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运用专项训练试题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词语运用》专项训练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词语运用》专项训练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词语运用A组真题演练一、词语理解与运用。

1. [西城区]结合情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写在横线上。

(1)北京的初雪不期而至,小刚静静地欣赏着广阔无垠的银白色的世界,感到____________。

A. 得意忘形B. 难以置信C. 安居乐业D. 心旷神怡(2)《少年中国说》发表于1900年,当时八国联军阴谋瓜分中国,而国内一些人散布悲观情绪,国家遭遇__________,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A. 内忧外患B. 家破人亡C. 国泰民安D. 流离失所2. [朝阳区]根据下列情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1900年,梁启超先生看到( )的国家,发表《少年中国说》以激励国人。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而今祖国正值( ),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A. 众星拱月B. 内忧外患C. 成家立业D. 太平盛世E. 美中不足F. 相依为命G. 难以置信H. 同心协力3. [朝阳区]下面的情境可用词语( )来描绘。

奶奶爱唠叨。

为了我的成长,她操碎了心,天天不是讲这个故事,就是讲那个道理。

A. 口若悬河B. 喋喋不休C. 能说会道D. 滔滔不绝4. [朝阳区]判断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语使用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这本书的封面很吸引人,可读起来却索然无味....。

( )(2)那些一知半解....的人,怎么能了解我的鸿鹄之志呢? ( )(3)开学第一天,小强第一个津津有味....地做了自我介绍。

( )(4)这里的天气真是变化无常,一会儿晴空万里,一会儿狂风怒号....。

( )5. [大兴区]“他为人机敏,足智多谋....,人们称他为‘小诸葛’。

”这句中的加点词语可换成( )。

A. 诡计多端B. 深谋远虑C. 处心积虑D. 奸诈狡猾6. [海淀区]“在上学的路上,小明发现作业忘拿了。

回去取吧,怕迟到。

不回去取吧,交不了作业。

”这个情景可用成语( )来表示。

A. 喋喋不休B. 悠然自得C. 左右为难D. 心急如焚7. [丰台区·仿练]依据句意,下面的词语填写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词语》专项练习 (附参考答案)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词语》专项练习 (附参考答案)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词语》专项练习一、词语辨析1. 根据句子意思填入恰当的词语。

1.春天,万物复苏,树木开始发芽。

2.他是一位著名的画家,作品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

3.岳父性格豁达,无论对谁都很友好。

2. 请下面句子中的词语按照意义和用法进行配对。

1.适合 a. 昏暗2.阳光 b. 适应3.黑暗 c. 灿烂二、词语运用1. 写出下列词语的相关义项。

1.手术2.契约3.兴奋2. 请根据句子意思填入恰当的词语。

1.昨天医生给他做了一次小。

2.他们之间签订了一份书,约定在五年内共同合作。

3.收到这个好消息,大家都感到非常激动。

三、词语造句请根据给出的词语,在题目中造句。

1.休闲2.商量3.雄伟参考答案一、词语辨析1. 根据句子意思填入恰当的词语。

1.发2.著名3.豁达2. 请下面句子中的词语按照意义和用法进行配对。

1.适合 - b. 适应2.阳光 - c. 灿烂3.黑暗 - a. 昏暗二、词语运用1. 写出下列词语的相关义项。

1.手术 - 医生利用专门的工具对患者进行的外科治疗。

2.契约 - 双方在法律上约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

3.兴奋 - 由于内心感到高兴激动的情绪。

2. 请根据句子意思填入恰当的词语。

1.手术2.契约3.兴奋三、词语造句1.这个地方很适合休闲放松。

2.我们需要商量一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3.山的轮廓在夕阳下显得特别雄伟壮丽。

以上是《词语》专项练习的部分内容及参考答案,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这些词语的正确用法。

祝大家学习进步!。

专题02 词语理解与运用-语文专项训练试卷(解析版)

专题02 词语理解与运用-语文专项训练试卷(解析版)

专题02 词语理解与运用(解析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2021·江苏宿迁·六年级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是()A.“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俭朴敦厚,扎根土地,他为人民利益而死,死得其所。

B.6月17日,神舟12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

消息传来,同学们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期待将来也能遨游太空。

C.今天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D.她还没走出屋,就轻轻悄悄地嚷开了,真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啊!【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A.死得其所: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所:地方,处所。

得其所:得到恰当的地方。

袁隆平教授一生为人民的利益奔波,做出了许多贡献。

根据词义和句意,词语“死得其所”运用正确。

B.心潮澎湃:心里像浪潮翻腾。

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

从“热血沸腾”可以知道同学们的心情是十分激动的。

根据词义和句意,词语“心潮澎湃”运用正确。

C.波澜壮阔: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宏大。

澜:大波浪。

壮阔:雄壮宽广。

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奋斗历程,犹如一幅波澜壮阔、气势宏伟的画卷。

根据词义和句意,词语“波澜壮阔”运用正确。

D.轻轻悄悄:形容走路的声音很小。

从“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可以知道她的动静很大,走路时不会静悄悄的。

根据词义和句意,词语“轻轻悄悄”运用错误。

选项D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

故选D。

2.(2021·江苏泰州·六年级期末)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在工作中,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见微知著....,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B.这群卖国求荣、残害忠良的奸臣都死了,可真是死得其所....。

C.作为一名拍摄自然风光的记者,他的足迹遍及五湖四海....。

D.他平常留心观察,积累素材,写作时常常信手拈来....。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词语运用专项训练(四)(含答案和解析)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词语运用专项训练(四)(含答案和解析)

部编语文七下词语运用专项训练(四)(含答案和解析)1.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到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

B. 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C. 目前,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D. 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品茶,亦可谓品历史,品文化,一盏佳茗在手,盏中是清淡的龙井,鼻端___的茶香似有若无,思绪慢慢随着汤茶中的涟漪向悠远的中华文明___开来,细细地品,那浸泡在盏中的____茶,___滚滚红尘中偶尔____的一颗散淡的心。

A. 缭绕荡漾不是而是歇息B. 环绕荡漾不是就是栖息C. 环绕飘扬不是而是歇息D. 缭绕飘扬不是就是栖息3.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 生活中总是充满意外,也许正在你志得意满时,新的困难与挫折已经不期而至。

B. 老师要求大家做完作业后要多检查几遍,一般总能发现一些难以察觉的小问题。

C. 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我正犯愁没法解决这个问题,你都替我想好了。

D. 牛郎织女这对恋人,却为浩淼银河所隔,天涯海角,遥遥相望,只有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才得以相会。

4.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中国书法是古老的汉字书写艺术,加强青少年汉字书写教育十分刻不容缓。

B. 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珍贵的古代画作,画上的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C. 一到夏天,空调就成为商场里炙手可热的商品。

D. 听了这个故事,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忍俊不禁地笑了。

5.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当地领导深入开办农家乐的村民家中,与村民算客流账、收入账,和村民代表围坐一起就办好农家乐,增加农民收入问题深入攀谈。

B. 这个犯罪团伙流窜本省各地,分工合作,虽配合默契,没想到被杭州上城警方仅用3天就成功打掉,4名嫌疑人全部落网。

词语理解和运用专项训练

词语理解和运用专项训练

3.对于关联词,要注重其固定搭配,如掌握常见的关 联词“如果……就……”“只要……就……”“只有 ……才……”“无论……都……”“不管……也 ……”“即使……也……”等。
中考示例
► 类型一 词义理解型
例1 (2011·绍兴)“给力”,毫无疑问是当今最流行的网络 热词,在使用过程中它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请你根据语境, 分别写出例句中“给力”的相应意思,完成下面这张“新词卡 片”。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对词语的辨析和在具体语境中的实际运 用能力,需要对词语的意思有较好地掌握,并能根据具体语 境作出正确判断。根据语境判断,本题中每一句话中所填写 的词语应与前面的构成反义词,与后面的是同义词。
例4 (2011·天津)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
恰当的一项是 ( D )
“给力”
例:昨晚的比赛,西班牙队太给力了! ①_“__精__彩__”__“__带__劲__”__“__很__棒__”__等__均__可_ 例:政府抑制菜价上涨的举措很给力。 ②_“__有__作__用__”__“__有__成__效__”__“__得__力__”__等__均__可__ 例:比赛就要开始了,队员们要给力啊! ③_“__加__油__”__“__努__力__”__等__均__可__。_______
_示__例__一__:__春__天__来__了__,__草__长__莺__飞__,__鸟__儿__呼__朋__引__伴__,__唱__出__ _宛__转__的__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示__例__二__:__语__文__老__师__在__朗__读__课__文__时__抑__扬__顿__挫__,__声__情__并__茂__, _令__我__们___回__味__无__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语文基础专项训练——词语运用

高考语文基础专项训练——词语运用

高考语文基础专项训练——词语运用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今年2月12日,温家宝总理邀请13位基层群众代表到中南海,听取他们对政府工作的意见。

②这家商厦的值班人员未经领导同意,脱岗,以致没有及时发现火情,延误了扑救火灾的最佳时机。

③有些运动员在大赛前心理负担过重,因而比赛时表现失常。

这种情况已经成了一种难以的怪现象。

A.做客私自捉摸B.做客擅自琢磨C.作客私自捉摸D.作客擅自琢磨答案:A (做客:<动>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作客:<动>指寄居在别处。

私自:<副>背着组织或有关的人,自己做不合乎规章制度的事。

擅自:<副>对不在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事情自作主张。

捉摸:<动>猜测;预料。

多用于否定式。

琢磨:<动>思索;考虑。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唐代木结构建筑南禅寺中的彩塑,塑造精巧,手法纯熟。

其形体、衣饰都与敦煌唐代彩像如.出一辙...。

B.影星章子怡在演艺道路上本来顺风顺水,风光无限,但是否极泰来....,因身陷“捐款门”,她的声誉受到了严重影响。

C.今年清明节,许多墓园增加了提供水桶和抹布的服务内容,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措施,却让扫墓者感到格外温馨。

D.不久前刘翔在博客中提出在伦敦奥运会上的目标是跑进前三名。

一些网友认为刘翔应该专心训练,而不是急着唱高调...。

答案:B(否极泰来: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

指环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司马迁的伟大,在于他从未以成败论英雄,从未以简单的道德观念来评判历史人物。

他居然将前代的杀手、同时代的违法者塑造成了英雄或准英雄。

,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想法,刺客们不是经常出现在汉代的画像石上吗?②华佗不但擅长内科,还善于做开刀手术。

他___ _了一种麻醉剂叫麻沸散,可在做手术时减轻病人的痛苦。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词语运用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词语运用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词语运用专项训练(含答案)一、想一想,补充下列“ABB式”词语。

星星——亮()菜市场——闹()海参——懒() 图书馆——静()乌龟——慢() 大厅——空()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四字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 吃饭时细嚼慢咽....更有助于消化。

B. 这个杂技表演太惊险了,观众们看得目瞪口呆....。

C. 公园里盛开着各种各样....的花,美丽极了。

D. 公园里的梧桐树叶长得五光十色....、密密层层的。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四字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超市大优惠开始了,人们张牙舞爪....地拥入超市。

B. 天气变化得真快,刚才还晴空万里,转眼间就天高云淡....、乌云密布。

C. 秋日的果园果实累累....,到处都弥漫着丰收的气息。

D. 一场春雨过后,柳树抽出新芽,长出嫩嫩的叶子,宣告着春天的到来,真是一叶知秋....啊!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妈妈怕冷,每次出门都裹得严严实实....的。

B. 弟弟一本正经....地站在讲台上讲题,好像一位小老师。

C. 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和同学们一起去郊外游玩。

D. 妈妈自言自语....地对我说:“上课时你要认真听讲,遇到问题多向老师请教。

”4. 瑞瑞在日记中记录了元旦前后的情景,他最有可能用到的词语是()A. 炎热骄阳似火绿树成荫B. 寒冷冰天雪地大雪纷飞C. 暖和春回大地桃红柳绿D. 凉爽层林尽染果实累累三、按要求完成练习。

1. 根据语境在括号里填“百×百×”式的词语。

(1)他是连队里()的神枪手。

(2)他对妈妈(),是个乖巧的孩子。

(3)这支乒乓球队在近几年的大赛中屡屡夺冠,真是()。

2. 根据语境,填写含有身体部位名称的四字词语。

(1)讲了一天课,妈妈只觉得()。

(2)我不小心打碎了妈妈心爱的花瓶,一下午都()的,生怕妈妈生气。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词语的运用》专项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词语的运用》专项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词语的运用》专项练习(含答案)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在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中,我忍俊不禁地笑了。

B.中国的园林讲究生机勃勃,追求形神兼备、气韵流畅,要有活泼的韵致。

C.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D.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睛中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

【答案】A【详解】忍俊不禁:忍不住笑了。

与后面“笑了”重复。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面对越来越高的求职门槛,许多大学生叹为观止。

B.山东籍作家莫言先生在文学创作上精心钻研,持之以恒,于2012 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C.他成为“学习标兵”后,表现更加积极,几乎每节课都肆无忌惮地举手发言。

D.汪老师的课讲得惟妙惟肖,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

【答案】B【详解】叹为观止,叹:赞赏。

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

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持之以恒,持:坚持。

恒:恒心。

长久坚持下去。

肆无忌惮,肆:放肆。

忌:顾忌。

惮:害怕。

非常放肆,一点没有顾忌。

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

运用对象错误。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今年81岁的白先勇神采奕奕,在新书发布会上演讲了一个多小时。

B.经过几代人的奋斗,不毛之地变成了绿洲,戈壁也长出了瓜果蔬菜。

C.大家一致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D.2018年10月17日,这名畏罪潜逃的嫌疑犯终于在保加利亚落网。

【答案】C【详解】A项,神采奕奕:意思是形容精力旺盛,容光焕发。

使用恰当。

B项,不毛之地:意思是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

形容某地荒凉、贫瘠。

使用恰当;C项,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使用不恰当;D项,畏罪潜逃:意思是做了坏事害怕受到惩罚而逃跑。

使用恰当。

4.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潜心修炼基本功,沉寂了十年才重现歌坛。

B.今天我们一行莅临贵校,衷心感谢贵校热情周到的接待。

中考英语词语运用专项训练天天练(一)(含答案)

中考英语词语运用专项训练天天练(一)(含答案)

中考英语词语运用专项训练天天练(一)一、填空题(共2道,每道60分)1.阅读短文,从方框中选择适当的词填空,使短文通顺、意思完整。

请将答案写在横线上。

每空限填一词,每词限用一次。

方框中有一个词是多余的。

South Korean actor Kim Soo-hyun’s popularity has soared (上升) across Asia. His fame (名声) 1____ the role he played in the popular TV drama “My love from the Star ”(《来自星星的你》). In the drama, Kim plays a 400-year-old alien (外星人) and ends up falling in love with a modern-day actress.This is not the first success for the young star. Since he became a professional actor seven years ago, Kim has won more than 20 2____ for acting.Kim’s success is due to his 3____ attitude towards acting. A director once mentioned that the dramas with Kim were all popular. It is because “he always analyzes the script very carefully 4____ he acts out the character.”As you can see, attitude is everything. Your attitude determines your success!答案:E, C, D, B解题思路:短文描述了一名因为出演《来自星星的你》而在亚洲走红的韩国演员,他在七年前成为一名演员,并且已经获得了超过20多项的奖励。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词语运用》专项精选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词语运用》专项精选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9.词语运用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三字词语的使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6分)1.班长很有能力,是个“纸老虎...”,我们都佩服他。

( )2.提起小王,同事们无不称赞,他真不愧是“老黄牛...”!( )3.他从小怕水,所以到现在还是个“旱鸭子...”。

( )4.今天是什么日子啊?你这个“铁公鸡...”怎么会抢着付钱呢?(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2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爸爸做事时总是一丝不苟....,专心致志,我很敬佩他。

B.站岗的哨兵尽职尽责,纹丝不动....地伫立在寒风中。

C.随着天气回暖,部分库存水果开始变质腐烂,果农们心急如焚....。

D.夜幕降临,点点的灯光点缀着乡村的夜晚,整个村庄灯火辉煌....。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小猫守着洞口,屏息凝视....,等待老鼠出来。

B.这条街道熙熙攘攘,霓虹灯五彩斑斓....,一派热闹繁华的景象。

C.我的同桌为人热情,总是不胜其烦....地为我讲解难题,我非常感激他。

D.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革命志士大义凛然....,表现出了坚贞不屈的气节。

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科学家们希望能够全面恐龙向鸟儿演化的历史进程。

②我国科学家的发现,向世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

③近年来发现的大量化石: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④科学家的不断研究,让我们了解了恐龙与鸟类的关系,我们应当对他们感谢。

A.表示揭示展示显示B.展示揭示显示表示C.揭示表示展示显示D.揭示展示显示表示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B.我们一起去看望了生病的朱小敬同学,然后扬长而去....。

C.他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词语运用》专项精选试卷 附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词语运用》专项精选试卷 附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6.词语运用专项试卷班级姓名得分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西城区]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字词。

(12分)( )的故事多种多样的( )( )地辩论无声地( )一( )图书创造( )二、[东城区]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

(12分)聚拢合拢1.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 )来。

2.他紧紧地( )了双手,不让虫子逃出来。

轻快轻松3.校运动会上,这位运动员( )地跑完了1000米。

4.童年是一首( )的歌。

三、补充词语,完成练习。

(16分)掩( )盗铃画蛇添( ) ( )亡齿寒( )瞪口呆张( )结舌( )平气和( )( )相照( )灵( )巧1.填写的词语的共同点是:。

(2分)2.画蛇时给蛇添上了脚,这说的是成语。

它的比喻义是。

(6分)3.我会选一个词语造句。

(3分)四、[朝阳区]“被誉为‘中国天眼’的射电望远镜( )度稳居世界之首,哪怕是远在一百多亿光年外的射电信号,它也有可能捕捉到。

”这句话中的括号内应填入的词语是( )(5分)。

A.灵巧B.灵敏C.灵气D.灵感五、[朝阳区]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A.我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B.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C.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遗憾..在荒凉的废墟上。

六、填写修饰词语,使语段更生动具体。

(16分)我家养了一只狗,这是一只的小动物,既乖巧,又可爱,很讨人喜欢。

它的身体有一尺来长,四肢灵活,行动敏捷。

一身的皮毛,就像一团棉花上洒了几滴墨汁。

它有着的脑袋,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的小眼睛。

那对的耳朵能听到极的声音。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34分)竹子竹,是极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青青翠竹,浑身是宝。

竹子既是建筑材料,又是造纸原料。

竹皮可编织竹器,竹沥和竹茹可供药用,竹笋可食,味道鲜美。

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

然而,我更欣赏竹子那顽强不屈的品格。

词语运用练习题及答案

词语运用练习题及答案

词语运用练习题及答案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秋季校运会即将举行,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蠢蠢欲动,决心为班级争光。

B.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杂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真是心旷神怡!C. 小林学习很虚心,每到课间,他都会捧着书本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D.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蠢蠢欲动:比喻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阴谋捣乱。

沧海桑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坚忍不拔: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答案:D铜仁2010年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刚学做菜的王艳老是忘记放盐和其他调料,吃起来让我们觉得味同嚼蜡。

B.晚自习课上,老师又教了我们一种思路,重蹈覆辙地将这道题做了一遍。

C.我们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袖手旁观是不能得到知识的。

D.李琪经常为孤寡老人做好事,他的事迹真是罄竹难书。

味同嚼蜡:象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

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

重蹈覆辙: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

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

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

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罄竹难书:用尽竹子也难写完。

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答案:C遵义2010年2.词语积累——下列成语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镇定自若胸有成竹胜券在握B.义愤填膺怒不可遏怒发冲冠C.向隅而泣惨绝人寰痛心疾首D.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白驹过隙镇定自若:表面上都镇定自若,心中很坦然,像往常一样精神饱满胸有成竹: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

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胜券在握:比喻很有把握,相信自己已经可以成功。

义愤填膺: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

怒不可遏:怒不可遏愤怒地难以抑制。

形容十分愤怒。

怒发冲冠: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

形容极端愤怒。

向隅而泣:一个人面对墙脚哭泣。

形容没有人理睬,非常孤立,只能绝望地哭泣。

中考语文词语的理解与运用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词语的理解与运用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词语的理解与运用练习题(含答案)中考专项训练: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一、加点成语运用正确或错误的类型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A.聪明的重庆人因地制宜,依山建楼,跨水筑桥,让重庆呈现一种独特的美。

....B.晚上,我悠闲地在花园里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

....C.课间十分钟,班上的“开心果”张晓松使尽浑身解数,搞怪逗乐,整个教室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D.留学生易文婷对故乡的思念与日俱增,收看央视国际频道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课。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在世界杯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无缝,获得冠军。

....B.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求注意的中央。

....C.几经周折,老人终于回到了阔别三十年的故乡,长年流落在外的愁绪荡然无存了。

....D.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3.以下句子中,加点的成语或俗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找准着力点,软硬兼施,内外兼修,使.......乡村既有颜值担当,更有内涵气质。

B.2016年4月4日,曹文轩问鼎世界儿童文学最高荣誉——国际安徒生奖。

这标志着中国儿童文学已经走向世界,也是中国文学多年发展指日可待的结果。

....C.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

D.中国历来不乏出色的工匠,如游刃有余的庖丁,刻木成鸟的鲁班……他们不仅是工艺纯....熟的技者,还是明法通道的智者。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京剧大师梅葆玖先生演技高超,他在传统京剧《霸王别姬》中扮演虞姬,演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

B.陈忠实老师看到出版社的工作条件很差,就自掏腰包两万元,为改善我们的工作条件尽了一点绵薄之力。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成语运用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和答题指导)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成语运用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和答题指导)

2023 年是癸卯兔年,兔子作为十二生肖之一,因其生性机敏、繁殖能力强,被人们赋予多子多福、家族兴旺的美好寓意。

随着时光推移,我国民间逐渐形成了①的兔文化。

在民俗文化中,兔常常出现在剪纸、泥塑、布堆画等民间工艺美术作品上。

陕北民间剪纸艺术被誉为陕北民间的“母体艺术”。

春节期间,陕北几乎家家户户的窑洞上都贴着各式各样的剪纸窗花,其奇妙的构图、精湛的刀工、明艳的色彩,真是让人②。

正月十五元宵节,也称灯节。

灯节闹花灯时,除了将各式各样的剪纸贴在花灯上作为装饰,民间还有一种兔子灯。

兔子灯民俗兴于唐朝,当时人们把兔子视为吉祥之物,兔子灯所到之处就象征着吉祥和好运所在之地。

现今,人们沿用这一吉祥物来迎神接福,寄寓劳动人民祈求神灵保佑,期盼来年③、人畜兴旺的美好愿望。

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须臾不可分离,离开经济发展抓生态保护是“( )”,难以持续,脱离生态保护搞经济发展则是“( )”,贻害无穷。

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完整准确全面爽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发展方式、生产方式转变。

一方面,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增强自然资本意识,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桃花源”。

另一方面,切实在实现生产方式绿色化上着力,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深入推进绿色制造工程,不断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奋力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 ( )的发展新路。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说“兔,兽也”,这似乎与我们脑海中温顺可爱的兔子形象①,我们不禁感到诧异:兔子是兽吗?是许慎错了,还是我们对“兽”的理解出了问题,抑或对“兔”与“兽”的认识古今不同?“兽”,许慎《说文解字》是这样解释的,“守备者也,两足曰禽,四足曰兽”。

所谓“守备者”,即需要守候时机,以备行猎的动物。

《辞海》(第七版)是这样解释的,“四足而全身长毛的哺乳动物”。

2022年中考专项训练: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2022年中考专项训练: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2022年中考专项训练:词语的理解与运用1.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简•爱》的情节跌宕起伏....,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让人心情激荡。

B.越是博闻强识就越知道心怀敬畏,越是一无所知就越擅长夸夸其谈....。

C.扎西津津乐道....地说着这次读书活动的获奖经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D.齐白石活到老画到老,他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值得我们后辈学习。

【答案】C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同学们夸赞李华的文章旁征博引,文笔优美,他却谦虚地说这不过是妙手偶得....。

B.张桂梅老师身患重病却仍然坚守在教育一线,她为教育事业殚精竭虑....,深受师生爱戴。

C.疫情让餐馆老板王飞的生活变得拮据..,好在社区发放的物资基本保障了他的温饱需求。

D.随着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增强,长江水质得到极大改善,濒临..灭绝的江豚数量有所增加。

【答案】A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桂林持之以恒....地开展“保护漓江”活动。

B.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绿色农产品开发得绘声绘色....。

C.同学们参加毕业联欢晚会,共享天伦之乐....。

D.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段花样百出,令人叹为观止....。

【答案】A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霍金尽管被疾病困在轮椅上,但仍锲而不舍....,创作了一系列科学著作。

B.诸葛亮,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心中所系是兴复汉室的伟业。

C.对于孩子的坏习惯,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都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D.一些消费者只关注商品外包装而忽视其内在价值,这种做法无异于买椟还珠....。

【答案】C5.下列各项有误的一项是()A.传统戏曲虽日趋小众化,但许多术语却在生活中广泛应用,留下抹不去的痕迹,如“一板一眼”“科班”“叫板”“亮相”“捧场”等。

——这个说法是准确的。

B.《红楼梦》与《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二人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中考英语词语运用专项训练(附答案)

中考英语词语运用专项训练(附答案)

2. Our modern times need more and more
(hero) for us to learn from.
【答案】76. Close 77. fourth 78. the busiest 79. lying 80. activities 81. successfully 82.
中考英语词语运用专项训练
79. When I got home, my pet dog was ________ (lie) on the sofa. 80. The more ______(active) you take part in,the more outgoing you will be.
8. The OBIS doctor is training the local doctor how (deal) with the blindness.
【2019 吉林】33. Look! The children are playing ______(happy) in the park.
9. Though my grandfather is in his
VII. 句意填词 用括号内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使句意完整。
— Why is he so (polite)?
【2019 吉林】31. I’m going to be a ______(report) when I grow up. I like meeting different people
6. The group of students are discussing the question (active) to come up with the answer.
1. If you

词语运用专题训练(答案)

词语运用专题训练(答案)

词语运用专题训练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泰姬陵是莫卧儿王朝君主沙贾汗为其宠妃蒙泰姬修建的_______ 。

这是一座_______着宝石的伊斯兰建筑。

后来,泰姬陵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____在今天的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它也是______的。

A.陵墓点缀虽然绝无仅有 B.陵寝镶嵌即使独树一帜C.墓茔装饰固然独一无二 D .墓室装点尽管举世无双2、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我们都知道,现在“种花”已经不能仅凭劳动力和气候来________收益了。

如果没有优良的花卉品种、先进的栽培技术、专业规模和品牌,________有再好的气候和再廉价的劳动力,也无法带来产业的快速________,因而要获得更大的产业效益,则与科技进步、资金投入________A.决定即使提升息息相关 B.决定虽然提高休戚相关C.确定即使提升休戚相关 D.确定虽然提高息息相关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________,他们是时代的先锋、国家的脊梁、群众的楷模,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________。

②“六部委”联合开展环保专项________行动,要求建立各级政府负责的环保工作责任制,对工作不力的部门要通报批评,责令限期________。

③我不能说我不珍重这些荣誉,________我承认它很有价值,________我从来不曾为追求这些荣誉而工作。

A.典型/典范整治/整顿虽然/但是 B.典范/典型整理/整改虽然/不过C.典型/典范整治/整改并且/不过 D.典范/典型整理/整顿并且/但是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未来中国的经济改革中合理调整利益关系,不断协调利益矛盾,科学______利益群体,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进程。

②不同的人对同样的成果会有不同的评价,但是在众多的评价中,我们通常特别______该成果所属的技术领域中的行家的评价。

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真题专项训练专题2+词语(成语)理解与运用(有答案)

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真题专项训练专题2+词语(成语)理解与运用(有答案)

专题2 词语(成语)理解与运用一、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023·湖北荆州)下列词语中形容心情紧张害怕的一组是()。

A.忧心忡忡严密观察悔不当初精密控制B.心花怒放勘探石油兴致勃勃勘测地形C.维持秩序战战兢兢探索奥秘心神不定D.惴惴不安心惊肉跳如坐针毡心有余悸2.(2023·福建宁德)下列加点字理解有误的是哪一项()。

A.烈火焚烧若等闲(等闲:平常)B.通国之善弈者也(通国:国名)C.盈盈一水间(盈盈:清澈的样子)D.要留清白在人间(指高尚的节操)3.(2023·广东揭阳)下列成语,按感情色彩分类有错的一组是()。

A.死得其所精兵简政行善积德B.两面三刀满脸横肉青面獠牙C.坚贞不屈镇定自若大义凛然D.能言善辩滔滔不绝夸夸其谈4.(2023·河南信阳)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楚人有鬻盾与矛者(鬻:卖)B.所宝以百数(数:数目,数量)C.孔君平诣其父(诣:拜访)D.孰为汝多知乎(知:同“智”,智慧)5.(2023·湖北孝感)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萧萧暮雨子规啼(杜鹃鸟)B.要留清白在人间(指高尚的节操)C.却看妻子愁何在(与“丈夫”相对应)D.王孙自可留(此处指诗人自己)6.(2023·福建厦门)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孰为汝多知乎(知:智慧)B.思援弓缴而射之(援:引、拉)C.通国善弈者也(弈:弈秋)D.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故:原因,缘故)7.(2023·云南昆明)“果断、武断、判断”这三个词语感情色彩各不同,下列选项中,与其排列顺序相同的一项是()。

A.因循守旧、孤独惆怅、诚心诚意B.奋不顾身、贪生怕死、声势浩大C.胆小、勇敢、怯懦D.优秀、卓越、杰出8.(2023·河南驻马店)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词语积累与运用》专项试卷 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词语积累与运用》专项试卷 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词语积累与运用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读一读,选动词填空,体会动词的表达效果。

(18分)撒拉扫罩支缚1. 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 )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 )起一个大竹匾,( )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 )在棒上的绳子只一( ),那鸟雀就( )在竹匾下了。

(6分)从这些动词中,可以体会到少年闰土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举抢插夺2.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 )前一步,( )过手榴弹( )在腰间,猛地( )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4分) 从这些动词中,可以体会到马宝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二、选词填空。

(12分)宣告宣扬宣读1. 这个人大肆( )封建迷信,破坏社会安定。

2.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 )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3. 这庄严的( ),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忧虑顾虑考虑4. 渔夫皱起眉,他这是在( )问题。

他的脸变得严肃、( ),因为他和家人也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如今又加上两个孩子,他不能不有所( )。

三、照样子,写词语。

(24分)1. 例:小心翼翼(ABCC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例:无穷无尽(ABAC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例:天籁之音(形容音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例:笔走龙蛇(与书法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例:字正腔圆(与戏曲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例:坚强不屈(形容英雄气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给下列各题选择正确的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词语运用专项训练答案
1、正确答案:B
常见的辨析同义词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从词义上辨析,就是从词义使用的范围、词义程度的轻重、词义的感情色彩上去考虑;从词的用法上辨析,就是从词语的搭配上,从词性和造句功能上去考虑;从词语的语体色彩上去辨析,就是从口语还是书面语,是庄重场合还是随和场合,是一般用词还是文学作品用词上考虑。

“声明”与“申明”都有表明态度立场,说明真相的意思,但两者意义的轻重不同,后者更“郑重”些,但原句中已有“郑重”一词作修饰,所以恰当的应是“声明”
“庄重”与“隆重”使用的范围不同,前者指不随便,不轻浮,一般用于言语、举止方面较多;后者指盛大庄重,用于各种仪式或典礼。

“标志”与“标明”都有表明某种特征的意思,但两者适用的对象不同,前者用于更庄重更严肃的场合,后者用的场合要随意些,所以,根据三句的语境,
2、正确答案:C
词序的改变往往影响词语间的关系及语义的改变。

汉语以意合为多,语序成了汉语的主要语法手段之一,词序的变化会引起句子组合关系的变化,同时导致其语义的改变。

合理的语序反映着词语间的联系,反映着作者表述时的思路,并能保证语言有清晰的条理性和连贯性。

本题虽是七个词(或短语)并列,似乎谈不上语序问题,其实仍有排列的先后。

词句排列有序,就要有时间、空间、心理、逻辑等方面的有机联系。

从空间上讲,“世界屋脊”强调的是高,由高到低应先为“峰”,次为“岭”,接着是“大漠”,“草原”,然后“江河”流入“湖泊”;从逻辑上看,先写无生命的自然景物,再说到动物;从结构上看,先具体列举几种,再概括地写一种;从音节看,词语由少到多,读来会流畅舒展,每个词语的最后一个字平仄两两交替,造成抑扬顿挫的节奏美。

由此看来,C的顺序是最恰当的。

3、正确答案:A
本题考查考生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油油”形容浓而润泽,用它修饰“奶油草”,恰当而逼真;“茸茸”形容柔软纤细而稠密,用它修饰“青苔”形象而传神;“莹莹”形容光亮而透明,用它修饰“苏堤”明朗而生动。

属于词语的搭配习惯不同。

所以正确答案为A。

4、正确答案:B
学生对于“辽阔”一词掌握得比较好,但对于“广阔”“宽阔”两词却不能很好地比较区别。

这一组同义词都是形容词。

它们“都表示面积宽广”。

但有区别,主要表现在词义的范围的大小。

“宽阔”范围较小,着重表示尺度宽,横向距离大;“广阔”范围稍大,着重表示面积大,又广大又宽阔;“辽阔”范围最大,着重表示辽远无边。

所以选择B。

5、正确答案:A
此题考查的是同义词的辨析能力。

语词应注意感情色彩,“成果”是褒义词,“后果”是贬义词,而“结局”指最后的结果,“结果”指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

根据语境,正确答案应选A。

6、正确答案:B
本题不同于同义词比较,属于词语前后环环相扣的问题,本身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不能颠倒。

7、正确答案:C
此题考查“根据语言环境选择词语”的能力。

(1)句中“一点点黄晕的光”是柔和的,只能作为陪衬,“映衬”的意思是“映照、衬托”,两个事物之间没有主次之分;(2)句中“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突出了“平”而非“寂”;(3)句依据“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这一语境,用“扑入”更加生动形象;(4)句中“摧毁”比“毁坏”更能突出沙丘对人类危害的严重程度。

属于词义的轻重差别。

所以正确答案为:C。

8、正确答案:C
此题考查的是考生的同义词辨析能力。

“景观”指某地或某种类型的自然景色,“景致”即风景,包括一切可供欣赏的东西;“揭穿”和“揭露”都指对不好的人事的公开,“珍贵”指价值大或意义深刻或宝贵,“珍奇”指稀有而珍贵,“珍稀”指珍贵而稀有,所以根据文意应选C。

9、正确答案:A
此题考察的是考生的同义词的辨析的能力。

这组词是比较难区分的,四个词语的第一个字都是一样的,所以可以采取存同求异的方法。

“侵入”是进入内部;“侵害”是侵入而损害;“侵袭”是侵入并袭击;“侵占”非法占有别人的财产。

根据语境,应选择A。

10、正确答案:A
此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成语的运用能力。

由于学生对B项的成语的意思即使用习惯不清楚,故选择了B,小词大用了,且使用不当。

B项中的“囊空如洗”多形容贫困或一时缺钱;C项中的“天伦之乐”指家庭之乐;D项中的“惟妙惟肖”指描绘或摹仿得非常像,所以这里不妥。

故正确答案应为A。

11、正确答案:B
选择“高傲”是因为学生认为这个词是“骄傲”的意思,实际上这个词是“自豪”的意思,不带有贬义色彩。

此项中“标致”是姿态、形象美丽的意思,是褒义词。

句中是用来嘲讽清国留学生丑态的,用的是反语的修辞方法,是贬义用法。

属于词语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12、正确答案:A
此题考查的是考生理解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所以要从多方面去分析,答案应是A,因为“深居简出”用在这里很牵强,不合语境。

属于成语使用不当。

13、正确答案:B
此题考查考生对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的理解。

“触目”的“触”应是眼睛里看到,即接触的意思,而“鼎”则指古代的一种锅,这里使用的是本义,而不是引申义,所以正确答案应为B。

14、正确答案:B
此题考查的是对词的理解和运用。

答案为B。

此项“拮据”指缺少钱,境况窘迫,所以跟性格没有一丝联系。

学生之所以选择C是因为他们认为怂恿含有贬义,实际上这个词的解
释为“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15、正确答案:退化
分析“蜕化”本义为虫类脱皮,比喻为腐化堕落,如脱化变质,适用对象比较狭窄。

“退化”指生物体进化过程中,某一部分器官变小,构造简化,机能减退甚至完全消失,如鲸、海豚等四肢成鳍状,仙人掌的叶子成针状等,也泛指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适用对象宽泛。

根据句意可知,阿尔巴斯白山羊的品质正在由好变坏,应选填“退化”。

16、正确答案:祛除
分析解答此题宜从辨析词语适用对象入手,“祛除”指除去疾病、疑惧或迷信人所谓的邪魔等,用于抽象事物;“驱除”是赶走、除去,用于具体事物。

根据语境,应选“祛除”。

17、正确答案:声明
分析“申明”,动词,陈述说明,含有解释、分辩的意思,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声明”,动词兼名词,当众宣布、公开表明立场态度或说明情况,在句中作谓语,也可作宾语。

此句中需要一个名词性的词语,应该选填“声明”。

18、正确答案:祈求
分析“祈求”“请求”都有希望得到的意思,但“祈求”含有恳切、虔敬之意,适用于对人和神灵,而“请求”不能用于神灵,这里对象是“真主”,选“祈求”比较合适。

19、正确答案:尊崇
分析“尊崇”含有“推崇”的意思,但“尊崇”又有尊敬之意,程度更重;根据句意选“尊崇”更能表达作者对霍金的崇敬之情。

20、正确答案:品位
解答此题宜从辨析词语意义入手。

“品位”指物品质量或文艺作品所达到的水平,如“高品位的蚕丝”“节目的艺术品位较高”。

“品味”指尝试滋味,仔细体味品质或风味等等。

前者指艺术作品的档次、水平,后者侧重欣赏、玩味。

两个词语意义不同,根据句意,应选“品位”。

21、正确答案:规划
分析解答此题宜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体味语境。

“规划”与“计划”均指预先拟定的做事内容、步骤、方法,但是“计划”一般较为具体,时间可长可短;“规划”一般具有全局性,内容较为概括,时间较长,从远景着眼。

体味语境,可感知到“全局”(提示语:城市建设)、“长远”(提示语:2008)两个方面,因此,用“规划”更合适。

22、正确答案:C
分析“胜地”指有名的风景优美的古迹,“圣地”指有重大历史意义和作用的地方;“缩小”是由大变小,“减少”是减去一部分;“控制”是掌握,使之不动,“抑制”有“压下去”的意思,显然可以确定答案为C。

23、正确答案:B
“制定”有“定出法律”之意,“制订”有“创作拟制”之意。

“振奋”是“精神振作
奋发”,“震撼”是“震动、使之动摇”“推迟”意为“把预定的时间向后改动”,“延迟”有“推迟”的意思。

因此选B
24、正确答案:C
这道题目考查正确使用副词。

“再三”必须用于“人”,“一再”没有这个限制,显然,“中美关系动荡”只适合用“一再”了。

“多少”用来修饰积极意义或者表大小的形容词,“稍微”没有这个限制,那么“差一点”只适合用“稍微”了。

“往往”是强调规律,要求条件,“常常”没有这个限制,这样,“我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就只能用“常常”了。

综上,我们看到了颇有意趣的结果:C项的三个副词限制面较窄,适用面最宽,因此是最恰当的一组。

25、正确答案:B
解答此题,必须紧扣语境。

“作茧自缚”的意思是自己使自己陷入困境,与“自毁生存空间”一致;“自食其果”意思是自己做了坏事,自己承受不好的后果,与句意一致;“玩火自焚”指玩弄火的反倒把自己烧掉,与句意吻合;“自作自受”指自己做下的事,自己受累,与句意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