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一单元测试
九年级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276916f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18.png)
九年级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A. 质量B. 速度C. 密度D. 力2.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是:A. 静止B. 匀速直线运动C. 变速运动D. 无法确定3. 以下哪个选项是力的平衡条件?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 合力为零C. 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 以上都是4.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这是哪个定律的表述?A. 牛顿第一定律B. 牛顿第二定律C. 牛顿第三定律D. 动量守恒定律5.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A. 速度B. 质量C. 密度D. 体积...(此处可以继续添加选择题,以覆盖第一单元的核心概念)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______定律。
7. 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将保持______状态或______状态。
8. 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
9. 力是改变物体______的原因。
10. 一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m/s²,作用力为4N,其质量为______kg。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2. 描述牛顿第二定律,并给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一个质量为10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20N的水平拉力,求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14.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3m/s²,求物体在第3秒末的速度和位移。
五、实验题(共30分)15.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请描述实验步骤、所需器材、预期结果和可能的误差来源。
注意事项:- 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
- 保持答题卡整洁,字迹清晰。
- 选择题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选项。
- 计算题请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一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一单元测试卷(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36ba96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da.png)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一单元测试卷(带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个物理量是标量?A. 力B. 加速度C. 速度D. 质量答案:D2. 一个物体以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为:由图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为:A. 正数B. 零C. 负数答案:B3.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和位移的关系是:A. 成正比B. 成反比C. 无关D. 不能确定答案:C4. 物体质量为200 kg,受到的作用力为500 N,求物体的加速度。
A. 0.25 m/s²B. 0.4 m/s²C. 2.5 m/s²D. 4 m/s²答案:B5. 一个物体以20 m/s的速度,沿着直线方向行驶了10秒钟后,至停下来。
物体的加速度为:A. 2 m/s²B. -2 m/s²C. 0.5 m/s²D. -0.5 m/s²答案:D第二部分: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辆汽车以30 m/s的速度沿直线匀速行驶了15秒,求汽车行驶的位移。
答案:450 m2. 一个球在10秒内从静止开始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2 m/s²,求球的速度。
答案:20 m/s3. 在力的作用下,质量为0.5 kg的物体获得加速度为4 m/s²的匀加速度运动,求物体所受的力。
答案:2 N4. 已知物体的质量为400 kg,受到的作用力为800 N,求物体的加速度。
答案:2 m/s²5. 一辆汽车以20 m/s的速度行驶了30秒后,增加速度为2m/s²,求汽车行驶的位移。
答案:780 m第三部分: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什么是力?力的单位是什么?答案: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使物体发生形状、速度或方向变化的原因。
力的单位是牛顿(N)。
2. 什么是加速度?如何计算加速度?答案:加速度是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快慢程度。
加速度可以通过速度变化量除以时间间隔来计算,即 a = (v - u) / t,其中 a 表示加速度,v 表示末速度,u 表示初速度,t 表示时间间隔。
九年级物理第一章单元测试
![九年级物理第一章单元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c4b02a9684868762caaed5ed.png)
九年级物理第一章单元测试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关于内能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的冰块内能为零B.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 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D. 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2.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根据图线可知()A. 甲液体的内能比乙的大B. 温度升高液体分子运动变慢C. 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的大D. 乙液体的比热容比甲的大3.刚装修过的房间会闻到很重的油漆味,这现象表明了()A. 分子由原子构成B. 分子间有空隙C.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D. 分子间有阻力4.下列生活情景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锯木头时,锯条变热B. 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C. 用冰袋降温D. 跑步使身体变得暖和5.如图所示,瓶内有一些水,用带孔的橡皮塞把瓶口塞住,向瓶内打气一会儿后,瓶塞跳起,在瓶塞跳起的过程中,下列关于瓶内气体说法正确的是()A. 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B. 瓶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C. 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D. 瓶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6.烈日炎炎的夏季,白天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海水却很凉爽;傍晚,沙子很凉了,但海水却仍然暖暖的.同样的日照条件下,沙子和海水的温度不一样的原因是()A. 沙子的密度比海水的密度大B. 沙子的比热容比海水的比热容大C. 沙子的比热容比海水的比热容小D. 沙子的质量比海水小7.一瓶酒精用去一半后,则剩下的酒精()A. 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B. 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C. 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D. 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8.如图所示,酒精灯对烧杯中一定质量0℃的冰水混合物加热,至沸腾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冰水混合状态,冰和水的总内能不变B. 温度升高过程中,烧杯中水的机械能增加C. 温度升高过程中,烧杯中水的内能不变D. 沸腾过程中,烧杯中水的内能减少9.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瓶内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迅速向上抽活塞,硝化棉也能燃烧B. 通过此实验可以验证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C. 硝化棉燃烧,是因为活塞与玻璃筒壁摩擦生热使空气的温度升高D. 硝化棉燃烧,是因为下压活塞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筒内空气的温度升高10.如图所示,将两个表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它们就会粘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被拉开,这个实验表明()A. 分子间存在引力B. 分子间存在斥力C.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D. 分子间有空隙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11.把1kg初温为35℃的水加热到85℃,消耗了10g的煤气,此过程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 J,加热装置的效率为______ (煤气的热值q煤气=4.2×107J/Kg).12.把图钉帽在课桌上来回摩擦几下后,图钉帽热得烫手,这是用______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把瓶装水放在冰箱里,一会儿变凉了,这是用______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物理九年级第一单元测试卷
![物理九年级第一单元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0ad28ca9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c8.png)
物理九年级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春天,柳絮飞扬。
B. 夏天,荷花飘香。
C. 秋天,树叶飘落。
D. 冬天,雪花纷飞。
2. 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这说明()A. 分子间有引力。
B. 分子间有斥力。
C. 分子间无空隙。
D. 分子有一定的体积。
3. 关于分子动理论及有关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B. 湿衣服在热天比冷天干得快,说明热水分子间的斥力较大。
C. 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D. 用力能将尘土从衣服上抖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4. 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 0℃的冰内能为零。
B. 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比温度高的物体的内能小。
C. 运动的物体一定比静止的物体内能大。
D. 0℃的冰化成0℃的水,内能增加。
5. 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用锯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
B. 向饮料中加冰块,饮料温度降低。
C. 寒冬,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温暖。
D. 盛夏,阳光曝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
6.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
B.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C. 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
D.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7.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在它们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这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A. 温度。
B. 内能。
C. 质量。
D. 热量。
8. 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当甲物体温度升高10℃,乙物体温度升高20℃时,甲物体吸收的热量是乙物体吸收热量的2倍,则甲的比热容与乙的比热容之比为()A. 1:1.B. 2:1.C. 4:1.D. 1:4.9. 已知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3倍,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铅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互相接触。
初三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64f476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da.png)
初三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四川泸州中考)5月初,小明家中的电能表示数为,电能表的部分参数及6月初的示数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能表是测量用电器消耗电功率的仪表B.小明家5月初至6月初消耗的电能是1 200 kWhC.小明家所有用电器同时工作,总功率不得超过4.4 kWD.若电能表转盘在10 min内转过300转,则用电器的总功率为1 kW2.如图2所示是两定值电阻的U-I图像,由图像中信息可知()A.若将两电阻串联在某电源两端,则两端的电压大B.若将两电阻串联在某电源两端,则的实际功率大C.若将两电阻并联在某电源两端,则通过的电流大D.若将两电阻并联在某电源两端,则的实际功率小3. (山西中考)“珍爱生命,注意安全”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中必须具有的意识。
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险丝熔断后,可以用铜丝代替B.发现有人触电,直接用手把他拉开C.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其外壳要接地D.家庭电路中,开关连接火线或零线都可以4.家用漏电保护器是在用电器发生漏电故障或人体触电时实施保护的设备,家庭电路漏电时,通过火线与零线的电流不相等,漏电保护器中有一特殊装置(在图中虚线框内,未画出)检测到这一差异后,便切断电源,起到保护作用,漏电保护器中还有试验电路,由一只开关S与电阻组成,闭合开关S就能模拟漏电情形,图3中试验电路的连接符合要求的是()5.甲、乙两只普通照明灯泡的铭牌如图4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灯均正常发光时,乙灯消耗的电能较多B.两灯均正常发光时,甲灯电阻小于乙灯电阻C.两灯串联在220 V的电路中,甲灯比乙灯亮D.将乙灯接入110 V电路中,它的实际功率为50 W6.如图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当开关闭合时,标有“”的小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若保持定值电阻R不变,将L换成另一只标有“”的小灯泡,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工作时消耗的实际功率( )A.大于4 WB.等于4 WC.小于4 WD.无法确定7. (广东深圳中考)某家庭电路的部分情况如图6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进户线分为火线和地线B.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C.空气开关有保险丝的功能D.电能表与空气开关是并联的8.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家庭电路中,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越多,总电阻越大B.微波炉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C.如果家庭电路中不安装保险丝,那么发生短路时,会因为通过用电器的电流过大而烧毁用电器D.电炉工作时,电炉丝热得发红,而连接电炉丝的导线并不太热是因为导线的电阻比电炉丝的电阻小很多9.电阻和串联在电源两端时,功率之比,若将它们并联在同一电源上,其功率之比为()A.3∶5B.5∶3C.9∶25D.25∶910.关于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可知,电阻越大,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多B.根据可知,电阻越大,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少C.根据可知,相同时间内,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无关D.根据可知,在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多11.图7中,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12.把标有“12 V 36 W”的灯泡和“8 V 16 W”的灯泡串联后接在电源的两端,其中一只灯泡正常发光,另一只灯泡没有达到额定功率,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该电源的电压为24 VB.电路中的电流为2 AC.两灯泡的总功率为16 WD.灯的实际电压大于灯的实际电压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3.(哈尔滨中考)图8甲是通过灯泡L的电流跟其两端电压关系的图像。
九年级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14debd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9.png)
九年级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本文档包含了九年级物理第一单元的测试题和答案。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题目并选择正确的答案。
选择题1. 物体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B. 下落过程中速度保持不变C. 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D. 下落过程中速度先减小后增大答案:C2. 以下哪个物理量是标量?A. 力B. 速度C. 加速度D. 位移答案:D3. 某物体从静止开始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2 m/s²,经过4秒后速度为:A. 2 m/sB. 4 m/sC. 6 m/sD. 8 m/s答案:B4. 力的单位是:A. 牛顿B. 米/秒²C. 千克·米/秒²D. 千克·米答案:A5.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A. 惯性定律B. 加速度定律C. 作用定律D. 动量守恒定律答案:A解答题1. 请解释什么是力?力的计量单位是什么?答案:力是物体相互作用产生的物理量,它使物体产生加速度。
力的计量单位是牛顿(N)。
2. 请简要说明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答案: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所受合力等于其质量乘以加速度,即 F=ma。
其中,F代表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度。
3. 请解释什么是惯性?举一个例子说明。
答案: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
例如,当汽车急刹车时,乘客会感到身体向前倾,因为乘客的身体有惯性,保持了之前的运动状态。
以上是本次物理第一单元测试的题目和答案。
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这次测试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403c87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91.png)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单元
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 电流是电荷在 \_\_\_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多少。
\_\_\_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多少。
A. 面积
B. 时间
C. 导线
D. 温度
2. 电流的方向指的是正电荷 \_\_\_ 的方向。
\_\_\_ 的方向。
A. 运动
B. 静止
C. 加速
D. 减速
二、填空题
1. 电阻的单位是 \_\_\_ 。
\_\_\_ 。
2. 欧姆定律是电流和 \_\_\_ 之间的关系。
\_\_\_ 之间的关系。
三、判断题
1. 高阻值的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较小,所以电流会增大。
(True/False)
2. 并联电路中,电流只能有一个支路。
(True/False)
四、简答题
1. 解释什么是电流强度。
2. 为什么要用导线连接电器和电源?
五、解答题
1. 请说明并列出三种改变电流强度的方法。
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A
二、填空题
1. 欧姆(Ω)
2. 电压
三、判断题
1. False
2. False
四、简答题
1. 电流强度是指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量。
2. 导线连接电器和电源可以通过导电的能力将电能从电源传输到电器并供给其工作。
五、解答题
1. 改变电流强度的方法包括:
- 增大电压
- 改变电阻值
- 改变导体截面积或长度。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09f490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1f.png)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一个是物理学的基本定律?A. 万有引力定律B. 麦克斯韦方程组C. 狄拉克方程D. 欧姆定律答案:D2. 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负数B. 初速度不为0,加速度为正数C. 初速度不为0,加速度为负数D. 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正数答案:D3. 下列哪一个是动能的定义?A. 动能等于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B. 动能等于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C. 动能等于物体的质量与位移的乘积D. 动能等于物体的质量与力的乘积答案:B二、填空题1. 根据质能方程E=mc^2,当物体质量m为1kg、光速c为3×10^8 m/s时,能量E为________。
答案:9×10^16 J2. 动量的单位是________。
答案:kg·m/s三、简答题1. 什么是简谐振动?举例说明。
答案:简谐振动是指一个物体在受到一个恒定的反向力作用下,以固定频率在平衡位置附近往复运动的现象。
例如,钟摆的摆动。
2. 请解释动能与势能之间的转化过程。
答案:当一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其动能会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当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发生位移时,会具有势能。
在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四、计算题1. 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以10m/s的速度运动,求它的动能。
答案:250 J2.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10m的高度自由落体,求它落地时的动能。
答案:200 J五、解答题1. 请说明什么是牛顿第一定律,并举例说明。
答案: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作惯性定律,它表述了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例如,当我们把书放在桌面上时,它会一直保持静止,直到有外力作用才会改变状态。
2. 简述机械能守恒定律,并提供一个例子。
答案: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封闭的机械系统内,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例如,当一个人蹦床上弹起并回落到原来的高度时,其机械能(动能和势能之和)在整个过程中保持不变。
九年级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3f52408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27.png)
九年级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1. 选择题1) 物体的重量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A. 物体所处的地点B. 物体的质量C. 物体的体积D. 物体所受的重力加速度2) 下列哪种形式的能量属于机械能?A. 热能B. 光能C. 电能D. 动能3) 一物体的质量是10kg,受到的作用力是5N,求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A. 0.2 m/s²B. 2 m/s²C. 50 m/s²D. 500 m/s²4) 下列哪种情况不会改变物体的动能?A. 物体的质量增加B. 物体的速度增加C. 物体的高度增加D. 物体的质量减小5) 一根长5米的木棍在一端施加10N的力,另一端放在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
求木棍的转动力矩是多少?A. 10 NB. 20 NC. 50 ND. 100 N2. 简答题1) 什么是力?力的作用有哪些?力是使物体发生运动或改变其运动状态的原因。
力的作用包括推力、拉力、摩擦力、弹性力等。
2) 什么是功?功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功是力对物体所做的作用量。
功的计算公式为:功 = 力 ×距离 ×cosθ,其中θ为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3) 什么是动能?动能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所具有的能量。
动能的计算公式为:动能 =1/2 ×质量 ×速度²。
4) 什么是转动力矩?转动力矩的计算公式是什么?转动力矩是力对物体产生转动效果的力矩。
转动力矩的计算公式为:转动力矩 = 力的大小 ×力臂。
5) 什么是压力?压力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
压力的计算公式为:压力 = 力 / 面积。
3. 计算题1) 物体质量为2kg,受到的作用力是10N,求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2)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通过作用力获得的动能为100J,物体的质量为5kg,求物体的速度是多少?3) 一根杠杆长度为3米,杠杆中间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为1米,受力为20N,求杠杆的转动力矩是多少?4)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3kg,受到的力为30N,求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5) 一个物体质量为100kg,高度为10米,求物体在高度上具有的重力势能是多少?【注意:这只是一个示例,实际上物理单元测试题的具体内容会根据考试要求而有所不同。
九年级物理第一章单元测试试卷
![九年级物理第一章单元测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a17b625b77232f60ddcca118.png)
V (3)3×10-2A=
3、电压是电路中产生
的原因,电压是由
它形式的能转化成
。
μA (4)300mV=
V
提供的,在电路正常工作时,它把其
4、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______V,一节蓄电池的电压是______V,我国家庭电路的供电电压是_______V; 不高于______V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电源
L2
S
四、计算题
L1
V
A (10 分)
3 15
0. 3
23.在节日,
楼房上准备并联 40 只同一规格的灯泡,如果通过每只灯泡的电流
强度 50mA,如果干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强度是 25A,这些并联的灯泡能不能接在干路上?
五、问答题(5 分)
如图,用干燥的手捋本来已松散的塑料捆扎绳,结果发现越捋越松散, 越“松散”的原因是什么?
5、学校实验室里常用的电流表有______个接线柱,______个量程.如果使用的是“-” 和“0.6”两个 接线柱时,刻度盘上的每个大格表示______A,每个小格表示______A。 如果使用的是“-” 和“3”两 个接线柱时,刻度盘上的每个大格表示______A,每个小格表示______A。 6、市场上出售的一种装饰用小彩灯,经常被用来装饰房间,以烘托欢乐的气氛.有一种节日彩灯上串联 着 20 只小灯泡,如果电源插头处电流为 0.15 安,那么通过每只小灯泡的电流是______A。 7、两个小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为 16 伏,现测得其中一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6V,通过这个小 灯泡的电电流为 0.5 安,则另一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______V,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__A。
电压为_V,灯L2 两端的电压为_V.
九上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九上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b8fab4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0f.png)
九上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物质的密度最大?A. 空气B. 铁C. 水D. 木头答案:B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A. 300,000 km/sB. 1,000 km/sC. 299,792 km/sD. 3,000 km/s答案:C3. 以下哪种现象不是光的折射?A. 彩虹B. 透镜成像C. 影子D. 镜子反射答案:C4. 以下哪种力是物体间相互接触才能产生的?A. 重力B. 弹力C. 摩擦力D. 磁力答案:C5. 以下哪种物质是绝缘体?A. 铁B. 铜C. 橡胶D. 盐水答案:C6. 电流的单位是?A. 瓦特B. 伏特C. 安培D. 焦耳答案:C7. 以下哪种现象是电磁感应?A. 磁铁吸引铁钉B. 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磁场C.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产生电流D. 电池供电答案:C8. 以下哪种设备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A. 电动机B. 发电机C. 变压器D. 蓄电池答案:B9. 以下哪种现象是电流的热效应?A. 电灯发光B. 电炉加热C. 电扇转动D. 电铃发声答案:B10. 以下哪种物质是导体?A. 玻璃B. 陶瓷C. 塑料D. 铝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________ km/s。
答案:299,7922. 物质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 ________。
答案:质量3. 光的折射是指光线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发生的 ________。
答案:方向改变4. 电流的热效应是指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发热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 ________。
答案:焦耳热5. 电磁感应是指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导体中产生的 ________。
答案:电流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单元测试(含答案)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单元测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69abe2ee06eff9aff80781.png)
第一章综合测试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共30分)1.我国很多的民间谚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谚语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A.小小秤砣压千斤——等臂杠杆B.摘不到的镜中花——光的折射C.墙内开花墙外香——扩散现象D.下雪不冷化雪冷——凝固放热2.热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子测温枪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B.喷洒消毒液能闻到浓浓的气味,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冬天,室外盆中的水结成冰的物态变化是凝华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3.塑料泡沫具有质轻、隔热、吸音、耐腐蚀等特点。
用塑料泡沫箱可长时间保存冰冻的食品,这利用了该材料的什么性质()A.密度小B.导热性差C.导电性差D.隔音性好4.下列关于内能、热量、温度和做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把温度传给温度低的物体B.某铁块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小C.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5.质量相等的水和砂石,吸收了相等的热量后()A.砂石的温度高B.水的温度高C.砂石的温度升高得多D.水的温度升高得多6.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A.液体很难被压缩B.端午节粽子飘香C.平整的两块铅挤压后会粘在一起D.水和酒精均匀混合后总体积变小7.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热量一定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物体的温度为0℃,其内能也为零D.对物体加热,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8.在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热水袋暖手,手温度升高B.在炉子上烧水,水的温度升高C.将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的温度降低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9.物体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温度()A.一定升高B.一定降低C.一定不变D.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10.把质量相等的两块铁,放入沸水中加热一段时间,取出后迅速地放入相同的装有初温相等、质量也相等的酒精和水中,待热平衡后(不计热量损失),关于温度的判断正确的是()A.放酒精的温度高B.放水的温度高C.两杯内液体温度一样高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二、填空题(共8小题;共16分)11.甲、乙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水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分别盛有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纯净水,其中甲杯装有常温下水温20℃的水,乙杯装有水温80℃的热水。
初中物理九年级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初中物理九年级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ed283c9ec3d5bbfc0a74e6.png)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1于关于分子动理论的描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物体是由分子构成的B 、物体里含有的分子数通常是很多的C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0OC 时分子运动停止了D 、分子间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2、下列事例中,哪一个事例不能表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 A 、衣箱中的卫生球变小了,衣服上充满了卫生球的气味 B 、在皮肤上擦点酒精,立即就能闻到酒精的味道C 、在墙角堆煤,过一段时间,墙表面及其内部靠近表面的一浅层都变黑了D 、看到雪花在空中飞舞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温度降低,它的热量就减少B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 、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加D 、两个物体的温度相等,它们的内能相等 4、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论解释的是( )A 、春天,柳絮飞扬B 、夏天,槐花飘香C 、秋天,黄沙扑面D 、冬天,雪花飘飘5、下面列举的现象中,由于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的是( ) A 、酒精涂在手背上觉得凉 B 、把铁钉钉进墙里,铁钉变热 C 、水被太阳晒热 D 、烧红的铁块放在冷水中温度降低6、下列情况中,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A 、水温从80O C 上升到90OC B 、把铁圆柱体拉成细铁丝 C 、砖块的体积减少一半D 、水结成冰7、质量相同的A 、B 两种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 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 )A 、液体A 的比热容大B 、液体B 的比热容大C 、两种液体比容相等D 、无法比较 图1-18、如图1-2,右图中的矿泉水从20O C 加热到700C ,吸收的热量是( )A 、5×105JB 、4.2×103JC 、9×103JD 、1.26×105J9 、下图1-3是物理上的一些插图,对插图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 )图所示装置是演示液体的扩散的B 、(b)图所示装置是演示固体的扩散的C 、(c) 图所示装置是演示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的D 、(d)图所示装置是演示内能转化机械能的10、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下图1-4不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图1-2 图1-311、在每年的“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旅游季节,游人很远就能闻到桂花芳香。
九年级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384214b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7d.png)
九年级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力的描述,正确的是:A.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总是成对出现B. 力的作用效果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C. 力的作用效果只与物体的速度有关D.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 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其大小与物体的:A. 形状无关B. 位置无关C. 状态无关D. 所有上述选项都正确3.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其计算公式为:A. G = mgB. G = maC. F = mgD. F = ma4.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10N的推力,产生了5N的摩擦力,该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为:A. 5NB. 15NC. 20ND. 0N5.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B.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C. 物体的速度不变D. 所有上述选项都正确6. 下列关于速度的描述,错误的是:A.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B. 速度的大小等于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C. 速度是标量,没有方向D. 速度的变化率称为加速度7.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2m/s²,经过5秒后的速度为:A. 5m/sB. 10m/sC. 15m/sD. 20m/s8. 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其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的情况是:A. 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零B.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C. 物体受到的力和反作用力平衡D. 物体受到的力大于其惯性力9.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表述为:A. 物体总是趋向于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B. 物体只有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才会改变其运动状态C. 物体的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D.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反比10.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物体的速度方向时刻改变B.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时刻改变C. 物体的合外力方向时刻改变D. 物体的合外力大小时刻改变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kg,受到的重力为______N。
初三物理第一章测试题
![初三物理第一章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0fa0eb9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94.png)
初三物理第一章测试题# 初三物理第一章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物质结构B. 物质运动规律C. 物质结构和运动规律D. 物质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2.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物理学研究的内容?A. 力学B. 热学C. 光学D. 心理学3. 物理学的三个基本单位是什么?A. 米、千克、秒B. 米、克、小时C. 厘米、千克、秒D. 米、千克、小时4. 以下哪个单位是力的单位?A. 牛顿(N)B. 帕斯卡(Pa)C. 焦耳(J)D. 瓦特(W)5. 物理学中,哪个公式描述了力和加速度的关系?A. F = maB. F = mvC. F = mv^2D. F = ma^26.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A.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总保持静止状态B.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 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总保持静止状态D. 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7. 下列哪个不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A.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 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成正比C. 力的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D. 力的大小与加速度成正比8. 惯性是物体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它与物体的什么有关?A. 形状B. 质量C. 体积D. 密度9. 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什么有关?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的速度C. 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D.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10. 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力的作用效果?A.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 改变物体的形状C. 改变物体的颜色D. 改变物体的位置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物理学中,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
12.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为F = __________。
13. 物理学中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有米(m)、千克(kg)和__________。
14. 物理学中的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__________。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第一章单元测试题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第一章单元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38de105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08.png)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第一章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骏马在奔驰B. 流星划过夜空C. 地球绕太阳公转D. 植物开花结果解析:机械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A选项骏马奔驰,骏马相对于地面位置改变;B选项流星划过夜空,流星相对于地球位置改变;C选项地球绕太阳公转,地球相对于太阳位置改变;而D选项植物开花结果是植物的生长过程,不是物体位置的改变,不属于机械运动,答案为D。
2. 小明坐在行驶的列车内,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 铁轨B. 路边的树C. 车窗D. 在车内走动的乘务员解析:小明坐在行驶的列车内,说他静止,那么所选参照物与他的相对位置应不变。
A选项铁轨相对于列车是运动的;B选项路边的树相对于列车也是运动的;C选项车窗与小明在同一列车内,相对位置不变,以车窗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D选项在车内走动的乘务员相对于小明位置是变化的。
所以答案为C。
3. 关于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 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 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D. 物体在相等的路程内所用的时间越长,速度越大解析: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根据公式v = (s)/(t)(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A选项只说路程长,没考虑时间,无法确定速度大小;B选项只说时间短,没考虑路程,无法确定速度大小;C选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路程越长,根据公式可知速度越大,该说法正确;D选项在相等路程内所用时间越长,速度越小。
所以答案为C。
4. 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4s内通过20m的路程,则它在前2s的速度是()A. 20m/sB. 10m/sC. 5m/sD. 无法确定解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
根据速度公式v=(s)/(t),s = 20m,t =4s,可得速度v=(20)/(4)=5m/s,所以它在前2s的速度也是5m/s,答案为C。
初三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
![初三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b4c410bf90f76c660371a97.png)
初三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阶段检测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A.水B.桥C.人D.地面2.下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A.B.C.D.3.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其中错误的是()A.171。
2mm B.1.712dm C.0。
01712km D.0。
1712m4.一名学生的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他的记录数据中,哪一个数据的单位是m?A.一支新铅笔的长度:0.175 B.一名同学的高度:1。
64C.一枚壹角硬币的厚度0。
24 D.一本外文字典的厚度1.355.甲、乙、丙三个物体的速度分别是10m/s,18km/h,450cm/s则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v丙>v乙>v甲B.v甲>v乙>v丙C.v丙>v甲>v乙D.v乙>v甲>v丙6.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为s=vt,在图中,甲、乙两直线分别是两物体的路程s和时间t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两物体的速度大小是A.v甲>v乙B.v甲<v乙C.v甲=v乙D.无法确定7.一辆摩托车作直线运动,1s内走10m,2s内走20m,3s内走30m…,则此车的运动是()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8.汽车司机座位前安装有速度计,它可以指示汽车的行驶速度,如果速度计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汽车用这个速度行驶30min通过的距离是()A.128km B.35km C.70km D.32.5km9.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它的运动速度越大B.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它的运动速度越大C.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D.通过相等的路程,所用时间越长速度越大10.下列情况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小鸟在空中飞行B.河水流动C.水凝固成冰D.雨滴下落1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最佳的是()A.B.C. D.12.下面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物体的质量和长度的估计,最接近实际的是()A.正常成年人的鞋子的长度约为42cm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第一单元过关检测
一、选择题:
1、一瓶酒精倒去一半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比热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B、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C、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D、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
2、要给体温计消毒,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A、用自来水冲洗
B、在沸水中煮
C、酒精灯火焰上烧
D、用酒精棉球擦
3.一杯酒精用去四分之一,则它的()
A、比热容和热值都不变
B、比热容和热值都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
C、比热容和热值都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三
D、比热容不变,热值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三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直接利用内能来加热物体,实际上是内能的转移
B、直接利用内能来物体,实际上是内能的转化
C、利用内能来做功,实际上是内能的转移
D、利用内能来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5、下列现象中利用内能加热的是()
A、凉晒稻谷
B、喷气式飞机在空中飞机
C、用高炉熔化铁
D、燃气推动发动机叶轮
6、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达到的温度就越高
B、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就越多
C、燃料燃烧越充分,则燃料的热值就越大
D、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质量及燃烧情况有关7.下面列举的现象中,由于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的是().
A.酒精涂在手背上觉得凉B.把铁钉钉进墙里,铁钉变热
C.水被太阳晒热D.烧红的铁块放在冷水中,铁块温度降低
8.下列实例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地球外的石块,坠入地球的大气层,成为流星B凉鸡蛋泡在热水中温度升高
C两手相互摩擦,手心发热D锯木头时,锯条变得烫手
9.查表可知,天然气的热值为煤气热值的2倍,这表明().
A.产生相同的热量,使用天然气的成本为使用煤气成本的2倍
B.产生相同的热量,完全燃烧天然气的质量为完全燃烧煤气质量的2倍
C.产生相同的热量,完全燃烧天然气的质量为完全燃烧煤气质量的1/2
D.天然气火焰的温度为煤气火焰温度的2倍10.汽车的发动机外有一个水套,利用循环流动的水冷却发动机,这是因为水().A.传热快B.温度降低得快C.内能多D.比热容大
11.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的种类有关的是()A.体积相同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5℃,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B.质量相同的两块铜温度分别升高5℃和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C.体积相同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D.质量相同的水和铜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12.苏州属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沙漠地区的昼夜温差较大,这主要是因为()
A.海水的密度小,砂石的密度大
B.海水的比热大,砂石的比热小
C.海水的内能多,砂石的内能少
D.海水吸收的热量少,砂石吸收的热量多
13.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应用这一特点的是() A.培育水稻秧苗时往稻田里灌水B.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
C.炎热的夏天,往室内地面上洒水降温D.冬天供暖时用水作循环液
二、填空题:
1.丁香树开花时,我们很远就能闻到丁香花的香味,这是说明_____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柴可以擦燃,也可以放在火上点燃,前者是用_____方式使火柴头温度升高而点燃的,后者是用_____方式使火柴头温度升高而点燃的。
3.冬天人们常用两手搓擦取暧,这表明通过______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用热水袋也能给手取暧,这表明通过_____方式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4.用太阳能热水器给40千克的水加热,水温由18℃升高到36℃,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焦耳。
若用热值为3.0×107焦耳/千克的煤给水加热,水吸收的热量为20%,则需要燃烧约________千克煤。
5.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大气层后,舱体温度急剧升高,最后导致航天飞机解体.这是通过________方式改变了它的内能.
6.用太阳能热水器给40千克的水加热,水温由18℃升高到36℃,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焦耳。
若用燃烧值为3.0×107焦耳/千克的煤给水加热,其效率为20%,则需要燃烧约________千克煤。
7.在我国实施的“西气东输”工程中,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被输送到缺乏能源的东部地区.天然气与煤相比,从热学角度分析它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从环保角度分析它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天然气、煤的热值分别为1.14×108J/kg、3×107J/kg)
8.黑龙江省地处高寒地区,冬天室内的暖气用热水循环供热,而不用其他液体,是因为________;在降低相同温度时,水比等质量的其他液体放出的热量________.
9.保温桶内装有质量为50千克、温度为95℃的热水,水面下0.5米深处的水笼头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____帕。
过了一段时间后,桶内水的温度降为85℃,那么水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焦,水的内能__________(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c
水
=4.2×103焦/(千克·℃)〕
( )
三、实验与探究
1.某校太阳能科技活动小组用口径为 1 米的铁锅,内壁贴上表面光亮的铝箔制成太阳灶,把太阳灶正 对着太阳,太阳灶能将照射到它上面的光和热集中在灶前某处,在该处放一把盛水铝壶,就可给壶中 的水加热。
在晴朗的日子里实验小组将太阳灶正对着太阳,铝壶中装入 2.5 千克的水,并在水中插人 温度计,实验时每隔 3 分钟测量一次水的温度,每隔 10 分钟调整一次太阳灶的方向使它正对太阳,每 次实验都是从中午 12 时开始做到水沸腾为止。
应用所学的知识和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四、计算题:
1.卖火柴的小女孩在严寒中只能靠点火柴取暖.一根火柴的质量约 0.065g ,火柴的热值平均为
,求一根火柴完全燃烧能使 空气温度升高多少摄氏度?[已知空气的密度为
,比热容为 /(kg· ℃)]
(1)太阳是通过___________的方式将热传递到地球的(填“传导”、“对流”或“辐射”):
(2)每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都未达到 100℃,表明该地的大气压__________1 标准大气压(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
(3)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水的升温特点是“低快高慢”,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2.下表列出由实验测定的几种物质的比热。
几种物质的比热〔焦/(千克· ℃)〕
水 4.2×103
冰 2.1×103 铝 0.88×103 铜 0.39×103 酒精 2.4×103 蓖麻油 1.8×103 干泥土 0.84×103 水银 0.14×103 煤油 2.1×103
砂石 0.92×103 铁、钢 0.46×103 铅 0.13×103
认真阅读上表,你一定能有所发现。
请填出其中任意三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城市中的气温通常比郊区的气温高—些,这种现象叫做城市的“热岛效应”。
形成热岛效应的主要原 因是人类的活动。
(1)举出两个例子,说明人类的一些活动可以引起热岛效应。
(2)提出两点切实可行的建议,用于改善热岛效应。
2.用煤气灶既方便又环保。
一般的煤气灶正常工作时,15 分钟可使 4 千克、23℃的水沸腾,该城市 水的沸点为 93℃。
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若煤气灶放出的热量 65%被水吸收,煤气灶实际放出的热量。
3、经验表明,自制家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在夏天可达 50%,已知在地球表面,晴天时垂直于阳光
表面接受到辐射热为
1.26 ⨯103
J m
2 ⋅ s ,如果水箱内的水约为 40kg ,水箱接收阳光垂直照射的面积始
终为 15m 2 ,请计算,要使水温上升 30︒C 需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