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
城市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是指在城市园林中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布局和组织,以创造出美观、富有生态价值的绿化景观。
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时,需要考虑以下原则和方法。
一、生态适应性原则
植物的生态适应性是指植物对于生存环境的适应程度。
在城市环境中,植物的生态适应性非常重要,要选择能够耐受污染、耐旱、耐盐碱等恶劣环境条件的植物进行配置,以保证植物的生长状态良好。
二、景观效果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需要考虑到植物的景观效果,使其能够与周围的建筑环境和城市风貌相协调。
要根据不同的绿化区域选择不同的植物品种,用树木、灌木、花卉等植物进行组合,形成有层次感和立体感的景观效果。
三、季节变化原则
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季节变化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植物的生长和开花季节对于绿化景观的美观度有很大影响。
为了保持四季景观的连贯性和变化性,应选择具有不同季节花期和整体颜色协调的植物进行配置。
四、功能性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要考虑到植物的功能需求。
根据绿化区域的具体功能要求,选择具有防尘、净化空气、保护水土、防风固土等功能的植物进行配置。
还需要考虑到植物的观赏性和经济效益,选择既具有功能性又美观可观的植物进行配置。
六、生态多样性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要注重生态多样性,选择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行组合,增加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通过合理配置植物,可以吸引不同类型的动物和昆虫,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1.群植原则:群植是指将同一种或相近种类的植物通过多棵生长在一起,形成一个植物群。
这样做可以增加植物的视觉效果和空间层次感。
群植可以通过调整植物的种植密度、空间间隔和形状组合,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2.疏密搭配原则:园林绿化植物的疏密搭配是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景观效果的要求,在植物的种植密度上进行合理的调整。
一般来说,大面积绿地可选择密植,以增加绿意;而道路、广场等区域则选择疏植,以增加视觉通透感。
3.高低错落原则:在植物配置时,应考虑植物的高度变化,使观者在欣赏园林绿化时能够感受到高低错落的层次感。
高低错落可以通过在空间上合理组织植物种植的高度和布局来实现。
一般来说,大面积的高大乔木可以用来增加园林的层次感,而中型植物和矮型植物可以用来填补空白和绿化底层。
4.色彩搭配原则:植物的颜色可以给人不同的感受和表达不同的情绪。
园林绿化中的颜色搭配应注重整体的和谐,可以通过运用色彩搭配原则来达到这一目标。
一般来说,相近色系的植物可以营造出柔和、舒适的氛围,而互补色系的植物则可以创造明快、活泼的效果。
5.功能搭配原则: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必须与其功能相匹配。
不同的园林绿化区域有不同的功能需求,如庭院可以选择花卉乔木,公园可以选择草坪、湖泊等,街头绿化可以选择适应环境和空间的树木和灌木。
在功能搭配时,还需要考虑到植物的生长速度、抗逆性和维护难易程度等因素。
通过遵循上述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可以保证植物的合理配置,创造出美丽、舒适的绿化环境,同时也能够提升园林景观的品质和艺术性。
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和要求
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和要求要完成设计图的绿化配置,即如何选择植物、如何根据现有场地对不同用途植物进行科学的、艺术的搭配,就要了解和掌握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方式方法,熟练掌握园林植物生态和生物学特性,运用美学原理,根据不同环境、功能、景观及经济等要求综合考虑,进行园林植物配置。
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和要求园林植物配置是在栽植地上对不同树木按一定方式进行的种植,包括树种搭配、排列方式及间距的选择。
一、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1、满足植物对光的要求大部分园林植物喜欢生长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尤其是观花植物,如栀子花种植在荫蔽处可以生长且枝繁叶茂,但开花量减少,观赏效果差。
园林绿化中有些荫蔽处如建筑物背面、树荫下等,应选择对光线要求不严的耐阴植物。
耐阴植物中小乔木有竹柏、鸡爪槭、山茶等,灌木有杜鹃、八仙花、白鹃梅、珍珠梅等,地被植物有蕨类、玉簪、兰花、秋海棠、沿阶草等。
2、满足植物对土壤的要求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一般多采用乔、灌、草多层结合,使其根系分布在土壤的不同深度,或同种树木配置时考虑株行距,以减弱植物根系的竞争,为不同园林植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二、植物间关系要协调三、充分发挥植物的自身美植物造景就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欣赏。
1、构成各种园林空间利用植物的叶从疏密度和分枝高度影响空间的闭合感;利用落叶树随季节发叶和落叶的变化,形成空间的闭合和开敞效果;利用常绿树形成常年稳定的闭合效果。
2、变化多端的植物外形选择具有不同外形的植物,构成不同空间和形成各种氛围。
植物的形状极为丰富,有尖塔形、圆锥形、圆柱形、伞形、圆球形、垂枝形、匍匐形、藤本等。
利用植物不同外形,采取不同的配置方式,或形成庄严、肃穆的气氛,或形成活跃的氛围。
3、丰富多彩的颜色植物的花、果、叶、枝、树皮是植物色彩的源泉,花色和果色有季节性,持续时间短,只能作为点缀,不能作为基本的设计要素来考虑。
植物配置4大原则
植物配置4大原则植物配置这个题目已经不新鲜了,在学校时也曾学过植物配置设计的原则。
但在实际运用中,发现书本知识还是比较笼统,不容易操作。
笔者根据十多年园林工作的经验,总结出以下4个原则,供与同行切磋交流。
1.主题原则主题原则是一个植物配置的纲领,通过这个纲领,确定要通过植物景观表现什么样的主题。
这种景观常常需要一种或几种特定的乔木、灌木、花卉,进而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继续延伸并扩大其内涵,就会形成一种文化与精神特征。
以紫竹院为例,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经过多年的引种驯化,精心养护管理,共栽植2100余种100万株竹子,形成浓郁的竹文化氛围。
这种主题植物,就像人类的骨架,起到支撑整个绿地或公园的作用。
又如香山的红叶、玉渊潭的樱花、植物园月季园的月季等,都是以突出的植物主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2.适宜原则该原则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常提到的“适地适树”。
二是与四周环境的协调与适宜。
适地适树原意为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地理位置等各种自然环境条件来选择能够健康生长的树种。
通常的做法是选用乡土树种,这样可以保证树种对本地风土条件的适应,保证成活。
但“适地适树”不能被拘泥于固定的树种中,一些经驯化、引种,能在当地生长良好的外来树种,完全可以被选入植物配置,而这些树种也常常是具有某些当地植物缺少的优点,例如金叶女贞的引进,为北京绿化增添了一个新鲜的彩色元素,也为植物造景提供更丰富的色彩空间。
另外一点就是植物配置要适应或符合园林综合功能的要求。
例如,幼儿园的绿化与工厂的绿化有明显的不同,幼儿园不适宜栽植飞絮及带刺的植物,工厂要考虑选用抗污染能力强的植物,这是与其服务功能相适应的。
3.时效原则所谓时效原则指的是植物配置设计时,要考虑长期与短期景观效果相结合,也要考虑达到某一特定效果所需的时间。
在设计时可考虑将快长树与慢长树相搭配,适当考虑植物的生长空间与长势。
若想在早期见效,可适当密植,几年后进行间移,但必须考虑到将来间移后的景观效果。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一座优美的城市需要树木、花草的簇拥,这不仅是为了美化城市环境,更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是城市园林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改善。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对于城市园林建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将从原则与方法两方面分别进行论述。
1.生态原则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首要原则是生态原则,这是因为城市园林绿化植物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
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应当尽量遵循自然规律,结合城市的地形、气候等条件,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种类,促进土壤的固化和水分的蒸发,从而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2.景观原则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第二原则是景观原则,即要结合城市的风貌、历史文化等特色,选取具有观赏价值和景观效果的植物种类。
植物的配置要考虑到四季的变化和植物的生长周期,使得城市园林的景色在整个年份都能呈现出不同的美景。
3.功能原则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第三原则是功能原则,即要根据城市的用地功能和人们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植物种类。
比如在公园、广场等休闲场所,可以选择一些观赏价值较高的植物,而在学校、医院等场所,则可以选择一些清新怡人的植物,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4.多样性原则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第四原则是多样性原则,即要注重选择不同种类的植物,形成多样性的植被结构,提高城市绿地的生物多样性。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植物疾病传播的风险,还可以为城市中的鸟类、昆虫等提供更丰富的栖息地。
5.健康原则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第五原则是健康原则,即要选择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植物种类。
一些植物可能会引发过敏或者产生有害气体,所以在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时要注意选择健康无害的植物种类,保障市民的身体健康。
1.调查研究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时,首先要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当地的气候条件、地形状况、土壤特点等情况,为植物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公园植物选择配置原则
公园植物选择配置原则
公园植物选择配置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生态性原则:在选择植物时,应充分考虑其生态适应性,确保所选植物能在公园的生态环境中健康生长。
同时,应尽量选择本地植物,以降低养护成本。
美观性原则:植物的配置应与公园的整体景观相协调,提升公园的美观度。
在配置时,应注重植物的色彩、形态、季相变化等因素,以创造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实用性原则:在满足景观需求的同时,也应考虑到植物的实用性。
例如,选择具有良好滞尘、隔音、降温等功能的植物,以提高公园的使用舒适度。
序列性原则:在配置植物时,应注重空间序列的营造。
通过合理地运用对景、借景、障景等手法,使植物景观呈现出良好的空间层次感和立体感。
安全性原则:在选择植物时,应考虑到其生长速度、是否易倒伏、是否有刺等因素,以确保公园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文化性原则: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应与公园的文化主题相契合,通过植物的寓意和象征意义,传达出文化内涵,提升公园的文化价值。
经济性原则:在选择植物时,应考虑到其养护成本。
尽量选择耐粗放管理、适应性强、生命力强的植物品种,以降低养护难度和成本。
可持续性原则:在配置植物时,应考虑到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合理搭配不同种类的植物,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保证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公园植物选择配置的原则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生态、美
观、实用、安全、文化、经济和可持续性等多个因素。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绿化环境不仅可以美化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更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净化空气,缓解城市的环境污染等。
而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配置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使城市园林绿化更加宜人,也可以增加植物的生长空间,从而提升植物的生长质量。
那么,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原则与方法是什么呢?本文将从原则与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 生态原则生态原则是指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要符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水分条件等自然环境条件,保持和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在南方城市园林绿化中,可以选择一些常绿树种,如榕树、柳树等,这样可以保持整年绿色,美化城市环境。
而在北方城市园林绿化中,可以选择一些耐寒的树种,如松树、梧桐树等,这样可以在寒冷的冬季中也能保持一定的绿化景观。
2. 适应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是指在城市园林绿化中,要选择具有良好适应性的植物种类,可以适应城市环境的特点,如耐污染,耐干旱,耐盐碱等。
这样可以增加植物的生存率,减少城市园林绿化的维护成本。
比如在城市马路两侧的绿化带中,可以选择一些耐污染的树种,如槐树、杨树等,这样可以在城市交通污染较大的地方也能保持一定的植物生长。
观赏性原则是指在城市园林绿化中,要选择具有良好观赏价值的植物种类,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
比如在城市公园的景观绿化中,可以选择一些花草景观植物,如月季、牡丹等,这样可以在春夏季节为市民提供美丽的观赏景观。
多样性原则是指在城市园林绿化中,要选择多样性的植物种类,可以增加城市园林绿化的多样性和魅力。
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可以选择一些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相结合的植物配置,这样可以形成层次丰富,多样性的绿化景观。
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方法1. 结合景观设计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可以结合景观设计的原则,根据绿化带的功能定位和周边环境特点,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进行配置。
园林绿化植物选择和配置探讨
园林绿化植物选择和配置探讨园林绿化是指在城市、乡村、工厂、学校、社区等各类园林绿地中,通过对地形、地貌进行合理设计和布局,利用各种园林绿化技术手段,规划和建设各种景观,以丰富园地的综合效益为目的,以改善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美化市容为宗旨,使之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增进人们身心健康,达到促进城市发展的一项工作。
绿化植物是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合适的植物并进行适当的配置对于园林绿化工程的成效具有重要的影响,下面将就园林绿化植物选择和配置进行一些探讨。
一、园林绿化植物选择的原则1.适应性原则:选择植物要考虑其对当地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各异,要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进行绿化。
2.生态性原则:选择植物要考虑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要注重植物的生态效益,不破坏生态平衡,促进地方生态环境的改善。
3.美观性原则:选择植物要注重其景观效果,要考虑植物的株型、叶型、花色、果实和对环境的装饰作用,提高景观绿地的美观性。
4.生长性原则:选择植物要考虑其生长特性,包括植物的根系、生长速度、枝条特点等,避免因植物生长过快、过大而导致园林管理难度加大。
5.抗逆性原则:选择植物要考虑其对病虫害、干旱、盐碱、重金属等的抗逆性,选择能够适应外界逆境的植物进行绿化,提高绿地的抗逆性。
1.乔木类植物:树木是园林景观的主要构成部分,乔木类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常见的乔木类植物有榉树、柳树、梧桐、槭树、海棠、樱花等,它们树形美观、树干高大,对城市环境起到遮阴、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的作用,同时也是城市鸟类的栖息地。
2.灌木类植物:灌木类植物也是园林绿化中不可缺少的植物,其具有矮小且密集的灌木架构,能使绿地更加丰富多样。
传统的园林灌木包括丁香、栀子花、丝槐、木槿等,它们不仅具有美丽的花朵,还起到装饰园地、遮挡风沙和隔音的作用。
3.地被植物:地被植物是用于园林覆土层上,能覆盖土壤,达到保持土壤水分、减少杂草数量、保护土壤等功能。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植物是构成园林景观的主要素材,有了植物,城市规划艺术和建筑艺术才能得到充分表现。
由植物构成的空间,无论是空间变化、时间变化还是色彩变化,反映在景观变化上都极为丰富。
由植物构成的环境,其质量和美学价值都无与伦比。
翻开世界造园史,不难发现园林是以花木起家的。
尽管随着历史的推演,造园的素材不断丰富和发展,但是造园可以无山无水,却不能没有植物。
植物景观配置(即植物造景)是根据发挥园林综合功能的需要,在满足植物生态习性及符合园林艺术审美要求的基础上,把植物材料合理搭配起来,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人工栽培群落,创作出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
植物作为生态环境的主体和重要的风景资源,用于园林创作,可以造成一个充满生机的、幽美的绿色自然环境,为人们提供焕发精神的审美享受。
一、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要素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要素包括颜色、大小、形态、线条、质地和比例尺度等。
根据这些基本要素的特征,植物被各自区分为个体或归并为类组。
这些要素从来就不会彼此独立,而是交互作用成为一个整体。
另外,要素特征的表述本身就与创作手法、创作原则密不可分。
从植物要素特征出发,利用一定的组织编排手法(重复、对比、对称、变化等),将其组合成与自然或人造硬质环境相融,具有一定美感,满足一定功能的整体植物景观画面,这幅画面是随时间与空间动态变换的。
在植物的四大要素特征中,颜色是植物十分重要的标识之一。
颜色可以改变真实物体的三维视觉大小,引导人们的视线,增加园林景观深度。
植物的色彩主要来源于植物的花、叶、果、枝、干皮,而植物的花、果、叶又有季节变化,持续时间短;干皮和枝条也有年龄变化,持续时间较长。
一般来说,植物的花、果、叶是植物配置和造景必须要考虑的,尤其是花果的瞬间季相变化一定要抓住。
植物大小植物大小即植物三维所占据的大小,是植物要素特征中最直接最现实的空间特征,它直接关系着园林景观空间的占据与划分,也关系到园林景观建造的时效与经济性问题。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而植物是绿化的核心元素,合理的植物配置对于城市园林绿化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原则与方法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原则植物配置的原则是指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时应当遵循的准则和规定。
在制定植物配置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原则:1. 生态性原则生态性原则是进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首要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应当符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和生长条件的植物,以确保植物能够健康生长,形成独特的城市生态景观。
2. 美学性原则美学性原则是进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重要原则。
植物的配置应当考虑到景观的整体效果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使得植物的选择和布局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城市园林绿化的美感,提升城市景观品位。
3. 实用性原则实用性原则是进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必要原则。
植物的配置应当尽可能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要,比如提供遮阳、净化空气,增加观赏性等功能,并且能够为城市提供各种生态服务。
4. 多样性原则多样性原则是进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追求目标。
植物的配置应当注重植物种类的多样性,避免出现大规模单一种类植物的配置,以充分体现城市园林绿化的丰富多彩。
二、方法植物配置的方法是指在实际进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时所采用的手段和技巧。
合理的植物配置方法能够确保绿化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植物配置方法:1. 分区配置分区配置是指根据城市不同的功能区域进行植物配置,比如居住区、商业区、交通干道等,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植物的选择和布局。
居住区的植物配置可以以景观花灌木为主,商业区的植物配置可以注重观赏性和热带植物,交通干道的植物配置可以以耐旱、抗污染的植物为主。
2. 植物组合植物组合是指将具有相似生长习性、形态特征和生态环境要求的植物进行组合配置,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
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的分析
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的分析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是影响园林绿化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可以打造出美丽宜人的园林景观,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增加城市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本文将对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进行分析,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一、植物配置1.植物配置的原则植物配置是指在园林绿化中,按照一定的布局和设计原则,将不同种类的植物合理搭配,形成一定的景观效果。
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多样性原则:尽量选择多样性的植物进行配置,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以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变化性。
季节性原则:在植物配置中,应该考虑不同植物的季节性特点,合理安排植物的生长周期,使园林四季有景,春夏有绿,秋冬有花。
生态性原则:在植物配置中,应该尽量选择符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的植物,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健康,提高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美观性原则:植物配置应该以美观为目标,根据园林的整体风格和主题,选择适合的植物进行配置,打造出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观效果。
植物配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巧妙的布局和组合,以下是一些植物配置的技巧:色彩搭配:选择具有搭配效果的植物进行配置,包括叶色、花色、果实等,形成色彩的对比和协调,增加园林景观的艺术感。
高矮错落:在植物配置中,要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高矮形态,合理进行错落布局,形成丰富多样的层次感。
树荫效果:对于园林中的大型乔木,可以根据其树冠形状和树干高度,选择不同位置进行配置,以形成树荫效果,为园林增加舒适感和遮阳保湿效果。
整体协调:植物配置应该考虑园林的整体风格和特点,力求整体协调,避免出现杂乱无章的布局,影响园林的整体美观性。
二、树种选择1.树种选择的考虑因素树种选择是园林绿化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选对树种可以为园林增添生机、提升景观品质。
在进行树种选择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气候适应性: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树种,考虑树种的耐寒、耐旱、耐盐碱等特点,以确保树种的生长健康。
园林植物选择配置原则
园林植物选择配置原则1.生态适应性原则:根据园林所在地的气候、土壤、水分和光照等自然条件,选择具有良好生态适应性的植物进行配置。
例如,热带地区适宜选择喜高温多湿的热带植物,而寒冷地区则适宜选择耐寒的植物。
2.景观效果原则:根据园林的特点和需要,选择具有良好景观效果的植物进行配置。
不同植物的形态、颜色、花期和叶色等特点可以带来不同的景观效果,通过植物的组合和搭配,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3.生长特点原则:根据植物的生长速度、高度、根系、扩张性等特点,选择植物进行配置。
例如,园林中可以选择生长速度较快的植物来迅速形成绿化效果,也可以选择生长缓慢的植物来形成稳定的绿化景观。
4.季节变化原则:根据植物的季节变化特点,选择具有四季景观效果的植物进行配置。
不同季节植物的花期、叶色和果实颜色等变化可以为园林带来不同的景观效果,使园林在不同季节都能有独特的魅力。
5.生物多样性原则:在园林植物的选择配置中注重保护和增加生物多样性。
可以选择具有较高生物多样性的植物进行配置,提供适宜的栖息地和食物,吸引各种鸟类、昆虫和其他野生动物,增加园林的生态功能和生态价值。
6.易造景性原则:根据植物的造景性特点,选择易于造景的植物进行配置。
例如,可以选择具有丰富变化的枝叶结构、独特形态和优美姿态的植物,使园林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
7.适度多样性原则:在园林植物的选择配置中,适度增加不同植物的多样性,避免单一植物大面积种植。
多样性的植物种类可以增加园林的可持续性和抗病虫的能力,同时也能提供更多的观赏和休闲价值。
综上所述,园林植物选择配置原则是一个综合性的考虑,需要根据园林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综合考虑,既要符合生态适应和生长要求,又要注重景观效果和季节变化,同时保护和增加生物多样性,创造出美观、有趣和富有生态功能的园林景观。
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原则
些 主题 园及 专 类园 等建 设 中 , 常常 把 反映 某种 人文 内涵 、
象征 某 种精 神 品 格 、 表某 种 文化 意 义 或历 史典 故 的植物 代 进 行 科 学 合理 地 配 置 , 有利 于 提 升植 物 配 置 的 品位 _ 人们 引 。 常 在 园 林 及 庭院 中 配 置具 有 象征 意 义 的植 物 , 以 借景 抒 用 情 、 物 言 志 。 如 在 江 南一 带 的 古时 庭 院 绿化 , 常 在 门 托 例 常 前 栽榉 树 , 后栽 植 朴树 , 意 家 里孩 子 读 书 考试 成 举 人 , 院 喻
科 学 性 , 且要 讲 究 艺 术性 。 有 科 学合 理 地 配 置植 物 , 而 只 注 意 植 物 的生物 学特 征 、 生态 特征 及 生长 习性 等 , 才能 创 造 出
最 佳 的园林 景观 效果 。
1 植 物 配置 的概念
Hale Waihona Puke 的人 对 同一 空 间可 能 会 采取 不 同的使 用 方 式 , 只有 当设 计
从 因地 制 宜 、 地适 树 、 适 以人 为本 、 能需 求 、 功 文化 性 、 经济 节 约等 方 面 阐述 绿 化建 设 中植 物 配置 的基 本 原则 , 以为 园林 绿化 工
作 者提 供 参 考。
关键 词 植 物 配置 ; 园林 绿 化 ; 则 原 中 图分 类号 ¥ 3 文献 标识 码 A 71
对应 了 人的 行为 规范 和 心理 需 求时 , 才具 有意 义 。 些看 似 一 简单 平 常 的设计 , 往往 能够 彰 显 出浓浓 的 人情 味 。 如 居住 例 区 绿 化充 分 考 虑 到人 们 对 阳光 的需 求 , 房 的南面 设计 落 楼 叶树 种 , 到夏 阴 冬 阳 , 做 充分 体现 出 以人 为本 的植 物 配置 理
园林树木的配植原则
园林中的山可以分: 园林中的山可以分: 土山: 1、土山: 土多石少的山: 2、土多石少的山:如苏州留园西部的假 山,种植一片枫林,春夏浓荫敝日,深秋 枫叶红如丹霞。 石多土少的山: 3、石多土少的山:仅山顶覆以薄土。如苏 州的狮子林。 石山: 4、石山:全部用石堆砌的假山。体量小。 如扬州个园。
3、丰富建筑的艺术构图 、 4、赋予建筑时间和空间上的季相变化 、 植物与建筑配植时,应注意: 5、植物与建筑配植时,应注意: 1)建筑背面: 2)建筑前面: 3)墙面: 4)角隅: 5)室内栽培: 6)屋顶栽培:
(二)园林植物与山体的配植
“泰岱之雄伟,华岳之险峻,黄山天下奇,峨嵋天 下秀,青城天下幽”。 “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山藉树而为衣,树藉 山而为骨;树不可繁,要见山水之秀丽,山不可乱, 须显树木之光辉” “山有四时之色,春山艳冶,夏山苍翠,秋山明净, 冬山惨淡” 黄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徐 霞客)
(7)藤木配植: 藤木配植: • A绿化墙面(地锦、凌霄); • B棚架材料,如灯柱、拱门(紫藤,金银 花); • C绿化枯树(古树枯死,不便移走的,可 以绿化); • D点缀假山(在非观赏面爬攀缘植物); • E灌木栽植(紫藤); • F地被(不提供支架)。
三、植物与建筑、山水、园路的配植
(一)植物与建筑的配植 植物给建筑以遮荫, 1、植物给建筑以遮荫,突出园林主题
(4)处理好整体与局部、近期与远期的关 处理好整体与局部、 (1)选择一两种植物作为主体,抓住公园的 )选择一两种植物作为主体, 主题 • 例1:花港观鱼
(2)考虑树间距,树冠生长,近期与远期关 )考虑树间距,树冠生长, 系 • 苗圃中刚移来的小苗,近期效果差。可适当 用填充树种(同种或不同种),加大栽植密 度,以多取胜,从数量上增加近期景观。 但设计图上应注明,“减法造景”。
园林植物配置
3、绿篱的种植形式与修剪要求
一般规则式绿篱修剪形状为矩形或梯形,切忌修剪成 倒梯形。
(八)垂直绿化和屋顶花园设计
1、垂直绿化:是使用攀援植物在墙面、阳台、花棚架、 庭廊、石坡、岩壁等处进行绿化。 (1)住宅或公共建筑物的攀援植物种植。 依攀缘植物的习性不同,攀缘形式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直接贴附墙面:如爬山虎等。 ②借助支架攀缘的:如葡萄及常春藤等。 ③要引绳牵引的:如牵牛、茑萝、瓜、豆等。 (2)独立布置攀援植物 (3)土坡、假山攀援植物的种植
体形姿态差异大,形成效果不协调
体量不同,配合和谐
树种不同,但动势和谐
两株相距大于树冠冠径, 形成独立、单独的效果
两株靠近,形成整体
(2)三株配植
忌在一条直线上,也忌成等边三角形,三株树中最大的一株和最小的 一株要靠近,形成一不等边三角形
采用两种树种,最好选择树形类似 的树种,如水杉与池杉、落羽杉; 石榴与红叶李;茶花与桂花;桃花 与樱花等
三株配置
(3)四株配植
平面有两个类型,一个为外形不等边四边形,一个为不等边三 角形,成3:1组合,而四株中最大的一株必须在三角形的一组 内,四株配置不能有任何三株成一直线排列,单独一株不能离 三株单元太远。此外,四株配置不能以2:2进行组合。
四株配置
四株配置
(4)五株配植
孤植树与二株配合是基本单元,三株是二株与一株的组合,四 株是三株与一株的组合,五株是三株与二株或四株与一株的组 合。一般来讲,七株以下树种不宜超过三种,十五株以下不超 过五种。
(二)对植
概念:对植树是指两株或两丛树分别按一定的轴线左右对 称或均衡的栽植。 作用: 烘托主景的作用;或形成配景、夹景以增强透视 的纵深感。 公园、大型建筑的出入口两旁或纪念物蹬道石 级、桥头两旁 1、种植位置: 规则式绿地,要求树种和规格相一致,两树 的位置连线应中轴线垂直,又被中轴线平分。 2、树种选择:自然式绿地,树姿的动势要向轴线集中,使 左右均衡富于变化,又相互呼应,对植树附 近可配些山石、花草等。
园林绿化植物进行配置的原则
园林绿化植物进行配置的原则
1、遵循适宜原则
适宜原则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适地适树",即根据绿化植物的生长特性(绿色期、开花期、花色、植株高度及其适应性等)需要和立地条件(种植地的土壤理化性状、气候特征、湿度和光照强度等)相适应;二是要与四周环境相互协调。
2、按照绿化的性质及功能进行配置
对园林绿化植物进行科学、舒适的配置,首先要考虑清楚园林绿化后需要表达出来的主题,然后依据主题对绿化植物进行适当的树种配置。
比如要建立一座牡丹园,园林里就要突出以牡丹为主体,形成其独特的风格。
此外,还要按照实际的需求,适当地选择不同的地被植物,展示出一种活泼自然的野趣。
3、遵循统筹兼顾原则
对园林绿化植物进行配置时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并按照园林的地形地貌、环境特征、城市性质以及自然景观性质等进行统筹规划安排。
尤其要注重对城市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以及物种的多样性保护,掌握其与城市园林的关系,促进城市建设与自然的和谐及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
4、遵循经济适用性原则
国家关于节能减排的号召也促进了节水型园林的发展,因而进行绿化植物配置时要充分考虑节水的问题。
比如,对于草坪的品种选种与铺
设,可以选择耐旱节水的品种进行冷暖季草混植。
在配置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对比色、协调色与邻补色,促成对比鲜明、色彩明确、和谐统一的园林景观效果。
5、遵循生态原则
任何植物生长都不能脱离环境,绿化植物的成活率及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受环境条件的制约。
所以为了适应生态环境,绿化植物配置不仅要做到适地适树,还要引进外来树种及花木,让它们经过试验及驯化后可以适应当地的气候及土壤条件。
这样既遵循了生态原则,又丰富了园林的物种。
园林绿化工程验收中的景观树木选种与配置原则
园林绿化工程验收中的景观树木选种与配置原则园林绿化工程的验收过程是确保城市公共绿地和私人景观区域按照设计要求建设完成的重要环节。
而景观树木的选种和配置则是园林绿化工程中关键的一环,它能够直接影响到绿化效果和景观质量。
本文将介绍在园林绿化工程验收中,景观树木选种与配置的原则,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谨慎选择树种景观树木的选种是园林绿化工程验收中的重要环节,需要根据具体的场地特点、气候条件、土壤状况以及设计意图来选择合适的树种。
以下是一些选种原则:1. 生态适应性:树种应具备良好的生态适应性,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具备较强的抗逆能力。
2. 视觉效果:树木的选取应能够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
树冠形态、枝干特征以及叶片颜色等方面均应考虑。
3. 经济价值:在选取树种时,也需要考虑其经济价值,比如是否具备观赏价值、草坪下方是否能够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等。
二、合理配置树木除了树种的选择外,合理配置树木也是园林绿化工程验收中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配置原则:1. 度量和比例:树木的配置需要考虑到场地的尺度、比例和功能需求。
大型树木可以用于园林广场和大型景观区,而中型和小型树木适合用于小型休闲区和人行道两侧。
2. 空间分配:树木的配置应考虑到场地的功能需求和使用空间,不能占用过多的行走空间和视觉空间。
同时也需要注意树木之间的空隙和相互关系,以保证整体布局的协调与统一。
3. 种类多样性:树木的配置应注重种类多样性,以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丰富性。
选择不同的树种可以形成对比效果,增加景观的变化和色彩感。
4. 生态性与可持续性:树木的配置应注重生态性与可持续性,选择具有生态功能的树种。
比如具有固碳能力、净化空气功能或者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的树种。
总结:在园林绿化工程验收中,景观树木的选种与配置是确保绿化效果与设计要求一致的重要环节。
正确的选种与配置能够提升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与价值,并为人们创造宜人的生活环境和休闲场所。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仅能美化城市环境,还能改善空气质量、净化水源、调节气候等多方面的作用。
植物配置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城市绿地的观赏价值、生态环境和功能效益。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原则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1. 生态原则生态原则是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首要原则。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尽量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倡导多样性、多层次的植被配置。
在城市绿地规划设计中,应当根据植物的生态特征,选取适宜的植物种类,建立多样性丰富的植物群落,以保障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
2. 观赏性原则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要尊重植物的观赏特性,注重植物的花色、叶色、树形、花期、果实等视觉特点,使城市绿地成为人们休闲游憩、赏景观赏的理想场所。
在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种类,同时注重不同季节的景观变化,以提升城市园林景观品质。
适用性原则是指在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中,应当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水分等条件的植物种类。
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不同,因此在植物配置时应当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确保其生长良好、适应性强。
这样既可以降低园林绿化的维护难度,又能够提高植物的生长质量和生存率。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要兼顾植物的生态功能和观赏性,同时还要考虑到植物的功能性。
可以选择具有良好的空气净化、水源保护、土壤保持、防风固沙等功能的植物种类,以增加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
在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中,还要考虑植物的民生价值。
可以选择一些可以利用的经济作物或者药用植物,以满足市民的生活需求,提升城市绿地的多功能性和实用性。
1. 根据用地用途进行植物配置不同的城市绿地用地用途不同,可以根据绿地的功能性要求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
在居民小区的绿化带中可以选择一些观赏价值高的植物,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在学校的操场周围可以选择一些适宜运动的草坪植物;在工业园区的绿化带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防尘、净化空气功能的植物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及常规树种价格表园林绿化具有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生态功能是园林绿化设计中最基本的要求,在植物配置过程中人们常常忽略生态功能的重要性,植物配置首先必须满足生态功能的原则,其次是社会功能原则,本文就具体分析一下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最后再说一下在植物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分枝。
一、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
1、功能原则
园林绿化植物具有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生态功能是园林绿化设计中最基本的要求,在植物配置过程中人们常常忽略生态功能的重要性,植物配置首先必须满足生态功能的原则,其次是社会功能。
只要达到生态功能才能改善城市的环境,才能起到美化市容的效果。
植物的生态功能包括净化空气、减少沙尘暴的发生、减少水土流失等功能,在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的配置一定不能忽视生态功能这一原则。
园林绿化的社会功能主要是指美化市容功能,净化空气功能,文化教育功能还有防护和减灾的功能,在园林绿化设计中应该根据不同的要求对植物进行配置,对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
2、经济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主要是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的,每一个城市的经济条件都是有限的,经济条件是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条件,不论城市的经济水平是高是低,都会以最经济实惠的方案来实现城市的绿化,并且保证园林绿化中所有的植物都发挥着绿化城市的作用,也确保植物的配置是最佳的。
经济原则的特点就是花费做少的金钱,来达到最大的价值,城市的经济水平会影响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配置,植物的配置方案有很多,为了达到双赢的目的在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会选择最经济的方案,经济原则不仅考虑设计过程中的经济还考虑后期对园林的管理也要满足经济原则,后期的管理会有养护费用的支出,经济原则是既考虑前期的投入也考虑后期费用的支出的,后期费用的支出主要是指植物的修剪、施肥等费用,在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的配置要选择一些有寿命长的,生长速度中等的,容易打理的、生命力顽强的等特点的植物,还要注意保证群落的多样性,则可以降低后期的管理费用。
3、艺术原则
植物配置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园林的观赏性。
植物配置不是把绿色的植物堆积在一起,而是要在审美基础上进行艺术配置。
在植物配置中,应遵循调和、统一、均衡、韵律等基本美学原则。
根据植物自身的特点结合艺术形式,尽最大的可能把植物的绚丽的色彩、婀娜的姿态、沁鼻的芳香表露出来从而提高观赏价值。
二、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园林设计中的地区差异
在进行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应以当地的环境作为基础,不同城市,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韵味都不同,其所包含的地域气息也不一样。
如北方地区和苏杭,不同的文化底蕴导致了两个地区的园林具有不同的气质,一个辉煌磅礴,一个景色秀丽。
北方地区建筑尽显其规模宏大;南方的苏州园林却又有小家碧玉的特点。
北方的园林设计对色彩运用淋漓尽致,而南方却相对于淡雅很多。
所以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地区的园林设计都具有自己独特地方式和特点。
2、植物的挑选
挑选植物应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植物的生态习性、美化功能及生产功能。
按照园林绿地的主要功能和它的艺术形式去选择植物。
地域决定了植物的种类,什么样的地域功能就应该选择种植什么样的植物,此外还需要考虑地域允许种植树木样的植物种类,在选择相应的植物。
3、种植植物的选择搭配
我国很多地方的园林设计中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搭配不均的现象,为了尽早的完工,急功近利,没有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导致有一些植物在刚栽种时没有问题出现,一旦过了些时日,植物越长越大,以后看起来就会比较紧凑,单一,没有层次感,失去了原先的艺术性。
选择植物应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和生态需求,栽种间隙。
分层配置、色彩搭配。
不同的叶色、花色,不同高度的植物搭配,很色彩和层次更加鲜明,丰富。
不同花期的植物分层配置可延迟观赏期。
4、配置植物要有明显的季节性
不同季节性的植物可以避免植被的单调、造作和雷同,形成春季百花争艳、繁花似锦;夏季枝繁叶茂、绿树成荫;秋季叶多变、气息浓厚;冬季银装素裹、万物俱籁的景色。
景观各异,近似自然风光,使大家可以感受自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配置严遵循生态原则、功能原则、经济原则和艺术原则。
植物配置遵循生态原则能够使植物充分发挥绿化的作用,遵循功能原则能够使植物充分发挥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遵循经济原则能够达到所用的目的,遵循艺术原则能够实现美化市容的目标。
本文还论述植物在配置过程中还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例如,不同植物适宜在什么环境下生长,园林绿化应该选用那些植物,在设计工程中注意植物的选择要多样不单一等,这些都是园林绿化在设计中要注意的问题,本文主要对植物的配置原则进行简要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