们检查老师教案的依据。但往往问题也就出在这儿。当前教师备课的现状又是如何呢?教师在整个备课过程中很少的精力用于钻研教材,而很多的精力用于书写教案。这次检查可以看出教师备课是低效率的,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备课管理的形式化、教案编写的程式化和部分教师的惰性。如对教案的要求是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教学过程、教材分析、教学方法、等项目要有,每节课后要写教后记。年年要从头再来,做重复工作。而我们是“周查月评”。这些材料,做不过来就补,就应付,就抄,使教案成为能看能用的展示品,削弱了备课为教学服务的作用,教师将主要精力投放到书写教案上,忽视了学科特点,扼杀了教师的创造性。教师疲于应付。其危害可想而知。如常年任教同一学科,备课的内容有时是重复的书写,但为了应付学校的常规检查不得不写,这都是老师极其厌烦的形式化做法,以语数外老师为例,平均每人每天3节正课和某天下午的一节的辅导课,这就占去了差不多半天时间?这个时间是无法节省的。而剩下的时间还要批改作业、参加各项学校活动、教育管理学生、陪陪家人朋友,处理一些突发事情,然后备课的时间就很少很少了,而要备一堂好的课少了三四个小时怎么备?

由此可见,备课的确是一项不仅费脑又费时间的工作,而且这样的备课难以提高效率,大大制约了老师对教材的挖掘和对教学内容的延伸,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对备课进行改革,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它强调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在合作互助中学习,特别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关注个体的差异,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

那么在新课程下我们应该如何备课呢?我认为首先要走出备课的几大误区。

1:备课变成教案的克隆。

有的老师把备课想象得很简单。备课时,找来现成的教案一抄了事,就这样,年年教,年年抄,除了写了一些细节和过程,整体基本没有变化。这样,不重视备课,不重视教法的研究,不重视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就很低。

2:备课走上了形式主义。

有的老师为了在备课检查中能体现课改精神和新课程理念,将“教案”改称“学案”,并没有教后反思、等备课要求,如把以往的教学过程分解为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等。实际内容依然是“换汤不换药”,“穿新鞋走老路”。如此改革,备课成了一种形式。

3:集体备课成了每个老师的教案之和。

将集体备课后的“成果”原封不动地搬进自己的课堂,照本宣科。这般“偷工减料”,这般“投机取巧”。

4:备课成了网上资料的拼凑。

有些教师网上备课很轻松,从网上下载与自己备课内容相关的教案,不加取舍地变成自己的教案,全然不顾内容是否切合自己教学实际的需要。这种“拿来”的东西,没有参与的成分,注定会造成教学的失败。

那么在新课程下我们应该提高备课的效果呢?

1、改备课检查,把查备课与听课进行整合。

完整的备课最起码包括研究教材教法、分析学生学情、准备教具学具、确定教学思路,最后形成教学方案(教案)。但很多时候学校教导处为了保证备课的规范化,常常对备课作明确的规定,甚至对教师一学期应写多少节教案、教案格式等都提出了统一的、具体的要求。然而,教师是怎样执行的呢?是任劳任怨地抄!管理者又是怎样检查教师备课的呢?是乐此不疲地在备课本上签字、盖章!教师们就这样认认真真做假,管理者就这样明明白白务虚,大家似乎已有了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这就是当前非常普遍的、大家都清楚的有关备课的真实情形。这是多么巨大的教育资源浪费呀!要改就得先从备课的检查制度上改。既然备课是为了上课,我们就应该把检查备课从教师的备课本转移到课堂上。再说,备课本上的教案也只能算作教师备课的一部分。如果备课本上的教案称得上是优秀教案,而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却是一团糟,这份教案又有多少价值呢?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做的是一节名副其实的好课,却没有在备课本上写教案,这又有何妨?倘若我们真正做到了把查备课与听课进行有机整合,想必教师们一定会心悦诚服地花心思去真备课、备真课,不然的话,怎么去把课上好呢?可能有人会说“不检查备课本会不会造成教师不备课”。其实,有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我们可以细想一下,作为一名教师,怎么会不备课就去上课呢?不过,采用听课手段查备课情况,加强听课的经常性、随时性、全体性,却是十分必要的。我们还可以采用“学生评教”(即学生参与对教师教学的评价)、“课前说课”(即根据教学进度要求教师不看任何资料,说出下一节课“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等手段并结合听课来综合检查教师的备课。

2、把备课本与课本进行整合。

我问过不少教师:“你的每节课都是照着备课本上的教案去上的吗?”回答大多是否定的。他们还告诉我:备课本上的“洋洋洒洒”是备查的,课本上的“满天星”才是上课时有用的。后来我就思考,能不能干脆就让教师把课尽量备在课本上呢?

让教师把教案备在课本上,是不是就降低了备课要求呢?比如说我看了一个案例对语文教师的备课做过这样的要求:在对阅读课文备课(写教案)之前,必须先把课文读3~5遍,并保证能够背诵至少一个优美的段落,在课本上有实用的备课记录。其实,教师要完成这个读、背要求,恐怕比抄这一课的教案所花的时间和精力还要多,但是,两者之间的实效性就不同了。教师在反复读和课本上写的过程中,往往会把心灵瞬间的感悟凝练成精彩的教学思路。教师通过背优美的段落,不仅能够与文本进行精神对话,还能在课堂上借助于范背,让学生在榜样的感召下逐步养成积累语言的好习惯。而教师抄在备课本上的教案,对课堂教学能有多大作用呢?但是让教师把教案备在课本上,还需要对进一步根据科目的性质进行研究。把课直接备在课本上,这只是改变备课方式的一种形式,还有诸如集体备课、电子备课等。当然,我们进行备课方式的改革,既不可因噎废食,又不能矫枉过正。例如,对于那些刚踏上教学岗位的年轻教师,要求他们写详细的教案,还是有必要的,这对他们的专业成长也是有益的。

3、把备课与学习进行整合。

如何实现备课与学习的整合,使教师在备课中学习呢?教师在备课中学习,就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学习课程标准,学习名师经验、经典课例等,修炼课堂教学的技能。

下面是我查找的也认同的教师备课的四种境界,请李校看看

不同的教师,素养和能力不一样,备课的境界也不一样。同一个教师,在其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学识和经验在发生着变化,其备课的境界也在变化着。教师的备课有四种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