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史笔记
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
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中国教育史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教育。
这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教育史的读书笔记应该怎么写?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篇一:在中国近几千年的教育史上,涌现了许许多多优秀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者。
这本书对中国历代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对教育家也给出了简单的介绍,其中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有三个教育家:孔子、王守仁、陶行知。
孔子在中国史乃至世界史上都是名气很大的教育家,他的思想也流传了数年,经久不衰。
他的教学思想是非常丰富的,包含了很多有价值的教育主张,而且还包含了深刻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
即使从他的思想提出直到现在,中国社会已经发展了两千多年,但是他的一些思想对于当代的教育研究和教学原则仍有深远的意义。
几千年前,他就提出了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教的过程,还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要有三个环节,即:学,思,行。
还提到了一些教学原则,比如,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等等。
记得初中时就学过《论语》,上面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也就是说只学习不加思考就会迷乱,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空乏不实。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学思结合,不偏不重,才能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这对我们的学习是很有启迪作用的。
思考在学习过程中是很重要的,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才能将学到的只是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只有通过思考,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印象。
这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是极为需要的。
至于王守仁,他比孔子的名气小了很多,但是经历过考研的人至少都会熟悉一些。
他在哲学史上是有名的主观唯心主义者,因此他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观为基础的。
学哲学的时候一直就有一种印象在头脑中存在着,就是觉得王守仁是个“坏人”,当考试时出现在选择题中的时候,一见到这个名字,就会想到主观唯心等等。
但是现在这些想法已经得到改观了。
王守仁一生对教育十分关注,他将自己的哲学思想贯穿于他的教育研究之中,以非常独特的视角对教育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主张,这在整个封建统治时代都是非常大胆和有创见的。
中外教育史笔记
中国教育史笔记第一章名词解释:1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
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
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2是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
汉代以后也把经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
3“明人伦”是孟子提出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后世也称为“五伦”。
孟子着眼于处理好五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其目的在于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
4就是不要先入为主;壹,即专心,不要一心二用,也不以已有的知识或见解排斥对新知识或见解的研究和掌握;静,即静心,不能用胡思乱想或情感的冲动来扰乱人的理智和正常的思维活动。
5和目标。
所谓“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体现了儒家修已治人的理想目标。
所谓“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
实际上前五条都是修身的原则措施,后三条是修身的扩展和递进,先到国家,再到国,再到整个世界。
6“豫”是预防性原则,要求事先估计到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倾向,采取预防措施;“时”是指及时施教原则,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孙”是指循序渐进原则,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摩”是指学习观摩原则,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
7相辅相成。
它说明了教师本身的学习及教学是两种不同形式的学习,它们相互推动,使教师不断进步,“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
简答:8、简述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答:第一、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第二、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第三、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第四、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典教育体系的基础;第五、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教育教学原则方法,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
《中国教育史》课程笔记
《中国教育史》课程笔记第一章远古至先秦时期教育变迁概况一、教育的起源与学校的萌芽1. 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当时的集体生活、生产劳动和宗教活动都具有一定的教育作用。
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通过口头传授、模仿和实践来进行。
2.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产生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和学校。
在我国,夏代已经有了学校的雏形,如《尚书》中提到的“大学”、“小学”。
3.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传承生产经验、社会规范和宗教信仰,培养合格的氏族成员。
二、夏、商、西周时期的学校教育1. 夏代的学校教育主要是以祭祀、军事和农业生产知识为主。
教育对象主要是贵族子弟,教育内容与当时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2. 商代学校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大学”、“小学”等不同层次的教育机构。
大学以培养贵族子弟为主,小学则面向平民子弟。
教育内容逐渐丰富,包括宗教、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
3. 西周时期,学校教育制度更加完善,分为“国学”和“乡学”两大类。
国学设在国都,以培养贵族子弟为主;乡学设在地方,面向平民子弟。
教育内容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六艺”,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三、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兴起1.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国的争霸和学术思想的繁荣,私学应运而生。
私学不受国家控制,由学者自行设立,传授自己的学说和主张。
2. 诸子百家纷纷设立私学,如儒家的孔子、墨家的墨子等。
私学教育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哲学、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
3. 私学的兴起打破了官学对教育的垄断,使教育更加普及,促进了学术思想的交流和繁荣。
同时,私学也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政治、文化人才,为国家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第二章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一、孔子的教育思想1.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主张不分贵贱、贫富,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2. 孔子强调“因材施教”,认为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来进行。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归纳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归纳一、古代教育史(一)古代的学制与书院1、学制:(1)太学:汉武帝时设立,我国最高学府。
(2)国子监:隋唐至明清时期国家的最高学府。
(3)乡学:如社学、书院、私塾等。
2、书院:(1)书院的产生和发展:始于唐代,兴盛于宋代。
(2)著名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江苏苏州的东洞书院。
(3)特点:有教无类;重视教育;师生关系和谐;重视自学和讨论;重视藏书;重视培养封建伦理道德。
(二)科举制度1、科举制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1)起源:隋唐时期创立科举制度。
(2)发展:唐朝时,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科目;宋朝时,改革考试内容,侧重考察经义和时务策,设明经、进士等科;明清时,实行八股取士。
2、科举制度的特点:(1)自由报考:只要读书人都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参加科举考试,而不会受到出身、家世等因素的限制。
(2)分级考试: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逐级选拔,最终由皇帝亲自主持殿试。
(3)取士不问家世:科举考试中,不问考生出身,只注重其实际能力和学业水平。
(4)标准统一:科举考试的评判标准统一、明确,保证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三)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1、教学思想:强调“教”与“学”的结合,“知”与“行”的统一。
古代教育家们既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也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2、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注重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学。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教师也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提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二、近代教育史(一)教会学校与洋务学堂的兴办1、教会学校的兴办:鸦片战争后,外国传教士开始在中国创办教会学校,进行西方文化的传播和教育。
这些学校主要分布在沿海城市和通商口岸。
2、洋务学堂的兴办: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开始创办洋务学堂,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
简明中国教育史重点笔记
简明中国教育史笔记第一章原始公社和夏、商、西周的教育第一节教育的起源和古代学校的萌芽一、原始社会的生活和教育的起源原始教育的特点: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如下几个特点:①原始社会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因此教育也没有阶级性。
②原始社会教育的目的是为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服务:基本内容是传授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以及社会生活常识。
③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没有专门人员和专门机构。
④教育手段是通过语言,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二、古代学校的萌芽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①社会生产日益发展,有可能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专门办教育和受教育。
②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培养专门人员进行管理。
③文字的产生,文化知识更加丰富,有了更便利的学习条件和更丰富的学习内容,这就有必要和可能建立有组织的计划的专门教育机关。
“成均”第二节西周的教育制度一、西周的教育政策和学制系统西周的学校:大概可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1、国学西周的“国学”是专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的。
西周的“国学”按入学年龄和程度分成小学、大学两级,小学设在宫廷附近,大学设在近郊,天子与诸侯的大学名称各异。
2、乡学西周“乡学”是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域为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设立的,规模比较简单,只有小学一级。
二、西周学校的老师和教育内容西周教师:教育宗旨主要通过老师来贯彻,通过教育内容来体现,西周的教育制度是政教一体,官师合一的,这是“学在官府”的重要标志。
古代的典章文物,有专官执掌,唯官有书、礼、乐、射、舞所用的器具,由典乐官执掌,唯官有器,欲学者必就官而学,因此学校老师都由官史兼任。
教育内容:西周学校的教育内容涉及到很多方面,特别重视道德教育,以“明人伦”为其核心。
西周“国学”与“乡学”的教学科目如下:(一)“国学”的教学科目1、乐教2、三德3、六艺4、六仪5、六舞(二)“乡学”的教学科目1、六礼2、七教3、八政4、乡三物三、西周的幼儿教育和女子教育幼儿教育:西周时代的幼儿教育极为重视,贾谊认为,中国很早就有“蚤(早)喻教与选左右”的思想。
中国教育史人物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
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抄一:有教无类孔子提倡“有教无类”,认为教育应该面向所有人,不论贫富贵贱,只要有学习的愿望,就应该得到教育的机会。
摘抄二:因材施教孔子主张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他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材。
”摘抄三:温故而知新孔子强调复习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复习旧知识,可以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二、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
摘抄一:性善论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教育的目的就是发掘和培养人的善良本性。
摘抄二:教亦多术矣孟子认为教育的方法有很多种,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和情境选择合适的方法。
摘抄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认为教育者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三、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
摘抄一:性恶论荀子提出“性恶论”,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教育的作用就是通过礼乐来约束和改造人的本性。
摘抄二:化性起伪荀子认为教育可以通过“化性起伪”的方式,将人的本性中的恶转化为善。
摘抄三:教无常师荀子主张教育没有固定的老师,任何有知识、有道德的人都可以成为学生的老师。
四、韩愈(768年—824年)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
摘抄一:师说韩愈的《师说》是一篇论述教师职责和作用的著名文章,他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摘抄二:古文运动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主张回归先秦两汉的文风,反对六朝以来的骈文。
摘抄三:尊师重道韩愈强调尊师重道,认为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应该尊敬教师。
五、朱熹(1130年—1200年)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
中国教育史笔记(2)NEW
中国教育史(二)二、中国近代教育(一)洋务教育兴起与近代教育的起步1、封建教育的衰败与改革派的教育主张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教育依然抱持传统封建教育的特点,甚至呈现出病态发展的衰败景象,具体表现如下:其一,官学教育有名无实。
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制度,与清朝前期一脉相承,在形式上是相当完备的。
在中央有国子监,在地方有府、州、县学。
但是,在这些学校中,除初等教育进行正常教学以外,其余官学已经徒具虚名,甚至很少从事教学活动了。
就连国子监都管理松散,年久失修。
教师年老昏庸,不事教学,学生懒散松懈,不事课业。
师生长期滞留官学,只是将其视为栖身避役之所罢了。
其二,教育内容不切实际。
清朝将程朱理学视为儒学正宗,不仅作为统治思想贯穿在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之中,也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甚至发展到“非朱子之传义不敢言”的地步。
这种以钻研义理、词章和考据为中心的理学化教育内容只能培养出陈腐无用的读书人,不能在封建统治面临“内忧外患”之际发挥任何作用。
其三,科举考试弊病丛生。
到了清末时期,科举考试制度流弊百出。
考试内容空疏,考试形式专制,考试过程中种种作弊行为屡禁不止。
尤其是以八股文为标准评定成绩高低,更是严重约束禁锢了读书的个性和思想,根本无法选拔出国家真正需要的实际人才。
(补:八股文是一种极其注重行文格式的文体,规定文章布局必须遵循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一过程。
考生作八股文时要严格依据朱熹的《四书集注》,不能丝毫阐发己意,行文还要模仿古人的语气。
)可见,鸦片战争前夕,衰败的封建教育,既不能应对国门被强迫打开后西方文化教育的挑战,也难以对维护封建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继续发挥作用,改革势在必行。
于是,以龚自珍、魏源等为代表的改革派知识分子,先行觉醒,从理学教育的禁锢中挣脱出来,开一代教育改革之风。
他们的教育主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其一是“不拘一格降人才”。
改革派代表人物之一的龚自珍,将人才问题作为批判现实社会种种弊端的出发点,讥讽当时的社会是一个“无才之世”,既平庸又鄙俗。
中国教育史自整理笔记
中国教育史第一章西周一、“学在官府”定义:是西周文化教育上的主要特征。
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条件决定了当时只有官学没有私学,官学机构和政治机构联系在一起,无分离独立,这种现象叫“学在官府”。
根本原因:源于西周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结构。
客观原因:1.唯官有书,而民无书。
2.唯官有器,而民无器。
3.唯官有学,而民无学。
特点:西周时期形成了“学在官府”“学术官守”的局面,政教一体,官师合一,以六艺为主要教育内容,以“明人伦”为教育宗旨,培养治术人才。
二、“六艺”简介:“六艺”是夏、商、西周时期的六项基本教育内容:礼、乐、射、御、书、数。
其中,礼、乐是“六艺”的中心。
内容:礼:涵盖政治、伦理、道德、礼仪。
乐:指艺术教育,包括诗歌、音乐和舞蹈。
射:是拉弓射箭训练。
御:是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
书:指阅读、写字。
数:指算术。
意义:经历了夏、商的发展,到西周最为完备,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
①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②即注重传统文化,也注重实用技能;③即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④即要符合外在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
总之,“六艺”体现文武兼备、诸育兼顾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文明早期的辉煌。
另,孔子的“六艺”指的是其教学过程中的六种教材,也就是孔子编订的“六经”。
三、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了解)国学是指设立在天子或诸侯国都城内的学校,主要为贵族子弟设立,分为小学和大学两级。
小学教育首先强调的是德行教育,内容是德、行、艺、仪等关于贵族道德行为准则和社会生活知识技能的基本训练;大学教育强调学大艺、履大节,以礼乐为重,教学已有计划性,表现为定时定地进行教学活动,天子所设大学称为辟雍,诸侯所设大学称为泮宫。
乡学是指设立在王都郊外六乡行政区中的学校,主要为下级奴隶主和平民设立。
乡学只有小学一级,经考核选拔的优秀学生可进入国学中的大学学习。
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重要章节)一、私学兴起1.原因:①生产力的发展。
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
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中国教育史是一部宏大的历史篇章,记录着我们中华民族教育发展的先后进程。
在长达几千年的时间里,中国教育经历了几个不同的时期,每一时期都为后世教育奠定了基础,对今天的教育事业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本篇读书笔记,将从中国教育史的几个关键时期入手,简单分析中国教育史的主要特点,以期更好地理解中国教育发展的历程与意义。
1.古代教育时期中国古代教育时期算得上是中国教育史的鼻祖,它以儒家思想为主流,严格规范教育内容和方式。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教育内容广泛,包括文、史、经、子、诗五经等,在此基础上,又以四书五经为主干;教师被赋予了非常高的社会地位,教书育人的职责也成为“君子之道”之一;此外,此时期的教育还有种姓制度,即割裂了贫富之间的机会,并依靠财政支出来保证在维持统治之下的贵族阶层子弟的幼稚园教育。
2.封建教育时期封建社会是中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它随着政治建制的形成而形成。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学制逐步完备,私塾普及,儒家思想仍然是主流;私塾中的书生在财富到足够水平后,学生们登基为状元,成了当时知识分子和政治人物;地方政府则由体制内的文人担任,勉力提供教育资源以使贵族子弟接受基本教育;通过应试考试制度,社会排斥了许多人才,高考日后得这个制度充分恢复了封建主义下等级制度的坚定与不屈不挠。
3.现代教育时期中国现代教育正在构建中,此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学制逐渐规范,学校制度逐渐形成;教育模式开始多样化,大学成为独立的教育机构,洋务运动和改良派推进科学技术教育,各种主义势力进入学校而带来多组份互相背离的教学内容;国民教育政策的颁布和执行以及高等教育慷慨就业政策等措施共同推动了现代化教育的发展;然而,教学模式的创新仍然是不足的,教育的社会功能也没有发挥出来,而教育从业者对学生的教育能力却不足以使教育成为一个民族的命运。
中国教育史是一部充满变革、创新与探索的历程,在历史的波澜中,我国的教育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势,以更好地适应民族命运的需求。
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
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篇一:孙培青中国教育史读后感】中国教育史读后感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但我们在前进的同时不能忘记历史.读了中国教育史让我对中国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感悟,对当代教育的认识也在进一步加深.本书共分十五章,从原始时期的教育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 这本书很好的将我国漫长的教育史进行了总结,从稷下学宫到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从私学的兴起到官学、私学并兴。
各种考试制度的演变等等。
但在我国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任何一个朝代都对教育极其重视。
都主张大力发展教育。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孔子奠定的儒家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教育领域也是如此。
尊孔读经是中国传统教育做重要的特征,其中儒家教育思想的发展最让我感兴趣.从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以人为本开始,儒家教育开始兴起,经历百家争鸣后,儒家教育得以发展,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汉武帝建立了统一的学校教育制度。
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沿袭,这种模式逐渐形成从中央到地方,以及想乡村推行的局面。
再到隋唐确立的科举制度,采用公开的考试方式选拔人才,不仅仅体现了及其的公正性,也是现代公务员考试的缩影。
这一制度在当时也被西方一些国家所效仿。
每样东西都有两面性,要学会用另一种眼光去看事情,儒家思想曾使中国一时兴盛,但宋明理学灭人欲的思想又像桎梏束缚着它的发展,后来的八股应试更是将学生的思想变得迂腐不堪,直接导致了整个中国实力的下降,因此有了后来近代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康有为、陈独秀、蔡元培等每样东西都有两面性,要学会用另一种眼光去看事情,儒家思想曾使中国一时兴盛,但宋明理学灭人欲的思想又像桎梏束缚着它的发展。
到后来近代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康有为、陈独秀、蔡元培等传播了新思想,使人们觉悟,主张“思想自由”、强调人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以及受到西方一些先进教育思潮的影响,为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的教育越来越向国家化发展,教育思想也不断的更新。
中国教育史-笔记
中国教育史笔记1、四书为儒家主要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为儒家经书《诗》、《书》、《礼》、《易》、《春秋》。
2、西周的教育制度是“学在官府”,官师合一,政教一体是“学在官府”的重要标志。
西周学校的教育内容涉及很多方面,特别重视道德教育,以“明人伦”为其核心。
“六艺”教育是西周教育的内容和标志,这些教育内容都是由造就“修己治人”的治术人才的总目标决定的。
西周天子所设的五学中的中心学校是辟雍(太学)。
3、春秋时期齐国创建的著名高等学府“稷下学宫”,实行教学、研究与咨议相结合。
4、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的社会原因是士阶层的崛起和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并称显学的两大学派是墨家学派和儒家学派。
5、《史籀篇》是著录于史册的最早的蒙学教材。
(中国最早的一部字书)6、夏代是我国奴隶制学校教育的创立的开端。
夏代学校序的主要内容是军事教育7、《弟子职》是稷下学宫的学生守则,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较完备的学生守则。
8、《书》即后世儒家称之为《书经》,又名《尚书》,它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
我国最早的一部资料汇编,保存着有关殷周二代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重要资料。
9、《春秋》又名《春秋经》,它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
《大学》中提出大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至善。
10、《学记》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系统的教育理论著作。
主要论述教育的实施,其着眼点偏重于教育过程内部的关系。
11、汉代太学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
12、汉代文教政策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建元五年,汉武帝将儒家经典列为官学,设立五经博士。
完成了史称“罢黜百家,表彰六经之举,”标志着“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13、汉代教育体系可分为中央官学和私学两大类。
中央官学包括太学、鸿都门学、四姓小侯学(官邸学)、文翁兴学。
文翁兴学是汉代最早的官方办学举措,比太学的兴办还要早十余年,它又是汉代地方官学的先导。
14、汉代的人才选拔制度是察举制。
《中国教育史》考试复习笔记(代表性的知识点)
《中国教育史》考试复习笔记(代表性得知识点)一、有关常识:1.四书、五经: 四书为儒家主要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为儒家经书《诗》、《书》、《礼》、《易》、《春秋》。
2.西周形成“学在官府”, “官守学业”得局面, 政教一体, 官师合一, 以“明人伦”为教育宗旨, 培养治术人才。
3、春秋时期齐国创建得著名高等学府“稷下学宫”, 实行教学、研究与咨议相结合。
其学则《弟子职》就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
4.《史籀篇》就是著录于史册得最早得蒙学教材。
5.中国近代得留学教育始于1872年, 最早提出建议得就是容闳。
6.1877年, 在华基督教传教士于上海举行了第一次传教士大会, 各教派联合组成了“学校教科书委员会”, 负责为教会学校编写、出版教科书, 并规定以宣扬基督教为编写得“最重要”原则。
1890年, 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又在上海举行了第二次大会, 并进一步明确议订传教士利用教育作为侵略工具得重点。
这次大会将“学校教科书委员会”改组为“中华教育会”。
7、古代官学名称:商代: 序、庠、学、瞽宗西周: 国学(辟雍、泮宫)与乡学(塾、庠、序、校)汉代: 太学(鸿都门学、宫邸学、邸第学)、地方官学(郡国学)隋唐: 儒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专科学校(律学、算学、书学、崇玄学、医学、兽医学、天文学、音乐学、工艺学)、地方官学(府学、州学、县学)宋元明清: 中央官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武学、画学、回回国子学、四译馆、俄罗斯学堂)、地方官学(府学、州学、军学、监学、县学、社学、卫学)。
(社学: 古代地方官学得一种。
元代首创, 各县村庄一般50家为一社, 每社立学校一所。
择通晓经书者为师, 利用农闲空隙时间, 使子弟入学。
明承元制, 农村普设社学。
)古代私学名称:高等私学(精舍、精庐), 初等私学(书馆、学馆, 村学、村塾、冬学, 坐馆、教馆、家塾、私塾、义学、义塾)8、墨、道、法家得教育思想:墨家得教育内容以“兼爱”得基本思想为主, 同时重视文史知识得学习及逻辑思维能力得培养, 还注重实用技术得学习, 也重视武艺与自然科学技术得教育, 大大突破了儒家教学内容得范畴, 但忽视礼乐教育与美育在陶冶道德品质与审美力方面所产生得作用。
教育综合考研笔记—中国教育史高分笔记
第一章 西周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第一章
1、“学在官府”√ (含义,原因,特点) 2、家庭教育 (未考过,简单复习) 3、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 (未考过,简单复习) 4、六艺√ ①内容
②特征 5、补充超纲内容,时间紧张可以不看:六艺教育的当代诠释,对现代教育启示√
1、“学在官府”(名词解释):10河南,10江苏,13、15浙江、15山东 ①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奴隶主贵族为了管理需要,制定法纪规章,由文字记录并汇集成 专书,由官员掌握,这是“学术官守”的历史现象。 ②原因:由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制度制约,表现:其一,唯官有书,而民无书。其二,唯官 有器,而民无器。其三,唯官有学,而民无学。这就是“学在官府”。 ③特点:“学在官府”,政教一体,官师合一,以六艺为主要内容,以明人伦为教育宗旨,培养治术人才 2、家庭教育(未考过,了解) 西周贵族子弟的训练过程是先经家庭教育后再进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内容是:基本的生活技能和习惯 的教育,进而教以初步的礼仪规则,确立初级的数的观念、方位观念和时间观念。在男尊女卑思想支配 下,要求男治外事,女理内事。从7岁开始进行男女有别的教育,男女儿童的教育开始分途。女子受女德的 教育,为将来成为贤妻良母作准备。特点是明显的计划性和重男轻女。 3、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未考过,了解) 国学是指设立在天子或诸侯国都城内的学校,主要为贵族子弟设立,分为小学和大学两级。小学教育首先 强调的是德行教育,内容是德、行、艺、仪等关于贵族道德行为准则和社会生活知识技能的基本训练;大 学教育强调学大艺、履大节,以礼乐为重,教学已有计划性,表现为定时定地进行教学活动,天子所设大 学称为辟雍,诸侯所设大学称为泮宫。乡学是指设立在王都郊外六乡行政区中的学校,主要为下级奴隶主 和平民设立。乡学只有小学一级,经考核选拔的优秀学生可进入国学中的大学学习。 4、六艺(内容+特征=名词解释) 11天津,12华东,12南京,12中山简,13云南,15中央民族 (1)内容:所谓“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这是西周时期主要的教育内容。礼,即道德规 范和礼仪;乐,艺术教育包括诗歌,音乐等;射,即射箭的技术训练;御,即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 书,文字书写;数,算法。 (2)特征:①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②既注重传统文化,也注重实用技能;③既重视文事, 也重视武备;④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兼顾的特点。 5、补充超纲,可以不看:六艺教育的当代诠释(对当今教育改革启示)11南京简
外国教育史(笔记)
基础夸美纽斯:一、教育目的:双重性,即信仰的目的与世俗的目的相统一。
(一)这两个目的的关系:1)在夸美纽斯看来,信仰的目的是最终的目的,也就是教育 的最终目标是超越于现实的人生,皈依于上帝,步入天堂, 与上帝共享永恒的幸福和来世的永生。
2)世俗的目的有三个方面:世俗的目的有三个方面:包括学问的目的,包括学问的目的,包括学问的目的,道德的目的和道德的目的和 虔信的目的。
通过教育,使人认识和研究世界上的一切事 物,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各种能力、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各种能力、德行和信仰,德行和信仰,德行和信仰,以便学生以便学生 能够享受现实的幸福,也为永生做准备。
(二)夸美纽斯充分肯定了教育的作用,他对教育的作用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他对教育的作用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首先,他认为教育对国家和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
他认为教育对国家和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
他认为通过教育,他认为通过教育,他认为通过教育,能使国家独立、能使国家独立、和谐,能够使社会繁荣发展,能够使人类得救。
其次,他从教育对于享受宗教生活的作用。
通过教育,能够培养学问、道德和虔信的种子,从而使人能够步入天堂。
这反映了夸美纽斯肯定了人的价值、地位和能力的思想,以及教育思想上所具有的宗教色彩。
最后,教育对人间生活的作用。
通过泛智的教育,人学习对现实生活有益的、各种各样的、包罗万象的科学知识,包罗万象的科学知识,那么就可以发展其无限的智慧,那么就可以发展其无限的智慧,那么就可以发展其无限的智慧,从而成为德智体、从而成为德智体、信仰等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教育适应自然原则:夸美纽斯所说的“自然”包括两个层面:其一是指自然界和普 遍法则。
教育应该以自然界及其普遍法则为根据,从自然中找到 教育的普遍规律。
教育的秩序应该以自然为界限。
教育要模仿自 然。
这样,教育的进行就同自然一样容易自然;教育的进行就同自然一样容易自然;其二是指人的与其二是指人的与 生俱来的天性。
学前教育史笔记
第一章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一、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1. 教育的形式:社会公养公育。
2.教育的内容:(1)生产劳动教育:年长一代把劳动技能和社会经验传授给儿童。
(2)思想教育:包括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3.原始社会后期儿童公育机构:成均和庠庠只能说是学校的雏形,是原始社会养老和实施儿童公育的机构或场所。
4.教育形态:自然形态的教育。
二、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1.教育形式:宫廷学前教育2.奴隶社会学前教育计划的制定:《礼记。
内则》中记载:“子能食食,教以右手。
能言,男唯女俞、、、、、、、九年,教之数日。
十年,出就外傅、、、、、、、”《礼记。
内则》中记载的是西周王公贵族在家庭中对儿童实施的学前教育计划。
已经形成按年龄大小来制定循序渐进的学前教育计划。
《礼记•内则》中记载的学前教育计划作为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关于学前教育的记录。
3.宫廷学前教育:(1)概念:宫廷学前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以处于学龄前的世子为教养的对象,由朝廷委任德高望重的官员担任教师,在宫廷内实施的教育。
它包括实施与天子宫廷内的学前教育和实施与各诸侯王宫内的学前教育。
(2)保傅之教与乳保之育:①保傅教育制度,是指朝廷内设有专门的师、保、傅官对君主、太子进行教谕的制度。
早在殷商时期就建立了保傅教育制度。
设“三公”、“三少”。
“三公”指太保太傅太师,三公对太子实施教育时有明确的分工,其中,保,保其身体;傅,傅之徳义;师,道之教训。
保其身体,负责身体的教育;傅之徳义,负责培养道德;道之教训,即进行文化知识及统治经验的传授。
包括了德、智、体三方面的内容。
“三少”指少师、少傅、少保,他们时常相伴太子左右,以影响和指导太子。
②乳保教育制度,是指在后宫挑选女子担任乳母、保姆等,以承担保育,教导太子、世子事务的制度。
设“三母”即子师、慈母、保母,她们分别承担母后的部分职责,师,教以善道者;慈母,审其欲恶者;保姆,安其寝处者。
总之,她们共同负责太子、世子德性的培养和日常起居的料理。
中国教育史学习笔记
《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张月石1 教育起源于人类劳动的需要,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便有了教育。
2 学校的萌芽,主要缘于两个方面的原因:a 教育的分化;b 文字的产生。
3 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的最早的学校类型主要有两种:“成均”、“庠”。
4 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是“学在官府”。
5 西周的政治体制史称“世卿世禄”。
6 “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7 西周的“学在官府”的教育宗旨是:“明人伦”。
8 西周的学校大致可分为国学和乡学。
9 “五学”是指:辟雍、成均、上庠、东序、瞽宗。
10 “六艺”有“大艺”和“小艺”之分,“大艺”指:礼、乐、射、御;(大学课程)。
“小艺”是:指、书数(小学课程)。
11 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史镏篇》。
12 “六艺”起源于夏代。
13 “六艺”中的礼、乐、射、御、书、数。
礼------礼仪规范乐------内心情感修养射------射箭技术御------驾驭马拉战车技术书------文字数------算法14 “四民”是指:“士、工、商、农”,其中的“士”为“四民”之首。
15 首昌“有教无类”的是孔子。
16 荀子不仅是儒,法合流的关键人物,也是总结诸子百家的第一人。
17 “百家争鸣”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结束于秦统一六国。
18 稷下学宫是我国战国时期齐国的管办学堂。
稷下学宫是由管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学校。
19 在学生管理上,稷下学宫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规》。
20 “六经”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孔子所编。
21 “素丝说”的提出者是墨子。
22 被称为中国古代逻辑理论的开拓者是墨子。
23 提出判断言谈是否正确的三条标准,即:著名的“三表法”是墨子。
24 第一个从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论述教育作用的思想家是孔子。
25 孔子是世界上公认的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了文化学术的下移。
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
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中国教育史可以追溯到古代,这段历史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中国教育史上,可以看到许多重要的事件和变革,这些事件和变革对中国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早的中国教育可以追溯到夏朝和商朝时期,当时的教育主要是由贵族阶层的子弟接受的。
这些子弟主要学习礼仪、音乐和经书等基本知识。
随着时代的变迁,周朝时期出现了著名的儒家学派,其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强调以德育为主,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出了“教育无疆”的理念。
儒家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成为中国教育的基石。
在中国古代,教育主要由私塾和家庭教育为主。
私塾是负责教授经书和文化知识的地方,学生们通过背诵和解读经典来接受教育。
这种教育形式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并一直延续到现代。
尽管私塾教育在初级阶段的发展相对有限,但它为中国教育体系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清朝时期,封建统治加重,教育体制进一步落后。
只有士人阶层才有机会接受正规的教育,而普通百姓往往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这一时期,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教育的核心。
科举考试被用来选拔官员,只有通过考试才有机会进入官僚体系。
这种形式的选拔和教育制度在中国延续了近一千年之久,影响深远。
近代以来,中国教育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现代化进程。
在清朝末年,中国遭受了列强的入侵和侵略,教育体制也受到了很大冲击。
随后,中国的教育改革逐渐兴起,西方教育思想开始被引进。
新式学堂、现代学制和新课程都被引入中国的教育体系中。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五四运动后的教育改革,这一运动催生了以民主、科学和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新教育思想。
中国的教育体制逐渐现代化,教育普及率也得到了大幅提高。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的教育体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高等教育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教育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和整合。
现代技术的应用也为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中国的教育体系已经逐渐走向国际化,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
总结来说,中国教育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教育经历了多次的变革和创新。
中国教育史学习笔记
中国教育史学习笔记中国教育史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部分,是一个与中华文化相伴相生的历史。
从远古时期的家学,到商周时期的史官制度和礼乐教育,再到秦汉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学校制度和师生关系,中国教育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思想。
古代中国的家庭教育在中国历史上,父母祖宗是最早的教师。
在古代,传家之道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
父母不仅是子女的监护人,还是他们的教育者和榜样。
子女从父母那里学习家庭价值观,如孝顺、诚信、勤俭、耐心和尊卑有序等基本观念,并获得读写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这种家庭教育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性格和品德。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礼乐教育是非常普遍的。
它是国家教育的一部分,从古代周代开始,就保留了下来。
礼乐教育强调的是人的美德和文明风范,以帮助人们获得智慧和理性。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这项教育被认为是提高人类精神文化水平的一种途径。
古代中国的文化中,人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生活和言行负责。
因此,礼乐教育在中国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制度。
这种制度早在隋唐时期就开始了,并一直持续到清朝。
科举制度采用考试的方式来选拔人才,通过一系列考试,选拔出具有文化能力和才华的人。
这种制度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政府机构的发展。
中国社会在相当长的时期里,都是由科举出身的人掌权的,科举制度在政治和文化上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也有一些缺点和弊端,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官僚主义的滋生。
总体来说,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是由家庭、宗教和其他民间组织的传统教育方式逐渐发展成为政治制度、教育机构和专业教育体系交织的现代教育体系。
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教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建立了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系统,提高了普及率,扩大了教育的规模。
同时,国家还制定了教育方针,发展科研机构,提高教师的职业水平,生动地证明了中国教育发展的蓬勃朝气和生气勃勃的发展态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商、西周官学的基本特点夏代是奴隶社会教育形成时期,商代时得到进一步发展,至西周则达到鼎盛阶段。
只有官学而没有私学,官学机构与政治机构联系在一起,没有分离独立,历史上称为“学在官府”。
教师由官吏兼任,即“官师合一”。
西周建立两大系统的学校,即国学和乡学,国学分为小学和大学两级。
西周国学的教育内容包括德、行、艺、仪四个方面,而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基本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的原因及其意义a、该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过渡期,“学在官府”的垄断形式失去原有经济支柱和政治依据,造成“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
b、宫里的司礼、司乐把原来秘藏在官府中的典籍文物、礼器乐器带到民间,出现“学术文化下移”的趋势。
c、养士之风盛行,进一步促进了私学的发展,孔子起到了开辟道路的作用。
私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试述稷下学宫的性质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1)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
a、稷下学宫由齐国官方出资举办,始终不改变养士、用士的基本目的。
从其主办者和办学目的来看,稷下学宫是官学。
b、稷下学宫是由养士制度发展演变而成的教育机构,它保持了充分尊重士人之讲学,不加干涉与限制的风范,其教学与学术自由,体现出私学的性质。
(2)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政议政作用的高等学府。
具有以下特点: a、学术自由,表现在:稷下学者“不治而议论”,拥有相当的独立和自由;来者不拒,包容百家;欢迎游学,来去自由;学术论辩,相互争鸣及吸取。
b、待遇优厚,包括给予“不治而议论”的政治待遇及优厚的物质待遇。
历史意义:a、促进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
b、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
c、稷下学宫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它所独创的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办学形式,集讲学、著述、育才与咨政为一体的职能模式,自由讲学和自由听讲的教学方式、学术自由和鼓励争鸣的办学方针,尊重优待知识分子的政策,都显示了它的成功之处。
d、留给后人的思考:稷下学宫尊重贤士,尊重学术,其思想学术、文化教育的成功却未带来齐国政治的成功。
试比较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 a、关于人性与教育作用:孟子,提出“性善论”;荀子提出“性恶论”。
孟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发展本性,荀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改变本性,实际上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
孟子着重论证了封建地主阶级道德观念的合理性和实施封建教育的可能性,荀子则力图说明树立封建地主阶级道德观念和实施封建教育的必要性。
b、关于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孟子认为教育目的是“明人伦”,决定了教育内容是以孝悌为主的道德教育。
荀子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各种治术人才,教育内容就是《诗》、《书》、《礼》、《乐》、《春秋》等。
c、关于教学的主张:孟子主张“内发”,荀子主张“外求”;孟子强调“思”,荀子重视“学”;孟子把教学或学习看作是“存养”、“内省”、“自得”的过程,荀子把教学或学习看作是“闻、汉代太学的特点公元前136年,汉武帝废除了诸子各家博士,专设《诗》、《书》、《礼》、《易》、《春秋》等五经博士,这是 “独尊儒术”的标志。
公元前124年,丞相公孙弘奏请为五经博士设立博士弟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太学的诞生。
博士,即是太学的教师。
博士弟子,即是太学的学生。
太学教育的基本特点:1.培养官吏。
“经明行修”是对官吏才能和道德的要求:必须通晓一到两种经书,具备“三纲五常”的德行。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2.御定统一的教材:《诗》、《书》、《礼》、《易》、《春秋》3.传经必须遵守师法”和“家法”。
4.建立的定期的考试制度。
太学首创一岁一试的制度。
“设科射策”,分甲科、乙科两种程度命题,进行抽签考试,按成绩等第,分别授予不同的官职(北齐)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著有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善的家庭教科书《颜氏家训》,是士大夫家庭教育的杰出代表。
其家庭教育主要教育思想有:1.家庭教育应及早进行,越早越好,甚至从胎教开始。
2.关键是父母,父母的行为和教育方法对子女的成长影响很大。
3.对子女不可“无教而有爱”,强调教子要严,反对溺爱偏爱。
训督乃至体罚是需要的。
4.注意环境习染对子女的影响。
包括周围环境和长辈的风范。
5.注重家庭教育中对子女技艺的教育。
6.要教育子女有远大志向,要勤奋努力书院的起源及特点:起源:唐末宋初,官学衰落,士人失学,在理学教育思潮的推动下,传统的私人讲学得到发展,因此出现了书院。
特点:1.源于唐末,兴盛于宋。
以私人创办和主持为主,将图书的收藏和校对、教学与研究合为一体,是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
在宋元明清诸朝,书院逐步发展成官学之外最主要的综合性教育研究组织形式。
2.组织管理特点:机构简单,管理人员少,学生也参与管理;课程设置灵活,不同书院有不同安排,重平时考核;学规严密、师生共同遵守;经费自主;重视自己的特色。
3.教育教学特点:允许不同学派讲学;入学不受地域限制;教学注重讲明义理,躬行实践,多采用问难论辩式,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师生关系融洽,感情深厚。
与汉代太学的区别:1.培养目标不同。
书院:要求弟子学做人,追求人格完善,官学:以科举入仕。
2.自由讲学。
3学生可以自由择师入学,不受籍贯的限制。
4.教学以自学、独立研究为主,以答疑形式进行教学。
5.倡导学术争辩、学派交流,无固定形式和组织。
唐代儒学与专科学校的特点唐承隋制,儒学教育仍分立为“三学”,即国子学、太学和四门学,统由国子监管辖。
它们的教育目标都是培养“经明行修”的官吏。
“三学”与汉代太学的不同点是:1.强化了学校的等级性。
三品以上的子弟入国子学,五品以上的子弟入太学,七品以上的子弟及民间“俊秀”入四门学。
2.制定了较完备的教学计划。
将儒家经典分大经、中经、小经三类,分别规定了学习年限。
3.增加了考试类别。
除岁试外,有旬试、毕业试。
4.建立了休假制度,即旬假、田假、授衣假。
5.出仕要经过科举考试,不直接授官。
唐代专科学校附属于官署,由官署的行政长官直接领导监督,具有以下办学特点:1.将行政职能、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三者紧密地结合起来,不脱离具体的业务实践,有利于理论和实践的联系。
2.能迅速地反映本官署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能及时地培养、输送人才。
3.学校的水平和成效,随该官署行政长官的文化素质、科技水平而变化,所以兴衰无常。
简述韩愈的教育思想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的教育思想体现在: (1)、最突出点就在于他作《师说》,提倡尊师重道。
a、教师的任务: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即传授儒家仁义之道,讲授儒家六艺经传与古文,解决学生在学习道与业过程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三项基本任务。
b、提出以“道”为求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c、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2)、关于识别与培养人才:他认为人才总是有的,关键在于能否加以识别和扶持。
他要求统治者爱惜人才,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用识马的道理表明识别人才的重要。
为了培养人才,满足封建国家的需要,他要求整顿国学。
(3)、关于学习方法:他认为学业的精通在于勤勉,还提出在博学的基础上求精通,并主张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
宋元明清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的特点宋元明清时期中央官学发展的特点: a、加强了教育改革,重视发挥太学的地位和作用。
宋代先后兴起三次著名的“兴学”活动,大大提高太学的教学质量和太学的地位。
b、教育世俗化进程加快,教育对象不断扩大,入学资格逐渐放宽。
c、学校类型多样化,如宋代创设了武学和画学,元代有回回国子学,明代有四译馆,清代有俄罗斯学堂。
d、教学内容不断扩大、不断扩充。
除《四书》外,《五经》增至《十三经》。
e、对学生的思想控制不断加强,各种戒规严格控制了学生的思想、言论、结社的自由。
宋元明清时期地方官学发展的特点: a、加强了地方教育的管理,建立了专门的行政机构管理地方官学。
b、加强了对教师的管理,教师的录用升迁需经过一定的考核。
c、学校经费比较固定,以学田充经费。
d、学校分布地区更加广泛,开始重视边疆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
e、明清地方官学和科举制度合二为一,学校逐渐沦为科举的附庸。
(清)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答:他是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辛亥革命时期教育家杰出代表。
他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我国近代资产阶级教育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为近代中国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其教育思想1.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1912年,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认为健全的人格必须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2.以“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主义”为改革方针,对北京大学进行全面改革。
3.认为教育应当独立于政党与教会之外。
4.倡导“尚自然”、“展个性”,反对注入式教学,提倡发挥儿童个性。
怎样评价近代新式学堂和教会教育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同文馆,标志着中国近代新式学堂的诞生。
到19世纪末,新式学堂仍属于开创时期,其特点是:学校尚无完备的教育计划、更无完备的学制;重视西文、西艺学习,忽视引进西方的政治及科学教育;师资设备缺乏,难达成现代学校的目标;受旧教育影响,仍未脱离封建“治术”教育的窠臼;派遣军事学校优等生出国学习,开创了留学教育的先河。
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利用不平等条约,获取了在华办学进行教育渗透的特权。
早期的教会教育主要是为了传教,培养一批中国人为传教助手,从而扩展其教会势力。
后期教会教育利用教育作为侵略工具进行赤裸裸的文化侵略,培植反动势力变中国为其殖民地。
中国近代壬寅癸卯、壬子癸丑及壬戌学制的成败优劣 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
这是中国政府颁布的第一个学制,没有实行。
癸卯学制: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
该学制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以尊孔读经为教育宗旨,内容比壬寅学制详备。
癸卯学制是中国第一个付诸实施的学制,它对改变清末学堂各自为政、互不相联的局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以后中国学制的组织形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问题在于该学制的形式仿自资本主义国家,灵魂却是中国封建阶级的;其次,癸卯学制规定的一套详备、整齐的学校系统,远非中国当时的财力、人力所能实现。
壬子癸丑学制:1912年,在教育部召开的中央教育会议上,议决重订学制,拟订了新的学校系统,并予以公布,史称“壬子学制”。
到1913年,教育部又陆续公布了各种学校规程、课程标准等,其内容对壬子学制有所修改和补充,后人将两者合称为“壬子癸丑学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