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庐山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庐山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野外地质实习属教学实习性质。其目的在于:
1、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联系实习现场的实际,加以验证的拓宽、是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开拓视野,培养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如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识图能力、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等);
2、了解三大岩石形成过程,辨别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分析产生时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
3、学习使用罗盘仪测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学会实测地层剖面、记录、描述观测点,了解褶皱、断层的特点及形成原因,掌握流水的地质作用对岩石的影响及冲刷形成河谷的过程;
4、了解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以及训练编写实习报告等
二、实习工具:罗盘、地质锤、背包、记录本
三、实习内容:
《一》实习安排
1)第一天
上午:从南昌到天沐
下午:秀峰实习点:了解岩浆岩、变质岩形成及特点,庐山的形成过程、秀峰沟的形成过程,观察节理等。
2)第二天
上午:海会镇实习点:河床冲积物及地下水赋存、排泄及运动影响认识;
下午:三叠泉实习点:沉积岩、变质岩特点,节理和褶皱构造的认识,地质界面的认识等;
3)第三天
上午:隘口采石场:沉积岩特征了解,褶皱和断层构造的认识;
下午:九江县沙河狮子洞:岩溶地貌了解;回南昌
《二》具体内容
(1)、庐山形成及其概况
庐山是一座崛起于平地的巍巍峨峨的孤立形山系。它经过漫长复杂的地质运动:早在震旦纪就在浅海底开始沉积,经过“吕梁运动”慢慢升高露出水面受到锉磨,后下沉淹没汪洋海水继得洗礼,直至白垩纪时发生“燕山运动”,掀起“褶皱”波涛重新露出水面,断块续升,定型山的骨架,又经长期积雪覆盖,到四世纪末地球变暖,再经更强烈的冰川剥蚀,因而造就了崔嵬孤突,峥嵘潇洒,雄俊诡异,刻切剧烈。由北东——南西向断裂作用上升而成,平面形态呈肾形,中部宽而向东北和西南逐渐收窄,长20多公里,最宽10多公里,最高峰为汉阳峰,高1474米。山体内的褶皱、断层和单斜构造地貌都很明显。此外,还有尚在争论中的第四纪山岳冰川地貌。六十多年前,地质学家李四光经过反复考察和研究,认定庐山第四纪时发生多次冰川,并命名为:鄱阳冰期、鄱阳—大姑间冰期、大姑冰期、大姑—庐山间冰期、庐山冰期,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东经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29度41分,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
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在整个的庐山地区,存在着两大主要的断层:泉断层(鄱阳湖一带)下降,形成盆地,即为鄱阳湖;莲花洞断层(九江一带)下降,形成了九江盆地。鄱阳湖即为断陷盆地。
(2)、秀峰实习点
秀峰的成因主要有三类
①岩性以变质岩为主,背面为云母片岩,易被风化剥蚀,形成山脊线上的凹缺,而正面的主题则是以混合岩化的片麻岩垂直节理,比较陡直
②构造北东—南西的温泉大断裂为阶梯状的断层涯带,不等量抬升,造成山峰参差不齐,略呈阶梯状分布
③流水切割侵蚀源于汉阳峰的河川沟谷汇集于此,强烈下切,造成阶梯状分段的瀑布与成串的壶穴。
秀峰龙潭:是水流和地壳运动的综合作用结果。水流的侵蚀、搬运、沉积按方向分可以分为向下和侧向,按成因有:速度冲刷、细小颗粒磨蚀、可溶性岩的溶蚀。下蚀使河床变深,一般在河流上游;侧蚀使河弯曲,一般在河流下游。在那我们还看到了张节理,由于受张拉应力,从而形成了横向的、不平整的张节理。岩石主要成分是火成岩(花岗岩), 火成岩是由地下深处的岩浆以侵入或喷出的方式在地下或地表形成的,是地球表面分布最广的一种岩石。其成分比较复杂组要是由硅酸盐组成的熔融体,一般可以分为基性,超基性,中性和酸性岩石。按其产状特征深层岩可以分为岩基和岩株,浅层岩可分为岩盘岩盆岩床岩墙,而按喷发产状又有中心式和裂隙式。而其结构类型一般有等粒结构,斑状结构,隐晶结构,玻璃质结构;而构造特征一般有分为块状、带状、气孔状、和杏仁状、斑状构造。岩石性质:花岗伟晶岩,灰白色,岩石较坚硬。矿物成分有块状长石,石英白云母及部分锂云母。
卧龙桥:逆着秀峰的主溪流而上的,我们来到了卧龙桥,桥是做在两块大岩石中间。由于有流水的作用冲击,秀峰的内部岩石地貌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卧龙桥处的岩石为火成岩中的花岗岩,它是由地下深处的岩浆以侵入岩的形式在地下或地表形成的,由正长石,白石英和黑云母组成,在三叠纪时代重出海平面,并且伴随有断层的形成.正式形成于第四纪。此处的岩体比较大,为伟晶花岗岩,他是由于花岗岩内部产生裂隙,岩浆二次侵入形成的,等粒结构、粒径大于 5MM,颗粒径较大,这种形成主要与温度有关。花岗岩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岩石,各个地质时代都有产出。它是由深度变质和交代作用所引起的花岗岩化作用的结果。即地下深处的岩浆以侵入岩的形式在地下或地表形成的。花岗岩结构均匀,质地坚硬,颜色美观,是优质建筑石料。由于地下岩浆的作用,形成了拉应力作用的张节理。
漱玉洞:变质岩的形成有三种变质原因:接触变质、动力变质、区域变质。变质产物有:红柱石、蓝晶石、石榴子石。在岩浆石英砂岩的交界处易产生变质岩。这里为垫子岩,它是片岩的一种,层层之间的分离相当明显,是一种混质砂岩。垫子岩是由于岩浆的入侵的高温度高压作用下又有化学成分加入而改变了它的结构而形成,所以这里是接触变质岩。它主要是在海平面下时形成的,主要含有石榴子石,黑云母,片岩等。中间镶嵌片层的石英,形成石英肋条。在压力的作用下定向排列,花岗岩、云母片岩的形成是同时的。此处是剪节理,裂隙非常小但密、多。断口比较光滑,层层之间辨别比较明显。它与花岗岩形成于同一时代。剪节理是由剪应力产生的破裂面,剪节理又名扭节理。是岩石受切应力产生的裂隙。在岩石中常见到两组互相交叉的扭节理,称 x 节理或共轭剪节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