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业大学“十三五”国际化发展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工业大学
“十三五”国际化发展规划(2015-2020年)
国际交流处
二〇一四年五月
湖南工业大学“十三五”国际化发展规划
(2015-2020年)
为适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服务湖南高等教育发展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推进学校包装教育的办学特色,通过推动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奠定包装教育的龙头地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贯彻落实学校发展总目标,实现国际化战略,特制定《湖南工业大学“十三五”国际化发展规划(2015-2020年)》。
一、国际交流与合作现状
新世纪以来,我校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扩大,使学校教育事业国际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一)教育国际化意识日益增强。在世界多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学校注重对外交流及教育实践,把推进教育国际化摆上学校发展的议事日程。2004年设立国际交流处协调处理对外事宜;2007年成立国际学院,逐步建立起了国际交流与国际教育的格局。2000年至今,学校强化包装教育的办学特色,举办了数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并成为我国第一个被国际包装协会(IAPRI)接纳的会员单位。十二五期间,全校派出教学一线的中青年优秀教师、高等教育与教学管理人员等150人次,前往13个国家(地区)的66个教育、科研机构进修培训或参加国际会议,内容包括国家留学基金委的项目、教育部“千名中西部大学校长海外研修计划”、学科专业领域的进修、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培训、合作办学项目的专业教师培训和教学法培
训、外语进修及国际会议等。
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出国进修培训,统一了对学校发展战略的认识,增强了学校办学的国际化意识;学习观摩了国外高等教育及管理的先进理念与方法,促进了教学、科研、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加强并密切了与国际学术组织的联系与沟通,扩大了教师科研学术的视野与范围。超过2/3的院系在其总体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师资科研国际化程度的目标和举措。
(二)国际交流与合作规模不断扩大。2013年至2015年,通过教育部《千名中西部大学校长海外研修计划》项目,已有3名校领导受教育部派遣前往国外学习先进的高等教育管理经验、开展学术交流;学校共安排约75名教学科研及管理人员出国留学、学术交流,或与国外开展合作研究;各院系也支持专业教师、科研人员以公派或个人身份对外学术交流,其中包装与材料工程学院近五年内有过访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经历的教师达到40人。我校多次联合参与或成功组织承办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如“国际现代包装学术研讨会”(2004),“室内空气质量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007);参与“意大利“BAEON”包装设计大赛(2006)、“北京国际包装博览会”(2010)、世界包装大会在京召开(2010)、智能系统设计与环境技术国际会议(2010)、国际包装教育论坛(2010)、“芙蓉杯”国际工业设计创新大赛(2010)、“世界之星”WorldStar2010包装设计奖,中国国际印刷技术展(2011)、世界社会主义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株洲峰会2013)、第26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2014CCDC),德国红点概念设计大赛(2014)、国际包装研究机构协会(IAPRI)大会(2012-2015)等。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优化了我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国际声誉也得到提升。
我校师生交流主要采取交换生、赴美带薪实习、校外友好访问、国外院校邀请学习交流等形式。近年来与国外院校合作交流逐渐加深,至今已与国外3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与交流的关系。2010-2014年通过暑期赴美带薪实习出国的学生达49人。2名学生参与了中韩青年友好使者代表团访韩活动,2名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赴合作办学院校-新西兰马尔伯勒理工学院学习交流,国际学院出国留学人数达到60多人。
(三)国际交流与合作环境逐步改善。我校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高校教师队伍素质的逐步提升为国际交流与合作奠定了人才基础。目前各院系专业教师队伍中出国留学人才比例逐年提升,其中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就有9名外国知名高校归国教师,占比达到10%;多数院系开设双语示范课程,为外国留学生专业课程教学做好了师资储备;国际学院开设4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其中1/3以上的课程实现外方师资全覆盖,其余专业课程由校内师资全英语或双语教学;2012年开始申报教育厅“海外名师”项目,至今共获得4个项目且运行良好,收益的师生覆盖全校所有理工科专业院系。
(四)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成效明显。我校国际交流处与境外多个国家及地区开展了合作办学洽谈,截止2013年已成功与英国伍斯特大学和新西兰尼尔森﹒马尔伯勒理工学院所开展合作办学项目,其中本科层次1项,专科层次3项。据统计数据,我校聘请的外国专家规模逐渐扩大,截止目前,学校常年聘用专业外籍教师6人,语言外籍教师8人,分别来自美国、英国、日本、立陶宛、摩洛哥、捷克等国家。讲授课程涉及英语、日语、会计、艺术设计、营销及计算机技术等。学历结构不断提升,大部分教师拥有硕士及硕士以上学位。
为了进一步优化我校国际化师资结构,我校将现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师生互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本科项目的专业外教课堂教学效果达到了合作办学项目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目标。
二、我校国际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对比中外高校教育、科研国际化发展现状,我校还存在一些与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不相适应的问题与困难。
(一)教育国际化的认识有待提高。我校国际化进程起步较晚,全校上下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紧迫性还缺乏全面、深入的认识,在机遇面前犹豫不前、坐失良机,或者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存在只抓片面、迷失了方向。应不断加深教育国际化创新理念的宣传,提高认识。坚持育人为本,以优质教育资源和开放的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构建我校对外交往,对外教育扩大化的总体战略。
(二)事业发展竞争优势不足。我校的国际化进程虽然近几年发展迅速,但与省内其他高校相比,在总体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地域特色不明显,国际教育专业特色有待提升,高层次国际教研师资不足、出国读研学生规模偏小、许多院部还未争取双语示范课程和筹建国际科研合作实验室,等等。
(三)国际化层次不高。教师交流数量少、时间短,院部差异大,有些院部派出培训的教师数量几乎为零;教师参加国家、地方项目访问学者积极性有所提高,由于外语水平不达标,选拔录取比例不高;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合作研究的教师数量偏少,2006至今,我校18个教学院(部),共派出75人次参加国外公派访学研究,年均仅7人次;学校聘请外国文教专家的总体规模还不大,聘期在半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