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三年级下-植物的生长变化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植物的生长变化》1-7 |教科版 (共111张PPT)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植物的生长变化》1-7 |教科版  (共111张PPT)

播种
猜一猜,播下去的种子在土壤中会发生什么变化?怎样 才能看到种子在土壤中的变化过程呢?
1.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 纸,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 贴住杯壁。
2.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 的中间(不同的方都放置 种子)。
3.往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 让种子浸在水里。
你还有别的方法吗?
播种
种植后注意观察记录透明玻璃杯中的种子生长变化情况:
巩固提升
问答题
在一些水土容易流失的河堤旁、山坡上,为什么
要提倡植树种草?
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保护树木、爱护自然
课堂作业
根有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的重要 作用。根有那些种?怎样命 名和分类呢?搜集资料下节 课汇报。
科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一.凤仙花的生长变化
凤仙花刚出土的时间和样子。 刚出土凤仙花茎是什么颜色? 刚出土凤仙花叶是什么样子? 第一对叶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有什么不同? 凤仙花叶子在茎上是怎么排列的?
新知讲解
根有哪些作用?
总结收获
1.根具有固定植物体的作用。 2.具有吸收、贮藏水和营养物的功能。 3.少数植物的根也有繁殖的功能。
新知讲解
拓展知识
植物学家是怎样给植物的根取名的?
新知讲解
车 前 草 须根
新知讲解 直根系:主根明显,有主根和侧根组成 须根系:主根不明显,由不定根组成
趣味拓展 根的力量
1.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 2.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 3.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 4.被蒸发到空气中,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5.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新知讲解
试管中水量的变化 说明了什么?
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 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 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 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总汇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总汇

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第一章植物的生长变化一、概念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但我们熟悉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 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4、种子萌发先长根 再长茎和叶 植物的根向下生长 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5、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 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6、凤仙花的叶子都是平展的 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 是为了吸收更多的阳光。

7、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8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 种子→发芽→生长→出现花蕾→开花→果实成熟这几个阶段。

9、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10、凤仙花等植物的茎是垂直地面向上生长 叫直立茎 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它物体上向上生长 这样的茎叫缠绕茎 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 这样的茎叫攀缘茎 红薯的茎平卧在地面蔓延生长 这样的茎叫匍匐茎。

二、简答;1、根向什么方向生长 与种子放臵的方向有关系吗答 根向下生长 与种子放臵的方向没有关系。

不同方向放臵的种子 萌发出的根总是向下生长。

3、什么是光合作用答 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 并释放出氧气。

这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4、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答 根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植物的叶子的作用。

答: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 叶子能为植物提供“食物”——养料。

植物的养料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

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 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了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后来实验证明这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作业题及答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作业题及答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作业题及答案1、植物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4、种子里面有胚根和胚芽。

5、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不同植物的根是不相同的,但是生长方向都相同,6、选种要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7、播种方法:选种、松土、下种、浇水。

8、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仅需要水,还需要养料。

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料都是绿叶提供的。

9、植物的叶子是平展的,这样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植物在茎上的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10、有人把绿叶比作一个“绿色工厂〞,这个“工厂〞的厂房是叶绿体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养料和氧气,动力是阳光。

11、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来。

12、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13、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汲取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局部;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局部。

14、植物的根能够汲取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沿着茎向上运输到叶,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5、植物的叶制造了植物生长所需的“食物〞——养料。

16、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历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

17、花的结构:花包含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局部。

〔从外到内〕18、果实是由花的雌蕊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

19、凤仙花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20、凤仙花的花由花萼、花瓣、雌蕊和雄蕊等局部组成。

21、凤仙花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汲取水分和养料,还有水中的矿物质,同时还会释放出氧气。

二、连线题1、直立茎红薯、南瓜2、双子叶植物蚕豆缠绕茎葡萄小麦攀缘茎牵牛花单子叶植物玉米匍匐茎凤仙花黄豆三、问答题1、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植物通过叶子里所含的叶绿体,依靠阳光制造。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每个单元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每个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点整理1. 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

2.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

3.播种凤仙花的方法:A.选饱满的、没有损伤的种子。

——选种B.种子埋的深度约为1厘米。

C.要浇适量的水。

4.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5. 植物的根的生长方向与种子放置的位置和方向无关。

6. 根的作用:A.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B.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所以把植物从土壤中拔出很难)7. 凤仙花是双子叶植物,它的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

胚由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组成。

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的作用是提供种子萌发时需要的营养,植物长出的第一对叶子称为子叶(也就是种子里面的子叶),子叶和以后长出的叶子(真叶)是不一样。

8. 凤仙花子叶与真叶的区别:子叶淡绿色、椭圆形、边缘光滑、无叶脉、厚。

真叶(以后长出的叶子,凤仙花真正的叶子)卵形、边缘锯齿状、淡绿色、有明显的叶脉、薄。

9.植物叶子平展的,而且交叉生长,是能让叶子最大限度地接受阳光的照射,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

10. 叶的作用: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水大部分是由根吸收的。

二氧化碳是叶吸收的。

这些养料是由绿色植物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11. 茎的作用:A.支撑植物,包括叶在空中的伸展。

B.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运输方向: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从上向下,将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2. 茎的高度变化图:画点线图,先找点,再连线。

13. 凤仙花开花的位置在叶腋处(茎和叶柄之间)。

花大部分为红色,有些淡粉(接近白色)。

14. 凤仙花组成部分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15. 凤仙花的生长需要阳光、空气、适量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植物的生长变化 (4)ppt课件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植物的生长变化 (4)ppt课件
• 2.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防止水蒸发,并在水面处做 好记号。
• 3.观察试管中水量有什么变化。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试管中的水面下降了 根能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 )、( 形状)、( 大)等小外 部颜特色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 ),尽管外
部特征不同,结但构在( )的条件下都可以萌发生长成

实验二:研究茎的运输作用
实验材料:一段新鲜的芹菜、烧杯、红色的水 实验步骤: 1.将芹菜的茎浸入烧杯里的红色的水中; 2.观察芹菜的变化; 3.将芹菜的茎横切开,观察它的横切面。 实验现象:
芹菜的茎和叶慢慢变红了,横切面上有明 实验结论: 显的红点
茎能运输水分和养分
植物的茎在不同生长阶段外部形态( ),不同时期的
• 22. 光合作节用上的方程式:
二氧化碳 + 水
阳光 养料 + 氧气
叶绿素
花2部3分萼.凤,仙具花备的这结四构种包结括构( 的花),称花(为瓣完)全,花( 雄。)蕊和( 雄)四蕊个组成
实验一:研究根的作用
• 实验材料:一棵带根的植物、试管、水、植物油
• 实验步骤:
• 1.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
(
适)。宜
• 种一子株的植生物长需要( )的时间,是一个( )过程
一定
变化
• 种子萌发先长( ),再根长( );茎植和物叶的根总 是向( )生长的;植物的下根能够吸收( )和 ( );能将植物(水分)在土壤矿中物质
• 植物的绿叶固可定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 ); 植物的叶在茎上互生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 ( )。养料 阳光
发芽
(开花) ( 生) 长 ( ) 结果( ) 种子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教案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

(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一、听听说说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二、想想画画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察种子1、师: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边观察边记录。

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2、师: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准备观察种子的什么?3、生:说说自己的想法?4、师:你们说对了,我们观察植物的种子,要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5、生:观察植物的种子。

6、师: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发现了什么?7、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师:关注学生的汇报)8、师:不同植物的种子,从外观来看,它们的形状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种皮不一样等。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

观察植物的种子
凤仙花种子
黄豆种子
花生种子
蚕豆种子
填空题
1.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 种子 开始它们的新 生命的。的 形状 、 大小 、 颜色 等各不相同。 4.种子都是由 种皮 和 胚 组成的。 5.胚是由 胚芽 、胚轴、胚根和子叶等这些部分组成。

的 条
3、适当的水份
件 4、流通的空气
茎的构造和作用
茎的构造
内侧部分有筛管,属于输导组织
木质部有很强的支持力,里面有起输 导作用的导管和木质纤维,属于输导 组织。
茎的作用
我们的实验:证明水是如何运输的
• 取一段新鲜的芹菜和装有红色水 的烧杯。
• 将芹菜放入烧杯中。 • 观察芹菜的变化。 • 将芹菜横向切开,观察它的横切
播种、生根、发芽、花蕾、开花、结果、成熟 以上时间要准确记录,最好配有照片或图画; ④最好要有自己独特的发现。
结束
我们种的蚕豆 (一)
我们种的蚕豆 (二)
这是什么?
半 个 月 以 后 的 蚕 豆
100毫升
蚕豆苗:第一天
95毫升
蚕豆苗:第五天
100毫升
香樟:第一天
95毫升
香樟:第五天
100毫升
种子变成了幼苗
植物的生活史
凤仙花的观察日记
观察要求:
项目 凤仙花苗是在哪一天出土的?
观察到的现象
刚出土的凤仙花茎的颜色?
第一对叶是什么样子的?
第一对叶同以后长出的叶有什么不同?
凤仙花叶子在茎上是怎么排列的?
播种
发芽
凤仙花的第一对叶 子——子叶。
子叶淡绿色、无明 显叶脉。
在凤仙花种子萌发 的过程中,子叶的 作用是提供营养。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植物的生长变化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植物的生长变化课件
1.1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科学教科版 三年级下
D
A a
导入新知
它们是谁?你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吗?
妈妈生的
导入新知
这些植物又是怎么来的呢?
由பைடு நூலகம்子发 芽长大而

新知讲解
回顾:它们又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 繁殖、成长、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新知讲解 记录我们的想法
用图画和文字将我们知道的一株绿色开花植 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 1)
(4 )
(2 )
课堂小结
每一株植物就是一个小生命,把植物作为我们 人类的朋友,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大家园,在这座美 丽的星球上,无论缺少了谁,都会变得不再美丽。 所以,我们要爱护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习 性,对我们人类也有很大的好处,可以让我们更和 谐的相处,把我们的地球变得更美丽。
D
A a
我知道的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植物的一生经历了哪些变化?
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枯死
新知讲解
有些植物可以利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番薯——可以用 块根繁殖,也可以
用茎扦插繁殖
新知讲解
百合花可以 用鳞茎繁殖
新知讲解
葡萄、柳树、桑树等植物——可以用茎(枝条)扦插繁殖
新知讲解
大多数植物的繁殖方式是种子繁殖
指南针的历史
到了900多年前,人们知道了使铁片、钢针变成磁铁的 方法,制作出了灵巧的指南鱼和水浮式指南针。
灯草 磁针
指南鱼
水浮式指南针
指南针的历史
后来,人们又把磁针和方位盘组合在一起,制造了叫做 罗盘的定方向的仪器。有了罗盘,航海就不容易迷失方向了。

三年级下册科学笔记

三年级下册科学笔记

三年级下册科学笔记一、植物的生长变化。

1.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 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

-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例如,蚕豆种子较大,呈肾形,颜色为绿色或黄褐色;芝麻种子很小,形状为扁椭圆形,颜色为黑色。

2. 种植我们的植物。

- 播种前,我们要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种子。

- 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

我们要准备好花盆、土、铲子等工具,将种子种在土里,然后浇适量的水,放在温暖、有阳光的地方。

3. 种子变成了幼苗。

-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 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 种子萌发的过程中,子叶会提供营养物质,等真叶长出后,子叶就会慢慢枯萎。

4. 茎越长越高。

- 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 茎的生长方式有多种,如直立茎(像向日葵的茎)、缠绕茎(像牵牛花的茎)、攀缘茎(像葡萄的茎)、匍匐茎(像草莓的茎)。

5. 开花了,结果了。

-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等部分。

- 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花药里有花粉;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

- 经过传粉和受精后,花的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6. 我们的大丰收。

- 果实里面有种子,不同植物的果实和种子有不同的特点。

-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测量、称重等方法来研究植物的果实和种子。

二、动物的生命周期。

1.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 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的。

蚕卵很小,近似圆形,颜色为淡黄色或紫黑色。

- 刚孵出的小蚕叫蚁蚕,蚁蚕身体很小,颜色为黑色,像蚂蚁一样。

2. 蚕的生长变化。

- 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蚕一生要蜕皮4次。

- 蚕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绿色开花植物一般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

(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它可以发育成一棵新的植物。

2、播种前,挑选那些饱满、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的过程叫选种。

3、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4、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XXX太阳提供的能量,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成的。

6、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植物通过叶子里所含的叶绿体,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氧气和养料。

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

光合作用文字公式是:二氧化碳+水---阳光-→气+养料7、绿色开花植物如凤仙花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8、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温度、土壤和适宜的水分等条件。

9、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能从下到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植物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10、风仙花最早的两片叶子是由XXX发育而来,所以长出的第一对XXX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同的。

一株凤仙花大概能结出二十来个果实,每个果实可以有十七八粒种子。

11、1771年,英国科学家XXX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氛围。

12、叶子上气孔的感化: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接收二氧化碳,排放氧气,蒸发水分都是通过气孔进行。

13、凤仙花的花由花萼、花瓣、雌蕊和雄蕊等部分组成。

花中的子房以后能长成果实。

14、凤仙花等植物的茎是垂直地面向上生长,叫(直立茎);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它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缠绕茎);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攀缘茎);红薯的茎平卧在地面蔓延生长,这样的茎叫(匍匐茎)。

15、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这是茎最基本质的特征。

在看不到节时,可以根据(什么地方长叶子)来确定节的位置,因为叶是生长在(节)上的。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教案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

(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一、听听说说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二、想想画画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察种子1、师: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边观察边记录。

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2、师: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准备观察种子的什么?3、生:说说自己的想法?4、师:你们说对了,我们观察植物的种子,要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5、生:观察植物的种子。

6、师: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发现了什么?7、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师:关注学生的汇报)8、师:不同植物的种子,从外观来看,它们的形状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种皮不一样等。

科学三年级下植物的生长变化

科学三年级下植物的生长变化
刚出土时 茎的颜色 嫩黄色 茎的硬度 很嫩 很软 茎的高度 1厘米 一周 以后 嫩绿 色 两周 以后 嫩绿 色 三周 以后 绿色 四周 以后 深绿 色 硬, 结实 23厘 米
比较 变硬 较硬 嫩软 了 4厘米 8厘米 17厘 米
凤仙花植株高度变化统计图
1、观察这株凤仙花高度变化图,我们发现了 什么? 2、我们能推测未来几周内凤仙花植株高度将 如何变化吗?(P12)
小结
我们发现凤仙花的生长发育需要阳 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单元练习题 填空题: 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 、 成长、 、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 、叶繁殖后 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 ( )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3、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 先 ,再 ,植物的 根向 生长,根的生长速 度 。 4、选种要挑选那些 ,没有受过损伤的种 子。 5、植物的茎具有 及运输水分和养 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有什么作用?
阅读P13找出答案
6开花了,结果了
整理并交流我们的观察记录
我们根据什么推测凤仙花快要开花了? 凤仙花开花期间,植株的高度有没有变 化? 凤仙花的果实是在植株的什么位置长出 来的?
画出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生长 变化过程
凤仙花的各个部分
凤仙花是两性花 萼片(3—5片) 花瓣(5片) 雄蕊(5) 雌蕊(1)
秋海棠可以用枝叶繁殖
番薯可以用茎和根繁殖
让我们一起来观察植物的种子
那我们要怎样观察呢?
观察歌
我们看, 我们听, 我们摸, 我们闻, …… 我们看到了一颗真正的种子, 我们看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 我们看到了一个无比美妙的世界!
观察种子的方法
1、我们可以用看、摸、闻等感官观察法观 察种子的外形特征。 2、还可以用放大镜将植物种子观察得更仔 细。 (提示:请完成种子的观察记录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分析一、单元教材、学生情况分析本单元将立足于引领学生认识植物整个生命过程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变化,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现象。

组织学生亲自种植植物,在学生种植活动的过程中,引领学生关注植物生长过程所发生的变化,引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的思考,研究根、茎、叶在植物生长变化过程中的作用。

初步认识到植物的生长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各个器官的结构是与功能相适应的,植物在成长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是为了满足植物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

同时希望学生在种植、管理植物的过程中,在经历了单元设计的一系列活动之后,能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单元共7课,是以风仙花生长发育的顺序为脉络组织教学内容的。

从孕育生命的种子开始,到播种、种子长出根、子叶出土变成幼苗、植物长高长大,最后植物开花结果、长出新的种子。

二、教学要求科学概念:1.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

2.一粒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萌发、长成一棵植物,这棵植物又能结出许多种子,植物的物种就是这样不断繁衍的。

3.植物的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这种结构与它们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所承担的功能相适应。

4.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6.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体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7.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8.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植物的花要经历花开花谢的过程。

花谢后结果,果实是由花发育来的。

9.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

10.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过程与方法:1.种植和培育植物。

2.使用放大镜。

3.比较准确地测量植物植株的高度变化。

4.依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

5.以已有经验或观察的现象为依据进行预测。

6.用适宜的方式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记录。

7.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发现产生的新变化。

8.通过记录和比较描述植物所发生的变化。

9.用统计图表、列表、画图等适宜的方法处理相关信息。

10.运用查阅分析资料的方法解决问题,获得问题的答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1.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树立科学要讲求实证的思想。

2.激发关注和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

3.培养坚持性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学生们能种植和培育植物。

2.通过种植和培养凤仙花,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了解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

3.知道植物器官的独特结构与生长过程中的功能相适应,了解植物生长需要的生长环境。

难点:1.比较准确地测量植物植株的高度变化。

2.依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

3.以已有经验或观察的现象为依据进行预测。

4.用统计图表、列表、画图等适宜的方法处理相关信息。

四、课时安排课题课时周次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1种植我们的植物 1我们先看到了根 1种子变成了幼苗 1茎越长越高 1开花了,结果了 1我们的大丰收 1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

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一、听听说说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二、想想画画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察种子1.师: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边观察边记录。

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2.师: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准备观察种子的什么?3.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4.师:你们说对了,我们观察植物的种子,要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5.生:观察植物的种子。

6.师: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发现了什么?7.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师:关注学生的汇报)8.师:不同植物的种子,从外观来看,它们的形状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种皮不一样等。

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呢?9.师:要知道种子的里面有什么,该怎么办?10.生:先预测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再掰开种子看一看。

11.生:继续观察植物的种子。

观察后汇报。

12.师:(小结)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种皮等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四、做好准备1.谈话:本学期,让我们种植凤仙花,观察它的生长变化过程。

2.课后准备:①准备凤仙花的种子。

②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

③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2.种植我们的植物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学习掌握播种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适宜的实验,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根据对种子萌发状况的预测,确定本阶段观察的重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用事实阐述观点的意识,即科学的实证思想;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播种的方法。

教学难点: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铲、花盆、泥土、凤仙花种子、透明塑料杯、吸水纸等。

教学过程:一、学习播种方法1.师:“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

今天,我们来种植凤仙花。

怎样种植凤仙花呢?2.师:请大家看P4页中的“播种方法”。

3.生:阅读P4页中的“播种方法”。

4.师:指一名学生说说播种的方法。

5.师:播种凤仙花的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二、关注种子变化1.师:播种了凤仙花以后做什么?2.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3.师:播种了凤仙花以后,我们要关注凤仙花种子的变化。

请大家阅读P5页顺数1~10行内容。

4.生:阅读P5页顺数1~10行内容。

5.师:注意观察透明玻璃杯中的种子生长变化情况;注意观察花盆中的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

三、记录生长日记1.师: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工作。

要随时观察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

每周要测量一次凤仙花的植株高度、观察凤仙花叶的形状和数量。

2.师:把你测量和观察的数据填写在P5页中表格中。

3.师:期末,每个学生要写一篇“凤仙花生长变化的日记”。

四、实地指导播种1.师:实地指导学生在花盆里种植凤仙花;在玻璃杯里种植凤仙花。

2.师:督促学生养成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的好习惯。

期末,对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做得好的学生进行奖励。

3.我们先看到了根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过程与方法:用适宜的方法记录、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根据已有的经验和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出有依据的预测;用观察、实验的方法验证推测;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树立科学是讲求实证的意识。

教学重点:观察植物根的生长变化;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教学难点: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前一周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试管、水、食用油、一颗有根有叶的小植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问题导入1.师:一棵大树,我们要把它从土壤中拔出来是很困难的;一株小草,我们要把它从土壤中拔出来,容易吗?2.生:思考后回答。

3.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植物的根来。

(出示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我们种植的四季豆,你先看到了什么?4.师:揭示并板书课题:我们先看到了根二、(观察活动)观察植物根的生长1.师:我们种下的四季豆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请你们认真地观察观察,看看能发现什么?2.生:学生观察自己在前几天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

3.师:刚才,你们认真观察了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有什么发现呢?4.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5.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的方向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

三、(研究活动)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1.师:我们给凤仙花浇水时,一般往哪里浇?为什么大部分都浇到土壤上?2.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3.师:植物的根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呢?下面,我们来研究植物根的作用。

4.师:同学们想一想,是什么能使植物固定在土壤中?5.生:讨论后回答。

(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6.师: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看植物的根还有什么作用?实验步骤如下:参看P8页书上的内容,教师边讲边操作。

①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

②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

③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试管口塞一些棉花,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去,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④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7.师:过几天,试管中的水量变化说明了什么?8.师总结: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4.种子变成了幼苗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植物的叶在茎上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过程与方法: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收集信息、寻找问题的答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科学研究是艰辛的过程;激发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从事研究科学的愿望。

教学重点:组织学生交流种子发育成幼苗后植物的生长变化,观察凤仙花幼苗的特征,研究植物叶的作用。

教学难点:研究植物叶的作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刚出土的凤仙花照片、植物叶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照片、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多媒体课件)、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生长四周的凤仙花、记录单。

教学过程:一、出土后幼苗的变化活动导入:1.师:我们种植的凤仙花已经变成了幼苗,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重点交流一下前一段时间凤仙花幼苗生长变化情况。

2.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