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绪论一:概念1、中医学:是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气、阴阳、五行学说为科学方法论,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2、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述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3、中医学理论体系主要特点:①整体观念②辨证论治4、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
5、整体观念:指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6、中医“四诊”:病因、病位、病性、病势7、辩证论治——病、证、症①病: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过程。
②证: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③症:指症状,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主观异常感觉和某些病态变化二、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1、中医基础体系形成标志——“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2、隋唐时期——中医基础补充时期代表《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3、“金元四大家”①刘完素(刘河间)——寒凉派——火热论,《河间六书》②张从正(张子河)——攻邪派——病由邪生,《儒门事亲》③李东垣(李杲)——补土派——内伤脾胃学说,《胃脾论》④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相火论,《格致余论》4、“温病四大家”①叶桂(叶天士)——《温热论》②薛雪(薛生白)——《温热条辨》③吴瑭(吴鞠通)——《温病条辨》④王士雄——《温热经纬》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一节精气学说一:精、气、神的概念1、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既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器官生理活动的产物。
精的来源由二,一为先天之精,它是与生俱来,禀授予天,为生命的原物质;二为后天之精,是饮食水谷化生之精微;后天之精可养先天之精。
2、气:指生命机能的动力和能量运动,气原属哲学范畴,被古代哲学家认为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物质。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要素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要素汇总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核心和根本,它包含了丰富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
本文将对中医基础理论的重点要素进行汇总概述。
1.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以及五脏对应五行的关系。
五行学说帮助人们理解宇宙和人体的变化规律,对中医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思想,它强调了事物的相互对立和统一性。
阴阳学说在中医中应用广泛,包括辨证论治、药物配伍、饮食调理等方面。
3. 病因学说病因学说是中医理论中关于疾病形成原因和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它主要包括外感病因、内在病因和七情六欲等方面。
病因学说帮助中医医生了解疾病的本质,为治疗提供指导。
4. 诊断方法中医诊断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通过观察、听闻、询问和触摸等方式来获取病情信息。
诊断方法在中医临床中是重要的判断和辨证的工具。
5. 中药学中药学是中医学中研究中草药及其应用的学科,它包括中药的性味归经、配伍禁忌以及药物炮制等方面。
中药学是中医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6. 方剂学方剂学是中医学中研究中药组方和用药规律的学科,它包括方剂的组成、功效和应用等方面。
方剂学在中医临床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7. 针灸学针灸学是中医学中研究针刺和艾灸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它包括针刺和艾灸的操作技术、经络理论和针灸穴位等方面。
针灸学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以上是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要素的概述,它们相互关联、相互支持,共同构成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对于学习和理解中医学及其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1. 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 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 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 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 “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 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10. 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 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推荐文档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推荐文档1.中医基本理论2.中医诊断中医诊断分为四诊法,即望、闻、问、切。
望指观察患者的外部表现,如面色、舌苔、脉象等。
闻指听听患者的声音和气味,问指与患者交流询问病情,切指按摩患者的穴位来判断疾病的情况。
3.中医治疗原则中医治疗原则包括辨证论治和防治两个方面。
辨证论治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及体质特点来判断病因病机,从而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防治则是指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扩散,维护健康。
4.中医疾病分类中医将疾病分为外感病和内伤病两大类。
外感病是指由外界的风、寒、暑、湿、燥等因素所引起的疾病,如感冒、发热等。
内伤病是指由内部的情志、饮食、劳作等因素所引起的疾病,如消化不良、失眠等。
推荐文档:1.《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是中医权威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一本医书,它对中医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整理,是中医临床的重要参考书。
2.《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作,它是中国古代医学文献中最早、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医的理论基础,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针灸大成》《针灸大成》是中国古代针灸学著作的代表之一,它系统地介绍了针灸的基本理论、经络学说、穴位选择和操作方法等内容,是学习和理解针灸学的重要参考书。
总结: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它包括了中医的基本理论、诊断、治疗原则以及疾病分类等。
学习和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对于理解和应用中医学是非常重要的。
推荐的文档《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和《针灸大成》都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作,对于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理解中医基础理论非常有帮助。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资料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资料1.中医的整体观念: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器官与组织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中医注重阴阳平衡、气血调和以及五脏六腑的协调。
2.中医的气血观念:中医认为气是万物之本,血是形体的物质基础。
气血充足则人体健康,气血不足则易生病。
中医治疗常通过调整气血来恢复人体的健康。
3.中医的阴阳观念:阴阳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阴阳相对而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阴阳平衡是保持人体健康的基础。
中医通过调整阴阳平衡来恢复人体的健康。
4.中医的五脏观念:中医将人体的功能分为五脏,即肝、心、脾、肺、肾。
每个脏器都有相应的功能,并与五脏相互作用、相互调节。
五脏的功能失常会引起疾病。
5.中医的六腑观念:中医将人体的功能分为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六腑与五脏相互合作,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
6.中医的经络观念:中医认为人体内存在着经络系统,经络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
经络具有传导、调节和保护功能。
通过调整经络的畅通来治疗疾病。
7.中医的辨证论治:中医诊断方法主要是辨证论治,即通过辨别病人的症状和体征,判断病因病机,从而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
中医辨证论治包括病因辨证、病机辨证、辨证类型和治疗原则等。
8.中医的八纲分类:中医辨证论治中常用的分类方法是八纲分类,即寒热虚实表里四个方面。
通过判断病人的寒热虚实来确定治疗的方向和方法。
9.中医的治则与方药:中医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病情制定具体的治则和方药。
中医方药包括草药、矿物和动物制剂等,常用于中医的治疗。
10.中医的预防与保健:中医注重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预防包括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运动、作息等方面。
保健包括养生、按摩、针灸等方法,可以帮助人体保持健康。
以上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点知识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习的基础,对于理解中医学原理和进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一.名词解释1.六淫: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
2.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3.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系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4.肾阴:又称元阴、真阴、真水,为人体阴液之根本。
是肾脏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滋养、濡润的作用。
5.奇经八脉:奇经八脉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其循行别道奇行,故称奇经。
6.天癸: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成熟,并维持生殖功能的物质。
7.治病求本:治病求本,是中医治疗学的主导思想,是指在治疗疾病时必须辨析出疾病的根本原因,抓住疾病的本质,并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
8.寸口:在腕后桡动脉所在的部位,为诊脉部位。
二.问答1.气和血的关系?答:“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具体地说,即是存在着气能生血、行血、摄血和血为气之母等四个方面的关系。
2.按五行顺序写出五味、五色、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华的内容?答:五行:木火土金水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色:青赤黄白黑五脏:肝心脾肺肾五腑:胆小胃大膀五官:目舌口鼻耳五体:筋脉肉皮骨五华:爪面唇毛发3.肝主疏泄的主要表现?答:肝主疏泄功能主要表现在调畅气机、调节情志、促进脾胃消化、促进血液运行和水液输布、调节生殖功能五个方面。
4.六淫中风邪、湿邪、火邪的致病特点答:风邪致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多、传变快而且动摇不定的特点。
湿邪致病具有沉重感或重着不移、黏腻停滞的特点。
火邪致病,多具有发病急骤,传变迅速的特点。
且火邪易生风动血。
5.血的形成过程及瘀血的形成原因和病症特点。
答:血的生成:(1)水谷精微化血,水谷精微在脾的散精作用下,上输于肺,并于肺所吸入的自然清气相结合,通过心肺的赤化作用注之于肺,化而为血。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一、绪论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
2、中医学论述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伤寒杂病论》。
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典籍《神农本草经》。
4、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
5、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二、阴阳五行1,、阴阳: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既可以标识自然界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又可以标识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阴阳的特性: 1)相关性 2)普遍性 3)相对性 4)属性的规定性3、阴阳的相互关系: 1)对立制约 2)互根互用 3)消长平衡 4)相互转化4、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2)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3)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①、阴阳偏盛: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②、阴阳偏衰:阴虚则热,阳虚则寒。
③、阴阳互损④、阴阳转化4)指导疾病的诊断5)知道疾病的防治6)归纳药物的性能5、五行:对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属性的概括。
6、五行的特性: 1)木曰曲直:指树木具有能曲能直的生长特性。
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木”。
2) 火曰炎上: “炎”,有焚烧、灼热之意;“上”,即向上。
“炎上”指火在燃烧时具有发光放热、蒸腾上升之象。
引申为凡是具有温热、向上、升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火”。
3)土爰稼穑:4)金曰从革:5)水曰润下:7、五行的生克关系:1) 相生: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的递资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相克: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关系。
五行的间递相制约的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3)相乘:相克太过,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克一致。
4)相侮:反向制约,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制约或克制,又叫“反克”,或者“反侮”,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克相反。
中医基础理论重要知识点
中医基础理论重要知识点
一、中医基础理论
1、阴阳学说
2、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中医自然疗法系统的基础理论,认为自然界及物质世界均
可根据五行(金、木、水、火、土)分类,将五行分别表示为金、木、水、火、土五种资源,它们之间又形成一定的相生相克关系。
五行学说可以从很多方面观察不同的自然现象,如五行与季节、节气、调摄自然界万物的生理机能等,从而用于补充中医药治疗的各种形式的调节、调和、辨证施治,比如针灸、按摩、中药调理等。
3、辨证思想
辨证是中医的根本思想,即把一般内科(妇科、儿科)病人,按照其
病情的不同,分为八种类型,即表虚证、里虚证、外邪证、内邪证、平证、痰湿证、湿热证、气郁证。
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的根本原则,辨证是各种病症的解决根据。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的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内容绪论一、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黄帝内经》的问世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南宋·陈言(字无择)所著的《三因极一病症方论》是第一本病因学专著。
金元四大家: (1)、刘完素: 字守真, 主张“六气皆从火化”, 后世称其“寒凉派”, 代表作《素问玄机原病式》。
(2)、张从正: 字子和, 主张“病由邪生”, 后世称其“攻邪派” , 代表作《儒门事亲》。
(3)、李杲:字明之, 主张“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 后世称其“补土派” , 代表作《脾胃论》。
(4)、朱震亨:字彦修, 主张“阳常有余, 阴常不足”, 后世称其“滋阴派” , 代表作《格致余论》。
三、证的基本概念证: 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 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它包括了病因、病性、病位和邪正关系, 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 该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
四、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同病异治: 是指同一种病, 由于发病的时间, 地域不同, 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 或病人的体质有异, 故反映出的症候不同, 因而治疗也就有异。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 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 表现为大致相同证, 因而采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一、事物的阴阳属性1.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2.阴阳属性互相转化阴阳之中复有阴阳: 例如: 上午: 阳中之阳下午: 阳中之阴3.前半夜: 阴中之阴后半夜: 阴中之阳4.比较对象不同二、脏腑形体分阴阳心属阳中之阳肺属阳中之阴肝属阴中之阳肾属阴中之阴脾属阴中之至阴三、五行的基本概念五行: 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与其运动变化。
四、五行的特性水曰润下, 火曰炎上, 木曰曲直, 金曰从革, 土爰稼穑五、推演络绎法已知肝属木(大前提), 由于肝合胆、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小前提), 因此推演络绎胆、筋、爪、目皆属于木;心属火, 则小肠、脉、面、舌与心有关, 故亦属于火;脾属土, 则胃、肌肉、唇、口与脾有关, 故亦属于土;肺属金, 则大肠、皮肤、毛发、鼻与肺有关, 故亦属于金;肾属水, 则膀胱、骨、发、耳、二阴与肾有关, 故亦属于水。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整理
一、基本观念
1、五行理论
五行理论是中医自古以来一直最根本的理论,是中医思想的基础理论,是中医祖先所探索的有关自然规律的重要成果。
五行分别是金、木、水、火、土,它们之间具有印象、相生、相克等属性和互动关系,它们组成了
一个统一的天地人统一体,共同调节人体生理、病理、精神状态等各个方
面的动态平衡。
2、阴阳理论
阴阳论是中医学中一种重要的理论,它是指肉体和精神的虚实状态,
是以阴、阳之间的相生相克为基础的,是对外界环境与其内在变化的系统
性描述,它被认为是调节自然界流动变化的根本自然规律。
3、气机理论
气机论是指人体内的气活动机制,是指人体内各部位活动的基础,气
是调节人体机能的动力,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变聚稀之物,从而改变
人体的状态。
气是人体活动的动力,是控制体内各种活动的动力,也是行
使抗病能力和调节机能的动力。
4、血脉理论
血脉学是中医中一种重要的理论,它以血液的流动为前提,认为血液
的活动机制是支配人体机能的基本要素,中医认为血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基
本物质,认为血液的流动是维持身体机能的基本要素,血液的流动不畅会
影响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行。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协议一、关键信息1、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概念:包括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等。
阴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血津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脏腑经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中医诊断方法:望、闻、问、切。
望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切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病因病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逸、痰饮瘀血等。
外感六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伤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饮食劳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痰饮瘀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中医治疗原则:扶正祛邪、调整阴阳、三因制宜等。
扶正祛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整阴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因制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阴阳阴阳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阴阳代表着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的属性。
阴阳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制约的关系。
例如,白天为阳,夜晚为阴;热为阳,寒为阴。
阴阳的平衡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关键,当阴阳失调时,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111 阴阳的相互依存阴阳双方互为存在的前提,一方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没有阴就无所谓阳,没有阳也就无所谓阴。
例如,人体的气和血,气为阳,血为阴,气能生血,血能载气,二者相互依存,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整体观念和系统理论为核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基础,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津液学说、脏腑学说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医基础理论的几个重点。
一、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是中医学解释万物生成发展变化的基本观点。
阴阳相对而存在,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阴阳动态平衡的失调会导致疾病的产生。
中医治疗通过调整阴阳平衡来恢复健康。
二、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医理论的基础之一。
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代表了自然界和人体内部的基本物质和功能。
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决定了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中医通过运用五行学说来分析疾病发生和演变的规律,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三、气血津液学说气血津液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内容,是中医文化的独特财富。
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对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作用。
中医认为,调节气血津液的平衡是保持人体健康的关键。
疾病的发生与气血津液的失调密切相关,中医治疗注重通过调整气血津液的平衡来治疗疾病。
四、脏腑学说脏腑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对人体内部器官的整体观念和功能活动的理论总结。
中医将人体划分为五脏六腑,认为脏腑是人体生理活动和疾病发生的关键。
每个脏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相应的病理变化,中医通过诊断脏腑的病变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发展趋势,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中医基础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津液学说和脏腑学说等几个重点。
这些理论为中医学的运用提供了指导,并通过调整人体的生理功能、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维护健康。
在世界范围内,中医的独特理论和治疗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
通过深入研究和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学,为人们的健康服务做出贡献。
同时,中医基础理论也需要不断地与现代医学理论相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中医的治疗效果和科学性。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整理一、整体观念二、病因学说中医病因学说以天人合一的观念为基础,将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
外感是指人体被外界邪气入侵引起的疾病,主要包括风、寒、暑、湿、燥等六淫;内伤是指由内因导致的疾病,主要包括七情、饮食不当、劳累过度等。
病因的认识对于中医的诊断和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三、病机学说中医病机学说是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的总结,对于中医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认为疾病发生主要由正气与邪气的相争产生,邪气侵入人体后与正气发生斗争,形成病机。
病机可以分为六淫、七情、饮食、劳伤、化瘀、痰湿等,不同的病机表现为不同的病症。
四、诊法中医的诊断方法主要有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诊法。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面色、舌苔、舌质、脉象等来判断疾病情况;闻诊是通过听患者语音、咳嗽声、腹部声音等来判断疾病情况;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病程、生活习惯等来判断疾病情况;切诊是通过按摩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疾病情况。
通过四诊法,中医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五、治法中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食疗等。
其中,药物治疗是中医最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选用中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治疗是通过在人体的穴位上刺激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疾病的康复。
推拿治疗是通过按摩人体的经络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疾病的康复。
食疗是通过合理饮食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六、阴阳学说中医的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它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阴阳二气的属性,包括人体。
阴阳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两个方面,两者处于平衡状态时人体健康,失去平衡时会产生疾病。
中医通过调整阴阳的平衡来治疗疾病,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阴阳学说对于中医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上是中医基础理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这些知识点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对于理解和应用中医学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核心,它构成了中医学的基础框架。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包括中医的整体观念、病因病机学说、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等方面。
1. 中医的整体观念中医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将人体视为一个整体。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部分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中医强调人体的气血调和,气血运行畅通是人体健康的基础。
同时,中医还注重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通过调整饮食、作息等生活方式来维持人体的健康平衡。
2. 病因病机学说中医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中医认为疾病的形成是由于人体内外环境的各种因素引起的,并通过分析这些因素对人体的影响来确定病因。
中医的病机学说强调疾病的发展变化过程,通过病机分析来确定疾病的本质和特点。
中医的病因病机学说主要包括外感内伤、阴阳失调和脏腑功能失调等方面。
其中,外感内伤指的是外界的病原体侵入人体,引发疾病;阴阳失调是指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被打破,导致疾病发生;脏腑功能失调是指人体内某个脏腑功能异常,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3. 诊断方法中医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个方面。
望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象、眼睛等外部表现;闻指听取病人的听诊、闻气味等;问指询问病人的病情和症状;切指通过脉诊来判断病情。
中医通过综合分析这些诊断方法的结果,来确定病人的病因病机,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中医诊断方法注重细致观察和细致询问,通过综合分析病人的整体状况来确定病情。
4. 治疗原则中医治疗原则是根据病因病机学说来确定的。
中医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和疾病特点来确定治疗的方法和方案。
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推拿和中草药疗法等。
药物治疗是中医中常用的治疗手段,通过选用不同的药物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和脏腑功能。
针灸和推拿是中医独特的治疗方法,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和身体部位来调节气血的运行和脏腑功能的平衡。
中草药疗法则是利用中草药的药性来治疗疾病。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全)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全)1.中医学的两个主要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
2.证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是通过分析、综合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XXX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交感互藏、阴阳的消长、阴阳的转化、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14.凡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阴消阳长)的虚热证,宜用补阴治之。
《中医基础理论》考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考点总结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和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在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中,有一些重要的考点需要掌握。
下面将对这些考点进行总结。
一、中医的基本哲学思想中医学源于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其核心思想是以天人合一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
在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中,需要了解中医的哲学思想,并能运用这些思想解析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
二、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人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核心思想,强调运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根据病情的不同特点,对疾病进行辨证断病,然后针对病因病机进行治疗。
三、中医的基本范畴中医的基本范畴包括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等。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思想,阴阳的平衡与协调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内容,对中医的诊断、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气血津液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影响。
四、中医的诊断方法中医的诊断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舌体、脉象等来确定疾病的较为直观的方法。
闻诊是通过听患者的言语、呼吸、咳嗽等来判断疾病的特点。
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发病情况等来获取疾病信息。
切诊是通过切脉来了解患者的脉象,进而判断疾病的情况。
掌握这些诊断方法的基本技巧和要点是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
五、中医的病因病机中医强调病因病机的诊治,病因是指引发疾病的原因,病机是指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
中医理论中常用的病因包括外感、内伤、情志、饮食、过劳等。
病机则包括寒邪、热邪、湿邪、燥邪、风邪等。
了解病因病机对于辨证论治和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六、中医的防治方法中医的防治方法包括调摄、攻邪护正和辨证施治。
调摄是指通过调整饮食、起居、运动等生活方式,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攻邪护正是指通过治疗方法,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重点知识汇总绪论1.中医学理论体系确立: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问世。
2.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攻邪派);李杲、李东坦(补土派);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3.中医学理论体系主要特点是:一、整体观念;二、辨证论治;4.整体观念:主要体现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5.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6.病、证、症的基本概念:●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证,即证侯,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症,即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
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
四诊—>病因、病位、病性、病势;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1.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2.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学说)3.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1.阴阳基本概念: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事物阴阳属性:相对性主要表现三个方面:阴阳属性相互转化;阴阳之中复有阴阳;比较对象不同;3.阴阳学说基本内容: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阴阳消长阴阳转化4.制约太过:“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制约不及:“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5.阴阳互根: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6.阴阳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7.脏腑形体阴阳属性:心—阳中之阳,肺—阳中之阴,肝—阴中之阳,肾—阴中之阴,脾—阴中之至阴;8.概括人体生理功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9.阴阳分析病理变化:阴阳失调主要表现形式:“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汇总
以及参考资料
一、阴阳五行理论
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理论,作为中医理论的基础,它
认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即太极抽象到有形的气
的相互转化,气的聚散,不断回归太极,形成自然界规律的一种循环。
中医经典认为,宇宙万物本也具有阴与阳的两性,即“天地两气,气
生五行”,气本自太极,气的聚散形成五行,即金、木、水、火、土。
它
们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相互补充,相互依赖,形成了宇宙间气的规律,
因此称之为“阴阳五行”理论。
二、气血津液理论
三、脏腑五脏六腑理论
“脏腑五脏六腑”理论是中国传统医学阐释机体宇宙规律的总体理论,认为人的根本生命形态与宇宙的形态相同,即有“阴阳”,“五脏”,
“六腑”,“七经”,“十二经脉”,“八经穴”,“三宝”,“三焦”
等基本概念。
四、辩证思想
辩证法,是中国传统医学处方的本体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根据五行相生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各有哪些依据相生理论确定治疗原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依据相克理论确定治疗原则---抑强、扶弱4.五行相乘相侮的次序如何五行相乘的次序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与相克相同五行相侮的次序是: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6..用阴阳学说怎样指导疾病的治疗(1)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针对阴或阳偏盛所致的病症,要运用损其有余(实则泄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2)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针对阴偏衰或阳偏衰所致的病症,要运用补其不足(虚则补之)阳虚补阳,阴虚滋阴阴阳互损,可导致阴阳两虚,阳损及阴的阴阳两虚证,宜在补阳的基础上补阴;阴损及阳的阴阳两虚,在补阴德基础上补阳从证型来看,病位在表属阳,实证属阳,热证属阳;而病位在里属阴,虚证属阴,寒证属阴等。
在决定治疗原则和临床用药时,中医学也是以阴阳学说作为指导的。
如对于阳邪过盛所致的实热证,以热者寒之的原则用寒凉药物清热;对于阴盛所致的寒实证,则应以寒者热之的原则用温热药来祛寒。
而对于阴虚所致的虚热证,要以滋阴药以补虚;对于阳虚引起的虚寒证,则要以温阳药以补阳。
在阴阳两虚的情况下,就必须阴阳两补,如气血双补。
六味地黄丸之山茱萸之“阳中求阴”就是根据阴阳互根互用原理制定的。
阴阳亡失者,当阴阳分固。
亡阳者,当回阳以固脱;亡阴者,当益气救阴以脱固。
另-----阴阳学说还可用来概括中药的性味,并用以指导临床使用。
一般来说,寒、凉药属阴,温、热药属阳;味酸、苦、咸者属阴,味辛、甘、淡者属阳;具有收敛、沉降作用者属阴,而具发散、升浮作用者属阳。
在临床用药时,应当根据疾病的阴阳性质决定治疗原则,再根据药物的阴阳属性来决定用药。
7..阴阳学说概括病理变化的最基本类型有哪两个方面?其含义如何阴阳偏盛和阴阳偏衰。
阴阳偏盛,是指阴或阳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阴阳偏衰是指阴或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
8.阴阳失调包括哪几个方面阴阳偏胜(“邪气盛则实”“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阳气的病理性亢盛,则以热、动、燥为其特点;阴气的病理性亢盛,则以寒、静、湿为其特点)阴阳偏衰(精气夺则虚”“阳虚则阴盛”、“阳虚则寒”(虚寒)、“阴虚则阳亢”、“阴虚则热”(虚热)的病理变化。
阴阳互损、阴阳格据、阴阳亡失9..脏与腑的区别如何一.五脏“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六腑“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二、五脏多实体性脏器;六腑多中空有腔性脏器;三、由于”五脏藏精以藏神”、”脏主腑从”,一般来说病理上“脏病多虚”、“腑病多实”,治疗上“五脏宜补、六腑宜泄”。
10.五脏的功能和生理特点,六腑的功能和生理特点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11六腑之间在生理功能方面有何联系六腑多为空腔器官,是以传化水谷为其主要特点,所以再其生理功能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对饮食物消化和依次传递,最后形成粪便和尿液排出体外12.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有哪些贮藏胆汁、排泄胆汁、主决断13.小肠的功能失常为何出现二便异常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
1.主受盛化物小肠的受盛化物功能表现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指小肠接受由胃腑下传的食糜而盛纳之,即受盛作用;二是指食糜在小肠内必须停留一定的时间,由脾气与小肠的共同作用对其进一步消化,化为精微和糟粕两部分,即化物作用。
小肠受盛化物功能失调,表现为腹胀、腹泻、便溏等。
2.主泌别清浊泌别清浊,是指小肠中的食糜在作进一步消化的过程中,随之分为清浊两部分:清者,即水谷精微和津液,由小肠吸收,经脾气的转输作用输布全身,即所谓“中央土以灌四傍”;浊者,即食物残渣和部分水液,经胃和小肠之气的作用通过阑门传送到大肠。
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还吸收了大量的水液,其中较清稀者上输于肺,经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布散于全身,并将脏腑代谢后产生的浊液下输肾和膀胱,以成尿液生成之源。
由于小肠参与了人体的水液代谢,故有“小肠主液”之说。
若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失常,清浊不分,水液归于糟粕,就会导致水谷混杂而出现便溏泄泻等症。
临床上治疗泄泻采用“利小便所以实大便”的方法,就是“小肠主液”理论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14胃主通降的生理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胃的通降包括:1.不断受纳饮食物;2.协助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大肠;3.帮助大肠传导糟粕胃的主要生理功能:主受纳、腐熟水谷15肾的主要生理功能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藏精,主水,主纳气16肝的主要生理功能肝藏血、肝主疏泄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17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消化饮食,吸收水谷精微并将其转输至全身的功能。
18肺的主要生理功能主宣发肃降、主气、助心行血、促进水液输布和排泄19.心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血脉、心藏神20.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血液的正常运行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血液充盈,寒温适度;二是脉管系统通畅完好;三是心肺肝脾脏腑功能正常,特别是心脏功能尤为重要。
21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如何一.五脏的精、气、血是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五脏产生七情。
二.七情太过也会伤及相应的内脏,引起七情致病22.发病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如何理解?发病的基本原理:正邪相搏。
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三)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是否发病(四)某些情况下,邪气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
23.何谓虚与实实,指邪气盛,是以邪气亢盛,正气未衰,以邪胜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变化,并表现一系列以亢奋、有余、不通为特征的实性病理变化常见壮热、狂躁、声高气粗、腹痛拒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舌苔厚腻等;而内伤病实证则表现为痰涎壅盛、食积不化、水湿泛滥、气滞瘀血等各种病变。
虚,指正气不足,邪不太盛,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表现一系列以衰退、虚弱、不固等为主要特征的虚性病理变化。
虚证常见神疲体倦、面色无华、气短、自汗、盗汗,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表现。
24.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一)津液的生成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通过脾胃的运化及大、小肠等脏腑的消化吸收功能而生成。
基本过程是:饮食入胃,经过胃的腐熟消化,小肠的泌别清浊,吸收水谷中的营养物质和水分,赖脾气之升清,将胃肠吸收的津液上输于肺,而后输布全身;代谢后的水液经肾送人膀胱。
另外大肠也能吸收糟粕中的水分,故日“大肠主津”。
可见津液的生成过程是在皮的主导作用下,胃、小肠、大肠共同参与完成的。
(二)津液的输布津液的输布主要是依靠脾、肺、肾、肝和三焦等脏腑生理功能的协调配合,完成在体内的输布。
脾对津液的输布作用,如《内经》所言“脾气散精”。
一方面脾将津液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肃降,再得以将津液布散全身。
另一方面,脾也可以将津液直接向四周布散至全身各脏腑,(三)津液的排泄津液的排泄主要通过排出尿液和汗液来完成。
除此之外,呼气和粪便也将带走一些水分。
因此,津液的排泄主要与肾、肺、脾的生理功能有关。
论述题1.何谓人体之气,其功能是什么?医学中的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一)推动作用(二)温煦作用(三)防御作用(四)固摄作用(五)营养作用(六)气化作用30.气得分类?各自的生成、特性、功能和分布如何?(一)元气元气,又名原气、真气,都是指先天之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1.生成与分布元气主要由肾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
元气的生成来源是肾中所藏的先天之精,先天之精化生的元气生于命门,《难经·三十六难》说:“命门者……原气之所系也。
”肾中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胚胎时期即已存在,出生之后,必须得到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的滋养补充,方能化生充足的元气。
若因先天之精不足而导致元气虚弱者,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培育补充而使元气充实。
元气是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的,《难经·六十六难》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
”元气发于肾,以三焦为通路,循行全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肌肤腠理,无处不到,发挥其生理功能,成为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
2.生理功能元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二是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二)宗气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灵枢·五味》称为“气海”,又名为膻中。
1.生成与分布宗气的生成有两个来源,一是饮食中的水谷精气,一是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二者在肺的气化作用下生成宗气。
因此,脾的运化转输功能和肺主气、司呼吸的功能是否正常,对宗气的生成和盛衰有着直接的关系。
宗气聚于胸中,通过上出息道(呼吸道),贯注心脉及沿三焦下行的方式布散全身。
《灵枢·邪客》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
”宗气一方面上出于肺,循喉咙而走息道,推动呼吸;一方面贯注心脉,推动血行。
三焦为诸气运行的通道,宗气还可沿三焦向下运行于脐下丹田,以资先天元气。
此外,《灵枢·刺节真邪》中还指出宗气可由气海向下注入气街(足阳明经脉的腹股沟部位),再下行于足。
2.生理功能宗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行呼吸、行血气和资先天三个方面。
宗气上走息道,推动肺的呼吸。
因此,凡是呼吸、语言、发声皆与宗气有关。
宗气充盛则呼吸徐缓而均匀,语言清晰,声音洪亮。
反之,则呼吸短促微弱,语言不清,发声低微。
宗气贯注于心脉之中,促进心脏推动血液运行。
因此,凡气血的运行,心搏的力量及节律等皆与宗气有关。
宗气充盛则脉搏徐缓,节律一致而有力。
反之,则脉来躁急,节律不规则,或微弱无力。
《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
”虚里穴发于左乳下,相当于心尖搏动的部位,可以依据此处的搏动来测知宗气的盛衰:若其搏动正常,是宗气充盛之象;若其搏动躁急,引衣而动,是宗气大虚;若其搏动消失,是宗气亡绝。
目前在临床上更多的是从脉象来测知宗气的旺盛和衰少。
由于宗气助心脉之血气的运行,所以宗气不足则往往导致血行瘀滞,凝而留止的病理变化。
由于宗气对呼吸运动及血液循行都有推动作用,因而可以影响到人体的多种生理活动,凡气血运行、肢体寒温和活动、视听等感觉、言语声音及脉搏强弱节律等,都与宗气盛衰有关。
《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说:“宗气者,动气也。
凡呼吸、语言、声音,以及肢体运动,筋力强弱者,宗气之功用也。
”(三)营气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丰富营养作用的气。
由于营气在脉中,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营与血难以孤立,故常“营血”并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