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论视野下的中国环境危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沿》 2009年第1期
系统论视野下的中国环境危机
张秀芬3
(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 呼和浩特 010021)
[摘 要]从系统论的基本观点出发,将环境问题置于由自然环境子系统和人类社会子系统构成的人地
复杂巨系统中,讨论了我国当今面临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等环境危机的根源、实质与发展过
程,提出人类应尊重自然,积极调整自身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优化人地系统诸要素间的结构,保持系
统的稳定性,通过参与国际合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广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及清洁生产,优化产业
结构,实现人地系统的总体最佳。
[关键词]系统论 环境危机 人地系统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67[2009]1—0096—03
一、系统论管窥
系统论最初为一般系统论,是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非(1901-972)于20世纪40年代创立的。他将生物的总体及其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把生物和生命现象的有序性和目的性同该系统的结构稳定性联系起来,并成功地将该理论运用于生态学、物理学和化学等许多领域。一般系统论与几乎同时代兴起的信息论和控制论一道,开辟了“对复杂系统进
行整体性综合研究的崭新道路”[1];上世纪60年代,普里高津进一步论述了形成系统稳定结构的具体机制,创立了耗散结
构理论(自组织理论);哈肯进一步指出,在一定条件下,系统内部的诸要素、诸层次、诸系统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和调节,自发组织成为一个具有共同目的、产生宏观协同行为的协同系统,创立了协同学;与此同时,超循环理论、突变论、混沌学、分形等新的系统理论也日趋成熟;70年代各学科领域内掀起了一股“系统运动热潮”;如今,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系统论已逐渐臻于完善,并在各学科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2]。
系统论一般指以系统及其机理为对象,研究系统的类型、一般性质、运动规律及演化机制的理论,也称一般系统论。系统论认为,系统是由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要素)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系统具有整体性、组织性(或相关性)、结构性、功能性和开放性等特征;系统存在的外部条件,即系统以外对该系统有影响、有作用的诸因素的集合称为环境,环境与系统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是系统存在与生成演化的必要条件和土壤,开放系统与环境之间通常有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系统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体现出整体性等特征以及其特殊的
自适应、自学习等功能。“环境塑造着环境中的每个系统,环境又是组成它的所有系统共同塑造的。”[3]此外,宇宙万物是普
遍联系的动态之网,其中要素、系统和环境的划分也是相对的和有条件的,世界上不存在完全封闭的孤立系统。
系统论的基本原理包括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层次性原理、系统开放性原理、系统目的性原理、系统突变性原理、系
统稳定性原理、系统自组织原理、系统相似性原理等。[4]系统论是科学思维的一个新范式,广义地说,它包括三个主要领
域,即系统科学、系统技术和系统哲学[1]。系统论的基本原理及其方法论体系为自然科学乃至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在传统科学和方法论视域下无法解决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路径。深入研究系统论理论及方法论体系对于中国环境危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人地系统及其层次结构
本文所指的环境,是根据环境科学中的环境定义,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主要是地球表面与人类相互作用的自・
69・3[作者简介]张秀芬(1974-),女,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然要素及其总体。[5]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是一个多层次结构、多因素、多变量、多目标以及随时间变化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动态系统,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等要素组成,各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
环境危机直接源自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人类对环境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超过环境承载力,致使健康的环境系统出现病变,显现危机。因此本文将环境危机置于由自然环境子系统与人类社会子系统构成的更高级的复杂巨系统———人地系统中进行研究,该系统的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
图11人地系统的层次结构示意图
对于这样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研究,传统科学的理论形态已经不再适用,必须依靠以系统为研究目标的系统论的理论和方法。把环境问题置于整个系统中,从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各个层次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子系统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中进行研究,才能更加合理的解决环境问题。
三、中国面临的环境危机
本文所指的环境危机,主要涉及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三个方面。
我国长期面临着水、煤、石油、天然气和矿产等战略性资源严重短缺的危机。有关数据表明,我国各种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我国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811%,耕地为3213%,森林为1413%,草地为3213%,矿产资源不足一半。而另一方面,我国资源的使用效率低,浪费现象严重,我国单位GN P资源消耗与世界水平相比,能耗为世界能耗水平的418倍,钢材为316倍,有色金属为215倍;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仅为30%~50%,而发达国家大多在50%以上[6]。
我国在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同时,除了造成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重污染,且污染状况存在日益严重的趋势。我国水污染问题异常严峻,大量工业和居民生活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我国七大水系、湖泊、水库、部分地区地下水和近岸海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机污染普遍,生活用水源污染日益突出;我国大气污染十分严重,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已居世界第一位[6];此外,我国固态废弃物及城市垃圾污染状况也非常严峻,固体弃废物中还包括许多危险废物。
在生态破坏方面,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局部趋于改善,但是总体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生物物种灭绝、气候变暖、森林和湿地减少、酸雨增多、土地荒漠化以及湖泊富营养化等问题触目惊心。例如,近年大面积爆发的太湖蓝藻即由湖泊的富营养化造成。
中国的环境系统是全球环境系统的一个区域子系统,中国的环境危机与全球环境危机密切相关,是全球环境危机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把中国环境危机置于全球环境问题视野下进行系统论的研究。同时,又要结合中国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进行深入分析,方能得出合理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四、基于系统论的对策与建议
由于环境问题的系统性、复杂性,使得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在环境问题中的应用显得极为必要。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我国目前面临的环境危机的根源和实质在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不合理使用,即人地系统在其内部的人类社会要素与自然环境要素之间不协调的相互作用下,偏离了原有的稳定状态,且无法通过内部的自组织和反馈机制得到恢复,从而导致系统内部自然环境要素的退化,进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实质上是人地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而使其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动态演化过程。
基于系统论的上述观点,要解决我国面临的环境危机,必须将其置于由自然环境子系统和人类社会子系统构成的人地
・
・
7
9