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氧化活性实验方法
抗氧化物活性测定方法总结
抗氧化物活性测定方法总结抗氧化物活性测定方法是通过对样品中的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进行定量分析,评估其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抗氧化能力。
随着抗氧化研究的不断深入,测定方法也逐渐完善。
以下是对常见的抗氧化物活性测定方法的总结。
1. ORAC法(氧化应激反应活性测定法):该方法通过测定样品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来评估其抗氧化活性。
实验中,将样品与荧光试剂(如2,2'-azobis(2,4-dimethylvaleronitrile))共同作用,观察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并通过建立标准曲线计算样品的ORAC值。
2.DPPH法(1,1-二苯基-2-苦味基-苦味酸磷):该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快速测定抗氧化活性的方法。
实验中,将样品与DPPH稳定自由基共同作用,通过比色反应观察DPPH自由基被样品清除的程度,从而评估抗氧化活性。
3.ABTS法(2,2'-联氮双5-苯砜酸):该方法通过ABTS离子自由基的生成和清除反应来测定样品的抗氧化活性。
实验中,ABTS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ABTS离子自由基,通过观察样品对其的清除能力来评估抗氧化活性。
4.FRAP法(亚铁离子还原能力):该方法基于样品对人造抗坏血酸(Fe3+)的还原能力,通过测量还原后的Fe2+离子的生成量来评估抗氧化活性。
实验中,将样品与Fe3+离子反应生成Fe2+离子,通过比色反应来测定Fe2+的含量。
5. 碘标法(Iodine value):该方法用于测定油脂、脂肪等样品的抗氧化活性。
实验中,将已知量的碘与样品中的不饱和化合物反应,在光反应下观察反应终点的颜色变化,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的抗氧化活性。
6. 硝酸盐法(Nitrite method):该方法用于测定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从而评估其抗氧化活性。
实验中,样品经过还原反应生成亚硝酸盐,然后与DANO(N-乙基-N-(2-苯基乙基)-对硝基苯胺)反应生成稳定的偶氮染料,通过比色测定反应终点的吸光度来计算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抗氧化物活性测定方法总结
抗氧化物活性测定方法总结抗氧化物活性 (antioxidant activity)描述了化学物质在抑制或减少氧化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抗氧化物是一类具有亲电子的分子,它们容易被氧化,从而中和自由基。
抗氧化物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和医学意义,因为氧化损害是许多疾病和老化的主要原因。
因此,抗氧化物活性测定方法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现将抗氧化物活性测定方法进行总结:1. DPPH法:该方法是一种常用的体外抗氧化测定方法。
含有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的溶液表现为紫色,DPPH自由基上的氢原子被抗氧化物夺取后,DPPH自由基变成无色,从而可以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测定其吸光度的降低来表示抗氧化物活性。
2. ABTS法:该法通过测定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咪唑啉硫酸铵) (ABTS)自由基的消除能力来测定抗氧化活性。
该法也是一种体外抗氧化测定方法,溶液发生颜色变化,从而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测定其吸光度的降低来表示抗氧化物活性。
3. ORAC法:ORAC(氧化还原能力值)法对不同化学物质的体内抗氧化活性进行定量测定,其原理是将抗氧化剂加入与有氧气气氛接触的荧光染料溶液中,由于受到氧自由基的攻击,染料随着时间流逝会逐渐减少。
为了确定不同化学物质的抗氧化活性,十分重要的是应该不断输入氧自由基。
4. FRAP法:铁还原能力 (FRAP) 方法测量样品对Fe3+的还原能力,其原理是将含有Fe3+的试液与抗氧化剂反应后,Fe3+被还原为Fe2+,测试Fe2+的含量即可评估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性能。
5. TBARS法:该方法是用于评估脂质过氧化物含量,从而推断抗氧化剂的能力。
该评估方法是通过测定细胞膜上的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来分析抗氧化剂活性。
6. Total Phenolic Content (TPC)法:该方法最初是用来测定葡萄酒和咖啡中酚类化合物含量的。
后来发现大多数植物成分含有大量的酚类化合物,故也用于测定植物中的酚类含量。
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
总黄酮测定方法仪器与设备:1.恒温混匀仪BG-200 (杭州朗基科学仪器有限公司)2.移液枪(p1000, p200)3.分析天平(SHIMADZU PHILIPPINES MANUFACTURING INC. AUY 220日本岛津)4.15×150 mm 玻璃试管5.具塞玻璃试管, 10 mL6.容量瓶, 1000, 100, 10 mL7.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1800 日本岛津)试剂:1.硼氢化钠(成都市科隆化工试剂厂, NaBH4, FW 37.83, 粉末, 分析纯,≥97.0%) 避光干燥保存。
2.三氯化铝(天津博迪化工股份有限公司,AlCl3·6H2O, FW 165,分析纯,晶体, ≥99.0%)3.四氯苯醌(FW245.88,Aladdin Industrial Corporation 中国上海,FW245.88≥98%,分析纯)4.乙醇(EtOH) (成都市科隆化工试剂厂,FW46.07,无水乙醇, ≥99.7%,分析纯)5.四氢呋喃(THF) (广东广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FW 72.11,≥99.0%,分析纯)6.冰乙酸(成都市科隆化工试剂厂, FW60.05, 99.8%,分析纯)7.盐酸(成都市科隆化工试剂厂,36.0%-37% w/v, 12 M,分析纯)8.槲皮素(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FW302.24, ≥ 98%, 生化试剂BR)9.香兰素(天津博迪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FW152.15, ≥ 99.0%,分析纯)试剂配制:1.0.3, 0.5, 1.0,2.0, 4.0, 5.0, 6.0, 8.0, 10.0 mM 槲皮素溶液,溶剂为四氢呋喃:乙醇(THF:EtOH)=1:1。
配制10 mM 槲皮素标准溶液:准确称取151.12 mg槲皮素,用上述溶剂定溶至50mL容量瓶。
2.50.0 mM NaBH4乙醇溶液:称取189.2 mg NaBH4, 无水乙醇溶解,定容100mL容量瓶。
3种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
3种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抗氧化活性测定是评估物质抗氧化能力的重要方法,常用于食品、药物和化妆品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三种常用的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
一、DPPH自由基清除法DPPH(2,2-二苯基-1-苦味肼)是一种常用的抗氧化剂,它能采用紫色的自由基形式存在,并且在反应中会转变为无色的稳定形式。
DPPH自由基清除法是一种简单而直观的测定方法。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待测物添加到预先溶解的DPPH中,反应一段时间后,根据颜色变化程度来评估抗氧化活性。
通过测量样品溶液吸光度的降低来计算其清除率,清除率越高,抗氧化能力越强。
二、FRAP法FRAP(铁还原能力)法是一种评估抗氧化物质电子给予能力的方法。
抗氧化物质能够通过给予电子来中和自由基的电子,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FRAP法通过反应产生的铁(II)络合物的吸光度变化来评估样品的抗氧化能力。
具体操作中,将待测物加入到铁(III)试剂(通常为铁(III)氯化物)中,待反应一定时间后,读取吸光度。
样品的抗氧化能力可以通过吸光度的变化来计算。
三、TBARS法TBARS(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法是一种评估脂质过氧化的方法。
脂质过氧化是一种自由基引起的反应,会导致脂质的氧化和脂质分解产生不稳定化合物。
TBARS法主要用于评估食品和药物等样品中脂质过氧化的程度。
该方法通过将待测样品与反应试剂(如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生成稳定的色素产物,然后测量这种产物的吸光度来评估脂质过氧化的程度。
吸光度越高,脂质过氧化程度越高。
综上所述,DPPH自由基清除法、FRAP法和TBARS法是常用的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
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原理和应用范围,选择适合的方法可以准确评估样品的抗氧化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或结合多种方法综合评估抗氧化活性。
FRAP法测定抗氧化活性 (TPTZ显色法)-李熙灿Xican Li
FRAP法测定抗氧化活性-铁离子还原法- TPTZ实验1 实验原理FRAP, 是Ferric ion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的缩写。
大意是指:用铁离子(Fe3+)还原的方法,测定物质的抗氧化活性,本质上属于一种用氧化还原原来评价抗氧化活性的化学方法。
铁离子(Fe3+)还原后,生成亚铁离子(Fe2+),亚铁离子与2,4,6-三吡啶基三嗪三吡啶三嗪TPTZ (2,4,6-Tris(2-pyridyl)-s-triazine)结合,生成Fe2+-TPTZ络合物。
反应可简单地表示如下:由于Fe2+-TPTZ络合物在593nm处在很高的吸收峰,且显深蓝色,所以,可能通过测量A593 nm值可以反映出Fe2+浓度。
从而反映出亚铁离子(Fe2+)的生成量,进一步地,反映出物质(抗氧化剂A)的还能能力。
还原性,就是供电子能力。
而供电子能力又是抗氧化活性的重要的一个方面。
所以,FRAP测定法就可以间接地反应某物质的抗氧化活性。
间接地,反映出物质(抗氧化剂A)的抗氧化能力。
这个反应需要在低pH的溶液中进行。
FeCl3要过量[1].2 溶液的配制[1]样品液:用适当的溶剂(如乙醇,水)配制浓度分别为0.2, 0.4, 0.6, 0.8, 1.0 mg/mL各样品溶液(根据其还原活性进行调整)和对照Trolox溶液和BHA溶液。
盐酸溶液(40 mmol/L):取浓盐酸(12 mol/L) 0.1 mL加水至30 mL,置于避光处,备用。
醋酸钠缓冲溶液(0.3 mol/L):称取醋酸钠5.1 g,加冰醋酸20 mL,用水稀释定容至250 mL,至PH为3.6,置于避光处。
TPTZ溶液(10 mmol/L):称取TPTZ样品31.233 mg,用40 mmol/L的盐酸定容至10 mL, 置于冰箱中冷藏备用。
FeCl3.溶液(20 mmol/L):称取FeCl3.3(H2O) 27.05mg加入5mL蒸馏水,混匀,备用。
抗氧化物活性测定方法总结
抗氧化物活性测定方法总结引言:抗氧化物活性测定在食品、医药、化妆品以及生命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目前,常用的抗氧化物活性测定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法、生物法和物理法。
本文将对这几种方法进行总结。
一、化学法1.1.DPPH自由基法该方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之一、通过DPPH自由基与抗氧化物发生反应,使DPPH自由基得以还原为无色溶液,测定溶液的吸光度来评估抗氧化活性。
1.2.ABTS自由基法该方法通过生成具有特定吸光度的ABTS自由基,评估抗氧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与DPPH自由基法相比,ABTS自由基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1.3.羟自由基清除法该方法利用特定的化学反应,测定样品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评估其抗氧化活性。
该方法适用于抗氧化物活性测定和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
1.4.过氧化物清除法该方法测定样品对过氧化物的清除能力,通过测定生成的不稳定的自由基产物的分解速率,评估抗氧化活性。
该方法适用于测定生物样品的抗氧化活性。
二、生物法2.1.脂质过氧化抑制能力测定法该方法通过测定样品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能力,评估其抗氧化活性。
常用的指标包括丙二醛生成量、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生成量等。
2.2.DNA损伤保护能力测定法该方法通过测定样品对DNA损伤的保护能力,评估其抗氧化活性。
常用的指标包括DNA链断裂率、碱基损伤率等。
2.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法该方法测定样品中SOD的活性,评估其清除超氧自由基的能力。
常用的指标包括抑制率、相对酶活等。
2.4.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测定法该方法测定样品中CAT的活性,评估其清除过氧化氢的能力。
常用的指标包括催化剂浓度、酶单位等。
三、物理法3.1.相对电子自旋共振法该方法通过测定样品中的自由基产物的电子自旋共振信号的强度,评估抗氧化物的活性。
常用的指标包括g值、线宽等。
3.2.高温氧化法该方法利用样品在高温条件下的氧化反应,评估其抗氧化活性。
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
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在食品、药物、化妆品以及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抗氧化活性是指物质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其测定方法可以评估物质的抗氧化性能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
一、DPPH自由基清除法DPPH自由基清除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之一、该方法基于DPPH自由基的紫色溶液,在受到氧化损伤时会褪色。
通过测定样品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可以评估其抗氧化活性。
实验步骤:1.准备0.1mM的DPPH溶液。
2.取一定量的样品,加入适量的溶剂溶解。
3.取不同浓度的样品溶液,加入相同量的DPPH溶液。
4.静置反应一定时间后,通过测量溶液的吸光度变化,计算出样品的抗氧化活性。
二、还原能力测定法还原能力测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
该方法基于物质对氧化剂的还原能力,通过测定还原剂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关系,评估样品的抗氧化活性。
实验步骤:1.准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还原剂溶液。
2.取一定量的还原剂溶液,加入适量的氧化剂溶液。
3.静置反应一定时间后,通过测量溶液的吸光度变化,计算出还原剂的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关系。
4.根据吸光度与还原剂浓度的关系,评估样品的抗氧化活性。
三、总抗氧化能力测定法总抗氧化能力测定法是一种综合评估样品抗氧化活性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样品的抗氧化剂含量和抗氧化活性,通过测定样品对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评估其总抗氧化能力。
实验步骤:1.准备一定浓度的氧自由基溶液。
2.取一定量的样品,加入适量的溶剂溶解。
3.取不同浓度的样品溶液,加入相同量的氧自由基溶液。
4.静置反应一定时间后,通过测量溶液的吸光度变化,计算出样品的抗氧化活性。
以上是常用的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如ORAC法、TEAC法等也被广泛应用。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样品和测定目的,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测定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样品的抗氧化活性。
3种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
3种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是评估化合物或材料抗氧化性能的一种重要手段。
随着抗氧化活性的研究日益深入,目前已经发展出很多种测定方法。
以下将介绍三种常用的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DPPH自由基清除法、Fe2+/Fe3+还原能力法和ABTS自由基清除法。
1.DPPH自由基清除法:DPPH(2,2-二苯基-1-苦味肼)是一种紫色的自由基,常用于评估化合物或材料的抗氧化活性。
该方法基于DPPH自由基与抗氧化物质发生反应后,颜色由紫色变为淡黄色或无色。
测定方法简单,操作方便。
其原理是待测样品与DPPH混合后,通过电子或氢的转移反应,DPPH自由基将被清除,溶液颜色由紫色转变为淡黄色。
根据吸光度变化可以计算出自由基清除率,进而评估抗氧化活性。
2.Fe2+/Fe3+还原能力法:该方法基于还原能力测定抗氧化物质对Fe3+离子的还原能力。
常用的试剂是FeCl3溶液和TPTZ(2,4,6-三聚吡啶甲酸)、酸性pH缓冲液。
其原理是待测样品能够还原Fe3+离子为Fe2+离子,Fe2+离子与TPTZ反应生成有颜色的络合物,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络合物的吸光度变化,进而计算出还原能力。
较高的吸光度变化表示较高的抗氧化活性。
3.ABTS自由基清除法:ABTS(2,2'-联氨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自由基是一种蓝绿色自由基,其浓度在紫外可见光区域有最大吸收。
该方法基于ABTS自由基清除率来评估抗氧化物质的抗氧化活性。
该方法较DPPH法和还原能力法更为灵敏。
其原理是待测样品与ABTS自由基反应后,ABTS自由基将被清除,溶液颜色由蓝绿色变为无色或浅黄色。
通过测定吸光度的变化,可以计算出自由基清除率,进而评估抗氧化活性。
除了上述常用的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外,还有很多其它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抗氧化活性的评估,如氧化还原测定法、Fenton反应法、还原剂抑制能力法等。
每一种测定方法都有其独特的原理和适用范围,研究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样品性质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
抗氧化物活性测定方法总结
抗氧化物活性测定方法(倾向于考虑DPPH法和ORAC法)1.FRAP法: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测定法[1]FRAP(ferric ion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方法,在低pH值的溶液中,Fe3+-TPTz(Fe3+-三吡啶三嗪)被抗氧化剂还原成有色的Fe2+-TPTZ。
反应的结果常以Fe2+当量或标准物质的抗氧化能力表示。
该法快速简便、易于操作、重复性好,但FRAP反应属于电子转移(SET)反应,因此FRAP方法不能够测定氢转移反应(HAT)起作用的物质。
而且该法实际测定的是待测生物活性物质将Fe3+还原为Fe2+的能力,因此没有抗氧化能力的生物学相关性。
2.TEAC法(trolox equivalent antioxidant capacity)ABTS(2,2'-amino-di(2-ethyl-benzothiazoline sulphonic acid-6)ammonium salt,2,2'氨基-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磺酸-6)铵盐)与过氧化物酶和氢过氧化物在一起形成ABTS+阳离子自由基。
在抗氧化剂存在时,这种自由基混合物的光吸收值下降,下降程度取决于抗氧化剂的抗氧化能力,测得的结果以TEAC表示,即被测抗氧化剂清除ABTS·+的能力(吸光度大小的变化)与标准抗氧化剂trolox(VE的水溶性类似物)清除ABTS·+的能力的比值。
TEAC法十分简单,适用于大量样品的分析检测。
但是,ABTS·+并非生理自由基,缺乏生理相关性,而且与FRAP方法相似,ABTS·+与不同抗氧化剂问的氧化反应时间不同,因此,只能定性不能定量评价样品的抗氧化能力。
3.DPPH法[2,3](2,2-diphenyt-l-picrylhydrazyl radical scavenging capacity)DPPH·(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法是较常用的方法之一。
抗氧化活性研究方法
抗氧化活性研究方法引言:氧化反应是指分子或原子失去电子,而还原反应是指分子或原子获得电子。
由于氧化反应产生的自由基具有高度活性,能够对细胞结构和功能造成损害,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因此,研究抗氧化活性及其机制对于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抗氧化活性研究方法。
一、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法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
DPPH(2,2-二苯基-1-苦味肼)是一种紫色自由基,其颜色随着氧化程度的增加而减弱。
在该方法中,将待测样品与DPPH溶液混合,通过测定混合液的吸光度变化来评估样品的抗氧化活性。
抗氧化活性强的样品能够清除DPPH自由基,使其浓度降低,从而导致吸光度的下降。
二、还原能力测定法还原能力测定法是通过测定待测样品对还原剂的还原能力来评估其抗氧化活性。
常用的还原剂包括铁离子、铜离子等。
在该方法中,将待测样品与还原剂混合,通过测定混合液的吸光度变化或还原剂浓度的变化来评估样品的抗氧化活性。
抗氧化活性强的样品能够还原还原剂,使其浓度降低,从而导致吸光度的下降或还原剂浓度的降低。
三、氧化脂质抑制能力测定法氧化脂质抑制能力测定法是通过测定待测样品对氧化脂质的抑制能力来评估其抗氧化活性。
常用的氧化脂质包括脂肪酸、脂肪油等。
在该方法中,将待测样品与氧化脂质混合,通过测定混合液中脂质的氧化程度来评估样品的抗氧化活性。
抗氧化活性强的样品能够有效抑制氧化脂质的形成。
四、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测定法超氧阴离子是一种常见的自由基,具有较高的活性。
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测定法是通过测定待测样品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来评估其抗氧化活性。
常用的超氧阴离子产生体系包括NBT(硝基蓝盐)-NADH(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体系、XTT(二苯基四唑盐)体系等。
在该方法中,将待测样品与超氧阴离子产生体系混合,通过测定混合液的吸光度变化来评估样品的抗氧化活性。
抗氧化活性强的样品能够有效清除超氧阴离子,使其浓度降低,从而导致吸光度的下降。
仙人掌酒的抗氧化活性测定
仙人掌酒的抗氧化活性测定一、引言抗氧化活性是指物质对抗氧化过程中生成的自由基进行清除的能力,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仙人掌酒是一种以仙人掌果实为原料酿制的酒类饮品,据传统认识,仙人掌果实富含抗氧化物质。
因此,本实验旨在对仙人掌酒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以探究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益处。
二、实验方法1. 仙人掌酒样品的制备:从市场上购买纯正的仙人掌酒样品,并按照标准程序进行酒液的处理和净化。
2.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将浓度为0.1 mM的DPPH(2,2-二苯基-1-苦味肼)溶液与仙人掌酒样品按照不同比例混合,置于暗处静置30分钟,然后测量混合溶液的吸光度。
使用正己烷作为空白对照组。
3. 碘离子清除能力测定:将浓度为1 mM的碘化钾溶液与仙人掌酒样品按照不同比例混合,置于暗处静置30分钟,然后测量混合溶液的吸光度。
使用纯水作为空白对照组。
4. 过氧化氢清除能力测定:将浓度为1 mM的过氧化氢溶液与仙人掌酒样品按照不同比例混合,置于暗处静置30分钟,然后测量混合溶液的吸光度。
使用纯水作为空白对照组。
5. 抗氧化活性计算:根据吸光度的测量结果,计算仙人掌酒样品的抗氧化活性。
采用折合抗坏血酸(VC)浓度的方式进行折算。
三、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测定结果,我们得到了仙人掌酒样品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碘离子清除能力以及过氧化氢清除能力方面的数据。
通过对吸光度的测量和计算,我们获得了仙人掌酒样品的抗氧化活性。
四、结果讨论仙人掌酒样品显示出了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表明其中可能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
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具有积极意义,可帮助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反应对细胞的损害。
因此,仙人掌酒可能对预防某些慢性疾病具有潜在的益处。
五、结论本实验通过测定仙人掌酒样品的抗氧化活性,发现其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这一结果表明仙人掌酒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益处。
然而,仙人掌酒是否可以作为一种常规的抗氧化饮品,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验证。
3种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
3种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抗氧化活性是指物质对氧化过程的抑制作用,能够减缓或阻断自由基对细胞和组织的损害。
目前,常用的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主要包括DPPH 自由基清除法、ABTS自由基清除法和铁还原能力测定法。
以下将对这三种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1.DPPH自由基清除法:DPPH(2,2-二苯基-1-若氧基-苯基-π-苦味噁唑)自由基清除法是一种常用的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
该方法是通过测定样品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来评估其抗氧化活性。
DPPH自由基是一种紫色稳定的自由基,在接触到氢供体(抗氧化剂)后,会发生颜色变化从紫色转变为黄色。
可以通过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度来评估其抗氧化能力。
吸光度的降低表明样品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
2.ABTS自由基清除法:ABTS(2,2'-联氨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自由基清除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
ABTS自由基是一种无色可溶性自由基,其生成主要通过氧化剂与ABTS反应而产生。
测定方法是将ABTS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蓝色自由基溶液,然后将样品加入到溶液中,通过测定吸光度的变化来评估样品的抗氧化活性。
吸光度的降低表明样品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
3.铁还原能力测定法:铁还原能力测定法是一种评估抗氧化活性的常用方法,通过测定样品对Fe3+还原为Fe2+的能力来评估其抗氧化能力。
在这个方法中,还原剂(如抗氧化剂)会与Fe3+反应,生成Fe2+,并且Fe2+的浓度可以通过测量其吸光度来确定。
浓度越高,吸光度越高,表明样品的抗氧化能力越强。
这三种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各有其优势和适用范围。
DPPH自由基清除法适用于评估样品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但其结果受其他化合物的影响较大;ABTS自由基清除法对于水溶性和脂溶性样品均适用,但其结果也受其他化合物的影响;铁还原能力测定法适用于样品中还原型物质的测定,可评估样品对金属离子的还原能力。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方法来评估样品的抗氧化活性。
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测定方法
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测定方法抗氧化酶是生物体内重要的防御系统,它们通过清除自由基来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是三种主要的抗氧化酶。
测定这些酶的活性对于评估生物体的抗氧化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抗氧化酶活性测定方法。
1.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方法SOD是一种能够催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歧化为氧气(O2)和过氧化氢(H2O2)的酶。
常用的SOD活性测定方法包括:氮蓝四唑(NBT)法:利用NBT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存在下被还原成蓝色化合物的特性,通过测定反应液的吸光度变化来计算SOD活性。
羟胺法:利用羟胺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反应硝酸盐,通过测定硝酸盐的量来计算SOD活性。
2.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方法POD是一种能够催化过氧化氢(H2O2)分解为水和氧气的酶。
常用的POD活性测定方法包括:愈创木酚法:利用愈创木酚在过氧化物酶存在下被氧化红色化合物的特性,通过测定反应液的吸光度变化来计算POD活性。
邻苯三酚法:利用邻苯三酚在过氧化物酶存在下被氧化紫色化合物的特性,通过测定反应液的吸光度变化来计算POD活性。
3.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测定方法CAT是一种能够催化过氧化氢(H2O2)分解为水和氧气的酶。
常用的CAT活性测定方法包括:紫外分光光度法:利用过氧化氢在紫外光下具有吸收的特性,通过测定反应液的吸光度变化来计算CAT活性。
酶偶联法:利用过氧化氢在过氧化物酶存在下被氧化水的特性,通过测定水的量来计算CAT活性。
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测定的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实验步骤1. 样品准备提取酶: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组织或细胞提取酶。
常用的提取缓冲液包括磷酸盐缓冲液、TrisHCl缓冲液等。
离心:将提取液离心,分离上清液和沉淀物。
上清液中含有目标酶,沉淀物则含有杂质。
蛋白质定量:使用 Bradford 法或 Lowry 法等蛋白质定量方法测定上清液中的蛋白质浓度。
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
一、抗氧化测定1.DPPH:a)样品溶液浓度初测定,(0~4℃)储藏。
b)称4mg,加无水甲醇溶解于烧杯,转移至100mL容量瓶定容。
浓度为0.04mg/mL。
避光(0~4℃)储藏。
i.5ml离心管(2mlDPPH·溶液+2ml无水甲醇)混合后充分振摇,反映稳定,40min后测定。
以无水甲醇为对照分光检测λ=517nm。
平行测定2次。
A1ii.5ml离心管(2ml待测样+2mL无水甲醇)混合后充分振摇,反映稳定,40min后测定。
以无水甲醇为对照分光检测λ=517nm。
A2iii.5ml离心管(2mlDPPH·溶液+2ml待测样)混合后充分振摇,反映稳定,40min后测定。
以无水甲醇为对照分光检测λ=517nm。
A3清除率(Y)=[1-(A3-A2)/A1]∙100%。
平行测定3次,取平均值。
分别以试样质量浓度和清除率做显形回归方程并计算清除率为50%时,代测样品的浓度值,即半抑制浓度IC50。
自由基清除能力,AE=1/IC50。
根据AE大小判断待测样品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大小,AE越大清除能力越强。
2.·OHa)PBS制配:磷酸二氢钠31.2g 1000ml蒸馏水定容,磷酸氢二钠71.6g1000ml蒸馏水定容。
移液管移液磷酸二氢钠190ml、磷酸氢二钠810ml 于1000ml 烧杯,pH 计调7.4。
b) 邻二氮菲:148mg 蒸馏水定容100ml 。
c) 硫酸亚铁:208.5mg 蒸馏水定容100ml 。
d) 100ml30%双蒸馏水定容300ml 。
封口。
i. 10ml 离心管(0.5ml 邻二氮菲溶液+1mlPBS 混匀后+0.5ml 硫酸亚铁混匀后+0.5ml 22O H +双蒸馏水定容10ml )37℃水浴1h 后分光λ=536nm 。
A1ii. 10ml 离心管(0.5ml 邻二氮菲溶液+1mlPBS 混匀后+0.5ml 硫酸亚铁混匀后+双蒸馏水定容10ml )37℃水浴1h 后分光λ=536nm.A2 iii. 10ml 离心管(0.5ml 邻二氮菲溶液+1mlPBS 混匀后+0.5ml 待测样+0.5ml 硫酸亚铁混匀后+0.5ml 22O H +双蒸馏水定容10ml )37℃水浴1h 后分光λ=536nm.A3iv. 10ml 离心管(1mlPBS+双蒸馏水定容10ml )37℃水浴1h 后分光λ=536nm.A 空。
抗氧化活性实验方法
抗氧化活性【1】实验方法(体外实验)1、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称取一定量的DPPH,用无水乙醇配制成0.04mg/mL的DPPH溶液。
分别取2mL不同浓度(2,4,6,8mg/mL)的溶液,加入2mL DPPH溶液,混合均匀,室温放置30min后,5000r/min离心10min。
取上清液于517nm处测吸光值。
用Vc作为阳性对照。
样品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用以下公式计算:DPPH()121100%A AA-=-⨯清除率A0—2mL无水乙醇+ 2mL DPPH溶液的吸光值;A1—2mL样品溶液+ 2mL DPPH溶液的吸光值;A2—2mL样品溶液+ 2mL无水乙醇的吸光值。
2、总还原能力的测定在10mL离心管中分别加入0.2mol/L pH 6.6的磷酸缓冲液2.5mL和不同浓度(2,4,6,8mg/mL)的溶液1mL,加入2.5 mL 1%铁氰化钾,混合均匀后于50℃反应20min。
取出后加入2.5mL 10%三氯乙酸终止反应,5000r/min离心10min。
取上清液2.5mL,加入2.5mL 蒸馏水和0.5mL FeCl3,混匀后静置10min,在700nm处检测吸光值。
Vc作为阳性对照。
3、对Fe2+离子螯合能力的测定分别取1mL不同浓度(2,4,6,8mg/mL)的溶液和3.7mL蒸馏水,加入2mmol/L的FeCl2溶液0.1mL和5mmol/L的菲洛嗪溶液0.2mL,25℃水浴10min,于562nm处测吸光值。
EDTA为阳性对照。
样品对Fe2+的螯合率计算公式如下:Fe2+()121100%A AA-=-⨯螯合率A0—1mL蒸馏水代替反应体系中样品溶液后的吸光值;A1—样品溶液反应后的吸光值;A2—0.1mL的蒸馏水代替反应体系中FeCl2溶液后的吸光值。
4、超氧自由基(O2-)清除率的测定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
取50mmol/L Tris-HCl缓冲液(pH8.2)4.5mL,置25℃水浴中保温20min,分别加入1mL样品溶液和0.4mL 25mmol/L邻苯三酚溶液,混匀后于25℃水浴中反应5min,加入1mL 8mmol/L HCl终止反应,于299nm处测定吸光度(A x),空白对照组以相同体积蒸馏水代替样品。
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
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抗氧化活性是指物质对抗氧化过程的干预能力,即能够延缓或阻止氧自由基的产生,并减少氧自由基对生物体产生的损害。
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用于评估物质的抗氧化能力,常用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体外试验和体内试验两类。
体外试验是通过模拟体外环境,测定物质对捕捉自由基或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来评估抗氧化活性。
常用的体外试验方法包括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铁螯合能力测定、抑制脂质过氧化试验等。
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是通过测定物质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来评估其抗氧化活性。
常用的自由基包括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等。
测定方法主要通过测定反应后自由基的消失程度来评估抗氧化能力。
铁螯合能力测定是通过测定物质对铁离子的螯合能力来评估其抗氧化活性。
铁离子在体内可能通过Fenton反应生成高活性的氢氧自由基,因此物质对铁离子的螯合能力可以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
脂质过氧化是氧自由基对脂质的直接损害,因此抑制脂质过氧化试验常用于评估物质的抗氧化活性。
该试验主要通过测定物质对氧自由基引起的脂质过氧化的抑制程度来评估其抗氧化能力。
体内试验是通过给动物或人类实验体内投与抗氧化物质,然后测定其体内的抗氧化能力来评估物质的抗氧化活性。
常用的体内试验方法包括血浆抗氧化能力测定、组织氧化损伤程度测定等。
血浆抗氧化能力测定是评估物质对血液中氧自由基的抑制能力。
该试验主要通过测定血浆中一系列抗氧化物质的浓度以及抗氧化酶活性来评估抗氧化能力。
组织氧化损伤程度测定是通过测定组织中氧自由基引起的损伤程度来评估物质的抗氧化活性。
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测定组织中氧自由基水平、脂质过氧化程度、蛋白质氧化程度等指标。
此外,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如典型抗氧化能力(TEAC)测定法、氧自由基吞没能力(ORAC)测定法等。
这些新的方法在测定速度快、准确性高、操作简单等方面具有优势。
总体而言,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的选择应根据需要评估的物质特性、目的和实验条件等进行选择。
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
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抗氧化活性测定是指评估化合物或物质对抗自由基或其他氧化物种的能力。
氧化反应是生物体代谢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环,会产生各种有害氧化物,如自由基。
自由基对人体细胞和分子造成损害,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因此,评估物质的抗氧化活性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和医学意义。
目前有许多方法可用于测定抗氧化活性,常用的方法有自由基清除法、还原能力测定法和氧化物抑制法。
下面将对它们进行详细介绍。
1.自由基清除法:自由基清除法主要是通过测定物质对自由基的清除速率来评估其抗氧化能力。
常用的方法有DPPH自由基法、ABTS自由基法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法。
其中,DPPH自由基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该法是将DPPH自由基与物质反应,通过测定DPPH自由基消失的程度来反映物质的抗氧化活性。
2.还原能力测定法:还原能力是物质抗氧化活性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是通过测定物质还原过程中电子释放的程度来评估其抗氧化活性。
常用的方法有Fe3+/Fe2+离子还原法和Cu2+/Cu+离子还原法。
其中,Fe3+/Fe2+离子还原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该法是将Fe3+还原为Fe2+的过程中,测定还原剂的浓度变化或颜色的变化。
3.氧化物抑制法:氧化物抑制法是通过测定物质对氧化物的生产和活性的抑制能力来评估其抗氧化活性。
常用的方法有脂质过氧化抑制能力法和DNA损伤抑制法。
其中,脂质过氧化抑制能力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该法是通过测定物质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来评估其抗氧化活性。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辅助方法可用于评估物质的抗氧化活性,包括电子顺磁共振(EPR)、化学发光法和细胞抗氧化活性测定等。
这些方法可以提供更加准确和全面的抗氧化活性评估。
总之,抗氧化活性测定是评估物质对自由基和其他氧化物的抗氧化能力的重要手段。
不同的测定方法各有特点,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评估。
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的发展将为药物研发、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有力的支持。
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
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是一种用于评估物质对自由基活性的抑制能力的方法。
自由基是一种高活性化合物,容易引发氧化反应,并对生物体内的细胞和分子产生损伤。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方法可以用于评估食品、药物、化妆品和保健品等物质的抗氧化能力,有助于指导其应用和开发。
目前常用的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包括化学方法、生物方法和细胞方法等。
化学方法主要是通过测定物质对自由基引起的化学反应的抑制能力来评估其抗氧化活性。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常见的实验方法包括DPPH自由基清除法、ABTS自由基清除法和Folin-Ciocalteu法等。
这些方法都是通过测定物质与自由基之间的反应,并通过测定产生的颜色变化或吸光度的变化来评估其抗氧化活性。
生物方法主要是利用生物体内的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作为指标来评估物质的抗氧化活性。
这些方法通常涉及到营养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需要进行较为复杂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细胞方法主要是通过评估物质对细胞的保护作用来评估其抗氧化活性。
常用的方法包括细胞存活率测定、细胞色素c释放测定和DNA损伤测定等。
这些方法通常使用细胞培养技术来培养和处理细胞,在培养期间引入氧化应激物质,然后通过测定细胞的生存状况、重要蛋白的释放和DNA的损伤程度来评估物质的抗氧化活性。
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所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应用场景。
不同的方法有其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此外,在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时需要注意实验条件的控制,如温度、pH值、实验时间和浓度等,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综上所述,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是评估物质抗氧化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于指导物质的使用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更多新的方法和技术将会被引入到这一领域,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更加准确和全面的信息。
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
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1.水解度(DH )的测定采用OPA (邻苯二甲醛)法,取3.00 mLOPA 溶液于试管中加入400 μL 稀释至一定倍数的水解上清液,精确反应2 min 后在340 nm 处测定吸光值。
同时以丝氨酸标准溶液(0.9516 mmol/L )作参考和空白试验。
()mmol/g7.72tot h ),摩尔数(mmol/g 每克原料蛋白的肽键毫tot 数0.4和1表示;h 式中:β、α分别以常 (2) 100%tot h /αβ-2SerineNH DH 清液体积N:稀释倍数;V:上含量;量;P:样品中的蛋白/g蛋白;X:样品重2serineNH :mmol 2H 式中:SerineN (1) protein L/g P X V N mmol/L 0.9516空白式样-OD 标准样品OD 空白式样OD 待测样品OD2SerineNH =⨯=⨯⨯⨯⨯-=2.酶解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分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取酶解液上清液稀释至一定浓度,微孔过滤膜过滤后上色谱柱。
色谱条件:实验色谱柱:TSK gel 2000SWXL (300 mmx7.8 mm ),流动相:乙腈:水:三氟乙酸=45:55:0.1(V/V/V ),检测波长220 nm ,流速0.5 mL/min ,柱温30℃,进样量10 μL 。
3.DPPH 清除能力测定取一定浓度的样品溶液4 ml ,加入1 ml 用甲醇配制的DPPH 溶液,并使DPPH终浓度为0.2 mmol/L 。
用力振摇混匀后置暗室中静置30 min ,于517 nm 处测定吸光度。
按照下式计算DPPH 清除率。
DPPH 清除率(%)=100*(1-(A2-A1)/A0),式中:A2是加入样品溶液后的吸光度;A1是样品溶液本底的吸光度;A0是空白对照液的吸光度。
4.总还原能力测定称取一定浓度的样品溶液2.5 mL ,加入0.2 mol/L 磷酸缓冲液(pH 6.6)和1%铁氰化钾溶液各2.5 mL ,混合均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氧化活性实验方法(体外实验)
1、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称取一定量的DPPH,用无水乙醇配制成0.04mg/mL的DPPH溶液。
分别取2mL不同浓度(2,4,6,8mg/mL)的溶液,加入2mL DPPH溶液,混合均匀,室温放置30min后,5000r/min离心10min。
取上清液于517nm处测吸光值。
用Vc作为阳性对照。
样品对DPPH 自由基的清除率用以下公式计算:
DPPH
()
12
1100%
A A
A
-
=-⨯
清除率
A0—2mL无水乙醇+ 2mL DPPH溶液的吸光值;
A1—2mL样品溶液+ 2mL DPPH溶液的吸光值;
A2—2mL样品溶液+ 2mL无水乙醇的吸光值。
2、总还原能力的测定
在10mL离心管中分别加入0.2mol/L pH 6.6的磷酸缓冲液2.5mL和不同浓度(2,4,6,8mg/mL)的溶液1mL,加入2.5 mL 1%铁氰化钾,混合均匀后于50℃反应20min。
取出后加入2.5mL 10%三氯乙酸终止反应,5000r/min离心10min。
取上清液2.5mL,加入2.5mL 蒸馏水和0.5mL FeCl3,混匀后静置10min,在700nm处检测吸光值。
Vc作为阳性对照。
3、对Fe2+离子螯合能力的测定
分别取1mL不同浓度(2,4,6,8mg/mL)的溶液和3.7mL蒸馏水,加入2mmol/L的FeCl2溶液0.1mL和5mmol/L的菲洛嗪溶液0.2mL,25℃水浴10min,于562nm处测吸光值。
EDTA为阳性对照。
样品对Fe2+的螯合率计算公式如下:
Fe2+
()
12
1100%
A A
A
-
=-⨯
螯合率
A0—1mL蒸馏水代替反应体系中样品溶液后的吸光值;
A1—样品溶液反应后的吸光值;
A2—0.1mL的蒸馏水代替反应体系中FeCl2溶液后的吸光值。
4、超氧自由基(O2-)清除率的测定
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
取50mmol/L Tris-HCl缓冲液(pH8.2)4.5mL,置25℃水浴中保温20min,分别加入1mL样品溶液和0.4mL 25mmol/L邻苯三酚溶液,混匀后于25℃水浴中反应5min,加入1mL 8mmol/L HCl终止反应,于299nm处测定吸光度(A x),空白对照组以相同体积蒸馏水代替样品。
按下式计算O2-清除率:
O 2-00
100%x A A A -=⨯清除率 A 0—空白对照液吸光度;A x —样品溶液吸光度。
5、羟自由基(•OH )清除率的测定
利用H 2O 2与Fe 2+混合产生•OH ,在体系中加入水杨酸捕捉•OH 并产生有色物质,该物质在510nm 下有最大吸收。
反应体系中含8.8mmol/L H 2O 2 1mL 、9mmol/L FeSO 4 1mL 、9mmol/L 水杨酸-乙醇溶液1mL ,不同浓度的样品溶液1mL 。
最后加H 2O 2启动反应,37℃反应30min ,以蒸馏水为参比,在510nm 下测定各浓度的吸光度。
考虑到样品本身的吸光值,以9mmol/L FeSO 4 1mL 、9mmol/L 水杨酸-乙醇溶液1mL ,不同浓度的样品溶液1mL 和1mL 蒸馏水作为样品的本底吸收值。
按下式计算•OH 清除率: •OH 001100%x x A A A ⎛
⎫-=-⨯ ⎪⎝⎭
清除率 A 0—空白对照液的吸光度;
A x —加入样品溶液后的吸光度;
A x0—不加显色剂H 2O 2样品溶液本底的吸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