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轻工业学院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页/共 页
郑州轻工业学院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A )答案
一、名词解释(从下列7题中任选5题作答,若多做,则以前5题为准。每题4分,共计20分)
1.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范畴。
2.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
3. 真理:是人们对于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4. 经济基础:是社会一定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5. 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6.
剩余价值: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由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7. 垄断:少数资本主义企业,为获取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和联合,对一个或几
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15分)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C 】。
A. 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 .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C .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 .一部门哲学的基本问题 2.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D 】。 A .联系的 B .精神的 C .发展的 D .实践的 3. 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 D 】。
A 唯心主义的观点
B 唯物主义的观点
C 辩证法的观点
D 形而上学的观点 4.时间的特点【 A 】。
A .一维性
B .二维性
C .三维性
D .四维性 5.意识的本质【 B 】。
A .各种感觉的综合
B .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 .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
D .“绝对精神”的体现 6. 揭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规律【 D 】。 A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C 质量互变规律 D 否定之否定规律 7.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实践活动的是【 A 】。
A. 农民插秧种稻
B. 医生诊病开药
C. 交警维持交通秩序
D. 科学家做物理实验 8.生产力是反映【 A 】。
A .人与自然关系的范畴
B .人与社会关系的范畴
C .人与人关系的范畴
D .人与工具关系的范畴 9.商品的价值量是由【 B 】。
A .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B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C .社会分工决定
D .生产资料私有制绝定 10.资本的不同部分按其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作用,可分为【 B 】。 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B.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C. 生产资本和流通资本 D. 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 11. 生产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 B 】。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 12.资本周转时间包括【 B 】。
A.劳动时间和停工时间 B.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C. 销售时间和购买时间 D. 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 13.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D 】。
A .社会资本的周转速度问题
B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规划问题
C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问题
D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1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 C 】。
A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
B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 C.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 .价值规律 15.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是通过【 B 】。
A .个人联合实现的
B .参与制实现的
C .自由竞争实现的
D .垄断竞争实现的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未选均不得分。每题1分,共5分)
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是【 ABD 】。
A. 德国古典哲学 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 .古希腊罗马哲学
D .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2. 联系的特点是【 ABC 】。
A .客观性
B .普遍性
C .多样性
D .虚构性
E .神授性 3. 辩证的否定是【ABCD 】。
A 事物的自我否定
B 事物发展的环节 C. 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D 扬弃 E .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4.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主要有【 ABCDE 】。
A .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B .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
C .自然条件
D .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
线
订 装
郑州轻工业学院 / 学年 第 学期 试卷
专业年级及班级 姓名 学号
E.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5.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主要有两种【AB 】。
A.计时工资B.计件工资
C.奖金D.泰罗制
E.福禄制
四、简答题(从下列7题中任选5题作答,若多做,则以前5题为准。每题
8分,共40分)
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坚持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与形而上学划清了界限。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与唯心史观划清了界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简述质变和量变的含义及其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1)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2)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的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变和量变体现了事物发展的间接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3、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其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理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2)辩证关系是: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2分)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4、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含义及其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P99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辩证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首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一定的生产力要求一定的生产关系和它相适应,一定的生产关系只能依据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才能建立起来。
(2)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当一种生产力被另一种生产力代替以后,旧的生产关系也必然被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
其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1)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 不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其适合与阻碍的程度,又依适合与否的程度而定。
5、简述人民群众的含义及其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1)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从量上说,人民群众是指居民中的多数;从质上说,人民群众是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2)决定作用: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6、简述商品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之间的关系。
(1)商品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2)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3)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7、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原因。P187第五章
形成的原因: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
②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③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
发展的原因:①国家垄断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资产阶级国家凌家于私人垄断主义资本之上,代表整个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产生的无政府状态,促进社会经济较为协调地发展。③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
五、论述题(共20分)
试论述矛盾统一性和矛盾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并谈谈你对和谐及其本质的理解。
辩证关系:
(1)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连接的,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2)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3)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两者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理解: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统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发展出和谐状态。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第页/共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