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情景关系鉴赏古诗词

合集下载

诗词鉴赏景与情关系

诗词鉴赏景与情关系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一二句写事写情,已露出“愁”字,似乎接下来就要正面写愁,然而诗人却将笔触转到景物上, 巧妙地以景结情,含不尽之意于景中。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前三句就乐声抒情,最后一句轻轻宕开一笔,以壮阔而悲凉的景象收束全诗,将不尽之情以不 尽尽之,这种以景结情,真可谓“绝处生姿”。
这首词前四句写景,结尾两句直抒胸臆,以情结景,使抒发的感情由隐而显,实属点睛之笔。
拓展练习:从景与情之间结构关系的角度辨析下列作品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 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
融情于景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前二句实写秋天菊花盛开之景,后二句发挥想像,虚写
2、借景抒情: 又称“缘情写景”“由情及景”,是情在景先,先有情后有景,是“以我观物,故物 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景的设置总是以情为转移的,所谓“情哀则景哀,情乐则 景乐”(吴乔《围炉诗话》)。 “借景抒情” 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 “景”。
• 思路:作用+ 内容+ 意境+ 情感 • 步骤:
(作用)
描写…… 营造…… 表达……
作用
南乡子 唐 李王旬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请简述写景的作用。
词的最后通过“潮退”反衬思乡却无法回乡,强化了思乡之情。
参考答案:①词中借景抒情,②用烟、雨、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等意象,③勾勒出一幅凄凉伤感的 画面,④渲染了离愁别恨的思乡之情。

高考古代诗歌艺术鉴赏:情景关系

高考古代诗歌艺术鉴赏:情景关系

高考古代诗歌艺术鉴赏:情景关系此情此景,让我忍俊不禁。

此情此景,让人潸然泪下。

看到这种情景,心潮澎湃。

这种情景,让人浮想联翩。

……上述情景,比比皆是,举不胜举。

情、景二字,如胶似漆,形影不离,密不可分!情、景是诗歌内容的两个要素,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互生发与渗透,从而达成融合无间的状态——“情景交融”。

因此,情景关系常成为诗歌考查的重点。

本文拟从3大角度10个方面对古典诗歌的情景关系做一探讨,以飨莘莘学子。

一、从抒情方式角度看,可分为三种方式: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

1.借景抒情是指诗人用某种感情看待某一景物或场景,在其笔下,这一景物或场景,也染上了某种感情的色彩。

三闾庙戴叔伦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本诗凭吊屈原。

用沅湘长流不尽的江水比喻屈原千年不尽的怨恨,表达了对他的极大同情。

后两句借景抒情,通过日暮秋风吹落无边落叶的萧瑟之景,进一步烘托了屈子的哀怨,寄托了作者的同情。

2.触景生情是指诗人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后,油然而引出的某种情感的抒发。

春行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这首诗从首联“野兴长”到尾联“忽惆怅”,反映了诗人喜悦到悲伤的情感变化。

诗人兴味十足,骑马观赏秋天景色,却触景生情,看到了好似自己家乡的桥和树,由此思念起家乡来。

3.寓情于景是指诗人带着由自己的遭遇或处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

石头城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这首诗咏怀石头城,表面看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抒情。

诗人写了山、水、明月和城墙等荒凉景色,写景之中,深寓著诗人对六朝兴亡和人事变迁的慨叹,悲凉之气笼罩全诗,读之怆然。

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古诗鉴赏之情景关系例析

古诗鉴赏之情景关系例析

古诗鉴赏之情景关系例析古诗作为中华文化的精粹之一,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还有着流芳百世的文学价值。

其中,情景描写是古诗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情景关系,也是古诗中一个极具表现力的词汇。

本文将从情景关系入手,对古诗鉴赏进行例析。

情景关系,指的是诗中描述的情境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情景关系是诗歌中一种常见的形象表现方式。

它反映了诗人对生活、人性、伦理道德以及哲学思想等方面的理解,是一种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的综合。

下面本文将以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为例,浅析情景关系。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的一首豪放派词作品。

首两句“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表现了主人公热血、慷慨、豪迈的性格特点。

接下来,苏轼运用情景关系,将主人公和场景巧妙融合,营造出一个生动、亲切的情景。

比如“马蹄疾,人脚轻,情知只今夜,不觉五更钟。

”这两句,情景交融,形象逼真,生动地刻画了出行的场景。

在这里,诗人通过马蹄声和人脚声的对比,将狩猎的场景描述得十分真实。

人们在前往出猎的途中,惊扰了静寂的夜晚,令人感受到一股强烈的冒险气息。

这种情景关系的描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狩猎的乐趣,更多地体现了作者的情感表达。

此外,苏轼还通过情景关系来塑造人物形象。

比如,“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这两句,既表现出主人公的豪情壮志,也展现了他远行万里的苦劳。

在这里,诗人成功地通过“功名”和“路程”两个元素,将主人公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情景关系的描写,不仅体现了人物的的性格特点,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感悟。

总的来说,情景关系在古诗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看待猎场情景、表现人物性格和心理、以及作者思想和情感。

因此,在欣赏古诗的过程中,必须善于理解和把握情景关系,才能真正领略古诗的意境与情感的内涵。

古诗词鉴赏情景关系问题

古诗词鉴赏情景关系问题

古诗词鉴赏情景关系问题情与景,是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古诗词鉴赏情景关系问题,欢迎大家阅读!一、触景生情“触景生情”又称“由景及情”、“情因景生”,是先有景后有情。

“景乃诗之媒”(谢榛语),人物一开始心情比较平静,由于受到外界景物的刺激,激起感情,所以称为“触景生情”。

杜甫的《登高》一诗就是典型的触景生情之作: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人登上高处,映入眼帘的是一派苍凉恢廓的秋景:辽阔的江天,清猿哀鸣,飞鸟栖止不定,长江滚滚,落木萧萧(前两联内容),这种苍凉的景色触动了他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感情,于是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俱涌心头(后两联内容)。

触景生情的例子很多:“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共短亭。

”(李白《菩萨蛮》);“忽见陌头杨柳色,悔叫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杜甫《登楼》);“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韦应物《寄李儋元锡》)……二、融情入景又称“由情及景”,是情在景先,先有情后有景,是“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

景的设置总是以情为转移的,所谓“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吴乔《围炉诗话》)。

诗人的心情比较激动,把这种激动的心情加到景物上去,高兴时看到一切景物也都在高兴,悲哀时看到一切景物也都在悲哀。

融情入景的例子在古典诗歌中也不少见:“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三、情景交融凡是有意境的作品,应该既做到情景交融、形神兼备,又做到虚实相生,给人留下想象空间。

诗歌鉴赏之情景关系

诗歌鉴赏之情景关系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杜 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2)简要赏析全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答:通过描写堂边美丽的景色,表现出诗人草 堂建成的兴奋和喜悦的心情。尾联借典,表 现出诗人仕途不得意的愤懑之情。(1)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参考答案: 步骤一: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写哀景抒哀情。 步骤二: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 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 如今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步骤三: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
谢谢 大家!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 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 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答:全诗诗人通过对自己建成的“草堂”周围树木葱
郁,景色秀丽,鸟儿栖息筑巢等景描写来抒发自己 怀才不遇,孤苦漂泊,无限悲伤的感情。(0)
答:①整首诗作者融情于景,写了草堂旁遮蔽,用了
拟人的修辞,将落叶拟人化,说它阻碍了太阳,清 风吹拂着叶子,竹子和缕缕烟海在有露珠的树梢上, 看着燕子频频来筑巢,作者感叹无心,作《解嘲》。 ②用典则实出表现自己因仕途不顺而抒发的无奈, 愤懑感慨之情。(0)
——诗歌鉴赏之情景关系
学习目标
通过错题回顾,在原有古诗知 识的基础上,掌握景情关系. 2.通过拓展练习,研究探讨并总 结情景关系题的解题思路及答题 技巧,并规范准确答题。

古诗词鉴赏之情景关系精选

古诗词鉴赏之情景关系精选

古诗词鉴赏之情景关系古诗词鉴赏之情景关系精选情与景,是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

“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孤不自成,两不相背”(谢榛)。

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互生发与渗透,并从而达到融和无间的状态,于是美妙的诗歌意境便产生了。

触景生情——情景相生——情景交融,是诗歌意境创造的基本途径之一。

命题人常常会选取情景交融的诗篇作为测试材料,让考生赏析其“情”与“景”的关系,这实际上是要求考生懂得诗歌意境究竟是如何营造出来的。

情景交融的诗篇,或全篇写景而情寓景中,或前景后情,或前情后景,或情与景交互出现而自成意境。

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诗歌作品,同学们须注意赏析的思路:一般是先分析诗中写了什么样的景(景的特点),然后分析这样的景又生发出什么样的情(情的特点),情景交融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意境的特点)。

如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第12题第(2)小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情”和“景”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

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

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露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从上面的参考答案可知,分析诗中写了什么样的景,一般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或描述画面;然后点出诗人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会用到“景中含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等鉴赏术语;最后抓住重要意象的特点及关键字眼揣摩诗人的情感。

《春行即兴》三四句中的“自”“空”二字即关键字眼,花自飘零无人管,此中即有诗人的伤心怀抱;好鸟空啼无人赏,则更是一派凄凉!上面这个例子是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来赏析整首诗歌的,也有只摘取诗中极富艺术性的诗句加以赏析的情况,如2009年高考语文江西卷第14题的第(2)小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古典诗歌鉴赏情景关系

古典诗歌鉴赏情景关系
——诗歌鉴赏之情景关系
情景关系的具体表现: 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正衬 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反衬
知识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回顾
•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从情景角度鉴赏这两句诗。
前两句以乐景衬哀情:回想当初出征 时,杨柳依依随风吹拂。用杨柳春风的 明媚春光来反衬离家的悲伤。 后两句以哀景衬乐情:如今回来的路 。 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用大雪纷飞的 严寒来反衬战后回家的喜悦。
如何判断“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
1、明确含义: 乐景: 美好热闹的景物 哀情: 哀伤悲凉的情感
2、先通读全诗,读懂情感,确定是“哀情”; 3、分析景物描写,而且确定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劳歌:别歌 。谢亭、西楼:送别之地。)
D也使感叹民生疾苦的主旨更为明确。
有人以为,尾联毁坏了全诗优美的意境,应 该删去;也有人说,这两句恰是诗人匠心独运之 处。你赞同哪一种意见?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概 括剖析。
A同意后一种意见。
B作者运用“以乐写哀”的手法(或“以乐景衬悲 情”、“反衬”):前三联选取了古原上的碧云、 鸟儿、翠稻、农人等意象 ,运用拟人手法,描 绘出一幅水色山容清新明丽的春景图。最后两 句点出农村的穷苦,内心的沉重。 C抒发了满腔悲愤之情。
总结 情景关系题答题步骤:
1.明确回答出情景的哪种关系。 2.借什么景抒什么情\ 融什么情于什么 景。 分析意象,概括画面特点 (什么地方 的景物?景物的什么特点?) \因什 么而产生的怎样的情感。
2012年高考模拟卷
晚望
(清)郑珍
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 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 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 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古诗词鉴赏情景关系问题探究论文

古诗词鉴赏情景关系问题探究论文

古诗词鉴赏情景关系问题探究论文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情景关系是诗歌理论中的非常重要的诗学范畴,情景交融是我国古典诗歌追求的最高的境界之一,一般来说,一首诗歌往往是同时运用了几种情景关系,包括触景生情,融情于景等等,本文结合具体的古代诗词示例,简要的对其进行讨论和鉴赏,探讨中国古典诗歌情景关系的实质以及情景关系呈现出来的形态特征等等。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古诗词鉴赏情景关系问题探究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古诗词鉴赏情景关系问题探究全文如下:“情”与“景”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要素,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中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情”是情感的,主观的;“景”是形象的,客观的。

“情景关系”即是情与景的组合手法。

从不同角度看,大体上有两种,一是因果关系,包括时间上的先后,有时候先景后情,也称之为触景生情、即景生情;有时候先情后景,以情设景,缘情写景。

二是手段目的关系,“情为主,景为宾”,以言情为目的,绘景为手段。

纵观近几年高考的古代诗词鉴赏试题,命题者常常会选取情景交融的诗篇作为考试材料,以情与景为命题点设题,尤其青睐赏析情景关系。

“情”是对诗歌内容情感的考查,“景”是对诗歌形象的考查,“情景关系”实际上是对诗歌表达技巧的考查。

要解答情景关系类试题,考生首先要掌握并区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以景衬情”“以景作结”等主要组合手法。

一、触景生情触景生情也就是景生情,情随景生,强调物的兴发感动作用。

诗人原先并没有自觉的情思意念,但在生活中遇到某种景物,有所触动和领悟,于是通过景物表达情志。

这种触景生情,情随景生,是一个由外到内的感情的触发过程。

例1:(2011・天津卷)【注】(?-878)①〔周朴〕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

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西部,古属秦国。

〔萦纡〕旋绕曲折。

问: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诗人的哀愁是由荒郊中看到的景色引起的:泾水弯弯曲曲萦绕着遥远的村庄。

诗歌鉴赏之情景关系

诗歌鉴赏之情景关系

融融怡人的春光
诗人归心的殷切
以哀景衬乐情
•暮春归故山草堂
• 钱起 • 谷口春残黄鸟稀, • 辛夷花尽杏花飞。 • 始怜幽竹山窗下, • 不改清阴待我归。
• 一二两句渲染出春光逝去,了无踪迹的凋 零空寂的气氛,反衬出三四句诗人对幽竹 “不改清阴待我归”的欣喜之情。
例题
台城 (唐)韦江 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请赏析三四句的手法及作用 答案:以乐景写哀情(步骤 一)。春光明媚,柳枝飞舞 的乐景反衬人事全非哀伤之 情(步骤二)。用反衬手法 表现乐诗人的无限感伤怅惘 之情。(步骤三)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首诗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运用了什么 表达技巧?
明确:隐含对唐王朝日益衰微的警 戒,讽喻了唐统治者应励精图治。 借古讽今。
学以致用 抒情方式的考查
尾联将沾襟的别泪与丝 1、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 般的密雨交织起来,十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送别之情,情与景色巧 妙地结合起来。分析是 海门深不见,浦树含远滋。 否恰当?
这是一首送别诗。
首联点出送别之地,其中首句点“雨”,次句点“暮”,直切诗 题中的“暮雨”。以楚江点“雨”,表明诗人正伫立江边,又 暗切“送”字,为下面的画面染上了一层灰暗的底色。 颔联、颈联继续描写江上的景色: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 雨,振翅不速;海门深邃,浦树幽远;树上水雾缭绕,显得滋 润。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无不笼罩在烟雨薄雾之中,无不染 上离情别绪。
诗歌鉴赏中的 “是古典诗词重要的 结构方式之一。所谓“以景结情”是指 以“景物”来传达、折射、暗示(暗喻) 出作者的感情、寄托和抱负。说通俗点 就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基础上戛然 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这种 写法能使诗歌收到“此时无情胜有情” 的效果,往往使诗歌显得意犹未尽、形 象含蓄、耐人咀嚼。

古诗词鉴赏情景关系赏析方法

古诗词鉴赏情景关系赏析方法
绘出来; • 三、情感判断:根据诗句,阐发作者抒发的具体
情感。
举例分析(情景交融)
• 鹧鸪天 室人降日* 以此奉寄 [元]魏 初 •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
两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 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 *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 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满林残照见归鸦”。 • 答:该句情景交融,夕阳照在密密的树林上,乌鸦向着自 己的巢飞去,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能像乌鸦归巢一样回到 自己的家中与亲人团聚的思想感情。
举例分析(触景生情)
• 声声慢(下阕) •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
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 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分析划线句的情景关系。 • 答:划线句触景生情。在黄昏的时候,绵绵细雨, 淅淅沥沥、点点滴滴打在梧桐叶上,表达了作者 独守空房孤独无依的凄苦之情。
该句情景交融夕阳照在密密的树林上乌鸦向着自己的巢飞去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能像乌鸦归巢一样回到自己的家中与亲人团聚的思想感情
古诗词鉴赏情景关系答题要则
规范格式
• 关系界定+景物描写+情感判断
• 一、关系界定: • 1、情景交融——纯写景诗句; • 2、触景生情——前句写景,后句抒情; • 3、缘情生景——前句抒情,后句景物渲染。 • 二、景物描写: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把景物细致描
举例分析(缘情生景)
• 南乡子 •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
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 分析划线句的情景关系。 • 答:划线句缘情生景。在春日暮色苍茫中,
潮水随着夕阳西下也渐渐退潮回归大海了。 表达了作者浓烈的思乡之情。

五、古诗词鉴赏之情景关系

五、古诗词鉴赏之情景关系

五、古诗词鉴赏之情景关系引言古代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深刻的情感内涵而为人称道。

其中,情景关系是诗词创作中一个重要的表现方式,通过描绘景物和情感的关系来传达诗人的思想和感受。

本文将通过对古诗词中情景关系的分析和鉴赏,深入探讨它在古诗词中的作用和价值。

情景关系的概念情景关系是指诗人通过描绘景物、情感和情绪等元素之间的联系,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情景氛围。

这种情景关系既可以是主观情感借助客观景物的描绘来表达,也可以是客观景物通过触发诗人的情感而呈现出来。

情景关系在古诗词中可以通过各种修辞手法和意象来实现,如拟人、象征等。

情景关系的种类古诗词中的情景关系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下面我们将简要介绍其中的几种:1. 行旅与情感关系很多古诗词中都以行旅为背景,借助旅途上的景物描写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

例如《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就通过对壮丽景色的描绘,传递了诗人豪情壮志的情感。

2. 自然与情感关系自然景物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情景元素之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表达自己的感受。

例如《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通过对明月和霜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3. 感叹与情感关系古诗词中常常出现一些感叹的情景,通过对一些令人羡慕或者令人遗憾的事物的描绘,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

例如《古朗月行》中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表达了作者对项羽的深深惋惜之情。

4. 人物与情感关系人物是古诗词中一个重要的情景元素,诗人通过描绘人物形象和情感,将人物与情感关系相结合,创造出一个生动的情景。

例如《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中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通过对杨玉环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杨玉环的深深思念之情。

情景关系的意义和价值情景关系在古诗词中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情景关系可以丰富诗词作品的内涵,使之更具艺术感和深度。

通过对情景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诗人可以表达出丰富多样的情感和思想,触动读者内心的共鸣。

高中语文总复习之-古诗词情景关系鉴赏题型

高中语文总复习之-古诗词情景关系鉴赏题型

古诗词情景关系鉴赏题型(一)基本特点这类诗歌在题材上大量选择景物入诗,主要是渲染一种气氛,或烘托一种意境,或传达一种情意。

写景诗往往含而不露,蕴藉深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古典诗词中情与景密不可分。

触景生情,缘情布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衬等艺术手法。

清人王夫之曰:“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

”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

”。

常见的抒情方式有:借物咏怀,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二)情景关系1先景后情借景抒情“诗人道性情,无所谓景也,写景也在写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合。

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前四句诗人选取秋天典型的意象“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描写雄浑壮阔之景,后四句抒发深沉悲壮之情。

2先情后景,以景结情。

从军行(其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前三句叙事抒情,最后一句写景以景结情,寓情于景。

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

对此景,生发出的是无限的乡愁,还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壮志和对于现实的忧怨?还是对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

创造意境,引发读者想象,含蓄蕴藉。

3融情于景,情景合一“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

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

”诗词中的景物不是孤立的,而是创造一种气氛,奠定一种基调。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诗中无一处说别离,却处处含别情。

后两句中借助景物写出了诗人远望友人离去的情景,所有的牵挂、思念都自然融入了那汤汤而去的长江水。

4、移情别景借景言情景物本无情,但在诗人笔下,却成了可怨可恨可感可知可问可诉的有情之物。

正如欧阳修所言:“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

”如:“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蝶恋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象与意境
重要术语:意象、意境 答题指导:分析意境的程序
意 象
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 的客观物象。客观的自然景物即“物象” 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了诗人的 情感色彩,赋予它灵性,便成了浸透着主 观意愿的“意象”。鉴赏具体作品的时候, 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 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 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 词作品。

直抒胸臆
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二、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触景生情与寓情于景的主要区别:
触景生情是因眼中所见景物引起心中的某种 感触,于是描绘当时的景物来抒发感情,就是先 有 “景” 后有“情”,触“景”而生“情”。 寓情于景是先有“情 ”,后有“景”,缘 “情” 而找 “景”,因情生景,借相关的“景” 来抒发感情,往往融情于景。 情景交融,无论是触景抒情还是寓情于景, 都是手段,都能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二、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高考试题】春日登楼怀归 【宋】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 知县。 ②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
意境氛围: 思想情感:
寂静昏暗
凄迷悲伤
悲叹感慨岁月蹉跎,英雄老 去,事业无成,漂泊羁旅。
如何分析诗歌的意境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 要景物(意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 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 像加以再创造,力求语言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 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 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 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 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 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诚 信 :
月亮,学名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遥有此寄(李白) 扬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意 象 的 类 别
(一)象征性意象。象征是用具体事 物表示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象征性 意象有较强的固定性。 诚 何 (二)比喻性意象。它借助鲜明、生 实 动的喻体形象,使情思具体化,从而 , 为 增强诗的表达效果。 《 守 (三)描述性意象。指对形象作具体 现 描述,从而使感情具体化,当然,描 信 诚 代 述不是客观的,而是渗透了主体思想 用 汉 感情和审美理想的。 语 。 信 词 典 ? 》
(步骤一:再现画面)此诗描 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秋夜的景色: 月落夜深,繁霜暗凝,栖乌鸣 啼。朦胧夜色中,江边的枫树 只能看到模糊的轮廓;雾气茫 茫的江面,渔火星星点点。泊 舟枫桥的旅人卧听远处寒山寺 传来的钟声。 (步骤二:氛围特点)全诗营 造了秋夜幽寂清冷的氛围。 (步骤三:思想感情)写出了 羁旅者的孤寂伤感,愁绪满怀 的情感。
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 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 骤二)。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 围特点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 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请分析一面这首诗 的意境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从情景关系看表达技巧
从抒情方式来看——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从表现手法来看——衬托(正衬、反衬)
以景衬情(乐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乐景衬哀情)
从写景方法来看
渲染——烘托(衬托)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虚实结合 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景物的多角度描写(远近、高低、俯仰——绘形、绘声、 绘色——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

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 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4分) 本诗运用了触景生情的表现手法,(1分)诗人无聊而望, 却见到如家乡般的景色,平川、野渡无人、孤舟横斜、 荒村中的断霭、古寺中的流莺,引发了诗人思乡的感情, (2分)使诗人的感情抒发得更含蓄隽永,富有诗意。(1 分)
二、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高考试题】鹧鸪天· 送人 【宋】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 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运用了哪种表现 手法?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 析。(4分) 此句运用了寓情于景(借情抒情)的表现手法,(1分) 通过对浮天、水、树、雨、云、山等景色的描写,表现 了词人翘首远望中的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难中 的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和山高水长中的前程迷茫的郁闷 之情,(2分)词人把丰富的情感寄托在景物描写当中, 有着含蓄隽永、意味深长的作用。(1分)
一、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缘事抒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诗经· 采薇》(节选) 直抒胸臆 雨霖铃 【宋】柳 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借景抒情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缘事抒情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借景抒情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绚烂热烈
清幽静谧
苍凉壮美
荒凉悲壮
雄浑壮丽
澎湃汹涌
体会景物(意象)的哀乐,揣摸诗歌(句)的氛围
哀 景 与 乐 景
意象常常通过冷暖色调传达感情, 诚 就形成了所谓的哀景与乐景。暖色 诚 何 信 预示着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 实 : 风发,这就是乐景;冷色代表着冷 , 为 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这 《 就是哀景。 守 现 信 诚 代 诗人的感情色彩往往更鲜明体 用 汉 现在某些描写景物的修饰语上,使 语 。 信 景物的感情带有倾向色彩。 词
常见氛围特点举例
二字型 恬淡 幽静 静谧 清新 明丽 绚丽 萧瑟 凄清 冷寂 孤寂 凄迷 荒凉 高远 苍茫 苍凉 空阔 雄浑 雄壮 四字型 闲适恬淡 清幽明净 清新明丽 明净绚丽 萧疏凄寂 幽僻冷寂 凄迷悲伤 荒凉冷落 雄浑壮阔 壮阔苍茫 苍凉悲壮 高远深邃
意: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意 境
(可以是所抒之情,所言之志、 所说之理)。
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一、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缘事抒情
声声慢 【宋】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缘事抒情
意 象 的 聚 心 性
诗的关键是“无 金谷园 情”二字,所选 杜 牧 意象均围绕此主 繁华事散逐香尘, 旨。流水、春草、 日暮、东风、啼 流水无情草自春。 鸟、落花……无 日暮东风怨啼鸟, 不以无情之象呈 现在读者面前。
落花犹似坠楼人。
图画欣赏:请用两个或四个字分别概括你的感觉
清新明丽 萧瑟凄清
二、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闺怨 【唐】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雨霖铃 【宋】柳 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 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 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典 》 ———

体会景物(意象)的哀乐,揣摸诗歌(句)的氛围

越调· 天净沙 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凄凉残破)
小桥流水人家, (幽静温馨) 古道西风瘦马。 (空寂寒冷)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第一句的三个意象组合 造成一种凄凉残破的氛围; 第二句的三个意象组合给人 以幽静温馨的感觉,与前一 组形成鲜明的对照;第三句 的三个意象组合给人一派空 寂寒冷的感觉。这首小曲, 情景交融,渲染了一幅弥漫 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 日黄昏图,烘托出羁旅漂泊 人浪迹天涯时落寞孤独的身 影和复杂难言的心境,令人 潸然泪下。
诚 信 :
———
象 征 性 意 象 类 别
象征性意象,常常被称为 传统意象,它的意义基本是固 定的。按意象的特点及表达的 感情将其分为以下六类: 送别类意象,思乡类意象, 愁苦类意象,抒怀类意象, 爱情类意象,战争类意象。
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如杨柳(《折杨柳》)、 长亭、南浦、 酒等。

绝句二首(其一)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 人经过“一岁四 行役”的奔波流 离之后,暂时定 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 样的景物?表达了 诗人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 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 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 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 动(步骤一)。
意境的范围比较 大,通常指整首 诗,几句诗,或 一句诗所造成的 境界;而意象不 过是构成诗歌意 境的一些具体的、 细小的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