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修订版及其临床应用详解(ppt)
合集下载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 ppt课件
吃好动少 《黄帝内经》:“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 而多肥也,肥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酒色过度 先天不足
(二)发病机理的认识
1、气阴两虚,虚热内生: 病理主要在于阴津亏虚,燥热偏胜,而以阴虚 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阴愈虚燥热愈盛,燥热愈盛阴愈虚, 最终可致气阴两伤,阴虚内热。
在确定饮食量之前应先确定自己理想体重及是否属于正常、
超重、肥胖或消瘦。
重=身高—105(kg)
超过理想体重20%
肥胖
在10%~20%之间
超重
每日总热量是如何分配的?
1、热量来源:食物中提供热量的分为三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
脂肪。每克碳水化合物和每克蛋白质提供4千卡热量,每克脂肪提供9千 卡热量。
用。
运动疗法
增加体力活动时间和运动量,长期坚持适量体育锻炼,可以促进 新陈代谢,提高肌肉组织的胰岛素受体的数量,提高胰岛素的效用,保 持血糖正常、身体的健美,避免肥胖的发生。
有利于慢性并发症的控制,调节心情、增强抵抗力等。
运动分哪几种,糖尿病患者应选择哪种?
有氧运动:是指在运动时吸入的氧气能满足人体氧化代谢所需,一般是 指中小强度、反复多次的运动。
2、涉及肺、脾、肾:虽与五脏相关,但主要在肺脾肾三脏,尤以肾脏为主。 肺为水之上源,脾为胃行其津液,肾寓元阴元阳,肾阴不足则虚火内生。
3、血脉瘀阻,变证蜂起:若迁延日久不愈,常可累及五脏,致精血枯竭, 阴阳俱衰,燥热内盛,血脉瘀阻而并发多种并发症。
糖尿病主要并发症
眼睛 肾脏 神经
微血管病变
缺血性心脏病
哪些食物更适合糖尿病患者?
荞麦:具有降糖、降脂的作用; 山药:具有补肺脾肾的气阴; 黑木耳:有抗血栓形成、调节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延缓衰老等作用; 粗米杂粮:吸收缓慢,粗纤维多,糖份吸收入血慢; 橄榄油或苦茶油:含有单不饱和脂肪酸和抗氧化物,具有调节血脂、抗
酒色过度 先天不足
(二)发病机理的认识
1、气阴两虚,虚热内生: 病理主要在于阴津亏虚,燥热偏胜,而以阴虚 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阴愈虚燥热愈盛,燥热愈盛阴愈虚, 最终可致气阴两伤,阴虚内热。
在确定饮食量之前应先确定自己理想体重及是否属于正常、
超重、肥胖或消瘦。
重=身高—105(kg)
超过理想体重20%
肥胖
在10%~20%之间
超重
每日总热量是如何分配的?
1、热量来源:食物中提供热量的分为三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
脂肪。每克碳水化合物和每克蛋白质提供4千卡热量,每克脂肪提供9千 卡热量。
用。
运动疗法
增加体力活动时间和运动量,长期坚持适量体育锻炼,可以促进 新陈代谢,提高肌肉组织的胰岛素受体的数量,提高胰岛素的效用,保 持血糖正常、身体的健美,避免肥胖的发生。
有利于慢性并发症的控制,调节心情、增强抵抗力等。
运动分哪几种,糖尿病患者应选择哪种?
有氧运动:是指在运动时吸入的氧气能满足人体氧化代谢所需,一般是 指中小强度、反复多次的运动。
2、涉及肺、脾、肾:虽与五脏相关,但主要在肺脾肾三脏,尤以肾脏为主。 肺为水之上源,脾为胃行其津液,肾寓元阴元阳,肾阴不足则虚火内生。
3、血脉瘀阻,变证蜂起:若迁延日久不愈,常可累及五脏,致精血枯竭, 阴阳俱衰,燥热内盛,血脉瘀阻而并发多种并发症。
糖尿病主要并发症
眼睛 肾脏 神经
微血管病变
缺血性心脏病
哪些食物更适合糖尿病患者?
荞麦:具有降糖、降脂的作用; 山药:具有补肺脾肾的气阴; 黑木耳:有抗血栓形成、调节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延缓衰老等作用; 粗米杂粮:吸收缓慢,粗纤维多,糖份吸收入血慢; 橄榄油或苦茶油:含有单不饱和脂肪酸和抗氧化物,具有调节血脂、抗
最新最新版糖尿病防治指南课件PPT
• 根据肾脏损伤和eGFR评估CKD严重程度
CKD分期 1期(G1)
肾脏损害程度 肾脏损伤a伴eGFR正常
eGFR[ml·min1·(1.73 m2)-1]
≥90
2期(G2)
3a期(G3a) 3b期(G3b)
4期(G4) 5期(G5)
肾脏损伤a伴eGFR轻度下降
eGFR轻中度下降 eGFR中重度下降
糖尿病的特殊情况——妊娠
2013年版 妊娠糖尿病与糖尿病合并妊娠
2017年版 妊娠合并高血糖状态
妊娠期糖尿病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
妊娠期间的糖尿病
(Diabetes in Pregnancy, DIP)
糖尿病合并妊娠
(Pre-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PGDM)
代谢手术的管理
术前筛选及评估 • 内科医生进行筛选和术前评估
代谢手术治疗 术后管理
• 在二级及二级以上的综合性医疗单位开展 • 术者应是中级及中级以上职称的胃肠外科
医师
• 限制总热量,保证蛋白质的摄入, 每天至 少60 ~ 120 g
• 补足水分,补充维生素、微量营养素 • 坚持运动
术后随访
• 终身随访
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调脂治疗
依据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危险高低, 推荐将LDL-C或非HDL-C降至目标值
危险等级
极高危 高危 中危
LDL-C
mmol/L
<1.8
<2.6
<3.4
非HDL-C
mmol/L
<2.6
<3.4
<4.1
糖尿病中医预防与治疗 ppt课件
醫
六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
现代医家对古方治则的研究、发展
养阴清热法
益气养阴法
补肾固精法 补脾益气法
活血化瘀法
醫
养阴清热法
六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
北京协和医院、上海瑞金医院、广东 中山医院、华西医科大学等医院和法国共
同开展的一项研究中显示:
养阴清热中药和优降糖联用治疗效果
优于单用优降糖!但单药降糖效果不佳。
醫
六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
临床路径
咽干口燥,倦怠乏力,多食易饥,口渴多
饮,气短懒言,五心烦热,溲赤便秘,舌红少
津,苔薄,脉细数无力,或细而弦。
治法:益气养阴滋阴固肾
方药:六味地黄丸、生脉饮加减
醫
阴阳两虚:
六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
临床路径
小便频数,浑浊如膏,甚则饮一溲一,面容
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四肢不温,畏寒怕 冷,阳痿或月经不调,舌淡苔白而干,脉沉细无 力 治法:温阳滋肾,补肾固摄 方药:金匮肾气丸
肾脏的 血管结构
皮肤下 毛细血管
共同特点:小血管团
醫
大血管:7.0mmol/L
三
糖尿病的危害
血糖对血管的危害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小血管:5.6mmol/L
醫
四 中医认识的糖尿病
醫
四
中医认识的糖尿病
糖尿病-----消渴
《黄帝内经· 素问》在解释消渴的发病原因时
指出:“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 肥也,……,转为消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 关于肥胖和饮食甜食过度导致糖尿病的论述, 这与现代医学肥胖和饮食失控可诱发糖尿病 的理论是一致的。
虫爬、发热、触电样感觉,
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解读护理课件
运动疗法
总结词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促进新陈代谢,降低血糖水平。
详细描述
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八段锦、散步、慢跑等。运动时应避免剧烈运动,避 免在极端天气条件下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促进新陈代谢,降低血糖水平。运动时 应遵循“适量、规律、持久”的原则,避免过度运动和突然停止运动。
04
糖尿病中医护理要点
日常护理
01
02
03
04
饮食调养
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 食原则,适量摄入蛋白质,注
意控制总热量。
运动锻炼
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 方式,如太极拳、八段锦等, 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情志调护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可采用音乐疗法、冥想等放
松心情。
定期检查
定期监测血糖、尿糖、糖化血 红蛋白等指标,及时了解病情
变化。
病情监测
血糖监测
每日定时记录血糖值,观察血 糖波动情况,为调整治疗方案
提供依据。
症状观察
留意有无多饮、多尿、消瘦等 症状,以及有无并发症的征兆 ,如视力模糊、肢体麻木等。
体重控制
监测体重变化,保持稳定水平 ,有助于控制血糖。
用药情况
记录用药情况,包括中药和西 药,确保按时按量服用。
并发症预防
用。
展望未来糖尿病中医防治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要点一
未来糖尿病中医防治的发展方向
要点二
未来糖尿病中医防治的前景
未来糖尿病中医防治将更加注重临床与科研的结合,加强 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同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医将更加注重创新,如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诊疗水平。
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修订版)及其临床应用ppt课件
多加西洋参、乌梅、桑叶。
19
完整版课件
3.2.3热毒炽盛证 症状:口渴引饮,心胸烦热,体生疥疮、痈、疽、
或皮肤瘙痒,便干溲黄。 方药:三黄汤(《千金翼》)合五味消毒饮(《医
宗今鉴》)。 加减:心中懊恼而烦,卧寐不安者,加栀子;皮肤
瘙痒甚加苦参、地肤子、白鲜皮;痈疽疮疖焮热红 肿甚加丹皮、赤芍、公英。
;腹胀甚,大便秘结者加槟榔、二丑、莱菔子。
16
完整版课件
3.1.2肝郁气滞证 症状:情绪抑郁,喜太息,胁肋胀满,脉弦。 方药: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加减:纳呆加焦三仙;抑郁易怒加丹皮、赤芍;眠
差加炒枣仁、五味子。
17
完整版课件
3.2热 偏于内热者: 3.2.1肝胃郁热证 症状:胸胁胀闷,面色红赤,形体偏胖,心烦易怒,口
胃肠实热
热
脾虚胃实 气阴两虚
虚
气阴两虚
损
脾肾阳虚
土壅木郁
肝胃郁热
上热下寒
偏于内热者,病在肝胃:
15
完整版课件
3.辨证论治
3.1郁 3.1.1中土(脾胃)壅滞证 症状:腹型肥胖,脘腹胀满,嗳气、矢气频频,苔
白厚,脉滑。 方药:厚朴三物汤(《金匮要略》)。 加减:胸闷脘痞,痰涎量多者加半夏、陈皮、橘红
29
完整版课件
3.4.2 阴阳两虚证 症状:夜尿增多,浑浊如脂如膏,五心烦热,腰膝
酸软无力,畏寒肢凉,脉沉细无力。 方药: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加减。 加减:偏肾阳虚选右归饮(《景岳全书》)加减;
偏肾阴虚选左归饮(《景岳全书》)加减。
30
完整版课件
3.4.3脾肾阳虚证 症状:腰膝酸冷,夜尿频,大便稀溏,脉沉细。 方药:附子理中丸(《伤寒论》)加减。 加减:偏于肾阳虚倍用肉桂;偏于肾阴虚重用知母
19
完整版课件
3.2.3热毒炽盛证 症状:口渴引饮,心胸烦热,体生疥疮、痈、疽、
或皮肤瘙痒,便干溲黄。 方药:三黄汤(《千金翼》)合五味消毒饮(《医
宗今鉴》)。 加减:心中懊恼而烦,卧寐不安者,加栀子;皮肤
瘙痒甚加苦参、地肤子、白鲜皮;痈疽疮疖焮热红 肿甚加丹皮、赤芍、公英。
;腹胀甚,大便秘结者加槟榔、二丑、莱菔子。
16
完整版课件
3.1.2肝郁气滞证 症状:情绪抑郁,喜太息,胁肋胀满,脉弦。 方药: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加减:纳呆加焦三仙;抑郁易怒加丹皮、赤芍;眠
差加炒枣仁、五味子。
17
完整版课件
3.2热 偏于内热者: 3.2.1肝胃郁热证 症状:胸胁胀闷,面色红赤,形体偏胖,心烦易怒,口
胃肠实热
热
脾虚胃实 气阴两虚
虚
气阴两虚
损
脾肾阳虚
土壅木郁
肝胃郁热
上热下寒
偏于内热者,病在肝胃:
15
完整版课件
3.辨证论治
3.1郁 3.1.1中土(脾胃)壅滞证 症状:腹型肥胖,脘腹胀满,嗳气、矢气频频,苔
白厚,脉滑。 方药:厚朴三物汤(《金匮要略》)。 加减:胸闷脘痞,痰涎量多者加半夏、陈皮、橘红
29
完整版课件
3.4.2 阴阳两虚证 症状:夜尿增多,浑浊如脂如膏,五心烦热,腰膝
酸软无力,畏寒肢凉,脉沉细无力。 方药: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加减。 加减:偏肾阳虚选右归饮(《景岳全书》)加减;
偏肾阴虚选左归饮(《景岳全书》)加减。
30
完整版课件
3.4.3脾肾阳虚证 症状:腰膝酸冷,夜尿频,大便稀溏,脉沉细。 方药:附子理中丸(《伤寒论》)加减。 加减:偏于肾阳虚倍用肉桂;偏于肾阴虚重用知母
糖尿病中医防治课件PPT
胃热
胃热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 调,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进而引发多食、易饥等 症状。
肾虚
肾虚导致肾脏的功能受损 ,影响水液的正常排泄, 进而引发多尿、腰膝酸软 等症状。
02
CATALOGUE
中医防治糖尿病的方法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糖尿病的原则是调理整体,辩证施治。根据糖尿病的不同证型,选择不 同的中药进行治疗。常用的中药有黄连、生地黄、黄芪、丹参等,具有清热养阴 、益气活血的功效。
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是防治糖尿病的重要措施之一。糖尿病患者应遵循 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适当控制饮食量,多食用 蔬菜、水果等富含营养的食物。
饮食调理可以辅助药物治疗,稳定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 发生。
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方法之 一。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 增强自身体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从而调节血糖水平。
糖尿病中医防治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ATALOGUE
目 录
•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 中医防治糖尿病的方法 • 糖尿病的中医养生保健 • 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 •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
01
CATALOGUE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糖尿病的中医定义
糖尿病的中医定义
糖尿病在中医中被称为消渴病, 是一种以多饮、多食、多尿、形
糖尿病的早期发现与控制
定期体检
糖尿病患者往往无明显症状,通 过定期体检可以及早发现血糖异
常,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控制饮食
糖尿病患者应遵循低糖、低脂、 高纤维的饮食原则,避免高糖、
高脂食物的摄入。
适量运动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增 强身体免疫力,建议糖尿病患者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PPT课件
世界糖尿病患者人数排名和发展趋势
排名 国家
1 2 3 4 5 6 7 8 9 10 印度 中国 美国 俄联邦 日本 巴西 印度尼西亚 巴基斯坦 墨西哥 乌克兰 所有其他国家
1995 (百万)
国家
印度 中国 美国 巴基斯坦 印度尼西亚 俄联邦 墨西哥 巴西 埃及 日本 所有其他国家
2025 (百万)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
4、粥类 【玉米冬瓜粥】
玉米100克,冬瓜(连皮)250克,鸡肉130克,姜、葱少许 。以上配料分别洗净,冬瓜切片,鸡肉切块,姜切丝,葱切 小段。将玉米、冬瓜、鸡肉同入砂锅,加入适量清水,先武 火煮沸,后文火煮约1小时,至玉米、鸡肉熟烂为止,放入 姜、葱,调味即成。本粥可滋养肺肾,利水降浊。分1-2次 ,早晚温热服用。
19.4 16.0 13.9 8.9 6.3 4.9 4.5 4.3 3.8 3.6 49.7
57.2 37.6 21.9 14.5 12.4 12.2 11.7 11.6 8.8 8.5 103.6
King H, et al. Diabetes Care 1998;21:1414–31.
120 100 80
【萝卜粥】 新鲜白萝卜适量,粳米50克,煮粥服用,适用于糖尿病痰气 互结者。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
【葛根山药粥】
葛根粉30g、山药粉30g、粳米50g,共煮为粥食用,适用 于津气两伤的糖尿病。
【南瓜黑米粥】
南瓜150~200g、黑米100g,文火煮烂为粥当主食,适用于 脾肾两虚的糖尿病。
【燕麦山药粥】
燕麦片60g、鲜山药150g,共煮为粥,每日1餐,适用于阴 阳两虚型糖尿病的治疗。
糖尿病分型
妊娠糖尿病:
妇女在怀孕期间患上的糖尿病 临床数据显示大约有2~3%的女性在怀孕期间 会发生糖尿病,患者在妊娠之后糖尿病自动消 失。有将近30%的妊娠糖尿病妇女以后可能发 展为2型糖尿病 易发生在肥胖和高龄产妇
中国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幻灯片
• 已经使用罗格列酮及其复方制剂者
– 应评估其心血管疾病风险,在权衡用药利弊后决定是 否继续用药
作用机制 降糖效力 低血糖风险 其他作用
格列奈类
刺激胰岛素的早期分泌
HbA1c下降0.3%-1.5%
增加 体重增加
• 吸收快、起效快和作用时间短
– 需在餐前即刻服用 – 低血糖的风险和程度较磺脲类药物轻
一线用药和联合用药中的基础用药
• 禁忌症
– 肾功能不全(血肌酐水平男性>1.5mg/dl,女性 >1.4mg/dl或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1)
– 肝功能不全 – 严重感染 – 缺氧 – 接受大手术的患者
• 作造影检查使用碘化造影剂时,应暂时停用二甲 双胍
常用剂型剂量
化学名
英文名
每片剂量
体重增加和水肿; 增加骨折和心力衰竭风险
• 禁忌症
– 心力衰竭[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以上] – 活动性肝病或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上限2.5倍以上 – 严重骨质疏松和骨折病史者
常用剂型剂量
化学名 罗格列酮
英文名 rosiglitazone
每片剂量 (mg) 4
剂量范围 (mg/d)
作用时间 (h)
16~24
半衰期 (h)
10~16
8~12
2~4
6~12(最大 2~5(末
血药浓度) 次血药后
)
10~20 6~12
12~20
8
1.5
24
5
作用机制
TZDs
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降糖效力
HbA1c下降1%-1.5%
低血糖风险 不良反应
单独使用时不导致低血糖; 与胰岛素或促胰岛素分泌剂联合使用时可 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
– 应评估其心血管疾病风险,在权衡用药利弊后决定是 否继续用药
作用机制 降糖效力 低血糖风险 其他作用
格列奈类
刺激胰岛素的早期分泌
HbA1c下降0.3%-1.5%
增加 体重增加
• 吸收快、起效快和作用时间短
– 需在餐前即刻服用 – 低血糖的风险和程度较磺脲类药物轻
一线用药和联合用药中的基础用药
• 禁忌症
– 肾功能不全(血肌酐水平男性>1.5mg/dl,女性 >1.4mg/dl或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1)
– 肝功能不全 – 严重感染 – 缺氧 – 接受大手术的患者
• 作造影检查使用碘化造影剂时,应暂时停用二甲 双胍
常用剂型剂量
化学名
英文名
每片剂量
体重增加和水肿; 增加骨折和心力衰竭风险
• 禁忌症
– 心力衰竭[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以上] – 活动性肝病或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上限2.5倍以上 – 严重骨质疏松和骨折病史者
常用剂型剂量
化学名 罗格列酮
英文名 rosiglitazone
每片剂量 (mg) 4
剂量范围 (mg/d)
作用时间 (h)
16~24
半衰期 (h)
10~16
8~12
2~4
6~12(最大 2~5(末
血药浓度) 次血药后
)
10~20 6~12
12~20
8
1.5
24
5
作用机制
TZDs
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降糖效力
HbA1c下降1%-1.5%
低血糖风险 不良反应
单独使用时不导致低血糖; 与胰岛素或促胰岛素分泌剂联合使用时可 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 ppt课件
扭秧歌等; 大强度的运动项目:跳绳、打篮球、游泳等。
中老年患者主要进行轻体力活动,通过增加活动时间来增加热量的消 耗。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 ppt课件 ppt课件
19
运动疗法是否适合所有的患者
虽然运动对糖尿病有很多好处,但必须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 况制定恰当的运动治疗方案,当出现以下严重并发症时,则不应或不能 再进行运动:
酒色过度 先天不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 ppt课件 ppt课件
6
(二)发病机理的认识
1、气阴两虚,虚热内生: 病理主要在于阴津亏虚,燥热偏胜,而以阴虚 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阴愈虚燥热愈盛,燥热愈盛阴愈虚, 最终可致气阴两伤,阴虚内热。
2、涉及肺、脾、肾:虽与五脏相关,但主要在肺脾肾三脏,尤以肾脏为主。 肺为水之上源,脾为胃行其津液,肾寓元阴元阳,肾阴不足则虚火内生。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 ppt课件 ppt课件
29
足浴
推荐方:当归,赤芍,川芎,桂 枝,红花,鸡血藤,豨莶草,伸筋 草。
适应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 下肢血管病变。
用法用量:上述中草药加水 3000ml煎熬,现配现用,水温3842℃(注意水温不宜太热,以防烫 伤),药剂以浸没两足内外踝关节 上2寸为准,隔日1次,每次30分钟。 10次为一疗程,总计5个疗程。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 ppt课件 ppt课件
30
谢谢聆听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 ppt课件 ppt课件
31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 ppt课件 ppt课件
9
糖尿病控制指标达标数值表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 ppt课件 ppt课件
10
糖尿病的防治——“五驾马车”
(一)教育及心理疗法 (二)饮食疗法 (三)运动疗法 (四)药物疗法 (五)自我监测
中老年患者主要进行轻体力活动,通过增加活动时间来增加热量的消 耗。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 ppt课件 ppt课件
19
运动疗法是否适合所有的患者
虽然运动对糖尿病有很多好处,但必须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 况制定恰当的运动治疗方案,当出现以下严重并发症时,则不应或不能 再进行运动:
酒色过度 先天不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 ppt课件 ppt课件
6
(二)发病机理的认识
1、气阴两虚,虚热内生: 病理主要在于阴津亏虚,燥热偏胜,而以阴虚 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阴愈虚燥热愈盛,燥热愈盛阴愈虚, 最终可致气阴两伤,阴虚内热。
2、涉及肺、脾、肾:虽与五脏相关,但主要在肺脾肾三脏,尤以肾脏为主。 肺为水之上源,脾为胃行其津液,肾寓元阴元阳,肾阴不足则虚火内生。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 ppt课件 ppt课件
29
足浴
推荐方:当归,赤芍,川芎,桂 枝,红花,鸡血藤,豨莶草,伸筋 草。
适应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 下肢血管病变。
用法用量:上述中草药加水 3000ml煎熬,现配现用,水温3842℃(注意水温不宜太热,以防烫 伤),药剂以浸没两足内外踝关节 上2寸为准,隔日1次,每次30分钟。 10次为一疗程,总计5个疗程。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 ppt课件 ppt课件
30
谢谢聆听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 ppt课件 ppt课件
31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 ppt课件 ppt课件
9
糖尿病控制指标达标数值表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 ppt课件 ppt课件
10
糖尿病的防治——“五驾马车”
(一)教育及心理疗法 (二)饮食疗法 (三)运动疗法 (四)药物疗法 (五)自我监测
最新最新版糖尿病防治指南课件PPT
2017年版
• 目标<130/80 mmHg (A) 老年或伴严重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 可采取相对宽松的降压目标值 (A)
• >120/80mmHg启动生活方式干预 (B)
• ≥140/90 mmHg者可考虑开始药物 降压治疗。≥160/100 mmHg或者 高 于 目 标 值 20/10mmHg 应 立 即 启 动药物治疗,并可以采取联合治疗 (A)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视网膜病变
强调2型糖尿病患者应在诊断后进行首次眼底筛查 关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进一步指出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
膜病变患者中,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结果 并不理想 新增皮质激素局部应用也可用于威胁视力的糖尿病视网膜 病变和黄斑水肿
指南修改要点
糖尿病流行病学 糖尿病药物及手术治疗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糖尿病与中医药
慎选适应证
尿病,尤其存在其他心血管风 险因素时,慎选
27.5≤BMI<32.5 kg/m2且有2型 糖尿病,尤其存在其他心血管 风险因素时,慎选
暂不推荐
BMI 25.0~28 kg/m2,合并2型 糖尿病,并有向心性肥胖,且 至少有高甘油三酯、低 HDL-C、高血压中的两项
25≤BMI<27.5 kg/m2 ,合并2型 糖尿病,并有向心性肥胖,且 至少有高甘油三酯、低HDL-C 水平、高血压中的两项
最新版糖尿病防治指南
我国指南的发展历程
2003年版
2007年版
2010年版
2013年版
本届分委会于2016年9月启动新版指南修订
2017年版:中国指南,中国证据,中国实践 • 尽可能采用国内最新研究资料,流行病学反映民族差异 • 将国内新上市药物纳入指南 • 高血糖治疗流程与国际接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苔黄腻,脉弦滑。 方药:小陷胸汤(《伤寒论》) 。 加减:口渴喜饮加生牡蛎;腹部胀满加炒莱菔子、
焦槟榔;不寐或少寐加竹茹、陈皮
3.2.6肠道湿热证 症状:脘腹痞满,大便黏腻不爽,苔黄腻,脉滑数
。 方药:葛根芩连汤(《伤寒论》)。 加减:苔厚腐腻去炙草,加苍术;纳食不香,脘腹
胀闷,四肢沉重加苍术、藿香、佩兰、炒薏苡仁; 小便不畅,尿急、尿痛加黄柏、川桂枝、知母;湿 热下注肢体酸重,加秦皮、威灵仙、防己;湿热伤 阴加花粉、生牡蛎。
血糖 早
多数应用 多数无
诊断依据 发现时间 降糖药 三多一少
消渴
临床症状
晚 无干预 特征性表
现
西医专家指出:“典型的三多症状是在中等 程度以上的糖尿病病人中出现”。因此,
按照消渴辨治糖尿病,必然难以取得满意疗 效。
二、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修订版) 立项背景
针对上述情况,2006年由中国中医药管理局立 项,制定了中医行业第一部专病指南——《糖尿病 中医防治指南》。采取学会年会的方式。北京、天 津、洛阳、长春、石家庄等地对基层中医师完成了 初步推广应用,受到广泛好评。
红少苔,脉细数。 方药:杞菊地黄丸(《医级》) 。 加减:视物模糊加茺蔚子、桑椹子;头晕加桑叶、天麻
。 注:在DM中本证主要见于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
多加西洋参、乌梅、桑叶。
3.2.3热毒炽盛证 症状:口渴引饮,心胸烦热,体生疥疮、痈、疽、
或皮肤瘙痒,便干溲黄。 方药:三黄汤(《千金翼》)合五味消毒饮(《医
宗今鉴》)。 加减:心中懊恼而烦,卧寐不安者,加栀子;皮肤
瘙痒甚加苦参、地肤子、白鲜皮;痈疽疮疖焮热红 肿甚加丹皮、赤芍、公英。
偏于中满者: 3.2.4胃肠实热证 症状:脘腹胀满,痞塞不适,大便秘结难行,或有口臭
黄柏;口干渴、舌干少苔等阴虚之象明显加石斛、 花粉、生牡蛎;乏力、自汗等气虚症状明显加黄芪 。
3.3.5脾虚胃滞证 症状:心下痞满,呕恶纳呆,舌淡胖苔腻,脉弦滑
无力。 方药:半夏泻心汤(《伤寒论》)加减。 加减:腹泻甚易干姜为生姜;呕吐加苏叶、苏梗、
旋复花等;便秘加槟榔、枳实、大黄;瘀血内阻加 水蛭粉、生大黄。
3.3虚 3.3.1热盛伤津证 症状:口大渴,喜冷饮,汗多,乏力,脉洪大而虚
。 方药:白虎加人参汤(《伤寒论》)或消渴方(《丹
溪心法》)。 加减:口干渴甚加瓜蒌根、生牡蛎;便秘加玄参、
生地、麦冬;热象重加黄连、黄芩,太子参易为西 洋参;大汗出,乏力甚加浮小麦、乌梅、白芍。
3.3.2阴虚火旺证 症状:五心烦热,急躁易怒,口干口渴,少寐多梦
,脉虚细数。 方药:知柏地黄丸(《景岳全书》)。 加减:失眠甚加夜交藤、炒枣仁;火热重加黄连、
乌梅;大便秘结加玄参、当归。
3.3.4气阴两虚证 症状:消瘦,疲乏无力,易汗出,心悸失眠,舌红
少津,脉虚细数。 方药:生脉散(《医学启源》)合增液汤(《温病
条辨》)。 加减:口苦、大汗、舌红脉数等热象较著加黄连、
;腹胀甚,大便秘结者加槟榔、二丑、莱菔子。
3.1.2肝郁气滞证 症状:情绪抑郁,喜太息,胁肋胀满,脉弦。 方药: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加减:纳呆加焦三仙;抑郁易怒加丹皮、赤芍;眠
差加炒枣仁、五味子。
3.2热 偏于内热者: 3.2.1肝胃郁热证 症状:胸胁胀闷,面色红赤,形体偏胖,心烦易怒,口
《糖尿病中医防治标准·糖尿病》
郁——疾病早期,由于长期饮食积滞或情志不调等,使 机体处于一种郁滞状态。
热——郁的基础上日久化热。热邪弥漫,波及脏腑,则 见肝热、胃热、肠热、肺热、血热等。
虚——火热持续,耗气伤阴及脏腑元气,致虚象渐露, 形成虚实夹杂。
损——由虚致损,表现为脏腑脉络的虚损,根本在于脉 损(大血管)和络损(小血管)。
2.糖尿病发展的两条主线
偏于中满者,病在胃肠:
中土壅滞
郁
胃肠实热
热
脾虚胃实 气阴两虚
虚
气阴两虚
损
脾肾阳虚
土壅木郁
肝胃郁热
上热下寒
偏于内热者,病在肝胃:
3.辨证论治
3.1郁 3.1.1中土(脾胃)壅滞证 症状:腹型肥胖,脘腹胀满,嗳气、矢气频频,苔
白厚,脉滑。 方药:厚朴三物汤(《金匮要略》)。 加减:胸闷脘痞,痰涎量多者加半夏、陈皮、橘红
在《指南》推广基础上,2009年,公益性行业 科研专项《糖尿病中医防治标准》由国家标准化管 理委员会正式立项,并由财政部、科技部支持。
《糖尿 病中医 防治指 南(修 订版)
》
中医行业第一部专病 标准
由全国知名糖尿病专 家共同编写完成
将形成规范化的糖尿 病中医辨治理论
三、糖尿病中医辨证论治
1.糖尿病发展的四个阶段
干口苦,脉弦数。 方药:大柴胡汤(《伤寒论》)。 加减:舌苔厚腻,加化橘红、陈皮、云苓;兼舌苔黄腻
,脘痞,加五谷虫、红曲、生山楂;兼舌暗,舌底脉络 瘀,加水蛭粉、桃仁。
3.2.2肺胃热盛证 症状:口大渴,喜冷饮,汗出多,脉洪大。 方药:白虎汤(《伤寒论》)加减或桑白皮汤(《
古今医统》)合玉女煎(《景岳全书》)加减。 加减:心烦加黄连;大便干结加大黄;乏力、汗出
,多食易饥,脉数有力,右关明显。 方药:大黄黄连泻心汤(《伤寒论》)加减或小承气汤
(《伤寒论》)。 加减:口渴甚加花粉、生牡蛎;大便干结不行加枳壳、
厚朴,并加大大黄、元明粉用量;大便干结如球状,加 当归、首乌、生地;口舌生疮、心胸烦热,或齿、鼻出 血,加黄芩、黄柏、栀子、公英。
3.2.5痰热互结证 症状:形体肥胖,腹部胀大,胸闷脘痞,舌体胖,
糖尿病中医防治指 南修订版及其临订版及其临床应用
一、糖尿病的中医认识误区
传统认为:
然而,现代糖尿病临床特点是:
肥胖
•目前,80%的2型糖尿病患 者表现为肥胖或超重
•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大多没有 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
消渴 (瘦)
这是因为:
糖尿病
3.3.6上热下寒证 症状:胃脘灼热,或呕吐,下利,手足及下肢冷。 方药:乌梅丸(《伤寒论》)加减。 加减:下寒甚重用肉桂;上热明显重用黄连、黄芩
;虚象著加重用党参,加黄芪;瘀血内阻加水蛭粉 、桃仁、生大黄。
3.4损(并发症期) 3.4.1 肝肾阴虚证 症状:视物模糊,腰膝酸软,口干咽燥,多梦遗精,舌
焦槟榔;不寐或少寐加竹茹、陈皮
3.2.6肠道湿热证 症状:脘腹痞满,大便黏腻不爽,苔黄腻,脉滑数
。 方药:葛根芩连汤(《伤寒论》)。 加减:苔厚腐腻去炙草,加苍术;纳食不香,脘腹
胀闷,四肢沉重加苍术、藿香、佩兰、炒薏苡仁; 小便不畅,尿急、尿痛加黄柏、川桂枝、知母;湿 热下注肢体酸重,加秦皮、威灵仙、防己;湿热伤 阴加花粉、生牡蛎。
血糖 早
多数应用 多数无
诊断依据 发现时间 降糖药 三多一少
消渴
临床症状
晚 无干预 特征性表
现
西医专家指出:“典型的三多症状是在中等 程度以上的糖尿病病人中出现”。因此,
按照消渴辨治糖尿病,必然难以取得满意疗 效。
二、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修订版) 立项背景
针对上述情况,2006年由中国中医药管理局立 项,制定了中医行业第一部专病指南——《糖尿病 中医防治指南》。采取学会年会的方式。北京、天 津、洛阳、长春、石家庄等地对基层中医师完成了 初步推广应用,受到广泛好评。
红少苔,脉细数。 方药:杞菊地黄丸(《医级》) 。 加减:视物模糊加茺蔚子、桑椹子;头晕加桑叶、天麻
。 注:在DM中本证主要见于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
多加西洋参、乌梅、桑叶。
3.2.3热毒炽盛证 症状:口渴引饮,心胸烦热,体生疥疮、痈、疽、
或皮肤瘙痒,便干溲黄。 方药:三黄汤(《千金翼》)合五味消毒饮(《医
宗今鉴》)。 加减:心中懊恼而烦,卧寐不安者,加栀子;皮肤
瘙痒甚加苦参、地肤子、白鲜皮;痈疽疮疖焮热红 肿甚加丹皮、赤芍、公英。
偏于中满者: 3.2.4胃肠实热证 症状:脘腹胀满,痞塞不适,大便秘结难行,或有口臭
黄柏;口干渴、舌干少苔等阴虚之象明显加石斛、 花粉、生牡蛎;乏力、自汗等气虚症状明显加黄芪 。
3.3.5脾虚胃滞证 症状:心下痞满,呕恶纳呆,舌淡胖苔腻,脉弦滑
无力。 方药:半夏泻心汤(《伤寒论》)加减。 加减:腹泻甚易干姜为生姜;呕吐加苏叶、苏梗、
旋复花等;便秘加槟榔、枳实、大黄;瘀血内阻加 水蛭粉、生大黄。
3.3虚 3.3.1热盛伤津证 症状:口大渴,喜冷饮,汗多,乏力,脉洪大而虚
。 方药:白虎加人参汤(《伤寒论》)或消渴方(《丹
溪心法》)。 加减:口干渴甚加瓜蒌根、生牡蛎;便秘加玄参、
生地、麦冬;热象重加黄连、黄芩,太子参易为西 洋参;大汗出,乏力甚加浮小麦、乌梅、白芍。
3.3.2阴虚火旺证 症状:五心烦热,急躁易怒,口干口渴,少寐多梦
,脉虚细数。 方药:知柏地黄丸(《景岳全书》)。 加减:失眠甚加夜交藤、炒枣仁;火热重加黄连、
乌梅;大便秘结加玄参、当归。
3.3.4气阴两虚证 症状:消瘦,疲乏无力,易汗出,心悸失眠,舌红
少津,脉虚细数。 方药:生脉散(《医学启源》)合增液汤(《温病
条辨》)。 加减:口苦、大汗、舌红脉数等热象较著加黄连、
;腹胀甚,大便秘结者加槟榔、二丑、莱菔子。
3.1.2肝郁气滞证 症状:情绪抑郁,喜太息,胁肋胀满,脉弦。 方药: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加减:纳呆加焦三仙;抑郁易怒加丹皮、赤芍;眠
差加炒枣仁、五味子。
3.2热 偏于内热者: 3.2.1肝胃郁热证 症状:胸胁胀闷,面色红赤,形体偏胖,心烦易怒,口
《糖尿病中医防治标准·糖尿病》
郁——疾病早期,由于长期饮食积滞或情志不调等,使 机体处于一种郁滞状态。
热——郁的基础上日久化热。热邪弥漫,波及脏腑,则 见肝热、胃热、肠热、肺热、血热等。
虚——火热持续,耗气伤阴及脏腑元气,致虚象渐露, 形成虚实夹杂。
损——由虚致损,表现为脏腑脉络的虚损,根本在于脉 损(大血管)和络损(小血管)。
2.糖尿病发展的两条主线
偏于中满者,病在胃肠:
中土壅滞
郁
胃肠实热
热
脾虚胃实 气阴两虚
虚
气阴两虚
损
脾肾阳虚
土壅木郁
肝胃郁热
上热下寒
偏于内热者,病在肝胃:
3.辨证论治
3.1郁 3.1.1中土(脾胃)壅滞证 症状:腹型肥胖,脘腹胀满,嗳气、矢气频频,苔
白厚,脉滑。 方药:厚朴三物汤(《金匮要略》)。 加减:胸闷脘痞,痰涎量多者加半夏、陈皮、橘红
在《指南》推广基础上,2009年,公益性行业 科研专项《糖尿病中医防治标准》由国家标准化管 理委员会正式立项,并由财政部、科技部支持。
《糖尿 病中医 防治指 南(修 订版)
》
中医行业第一部专病 标准
由全国知名糖尿病专 家共同编写完成
将形成规范化的糖尿 病中医辨治理论
三、糖尿病中医辨证论治
1.糖尿病发展的四个阶段
干口苦,脉弦数。 方药:大柴胡汤(《伤寒论》)。 加减:舌苔厚腻,加化橘红、陈皮、云苓;兼舌苔黄腻
,脘痞,加五谷虫、红曲、生山楂;兼舌暗,舌底脉络 瘀,加水蛭粉、桃仁。
3.2.2肺胃热盛证 症状:口大渴,喜冷饮,汗出多,脉洪大。 方药:白虎汤(《伤寒论》)加减或桑白皮汤(《
古今医统》)合玉女煎(《景岳全书》)加减。 加减:心烦加黄连;大便干结加大黄;乏力、汗出
,多食易饥,脉数有力,右关明显。 方药:大黄黄连泻心汤(《伤寒论》)加减或小承气汤
(《伤寒论》)。 加减:口渴甚加花粉、生牡蛎;大便干结不行加枳壳、
厚朴,并加大大黄、元明粉用量;大便干结如球状,加 当归、首乌、生地;口舌生疮、心胸烦热,或齿、鼻出 血,加黄芩、黄柏、栀子、公英。
3.2.5痰热互结证 症状:形体肥胖,腹部胀大,胸闷脘痞,舌体胖,
糖尿病中医防治指 南修订版及其临订版及其临床应用
一、糖尿病的中医认识误区
传统认为:
然而,现代糖尿病临床特点是:
肥胖
•目前,80%的2型糖尿病患 者表现为肥胖或超重
•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大多没有 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
消渴 (瘦)
这是因为:
糖尿病
3.3.6上热下寒证 症状:胃脘灼热,或呕吐,下利,手足及下肢冷。 方药:乌梅丸(《伤寒论》)加减。 加减:下寒甚重用肉桂;上热明显重用黄连、黄芩
;虚象著加重用党参,加黄芪;瘀血内阻加水蛭粉 、桃仁、生大黄。
3.4损(并发症期) 3.4.1 肝肾阴虚证 症状:视物模糊,腰膝酸软,口干咽燥,多梦遗精,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