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科学教师职称考试试题(五套)

合集下载

教师评职称考试科学答案

教师评职称考试科学答案

教师评职称考试科学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满分20分)1. 科学方法论的核心是什么?A. 观察和实验B. 假设和推理C. 数据分析D. 理论构建答案:A2. 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提出问题B. 制定计划C. 收集证据D. 得出结论答案:D3. 科学知识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个人经验B. 权威意见C. 观察和实验D. 传统习俗答案:C4. 科学理论的哪个特点使其区别于其他类型的理论?A. 可证伪性B. 可验证性C. 可重复性D. 可预测性答案:A5. 科学方法中,哪个步骤是用于验证假设的?A. 观察B. 实验C. 推理D. 建模答案:B6. 科学探究中,哪个环节是用于解释观察结果的?A. 假设B. 推理C. 预测D. 结论答案:B7. 科学方法论中,哪个原则强调了对实验结果的客观性?A. 可重复性原则B. 可证伪性原则C. 客观性原则D. 系统性原则答案:C8. 科学探究中,哪个步骤是用于形成对现象的初步理解的?A. 提出问题B. 制定计划C. 收集证据D. 得出结论答案:A9. 科学方法论中,哪个原则要求实验结果必须能够被其他研究者重复?A. 可重复性原则B. 可证伪性原则C. 客观性原则D. 系统性原则答案:A10. 科学知识的发展通常遵循哪种模式?A. 线性模式B. 循环模式C. 螺旋模式D. 随机模式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满分15分)11. 科学探究中,以下哪些步骤是必要的?A. 提出问题B. 制定计划C. 收集证据D. 得出结论E. 交流结果答案:ABCDE12. 科学方法论中,以下哪些原则是重要的?A. 可重复性原则B. 可证伪性原则C. 客观性原则D. 系统性原则E. 创新性原则答案:ABCD13. 科学知识的特点包括哪些?A. 客观性B. 系统性C. 可验证性D. 可预测性E. 可证伪性答案:ABCDE14. 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包括哪些?A. 问题B. 假设C. 证据D. 推理E. 结论答案:ABCDE15. 科学方法中,以下哪些是用于形成科学理论的?A. 观察B. 实验C. 推理D. 建模E. 预测答案:ABCDE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满分5分)16. 科学方法论只适用于自然科学领域。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教师考试理论部分参考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教师考试理论部分参考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教师考试理论部分参考试题及答案一、理论部分参考试题试题一: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答案。

1. 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不包括以下哪项?A. 科学素养的培养B.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C. 强调学科知识的学习D.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2.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不包括以下哪项?A.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B.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C. 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D.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 以下哪个不是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领域?A. 生命科学B. 地球与宇宙C. 物理科学D. 数学4. 小学科学课程的评价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过程性评价B. 终结性评价C. 相对性评价D. 绝对性评价试题二:请简述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试题三:请阐述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

试题四:请分析小学科学课程内容领域的特点。

试题五:请谈谈小学科学课程评价的方法及其作用。

二、参考答案答案一:1. C2. D3. D4. C答案二: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以下几点:1. 科学素养的培养: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能够理解科学知识,运用科学方法,形成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2.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以生动有趣的科学现象和问题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科学探究。

4. 强调学科知识的学习: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

答案三: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包括以下几点:1.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丰富多样的科学教学内容和活动,使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实验、推理和交流,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3. 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系统的科学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新小学科学教师职称考试试题(五套)

最新小学科学教师职称考试试题(五套)

小学科学教师职称考试试题( 一)学校:姓名:分数: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62分)1、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2、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每个学生都要学好科学。

3、科学探究是人们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

4、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涵盖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面的目标。

5、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四大领域中共有18 个主要概念,这些概念又被分解为75 个学习内容。

6、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7、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这8个要素描述科学探究的学段目标。

8、小学科学课程内容包含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

9、物质科学就是研究物质及其运动变化的基础自然科学。

10、学情诊断有多种方法,如测试、访谈、让学生画思维导图、观察等。

11、STEM是一种以项目学习、问题解决的课程组织方式。

二、判断题。

(每题2分,共10分)1、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不能作为目标,因此2017新版课标对此做了适当调整。

(√)2、探究式学习是唯一的科学学习方式。

(×)3、由科学教师兼职实验室管理员工作的,不应当折算相应的课时量。

(×)4、技术的核心是发现。

(×)5、金星、木星、天王星、冥王星等都属于八大行星。

(×)三、选择题。

(每题2,共10分)1、教师要讲究为学生的科学活动提供帮助的艺术,这样的形式有(ABC )。

A、变告诉为启发B、变单向传输为师生互动C、变学生被动为学生主动D、变集体教学为小组活动2、下面属于科学学习的有效方式有(ABCDF)。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不属于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A. 提出问题B. 猜想与假设C.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D. 评价与反思2. 下列哪个不属于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领域?A. 生命科学B. 地球与宇宙C. 技术与工程D. 数学与逻辑3. 在进行科学实验时,下列哪个操作是错误的?A. 用手拿取药品B.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C. 注意安全事项D. 清洗实验器材4. 下列哪个教学方法不适合小学科学教学?A. 探究式学习B. 讲授式学习C. 合作学习D. 任务驱动学习5. 下列哪个不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A. 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B. 培养科学思维能力C. 形成科学态度与价值观D. 学会解数学题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 请简述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

2. 请简述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3. 请简述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 请简述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5. 请简述小学科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 某小学科学教师在教授《植物的生长》一课时,请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植物,并让学生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

请分析这位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其效果。

2. 某小学科学教师在教授《地球的自转》一课时,通过讲解、演示实验和让学生观察地球仪等方式进行教学。

请分析这位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其效果。

四、教学设计题(共35分)请根据以下内容,设计一节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方案:课题:《磁铁的性质》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如磁极、磁性等。

2. 能够运用磁铁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1. 磁铁的基本性质。

2. 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教学难点:1. 磁铁磁性的理解。

2. 磁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磁铁、铁钉、铁片等实验材料。

2. 教学课件或黑板。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卷(最新版)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卷(最新版)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卷(最新版)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卷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30分):1、空气的组成一般说来是比较固定的。

按体积计算,空气里约含氮气百分之79,氧气占百分之21.2、人体共有神经、循环、运动、泌尿、呼吸、消化、内分泌、生殖等八大系统。

3、脑由大脑、小脑、间脑和脑干组成。

其中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协调肌肉的运动。

4、人类的传染病种类很多,常见的传染病按传播途径可以分为四大类: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

5、按顺序写出农历上半年的12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6、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从内到外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7、地球公转的周期(恒星年)约等于365日6时9分10秒。

8、地球是倾斜的,赤道平面与公转轨道平面夹角为23°26′。

9、池塘中的植物中,茎叶大部分挺伸在水面以上的植物称为挺水型水生植物,叶片漂浮在水面的植物称为浮叶型水生植物,整个植株完全沉在水中的植物称为沉水型水生植物。

10、人的一生分为胚胎期、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和衰老期几个阶段,人类快速生长的阶段有两个,分别是幼儿期和青春期。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有些植物的地上茎,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样的茎叫变态茎。

如黄瓜上的茎卷须、山楂上的枝刺、仙人掌上的肉质茎。

2、玉米的花属单性花,桃花属两性花,桑树的花属单性花。

3、给下面动物分类:属昆虫的有蝗虫、蝼蛄;属环节动物的有蚯蚓、蚂蝗;属软体动物的有乌贼、蜗牛、蛞蝓;属节肢动物的有蚰蜒、虾、蜘蛛。

4、下列各种物质中是纯净物的有蒸馏水、氧气,是混合物的有糖水、空气。

5、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XXX。

6、冬季南部天空最引人注目的是星空;春季是观察樱花的好时机;秋季是观察月亮的好时候;夏季南天最有名的是银河系。

教师职称考试(科学学科知识)(小学)练习题及答案

教师职称考试(科学学科知识)(小学)练习题及答案

教师职称考试(科学学科知识)(小学)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属于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A. 比较法B. 实验法C. 归纳法D. 分类法2.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探究目标?A. 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B.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C. 形成学生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D. 建立学生的科学知识体系3. 在进行科学实验时,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控制实验的变量。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实验变量?A. 独立变量B. 因变量C. 常数D. 无关变量4.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观念?A. 物质观念B. 能量观念C. 生命观念D. 地理观念5.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A. 提出问题B. 猜想与假设C.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D. 实验操作与收集证据6.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技能?A. 观察与描述B. 实验与探究C. 分析与判断D. 教学与研究7.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A. 热爱科学B. 勇于探究C. 合作与交流D. 环保意识8.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内容?A. 地球与宇宙B. 生命与生物C. 物质与化学D. 信息与计算机9.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科学探究的基本原则?A. 客观性原则B. 实证性原则C. 可重复性原则D. 简洁性原则10.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教学策略?A. 探究式教学B. 情境教学C. 讲授式教学D. 评价式教学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 请简述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2. 请简述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观念。

3. 请简述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技能。

4. 请简述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5. 请简述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内容。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 某小学科学教师在教授“地球与宇宙”这一单元时,采用了大量的图片、视频和模型进行教学。

小学科学教师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小学科学教师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小学科学教师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包括哪些步骤?A.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B. 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C.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D.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答案:D解析: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七个步骤。

2.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A. 直接告诉学生答案B.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C. 只关注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D. 只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答案:B解析: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 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是什么?A. 传授科学知识B.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C. 提高学生的科学成绩D. 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答案:B解析: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能力。

4.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A. 只关注学生的成绩B. 只关注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C.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D. 只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答案:C解析: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5. 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领域?A. 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B. 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数学C. 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社会D. 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艺术答案:A解析: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附答案)-小学教师编科学真题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附答案)-小学教师编科学真题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附答案)-小学教师编科学真题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附答案)-小学教师编科学真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 以下哪个物质不属于无机物?A. 空气B. 氧气C. 汽油D. 液氧- 答案:C2. 下面哪个动物不属于哺乳动物?A. 蜜蜂B. 狗C. 猴子D. 虎- 答案:A3. 火焰是由以下哪种现象引起的?A. 挥发B. 燃烧C. 降温D. 光线- 答案:B4. 以下哪个是水的固态?A. 雾B. 冰C. 蒸汽D. 雪花- 答案:B5. 第一个描绘月球表面的人工卫星是?A. 纳斯卡卫星B. 嫦娥卫星C. 哥白尼卫星D. 东方红卫星- 答案:B(以下省略部分选择题...)第二部分:填空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1.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西向东。

西向东。

2. 地球离太阳最近的时候为冬至,最远的时候为夏至。

冬至,最远的时候为夏至。

3. 长颈鹿的最突出特征是它的长脖子。

长脖子。

4. 脊柱的作用是支撑和保护人体内部器官。

人体内部器官。

5. 我国最长的江是长江,最长的河是黄河。

长江,最长的河是黄河。

(以下省略部分填空题...)第三部分:解答题(共3题,每题20分,共60分)1.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答案: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阳光能量、水和二氧化碳,在叶绿体中将它们转化为养分(如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命的基础,也是地球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

2. 简述水的循环过程。

- 答案:水的循环过程是指水在地球上连续循环的过程。

首先,太阳能使水蒸发,形成水蒸汽;然后,水蒸汽上升到高空冷却凝结成云,形成降水;最后,降水通过河流、湖泊和地下水重新回到海洋,从而完成水的循环。

3. 解释一下地球的四季是如何形成的。

- 答案:地球的四季是由地球绕太阳运动和地轴倾斜所致的。

当地球绕太阳运动时,地轴始终偏斜,使得地球的不同地区在不同的季节倾向于阳光的倾斜角度不同。

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知识考核题目

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知识考核题目

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知识考核题目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计25分)1. 下列哪个不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猜测法2. 下列哪个不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观念?A. 科学探究B. 科学态度C. 科学知识D. 科学方法3. 下列哪种能量转化不是可再生能源?A. 太阳能B. 水能C. 风能D. 煤炭4. 下列哪个不是地球上的三大资源?A. 水资源B. 土地资源C. 生物资源D. 空气资源5. 下列哪个不是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部分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1. 请简述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2. 请简述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 请简述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德育教育。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计40分)1. 某小学科学教师在教授《植物的生长》一课时,请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请分析该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并给出改进建议。

2. 某小学科学教师在教授《地球的运动》一课时,使用地球仪进行演示。

请分析该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并给出改进建议。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计50分)1. 请论述小学科学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2. 请论述小学科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实践操作题(每题20分,共计40分)1. 请设计一份针对小学三年级的科学实验教学方案,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等。

2. 请设计一份针对小学六年级的科学探究活动方案,包括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步骤、活动评价等。

注:本考核题目旨在检验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答题时请务必认真思考,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进行回答。

小学科学教师考试题目和答案

小学科学教师考试题目和答案

小学科学教师考试题目和答案小学科学教师招考题目和答案一、简答题1、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

答: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是:一、科学兴趣(求知本能),即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二、科学方法(探究核心),即了解或把握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和程序,知道如何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去尝试解决手头身边的问题;三、科学知识(概念核心),指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四、科学精神(理念行为),即对科学技术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负责的学习态度,既勇于探究新知又能够实事求是,既敢于质疑、独立思考又乐于互助合作。

2、马铃薯、荸荠、蕃薯和萝卜,哪些是根,哪些是茎,为什么?答:茎的特征是①有节和节间;②节上有叶或变态叶;③有芽。

因此,在上述植物中,马铃薯和荸荠是茎,其中马铃薯是块茎,荸荠是球茎;蕃薯和萝卜虽然形状与马铃薯和荸荠差不多,但由于它们没有节和节间之分,也没有芽。

所以蕃薯和萝卜是根,且都属于变态根。

3、简述科学探究的实现途径。

答:科学探究的实现宜通过三条途径:①贯穿与教学、学习的全过程,不仅使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讲授中也要引发、引导学生的探索活动。

把科探究渗透在整个科学课教学的全过程。

②把科学探究作为教学的一个内容。

③在各个主题中有活动建议,渗透和体现探究。

4、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答:教学中的引导,主要是指教师要创设各种条件、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去经历提问、发现、验证、分析解释、交流等探究过程。

如: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多媒体、演示实验引导;通过提问引导;通过有效的结构材料引导;通过一起写下来归类、分析引导;试图解释引导;展示资料引导;鼓励提问引导;鼓励验证引导;赞赏特别办法引导等等。

(答题的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经验与体会,灵活回答这个问题。

)5、如何准确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答:要准确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就要说清楚以下几个因素:物体的位置与参照物;运动的相对性;运动的方向和快慢;运动与时间的关系等。

2023小学科学教师职称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五套)

2023小学科学教师职称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五套)

2023小学科学教师职称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五套)试题一1. 下面关于电路的说法正确的是()A. 导体只有一个好的导电孔。

B. 电源电压越大,所接电器消耗的电能越多。

C. 发电厂通过长途输电线将电能传入各家庭。

D.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电源。

答案:C2. 在科学实验中,小明发现将一个金属钥匙悬挂在细绳上,在靠近它的地方轻轻碰一下细绳,钥匙就会摇摆。

这个现象的原因是()A. 钥匙有质量B. 地球有重力C. 钥匙有磁性D. 钥匙是用金属做的答案:B3. 下列物质中属于透明材料的是()A. 桌子B. 木头C. 玻璃D. 胶水答案:C试题二1. 植物在哪个器官进行光合作用?()A. 根部B. 茎C. 叶子D. 花朵答案:C2. 下列哪种情况中火柴会燃烧?()A. 浸泡在水中B. 放在冰箱里C. 摆放在通风口D. 放在油锅里答案:D3. 以下哪个行为是有利于环境保护的?()A. 浪费粮食B. 随地乱扔垃圾C. 开车烧柴油D. 分类投放垃圾答案:D试题三1. 以下哪个标志是表示斑马线?()A.B.C.D.答案:A2. 我国的国花是()A. 月季花B. 草地菊C. 紫玉兰D. 牡丹答案:D3. 下列大熊猫的特征中,不正确的是()A. 吃竹子和苔藓B. 身上多毛,喜欢吃树叶C. 能攀爬树木D. 体形大,尾巴短答案:C试题四1. 太阳能是一种()A. 温度B. 光能C. 声能D. 电能答案:B2. 下列物体中,哪一个是利用风的能量进行运动的?()A. 铅笔B. 手表C. 风车D. 钢笔答案:C3. 制造纸张最重要的原料是()A. 工业废料B. 树木C. 塑料袋D. 金属答案:B试题五1. 学校门口的红绿灯是()A. 告诉人们此时是夜晚B. 告诉行人可以通行C. 告诉行人不能通行D. 告诉人们此时是白天答案:B2. 下列哪个器官是用来察看远处物体的?()A. 耳朵B. 嘴巴C. 眼睛D. 鼻子答案:C3. 以下哪个行为是节约用水的?()A. 开着水龙头不用B. 没有关系时冲厕所C. 将水用来洗车D. 使用集雨水浇花答案:D。

2020小学科学教师职称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五套)

2020小学科学教师职称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五套)

2020小学科学教师职称考试模拟试卷(一)第Ⅰ卷:选择题(40分)一、单选题(2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答对计2分,多答、错答或不答计0分)1.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BA.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B.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C.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合作学习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2.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为: AA.迁移。

B.同化。

C.顺应。

D.模仿。

3.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

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BA.传授学生知识。

B.发展学生能力。

C.培养学生个性。

D.养成学生品德。

4.小学生在识字的初级阶段,容易把一些笔画相近或相似的字读错,如把“入口”读成“八口”,这说明小学生:AA.感知能力不成熟。

B.注意能力不健全。

C.记忆能力不深刻。

D.思维能力有欠缺。

5.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德育工作有相应的侧重点,其中,小学阶段的德育重点主要是:BA.基本道德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B.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实践。

C.道德理想信念的培养与指导。

D.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与确立。

6.进城务工的张某夫妇超计划生育一女孩,今年已满六岁,由于没有准生证,他们临时住所附近的一所小学及当地教育局拒绝接受该孩子入学。

学校和教育局的行为违背了:B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

7.小敏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学习一直非常努力,成绩名列前茅。

在一节自习课上,她遇到一道数学计算试题,半节课过去了还没做出来,正着急时,忽然听到有个同学说“她越来越笨了”。

小敏心里咯噔一下,琢磨他是在说自己吧,然后就不断地想自己是不是变笨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教师职称考试试题( 一)学校:姓名:分数: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62分)1、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2、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每个学生都要学好科学。

3、科学探究是人们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

4、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涵盖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面的目标。

5、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四大领域中共有18 个主要概念,这些概念又被分解为75 个学习内容。

6、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7、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这8个要素描述科学探究的学段目标。

8、小学科学课程内容包含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

9、物质科学就是研究物质及其运动变化的基础自然科学。

10、学情诊断有多种方法,如测试、访谈、让学生画思维导图、观察等。

11、STEM是一种以项目学习、问题解决的课程组织方式。

二、判断题。

(每题2分,共10分)1、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不能作为目标,因此2017新版课标对此做了适当调整。

(√)2、探究式学习是唯一的科学学习方式。

(×)3、由科学教师兼职实验室管理员工作的,不应当折算相应的课时量。

(×)4、技术的核心是发现。

(×)5、金星、木星、天王星、冥王星等都属于八大行星。

(×)三、选择题。

(每题2,共10分)1、教师要讲究为学生的科学活动提供帮助的艺术,这样的形式有(ABC )。

A、变告诉为启发B、变单向传输为师生互动C、变学生被动为学生主动D、变集体教学为小组活动2、下面属于科学学习的有效方式有(ABCDF)。

A、戏剧表演B、科学游戏C、模型制作D、现场考察E、综合实践F、科学辩论会3、(B)是科学课程的宗旨。

A、考高分B、培养科学素养C、提高科学操作水平D、传授科学知识4、工程的核心是(C )。

A、发现B、发明C、建造D、发展5、生命科学领域包含有(A )个主要概念。

A、6B、18C、4D、3四、简答题。

(每题3分,共12分)1、“科学素养”指什么?请根据新课标加以阐述。

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2、小学科学课程性质是什么?(1)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

(2)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

(3)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

3、小学课程基本理念是什么?(1)面向全体学生。

(2)倡导探究式学习。

(3)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4、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1)重视探究活动的各个要素。

(2)精心设计探究问题。

(3)处理好探究式学习中学生自主和教师指导的关系。

(4)不要把探究式学习作为唯一的科学学习方式。

五、论述题。

(6分)小学科学教师职称考试试题( 二)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2、科学课程的三个分目标是(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3、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4、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5、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

评价主体应该是(多元化),评价方法应该是(多样化),评价内容应该(全面化),评价时机应该(全程化),评价主体则应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

6、科学实验可以分为(验证性实验)、(模拟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新课程大力提倡(探究性实验)。

7、学生是科学的学习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

8、(科学探究)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永无止境的活动。

9、在小学阶段,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10、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可以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

1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科学习的(动力因素),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投入)、(过程)与(效果),又是科学教育的(目标)。

16、科学教育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主要包括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对待(自然)四个方面。

17、物质世界这部分所涉及的许多(知识)与(技能)都是(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的基础,在这一部分应该充分体现出其与(技术)的关系。

18、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从空间上可分为(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三类;从性质上包括(人)、(物)、(环境)三大资源。

19、“生命世界”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不应拘泥于生物学上的(专有名词)和(概念),要让学生深入探究生物(生命活动)中一些(有意义)的(问题),有助于他们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

20、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

21、国际科学教育主要发展趋势是: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手、脑)结合;进行“真实”(问题)的学习;采用(探究)法;重视(交流)技能的培养;实施(写实性)评价。

22、邓小平同志曾说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23、基础教育是一项(明天)工程,今天中小学科学教育的质量将决定明天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及(社会质量)和(国家前途)。

24、课程标准从目标上更加注重学到知识的(学以致用),强调(应用于)日常生活,并(养成习惯)。

25、新课和标准强调用(科学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学习科学探究。

26、课程标准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资源、关心(科技发展)等现代(科技价值观)方面的要求。

27、科学课程是进行科学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

28、科学启蒙教育不仅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他们正确认识(周围世界),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需要,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打下基础。

29、常常科学课程的定位是(科学启蒙)。

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过程,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他(科学素养)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0、教师要建立学生也是具有(主体能动性的人)的学生观。

31、小学科学的内容既要满足(社会)可持续民展需要,又要满足(学生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

32、在探讨公民的科学素养时,我们必须将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置于重要位置。

33、教学大纲关注的是(具体教学)工作;国家课程标准规定国家对国民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提出要求,这是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本质区别)。

35、不要轻易否定和逃避孩子的(问题或怀疑),试着和孩子们一起(寻找答案),你会有意外的惊喜。

36、在科学探究中,没有明确的(科学问题)就是没有目标;(科学问题)应由学生在活动中遇到不解和(矛盾)时自己提出来,不应该,也不可能在教师的追问下(“逼”)出来。

二、判断(√)1、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伙伴。

(×)2、探究是科学学习的唯一有效的学习模式。

(×)3、科学课程的评价主体包括学生、教师,而不应包括家长。

(√)4、儿童是天生的探究者,探究是一种本能。

(×)5、科学探究的重点应着眼于科学探究的操作方法及操作技能上。

(×)6、涉及知识的具体目标,其行为动词主要用会、能够。

(√)7、专题研究是小学生开展科学学习活动的一种类型。

(×)8、课程标准中对静电这部分内容提出了要求。

(√)9、和自然教学大纲相比,标准中有关太阳和月球的内容要求从总体上看是降低了(√)10、低估儿童的科学学习潜能比高估更可怕。

(√)11、教学大纲的出发点是直接指导教学工作的,而国家的课程方案应规定的是国家对国民在各方面素质的基本要求。

(×)12、课程标准是直接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

(√)13、教学大纲内容偏难、偏深、偏窄,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要求过高。

(√)14、教学大纲只强调教学过程,忽视课程其它环节。

(×)15、科学探究的答案是唯一的。

(√)16、科学课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17、一个人在短时间内就能形成科学素养。

(×)18、科学素养的形成通过教师的讲授就可以学会。

(√)19、教师要建立学生也是具有主体能动性的人的学生观。

(×)20、科学素养中的智慧、能力、情感态度等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

(√)21、探究既是小学生科学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22、科学课程的内容只需满足学生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

(√)23、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

(×)24、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无需满足学生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

(×)25、以科学探究为主的科学课是一个完全可以预设的过程。

(√)26、以科学探究为主的科学课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

(×)27、科学课程中的总目标分为三个分目标,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各分目标的达成是单独进行的。

(√)28、科学课程的评价应伴随在教学过程之中。

(√)29、教学评价不再完全是教师的事,同学、家长、学生自己都可以作为评价的主体参与评价。

(×)30、科学探究的重点在探究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上。

(√)31、我们应在重视学生成绩评价的同时,同样重视学习机会的评价。

(×)32、在增进科学知识方面,最重要的是记住大量的知识。

(√)33在增进科学知识方面最重要的不是记住大量知识,而是形成合理的、高质量的知识结构。

(√)34、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要允许学生存有己见。

D、限制较死3、教学大纲对教师教学的影响是(B)A、选择空间很大B、硬性的C、弹性的D、间接的4、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评价的影响是:(B)A、直接的B、指导性的C、限制较死D、控制严格5、发展学生运用数据解释问题对实验数据有怀疑时:(C)A、凭感觉判断B、随意涂改C、重复实验,重获数据D、以上方法都不可行6、“科探究的内容标准框图”不包括:(D)A、提出问题B、制定计划C、表达与交流D、大胆想象7、“对待科学”的具体内容标准有:(A)A、不迷信权威B、尊重证据C、想知道、爱提问D、珍爱生命8、“对待科学学习”部分的具体内容标准有:(C)A、科学是不断发展的B、珍爱生命C、尊重证据D、选择探究的问题9、“认识科学探究”部分具体内容标准包括:(A)A、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